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碳費抑或碳稅?\星期透視/陳時中為執政者敲響了警鐘

◆  過節前夕 年邁父母排快篩
◆  讓媽媽開心 不該只在今天
◆  恐懼中的母親節 請問父母官心情
◆  疫情燒 母親快樂不起來
◆  大屋頂下/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 公投決定中正紀念堂案
◆  星期透視/陳時中為執政者敲響了警鐘
◆  名家縱論/碳費抑或碳稅?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碳費抑或碳稅?


2022-05-08 02:14  聯合報 /   梁啟源(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近日行政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主要目的在將2050年淨零排放轉型入法,也將法案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記者劉學聖/攝影



近日行政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主要目的在將民國 139 年(二○五○年)淨零排放轉型入法,也將法案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法中明訂將課徵碳費。因所課碳費限於專款專用少數用途費率不高,將無以產生足夠減碳誘因,且此碳費為全球首度採用,不易與世界碳定價制度接軌。建議政府改採民國 98 、103 年(二○○九與一四年)兩次全國能源會議碳稅決議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全球尚無實施碳費的國家,實施碳稅的則有廿七國,包括瑞典、瑞士、芬蘭、挪威等歐洲國家與日本、新加坡等亞鄰國家。北歐國家針對不同化石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課稅,不需實際測量排放量。為了讓企業及家庭有時間適應,碳稅採逐年增加作法。稅收用途除挹注減碳及其他氣候有關措施外,也提供國家進行租稅改革,如減少企業員工社會安全支出,以增加就業

民國 98 、103 年(○九與一四年)兩次全國能源會議課徵碳稅決議即按單位熱值含碳量課徵碳稅,並優先使用於:一、將油品貨物稅及汽車燃料使用費併入碳稅;二、取消或降低汽車及水泥以外所有的貨物稅、娛樂稅及印花稅;三、提高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四、對低收入戶給予能源津貼;五、仿北歐國家分擔企業提供員工的社會安全支出,以增加就業;六、對於減碳績效良好的廠商給予獎勵;七、溫室氣體減量之研發及政策研究;八、必要時,向國外購買碳排放權。

目前碳費規畫來自原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中的溫減基金,其用途也類似。差異是支用者溫減基金為中央政府,碳費為中央及地方政府。值得注意的是,溫減基金規模不大,民國 108-110 年(一九至二一年)的決算數平均僅四點五億元。因此未來碳費規模也可能不大,以產生足夠的減碳誘因,也將產業轉型

環保署目前規畫,每噸碳費約新台幣百元。徵收對象採先大後小方式,首波先鎖定二八七家排碳大戶,多為鋼鐵、石化、水泥、造紙、紡織業,以及用電量大的業者(如半導體業),但沒有包括占排碳量六成發電業,及占十四%運輸業碳費溫室氣體覆蓋率四成

由於政府在執行以廢核主軸能源轉型政策時,因替代核電再生能源燃氣發展不如預期,從民國 111-116 年(今年起到二七年)備用容量率將介於三%至五點五%之間台電供電警戒橘色燈號的範圍。在缺電壓力大的情況下,燃煤電廠勢將延役增加燃煤占發電比重。占全國排碳量六成發電業排碳量不減反增

台灣民國 109 年(二○二○年)每度電排碳量為○點五○二公斤於美國○點四一八公斤,以及歐盟○點二九四公斤。而未來碳排量還將續增,勢將面臨歐美國家實施碳關稅制裁。受影響的產業是直接碳排放量大的產業。未來歐盟也將針對間接排放課徵碳關稅,這將影響直接碳排不多,但因用電量大間接影響排碳的產業,如占台灣出口四成的電子業。碳關稅金額將可能按歐盟碳排放交易價格與出口國碳定價機制的差額來課徵,目前歐盟碳排放交易價格為八八歐元。與其被歐美課徵碳關稅,不如國內自己課徵與歐美接近的稅率,則可將稅款留在國內做更多溫減及稅制改革

