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歐洲永續規範 是挑戰也是契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424/web/ 

◆  聯合報社論/兩岸交流搞戒嚴,賴清德想學尹錫悅?
◆  聯合報黑白集/川普「不言」
◆  經濟日報社論/歐洲永續規範 是挑戰也是契機








經濟日報社論/歐洲永續規範 是挑戰也是契機


2024-12-12 01:13  經濟日報/ 社論
全球對永續議題日益關注,歐盟並持續推進相關制度。(路透)


全球對永續議題日益關注,歐盟並持續推進相關制度,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SRD)和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成為核心框架,為企業揭露永續資訊設立了明確標準。CSRD 自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起分階段實施,取代原先的非財務報導指令(NFRD),並透過 ESRS 的要求,大幅擴展揭露範圍與深度。這些規範不僅對歐盟內部企業產生影響,也對非歐盟企業,特別是與歐洲市場緊密相關的供應鏈企業,帶來廣泛影響。ESRS 框架涵蓋1,144項質化與量化指標,象徵著企業揭露永續資訊的轉變,從過去的「選擇性」逐步走向「強制性」,同時推升資訊透明度與可驗證性的標準

ESRS 的核心理念是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企業需同時揭露其對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外部環境對其財務狀況的影響準則涵蓋環境(E)、社會(S)與治理(G)三大領域。舉例像在環境方面,企業需披露溫室氣體排放、能源效率提升、氣候變遷調適等數據,還需提供中長期策略,如再生能源部署和碳排放短中長期目標。同時,企業還需說明其對市場趨勢、技術創新及法規變化的應對策略。這些新的規範要求不僅檢驗企業現有的資訊蒐集與管理能力,內部永續治理架構也需加強協調以滿足揭露需求。

除了 CSRDESRS歐盟於今年正式通過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責任。CSDDD 要求企業在營運和價值鏈中,主動識別、預防、終止並減輕對環境、社會及治理的負面影響。這意味著企業需超越自身範疇,審視全球供應鏈,確保合作夥伴符合永續標準,並制定具體措施以定期評估其有效性。對出口至歐洲市場的台灣企業而言,CSDDD 規範帶來更深遠的影響,尤其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以應對這些要求。

歐洲的高標準永續規範對台灣企業產生了多層次影響。首先,台灣企業需要顯著提升數據收集與管理能力,以滿足規範要求的揭露廣度與深度。其次,供應鏈管理的挑戰尤為突出,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下,多數公司缺乏應對歐洲永續標準急遽提高的經驗。此外,合規成本的增加也是一大挑戰,企業需要投入資金導入新系統或聘請獨立第三方進行策略指導與報告審核

然而,挑戰與機遇往往並存,若企業能順利符合歐洲永續要求,不僅有助於拓展歐洲市場,還能提升國際品牌形象。符合這些標準也可能吸引綠色資本的注目,如 ESG 基金等,為企業帶來較低的資金成本或新的融資機會。

台灣企業在應對歐洲永續規範時,需採取積極策略以內化永續發展為核心營運目標。建立內部永續性管理體系是關鍵,企業需整合數據與業務流程,並與供應鏈夥伴緊密合作,確保上下游共同提升永續表現。同時,政府在推動企業永續轉型方面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應提供具體地政策支持,例如建立不只侷限於上市櫃公司的全國性數據共享平台,以降低中小企業的各種相關數據管理成本;提供財政補助或稅務優惠,減輕企業遵循高標準規範的負擔;促進與歐盟、日本及其他先進國家在不同產業上的技術合作,幫助企業快速邁向永續目標。

面對這些挑戰,企業需要在內部策略調整與外部資源整合上有所突破,才能在全球永續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歐洲的永續法規不僅重新定義了企業競爭思維,也為台灣企業提供了一個在國際市場提升地位的契機。這些規範的推動可能成為台灣企業擴大歐洲市場影響力的重要關鍵。同時,企業在適應這些規範過程中,勢必會推動其內部治理與外部合作的變革,這些變革更可能成為台灣下一步經濟升級轉型的新活力。














聯合報黑白集/川普「不言」


2024-12-12 04:50  聯合報/ 黑白集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專訪,他表示日前曾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溝通,但未向習近平傳達別入侵台灣。 圖/翻攝自NBC


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川普,竟也有「不言」的時候。他被美媒問到如果中共犯台,他是否會「出兵護台」;他答「我不會說」。記者又問了一次,他仍拒絕承諾;他說,「我得協商事情,對吧!」

川普不想對「出兵護台」作出承諾,有兩大原因。第一,他一向反對捲入「別人的戰爭」,顯然也包括台海戰爭在內。第二,他一心要讓俄烏戰爭落幕,此刻正求於習近平的協助。事情尚未成,現在當然沒必要惹毛中共翻臉。

