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高鐵宜蘭站選址爭議\星期透視/學校防疫應常態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假日蓄意欠缺。 

◆  防疫 更應落實健康素養
◆  振興券加碼賭籤運 誰便宜行事
◆  名家縱論/高鐵宜蘭站選址爭議
◆  畫中有話/直到全解封…
◆  星期透視/學校防疫應常態化
◆  大屋頂下/說好中共故事(上):沒有鄧小平 中共無今日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大屋頂下/說好中共故事(上):沒有鄧小平 中共無今日


2021-08-29 04:14  聯合報 /   黃年
深圳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最為成功的城市和經濟特區之一。圖為深圳福田區街景。(新華社)



本文分上、中、下三篇,核心思想是期望中共繼續推升鄧小平一代啟導的維新變制、改革開放。

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百年黨慶大會在天安門舉行。開場前,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曲合唱暖場,穿雲入霄。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村村流血、戶戶鬥爭,造成上百萬人非自然死亡的土地改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引蛇出洞的反右整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土高爐大煉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人民公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活活餓死四千萬人的大饑荒」、「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文化大革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數千萬人被戴帽插牌遊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劉少奇橫死及林彪墜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四人幫」…。

中共一直說「說好中國故事」,但必須先「說好中共故事」。百年黨慶就是要做這件事。

習近平談話的主軸是「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但從前述中共的斑斑史實,可見在這「站/富/強」的三部曲中顯然遺漏了一些重要的過程。整個故事的發展應是:「中國站起來/跌下去/醒過來/爬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說好中共故事,必須說好「跌下去/醒過來/爬起來」的過程,不能閃避。

習近平黨慶談話要群眾思考「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但他顯然閃避了更應記取「我們為什麼曾經失敗到幾乎亡黨亡國?」不弄清楚為什麼「跌下去」,就忘了是怎麼「醒過來」的,更不知道是怎麼「爬起來」的。

中共正在重整已經錯亂不堪的政治譜系及道統。如今的決定似乎是返祖馬克思毛澤東。毛澤東曾說「我是秦始皇加馬克思」,則展開後的馬毛譜系傳承應當就是:

秦始皇→李自成(看昌平的英雄銅像)→洪秀全(以上二人皆毛師法的農民革命先驅)→孫中山(中共自詡為最忠實的繼承者)→馬克思→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

從這個譜系看,毛澤東與鄧小平的繼替是中共命運的主要拐點。毛澤東真正的成就在領導內戰勝利,使「中國共產黨站起來了」。但當他死時,幾乎已亡黨亡國,「中國」其實終毛澤東也沒有「站起來」。因此,毛澤東的中共歷史,其實是「我們為什麼曾經失敗」的歷史。失敗於他的馬克思、列寧、秦始皇、洪秀全,終使中國「跌下去」,重跌得幾乎亡黨亡國。

鄧小平一代的維新變制是歷史的拐點。由於葉劍英、汪東興等人組織的懷仁堂事件,與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等引領的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逐漸使中國「醒過來/爬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而鄧小平一代之所以能成為「我們為什麼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好不容易地以「不論黑貓白貓/不論姓資姓社」,甩掉了馬克思、毛澤東、秦始皇、洪秀全。

習近平黨慶談話:「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這是承認了鄧小平是中共命運的拐點。

但是,眼前面對的景象卻是:中共因為馬毛譜系而「曾經失敗」,如今竟回過頭去欲以馬毛譜系解釋「我們為什麼成功」,甚至表態要返祖馬克思毛澤東。寧非怪事?

其實,從前述政治譜系看,甚至可以說:沒有鄧小平,就沒有毛澤東。

前述毛澤東死亡時已呈亡黨亡國的危機,若非葉劍英、鄧小平等力挽狂瀾,恐怕中共已經敗亡,則如何還有今日的毛澤東?而毛澤東尚倖存於今世,直接原因亦是鄧一代對毛的「七三開」,這其實是中共要續命的高明政治技巧,但若因毛澤東並未被鞭屍,就把「我們為什麼成功」歸功於毛,這就失去了理智。

習近平黨慶談話九度提到「以史為鑑,開創未來」。中共今天最大的課題即在:應當如何以馬克思與毛澤東的歷史「為鑑」?