稅率方面,國際碳稅稅率平均為每公噸二氧化碳廿一美元。亞鄰新加坡及日本目前為三至四美元。先期可參考亞鄰稅率,再採逐年調升做法。逐步接近國際稅率的平均值。目前碳費規畫的政府執行溫減及氣候變遷之經費,也可整合到碳稅之內。根據筆者初估,十年為期,以漸進方式課徵國際平均值廿一美元的碳稅,可達到減碳廿四%的效果

這種和國際接軌的作法,可減輕歐美未來課徵碳關稅的衝擊,而提高產業競爭力。更重要者,透過較高的碳稅及較有利的租稅政策,將有助於達成淨零排碳目標及永續經濟發展。










星期透視/陳時中為執政者敲響了警鐘


2022-05-08 02:16  聯合報 /   周陽山(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記者陳正興/攝影



新冠肺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五月七日宣布,台澎金馬地區新增的本土確診高達四六,三七七例,境外移入一五九例,總共是四六,五三六例確診,另外還有十一例往生

台灣疫情已經急速惡化,先前防疫官員所說的「超前部署」、「有政府請放心」,都已證明不過是付諸空言。現在只能放棄清零,讓全民自主自救面對疫病蔓延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到疫情高峰期,病人若無法得到適當的照護,很多人將「死於非命」。至於原先誇誇其談的「順時中」,則已變成「逆時鐘」,甚至可能是「敲喪鐘」!

更為嚴重的是,高價而低效國產疫苗已成為國人嗤之以鼻虛妄神苗,只是在股市中留下了驚鴻一瞥;而手機掃描的「實名登記制」也在一夕之間成為空頭幌子,花了納稅人一大筆的冤枉錢。至於供應不足快篩試劑,卻已成為排隊群眾心頭之患。現在,政府只能勸說大家「能不買就不要買」。

這是行政首長的失職與無能!在綠色黨國霸權庇護下,以專賣為名,行專制之實;一切都以政治掛帥,只看顏色,不論能力!由於專業性不足,又縱容網軍和東廠橫行天下,但該辦的正事卻遲遲不作為,結果終於導致基本防護力的快速下頹,而且還迫使醫護工作者承擔起不成比例的重負,目前各地醫療體系已面臨崩盤的危機。真不知情況惡化,將伊於胡底?

更可議的是,這其中還交夾著私心自用、朋黨相爭,以及裙帶關係、利益輸送等層層疑雲。但這些人卻自鳴得意,逕直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們鎮日只想尸位素餐,繼續含混過關。如果這樣無能且無行的官員還盡想著勝選和升官,那可真是沒有天良。

而今,全國的大、中、小學生都面對著瀕臨停課,或在家遠距教學的窘境。我在大學校園裡,不時聽到救護車的嗚鳴聲,心裡想著:不知道是那位不幸的師生染疫。到了深夜裡,當急救的警鐘再次響起,恐怕那一家長者又要經受著煎熬了。

過去兩年多來,有學生家長在打完疫苗後不幸辭世,親人不捨拒絕解剖,於是就被當成「因基礎病而逝去」,彷彿這一切都與疫情無關,誰也不必負責。果如是,新冠疫變也就不可怕了。

但是,這樣輕忽人命防疫態度,這種缺乏尊重生命情懷政府首長終於造就當前疫情惡化劇變。它也昭告世人,原來所謂的「超前部署」,其實就是以平常心度日以不變應萬變,並且還要按照政治訓令行動,讓那些他們認為「可信的人」操辦一切,至於成本與績效、生命與尊嚴,則無庸論矣。

現在,情勢急轉直下,陳時中若繼續準備參選,對反對黨而言,將是一大喜訊。民進黨有這樣的衞福部長,真的是敵人之福全民之慟













大屋頂下/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 公投決定中正紀念堂案


2022-05-08 02:19  聯合報   黃年
促轉會建議中正紀念堂體轉型為「民主歷史記憶館」,彰顯從反省威權中孕育民主。。記者葉信菉/攝影


五月,兩件事攸關國家安全架構。一、政治面,促轉會發布中正紀念堂轉型草案。二、軍事面,漢光演習舉行兵推。

國安架構核心思維是:台獨是革命者及異議者的玩具,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

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思考與漢光兵推的想定,皆應建立在這個核心思維上。本文僅論紀念堂。

