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防疫失能 母親節如何溫馨?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黑白集/基層苦撐,醫院失守
◆  聯合報社論/索羅門群島到菲律賓,美中角力誰是贏家
◆  經濟日報社論/防疫失能 母親節如何溫






經濟日報社論/防疫失能 母親節如何溫馨?


2022-05-08 00:3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本土確診人數連兩日突破三萬,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急診室外防疫門診大排長龍。記者余承翰/攝影



母親節前夕,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數飆升至4.6萬人,今年累計已超過30萬大關,落後指標中重症及死亡數也顯著增加,台灣籠罩在「量能塞,確診藏黑數,第二波死亡潮來襲」的陰影之下,讓為人子女的極其擔心高齡長者的安全,使得原屬溫馨的母親節,連續兩年變調走味

猶記得,4月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才表示現階段追求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責成疫情指揮中心朝「保存醫療量能」及「 降低死亡或重症」努力,並且因應疫情發展隨時靈活調整防疫措施,以「減災」為目標。

沒想到幾天後,確診數就扶搖直上,中重症及死亡案例陸續出現,此時大家才發現快篩劑、疫苗、口服藥全部嚴重短缺快篩劑不足,使得輕症不但無法有效管控,有症狀者買不到快篩劑,只好轉往醫院急診作 PCR,拖垮急診量能,導致非染疫的重大傷病患者無法及時接受治療而死亡的憾事,造成不必要的超額死亡」。染疫而無症狀者,在快篩劑短缺還要排隊購買,花費不貲的情況下,自然也不會去做快篩,潛藏龐大的確診黑數,甚至在不知情下傳染給高風險的長者,又導致中重症及死亡數遞延大量出現,於是重症清零也跟著化為泡影。

另一方面,指揮中心死板政策造成醫護系統地方政府窒礙難行。例如,因疫情影響太大,許多醫護都不願做快篩;確診數超過六成在北部,PCR 陽性率超過五成時,地方首長即反映應該改為「快篩陽性即視為確診」,以免拖垮醫護量能,指揮官陳時中卻堅持 PCR 量能充足,未注意到量能在地區間的配置失衡導致輕、重症分流失敗政策追不上病毒的速度,也難怪第二波死亡潮來襲已難避免

由此可見,指揮中心只有目標,沒有戰略更沒有準備防疫政策僵化死板無能因應疫情發展隨時靈活調整政策,完全沒有做到蘇院長責成的事項,不但沒有減災,還讓疫情失控,簡直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追根究底,就是指揮中心三年來,從來就沒有做好「超前準備」,連年上演口罩之亂疫苗之亂快篩劑之亂,及治療藥之亂。背後最可議的就是,指揮官掌握絕對權力,卻是滿腦子的「管制思維」。例如,指揮官一開始就反對普篩,更不要講 PCR,去年自費高達 7,000 元,今年降至 3,600 元,仍是全世界最貴,令人懷疑以價制量,以隱藏確診黑數,沒想到因此反而讓台灣去年染疫死亡率世界第一基隆疫情爆發後必須大量普篩,卻用「類普篩」說法來搪塞保顏面,就可知道指揮官比較在乎官威

在儲備防疫物資方面,指揮中心簡直是濫權又瀆職連續三年準備不足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以最近快篩劑嚴重短缺為例,有民間願意捐贈自歐盟進口的快篩劑,食藥署卻以「歐盟因其產品上市途徑多樣」不知所云理由阻擋,又要求「請檢附完整報告以確保產品安全及效能」,快篩劑又不是藥物,怎會有「安全」疑慮?國外在商店或販賣機都可以便宜購得,許多政府甚至免費提供,指揮中心就是要嚴苛管制數量嚴重不足,連人民海外網購都被卡關;政府可以用59元價格標購,還要人民排隊花100元去買,有想過弱勢民眾生命尊嚴嗎?母親節到了才想緊急採購,花納稅人100億進口1億劑,將來還要人民每劑花100元去買,防疫特別預算還剩 1,310億晾著浪費,為何不就宣示全部免費,當作母親節的禮物?

有愛心的人,會從別人的需要看到自己的責任;但三年來,指揮中心不但物資準備不足,還以政治干預商業,以管制人民要人民排隊領配給為樂事,好似「從人民的需要展現自己權力慾」,防疫節節敗退,人民也就成了犧牲品。









聯合報黑白集/基層苦撐,醫院失守


2022-05-08 02:1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中央宣布快篩陽性者才可到急診做PCR,但醫療量能還是滿載。記者曾原信/攝影
波波漫畫


醫療量能緊繃台北市聯醫工會高呼「我們已經擋不住了」;台大醫院工會更宣告台大醫院「失守」,緊急向社會及政府求救。專家警告的「第二波死亡浪潮」還沒到來,醫護已紛紛預告醫療崩壞地獄景象

這一頭,檢驗量能通報速度達到極限,不斷傳出中重症被擋在急診處的人潮外。另一頭,聯醫工會專責病房護病比上限翻倍,「已經不堪負荷」;台大醫院工會揭露二名護理師照顧一百名病人居隔也得上工的「醫奴處境

