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經濟/歐元區 QE是解藥還是安慰劑?

.聯合報社論..巴黎峰會揭示「低碳」地球倫理觀
.聯合報黑白集.留給台灣人自己玩
.經濟日報社論.歐元區QE是解藥還是安慰劑?
.聯晚午後熱評.逃避辯論 蔡英文怕什麼?






經濟/歐元區 QE是解藥還是安慰劑?


2015-12-05 02: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在3日宣布,再度調降主要利率,並將量化寬鬆(QE)延長至2017年3月。德拉基在記者會上表示,存款利率從-0.2%下調至-0.3%,基準利率維持在0.05%不變,邊際放款利率也維持在0.3%不變,央行隔夜貸款利率也仍為0.3%,自12月9日起生效。德拉基並宣布,QE資產收購計畫實施期限,由原定的2016年9月延長至2017年3月,若屆時仍認為有需要,可以進一步延長。
消息宣布後,造成全球股市尤其是歐洲股市大跌,德國及法國股市跌幅甚至超過3.5%,原因除了美國聯準會(Fed)發表年底可能升息的訊息外,主要還有ECB的決定,不如市場期待。原先市場期待ECB每月購債的金額,能從目前的600億歐元增加到750億歐元,結果期待落空後,湧現失望性賣壓。顯見,歐洲股市依賴QE愈來愈深,胃口也愈來愈大。
實際上,從2014年9月起,ECB早已陸續實施多項寬鬆措施,包括-0.2%的負利率政策,也就是說銀行業要倒貼利息才能把錢存在歐洲央行;同時也對歐系銀行業提供長期融資(TLTRO),鼓勵他們多多對民間放款。不過,最眾所矚目的,還是今年1月宣布,3月正式實施的QE量化寬鬆政策,每月購債600億歐元時間從3月到明年9月,共19個月,總規模1.14兆歐元。
這一帖QE對於歐元區經濟真有神奇療效嗎?我們可以從經濟數據的變化,來檢視對於實質面的影響。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從3月起相對於去年同時成長,大約落在1%~2%間,相較於QE實施前,效果並不顯著。對於物價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始終在成長率0.3%以下徘徊,距離2%目標值還有非常遠的差距,即便核心CPI年增率來看,今年3月時為0.63%,9月則為0.88%,效果雖有,但也不顯著。
在資產價格的反應上,股市的反應就不必說了,QE政策幾乎成為市場最重要的因素;在房屋市場上,整體歐元區建築許可的年增率,自2007年美國次貸風暴後,至今年3月QE實施前,絕大部分時間都呈現負成長,但3月後不僅轉為正成長,至8月的平均成長幅度達12%,8月份單月成長甚至高達24%。在房價指數上,以經濟最好的德國而言,房價不斷創新高,目前房價指數相較於2010年,成長幅度已超過16%;而若以2008年房屋泡沫最嚴重的西班牙來看,房價指數雖然還在相對低檔,但在實施QE後,第2季年增率突然躍升至4%,這是2008年後,從來沒有的增幅。
從以上數據變化來看,也許可以說,歐元QE雖然不能說只是安慰劑,因為多多少少還有一點防止通縮的效果,但整體看來QE並非是解決歐元區實質經濟病的解藥;相反地,歐元QE對於資產價格的推升,卻相當明顯,或許,運用資產負債表原理,利用QE讓資產價格逐漸回升,那麼,企業不再去槓桿化,可以逐漸增加支出以促進復甦,這是美國過去幾年的QE效果。不過,歐元區畢竟不是美國,美國資產價格的回升雖然也有一點再泡沫化的跡象,但美國這些年來的實質產出、企業創新卻也有相當亮麗的表現,而整體歐元區並沒有如此亮麗的實質面同步成長。更糟的是,歐元區內不同國別的經濟體質落差實在太大,QE倘若對經濟體弱的國家有效時,那體健的國家可能已經發生泡沫化了,因此,單一平頭式的總體政策,顯然不是解決歐元區結構難題的藥方。
總之,歐元QE如果只是安慰劑也就罷了,但倘若成為依賴成癮的鴉片,那就不妙了,屆時更糟的是,即便在美國升息下,全球其他貨幣仍將因為歐元、日圓的QE而被鎖在資金潮裡,成為醞釀再一次經濟泡沫的溫床。

