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搶救台股流動性 四路並進

.聯合報社論..川普不僅撕裂美國,也撞擊民主政治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代表代不代表總統
.經濟日報社論.搶救台股流動性 四路並進








經濟/搶救台股流動性 四路並進


2016-11-15 01:2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股成交值近年來大幅萎縮。 本報資料照片

台股成交值近年來大幅萎縮,在上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每天的成交量不足600億元已經成為常態,很多證券商經營陷入困境,金管會急著找對策,市場人士歸因於股利納入綜合所得稅課徵所致,也有人說台股的稅賦總負擔太重,但真是如此嗎?這種認知只是把問題看得太狹隘了,我們認為要拉升台股成交值,亦即台股流動性,必須從提高上市櫃公司品質、活化證券商業務、多元化金融商品與適度降低股市稅負著手。
長期觀察台灣證券交易所成交值周轉率變化,並與韓國做比較。成交值周轉率是觀察期間股市成交值除以市場總市值,可以消除規模與跨市場比較匯率因素的影響。2007年台灣證交所成交值周轉率為153.3%,2011年降至119.9%,2015年度更降到77.6%,今年前八月只有45.4%。而韓國交易所成交值周轉率,2007年為170.5%、2011年為194.3%、2015年147.5%,今年前八月為90%。
雖然韓國交易所的成交值周轉率也有下降,但台灣下降更大!2007年台灣證交所成交值周轉率是韓國的九成,2011年降為61.7%、2015年更降為52.6%,今年前八個月只剩50.5%。而且,韓國證交所在2014年也面臨成交值周轉率大幅下降的窘境,但2015年卻大幅拉升,今年前八個月也有守住;反觀台灣證交所卻持續地看著成交值周轉率下降,而未採取有效之作為。
從以上長期的趨勢與比較分析,要拉升台股的成交值周轉率、台股流動性,首先要提高上市櫃公司的品質。過去十年來,台灣缺乏亮麗又實質的經濟發展政策,再加上政黨輪替、行政院長任期短暫,使得政策未能延續;同時,公司研發創新不力,只圖降低成本,因而原本上市櫃公司競爭力無法維持,而又缺乏高成長的新掛牌公司,當然無法撐住成交值周轉率。而這幾年我們通過二個特別條例,給予生技新藥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稅賦優惠、補貼,然而對於經濟成長貢獻則是相當微小。
生技新藥業在股市有創造市值,但沒有創造產值,以致沒有創業就業機會;綜合而言,生技新藥業所創造市值大都由原先創始股東、專利擁有者直接、間接享有,因此實不需給予特別的稅賦優惠。而文化創意產業問題在於資源散彈打鳥,同時未能出口,因而產業規模有限。
因此,我們建議修改產業創新條例對在台灣投資的創新、研發支出,擴大給予稅賦優惠,讓各產業拔尖者更有機會出線。至於文化創意產業應該集中資源於有辦法出口擴大市場的公司,方有帶動的效果;而生技新藥業不宜增加與擴大範圍地給予稅賦優惠。其次,許多投資人感嘆:「台股沒有好標的可買。」此一原因除了台灣產業未成功轉型外,近來也缺乏高成長的新上市公司。此點需要台灣證交所、櫃買中心加把勁,加大開放,努力吸引海外公司來台上市。
再者,美國、新加坡、香港、大陸的證券商不再只從事自營、承銷、經紀業務,而能夠從事基金以及投資銀行業務。我們建議可開放證券商從事私募基金業務,由於私募的對象是專業投資人,只要應募人同意,可以放寬基金操作彈性與投資標的,如同避險基金。如此一來,藉由證券商專業、管道,加大投資台股的資金。而且,可推廣四大基金、財團法人、保險公司購買台股的指數型股票基金(ETF),這需要證交所、櫃買中心、證券商、投信公司的一起努力,藉由相關產品的多元化,增加台股流動性。
最後,適度降低交易成本。目前股利納入綜所稅課徵,再加上財政健全方案,將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由40%提高至45%、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因此股利稅負提高、而且有內外資不公平之處。在這幾年,每年稅收超徵1,000億到2,000億,在財政改善的狀況下,可以考慮適度降低相關稅負。