毛的歷史評價被歸於希特勒及斯大林一類。但毛與斯的身後處境與希特勒不同。希特勒的「雅利安治理」在內政上其實頗有績效,但因他侵略異國、屠殺異族,所以被世人視為人魔。而毛與斯皆主要在國內造孽,因此世界罵名不如希特勒。唯若就對內的殘暴來說,希特勒則遠不如斯毛,而斯又不如毛。然而,如今德國已與希特勒完全切割,斯大林在俄國也面對清算,只有毛澤東反而好像是牆倒眾人扶。

日本將為國戰爭的國際戰犯入祀靖國神社,世人議論。中共卻以在思想及方法上對內枉法亂政至此地步的毛澤東為靖黨的精神象徵。這豈能天長地久?甚至,這究竟是聰明還是愚笨?

中共的治理走到今日地步,可謂相當成功。但要解釋「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卻面臨兩條路線的選擇:

一條是主張成功來自馬毛譜系,塗抹去「曾經失敗」的種種浩劫,並宣示未來仍以馬毛為指引。另一條是認知馬毛曾經「跌下去」,是因鄧小平一代的改革開放使中共與中國「醒過來/爬起來」,並以此證明中共是一個知道反省,能夠自我糾錯甚至脫胎換骨的政黨。

鄧一代之所以能「醒過來/爬起來」,正因擺脫了馬毛的綑綁。當時的拐點出現在中共否定了「兩個凡是」、「以階級鬥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論」、認定文革是「由領導者(毛澤東)錯誤發動的,給黨及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是「十年浩劫」,也是「一全局性、長時間的左傾嚴重錯誤」,總結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鄧一代給毛澤東「七三開」,功七罪三,唯毛的評價早在「七千人大會」已作成是罪七功三。但是,保住毛澤東畢竟是整體權謀操作的一部分,卻絕不構成應當洗白毛澤東、返祖毛澤東的理由。

毛澤東對中共及中國的傷害皆是鐵板釘釘的歷史事實。因此,如今種種迎回毛澤東,粉飾文革的修史動作,皆猶如出土後才長出新芽的馬鈴薯,都是變造加工的假歷史。

今天的中共,即使前半截成自毛澤東,但也幾乎毀於毛。後半截能活下來,且能活到今日的精彩,卻是成自鄧小平「迷途知返/改革開放/起死回生」的一代。

用鄧小平來說中共故事,遠比用毛澤東說中共故事有活路。習近平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還必須加一句話:「鄧小平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人。」

沒有鄧小平,中共沒有今天,沒有毛澤東,也沒有習近平。




經濟日報社論/Fed敲定鴿式退場 與升息脫鉤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假日蓄意欠缺。

◆  聯合報社論/阿富汗內戰化殘局,美國撤軍成為悲劇
◆  聯合報黑白集/不容陳時中後悔
◆  經濟日報社論/Fed敲定鴿式退場 與升息脫鉤








經濟日報社論/Fed敲定鴿式退場 與升息脫鉤


2021-08-29 00:00  經濟日報 /   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表示,Fed今年將減緩購債,但不會急於升息。(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7日在傑克森洞年會上發表視訊演說,全球央行與金融市場莫不聚睛以待。結果雷聲很大,因為鮑爾終於敲定購買資產計畫將在今年內開始「退場」;但雨點很小,理由是他對於確定的退場時間、速度及結構皆語焉不詳,同時還強調諸多可能影響退場步驟的不確定因素。

先看「退場」的「三大曖昧條件」。第一是平均通膨率「在一段期間內」能達到2%目標,原則是容忍通膨暫時超標,來彌補以往通膨偏低所留下的缺口,但Fed只強調「平均值」,卻未說明「一段期間」到底是多長。第二項是「最大就業」,純粹是普通名詞,Fed可以自由心證。

第三項則是要求上述兩項目標有「重大的進一步進展」,更讓Fed能夠隨心所欲地解釋。

正因為「三大曖昧」,使Fed內部出現鷹、鴿、中「三派分立」。鷹派偏重通膨,而目前通膨率顯然已高到危險的程度;依據Fed內部的計算,即使以過去五年為期,平均通膨率也已超標,於是鷹派勢力增強,尤其是各地區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更是頻頻向中央逼宮,連鮑爾也不得不承認通膨已經達成「重大進一步進展」的目標。

