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開戰 台灣產業風險倍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美中貿易戰火,台灣將遭池魚之殃
.聯合報黑白集/帳篷  秩序  夜壺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開戰 台灣產業風險倍增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開戰 台灣產業風險倍增


2018-03-25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川普祭出貿易手段施壓中國大陸,掀起貿易戰。 美聯社


美中爆發貿易大戰,舉世關注。川普總統在簽署命令時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這不過是開始,還有更多要來。」(This is one of many),點出了中美將持續在經貿領域全面發生衝突的情勢;屆時台灣恐怕很難遊走其間而需要明確選邊。這種長期風險更值得重視。
從美國宣布時機到制裁內容,都不難看出川普這次是鐵了心要解決問題。從產品清單還沒準備好來看,川普大可下周再簽;硬是在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的同一周簽署,時機點的選擇本身就已經傳達了清楚的訊息。制裁範圍也預備針對中國出口總值一成的貨品課徵25%的關稅國貿實務上,超過5%就被視為高關稅,25%關稅等同只剩停止出口這個選項。果真實施後,除受限產品業者的直接影響外,中美勢必要以「分散市場」因應,屆時全球還要面對這種「爛頭寸」流竄的衝擊。簡單的說,真的沒有贏家。
明知沒有贏家,為何要開戰?一種觀察是,美國要以短期的戰術犧牲,換來在貿易秩序與科技二個領域的長期戰略優勢。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迅速,荷包滿滿,同時中美科技水平差距迅速縮小,甚至有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在AI等下世代領域即將超越美國。美國一直認為這種局面是中國偷吃步,以不公平的方式取得的優勢:對內,中國大陸壁壘高築,又竊取美國技術,所以在各行各業都逐漸培養出國際級的國家隊;對外,透過收購、入主等方式不斷擴大影響,取得優勢。
支撐這些發展及威脅日增的二個關鍵,一是中國大陸不但沒有退場反而迅速增強的「國家資本主義」,二是滿手的現金。美國對中國藉由富可敵國的民營企業做白手套,實際受黨與政府指揮遂行國家任務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是所謂習思想),愈發感到不滿與不安,早已有出手的主張。
習思想已經入憲,中資企業仍然四處收購、投資政客、贊助研究,因此要改變這個結構極其困難,絕非25%關稅或限制投資就能解決。據報導,美國不願讓台灣的鋼鋁製品豁免於232條款關稅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台灣產品使用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原料,不但印證了川普所謂「還有更多」的意思,也點出一個事實,就是美國並非單兵作戰,也期待友邦要加入陣線,以增強戰力同時避免出現漏洞。事實上,川普新任的經濟顧問柯德洛(Larry Kudlow)日前就明確表示,美國應該領導主要貿易國家組成聯盟,一起向中國違規行為說不
在此情況下,我們要有幾個準備。第一,在北京真的做出朝向市場經濟改革(或至少能在現階段讓美國接受)的承諾前,全球經貿動盪會持續發生。第二,美國的抗中大聯盟若逐漸成型,台灣很可能是潛在被期待加入的成員。第三,未來會有更多美國認為我們「資匪」的案例出現。
以目前兩岸政治氣氛低迷,中國大陸經濟實力逐年倍增的情況來看,台灣加入美國抗中陣線非常政治正確。然而問題在兩岸產業經過近30年的整合後,早已形成複雜且緊密的網絡,「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結構更是成為許多企業唯一的運作命脈。因而固然這種關聯一直有經濟安全疑慮,但就像要撕開二片黏在一起的膠布一樣,需要時間慢慢調整,否則必然是血肉模糊。在產業界未必都同意兩岸膠布有撕開的需要,撕開過程也無法避免損傷的情況下,如何降低內傷程度又滿足美國期待,是我們必須要看到301案背後更大的風險所在。







聯合報黑白集/帳篷  秩序  夜壺


2018-03-25 00: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公投護台灣聯盟」帳篷在立法院門口搭了十年,日前遭北市府拆除。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立法院門口搭了十年的「公投護台灣聯盟」帳篷,遭北市府拆除。總召蔡丁貴呆坐原地,老獨派則哭喊尖叫,非當局者還真難體會其中況味。柯文哲只說了一句:國家不能沒有秩序
這頂堪稱獨派「大本營」的帳篷,稱之為台灣民主奇蹟也好、鬧劇也罷,挺過了近十年政壇風浪。在四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中,當群眾攻占立法、行政兩院時,公投盟除在前線衝鋒陷陣,還協助後勤補給,甚至一天出三萬元幫學生租路權。但後來太陽花學運紀錄片《太陽.不遠》,卻不見公投盟或蔡丁貴身影,連「大腸花論壇」都為它遭「用後即棄」叫屈
太陽花學運造就許多政壇新貴,柯文哲乘勢而起,蔡英文更因此搭上執政順風車。對此,公投盟自以功臣自居,沾沾自喜。誰知,挺過馬政府八年屹立不搖的獨派大本營,如今卻竟被「自己人」給整鍋端了,靜默、尖叫或哭泣,又豈能道盡其弔詭?
蔡丁貴宣稱,因為他宣布參選台北市長讓柯文哲感到害怕,「大概心裡都崩潰了」,才派人拆他的「總部」。但究竟是誰崩潰,或者公投盟已被「消費」完畢,市民不難明白。
當年「上海皇帝」杜月笙有個「夜壺論」:黑社會在政府眼中就是夜壺,方便完了,就一腳踹進床下。獨派被踹床底讓人同情,但柯文哲是政治精算師,當然明白「剷除都市之瘤」是部吸票機否則,國家需要秩序,他為何早不拆、晚不拆,等到選舉才動手