對於向以醫療資源豐富自傲的台灣,真是情何以堪。醫護人力捉襟見肘,卻未見明確的人力調度或應變計畫聯醫工會政府只靠壓榨基層解決問題」,真是一針見血

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快篩陽視同確診」,卻要求醫師視訊看診,至少需時廿分鐘證明是本人親做,好像嫌醫師都太閒。學生獨自租屋染疫求助無門,陳時中說「學生應自己照顧自己,學校也不可能不理」。被問是否考慮排隊買快篩了解情況,陳時中更回「我已經有了,為什麼要去排隊?」

從口罩、疫苗、快篩到醫療量能,哪一項不是政府叫基層苦撐國家叫人民排隊的將帥無能又無心三軍不是累死,就是被拖死。指揮官只會「嘴砲防疫」,陳時中只剩「數字中功能,指揮中心不如關門算了












聯合報社論/索羅門群島到菲律賓,美中角力誰是贏家


2022-05-08 02:0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2022年菲律賓總統大選將在5月9日投票,出身政治世家,前菲律賓總統馬可仕之子,小費迪南德·馬可仕態勢領先。法新社



菲律賓總統大選明天投票,外界預期民調遙遙領先的前總統、已故獨裁者之子馬可仕,有望當選。馬可仕不僅選擇現任總統杜特蒂之女薩拉為搭檔,他也可能延續杜特蒂親中路線。因此,這場選舉事關中國大陸在南海擴張是否受阻,也將為美澳中印太角力帶來新波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甚至以「中國勝利」來形容菲律賓大選的可能結果。

不只菲律賓的新形勢,在美澳印太戰略圍堵下,中共最近也在南太平洋攻下一城索羅門群島外長大陸外長王毅已於四月中旬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外流協議草案,索國在緊急危機時,可以要求中方派遣軍隊和警察,解放軍軍艦可以在索羅門群島補給。此舉引起美國和澳洲反彈,他們擔心這可能為中國在南太平洋取得軍事據點鋪路

澳洲反應最強烈,甚至要求索羅門當局廢棄這項協議。由於澳洲將在五月下旬舉行大選,這成為反對黨批評政府最力議題,在媒體上還被比為「澳大利亞版古巴飛彈危機」。美國白宮印太事務總監坎博國務院助卿康達,更專程到索羅門群島施壓

索羅門群島位於南太平洋是全球最不發達地區西方國家長期忽略此地區,南太國家被認定為澳洲和紐西蘭的專屬後院」,事事遭到澳紐干涉,在島國之間累積許多不滿,因此樂於引進外部勢力平衡澳紐遂給中國大陸可乘之機

澳洲批評索羅門群島未與鄰國磋商,就把中共軍事力量引入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則反擊,絕非受到「中國脅迫」,中國是索羅門群島最大貿易夥伴,索羅門群島向其尋求安全保障,沒有任何不妥;何況索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其他國家沒有指責的權利。蘇嘉瓦瑞更指責澳洲去年簽署美、英、澳三國安全聯盟(AUKUS)「允許核潛艇進入太平洋水域」,也未和鄰國協商

中索安全協議不僅打破澳洲長久來對南太平洋事務壟斷權力,更重要的是,這反映美中爭霸已進入這塊僻靜之地。索羅門群島位於澳洲東北方,與澳洲首都坎培拉、美國在西太平洋軍事重鎮關島的距離,都在三千公里左右。如果美國要從關島或從西岸增援澳洲,索羅門群島上的解放軍基地,都可以有效阻截

北京對南太平洋以及索羅門策略,一方面是著眼於索羅門群島位置戰略價值,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廿年來兩岸外交戰刻意奪取台灣邦交國,所以加強在這地區的經營。台灣目前在南太平洋僅剩下四個邦交國,但五年前美國川普政府開始積極幫助台灣鞏固邦交,太平洋島國遂成為美國及其盟友與中共外交角力新戰場

從川普政府提出印太新戰略開始,美國就特別關注太平洋島國,尤其要阻止北京影響;英國、日本和澳洲的援助和貸款都在增加,美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頻繁造訪並與相關島國進行聯合演習。更重要的是去年美、英、澳成立 AUKUS,共同研發核動力潛艦今年更宣布開發高超音速飛彈,而且軍隊操典裝備一致化,儼然是亞洲小北約。中共近日對索羅門群島的積極作為,很可能就是針對 AUKUS 回應

從索羅門群島到菲律賓,美中爭霸,沿著地緣戰略布局兩岸外交角力展開。中共已在索羅門群島建立灘頭堡;在菲律賓,杜特蒂近年漸從親中擺盪回美中平衡,中共能否坐收馬可仕的「勝利」果實,則待觀察。正當全世界焦點被吸引到俄烏戰爭之際,我們不能對這一大片海域動靜掉以輕心


【專家之眼】原來你這麼無恥:若要怪病毒,何必陳時中

◆  【專家之眼】拜登亞洲行前 北京正悄悄調整立場
◆  【專家之眼】原來你這麼無恥:若要怪病毒,何必陳時中







【專家之眼】原來你這麼無恥:若要怪病毒,何必陳時中


2022-05-09 07:55  聯合報 /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衛福部長陳時中要確診學生自己照顧自己,引來藍營立委怒批。記者謝承恩/攝影