反觀鴿派,則更看重就業,希望能藉由景氣過熱而讓更多較弱勢的勞工也能就業,並使工資升高。由於這符合民主黨政府的經濟思維,而Fed的人事異動高峰期即將來到,鮑爾及中央的理事諸公絕對不願忽視此一政治因素,因此鴿派堅持目前就人數仍比去年2月頂峰期約少600萬人。不過由於6、7月就業人數共增加約190萬人,鮑爾因而承認就業已有「明確進展」,但似還不夠「重大」。

儘管「退場」在原則上已經定案,但細節方面仍涉及「三項不確定因素」。第一是近月來Delta病毒擴散,美國確診人數再度升高,因此未來兩、三個月的疫情變化及對經濟復甦的影響,當然攸關「退場」的時機與速度。第二是拜登政府提出的兩大支出計畫能否在國會順利通過;財政支出若能大量增加,購債計畫便能順利「退場」。第三是後續經濟數據的變化,尤其是8月的就業數字與通膨率。

各界最關切的,其實是「退場三時機」,也就是早、中、晚,時間點牽涉到Fed 9月、11月及12月三次決策會議的時間。

鷹派主張9月決定,10月啟動;但要想如願,首要條件是疫情明顯降溫,有此一項便已足夠;必要條件則是8月就業續強,然而單憑這點仍然不夠。鴿派希望12月宣布,明年元月啟動。目前大部分市場人士相信Fed將在11月會議時宣布,於12月開始實施。

無論何時啟動「退場」程序,基於資產購買計畫包括公債及房貸擔保證券(MBS)兩大項,因此還須觀察「結構三組合」。

第一種是先減購MBS,不減購公債;第二種是MBS快減,公債緩減。看重MBS,主因美國房市已經太火,須釜底抽薪。第三種則是等比率減購,因為金融市場乃是活水自流,單挑MBS並無實質意義。目前Fed大部分決策官員偏向第三種模式。

整個「退場」流程還可分成「三階段操作」。第一階段是「減購,續增持」,就是減少每月的購買數額,但Fed持有資產總額及市場流動性仍繼續增加:第二階段是「停購,不減持」,Fed不再增購資產,但既有資產到期後收回的本金將再度投入市場,資金水位不變;第三階段是「減購,也減持」,即收回的資金不再投入,金融情勢將開始縮緊,但不能視為緊縮。

總之,依據鮑爾的演說內容研判,「退場」已成定局,最可能啟動的時間是在今年之內,將會是一次「鴿式退場」,而且把「退場」與「升息」脫鉤,以儘量降低對經濟及市場可能引發的衝擊。市場普遍希望平順「退場」,不致引發「風暴」。













聯合報黑白集/不容陳時中後悔


2021-08-29 02:54  聯合報 /   黑白集
波波漫畫
據彭博調查,台灣防疫韌性本月排全球第41,比上月退後一名。路透



就在蔡政府大轉彎攔截BNT疫苗之際,彭博資訊公布八月全球防疫韌性排名,台灣在全球五十三個主要經濟體中居四十一,較七月退了一名。台灣疫情漸歸零,為何仍列在後段班?從指揮官陳時中對去年東洋BNT破局堅稱「不後悔」,可得到部分答案。

蔡政府去年拒絕上海復星代理的BNT疫苗,陳時中說,當初是「希望符合人民期待」;其實就是操弄反中而遭民粹挾持的結果。如今再回頭,八百條人命與社會經濟損失灰飛煙滅,陳時中仍不後悔;但國際社會記住了,台灣只示範一次:優等生跌落末段班。

防疫韌性排名警示,變種病毒讓未來更不確定,低感染率已不足恃,因疫苗接種率低、封城警戒升級、對外航班銳減等因素而失去防疫韌性,才是硬傷。尤其防疫韌性不僅牽涉疫病傳染問題,也涉及國家戰略布局;當防疫碰到政治,更是台灣軟肋。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即指出,防疫已成為新冷戰下國家集團競爭的新戰場,台灣處於集團對抗戰略斷層線上,疫苗訂購數量與國際政治連結,接種疫苗與國內政治息息相關,戰略圈與疫苗圈重疊,以致身陷疫情政治掛帥的新冷戰當中。