以川普之善變,他上任後,世界政經秩序恐將大幅改寫,各國皆嚴陣以待。但川普的「不言」,除反映其現實作風,倒也顯示了某種誠實。否則,他大可胡謅亂吹一通,稱將如何出兵反制中共、保護民主台灣云云;但他只說,「我偏好他們不要入侵」。

問題在,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的賴政府,現在應如何面對川普時代的鉅變?川普和拜登不同,他不想扮演世界警察,不想干預他國事務,但他會用激烈的經濟制裁手段爭取美國的利益相對而言,拜登無力解決俄烏和以哈戰爭,卻忙著合縱連橫,又是印太同盟,又是美日韓同盟、美英澳同盟。他下台後,這些同盟恐怕也都隨之散夥。這也是賴清德要想清楚的。

把國家的安危寄託於他國的「保護」,往往會心存幻想。面對川普的不語,賴清德也該醒醒!













聯合報社論/兩岸交流搞戒嚴,賴清德想學尹錫悅?


2024-12-12 04:50  聯合報/ 社論
陸委會11日舉行記者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政府願意釋出最大的善意,先同意上海訪團來台參加雙城論壇。 記者曾學仁/攝影


尹錫悅發動戒嚴失敗,民進黨卻發文支持,引來全球側目。賴清德聲稱「不走回頭路」,綠營卻藉由陸生訪台、網紅接受大陸利誘等議題,將兩岸交流與統戰畫上等號。綠委與側翼並配合炒作,將馬英九、王金平乃至介紹大陸旅遊的影音創作者,都扣上「中共引路人」紅帽。近日更傳,陸委會擬以中共「軍演」為名喊停即將登場的「雙城論壇」,所幸並未成真,否則就太顯怯懦了。

尹錫悅戒嚴的主要理由,是要「剷除國內親朝鮮分子」,質疑反對黨與北韓勾結。賴政府的作法如出一轍,除追殺「中共同路人」,更進一步推向「中共引路人」。在野黨質疑,這是要恢復戒嚴,禁止兩岸交流嗎?

馬英九基金會邀大陸高校生組團來訪,因團員祝福「中國台北隊」獲世界棒球冠軍,意外引發「統戰」的抹黑。陸生團離台後,網紅八炯發表「中國統戰紀錄片」,由曾在大陸發展的歌手講述統戰部門如何收買台灣網紅進行滲透宣傳。網路社群出現接力名單,煽動支持者網暴介紹大陸旅遊的網紅,兩岸社群平台戰聲不斷。

接著,綠委沈伯洋直接點名馬英九是「統戰中間人」,並指控王金平所提「主權同而不分」就是推動「一國兩制」。綠委王義川跟進,以「矮化國格」之名,要求陸委會嚴懲馬英九基金會。民進黨北市議員更以「馬龍盤絲洞」事件,要求中山女高校長承諾不再進行兩岸交流,市長蔣萬安回嗆:「是要戒嚴阻止交流嗎?」

綠營要求從嚴管制兩岸交流,抹紅在野黨是國安危機。這和尹錫悅抹黑在野黨為「親北韓勢力」,並下令戒嚴逮捕在野黨政要,可謂一丘之貉。如今尹錫悅已成韓國人民討伐對象,賴清德卻縱容全黨「護小編 TEAM 戒嚴」,甚至製造一連串抹紅攻擊,並把風向大刀對準馬英九及兩岸交流的支持者。這種作法,一則是在轉移「挺戒嚴」的焦點,二則也在混淆是非。

賴清德表面上指示陸生團事件要依法處理,但他肯定前往舉牌抗議的鬧場學生,顯然已另定調。交流的目的本在化解兩岸分歧,何況,只是一名大學生口語表達欠妥。我方大可從容說明,「中華台北」並非「中國台北」;但賴政府支持街頭抗爭,擺明無意求同存異。而陸委會既稱掌握網紅被「統戰收買」,卻不依法查辦,寧可讓「全台千名統戰網紅」等不實訊息流傳,放任網路公審。對民進黨而言,別人費心促成的交流,難道只是它堆積仇恨抗中的柴火?