聯合/留給台灣人自己玩


2015-12-05 01:5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觀光局原擬在新春假期將陸客配額由每日五千增至八千人。一名民進黨立委反對,她說,增加三千陸客壞了各景點的觀光品質,將使「台灣人都不用玩了」。她反對增加陸客,說景點要留給台灣人自己玩。
觀光形成「產業」的氣勢,始自馬政府時代。主要動力來自陸客,帶動了觀光產業,也使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源增加。觀光是一種「輸入的輸出」,台灣也逐漸浮現國際「觀光勝地」的憧憬。
年假是觀光產業的旺季,人擠一點本來就是年假的一景。但綠委一句話,就推掉了三千客源,若二人一房,以每日一千五百客房計,七日遊就擋掉了一萬零五百天次的住客日。難道綠委能打包票,這些客房都「留給台灣人自己住」了?
政客拿陸客作文章,只是要渲染自己的政治立場。若說客多影響觀光品質,為何不主張觀光客總量管制,卻獨限陸客?每日多三千陸客,倘三分之一遊日月潭,阿婆可能要多賣幾百顆茶葉蛋,如今難道都「留給台灣人自己吃」了?
說到日月潭,潭邊幾棵結實累累的木瓜樹近日大走紅。來自北方或內陸的陸客沒見過木瓜樹,排隊與之合影。陸客來台觀光,也就是獵奇訪勝而已,不知何以常被拿來作政治文章。
全世界都歡迎陸客,稱為「走動的錢包」。剛聽完蔡英文說「陸客總量不會減少」,如今一名綠委一句話,就砍掉了每日三千陸客的配額。妳為了作足政治姿態,砍別人不手軟;等到別人砍妳,陸客總量一旦減少,那恐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砍掉陸客,說要留給台灣人自己玩,這種心態很可怕。有朝一日,虱目魚、火龍果留給台灣人自己吃,面板留給台灣人自己用,鳳梨酥留給台灣人自己嚐,皆將出自此種心態。

聯晚/逃避辯論 蔡英文怕什麼?


2015-12-04 15:17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國民黨尚未「換柱」時,面對辯論要求,民進黨要國民黨確定誰選再來;但等朱立倫獲得提名,民進黨又說「等登記再說」;等正式登記完畢,民進黨又說「非三立不可」,拖延逃避的意圖非常明顯,態度也異常傲慢。民調大幅領先的蔡英文,到底在怕什麼?
自2004年以來,由四報一社一台主辦的總統大選辯論,就已成總統選舉的慣例;以歷次的經驗來看,也不曾有哪方候選人在辯論結束後指控被不公平對待。就算真的是綠營講的「先答應三立」,難道不能四報一社一台辦完,再讓三立辦一場?
況且三立是商業電視台,並非所有家戶都收視得到三立,與公視公共服務、訊號各台共享的本質大不相同;民進黨答應了三立,要不要答應民視、中天?TVBS或東森也要辦行不行?
綠營對「辯論」這事,算計太多,最可能的原因,是蔡英文對自己的辯才沒有信心;若不能擁有百分之百的主場優勢,乾脆不辯,以免讓選情生變;觀諸歷史,過去蔡英文和馬英九總統辯論ECFA,就是個慘痛的教訓,也直接導致當年新北市長選舉的辯論流產。
不過,以民進黨目前領先的幅度來看,要說一場辯論可以改變什麼,實在是多慮。且無論如何,國民黨仍是現在的執政黨,朱立倫必須承擔更多防守現狀的責任,未必就能在辯論占優勢。一味的逃避,只會讓人看破手腳,讓人認為民進黨推拖敷衍,只是為了包裝「不敢辯」的事實。
雖然朱立倫、蔡英文或宋楚瑜都是民眾熟悉的政治人物,但電視辯論才能滿足人民「知」的權利,一般民主國家早就把選舉辯論視為常態;可是台灣每次總統大選,候選人執著的都是一些很枝微末節的議題上,說穿了就是機關算盡,大開民主倒車。
對於一個接近完全執政的政黨來說,執政後經常要向不同立場的人政策說明、辯護或辯論;蔡英文在這次選戰裡,不斷宣稱未來執政要「透明」和「參與」,但如果連選舉時都不敢出來為自己的政策辯護,要怎麼說服人民,一旦大權在握,會讓大眾參與,讓政策透明?