原來是蔡英文決定的台灣戰略位置,不容陳時中後悔;但作為美國抗中棋子,台灣不只喪失防疫韌性,更削弱生存韌性。











聯合報社論/阿富汗內戰化殘局,美國撤軍成為悲劇


2021-08-29 03:47  聯合報 /   社論
喀布爾機場外26日發生兩起自殺炸彈攻擊,阿富汗平民和美軍均有大量死傷,ISIS-K宣稱犯案。(美聯社)


在美國總統拜登斬釘截鐵表示八月底撤軍期限不變並加速撤離之際,伊斯蘭國分支「呼羅珊伊斯蘭國」(ISIS—K)在喀布爾機場外發動兩起自殺炸彈攻擊,至少造成一百七十人死亡,其中包括十三名美軍。雖然拜登誓言追捕懲罰,隨後美軍也用無人機擊斃恐攻策畫者,但美國倉促撤軍已成為一場悲劇,除丟下阿富汗內戰化的殘局,恐怖組織趁勢擴張也將為美國和世界帶來更多血腥威脅。

近二周來,國際媒體的重點完全集中在喀布爾機場四周成千上萬群眾要逃命的場面,凸顯美國撤退計畫的失策。就像當年西貢美國大使館屋頂上最後一架美軍直升機,定義了美國在越南的失敗;如今攀附在C—17運輸機起落架上從空中掉下的民眾,則是拜登政府在阿富汗失敗的象徵。

雖然現在每天都有上萬人撤退疏運,可是運能增加並不意味美國已經控制了撤離過程,相反的,是神學士在控制,他們在機場外設立檢查關哨,機場的美軍指揮官每天都要與神學士指揮官聯繫,通告最新的要求與進度,呈現出兩者之間奇怪的合作關係。

神學士要求阿富汗人,尤其是那些曾與外國合作的專業人才,不要離開,希望這些工程師與醫師們留下來參與重建,並保證他們的安全。在這個要求下,美國撤退僅限美國或北約公民及其配偶、子女等直系親屬,而神學士在關卡攔檢民眾證件,過濾不符資格者。而由於過濾需要較長時間,北約各國希望美國延長駐軍時間,拜登政府秘密派中情局局長伯恩斯赴喀布爾商議,但神學士不同意,還稱後果要美國自負,拜登只好宣布撤軍期限不延長。

撤離行動已經成為一場災難性悲劇,由於擔心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會有自殺炸彈攻擊,美英先前已經要求公民不要再來機場,更不用說那些曾經協助英美軍隊的阿富汗人,美國勢必要丟下他們。機場恐攻事件加劇混亂局面,加強安全管制又將拖延時程,整個撤離作業更為艱困。

機場恐攻事件也凸顯阿富汗面臨內亂或內戰化的危機,並可能再度成為恐怖分子的天堂。神學士雖以破竹之勢讓阿富汗變天,但外部面臨前政府軍殘部與不同部族的反抗,內部則權力整合不易,派系各擁山頭,並與不同恐怖組織存在或敵或友的錯綜複雜關係。二十年來美國並未能消滅恐怖主義,一些聖戰組織反而在美國撤軍、神學士尚未站穩之際,強勢回歸。例如呼羅珊伊斯蘭國與神學士原為宿敵,並指責神學士與美國簽訂撤軍協議背叛了聖戰士,這次恐攻就同時劍指美國和神學士。阿富汗情勢更不穩定,美國的反恐戰爭勢將延長。

拜登想在九一一事件廿周年和平撤軍,過程卻血腥呈現,遑論還要繼續打沒有期限的反恐戰爭。拜登飽受國內外壓力,歐洲盟國對他很不諒解,撤軍決定沒事先告知,撤退計畫也不尊重歐洲各國,機場恐攻又讓撤離更艱困;而在國內,兩黨一致砲轟這位標榜「外交總統」竟然這麼拆爛汙,共和黨更要他下台,這將嚴重影響明年期中選舉,甚至會重創拜登三年後的連任計畫。

