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開戰 台灣產業風險倍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美中貿易戰火,台灣將遭池魚之殃
.聯合報黑白集/帳篷  秩序  夜壺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開戰 台灣產業風險倍增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開戰 台灣產業風險倍增


2018-03-25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川普祭出貿易手段施壓中國大陸,掀起貿易戰。 美聯社


美中爆發貿易大戰,舉世關注。川普總統在簽署命令時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這不過是開始,還有更多要來。」(This is one of many),點出了中美將持續在經貿領域全面發生衝突的情勢;屆時台灣恐怕很難遊走其間而需要明確選邊。這種長期風險更值得重視。
從美國宣布時機到制裁內容,都不難看出川普這次是鐵了心要解決問題。從產品清單還沒準備好來看,川普大可下周再簽;硬是在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的同一周簽署,時機點的選擇本身就已經傳達了清楚的訊息。制裁範圍也預備針對中國出口總值一成的貨品課徵25%的關稅國貿實務上,超過5%就被視為高關稅,25%關稅等同只剩停止出口這個選項。果真實施後,除受限產品業者的直接影響外,中美勢必要以「分散市場」因應,屆時全球還要面對這種「爛頭寸」流竄的衝擊。簡單的說,真的沒有贏家。
明知沒有贏家,為何要開戰?一種觀察是,美國要以短期的戰術犧牲,換來在貿易秩序與科技二個領域的長期戰略優勢。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迅速,荷包滿滿,同時中美科技水平差距迅速縮小,甚至有分析指出中國大陸在AI等下世代領域即將超越美國。美國一直認為這種局面是中國偷吃步,以不公平的方式取得的優勢:對內,中國大陸壁壘高築,又竊取美國技術,所以在各行各業都逐漸培養出國際級的國家隊;對外,透過收購、入主等方式不斷擴大影響,取得優勢。
支撐這些發展及威脅日增的二個關鍵,一是中國大陸不但沒有退場反而迅速增強的「國家資本主義」,二是滿手的現金。美國對中國藉由富可敵國的民營企業做白手套,實際受黨與政府指揮遂行國家任務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是所謂習思想),愈發感到不滿與不安,早已有出手的主張。
習思想已經入憲,中資企業仍然四處收購、投資政客、贊助研究,因此要改變這個結構極其困難,絕非25%關稅或限制投資就能解決。據報導,美國不願讓台灣的鋼鋁製品豁免於232條款關稅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台灣產品使用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原料,不但印證了川普所謂「還有更多」的意思,也點出一個事實,就是美國並非單兵作戰,也期待友邦要加入陣線,以增強戰力同時避免出現漏洞。事實上,川普新任的經濟顧問柯德洛(Larry Kudlow)日前就明確表示,美國應該領導主要貿易國家組成聯盟,一起向中國違規行為說不
在此情況下,我們要有幾個準備。第一,在北京真的做出朝向市場經濟改革(或至少能在現階段讓美國接受)的承諾前,全球經貿動盪會持續發生。第二,美國的抗中大聯盟若逐漸成型,台灣很可能是潛在被期待加入的成員。第三,未來會有更多美國認為我們「資匪」的案例出現。
以目前兩岸政治氣氛低迷,中國大陸經濟實力逐年倍增的情況來看,台灣加入美國抗中陣線非常政治正確。然而問題在兩岸產業經過近30年的整合後,早已形成複雜且緊密的網絡,「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結構更是成為許多企業唯一的運作命脈。因而固然這種關聯一直有經濟安全疑慮,但就像要撕開二片黏在一起的膠布一樣,需要時間慢慢調整,否則必然是血肉模糊。在產業界未必都同意兩岸膠布有撕開的需要,撕開過程也無法避免損傷的情況下,如何降低內傷程度又滿足美國期待,是我們必須要看到301案背後更大的風險所在。







聯合報黑白集/帳篷  秩序  夜壺


2018-03-25 00: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公投護台灣聯盟」帳篷在立法院門口搭了十年,日前遭北市府拆除。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立法院門口搭了十年的「公投護台灣聯盟」帳篷,遭北市府拆除。總召蔡丁貴呆坐原地,老獨派則哭喊尖叫,非當局者還真難體會其中況味。柯文哲只說了一句:國家不能沒有秩序
這頂堪稱獨派「大本營」的帳篷,稱之為台灣民主奇蹟也好、鬧劇也罷,挺過了近十年政壇風浪。在四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中,當群眾攻占立法、行政兩院時,公投盟除在前線衝鋒陷陣,還協助後勤補給,甚至一天出三萬元幫學生租路權。但後來太陽花學運紀錄片《太陽.不遠》,卻不見公投盟或蔡丁貴身影,連「大腸花論壇」都為它遭「用後即棄」叫屈
太陽花學運造就許多政壇新貴,柯文哲乘勢而起,蔡英文更因此搭上執政順風車。對此,公投盟自以功臣自居,沾沾自喜。誰知,挺過馬政府八年屹立不搖的獨派大本營,如今卻竟被「自己人」給整鍋端了,靜默、尖叫或哭泣,又豈能道盡其弔詭?
蔡丁貴宣稱,因為他宣布參選台北市長讓柯文哲感到害怕,「大概心裡都崩潰了」,才派人拆他的「總部」。但究竟是誰崩潰,或者公投盟已被「消費」完畢,市民不難明白。
當年「上海皇帝」杜月笙有個「夜壺論」:黑社會在政府眼中就是夜壺,方便完了,就一腳踹進床下。獨派被踹床底讓人同情,但柯文哲是政治精算師,當然明白「剷除都市之瘤」是部吸票機否則,國家需要秩序,他為何早不拆、晚不拆,等到選舉才動手