聯合/總統代表代不代表總統


2016-11-15 01: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宋楚瑜將出席APEC領袖會議。 記者杜建重/攝影

宋楚瑜可望以「領袖代表」名義出席秘魯APEC年會。但此番領袖代表是不是代表領袖、總統代表能不能代表總統,卻有點尷尬。
就蔡總統言。宋楚瑜行前稱,親民黨主張「兩岸一中/反對台獨/一中屋頂」。他此說代表親民黨,但未明言代不代表他自己。尤其,他沒說能不能代表蔡總統,而蔡總統對宋楚瑜的表態也未置一詞。
謝文定被提名司法院長,獨派強力反彈,蔡英文緩頰說「威權時期不是都選擇服從嗎?」然而,宋楚瑜在威權時代非但「選擇服從」,而且是「使人服從」的要角;如今,他以總統代表名義代表總統出席APEC,獨派非但未質疑其「使人服從」的經歷,甚至連他高呼「反對台獨」似也概括承受。如此,總統代表究竟是否代表總統?
就北京而言。宋楚瑜出使的消息初揭之際,北京官方屢稱「必須符合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語意透露反對之意。因而,宋楚瑜成行,究竟是北京阻擋未果,或有意放水,尚待幕後消息揭露。但如今,習近平在秘魯面對的,究竟是主張「兩岸一中/反對台獨」的宋楚瑜本人,抑或宋所「代表」的是未接受「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蔡英文,撲朔迷離,豈不尷尬?
此事尚有許多外界未知的情節。宋的「兩岸一中」是否發自蔡英文的政治腹語?或蔡英文派出「反對台獨」的宋楚瑜,只是想逗得習近平啼笑皆非?騎驢看唱本,還可走著瞧。

聯合/川普不僅撕裂美國,也撞擊民主政治


2016-11-15 01:2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川普。美聯社

川普當選總統後,全美掀起抗議怒潮,數十個大城輪番湧現成千上萬名群眾聚集抗議,焚毀川普芻像,高呼「不是我的總統」。這原是第三世界才看得到的景象,竟然出現在美國,除了反映美國的經濟、軍事等硬實力正在衰退,也顯示其民主、多元精神的軟實力已逐漸消磨,到難以為繼的地步。
這次選舉,除了政黨之間嚴重分歧,社會上對於種族、性別的包容和經濟的開放亦都呈兩極分裂,而川普在在不願遵守民主程序,也讓美國民主精神受到重創。諸如,川普在競選時宣稱,將不准穆斯林入境,要在墨西哥邊境築起高牆,要退出TPP及巴黎氣候協定等,都引發莫大爭議;一旦付諸實施,將導致更多對立。此外,川普一再指控華府體制想把他「做掉」,除非他贏,他不會輕易承認選舉結果。如今,此話卻給了柯林頓支持者相同的靈感,選民不願承認敗選,騷動也因此而起。
總結而論,川普的當選,代表美國民眾對菁英主義與華府體制的否定,這是重要訊息;白人工薪階級被政治菁英邊緣化,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然而,民眾選擇聲名狼藉的川普作為傳遞此訊息的代言人,助使他以民粹的方式崛起勝出,則令人擔憂。許多人在問:如果是桑德斯獲得民主黨提名,結局會不會不同?問題是,歷史無法重來,我們永遠無法偷看結局;更何況,要論總得票數,柯林頓的得票還比川普高一些,那麼選舉人制要不要檢討?
不僅美國如此,最近打著「反體制」、「反權威」旗幟的民粹主義,正在世界大肆反撲。例如,歐洲的反全球化,是以「反歐盟」的形式進行。前幾年的歐債危機,南歐國家一再被要求撙節,老人的年金被削減,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民眾憤怒到了極點;各國執政黨首當其衝,紛紛下台。但不論哪個政府上台,都仍要遵守歐盟的指示,編列預算還債,故人們認為國家主權蕩然無存。英國的脫歐公投,便反映了這樣的民怨,人民不想再接受歐盟官僚的頤指氣使。
在美國,川普「讓美國再度強大」的口號,同樣是對全球化的抗議。在全球化的競爭下,美國工人的生產力明顯比不上其他國家的工人,但美國工人不願承認失敗及失去工作,所以選擇了川普。川普許下諾言,聲稱要讓工作重新回到美國,這如果完全靠懲罰性關稅與貿易障礙,讓美國關起門來做皇帝,勢將引起國與國之間相互報復,導致貿易戰再起,從而損害出口部門的工作機會,影響蘋果、波音、通用電氣這樣的公司。但是,川普對負面效應卻絕口不提。
英國的脫歐,川普的當選,都大大鼓舞了民粹主義者。義大利年底的憲法公投如果未過,總理倫佐將下台,民粹的「五星運動」黨可能取而代之,也要舉辦退歐公投。法國「民族陣線」黨魁勒班在恭賀川普時,誇讚他「解放了美國人民」,也宣稱當政後要退出歐元區,甚至退出歐盟。民族陣線在明年法國總統選舉原未被看好,但英美的例子,為他們提供了鼓舞。
在二次大戰後的七十年以來,美國以其民主經驗為豪,不斷在全世界推銷其人權與民主制度。極權國家對美國的作法不以為然,認為美國的民主並不完美,分歧、虛偽、失效,後遺症甚多,不值得效法。這次選舉的結果,只怕會讓許多人愈發振振有詞,認為美國民主竟會產生川普這種水準的人物,還不如威權統治來得有效。
事實上,川普獲勝不代表美國會變成一個獨裁國家,因為美國仍有足夠的憲政機制來制衡他。但經過這次重創,美國必須設法修復其菁英把持的政治制度,讓社會底層的聲音得到回應,改革才有可能成功。川普勝選對民主體制是一次嚴重撞擊,不幸的是,看來他只能提供民粹藥方,這對改革是不夠的。