Omicron 疫情在國內猛爆,以「天下大亂」來描述目前社會生活日常,著實輕描淡寫。行政體系自矜過往防疫功勳、偏聽偏信,而今局勢如此,尚不覺悟、不知自責,猶囂囂然謂:「要怪,就怪病毒吧!」

各部會諸多抗疫決策不施仁義,盡將成本與責任轉嫁」給民眾,莫非國人是源源不絕的「韭菜」,只能坐待新冠病毒的鐮刀來「收割」?外界對於指揮中心自我毀滅自以為是與病毒共存防疫多有撻伐,其他部會面對突變,搔首撓腮、不知所措下的連番錯誤決策,同樣應受公評。

例如,《勞保條例》規定,勞工因受傷或生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病補助。日前勞動部宣布,勞工確診居家照護期間,亦可按《勞保條例》規定,請領普通傷病補助

以投保人數1,055萬4,945人(「109年勞工保險統計年報」)、確診染疫比例1/3(韓國至4月統計,總確診數已超過全國人口數的1/3)估算,全國會有351萬8,315名勞工確診染疫。假設每位染疫勞工居家照護時間,皆僅為政府強制規定之10天,根據給付標準、以平均投保薪資3萬2,526元(資料來源同上)計算,勞保基金將支付133億5,094萬9,931元。試問勞動部,預算在哪裡?所餘有限的勞保基金,難道是勞動部私庫錢,可任其恣意揮使,沒有違法亂紀疑慮?

勞保(普通事故保險)早已於106年起入不敷出,5年來,累計收支差短已高達1,531億元;根據最新精算結果勞保基金將於117年「破產」(基金累積餘額出現負值)。勞動部配合指揮中心防疫政策,放寬認定居家照護適用實際住院給付,未有挹注基金的配套作法,無疑將加速勞保的滅亡;屆時被「收割」的,將是全國千萬勞工。

諸如此類欠缺遠慮、應急的即興決策,屢見不鮮。又例如,根據教育部先前發布的抗疫指引,嚴格的停課標準,猶如禁止大學全面改採遠距教學。對於校園染疫,除中重症確診個案外,其餘不得送往醫院、集中檢疫所、加強型防疫旅館或防疫旅館;輕症和居家隔離者,則以返家照護和隔離為原則。試問:染疫學生有誰會選擇返家,將病毒散播給家人?於是出現了居隔學生於地下室搭帳篷、在會議室鋪睡袋的「隔離之亂」。

資源充沛的台大,可以拿出千萬元經費洽談包棟校外館舍,作為台大學生居隔使用,試問國內其它大學院校,有誰能比照?台大校方所稱的「責無旁貸」,豈非凸顯了沒有資源大專院校、無法比照辦理,是「推諉卸責」?對於沒考好試、上不了台大的學生,一旦染疫,在求生存之際,居然還須忍受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學生應自己照顧自己」的調侃與教訓。

的確,「學生應自己照顧自己」,唯官員居廟堂之高、委蛇委蛇,神氣之餘,是不是也應該「照顧國人」?特別是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學生。學生不會照顧自己,可以學習;官員不會照顧國人,就應下台。

冷眼旁觀抗疫決策,從「口罩之亂」、「疫苗之亂」、「紓困振興之亂」、「快篩之亂」、「隔離之亂」,以及如今時時刻刻上演的「疫情悲劇」,國人付出慘痛代價,對於蔡政府而言,似乎都是「認知錯誤」與「數字統計」!

政策失敗政府失靈助長疫苗對於國人生命生計傷害當今政治時空,誰能烹魚











【專家之眼】拜登亞洲行前 北京正悄悄調整立場


2022-05-09 08:01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在5月20日至24日出訪南韓和日本;這是拜登擔任總統以來首次亞洲行,中國值此敏感時刻也調整對俄烏戰事的立場。法新社



俄烏戰爭打了七十多天,國際情勢最富戲劇化的一項發展就是,中國正悄悄地改變原先對鐵桿盟友俄羅斯的立場,反而對美國與南韓釋出善意。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個月戰事仍陷入膠著狀態時,中國大陸學者就已出現不同聲音,只是被當局壓了下來而已。但是,當4月30日新華社刊出訪問烏克蘭外長的專稿,就已充分顯示北京對莫斯科的立場已出現微妙的轉變。

四月下旬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美國的一份媒體上發表一篇強調中美友誼的感性文章,表示美國人民對中國的友情讓他動容。在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拜登政府正考慮降低中國產品的關稅後,秦剛也趁機呼籲現在正是美國降低中國產品關稅的適當時機。

更有意思的是,連一向有中國戰狼外交代表人物之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的發言竟然以溫和的語調期盼中美兩國友誼常在,未來應該繼續合作雙贏。

為何在俄烏戰爭打了兩個半月後,北京選擇調整立場?首先,原先北京以為俄羅斯以閃電戰攻克烏克蘭,應該只是指顧間事,未料拖了兩個多月仍久攻不下。在深入研判之後,北京決定與莫斯科做出適度的切割。

其次,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四月間試探性地拋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議題。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立馬表示強烈反對。中方的表態顯示北京無意在該議題上與莫斯科遙相唱和