聯合/巴黎峰會揭示「低碳」地球倫理觀


2015-12-05 01:5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被期許「拯救人類未來」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巴黎登場,多達一四七位元首在恐怖攻擊陰影下出席大會,發言支持達成「普世性、具約束力」的巴黎協議,全力抑低截至二○五○地球增溫不超過二度C,甚至是一.五度C。然而,牽涉到各國自身利益,要在十一日會議結束前達成協議恐有相當難度,預料最後產生的將是一份寬鬆、鼓勵性的減碳協議。
從大方向看,其基調值得期待。原因是,中、美、歐盟、印度等全球排碳前四大都支持大幅度減碳,這四地加總排碳量超過地球總排碳的六成,有絕對的主導力量。東道主法國在會前幾乎繞了一圈地球奔走協調,多位宗教領袖也僕僕風塵鼓吹減碳,使巴黎峰會有了臨門一腳的協議氣氛。
更關鍵的原因是,二○○九年失敗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後,地球環境因暖化而極端氣候暴增,各國皆深受其苦。僅今年五月迄今,每個月都創下歷年當月最高溫,各地苦旱、洪災不斷,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三千億美元,數字還在持續攀升。
其次,一些超乎想像的災害跡象陸續出現。峰會開幕前夕,中國發布「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首次承認世界最大的水庫三峽大壩,因為極端的降雨變化,以致旱季缺水、雨季洪澇威脅,連帶造成長江中下游的生態破壞。另一個駭人的揭露,是大陸傲視世界的青藏鐵路凍土層施工技術,卻因暖化衝擊凍土層穩定,從而危及鐵道安全,暖化危害超過技術修復能力。
除中國大陸,美國加州也深受極端氣候之苦,苦旱、高溫、林火都創下歷年新高規模。更糟的是,四十三個「最低度發展國家(LDCs)」由於貧窮幾無基礎建設可言;但若地球增溫二度C,這些國家因糧食短缺造成的饑荒人口估計達一億五千萬人,將掀起新一波全球難民危機。
目前已有一百六十國向聯合國遞交「自主減碳貢獻報告」(INDC),但參與峰會的九百多環保團體檢視,即使這些減碳計畫在二○三○年都順利完成,地球增溫也將遠高於二度C。而且,減排行動明年才在受檢視的環境下啟動,若計入經濟活動的影響,排碳攀升仍將超過預期,科學界甚至悲觀地預測最後可能超過四度C。
儘管歐盟、俄國堅持新協議必須有約束力,但美國放話不加入「有牙齒」的巴黎協議,因為若具約束力,必須經過國會的批准,歐巴馬認為那絕過不了共和黨掌控的國會,與其事後在國會吃閉門羹,不如先把話撂明。此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都強調,不同國情,減碳應有差異性存在;這些「差異性」要如何處理,也挑戰著巴黎協議的成果。
回顧二○○九哥本哈根峰會,會中最突破性的創意,是倡議設置「綠色氣候基金」;但會議失敗,綠色基金不了了之。巴黎峰會重提氣候基金,希望二○二○年先有一千億美金到位,之後每年籌集一千億美金。這些財務、技術援助低度開發國家的錢,真的能順利籌集,沒有人能保證。
會場當然有好消息。首先,發展再生能源是現在進行式。中國的再生能源發展速度無疑居世界第一,印度則設定二○二○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是現在的二十五倍、達一百兆瓦。儘管再生能源不穩定,不能當成基載電力,但至少可抑少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
基於能源安全、價格競爭力,燃煤火力發電仍然是減碳的最大挑戰。目前,包括世銀、亞銀都還不斷貸款給開發中國家興建燃煤電廠,全球新建燃煤電廠計畫超過二四四○座,儘管大多採用高效率的氣化複循環低碳機組,但增加地球溫室氣體的壓力仍然不小。
教宗方濟各訪問非洲後,以「近乎自殺」形容當前暖化危機。像這樣的迫切感,從微軟、谷歌、臉書、跨國汽車大廠、避險基金等億萬富商、高階經理人雲集巴黎峰會,當可明顯感受。這些企業家不上台講官話,而是密切交換地球暖化危機因應之道。上世紀七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催生出一波節能產品,如今暖化加劇,企業界或可帶動新一波的節能技術革命,為地球減碳作出一些貢獻。
「低碳」一詞成為主流,正是人們面對暖化的態度覺醒。低碳經濟、低碳製程、低碳生活,應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主流態度與倫理。台灣在巴黎協議後將會是什麼地位,數日後即告分曉;此刻更重要的,是建立低碳倫理的全民共識。