聯合筆記/「川普震盪」的歷史逆襲

.美國大選少了共和制衡 民主亂象
.「臉書助選」不管真或假 只給愛看的
.聯合筆記/「川普震盪」的歷史逆襲
.美國選民真的變了嗎?
.地價稅暴衝? 政府心慌亂「補救」
.蔡英文痛苦…如何兩邊討好
.日核災食品進口急什麼 假公聽真愚民
.故宮拆的12獸首 盼放前台中糖廠






聯合筆記/「川普震盪」的歷史逆襲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游其昌

不是從英國脫歐才開始,這幾年環繞著全世界的民主倒退現象一波接著一波,歐洲右派政黨興起,菲律賓力挺杜特蒂,美國選擇了川普,逆襲的狂潮還沒停,即將衝向法國、德國大選。各國的窮人都透過選票推倒中產階級與菁英們所建構的「全球化」、「自由化」高牆,他們用選票怒吼著:「我們受夠了」。
媒體上用著「民粹主義」的標籤,暗示這些選民落後不理智,跟不上進步的潮流,卻沒有發現,這些結果再次證明了民主的可貴。當被剝奪者失去了職業與希望,因財富不均和技能不足狂受打擊,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選票懲罰既有體制的把持者,不管他們是「柯林頓夫婦」或是「主流媒體」,抑或是華爾街的金童巨富,擁有太上權力的歐盟。選民們或許拿不出更高明的方案,但至少能挺起胸膛向這些「菁英們」嗆聲,憑什麼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只能由你們詮釋決定?
看看顛覆這場選舉的工具,或許更能清楚見識到川普出線的必然。一再威脅柯林頓選情的「維基解密」與「電郵門」,全是傳統政治運作未曾面臨過的數位挑戰;社群媒體的大拚鬥,跨越國界地參與乃至改變了這些選舉的走向,數位革命更容易匯集鼓動參與者的權力意識、危機感與不信任感,這些都是「素人政治家」用以擊潰既有權力結構的有效彈藥,成本不高但有效。這就是川普的秘訣,不需要耶魯和紐約時報告訴我們美國往那裡去,靠著鄉民和談話性節目語言的情緒與刺激,美國民眾就高興讓川普做「接班人」,誰能比川普還牛?
這股「反全球化」和「反體制」的逆襲固然是世界新浪潮,卻像極了二戰前的歷史倒帶。工業革命催生了第一波的全球化,也帶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經濟大蕭條,德國的威瑪憲法據說是最好的憲法,也擋不住經濟崩解與「不信任主義」,反而成為民族主義、保護主義滋長的溫床,讓「有效能的法西斯政府」抬頭,造就了「素人狂人領袖」希特勒,當時英國霸權衰微、國際聯盟失能,姑息主義猖獗,美國就如今天川普所主張的孤立主義般在一旁束手,結果就是再一次的血腥戰爭,證實人類的愚昧。
理論上,互聯網數位革命應當會帶給人類更聰明的未來、更智慧的決定,事實上,在當下典範轉移,重建國際、國家、宗教、企業乃至家庭新秩序的銜接口,全球庶民的危機感會向這「新工業革命」反撲,向所有的代理人(政治、宗教、媒體、教育、金融)反撲。舊權威已垮,新秩序未建立,所以才會有各種民主倒退、經濟衰微的亂象。
大家都找不到容易的答案,我們還是得冷靜面對這已進行中的世界大變局,想想要如何努力重建國際與國內信任、合作關係,成為變革時代浪頭的主導者,而不是拒斥改革的犧牲者,或許這才是「川普震盪」給我們的新課題。

