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聯合筆記/「川普震盪」的歷史逆襲

.美國大選少了共和制衡 民主亂象
.「臉書助選」不管真或假 只給愛看的
.聯合筆記/「川普震盪」的歷史逆襲
.美國選民真的變了嗎?
.地價稅暴衝? 政府心慌亂「補救」
.蔡英文痛苦…如何兩邊討好
.日核災食品進口急什麼 假公聽真愚民
.故宮拆的12獸首 盼放前台中糖廠






聯合筆記/「川普震盪」的歷史逆襲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游其昌

不是從英國脫歐才開始,這幾年環繞著全世界的民主倒退現象一波接著一波,歐洲右派政黨興起,菲律賓力挺杜特蒂,美國選擇了川普,逆襲的狂潮還沒停,即將衝向法國、德國大選。各國的窮人都透過選票推倒中產階級與菁英們所建構的「全球化」、「自由化」高牆,他們用選票怒吼著:「我們受夠了」。
媒體上用著「民粹主義」的標籤,暗示這些選民落後不理智,跟不上進步的潮流,卻沒有發現,這些結果再次證明了民主的可貴。當被剝奪者失去了職業與希望,因財富不均和技能不足狂受打擊,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選票懲罰既有體制的把持者,不管他們是「柯林頓夫婦」或是「主流媒體」,抑或是華爾街的金童巨富,擁有太上權力的歐盟。選民們或許拿不出更高明的方案,但至少能挺起胸膛向這些「菁英們」嗆聲,憑什麼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只能由你們詮釋決定?
看看顛覆這場選舉的工具,或許更能清楚見識到川普出線的必然。一再威脅柯林頓選情的「維基解密」與「電郵門」,全是傳統政治運作未曾面臨過的數位挑戰;社群媒體的大拚鬥,跨越國界地參與乃至改變了這些選舉的走向,數位革命更容易匯集鼓動參與者的權力意識、危機感與不信任感,這些都是「素人政治家」用以擊潰既有權力結構的有效彈藥,成本不高但有效。這就是川普的秘訣,不需要耶魯和紐約時報告訴我們美國往那裡去,靠著鄉民和談話性節目語言的情緒與刺激,美國民眾就高興讓川普做「接班人」,誰能比川普還牛?
這股「反全球化」和「反體制」的逆襲固然是世界新浪潮,卻像極了二戰前的歷史倒帶。工業革命催生了第一波的全球化,也帶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經濟大蕭條,德國的威瑪憲法據說是最好的憲法,也擋不住經濟崩解與「不信任主義」,反而成為民族主義、保護主義滋長的溫床,讓「有效能的法西斯政府」抬頭,造就了「素人狂人領袖」希特勒,當時英國霸權衰微、國際聯盟失能,姑息主義猖獗,美國就如今天川普所主張的孤立主義般在一旁束手,結果就是再一次的血腥戰爭,證實人類的愚昧。
理論上,互聯網數位革命應當會帶給人類更聰明的未來、更智慧的決定,事實上,在當下典範轉移,重建國際、國家、宗教、企業乃至家庭新秩序的銜接口,全球庶民的危機感會向這「新工業革命」反撲,向所有的代理人(政治、宗教、媒體、教育、金融)反撲。舊權威已垮,新秩序未建立,所以才會有各種民主倒退、經濟衰微的亂象。
大家都找不到容易的答案,我們還是得冷靜面對這已進行中的世界大變局,想想要如何努力重建國際與國內信任、合作關係,成為變革時代浪頭的主導者,而不是拒斥改革的犧牲者,或許這才是「川普震盪」給我們的新課題。