聯合報社論/美中貿易戰火,台灣將遭池魚之殃


2018-03-25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普(中)日前稱將對進口鋼鋁,分別課徵25%和10%關稅。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宣布對進口鋼鋁徵收特別關稅近日更簽署「經濟侵略備忘錄」,針對中國大陸違反智財權採取規模高達六百億美元的貿易制裁。此舉除宣布美中貿易戰開打,並要求各國共同對大陸施壓;北京方面雖話鋒強硬,但迄未祭出強力報復。由於台灣並未被美國列入鋼鋁稅豁免名單,加上許多台商直接從大陸出口貨品,勢必遭美中戰火波及,我們沒有隔岸觀火的餘地。
川普先前宣布課徵鋼鋁特別關稅時,舉世譁然,紛紛批評美國蓄意破壞自由貿易的規範,歐盟與日本等經濟體還準備聯合向世貿組織(WTO)提起指控。但川普保留了但書,稱加徵特別關稅是基於國家安全,凡「與美國有安全關係」的盟國可以商談豁免待遇。一時之間,各國談判代表絡繹於途,爭相到華府排隊報到;其後,共有加拿大、墨西哥、澳洲、歐盟、南韓等七個經濟體獲得豁免。我國雖派政務委員鄧振中率團赴美,卻無功而返,台灣仍在美國鋼鋁特別關稅名單上,未獲豁免。
這正是川普的談判策略:用廣大的美國市場來逼迫其他國家就範,並藉此區隔敵友。但美國並不發放免費午餐,例如,南韓在鋼鋁特別稅上雖獲豁免,但未來商談自由貿易協定時,必須在美國關切的汽車項目上讓步。經過這樣的運作,批評美國的聲音勢必轉趨寂靜,各國生怕得罪美國貿易談判總署,使自己遭到報復。據報導,美方也要求想豁免的國家私下承諾,未來需與美國聯合對抗中國大陸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川普接著以智財權的「三○一條款」對中國大陸發動制裁,目的是一貫的,除為削減美中之間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也要協助美國企業以國民待遇打入大陸市場。北京當局不甘示弱,也宣布針對價值三十億美元的美國貨品加徵進口關稅,規模只是小巫。一般認為,中共採取的是「切香腸」戰術,不急著耗光彈藥。駐美大使崔天凱則放話:「如果有人想來硬的,我們奉陪到底,看誰撐得久。」
世界兩大經濟體公開較勁,雙方都爭強好勝,短期恐難以休兵。在各國都擔心戰火蔓延的情況下,各地股市應聲大跌。事實上,美中經貿衝突只是兩國外交、軍事及戰略競爭的一環。美國數個月來陸續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等政策文件,都認定中國大陸已超越俄羅斯,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同樣的,大陸也視與美國的競爭為全方位、全球性的,不僅限於經貿和亞太。在川普宣布關稅制裁當天,解放軍宣布將在南海舉行首次實戰化演練,這自非巧合。
鄧振中代表我國前往華府洽談鋼鋁關稅,未在第一波獲得豁免,但四月底前仍有機會談判;美方當然也會提出美豬、美牛進口等議題,作為交換。真正的衝擊是,川普的制裁及中共的反制相繼生效後,以台灣與大陸經貿關係之緊密,我國產業勢必受到嚴重影響。但觀察蔡總統所提出的四項因應策略,恐怕只是隔靴搔癢,毫無實效。
我們認為,蔡政府至少應就三個嚴肅問題集思廣益。首先,必須判斷美中貿易戰是否會長期延續,規模是否會擴大,我方將受到多少衝擊,要做怎樣的產業政策調整?短鏈革命是否符合我國需求,政府有沒有紓困措施?其次,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經過這次貿易大戰扭曲,已然面目全非。我們過去仰賴的WTO機制及追求的自貿協定,是否要改弦易轍,轉求其他形式的貿易體系庇蔭?第三,美國從全球貿易捍衛者搖身變成保護主義的新霸權,無論這場貿易戰的勝負或久暫,我們是否只能一味依附,還是要有其他避險策略?
兩隻大象打架,草地遭殃,這正是美中貿易戰的場景。美國的《台灣旅行法》還沒送來春風,卻是煙硝先至。

名家縱論/蘇永欽:憲法就這麼回事\星期透視/邱坤玄:兩強對抗下的小國智慧

.名家縱論/蘇永欽:憲法就這麼回事
.星期透視/邱坤玄:兩強對抗下的小國智慧
.台菲海上風雲將起 護漁硬起來
.台灣卡管…德國希特勒 不敢進柏林大學
.依法行政 拆除心中的帳篷
.異體字之亂 十年輪迴 誰來終結
.隔代教養的孩子 一樣優秀
.大屋頂下/賴清德為何藏起那把鑰匙
.畫中有話/比鄰乾淨的煤 象鼻岩命運是?