美國大選少了共和制衡 民主亂象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張安平/嘉新兆福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美國準總統川普。(法新社)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但美國連續幾天在多處爆發抗議行動,網路上也有許多人呼籲選舉人在十二月十九日的選舉人投票中不要投給川普(雖然可能性不高)。大家不免要問:為什麼一個民主模範生國家的選舉會選到這個地步?
民主政治好像逐漸走調了。一般認知「一人一票」、「少數服從多數」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元素,再進一步就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獨立,相互制衡。但把政治思想回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世界上只有三種政治體制:獨裁、菁英政治和民主政治今天常說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只是這三種制度下更細的思想分類。從此一基礎上於是發展出一種混合體,就是共和制,它同時包含領導者、菁英/議會和民眾的選舉,各有法律賦予的權力和義務,缺一即無法保障共和政體的穩定。
為什麼共和是最能有效運作的制度?因為國家領導人、議會和人民各擁權力,相互制衡,且互補彼此缺點。歷史上有兩個最令人稱羨的共和國,一個是羅馬,一個是威尼斯。羅馬在紀元前五世紀最後一個國王塔克文被推翻後,就進入共和國時代,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型的城邦。到五百年後的紀元前廿七年奧古斯都廢除共和稱帝時,羅馬已經成為西方最富強的國家,領土從英國到北非到中東,控有整個地中海,這都是在羅馬共和國時代發展起來的。
威尼斯是世界最久的共和國,前後維持了一千多年,曾經是獨霸世界的海上強權,也掌控了一大塊陸權的國家,從義大利本土到黑海,還有強大的商業和經濟力量,到十九世紀才被拿破崙滅掉。
在文藝復興時代,佛羅倫斯也曾是共和國,她最後沒有成功,是因她的議會和領導者一直被麥迪奇家族控制,公民和議會無法發揮制衡力量。
其實美國的選舉並不是一人一票制,而是選舉人制度,選舉人是政黨推薦的代表。美國制定憲法時,多數制憲者最擔心的是無政府狀態。他們看到法國大革命後產生的暴民政治,造成政治菁英對普羅大眾的不信任,是有選舉人制度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美國憲法也藉此力圖防止多數暴力,以及選民一時衝動投票的結果。
美國總統選舉近年來許多問題之一,是投票率一路下滑,絕少超過六十%,而這次只有五十七%。顯示許多選民並沒有出來投票,也表示只有不到廿八%的人支持川普當總統,自然容易衍生爭議。共和國有三股政治勢力相互制衡,如果任何一種力量獨大,或沒有執行它的義務,就會失去制衡,造成混亂與不安。近年來民主政治失靈屢見不鮮,也是因為領袖和議會越來越民粹。
在今天「一人一票」等同於一般人對選舉的全部認知時,已很少有人去探討共和是什麼意思了。尤其多數國家都以共和國自稱,卻未能真正體認共和國是領袖、議會和老百姓三種力量各自履行權責,並相互制衡的概念,或許可以為今天全世界充斥民主政治亂象的成因,找出一點端倪。