第三,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一波接一波制裁,也讓中國看得怵目驚心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必然會對中國強力制裁,而中國的反擊力道也足以讓中美兩國兩敗俱傷。雖然中國國力與經濟力量遠比俄羅斯更為雄厚,但卻不願與美國玉石俱焚葬送自己的「戰略機遇期」。

第四,一旦美國為首西方國家決定制裁中國,北京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被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從「以美元為主全球匯兌體系」(SWIFT)驅逐出去。雖然人民幣已經朝國際化與數位化方向邁進,但是根基尚未紮穩,一旦被美國逐出 SWIFT,必然導致中國金融秩序大亂。

第五,中國持有美元公債比例偏高,一旦遭到制裁,這些公債可能一夜之間變成廢紙。儘管北京手中也握有美國在中國的投資、資產與不動產,可以報復美國,但中國顯然寧可向美國示好,尋求改善關係。

第六,美國官員最近表示,經過審慎查證,美國已確定中國並未在軍事與經濟上支持俄羅斯。此顯示,拜登三月十八日要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俄烏戰爭嚴守中立警告奏效

第七,針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的談話,中方的回應則是日本為二戰禍首之一,沒有資格說三道四。但是,在參加南韓新總統尹錫悅就職典禮方面,習近平決定升高層級,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率領代表團前往祝賀,算是給足了首爾面子。

最後,儘管美中兩國的競爭新常態,但是雙方都無意真正撕破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確診,但原先計劃發表的一篇演說內容曝光,強調「美國真正的對手是中國,而非俄羅斯」。中國外長王毅最近公開批評美國破壞東亞和平穩定副外長樂玉成也譴責美國在西太平洋「秀肌肉」。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五月下旬訪問南韓與日本,中國值此敏感時刻針對俄烏戰事調整立場,除了見風轉舵,確保「黨國路線」永遠正確之外,相信也有透過對南韓、美國的「示好盡量降低拜登此次亞洲行對中國的「敵意」。



名家縱論/碳費抑或碳稅?\星期透視/陳時中為執政者敲響了警鐘

◆  過節前夕 年邁父母排快篩
◆  讓媽媽開心 不該只在今天
◆  恐懼中的母親節 請問父母官心情
◆  疫情燒 母親快樂不起來
◆  大屋頂下/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 公投決定中正紀念堂案
◆  星期透視/陳時中為執政者敲響了警鐘
◆  名家縱論/碳費抑或碳稅?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碳費抑或碳稅?


2022-05-08 02:14  聯合報 /   梁啟源(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近日行政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主要目的在將2050年淨零排放轉型入法,也將法案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記者劉學聖/攝影



近日行政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主要目的在將民國 139 年(二○五○年)淨零排放轉型入法,也將法案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法中明訂將課徵碳費。因所課碳費限於專款專用少數用途費率不高,將無以產生足夠減碳誘因,且此碳費為全球首度採用,不易與世界碳定價制度接軌。建議政府改採民國 98 、103 年(二○○九與一四年)兩次全國能源會議碳稅決議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全球尚無實施碳費的國家,實施碳稅的則有廿七國,包括瑞典、瑞士、芬蘭、挪威等歐洲國家與日本、新加坡等亞鄰國家。北歐國家針對不同化石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課稅,不需實際測量排放量。為了讓企業及家庭有時間適應,碳稅採逐年增加作法。稅收用途除挹注減碳及其他氣候有關措施外,也提供國家進行租稅改革,如減少企業員工社會安全支出,以增加就業

民國 98 、103 年(○九與一四年)兩次全國能源會議課徵碳稅決議即按單位熱值含碳量課徵碳稅,並優先使用於:一、將油品貨物稅及汽車燃料使用費併入碳稅;二、取消或降低汽車及水泥以外所有的貨物稅、娛樂稅及印花稅;三、提高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四、對低收入戶給予能源津貼;五、仿北歐國家分擔企業提供員工的社會安全支出,以增加就業;六、對於減碳績效良好的廠商給予獎勵;七、溫室氣體減量之研發及政策研究;八、必要時,向國外購買碳排放權。

目前碳費規畫來自原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中的溫減基金,其用途也類似。差異是支用者溫減基金為中央政府,碳費為中央及地方政府。值得注意的是,溫減基金規模不大,民國 108-110 年(一九至二一年)的決算數平均僅四點五億元。因此未來碳費規模也可能不大,以產生足夠的減碳誘因,也將產業轉型

環保署目前規畫,每噸碳費約新台幣百元。徵收對象採先大後小方式,首波先鎖定二八七家排碳大戶,多為鋼鐵、石化、水泥、造紙、紡織業,以及用電量大的業者(如半導體業),但沒有包括占排碳量六成發電業,及占十四%運輸業碳費溫室氣體覆蓋率四成

由於政府在執行以廢核主軸能源轉型政策時,因替代核電再生能源燃氣發展不如預期,從民國 111-116 年(今年起到二七年)備用容量率將介於三%至五點五%之間台電供電警戒橘色燈號的範圍。在缺電壓力大的情況下,燃煤電廠勢將延役增加燃煤占發電比重。占全國排碳量六成發電業排碳量不減反增