名家縱論/蘇永欽:憲法就這麼回事


2018-03-24 23:31 聯合報  蘇永欽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 (美聯社資料照)

大陸全國人大通過修憲案,刪除憲法有關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在我們這裡引發許多討論。但不刪除你會比較喜歡這部憲法嗎?我們到底該用什麼角度來評價對岸的修憲?作為一個關心大陸法治發展的學者,我寧可從大陸歷次修憲的軸線來觀察,從一九八二、八八、九三、九九到二○○四,幾乎每一次修憲都是一種「革改」(refolution),也就是由主政者主導,但幅度上近於革命,重點是,整個軸線就是很清楚的「改革開放」。這次修憲真正讓人震撼的,是第一次偏離這條軸線。大陸到底要往何處走,重新變成一個問題。
我自己對這個問題沒什麼發言權,也許只能從憲政發展角度提供一些觀察,給研究大陸政治的專家參考。去年中共召開十九大的時候,我正好應邀到一所高校演講,知道法學界對於設置國家監察委員會政策已討論了好幾個月,有從黨政分離觀點提出質疑,也有更關切人權保障可能降低者,但共同基調就是這樣結構性的調整—從一府兩院一委變成一府兩院兩委,難道可以不修憲法?沒想到後來就傳出修憲消息,好像黨中央真的要回應學界的訴求,一直到二月廿五日新華社突然放出國家主席任期納入修憲議題風聲,才意識到監委會可能根本不是主菜。
這是不是打蛇隨棍上,我不知道,但按人大副委員長在大會的講話,修憲小組九月就成立,對於監委會修憲之議的前倨後恭,確實有可能是個高明的圈套。學者要一塊給了五毛,大家還沒回過神來,順道就改了更大東西。
德裔美國憲法學者魯文斯坦曾從本體論的觀點,把憲法分成三種類型:名目憲法、語飾憲法和規範憲法,是從憲法實際影響角度觀察,用大白話文來說,就是「憲法不當一回事」,「憲法就這麼回事」和「憲法被認真對待」。
如果考慮規範統治者的憲法,要真讓擁有警察和軍隊的統治者就範,怎麼會是一件容易的事,則這個三分法必也內含某種進化論,成熟的憲政大概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套用到大陸,過去有誰真正把憲法當一回事,在唯物辯證的薰陶下,還有學者高談「良性違憲」,不以為有何不妥,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風雲詭譎修憲,好像又有另一番況味。
我在去年講台灣的憲法經驗時,剛好讀到習近平在十九大開幕式上以總書記身分發表的談話,提到將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大陸年輕的公法學者奔相走告,因為這是合憲性審查概念首次出現在黨代會報告中。儘管有人戲稱,這肯定是黨官僚起草文件時被學者忽悠進去的文字,但後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宣布,要把全國人大的法律委員會正式更名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且強調是按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做成的決定。學者鼓吹多年的合憲性審查制度,好像真的八字有了一撇。
大陸好像真的要往「憲法就這麼回事」的方向前進了,也就是說,你要我給憲法一個交代?我就給一個交代,如果憲法不合我用,大不了修憲。如此這般大家一起照憲法辦事,有何不可?
不妨看看俄羅斯的普亭總統怎麼說,「我不打算學習近平」。其實習顯然也沒打算學普亭,否則不作國家主席,還是可以繼續幹實權的黨總書記,完全符合普亭當年玩總統總理虛實互調的套路。習選擇繼續三位一體,大不了修憲!
如果還有人不懂我講的憲法發展階段是什麼意思,想想我們自己就知道了,行憲以後基本上我們也只是進入了「憲法就這麼回事」的階段,經過三、四十年才慢慢學到應該認真對待憲法,比較一下大法官第三一號解釋和第二六一號解釋,就懂我的意思了。
這是不是可稱之為憲法威權主義,我不知道,但希望大陸的公共知識分子不要氣餒,有形式化的憲政還是比不把憲法當一回事好些,至少有了可以繼續努力的基礎。說不定可以把這次修憲看成經濟改革開放以外,憲政發展的新軸線
看看我們自己,我不禁要想,台灣的公知們是不是也可以長點志氣,現在的統治者橫柴入灶,一件接著一件的硬幹,我們真有認真對待憲法嗎?
(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星期透視/邱坤玄:兩強對抗下的小國智慧


2018-03-24 23:35 聯合報  邱坤玄/政治大學名譽教授
川普22日簽署對中國實施關稅命令,加上川普已簽署台灣旅行法,將牽動美中台三方後續效應。 (歐新社)