「臉書助選」不管真或假 只給愛看的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台北市)

川普受訪時指出:「就我在臉書、推特與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的粉絲人數來看,我擁有如此影響力這項事實,幫助我在所有選戰獲勝,其他人錢花得比我多,但我還是贏了。」的確,見諸主流媒體民調預測的掉漆,社群媒體的確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
美國人口約三點二億,二點九億上網,其中約二點三億在臉書上,所以臉書成為大選的一個很重要的消息來源。柯林頓陣營怪臉書上盡是一些謠言和假消息來幫助川普當選(例如教宗支持川普?柯林頓買非法軍火?),認為臉書應該負責任地去消除這些假消息。
這就牽涉到臉書的定位問題,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一直強調臉書是一家科技公司,提供平台讓各種媒體發布消息,對消息的真假不負責任。
但大部分專家認為臉書現在已經是最大的媒體公司,大部分使用者透過臉書來觀看新聞消息,臉書應該盡到媒體責任,對於在平台上發布的消息盡量查證真實性。過去臉書也做了一些努力,例如對於騙取連結假文章的控制等等,但做得不夠。
根據臉書的演算法,一篇新聞的真假或好壞不重要,它被分享、按讚等的次數才重要,愈多就愈會出現在更多用戶的動態牆上,這種方法讓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鋪文擴大影響力。然後臉書也會根據你喜歡或按讚的內容來判斷你的偏好,愈相似的內容就會出現愈多,讓你看到的都是你喜歡的,也就愈容不下不同的意見。
在壓力下臉書也了解其必須做得更多,所以大選後臉書併購了Crowdtangle公司。Crowdtangle是一套分析軟體,能幫助內容張貼者看到自己文章的熱門度、他人回饋度等數據,是很多媒體常用的工具。但媒體業者也擔心臉書此舉是否要封鎖他們分析的門路,讓鋪文成效變成黑箱。
任何選舉千萬不要輕忽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候選人平時就要好好經營和擴大跟隨者。選民也應該睜大眼睛、開放心胸,不要陷入社群媒體的同好泡泡圈當中,否則任何兩極化的社會總是非常危險的。

美國選民真的變了嗎?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謝復生/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美國南卡州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與絕大多數媒體、民調所作的預測不符,引起許多對媒體、民調的質疑。其實這些預測,從選票分布角度來看,也不是那麼離譜。以總選票而言,依據紐約時報估計,柯林頓最終應可領先川普二百萬票以上(或至少一點五個百分點)。(目前仍有數百萬票未算完,多屬缺席投票,並集中於紐約、加州、華盛頓等柯林頓領先州,所以不致影響選舉結果。)這與選前預期相去不遠。
當然,在美國特殊的選舉制度下,選民票多,並不保證當選,主要看選舉人團的選舉人票(共五百卅八張)來定勝負。
個別州也有許多民調,結果多若合符節,顯示民調並非全然失準。比較意外的,是部分地區如賓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等,柯林頓選前看好,結果卻走了樣。這三州若依選前預期由柯林頓獲勝,她就可得到過半數選舉人票而當選。
柯林頓輸掉這三州的原因很多,如她本身的電郵問題、川普最後數天在這幾州成功催票等。但追根究柢,這幾州藍領白人對現狀的不滿,才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主因。這個地區是在所謂銹蝕帶上,是傳統的工業地帶;但在自動化、全球化等因素衝擊下,傳統工業走下坡,藍領工人的經濟地位下滑,因而滋生對現狀不滿的情緒。
當然,藍領白人對現狀的不滿,也夾雜了一些對人口結構改變的憂慮,擔心美國以白人、基督教為主體的社會結構,會有變化。在這種情緒下,當有候選人主張在美墨邊界築高墻、加強取締非法移民、限制穆斯林入境、修訂甚至摒棄對美國不公的自由貿易協定、保護美國在地產業時,自然獲得相當共鳴。
然而,美國各州差異甚大,這幾個州的現象未必完全反映在其他地區,但是,由於這幾州掌握了關鍵的選舉人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次選舉的結果。
就全國性民意而言,美國選民除更分歧外,並沒有結構性的大轉變。柯林頓總得票數還是多於川普。從出口民調看,兩黨選民各自歸隊;中立選民雖略傾向川普,但差異有限。當然,選舉總有個結果。民意固然重要,制度也會左右輸贏,我們不宜從選舉結果,對民意作過度解讀。
誠然,民意不易解讀,但選舉終究產生了一個新的執政團隊,對未來政府施政,自有重大影響。這些投給川普的選民,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對現狀的失落、不滿,也寄望川普能改變現狀。只是這個現狀真能輕易改動嗎?科技創新、自動化能走回頭路嗎?貿易保護能有助於美國經濟成長並增加就業嗎?……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是美國新總統所要面對的,且均不易拿捏。一方面,他要滿足他的支持者的要求,但另一方面,許多問題並無速解,而且,他或他的支持者所提的藥方是否可行,是否會製造更多問題,都不無疑問。因此,髮夾彎難免;只是他的選民是否接受,那就另當別論了。