台灣民國 109 年(二○二○年)每度電排碳量為○點五○二公斤於美國○點四一八公斤,以及歐盟○點二九四公斤。而未來碳排量還將續增,勢將面臨歐美國家實施碳關稅制裁。受影響的產業是直接碳排放量大的產業。未來歐盟也將針對間接排放課徵碳關稅,這將影響直接碳排不多,但因用電量大間接影響排碳的產業,如占台灣出口四成的電子業。碳關稅金額將可能按歐盟碳排放交易價格與出口國碳定價機制的差額來課徵,目前歐盟碳排放交易價格為八八歐元。與其被歐美課徵碳關稅,不如國內自己課徵與歐美接近的稅率,則可將稅款留在國內做更多溫減及稅制改革

稅率方面,國際碳稅稅率平均為每公噸二氧化碳廿一美元。亞鄰新加坡及日本目前為三至四美元。先期可參考亞鄰稅率,再採逐年調升做法。逐步接近國際稅率的平均值。目前碳費規畫的政府執行溫減及氣候變遷之經費,也可整合到碳稅之內。根據筆者初估,十年為期,以漸進方式課徵國際平均值廿一美元的碳稅,可達到減碳廿四%的效果

這種和國際接軌的作法,可減輕歐美未來課徵碳關稅的衝擊,而提高產業競爭力。更重要者,透過較高的碳稅及較有利的租稅政策,將有助於達成淨零排碳目標及永續經濟發展。










星期透視/陳時中為執政者敲響了警鐘


2022-05-08 02:16  聯合報 /   周陽山(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五月七日宣布,台澎金馬地區新增的本土確診高達四六,三七七例,境外移入一五九例,總共是四六,五三六例確診,另外還有十一例往生

台灣疫情已經急速惡化,先前防疫官員所說的「超前部署」、「有政府請放心」,都已證明不過是付諸空言。現在只能放棄清零,讓全民自主自救面對疫病蔓延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到疫情高峰期,病人若無法得到適當的照護,很多人將「死於非命」。至於原先誇誇其談的「順時中」,則已變成「逆時鐘」,甚至可能是「敲喪鐘」!

更為嚴重的是,高價而低效國產疫苗已成為國人嗤之以鼻虛妄神苗,只是在股市中留下了驚鴻一瞥;而手機掃描的「實名登記制」也在一夕之間成為空頭幌子,花了納稅人一大筆的冤枉錢。至於供應不足快篩試劑,卻已成為排隊群眾心頭之患。現在,政府只能勸說大家「能不買就不要買」。

這是行政首長的失職與無能!在綠色黨國霸權庇護下,以專賣為名,行專制之實;一切都以政治掛帥,只看顏色,不論能力!由於專業性不足,又縱容網軍和東廠橫行天下,但該辦的正事卻遲遲不作為,結果終於導致基本防護力的快速下頹,而且還迫使醫護工作者承擔起不成比例的重負,目前各地醫療體系已面臨崩盤的危機。真不知情況惡化,將伊於胡底?

更可議的是,這其中還交夾著私心自用、朋黨相爭,以及裙帶關係、利益輸送等層層疑雲。但這些人卻自鳴得意,逕直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們鎮日只想尸位素餐,繼續含混過關。如果這樣無能且無行的官員還盡想著勝選和升官,那可真是沒有天良。

而今,全國的大、中、小學生都面對著瀕臨停課,或在家遠距教學的窘境。我在大學校園裡,不時聽到救護車的嗚鳴聲,心裡想著:不知道是那位不幸的師生染疫。到了深夜裡,當急救的警鐘再次響起,恐怕那一家長者又要經受著煎熬了。

過去兩年多來,有學生家長在打完疫苗後不幸辭世,親人不捨拒絕解剖,於是就被當成「因基礎病而逝去」,彷彿這一切都與疫情無關,誰也不必負責。果如是,新冠疫變也就不可怕了。

但是,這樣輕忽人命防疫態度,這種缺乏尊重生命情懷政府首長終於造就當前疫情惡化劇變。它也昭告世人,原來所謂的「超前部署」,其實就是以平常心度日以不變應萬變,並且還要按照政治訓令行動,讓那些他們認為「可信的人」操辦一切,至於成本與績效、生命與尊嚴,則無庸論矣。

現在,情勢急轉直下,陳時中若繼續準備參選,對反對黨而言,將是一大喜訊。民進黨有這樣的衞福部長,真的是敵人之福全民之慟













大屋頂下/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 公投決定中正紀念堂案


2022-05-08 02:19  聯合報   黃年
促轉會建議中正紀念堂體轉型為「民主歷史記憶館」,彰顯從反省威權中孕育民主。。記者葉信菉/攝影


五月,兩件事攸關國家安全架構。一、政治面,促轉會發布中正紀念堂轉型草案。二、軍事面,漢光演習舉行兵推。

國安架構核心思維是:台獨是革命者及異議者的玩具,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

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思考與漢光兵推的想定,皆應建立在這個核心思維上。本文僅論紀念堂。

從大歷史的兩岸視角來看,台灣的國安架構呈現出三條路徑的演變軌跡:ⓐ以國民黨中華民國路線,但看來已經失敗。ⓑ以民進黨台獨路線,也不會成功。ⓒ目前顯現的跡象是,第三條路,將前述兩個路徑的主體調換,看看有無可能以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