美國大選少了共和制衡 民主亂象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張安平/嘉新兆福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美國準總統川普。(法新社)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但美國連續幾天在多處爆發抗議行動,網路上也有許多人呼籲選舉人在十二月十九日的選舉人投票中不要投給川普(雖然可能性不高)。大家不免要問:為什麼一個民主模範生國家的選舉會選到這個地步?
民主政治好像逐漸走調了。一般認知「一人一票」、「少數服從多數」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元素,再進一步就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獨立,相互制衡。但把政治思想回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世界上只有三種政治體制:獨裁、菁英政治和民主政治今天常說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只是這三種制度下更細的思想分類。從此一基礎上於是發展出一種混合體,就是共和制,它同時包含領導者、菁英/議會和民眾的選舉,各有法律賦予的權力和義務,缺一即無法保障共和政體的穩定。
為什麼共和是最能有效運作的制度?因為國家領導人、議會和人民各擁權力,相互制衡,且互補彼此缺點。歷史上有兩個最令人稱羨的共和國,一個是羅馬,一個是威尼斯。羅馬在紀元前五世紀最後一個國王塔克文被推翻後,就進入共和國時代,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型的城邦。到五百年後的紀元前廿七年奧古斯都廢除共和稱帝時,羅馬已經成為西方最富強的國家,領土從英國到北非到中東,控有整個地中海,這都是在羅馬共和國時代發展起來的。
威尼斯是世界最久的共和國,前後維持了一千多年,曾經是獨霸世界的海上強權,也掌控了一大塊陸權的國家,從義大利本土到黑海,還有強大的商業和經濟力量,到十九世紀才被拿破崙滅掉。
在文藝復興時代,佛羅倫斯也曾是共和國,她最後沒有成功,是因她的議會和領導者一直被麥迪奇家族控制,公民和議會無法發揮制衡力量。
其實美國的選舉並不是一人一票制,而是選舉人制度,選舉人是政黨推薦的代表。美國制定憲法時,多數制憲者最擔心的是無政府狀態。他們看到法國大革命後產生的暴民政治,造成政治菁英對普羅大眾的不信任,是有選舉人制度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美國憲法也藉此力圖防止多數暴力,以及選民一時衝動投票的結果。
美國總統選舉近年來許多問題之一,是投票率一路下滑,絕少超過六十%,而這次只有五十七%。顯示許多選民並沒有出來投票,也表示只有不到廿八%的人支持川普當總統,自然容易衍生爭議。共和國有三股政治勢力相互制衡,如果任何一種力量獨大,或沒有執行它的義務,就會失去制衡,造成混亂與不安。近年來民主政治失靈屢見不鮮,也是因為領袖和議會越來越民粹。
在今天「一人一票」等同於一般人對選舉的全部認知時,已很少有人去探討共和是什麼意思了。尤其多數國家都以共和國自稱,卻未能真正體認共和國是領袖、議會和老百姓三種力量各自履行權責,並相互制衡的概念,或許可以為今天全世界充斥民主政治亂象的成因,找出一點端倪。

「臉書助選」不管真或假 只給愛看的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台北市)

川普受訪時指出:「就我在臉書、推特與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的粉絲人數來看,我擁有如此影響力這項事實,幫助我在所有選戰獲勝,其他人錢花得比我多,但我還是贏了。」的確,見諸主流媒體民調預測的掉漆,社群媒體的確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
美國人口約三點二億,二點九億上網,其中約二點三億在臉書上,所以臉書成為大選的一個很重要的消息來源。柯林頓陣營怪臉書上盡是一些謠言和假消息來幫助川普當選(例如教宗支持川普?柯林頓買非法軍火?),認為臉書應該負責任地去消除這些假消息。
這就牽涉到臉書的定位問題,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一直強調臉書是一家科技公司,提供平台讓各種媒體發布消息,對消息的真假不負責任。
但大部分專家認為臉書現在已經是最大的媒體公司,大部分使用者透過臉書來觀看新聞消息,臉書應該盡到媒體責任,對於在平台上發布的消息盡量查證真實性。過去臉書也做了一些努力,例如對於騙取連結假文章的控制等等,但做得不夠。
根據臉書的演算法,一篇新聞的真假或好壞不重要,它被分享、按讚等的次數才重要,愈多就愈會出現在更多用戶的動態牆上,這種方法讓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鋪文擴大影響力。然後臉書也會根據你喜歡或按讚的內容來判斷你的偏好,愈相似的內容就會出現愈多,讓你看到的都是你喜歡的,也就愈容不下不同的意見。
在壓力下臉書也了解其必須做得更多,所以大選後臉書併購了Crowdtangle公司。Crowdtangle是一套分析軟體,能幫助內容張貼者看到自己文章的熱門度、他人回饋度等數據,是很多媒體常用的工具。但媒體業者也擔心臉書此舉是否要封鎖他們分析的門路,讓鋪文成效變成黑箱。
任何選舉千萬不要輕忽社群媒體的影響力,候選人平時就要好好經營和擴大跟隨者。選民也應該睜大眼睛、開放心胸,不要陷入社群媒體的同好泡泡圈當中,否則任何兩極化的社會總是非常危險的。