去年十二月美國白宮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與俄羅斯定位為「修正主義大國」,並指控兩國採取技術、宣傳和脅迫等方式,企圖塑造一個與美國利益和價值觀對立的世界。其後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與「核態勢評估」都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
最近川普總統更針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制裁,將中國視為「經濟敵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洛宣稱,制裁措施是為了應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川普總統對中國如此定性定位,改變了過去美國著重將中國納入以規範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政策,顯然川普總統認為雖然太平洋夠大,但是無法容下兩個大國。
除了政策宣示,更要觀察川普總統在國安與外交的人事安排,是否能確實執行宣示的政策。最近川普提名前中情局局長龐培歐擔任國務卿,並提名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加上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的主要推手納瓦洛,此組合被美媒形容為近代美國最鷹派的外交團隊,與中國對抗趨勢已定
太平洋的另一端,原指望太平洋能容下兩個大國,在外交理念上回歸中國天下體系的主張,倡導合而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當美國在推動「亞太再平衡」、「印太戰略」劍指中國之時,中國則「另起爐灶」西進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如今美國正面挑戰,而且是在大陸辦理盛事之際,中美兩國新的冷戰已不可避免,嚴重考驗新時代中共領導人的意志。
但是新冷戰時期的國際政治權力結構與舊冷戰時期有明顯差異。一九九一年冷戰結束時,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是大陸的十五倍,到了二○一七年縮小為一.六倍。美中兩國權力對比轉變,也改變雙方外交運作規則與結果。
在此大架構下看「台灣旅行法」的出台,除了使中美關係更為緊張與複雜外,我們更應審慎以對。台旅法當然是台美關係的重大突破,對中共與美國關係的影響也是根本性的。也許有人認為此法實施的程度完全看美國行政當局的自由裁量,執行時會審慎維持三邊的平衡,因此在台旅法效力不及「台灣關係法」的狀況下,應當不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但是台旅法涉及的是台美雙方官員互訪議題,已經突破了「台灣關係法」界定的非官方關係限制。即使宣稱台旅法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潘朵拉盒子一打開,就有向上發展的可能。何況以川普不可預測性特質,有了法律依據,隨時都可以做出突破性安排,作為遏制中國的籌碼。
在此三方博弈中,處在最弱一方的我國最需要智慧去應對,最好是同時與兩方維持友好關係。總體戰略考量是安全與發展的關係平衡,安全保障要用於促進而非限制經濟的發展。我們要避免強化拉攏美國制衡大陸的宣示與行動,成為大陸對我反制藉口。
最重要的還是恢復兩岸的溝通機制,在三邊關係中爭取有利位置。除了消極不挑釁外,還可做出正面的宣示與行動,例如以中華民國憲法界定兩岸關係的本質,推出平等對待陸生、陸配的政策。兩岸關係改善,關鍵在領導人的一念之間,國家利益的考量應永遠優於意識形態的堅持。






台菲海上風雲將起 護漁硬起來


2018-03-25 01:13 聯合報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蘭嶼南方98公里的雅米島,菲律賓將建海事基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媒體報導,菲律賓將在蘭嶼南方的雅米島興建海事基地;由於雅米島附近是重要漁區,常有台灣漁船前往作業,未來菲國若以此強調其專屬經濟海域,勢必影響台灣漁民生計。
我政府表示,雅米島在「台菲重疊海域漁船作業南界限」外,對「護漁」不會有影響,但因台菲海域高度重疊,漁業爭議迄今未解,以菲國軍警之蠻橫,屆時我漁民到該海域捕魚需膽戰心驚,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遭到逮捕。可預期,未來台菲漁業紛爭將因此再起,我政府應事先做好準備,並積極與菲律賓官方協調,避免「廣大興28號」事件再度發生,至少無需像對日般委曲求全
隨著沿海國對專屬海域保護行動日趨強硬,這些年台灣漁民出海作業越來越困難,不僅在沖之鳥海域、釣魚台海域遭日方強力驅趕,還遭印尼官方無端指控非法捕魚與登船檢查;如今菲律賓又擺明要用武力,對付外國在該國海域從事非法捕魚活動;對於這些粗暴無理的行為,台灣政府也只是軟弱表達抗議,並要求我國漁民避開這些爭議海域(等待政府慢慢協商),還被我國駐日官員調侃我國漁民「比較活潑」 神出鬼沒難保護,讓漁民感到既心酸又憤怒,也深刻體會身為台灣漁民的悲哀
我漁民要在海上安心作業,當然需要遵守國際規範,只是利之所趨,難免會有少數業者心存僥倖,為避免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對於這些違法漁民或船東,政府都應該依法給予懲處不護短;更重要的是,對於其他國家無理對待我漁民,甚至威脅到他們生命安全,政府責無旁貸應挺身而出保護,不能讓人軟土深掘。這是身為國家領導人的責任,不能老是口惠實不至,導致漁民被迫需尋求其他國/人的保護(日前中國官方媒體公布「臺漁船向中國大陸求援影片」,漁業署未證實該影帶係造假,且有無船東找中共幫忙或掛中共國旗來避免被他國騷擾,漁業界心知肚明)。
我國政府既然再三強調漁業對台灣的重要性,就應該透過外交、漁業、經貿等管道積極協商,為我國漁民爭取更多,更安全的作業環境,並檢討改進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的組織架構和功能,有效幫助漁民尋求更多合法捕魚的管道與機會
海上風雲已起,漁業紛爭將為區域和平和安全投下未爆彈。台灣若要繼續維持漁業捕撈大國,政府與漁民都要有新思維與做法,而經貿、外交、軍事、漁業等實力,是漁業交涉談判的重要籌碼,遺憾的是,占海洋相當重要的漁業,相關業務竟然歸屬於農業部,不歸為統籌海洋事務成立的海洋委員會,政府一意孤行已走出錯誤的一步,能不能真正保護漁民,捍衛台灣漁業主權,未來台菲漁業糾紛將見分曉,國人且拭目以待!