陳長文:讓黑箱黨團協商見光死

.缺少愛與引導 他們不是天生使壞要吸毒
.毒品濫用…娛樂性用藥 high一下有關係
.聯合筆記/入籃的效益
.陳長文:讓黑箱黨團協商見光死
.選戰只炒副手小菜…我們要挑的是大腦,不是盲腸!
.一技在身 顛覆文憑至上觀念
.幫傭換畢旅錢 他捨不得媽辛苦
.頂新無罪判決 檢應引以為鑑
.回響/黃老師的紅磚屋 宜蘭子弟圓心願






陳長文:讓黑箱黨團協商見光死


2015-12-05 02:11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


近來朝野兩黨針對國會改革隔空叫陣,雖尚未看到建設性討論,但已使國會改革成為大選的核心議題。這也反映老百姓明白:沒有好國會,就沒有好政府;國會不僅要監督政府,百姓更要鞭策國會。
其實,在行政恣意、司法被動現實下,立法權應是最有能力推動法案、監督政府施政的機關。但選舉文化不良、制度設計落後,反使立法怠惰成為台灣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背負著人民高度期待的下屆立法院,是否能從此撥亂反正,進入良性循環?
國會改革千頭萬緒,但筆者認為首要之務便是消除「黑箱黨團協商」。
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國會殿堂的可貴之處,在於透過公開、充分地討論法案,落實審議式民主的精神。因此,「黨團協商」作為朝野各黨的對話平台,現階段仍有積極性與重要性;廢除黨團協商只會導致協商地下化,衍生更多問題。良好的協商制度,不僅能化解衝突、減少街頭抗爭,更可透過對話讓法律更加理性、完善。也就是說,要廢除的並非黨團協商,而是「黑箱協商」。
其實,《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七十條第四項便規定:「議案進行協商時,由秘書長派員支援,全程錄影、錄音、記錄,併同協商結論,刊登公報。」既然是「併同」協商結論,則表示協商之影像、文字紀錄都應該要公布;若不公布,就是違法。但由於本規定並無相對應的法效力,舉國上下竟對立法院的公然違法莫可奈何。
國民兩黨為了選舉,在洋洋灑灑的改革支票前,何不立即落實本規定,將本會期所有的黨團協商內容公告天下?否則又有誰相信候選人與政黨有半點改革的誠意?
上月,國民黨終在立院提出國會改革法案。針對黑箱協商部分,雖增訂協商過程應「轉播」,但多年來,立法院一直無視上述「公開協商紀錄」的規定,如此的誠信紀錄,要如何讓人民相信增加「轉播」二字後,果真可以透明公開?
國會改革錯綜複雜,縱使朝野各黨對如何提升議事效率、建立國會調查權及聽證制度等改革方向有不同意見,但破除黑箱協商絕對是當務之急。希望政治人物能夠跳出對立的框架與政治算計,審慎思考怎樣的國會制度才是對人民最好的。

葉銀華/人民幣入籃 準備好了嗎?