日核災食品進口急什麼 假公聽真愚民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陳林生/廣告設計文案(高雄市)

漫畫 季青

福島核災區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那是非常專業的問題,政府卻倉促舉辦公聽會,議題訂定也有魚目混珠之嫌。這個盤算當是一石二鳥之計,一則展現民進黨確為最會溝通的政府,再則企圖誘導民意後,再挾民意為決策背書,公聽會的程序走完了,接著福島核災區食品就進口了。
福島核災區食品是否有害,政府應以專業科學研判,切勿以國人的健康,換取日本政府對民進黨政府的支持。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訪日歸來,政府對開放進口福島核災區食品,態度即轉為積極;日前駐日代表謝長廷在立法院發言的曖昧態度,答案已漸漸明朗,又何必假惺惺舉辦公聽會。愚民的企圖,真是讓人作嘔。
張漢平/陸軍備役上校(高雄市)
政府為讓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緊急召開十埸公聽會,幾乎每場都出現抗議事件,彰顯人民對政府開放核災食品的不滿及對核災食品的恐懼。
當初政府為打擊黑心食品,在行政院設立食安辦公室,要徹底掃除國人對有害有毒、黑心食品的恐懼。因此政府對進口食品把關,在考量上必須更周延,作法上必須更嚴謹,標準上必須符合國際規範。
如今許多國人仍有疑慮,為何還要開放進口?我們要問:一、目前有哪些先進國家已開放進口?二、開放的標準為何?三、核災食品非要進口的原因為何?四、進口後政府能百分百的保證安全嗎?此案連執政黨立委林淑芬都公開表示:「政府在作法和管理等方面仍有許多缺失,不認為台灣做好監督準備。」政府還要強渡關山嗎?
人民有免於恐懼的權利,政府則有確保人民安全的完全責任,期待在核災食品進口前,政府要多聽人民的聲音,多瞭解人民的想法,多為人民的健康與安全著想。

故宮拆的12獸首 盼放前台中糖廠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莊作成/退休教師(台中市)

故宮南院十二獸首昨日被拆除。報載立委預測,獸首移除後可能方案,包括退給成龍、收回倉庫、鑄融銷毀、破銅舊貨(破銅爛鐵)、開放拍賣。
建議把獸首置於台中市東區前台中糖廠內泉源公園。民國卅七年冬,大陸形勢逆轉,故宮搶運文物精華,匆促渡海來台。主辦人教育部政次杭立武(來台升教育部長),商借台中糖廠倉庫存放文物;廠長於升峰撥借台糖土地,讓故宮建造辦公處及員工宿舍,連棟二十三間,即今台中市振興路門牌一至四十五號(單號)。並同意員工子女就讀私立台糖小學
泉源公園為近年開闢之小公園,比鄰樂業國小(原台糖小學)。此區域空間就是當年故宮文物存放的倉庫。呼籲故宮將獸首裝置此地,並把泉源公園改名為「台糖藏寶」公園。真誠面對歷史,讓故宮國寶文物遷徙來台的歷史真相,完整呈現。

王正方/轉型正義的真正實踐者

.王正方/轉型正義的真正實踐者
.王文華/自己先好好活過一次
.舒國治/觀李安新片「比利.林恩」有感
.嚴震生/以「禮運大同篇」紀念孔子與國父
.蘇蘅/為何美國媒體和民調大挫敗?
.黃介正/美選後三大兵推想定
.馬凱/自由化,毋寧死?