先談ⓐ。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國民黨大選失敗,主因在藍營因軍公教年終福利金年金改革議題而散架、太陽花使年輕選民流失,及黨中央敗壞失能。當時,連吳釗燮都說,國民黨的敗選不在兩岸政策的失敗。客觀而論,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及「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至馬習會更使兩岸關係跨過了一大門檻,這些皆是「以國民黨走中華民國路線」的成就,迄今仍是台灣求之不得的目標。如今,民進黨向「中華民國不是台獨」靠攏,其實就是欲向「不統/不獨/不武」的方向摸索試探。

但是,國民黨下野多年來,思想錯亂領導失能,社會資源流失,尤其在兩岸論述已告解構,甚至稱「不會在此時思考兩岸政治關係的終極安排」,這種「華獨」論調若被民進黨的「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取代並超越,國民黨必趨邊緣化。不是國民黨原來的兩岸政策不具優勢,只因國民黨已經失能

再談ⓑ。民進黨以異議者及革命者起家,政治論述的主體是台獨。但為布置陳水扁參加總統大選,在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發表《台灣前途決議文》,已意識到「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此後,則反覆在「中華民國」與「台獨」之間糾纏擺盪,也經過了「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凍結台獨黨綱」、「除非瘋子才搞台獨」等節點

蔡英文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當選宣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顯然仍知「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至民國 109 年(二○二○)大選前,因中共緊縮九二共識、放大一國兩制,加上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垂範」,蔡團隊急劇升高了「抗中保台」的分貝

但是,另一條「第三條路」的軸線仍在延續,亦即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直至「中華民國不是台獨」(此語可以引申為「民進黨執政的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凡此,或可視為蔡英文亦深悟中華民國才是進退攻守皆備國安體系,至少已將正名制憲法理台獨翻頁

再談ⓒ,第三條路。隨著內外情勢演變,民進黨正向「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路線試探

民進黨的政治論述台獨為主軸,僅舉一例。陳水扁在總統府對面凱達格蘭大道旁闢建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以標誌國民黨政權罪行。但白色恐怖固有冤假錯案唯其主體匪諜事件;在本質上這是內戰對第五縱隊處理應與民主英烈作出區隔。然而,陳水扁的「匪諜紀念碑與北京西山無名英雄潛台間諜紀念碑居然是姐妹碑」,祭奠同一族群

陳水扁的台獨思維使他將一切「反中華民國」的匪諜案也視為「受難正義」。國人今日路過總統府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時,民進黨洗白匪諜紀念碑視之玩弄正義至此地步已無底線

陳水扁在執政動盪之際發動內殺型台獨」,以撕裂社會。但如今民進黨既有長期執政的想望,就當以彌合社會裂痕號召國人共同正確處理兩岸關係為目標始是可大可久,也就不能以「內殺型台獨」來處理中正紀念堂。

先就國安戰略論。不能容許以政治東廠自詡促轉會僅以「台獨、二二八、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視角來決定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方案,因為這不啻是壓迫及凌越了蔡英文對「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試探

再就輿情論。依民進黨內部民調指出,支持拆銅像者為卅七%,不支持者為五十四%;另據民調顯示,主張兩岸關係「和平交流」者七十七點三%,主張「抗中保台」者十六點一%。若要避免台獨作出少數霸凌多數的方案,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應由公投決定。

本文仍然建議:以強調「自由廣場」與「中正紀念堂」相互對照的方式來規畫中正紀念堂轉型。客觀而論,中正紀念堂的「反共/保台」,與自由廣場的民主動能,共同成就了今日的台灣。二者的兼容與對照,就是不言而喻的「台灣民主記憶」。

事實上,台灣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生存發展皆寄託在中華民國之上,而絕非託命於台獨。今日台灣不應再被「內殺型台獨」綁架,而應表現出一種大歷史的大理解與大包容,由此整合出一個恢宏、團結、融合的台灣,這是台灣人對自己、對兩岸及對世界能夠展現的最偉大的能量。這也是蔡英文的歷史考卷。

陳水扁拆下正殿中正紀念堂」及牌樓大中至正」的匾額顯示其極端。馬英九掛回正殿中正紀念堂匾額,但保留自由廣場」,可謂跨進了一步。希望蔡英文對紀念堂的處理能兼馬扁,且超馬扁。否則,不論對內對外,「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就很難走下去了。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俄烏戰爭對兩岸皆有啟示。兩岸應當相互持守「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此際應是中共最希望看到「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時刻,也正是民進黨進一步向「中華民國不是台獨」探索關鍵契機。相互引導,相互成就,將兩岸關係定錨在中華民國。

公投決定中正紀念堂方案。台獨對民進黨的邊際效益已至盡頭,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如此,民進黨始能自救,也才能救台灣。











過節前夕 年邁父母排快篩


2022-05-08 02:33  聯合報 /   蔡田/退休國小校長(台北市)
屏東市一家健保社區藥局開賣家用快篩,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魏斌/攝影


母親節前夕,我的兩位朋友同是退休校長賢伉儷,兩人合計一百五十歲,一大清早還是趕在藥局還沒營業前,拿著小板凳輪流替上班子女等候買快篩。此景此情,也令人不勝唏噓!