但美國最大的損失是國際信譽破產。美國拋棄阿富汗已經很不堪,呼羅珊伊斯蘭國的恐攻,雖可能促成美國和神學士的合作,但阿富汗親美政權才瓦解,美國就迅速擁抱神學士,將更無信譽可言。歐洲盟國對未來與美國共同出兵,要三思而後行,更多人強調戰略自主,亞洲盟國更不敢隨便在美國與中共之間選邊;美國信譽受到國際挑戰,對台灣來說,也應該是個警惕。


陳亮恭/久分不合的穀倉效應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久分不合的穀倉效應
◆  陳立恆/取消或覺醒 誰來思考文化
◆  李清志/防疫旅館日記
◆  范疇/沒有「美國秩序」便車可以搭了!
◆  葉銀華/如何將環保變成策略?
◆  楊永明/阿富汗面臨內亂、恐怖組織擴大中
◆  蘇蘅/政府宣傳、謊言和另類事實








陳亮恭/久分不合的穀倉效應


2021-08-29 04:55  聯合報 /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路透)



吉蓮.邰蒂是英國金融時報總編輯,長年對於金融、企管、商業與人生關係有很深入的觀察,她撰寫《穀倉效應》一書,分析索尼與微軟遭遇的困境,對比臉書與亞馬遜的成功,她認為「穀倉效應」是這些差異的主因,而「穀倉效應」不僅造成企業崩壞,甚至造成政策失靈政府失能

穀倉是農業運作的重要設計,穀物收成後需大量儲存空間與後續處理,農夫常多興建幾座高聳穀倉各自運作,也可避免病蟲害影響穀物,吉蓮.邰蒂以此比擬現代企業及政府因為專業而高度分工的運作機制。

專業化與分工是現代社會運作常態,由於領域發展與專業,企業部門越來越多,各自有其定位、人力、預算與目標,透過「成本會計」制度,為這些分立的「成本中心」訂定目標,並依業務需求分配資源,企業彷彿被切成幾個小公司獨立運作,因而出現「穀倉效應」。各單位就像一座座穀倉,運作產生強烈本位主義,在成本會計部門目標下,穀倉間欠缺共同目標合作動機

高聳穀倉也建立在健康照護體系中,人生由年輕到老過程,很多事情連續進展也交錯發生,絕非分門別類依次出現。但預防保健、疾病治療、長期照顧、社會安全等各有法源、預算、人力與執行單位。在法源與預算規範下,也如同索尼與微軟,專業分工管理機制難以有效整合,漸失競爭力。從各領域專業眼光觀之,甚或由個別器官觀點出發,每個元素都缺一不可,健康長壽的人生需要兼顧個別差異全方位方案,人生數十年間面對的系列挑戰,難以透過各座穀倉分別維護,如果過往的策略有效,今日台灣不會踏著失能擴大的腳步走進超高齡社會。

台灣的社會發展與高齡化現象晚於歐洲,過去數十年間,歐盟再三強調照護整合永續發展核心價值歐洲強調的是以人為中心資源與服務整合行政體系因應整合需求調整,並以健康長壽永續社會為目標,整合醫院、社區、治療、保健與長照,以處理長者照護需求為主調整照護體系,只要體系能因應高齡多元複雜需求,因應其他狀況便相對簡單。

國內常有人舉歐洲就醫或手術等候,對比台灣醫療的便捷與平價,然而,就是這個「沒有效率」的歐洲持續減少人民不健康歲月,而台灣卻走著相反方向,人民不健康生存時間不斷延長我們該以真正的品質與價值,思考與生命相關議題,而不是以性價比滿足於普遍低薪低價環境

穀倉不會從現代社會消失,也可能越蓋越多。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是個打破穀倉藩籬良好示範,打破醫院科別界限,以「心血管」、「癌症」等整合主題回應民眾需求,民眾追求的是協調整合的醫療服務,而非在穀倉間穿梭;他們更破除醫學中心只做急性醫療觀點直接進入社區整合資源與服務,畢竟病患都由社區進入醫院,積極從社區管理民眾健康風險,而非讓民眾看見一望無際穀倉,這也是其成為全美頂尖醫院的核心。

四年後,台灣高齡人口突破總人口兩成,專業分工不可免宏觀調整體系快速回應健康長壽社會至為關鍵,健康餘命就在每個穀倉穿梭間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