王正方/轉型正義的真正實踐者


2016-11-15 00:06 聯合報  王正方

有幸訪問了橫井量子和渡邊義治夫妻,他們是居住在東京區的舞台劇藝術家。兩個下午的談話,有了較為深入的瞭解;他們全心致力於反對二次大戰時的日本軍國主義,譴責殘暴的戰爭,數十年來二位藝術家編成幾個劇本,不計榮辱、報酬、現身說法、堅持不懈的在各地演出。
橫井與渡邊都是一九四五年後出生的,二戰時日軍的血腥暴行,他們沒有直接接觸到,但二位的父親都參與了軍事行動。渡邊的父親是滿州軍中尉,負責抓鐵路上的中國人、滿州人「土匪」,多處以極刑,戰後國際法庭判渡邊中尉為C級戰犯。橫井的父親做軍需生意,在戰時發了財。回憶起他們狂暴不仁的父親;睡夢中會大聲吼叫「清奴!」跪坐著在軍刀上抹油,刀上有中國人的斑斑血痕,動輒辱罵毆打妻子和子女,渡邊的父親最後上吊身亡。殘酷的戰爭不止於侵略者以暴力摧毀他國,參與者更深受其害。戰爭雖然結束,但餘威不減,又嚴重傷害到自己的下一代。
大半生致力於小劇場的編劇演出。他們首次去中國大陸旅行,橫井記得有位中國廚師對她說:「當年日本抓走了很多人,都沒有回來。」感觸很深。一九九三年編成「再會」一劇,為戰時遭受殘害的中國人道歉,九五年是日本戰敗五十周年,該劇在哈爾濱、美國等地上演。二○○五年,他們完成另一劇本:「地獄的十二月、悲傷的南京」,講述南京大屠殺真相。這齣戲自二○○六年至二○一三年在日本各地九十六個場所共演出一○一場,東京地帶演了四十多次,在南京等地也作了演出。
小劇場一向辛苦,觀眾不多,收入有限。題材敏感不時髦,目前過半日本民眾,要忘記過去。他們二位便不時受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攻擊與騷擾;罵他們是叛國者、非國民。
偶然接觸到「慰安婦」事件。橫井最是感性,一談到它情緒便不能自制;她認為性暴力是最不可寬恕的罪行,日本軍國主義者設慰安所、侵犯女性、目睹父親對母親施性暴力;橫井便掩目低聲飲泣起來。去大阪參加慰安婦證言會;韓國慰安婦的譯員,因哀傷過度無法繼續。一位老兵上台懺悔,講到半途便昏厥過去。
他們開始詳盡的訪問了四位年邁慰安婦、一位貴州婦人在慰安所懷孕生下來的兒子,編成的劇本名:「眼見為憑」(Hitomi)。這齣戲曾經在美國、中國大陸、日本演出多次。
「眼見為憑」在台北中正堂演藝廳首演:演員在場上獨白,講述每一位慰安婦的經歷。其中有貴州慰安婦在慰安所懷孕,因為勝利來得突然未能墮胎,孩子生下來被所有人鄙視唾棄如豬狗,繼父打斷他的腿,非人生活過了六七十年,怨恨為何要生下他來,但說到母親一生的無比折磨,兒子是唯一深切瞭解她苦難的人,他突然跪下痛哭,口齒不清的說:「媽媽,我感謝妳,好感謝妳…!」全體觀眾為之動容。
侵略戰爭、血腥屠殺、性暴力,均非正義,試圖忘記或逃避罪行,只會帶來更深的痛苦,悲慘的歷史萬萬不可重演。
台灣流行「轉型正義」之說,還在空談,未見實例。
我幸運的遇到了兩位轉型正義的真正實踐者。
(作者為電影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