台灣卡管…德國希特勒 不敢進柏林大學


2018-03-25 00:44 聯合報  馬肇選/中國醫藥大學榮譽教授(台中市)
小心,大學有鷹犬... 漫畫/波波
台大精神象徵傅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台大校長任命鬧的沸沸揚揚,讓我想起程天放的一則故事。
程先生曾任駐德大使,來台後為首任教育部,程先生曾回憶說:「希特勒終生沒有進過柏林大學,他說:『那是聚集德國三哲康德、哥德、費希德的精神堡壘,最好不要驚動它。』」
迄今,我常常想起這段話,培養一個精神堡壘很不容易,但破壞它卻輕而易舉
程部長來台時,台大的預算編列「屬」省政府,他曾建議改「隸」行政院。這一建議,便出自他對精神堡壘的真正了解。
這幾天的攘擾,讓我看到一些政治人物染指台灣精神堡壘,故不願沉默,特別寫出從另一個角度支援這件台灣的大事。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羅曼.羅蘭的話:「萊茵河把德國與法國『隔離了』,但也把它們『聯』了起來。」我們要特別注意,台大校長不單單只是個職位,它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一如它建自日據時期,但經過陳儀的擴充,才維繫了整個東方的文化與文明。






依法行政 拆除心中的帳篷


2018-03-25 01:13 聯合報  張有賢/製造業(台中市)
「公投護台灣聯盟」長期設攤在立院外,北市府前天強制拆除。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台灣,法治碰到政治似乎都得轉彎。近日鬧的沸沸揚揚常上報的台大卡管案,明明單純的大學校長遴選,卻可以一拖再拖,搞得烏煙瘴氣;因為有政治指導,就是要搞臭,所以教育部也可以用剪報來交代台灣最高首府回覆,僚氣之重無與倫比。偏偏各界好像對教育部門也無可奈何,也真是可笑。
立法院旁公投盟帳篷市府總算決心拆除,路權被據時間長達十年,期間橫跨不同黨派政府,只因涉及政治也是拆不了。
事實上,執政者只要依法行政秉公處理,人民都會支持的,十年的帳篷不是也可以很快拆除嗎?如果凡事把政治利益掛心頭擺第一,以打擊異己為己念,不要說選校長,各項應興利之處皆會寸步難行,行政效率自然無法體現,國家自然不會進步。不知主事者,能否以此為鑑,拆掉心中的帳篷呢?
朱言貴/教(台北市)
北市府強行拆除公投盟搭設在立院外帳篷,市長柯文哲表示,對於陳抗還是要依法行政,不能不申請就占馬路,這樣他也不同意。堪稱義正辭嚴,柯P還是有一點魄力,願意面對問題。
當前社會,由於過度強調政治正確,無視法律正確緣故,依法行政往往淪為空談,違法舞弊現象層出不窮,公投盟長期搭設在立院外的帳篷,就是一例,柯P沒有政治包袱,尚且花了三年時間,才將其拆除,可見一斑。
其實台灣違法違規案件車載斗量,大家面對難題卻避之唯恐不及,政治人物明哲保身,大多沒有勇氣去碰觸政治敏感度極高之事務,導致違法違規者有恃無恐,最終都成為改革的死角郝龍斌市長不敢面對的問題,柯P出手了,只是三兩下功夫,就解決長期市癌,兩者高下立判。
政治做為一種專業與志業,膺任政治職務的人必須具備擔當,凡事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之膽識,努力以赴去解決問題,否則台灣需要那麼多政治人物幹什麼?
民主政治應該是相互比好,絕非相互比爛的政治,郝市長始終沒有做好的事,柯市長卻做好了;如此,民主政治才會朝良性方向發展,政治人物也才願意做實事,而不是僅止於做虛功。
凡是對社會有益的事項,一概由政治人物帶頭做好,才能確實改變台灣。






異體字之亂 十年輪迴 誰來終結


2018-03-25 00:53 聯合報  葛希谷/大學教授(基隆市)


最近媒體報導,因為「黃」字的異體寫法,導致無法在銀行開票,甚至差點引發信用危機。其實早在二○○八年十一月時也有媒體以「姓『黃』一輩子,老師說寫錯字」為標題,報導「黃」字異寫問題。