從大歷史的兩岸視角來看,台灣的國安架構呈現出三條路徑的演變軌跡:ⓐ以國民黨中華民國路線,但看來已經失敗。ⓑ以民進黨台獨路線,也不會成功。ⓒ目前顯現的跡象是,第三條路,將前述兩個路徑的主體調換,看看有無可能以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

先談ⓐ。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國民黨大選失敗,主因在藍營因軍公教年終福利金年金改革議題而散架、太陽花使年輕選民流失,及黨中央敗壞失能。當時,連吳釗燮都說,國民黨的敗選不在兩岸政策的失敗。客觀而論,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及「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至馬習會更使兩岸關係跨過了一大門檻,這些皆是「以國民黨走中華民國路線」的成就,迄今仍是台灣求之不得的目標。如今,民進黨向「中華民國不是台獨」靠攏,其實就是欲向「不統/不獨/不武」的方向摸索試探。

但是,國民黨下野多年來,思想錯亂領導失能,社會資源流失,尤其在兩岸論述已告解構,甚至稱「不會在此時思考兩岸政治關係的終極安排」,這種「華獨」論調若被民進黨的「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取代並超越,國民黨必趨邊緣化。不是國民黨原來的兩岸政策不具優勢,只因國民黨已經失能

再談ⓑ。民進黨以異議者及革命者起家,政治論述的主體是台獨。但為布置陳水扁參加總統大選,在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發表《台灣前途決議文》,已意識到「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此後,則反覆在「中華民國」與「台獨」之間糾纏擺盪,也經過了「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凍結台獨黨綱」、「除非瘋子才搞台獨」等節點

蔡英文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當選宣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顯然仍知「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至民國 109 年(二○二○)大選前,因中共緊縮九二共識、放大一國兩制,加上香港反送中事件的「垂範」,蔡團隊急劇升高了「抗中保台」的分貝

但是,另一條「第三條路」的軸線仍在延續,亦即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直至「中華民國不是台獨」(此語可以引申為「民進黨執政的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凡此,或可視為蔡英文亦深悟中華民國才是進退攻守皆備國安體系,至少已將正名制憲法理台獨翻頁

再談ⓒ,第三條路。隨著內外情勢演變,民進黨正向「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路線試探

民進黨的政治論述台獨為主軸,僅舉一例。陳水扁在總統府對面凱達格蘭大道旁闢建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以標誌國民黨政權罪行。但白色恐怖固有冤假錯案唯其主體匪諜事件;在本質上這是內戰對第五縱隊處理應與民主英烈作出區隔。然而,陳水扁的「匪諜紀念碑與北京西山無名英雄潛台間諜紀念碑居然是姐妹碑」,祭奠同一族群

陳水扁的台獨思維使他將一切「反中華民國」的匪諜案也視為「受難正義」。國人今日路過總統府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時,民進黨洗白匪諜紀念碑視之玩弄正義至此地步已無底線

陳水扁在執政動盪之際發動內殺型台獨」,以撕裂社會。但如今民進黨既有長期執政的想望,就當以彌合社會裂痕號召國人共同正確處理兩岸關係為目標始是可大可久,也就不能以「內殺型台獨」來處理中正紀念堂。

先就國安戰略論。不能容許以政治東廠自詡促轉會僅以「台獨、二二八、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視角來決定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方案,因為這不啻是壓迫及凌越了蔡英文對「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試探

再就輿情論。依民進黨內部民調指出,支持拆銅像者為卅七%,不支持者為五十四%;另據民調顯示,主張兩岸關係「和平交流」者七十七點三%,主張「抗中保台」者十六點一%。若要避免台獨作出少數霸凌多數的方案,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應由公投決定。

本文仍然建議:以強調「自由廣場」與「中正紀念堂」相互對照的方式來規畫中正紀念堂轉型。客觀而論,中正紀念堂的「反共/保台」,與自由廣場的民主動能,共同成就了今日的台灣。二者的兼容與對照,就是不言而喻的「台灣民主記憶」。