蔡總統和陳時中部長最近再三喊話要大家別擔心:一億劑快篩就要鋪貨,這已是最後一波疫情!筆者想問高層的是:當您們看到這情景時,會作何感想呢?是否請政府高官們也來現場排排看,親自體驗一下小老百姓的日常?












讓媽媽開心 不該只在今天


2022-05-08 02:32 聯合報 /  劉愛玲/  居服員(台中市)
職能治療師詹涵雅說明,帶輪助行器前側兩處為輪子,只需推行就可行走,適合上肢肌力、耐力不足的人。圖/衛福部台中醫院提供



由於新冠肺炎侵襲,讓虎年母親節「肺」比尋常。為了盡量減少疫情擴散,外地工作子女們大都選擇寄送禮物或紅包以表孝心。但「母親」們因家庭環境與自身健康差異,需求自然不同。

同仁服務案家中,有位年近九十,行動不便「迷你母親」,她與兩位未婚女兒同住,上、下午時段分由兩位不同居服員陪同外出和陪伴服務

所謂陪同外出,是扶著助行器在門口巷子走路訓練肌力,陪伴服務則是在家藉輔具進行踢腿踮腳等復健動作。但女兒為不讓老母親臥床,規定每日來回所走趟數與各項目的頻率,這些應屬體力正常人之所為,對體重只有卅四公斤長者言,難度確實很高;但老母親不敢抗拒,每每運動時喊「腰很痠,腿很痛,拜託拜託,可以讓我坐下來推著我走嗎」?

母親節,為人子女者不是只有當天討母親開心,更重要的是傾聽母親,用同理心對待長者。












恐懼中的母親節 請問父母官心情


2022-05-08 02:30  聯合報 /   洪太/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母親節的代表性花卉康乃馨。記者簡慧珍/攝影



上周五陸續收到祝賀母親節快樂簡訊,或是 line 傳來的祝賀圖卡阿娟喜孜孜地說,今年母親節特別高興,因為確診母親終於陽轉陰;那段日子她要擔憂母親,又要照顧二度因同學確診被隔離在家孩子,幾次覺得面臨崩潰邊緣,現在傳來好消息,她高興地說:「自己生病可能都比較不煩惱,家人生病的那種擔憂,真會擊垮一個人。」

阿德的爸爸父代母職多年,他認真努力帶孩子,但罹亞斯伯格症的阿德在校狀況頻傳,他不怨常跑學校處理阿德事,也不敢要求阿德能有好表現,只在內心祈求孩子能平安健康。去年輔導老師讓阿德周六到校參加假日技藝班學習技藝,在班中他居然和兩位學習障礙生成好友互相勉勵今年全縣競賽又奪得好成績。

阿德爸爸聽到老師傳來好消息,看孩子上台領獎照片,忍不住熱淚盈眶。他說這是母親節父代母職的他及天上太太最好的禮物:「看見孩子轉變,比什麼都高興。」

教導阿德的老師再過兩年就要屆齡退休,原本是抱著準備退休輕鬆過日子心態,但這三個特殊生的學習態度感動她,為了指導他們,除了假日教導外,每天放學後就義務指導練習到晚上九點。她說在孩子臉上找回淡化的教學熱情;孩子的自信神采,三人互相鼓舞的情景,讓她不自覺也充滿鬥志。母親節前夕,他們獲獎是給她最棒的禮物。

周六辦公室夥伴紛紛到基金會贊助偏鄉學校訪視,希望能在母親節前捎去我們的關懷問候深深感謝,這些老師們總是興奮地分享感動。孩子改變的故事幾乎在每所扶助學校中都有,說著這些故事的老師總是比孩子更激動興奮。訪視中的一所學校家長因感佩老師奉獻,母親節前夕準備一小條蛋糕送給老師,學生在旁祝賀老師母親節快樂,我看到老師紅了眼眶;她說其實母親節收到最珍貴無形禮物,就是孩子的改變。

同事討論說,這些人都能過快樂母親節,全天下的母親應該都是如此。但看到許多國人活在緊張恐懼中,不只為生計煩惱,更為平安健康憂慮,我突然好想問問我們父母官,您快樂嗎?












疫情燒 母親快樂不起來


2022-05-08 02:28  聯合報 /   何素娟/公職退休(台中市)
指揮中心預估5月底疫情從最高峰往下,6月起視疫苗接種情況,規劃讓接種3劑疫苗民眾有密切接觸確診者時,可以免除居家隔離。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胡瑞玲攝影



疫情迄今兩年多,人類橫遭病毒肆虐,台灣也難逃病毒的威脅。

衛福部預估五月中下旬疫情將達高峰,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數恐達十萬人,聽來不免膽戰心驚,兒孫們每天在外闖南走北,讀書工作,相信母親都將為此牽腸掛肚。

去年母親節前後,台灣進入防疫三級警戒,市場蕭條,餐廳生意慘澹。高官與特權先打疫苗,民眾苦於疫情蔓延,莫可奈何。五月中旬後終於陸續有疫苗輸台,輪到升斗小民接種,只是亂象叢生。

最令我難過的是,胞弟岳母因疫苗接種後數日身體不適而逝世,最後只能草草處理後事,俗話說「身在公門好修行」,對於政府寡義,讓我感到痛心,也為之哀痛。當然多虧企業與慈善團體採購捐助疫苗,民眾才有疫苗可接種,「滴水之恩」相信民眾都會銘記在心,對政府超前部署說法,與執政效能實在難以信任?