有趣的是,該報導最後一段提到「學者強調,字體是文化的一部分,改變速度很緩慢,部頒黃的字體迄今已廿幾年,仍有許多人沒注意到兩字差別,或許再過十年,民眾對於黃的寫法,認知上會較為一致。」今年正好滿十年,看來對「黃」字的認知,依然沒有太大的進步,爭議依舊存在。
所謂「異體字」,是相對於「正體字」來說的,但是標準不好拿捏。比如寫作廿一的「黃」,是從西周時代傳承下來(見下圖)。
圖/葛希谷提供
字形表示人仰面向天(「口」旁),兩隻手下的腹部脹大,是一種殘疾之人。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要寫作「廿」(相當於「口」)、「一」(相當於「手臂」)。到了戰國中晚期開始出現筆畫省簡,秦漢隸書便出現所謂草頭「黄」的寫法。可見兩種寫法都有很早的淵源,但以正確性來說當然是廿一的「黃」。
又比如「染」字,一般認為是上下結構,歸在「木」部。但是地下出土的秦漢古隸書、西漢銅器文字以及《說文》所載的秦小篆,都是寫作左右結構,歸在「水」部下,一直到宋代的《類篇》都是在水部(見下圖)。
圖/葛希谷提供
到了明朝《字彙》誤入為「木」部,《康熙字典》加以沿用,但按語已指出「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目前市面上字典沿用《康熙字典》都歸木部,只能說是「歷史共業」。這樣看來,歸在水部反而有憑有據,不能說是異體字,甚至是錯字了。
文字演變有其序列,甲骨文、西周金文比較象形,對於國小學童來說,就像畫圖一般活潑有趣,倘若老師可以適時引導,絕對有助於正確理解字形結構,自然不容易寫錯字。大學端的中文系文字學老師,也當肩負起社會教育功能,編制正確且簡明扼要的教材供國中小的老師參酌。
從另一方面來說,文字是人們所書寫的工具,肯定會出現各種異體的寫法。即便法律嚴密的秦朝規定要「書同文」,但檢視秦朝青銅器上的字體依然存在異體字。有理據的異體字,政府機關或許可以考慮放寬,不要再讓「異體字之亂」的新聞,於十年後再次出現。

「黄」也是有憑據的。 聯合報視覺設計中心/製作








隔代教養的孩子 一樣優秀


2018-03-25 01:13 聯合報  李寶珍/教(新北市)
隔代教養的家庭越來越多,也形成另一社會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午休時間,小光走進辦公室有禮貌地請問我:「老師,不好意思,打擾您。下周我要代表學校參加三鶯區的英語演講比賽,不知道老師是否有空可以指導我一下呢?」我看了一下行事曆,原來比賽是在下周。我真是疏忽了,應該要主動跟孩子約時間訓練他才是。「唉呀!是老師沒有注意,明天我們約午休時間在家長會辦公室練習。」
小光自備講稿,看得出他非常緊張,我提醒他千萬別太緊張,以他的能力應該可以有令人驚艷的成績。「嗯,老師,謝謝您。我阿嬤也是說我太緊張,講得太快。」聽著小光說著他與阿嬤的相處,原來他是隔代教養的孩子。
小光告訴我,生母很早就離開他,父親後來也有自已的家庭,他說新媽媽對他不錯,但是在他心目中,阿嬤才是他真正的媽媽。小光說阿嬤是他的英文啟蒙老師,有時我在課堂上用英文歌教學,這些歌阿嬤在家已經放給他聽過。比賽結束後,傳來佳績,小光得到甲等,他特別過來與我分享榮耀。「老師,阿嬤要我特別來謝謝你,都是老師指導有方我才能得獎。」
隔代教養孩子也是有優秀的,只要阿公阿嬤會教育,一樣可以教出成熟懂事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舞台上也將逐漸發光發熱。







大屋頂下/賴清德為何藏起那把鑰匙


2018-03-24 23:40 聯合報  黃年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在立院答詢時表示,中國把大門關起來,認為唯一的鑰匙是九二共識,這在台灣是找不到。 記者余承翰/攝影