事實上,台灣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生存發展皆寄託在中華民國之上,而絕非託命於台獨。今日台灣不應再被「內殺型台獨」綁架,而應表現出一種大歷史的大理解與大包容,由此整合出一個恢宏、團結、融合的台灣,這是台灣人對自己、對兩岸及對世界能夠展現的最偉大的能量。這也是蔡英文的歷史考卷。

陳水扁拆下正殿中正紀念堂」及牌樓大中至正」的匾額顯示其極端。馬英九掛回正殿中正紀念堂匾額,但保留自由廣場」,可謂跨進了一步。希望蔡英文對紀念堂的處理能兼馬扁,且超馬扁。否則,不論對內對外,「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就很難走下去了。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俄烏戰爭對兩岸皆有啟示。兩岸應當相互持守「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此際應是中共最希望看到「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的時刻,也正是民進黨進一步向「中華民國不是台獨」探索關鍵契機。相互引導,相互成就,將兩岸關係定錨在中華民國。

公投決定中正紀念堂方案。台獨對民進黨的邊際效益已至盡頭,中華民國不是台獨;第三條路,民進黨走中華民國路線。如此,民進黨始能自救,也才能救台灣。











過節前夕 年邁父母排快篩


2022-05-08 02:33  聯合報 /   蔡田/退休國小校長(台北市)
屏東市一家健保社區藥局開賣家用快篩,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魏斌/攝影


母親節前夕,我的兩位朋友同是退休校長賢伉儷,兩人合計一百五十歲,一大清早還是趕在藥局還沒營業前,拿著小板凳輪流替上班子女等候買快篩。此景此情,也令人不勝唏噓!

蔡總統和陳時中部長最近再三喊話要大家別擔心:一億劑快篩就要鋪貨,這已是最後一波疫情!筆者想問高層的是:當您們看到這情景時,會作何感想呢?是否請政府高官們也來現場排排看,親自體驗一下小老百姓的日常?












讓媽媽開心 不該只在今天


2022-05-08 02:32 聯合報 /  劉愛玲/  居服員(台中市)
職能治療師詹涵雅說明,帶輪助行器前側兩處為輪子,只需推行就可行走,適合上肢肌力、耐力不足的人。圖/衛福部台中醫院提供



由於新冠肺炎侵襲,讓虎年母親節「肺」比尋常。為了盡量減少疫情擴散,外地工作子女們大都選擇寄送禮物或紅包以表孝心。但「母親」們因家庭環境與自身健康差異,需求自然不同。

同仁服務案家中,有位年近九十,行動不便「迷你母親」,她與兩位未婚女兒同住,上、下午時段分由兩位不同居服員陪同外出和陪伴服務

所謂陪同外出,是扶著助行器在門口巷子走路訓練肌力,陪伴服務則是在家藉輔具進行踢腿踮腳等復健動作。但女兒為不讓老母親臥床,規定每日來回所走趟數與各項目的頻率,這些應屬體力正常人之所為,對體重只有卅四公斤長者言,難度確實很高;但老母親不敢抗拒,每每運動時喊「腰很痠,腿很痛,拜託拜託,可以讓我坐下來推著我走嗎」?

母親節,為人子女者不是只有當天討母親開心,更重要的是傾聽母親,用同理心對待長者。












恐懼中的母親節 請問父母官心情


2022-05-08 02:30  聯合報 /   洪太/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母親節的代表性花卉康乃馨。記者簡慧珍/攝影



上周五陸續收到祝賀母親節快樂簡訊,或是 line 傳來的祝賀圖卡阿娟喜孜孜地說,今年母親節特別高興,因為確診母親終於陽轉陰;那段日子她要擔憂母親,又要照顧二度因同學確診被隔離在家孩子,幾次覺得面臨崩潰邊緣,現在傳來好消息,她高興地說:「自己生病可能都比較不煩惱,家人生病的那種擔憂,真會擊垮一個人。」