去年所有母親在驚滔駭浪,擔心受怕中度過母親節,所有母親也都感觸良多。今年母親節 Omicron 當道,讓所有母親感到猶如「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景象,莫不虔心祝禱期待家人都能倖免;無奈政府準備的篩劑及 PCR 檢測用品遠遠不敷民眾所需,萬一家人不幸染疫,真是沒有不幸,只有更不幸。

陳時中說「要怪就怪病毒跑得太快」,甩鍋卸責毫無執政擔當,負起防疫當責,恐怕令所有母親擔憂發愁。原來「超前部署」成了一場遊戲一場夢,所有母親只能自求多福,時刻警覺,督促家人做好防疫措施。

今年母親節礙於防疫,許多母親早叮嚀兒孫,儘量減少路途往返與母親共聚天倫之樂,惟母親們還要不時擔心兒孫健康,心情還能輕鬆快樂起來嗎?



王文華/「生火」比「發火」有效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所有發生的事都是好事
◆  劉維公/言論自由規範是用買的?
◆  方祖涵/被疫情耽誤的生活常態
◆  陳立恆/誰能真的「躺平」?
◆  王豫元╱明星咖啡館三世情
◆  楊志良/無知、無能、傲慢
◆  薛承泰/移工變移民,能解決什麼問題?







王文華/「生火」比「發火」有效


2022-05-08 02:24  聯合報 / 王文華(作者是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兩名三十出頭、大學沒畢業、少數族裔的員工在亞馬遜發起工會,公司百般勸阻下,仍贏得多數票支持。路透



孩子不聽話、學生不認真、同事不合作、員工不負責,怎麼辦?

我們通常的反應是「發火」。最近一個故事,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故事的主角:一邊是亞馬遜公司,全球營收第二大企業。另一邊是兩名三十出頭、大學沒畢業、少數族裔的員工。這兩人在亞馬遜發起工會,在公司百般勸阻下,仍贏得多數票支持。

他們怎麼做到的?

企業不喜歡工會。因為工會用集體力量談判薪水和福利。亞馬遜特別不喜歡工會。電子商務要快速出貨,必須僱用大量勞工,並嚴格管理。一旦工會介入,公司就綁手綁腳。

兩年前疫情爆發時,兩名紐約出貨中心的員工,發現主管處理疫情輕率。溝通未果,發起罷工。雖然只有十幾個人參加,亞馬遜擔心骨牌效應,十個部門的主管組成應變小組。

法務主管在私信中唱衰發起人:「他不聰明,口才不好,如果他是代言人,對我們反而有利。」結果這信寄錯了人,被媒體公開。後來,亞馬遜以「違反防疫規定」,開除這位「不聰明」的發起人

被開除的員工,開始組織工會,第一步是爭取百分之卅員工連署。亞馬遜高薪聘請反工會顧問」,用一套屢試不爽的「教戰守則迎戰:監控發起人的社群媒體、密集傳教育訊息給員工、公司內張貼「投反對票」的標語、宣傳發起人是外人,沒有談合約的經驗,員工如果連署,就要付工會會費。

對抗這龐大精準的企業機器,兩位發起人的方法是……

搭一個帳篷

他們在公司門外的公車站搭帳篷,桌上放一疊連署卡,廿四小時輪班。

他們請等車的同事吃自己家鄉口味的美食,把他們當家人。也特別準備道地的西班牙餡餅給移民同事吃,讓他們想起家人。

有同事下班後血壓飆高,他們代墊車費讓他去醫院。有人房子被扣押了,他們上網幫他募款。

冬天冷時,他們升起火,溫暖等車的同事。沒人等車時,他們彈吉他唱歌,用歡樂,而非悲情,來鼓舞自己。

就這樣,一天一天、一餐一餐,建立起同事對他們的信任。

法院判定他們可以進公司內宣傳工會時,被開除的那位以「訪客」身分,帶著通心粉和烤雞「回娘家」。警衛識出他的身分,請他離開。他以「訪客」身分拒絕,警衛報警把他帶走。過程被旁觀同事錄下,傳到社群媒體,得到幾十萬次的點閱。

一邊是資源無限、經驗豐富的大企業,光是反工會顧問費每年就花了四百三十萬美金

一邊是一無所有的菜鳥勞工。整件事花了十二萬美金都從網路上跟散戶募得

投票結果:二,六五四二,一三一

發火」是「本能」,「生火」是「本事」。資源、經驗越豐富的企業或人,越相信自己的「本能」,靠過去讓他們成功的「教戰守則」行走江湖。

時代氛圍遊戲規則都變了,如果沒學些的「本事」,更新守則,就陰溝裡翻船了。

人與事發展不如意時怎麼辦?

與其「發火」,不如「生火」。與其「唱衰」,不如「唱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