聯合報社論/美中貿易戰火,台灣將遭池魚之殃


2018-03-25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普(中)日前稱將對進口鋼鋁,分別課徵25%和10%關稅。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宣布對進口鋼鋁徵收特別關稅近日更簽署「經濟侵略備忘錄」,針對中國大陸違反智財權採取規模高達六百億美元的貿易制裁。此舉除宣布美中貿易戰開打,並要求各國共同對大陸施壓;北京方面雖話鋒強硬,但迄未祭出強力報復。由於台灣並未被美國列入鋼鋁稅豁免名單,加上許多台商直接從大陸出口貨品,勢必遭美中戰火波及,我們沒有隔岸觀火的餘地。
川普先前宣布課徵鋼鋁特別關稅時,舉世譁然,紛紛批評美國蓄意破壞自由貿易的規範,歐盟與日本等經濟體還準備聯合向世貿組織(WTO)提起指控。但川普保留了但書,稱加徵特別關稅是基於國家安全,凡「與美國有安全關係」的盟國可以商談豁免待遇。一時之間,各國談判代表絡繹於途,爭相到華府排隊報到;其後,共有加拿大、墨西哥、澳洲、歐盟、南韓等七個經濟體獲得豁免。我國雖派政務委員鄧振中率團赴美,卻無功而返,台灣仍在美國鋼鋁特別關稅名單上,未獲豁免。
這正是川普的談判策略:用廣大的美國市場來逼迫其他國家就範,並藉此區隔敵友。但美國並不發放免費午餐,例如,南韓在鋼鋁特別稅上雖獲豁免,但未來商談自由貿易協定時,必須在美國關切的汽車項目上讓步。經過這樣的運作,批評美國的聲音勢必轉趨寂靜,各國生怕得罪美國貿易談判總署,使自己遭到報復。據報導,美方也要求想豁免的國家私下承諾,未來需與美國聯合對抗中國大陸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川普接著以智財權的「三○一條款」對中國大陸發動制裁,目的是一貫的,除為削減美中之間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也要協助美國企業以國民待遇打入大陸市場。北京當局不甘示弱,也宣布針對價值三十億美元的美國貨品加徵進口關稅,規模只是小巫。一般認為,中共採取的是「切香腸」戰術,不急著耗光彈藥。駐美大使崔天凱則放話:「如果有人想來硬的,我們奉陪到底,看誰撐得久。」
世界兩大經濟體公開較勁,雙方都爭強好勝,短期恐難以休兵。在各國都擔心戰火蔓延的情況下,各地股市應聲大跌。事實上,美中經貿衝突只是兩國外交、軍事及戰略競爭的一環。美國數個月來陸續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等政策文件,都認定中國大陸已超越俄羅斯,成為美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同樣的,大陸也視與美國的競爭為全方位、全球性的,不僅限於經貿和亞太。在川普宣布關稅制裁當天,解放軍宣布將在南海舉行首次實戰化演練,這自非巧合。
鄧振中代表我國前往華府洽談鋼鋁關稅,未在第一波獲得豁免,但四月底前仍有機會談判;美方當然也會提出美豬、美牛進口等議題,作為交換。真正的衝擊是,川普的制裁及中共的反制相繼生效後,以台灣與大陸經貿關係之緊密,我國產業勢必受到嚴重影響。但觀察蔡總統所提出的四項因應策略,恐怕只是隔靴搔癢,毫無實效。
我們認為,蔡政府至少應就三個嚴肅問題集思廣益。首先,必須判斷美中貿易戰是否會長期延續,規模是否會擴大,我方將受到多少衝擊,要做怎樣的產業政策調整?短鏈革命是否符合我國需求,政府有沒有紓困措施?其次,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經過這次貿易大戰扭曲,已然面目全非。我們過去仰賴的WTO機制及追求的自貿協定,是否要改弦易轍,轉求其他形式的貿易體系庇蔭?第三,美國從全球貿易捍衛者搖身變成保護主義的新霸權,無論這場貿易戰的勝負或久暫,我們是否只能一味依附,還是要有其他避險策略?
兩隻大象打架,草地遭殃,這正是美中貿易戰的場景。美國的《台灣旅行法》還沒送來春風,卻是煙硝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