賴清德說:「中國把大門關起來,認為唯一的鑰匙是九二共識,這在台灣找不到。」
賴清德在胡說。
因為,至少自二○○八年至二○一六年,九二共識是在台美陸三邊官方通用的政策語彙,亦即舉世皆見過那把鑰匙。所以,賴清德不能說沒有那把鑰匙,其實是他把它藏起來了。
賴清德說,他尊重兩岸政策是總統的職權,但他卻迄仍使用與蔡英文不同的戰略語言。例如,蔡英文現在說「中國大陸」,賴清德仍說「中國」;蔡英文現在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賴清德仍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語境有何不同?
今年一月,陳師孟在監委提名審查時說:台灣目前還不是一個國家,是個地名,目前國名叫做中華民國。他說:當初民進黨提出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稱,固然依目前憲法叫中華民國,「固然」兩字就是不得已現在一定要叫中華民國。但留下伏筆,以後可以正名、可以制憲。
陳師孟的法理論述是正確的,亦即,在正名制憲以前,「台灣目前還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賴清德必須校正他的政治話術。第一件事,就是要改變「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命題,而必須與蔡英文總統一致使用「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為兩岸政策是總統的職權
賴清德發言的角色是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而不應是「務實主義的台獨工作者」。何況,稱「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實是「非常不務實」的台獨夢話。真正「務實主義的台獨」,應如陳師孟,承認「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尚待正名制憲
不過,從賴清德過去的言論看,他似乎並非自始否定曾有九二共識那把鑰匙,而好像只是對那把鑰匙的刻槽及齒型持疑,且不能確定那把鑰匙要打開的是哪一扇門?那扇門又是通往何處?
去年六月,台南市長賴清德訪美時說:接受九二共識不是問題(其實有那把鑰匙),問題在一國兩制,台灣不可能接受澳門香港地位的九二共識(這把鑰匙是何齒型?那扇門又通往何處?)
十月,行政院長賴清德又談到九二共識。他說:中國認為是一個中國原則,沒有各自表述,國民黨則認為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也未否認有鑰匙,但質疑其齒型。)
其實,林全任閣揆時也論及九二共識。他說:一中原則要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人無法接受,怎麼可能是「一中各表」呢?(同樣也是質疑齒型。)
今昔對照,賴清德過去質疑鑰匙的齒型,這是理智的應對;但如今卻說台灣找不到那把至少用過八年的鑰匙,則是胡說。因為,九二共識這把鑰匙明明擺在眼前,兩岸所爭執者,在其齒型及究竟要打開哪扇門。
二○○八至二○一六年,馬英九政府主張,這把鑰匙的齒型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北京則主張「一中原則/反對台獨」。胡錦濤曾在二○○八年三月的布胡熱線中承諾「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後來北京未正面贊同「一中各表」,但也不曾公開反對,因此使二○一五年的馬習會實現了「互稱對岸領導人」的境界。在那八年中,「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可謂成了台美陸三方共同維持的戰略默契。由此可知,台灣對於九二共識這把鑰匙的齒型,不是沒有參與決定的權利。
因此,賴清德如今說「台灣找不到九二共識這把鑰匙」,這不能解決兩岸問題;他應該回到幾個月前的他自己,為台灣,為中華民國,去爭取決定那把鑰匙的齒型,並打開正確的兩岸之門。
其實,民進黨一路反對「九二共識」,但從未公開正面反對過「一中各表」。在前述賴清德及林全的論述中所透露者,皆是質疑北京的一中原則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要消滅中華民國,並指北京未贊同「一中各表」。
那麼,在此可問:如果「九二共識」包含了「一中各表」,民進黨同不同意呢?或者,民進黨既然困於「九二共識」,何不爭取「一中各表」?或者,說到底,即使九二共識包含了一中各表,民進黨也不會同意?
若站在「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的立場上,當然就完全不能接受「一中各表」;但若站在「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則自應主張「一中各表」。
問題在於:賴清德究竟是因根本反對「一中各表」,而藏起「九二共識」的鑰匙;抑或只是不能確定「九二共識」是否「一中各表」,以致不接受「九二共識」?
此處就必須觸及北京的責任。賴清德說,接受九二共識沒有問題,問題在一國兩制。林全說,一中原則要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人無法接受,怎麼可能是「一中各表」呢?這樣的說法,不能全看成政治人物的台詞,而必須考慮這是攸關台灣人「心靈契合」的核心問題。
其實,自二○○八至二○一六,維持台美陸三方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並非「九二共識」四個字,而是三方對於打開僵局的那柄鑰匙的齒型,可謂有一種「一中各表/和平發展」的共識或默契。
但是,進入二○一六以後,北京緊縮了「九二共識」的意義,並由新華社規定不准刻有「一中各表」的齒型;而賴清德原來還擺出「這把鑰匙的齒型不對」的態度,如今卻退回到「台灣找不到」的死巷。針鋒相對,僵局更加固化。
不過,我認為,北京迄今仍留下「九二共識」這把「唯一的鑰匙」,正因唯有在「九二共識」裡可能存有「一中各表」的齒型,這給蔡政府的迴旋預留了餘地。兩岸若要化解當下僵局,北京應向「一中各表」靠一點,蔡政府則應趁勢在「一中各表」多力爭一點。兩岸若能回到「一中各表」,就不必死盯在「九二共識」四個字上。
不過,就民進黨政府而言,首先要做的是,應使閣揆與總統一致使用「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的憲政戰略論述。
因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把鑰匙,在台灣找不到(連賴清德也還不是台灣國的行政院長),在兩岸找不到,在全世界找不到,甚至在陳師孟的理智中也找不到。






畫中有話/比鄰乾淨的煤 象鼻岩命運是?


2018-03-25 04:59 聯合報   文/許正宏
圖/許正宏


位於台電深澳燃煤發電廠預定地旁的象鼻岩,是許多遊客朝聖的景點;未來運煤碼頭興建後,矗立眼前的是綿延岸際的消波塊破壞景觀,還有如影隨形的空汙。
在政客昨是今非的翻轉理論下,連象鼻岩這種國際級的地質景觀,可能都無法倖免了,外界更憂心桃園大潭藻礁的命運,儘管藻礁有七千年歷史,還被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隨著浪潮浮沉的藻礁又豈會受到重視?民眾的憂心,不是沒有道理!

王健壯/陳主委別忘了陳教授的感慨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王健壯/陳主委別忘了陳教授的感慨
.蘇蘅/當新世代只在網路偶遇新聞
.朱宗慶/團體動力學
.李清志/後車站的魅力
.陳立恆/我們的過去未過.他們的未來已來
.方祖涵/禁令帶來的美國韓流
.王正方/誰最不贊成統一

.薛承泰/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了!
.盛治仁/不一樣的米其林光環
.葉銀華/企業為何要盡社會責任?
.黃介正/今年兩岸關係的外部變因
.林中斌/北京對台 軟手為實 硬手為虛
.嚴震生/從非洲實例看習近平任期制爭議
.趙春山/習近平決定走自己的路