.葉銀華/人民幣入籃 準備好了嗎?
.周行一/「良心」尚不足以成事
.盛治仁/當年若採美式選制…總統變老宋
.方祖涵/走出雖敗猶榮的心碎輪迴
.劉維公/拿掉「頂尖大學」的神主牌
.黃介正/國軍變革的最後機會
.高朗/從高峰會看台灣參與國際






葉銀華/人民幣入籃 準備好了嗎?


2015-12-05 01:59 聯合報 葉銀華


國際貨幣基金(IMF)宣布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成為第五個貨幣,明年十月生效(大陸稱為人民幣入籃);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的權重預計為十.九%,僅次於美元的四十一.七%與歐元的卅.九%,超越英鎊的八.一%與日圓八.三%。
人民幣入籃宣布後,有部分評論人民幣會因國際需求增加而升值,促使金融機構趁勢銷售人民幣相關商品。做上述的評論、行動,若未仔細推敲人民幣入籃意義、效應與風險,並不適當。我們要特別強調,目前SDR貨幣籃子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圓早已經匯率自由化、該國資本進出無管制,但是人民幣都還未具備。
人民幣入籃的意義為何?當IMF會員國償付國際收支逆差、償還IMF貸款,透過SDR機制,對人民幣需求將增加,同時亦因此人民幣可與黃金、其它籃子貨幣,充作各國央行的外匯準備。然而明年十月,人民幣就會被國際使用與成為各國央行的外匯準備?
人民幣入籃後,各國央行外匯準備要從美元、歐元、英鎊或日圓,逐漸增加人民幣,必須隨著國際貿易帶來外匯準備的新需求,或是在不造成金融市場重大波動下逐步轉換。目前人民幣匯率仍在人民銀行的掌控,資本帳自由化也剛在試點,人民幣自由交易與國際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截至今年九月,IMF共創建並分配給會員國的SDR約二千八百億美元,因此即使人民幣被會員國完全使用,目前金額亦不算大。
目前每日人民幣外匯市場兌美元交易價幅度,設定為中間價之上下各二%,因此人民幣匯率仍受管制。今年八月十一日人民銀行推行新的中間價報價機制,改由造市商參考前一個交易日人民幣收市價,考慮外匯供需情況,以及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上海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人民銀行宣稱新機制由市場決定開市中間價,減少行政干預,提高匯率彈性。但此機制使得人民幣相對美元匯率收盤貶值幅度擴大,迫使人民銀行於八月十三日召開記者會強調是進行人民幣匯率的校正,而非競貶,並宣稱已完成校正工作,更駁斥貶值十%的謠言。由此可見,大陸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還在摸著石子過河,亦顯示人民幣外匯市場是十分敏感的。
雖然人民幣入籃,各國央行、金融市場對人民幣需求會增加,但若人民幣匯率未自由化,等同承擔貨幣未被公平衡量的風險,因而大大降低對人民幣的需求。再者,除非大陸境外人民幣商品充足,或大陸解除資本管制,否則即使有人民幣需求,也沒有投資標的。
人民幣入籃的效應,必須大陸能夠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與自由兌換程度,以及大陸解除資本管制。由於人民幣入籃是增強中國大陸在國際的話語權,深具國家戰略,因此上述人民幣相關改革已列入大陸十三五計畫。然而,大陸未來經濟成長已減緩,而且銀行不良放款持續增加中;在此經濟風險下,大陸要進行人民幣匯率自由化與放寬資本管制,就有可能影響金融穩定度,這就是人民幣入籃的風險。離人民幣入籃生效僅十個月,我們要問大陸政府與金融機構準備好了?
最後,我們希望台灣主管機關在推動兩岸金融業務,要充分瞭解人民幣入籃的風險,否則不利於台灣金融穩定。而且,台灣金融機構切記不要以人民幣入籃、人民幣會升值的話術來銷售商品,因為這對金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