阿德的爸爸父代母職多年,他認真努力帶孩子,但罹亞斯伯格症的阿德在校狀況頻傳,他不怨常跑學校處理阿德事,也不敢要求阿德能有好表現,只在內心祈求孩子能平安健康。去年輔導老師讓阿德周六到校參加假日技藝班學習技藝,在班中他居然和兩位學習障礙生成好友互相勉勵今年全縣競賽又奪得好成績。

阿德爸爸聽到老師傳來好消息,看孩子上台領獎照片,忍不住熱淚盈眶。他說這是母親節父代母職的他及天上太太最好的禮物:「看見孩子轉變,比什麼都高興。」

教導阿德的老師再過兩年就要屆齡退休,原本是抱著準備退休輕鬆過日子心態,但這三個特殊生的學習態度感動她,為了指導他們,除了假日教導外,每天放學後就義務指導練習到晚上九點。她說在孩子臉上找回淡化的教學熱情;孩子的自信神采,三人互相鼓舞的情景,讓她不自覺也充滿鬥志。母親節前夕,他們獲獎是給她最棒的禮物。

周六辦公室夥伴紛紛到基金會贊助偏鄉學校訪視,希望能在母親節前捎去我們的關懷問候深深感謝,這些老師們總是興奮地分享感動。孩子改變的故事幾乎在每所扶助學校中都有,說著這些故事的老師總是比孩子更激動興奮。訪視中的一所學校家長因感佩老師奉獻,母親節前夕準備一小條蛋糕送給老師,學生在旁祝賀老師母親節快樂,我看到老師紅了眼眶;她說其實母親節收到最珍貴無形禮物,就是孩子的改變。

同事討論說,這些人都能過快樂母親節,全天下的母親應該都是如此。但看到許多國人活在緊張恐懼中,不只為生計煩惱,更為平安健康憂慮,我突然好想問問我們父母官,您快樂嗎?












疫情燒 母親快樂不起來


2022-05-08 02:28  聯合報 /   何素娟/公職退休(台中市)
指揮中心預估5月底疫情從最高峰往下,6月起視疫苗接種情況,規劃讓接種3劑疫苗民眾有密切接觸確診者時,可以免除居家隔離。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胡瑞玲攝影



疫情迄今兩年多,人類橫遭病毒肆虐,台灣也難逃病毒的威脅。

衛福部預估五月中下旬疫情將達高峰,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數恐達十萬人,聽來不免膽戰心驚,兒孫們每天在外闖南走北,讀書工作,相信母親都將為此牽腸掛肚。

去年母親節前後,台灣進入防疫三級警戒,市場蕭條,餐廳生意慘澹。高官與特權先打疫苗,民眾苦於疫情蔓延,莫可奈何。五月中旬後終於陸續有疫苗輸台,輪到升斗小民接種,只是亂象叢生。

最令我難過的是,胞弟岳母因疫苗接種後數日身體不適而逝世,最後只能草草處理後事,俗話說「身在公門好修行」,對於政府寡義,讓我感到痛心,也為之哀痛。當然多虧企業與慈善團體採購捐助疫苗,民眾才有疫苗可接種,「滴水之恩」相信民眾都會銘記在心,對政府超前部署說法,與執政效能實在難以信任?

去年所有母親在驚滔駭浪,擔心受怕中度過母親節,所有母親也都感觸良多。今年母親節 Omicron 當道,讓所有母親感到猶如「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景象,莫不虔心祝禱期待家人都能倖免;無奈政府準備的篩劑及 PCR 檢測用品遠遠不敷民眾所需,萬一家人不幸染疫,真是沒有不幸,只有更不幸。

陳時中說「要怪就怪病毒跑得太快」,甩鍋卸責毫無執政擔當,負起防疫當責,恐怕令所有母親擔憂發愁。原來「超前部署」成了一場遊戲一場夢,所有母親只能自求多福,時刻警覺,督促家人做好防疫措施。

今年母親節礙於防疫,許多母親早叮嚀兒孫,儘量減少路途往返與母親共聚天倫之樂,惟母親們還要不時擔心兒孫健康,心情還能輕鬆快樂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