.王健壯/總統對仇恨言論不能置若罔聞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馬凱/膜拜通縮的萬凍之國
.施振榮/從王道談醫療品質
.洪蘭/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
.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方祖涵/喬治王子的大學夢

.劉維公/誰在秀下限?
.范疇/國民黨黨產處置的公義
.王文華/如果讓你決定衛生紙的價錢
.黃介正/應對意外奇襲 多算不殆






王健壯/陳主委別忘了陳教授的感慨


2018-03-25 00:31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張小月當陸委會主委一年多,每次發言都像跳針的唱機,反來覆去就是那幾句陳腔老調;接替她的陳明通卻正好相反,不但口才便給,而且擅於造詞,「第二共和」、「納許均衡」、「敵意螺旋」、「抗衡/扈從/守恆」,都是他的經典語錄。
詞彙是思維的外顯,不擅於造詞表示思維的貧乏。陳明通擅於造詞,代表他對兩岸關係比張小月要有想法,但如果他祇有想法沒有辦法,祇有意見沒有主張,詞彙不能變成政策,可預見他在陸委會的政績,也不太可能超越張小月太多,最多祇能做個看門主委。
比方說,「納許均衡」與「守恆」,其實都是包裝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學術性名詞,修辭很漂亮,卻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改善,就像「敵意螺旋」祇是現狀的描述,卻無法降低兩岸現存的敵意一樣。
如果陳明通有心改善兩岸關係,他就該運用他擅於造詞的本領,去創造出一個兩岸都可以接受的新詞彙,取代蔡英文打死也不肯說出口的九二共識。九二共識雖是九二香港會談後蘇起的「後見之明」,但他創造的這個詞彙,卻不僅祇有修辭意義而已,即使民進黨再怎麼不同意,但也不能否認,兩岸關係確實因為這個詞彙而曾經有過實質結構上的改變。
幾年前,陳明通與施明德、蘇起等人,曾經共同提出了一項「處理兩岸五原則宣言」,這項宣言雖然像泥牛入海,在兩岸都沒有引起什麼波瀾,但宣言提出的時機是在馬英九執政時,也是九二共識仍然當道的時期,陳明通對宣言中的「大一中架構」雖然有所保留,但他既然參與發起聯署,可見他對施明德等人想以「大一中架構」這個新詞彙,取代「九二共識」這個舊詞彙,所抱持的用心與企圖,了然於胸也願意呼應。
但自「五原則宣言」後,藍綠陣營對兩岸關係主張從此再無交集。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兩岸關係急遽惡化至今,但蔡英文卻從來沒有找過在野黨共商兩岸政策,藍綠智庫雖曾多次召開研討會,但卻淪為各說各話,也從未提出類似「五原則宣言」那樣的共同主張。
陳明通在參與「五原則宣言」記者會致詞時,曾經講過這樣幾句話:「二○○五年時,紅藍早就和解了,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也在檢討願意多交流,因此,紅綠也開始準備跨出一步,反而祇有藍綠無法和解」,「藍綠因內部選舉因素,無法心平氣和坐下來談,這實在很反諷」,「我們在位置上時無法和解,卸任後才能和解,實在很反諷又無奈」。
講這幾句話時的陳教授,現在又回鍋變成了陳主委,陳主委雖然不必回應陳教授的問題,但陳主委如果沒有忘記陳教授當年的感慨,就應該立即「在位置上」進行兩岸政策的藍綠和解,在陸委會諮詢委員機制外,邀集陳教授相識相知的一些藍綠老戰友共商兩岸,集眾智以為智,如果能因藍綠的和解共商,而創造出能改善兩岸關係的新詞彙,甚至提出像「五原則宣言」那樣的新論述,陳明通再當陳主委,才有回鍋價值;否則,幾年後,他豈不是又要發出陳教授當年那樣的感慨?
但蔡英文會點頭同意藍綠和解嗎?很難說。然而,陳主委如果連這件事都不能說服她,又何必回鍋,何以向陳教授交代?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2月
.嚴震生/受益者不是受害者的轉型正義
.趙春山/面對習近平的強人政治
.薛承泰/杜鵑泣血,椰林落葉… 看台灣高教問題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李清志/京都咖啡館
.朱宗慶/當創作展演遇上古厝節慶
.陳立恆/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蘇蘅/2018假新聞的邪靈仍在滋長

.黃介正/又逢戊戌 再思維新
.方祖涵/賽車女郎的工作權
.王正方/台灣不能只在重複、輪迴
.王文華/機器人還不能幫你擦眼淚

.王健壯/大法官應該選擇釋憲時刻
.葉銀華/博通再次收購高通的啟示
.周行一/666是空頭之兆嗎?
.林中斌/美若仍軍事優先 恐步蘇聯後塵
.葉丙成/以教育科技弭平教育落差
.洪蘭/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嚴震生/農曆年攻勢50年後,美航母重返越南
.盛治仁/為政者的「對的順序」
.方祖涵/分享機密的運動手環
.薛承泰/管他七爺八爺!



元月
.劉維公/從「新零售」看「新高教」
.劉憶如/美國稅改政策評估
.黃介正/「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王健壯/不必謙卑,因為你沒那麼偉大
.葉銀華/大學生你出國進修了?
.范疇/平論管中閔的台大校長風波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