美國選民真的變了嗎?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謝復生/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美國南卡州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與絕大多數媒體、民調所作的預測不符,引起許多對媒體、民調的質疑。其實這些預測,從選票分布角度來看,也不是那麼離譜。以總選票而言,依據紐約時報估計,柯林頓最終應可領先川普二百萬票以上(或至少一點五個百分點)。(目前仍有數百萬票未算完,多屬缺席投票,並集中於紐約、加州、華盛頓等柯林頓領先州,所以不致影響選舉結果。)這與選前預期相去不遠。
當然,在美國特殊的選舉制度下,選民票多,並不保證當選,主要看選舉人團的選舉人票(共五百卅八張)來定勝負。
個別州也有許多民調,結果多若合符節,顯示民調並非全然失準。比較意外的,是部分地區如賓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等,柯林頓選前看好,結果卻走了樣。這三州若依選前預期由柯林頓獲勝,她就可得到過半數選舉人票而當選。
柯林頓輸掉這三州的原因很多,如她本身的電郵問題、川普最後數天在這幾州成功催票等。但追根究柢,這幾州藍領白人對現狀的不滿,才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主因。這個地區是在所謂銹蝕帶上,是傳統的工業地帶;但在自動化、全球化等因素衝擊下,傳統工業走下坡,藍領工人的經濟地位下滑,因而滋生對現狀不滿的情緒。
當然,藍領白人對現狀的不滿,也夾雜了一些對人口結構改變的憂慮,擔心美國以白人、基督教為主體的社會結構,會有變化。在這種情緒下,當有候選人主張在美墨邊界築高墻、加強取締非法移民、限制穆斯林入境、修訂甚至摒棄對美國不公的自由貿易協定、保護美國在地產業時,自然獲得相當共鳴。
然而,美國各州差異甚大,這幾個州的現象未必完全反映在其他地區,但是,由於這幾州掌握了關鍵的選舉人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次選舉的結果。
就全國性民意而言,美國選民除更分歧外,並沒有結構性的大轉變。柯林頓總得票數還是多於川普。從出口民調看,兩黨選民各自歸隊;中立選民雖略傾向川普,但差異有限。當然,選舉總有個結果。民意固然重要,制度也會左右輸贏,我們不宜從選舉結果,對民意作過度解讀。
誠然,民意不易解讀,但選舉終究產生了一個新的執政團隊,對未來政府施政,自有重大影響。這些投給川普的選民,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對現狀的失落、不滿,也寄望川普能改變現狀。只是這個現狀真能輕易改動嗎?科技創新、自動化能走回頭路嗎?貿易保護能有助於美國經濟成長並增加就業嗎?……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是美國新總統所要面對的,且均不易拿捏。一方面,他要滿足他的支持者的要求,但另一方面,許多問題並無速解,而且,他或他的支持者所提的藥方是否可行,是否會製造更多問題,都不無疑問。因此,髮夾彎難免;只是他的選民是否接受,那就另當別論了。

日核災食品進口急什麼 假公聽真愚民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陳林生/廣告設計文案(高雄市)

漫畫 季青

福島核災區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那是非常專業的問題,政府卻倉促舉辦公聽會,議題訂定也有魚目混珠之嫌。這個盤算當是一石二鳥之計,一則展現民進黨確為最會溝通的政府,再則企圖誘導民意後,再挾民意為決策背書,公聽會的程序走完了,接著福島核災區食品就進口了。
福島核災區食品是否有害,政府應以專業科學研判,切勿以國人的健康,換取日本政府對民進黨政府的支持。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訪日歸來,政府對開放進口福島核災區食品,態度即轉為積極;日前駐日代表謝長廷在立法院發言的曖昧態度,答案已漸漸明朗,又何必假惺惺舉辦公聽會。愚民的企圖,真是讓人作嘔。
張漢平/陸軍備役上校(高雄市)
政府為讓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緊急召開十埸公聽會,幾乎每場都出現抗議事件,彰顯人民對政府開放核災食品的不滿及對核災食品的恐懼。
當初政府為打擊黑心食品,在行政院設立食安辦公室,要徹底掃除國人對有害有毒、黑心食品的恐懼。因此政府對進口食品把關,在考量上必須更周延,作法上必須更嚴謹,標準上必須符合國際規範。
如今許多國人仍有疑慮,為何還要開放進口?我們要問:一、目前有哪些先進國家已開放進口?二、開放的標準為何?三、核災食品非要進口的原因為何?四、進口後政府能百分百的保證安全嗎?此案連執政黨立委林淑芬都公開表示:「政府在作法和管理等方面仍有許多缺失,不認為台灣做好監督準備。」政府還要強渡關山嗎?
人民有免於恐懼的權利,政府則有確保人民安全的完全責任,期待在核災食品進口前,政府要多聽人民的聲音,多瞭解人民的想法,多為人民的健康與安全著想。

故宮拆的12獸首 盼放前台中糖廠


2016-11-15 00:07 聯合報  莊作成/退休教師(台中市)

故宮南院十二獸首昨日被拆除。報載立委預測,獸首移除後可能方案,包括退給成龍、收回倉庫、鑄融銷毀、破銅舊貨(破銅爛鐵)、開放拍賣。
建議把獸首置於台中市東區前台中糖廠內泉源公園。民國卅七年冬,大陸形勢逆轉,故宮搶運文物精華,匆促渡海來台。主辦人教育部政次杭立武(來台升教育部長),商借台中糖廠倉庫存放文物;廠長於升峰撥借台糖土地,讓故宮建造辦公處及員工宿舍,連棟二十三間,即今台中市振興路門牌一至四十五號(單號)。並同意員工子女就讀私立台糖小學
泉源公園為近年開闢之小公園,比鄰樂業國小(原台糖小學)。此區域空間就是當年故宮文物存放的倉庫。呼籲故宮將獸首裝置此地,並把泉源公園改名為「台糖藏寶」公園。真誠面對歷史,讓故宮國寶文物遷徙來台的歷史真相,完整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