賴總統出訪被侷限在南太,與美方重要人士接觸被安排在關島;華府的用心意在言外。賴政府外交處境限縮又遇陸生團掀起交流波濤,綠營及獨派人士心生焦慮,意圖打壓兩岸互動升溫,並不意外。令人意外的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發文力挺尹錫悅戒嚴,讓人想起半年前柯建銘指控立院已是習近平「長臂管轄」範圍,對韓國戒嚴油然而生既視感,賴清德和尹錫悅的距離似乎僅在一紙正式戒嚴令之別。兩人都企圖利用國安問題消滅在野勢力,以解決個人權力困境。

賴清德稱不會走回頭路,但民進黨執政雙標又昨非今是,沉淪比開倒車更可怖。在尹錫悅戒嚴之前,賴清德已向民主獨裁致敬,他無視分權制衡凌駕憲法之上,踐踏法治與民意,不必用槍指著人民就能行使獨裁。諷刺的是,他藉黑熊、青鳥呼喝兩岸中止交流,而這些政治乩童乃義和團者流,只能在內部找敵人逞凶鬥狠,無助對抗對岸軍事及經貿圍堵。正讓人看穿賴政府的色厲內荏,對國政束手無策。





川普2.0 台無樂觀本錢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424/web/ 

◆  川普2.0 台無樂觀本錢
◆  尹錫悅下台日倒數 賴應引以為戒
◆  不讓雙城論壇變「霜城」
◆  民主及獨裁 霸凌無差別
◆  別搞反交流 陸委會應高瞻遠矚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川普2.0 台無樂觀本錢


2024-12-12 05:36  聯合報/ 吳思鍾/西陵電子創辦人,曾任電電公會、工商建研會、青創會理事長(台北市)


有人說,川普2.0,任用的核心幕僚都是反中鷹派,對台灣有利。我不這樣認為。台灣對川普2.0,絕不能盲目樂觀。

我的看法,川普就是個重利商人,是亂世梟雄,觀其言行,能以粗鄙言語罵台灣是小偷,說他是企業家都是溢美。但是,他很務實,他不管是非正義,也不講仁義道德,在乎的只有美國利益,關心的核心議題有兩個,其一,幫美國人找工作,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其二,幫美國找錢,減少聯邦政府財政赤字。他很清楚,沒錢,美國不會再次偉大。

對內,他任用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可以預期政府會大量裁員,費用也會大幅縮減,但難免哀鴻遍野。對外,他對所有進口產品課徵十至廿%關稅,對中國加碼至六十%以上。但課稅存在通膨隱憂,而通膨又將引發聯準會升息,升息不利經濟,是七傷拳。

川普心中的美中對抗,只是透過對中國極限施壓,為美國獲取最大的利益,賴清德和台灣人民不要錯誤解讀為「美中對抗,證明川普愛台灣」。

其實,台灣在川普眼中只是一棵搖錢樹,他不僅說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搶走美國人的工作;還說,台灣很有錢,他為日後找台灣要錢預先做了鋪陳,因為,在川普心底,「被偷的總是要還」;他對台積電虎視眈眈,政府不可大意。

面對川普2.0的不確定性,賴清德應沉穩以對。政府與美對談,心態上要起平坐,任何決策都應以台灣利益為優先,不要誤以為對美國惟命是從,川普就會輕輕放過。我對眼前最迫切的台積電和晶片產業外移,給賴清德總統兩點建議:

一、嚴格管制晶片產業外移,立即停止「晶片外交」。我認為,「晶片外交,就是賣台!」政府更不能因迷戀外交虛名,把台灣賴以生存發展的晶片科技「白玉當白菜」到處送人。晶片產業的外移,對台灣造成的傷害,將遠超過李登輝年代的台灣第一次產業外移,賴清德應小心謹慎,並立即停止小英政府「晶片外交」的錯誤政策!

二、政府應立即建立戰略物資管制機制,慎防台積電變美積電。我認同學者郭正亮所言「川普當選,極可能會要求台積電在美註冊,變成美積電!」可以確信,台積電是一塊肥肉,只要有機可乘,川普絕不會手軟。

半導體是影響地緣政治的戰略物質,世界各國都在管制。我對賴政府另有三點建議,也希望朝野能有共識,盡可能趕在川普上任前,完成必要之行政和立法準備。

其一,政府應立即建立戰略物資審核機制,必要時立法,審慎管制晶片產業的外移。

其二,政府應建立晶片產業危機處理小組,對台積電有可能被迫在美註冊,預作防範。

其三,長遠之計,台積電董事會中華民國籍董事必須過半,以避免不必要的危機發生。

看張忠謀的自傳,知道他對接班人的選擇極其慎重,今天台積電之所以成功,證明張忠謀過去的決策正確,是台灣人民可以信賴的企業領袖,我們也相信魏哲家是正確的接班人。但是,由眼前台積電外籍董事過半,使台灣和台積電都存在隱憂,政府應立即找張忠謀、魏哲家解原因,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外力介入?對於可能產生的危機應預做防範。













尹錫悅下台日倒數 賴應引以為戒


2024-12-12 05:36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南韓總統尹錫悅鞠躬道歉後再次進入神隱前,宣布將自己未來的「政治日程」交由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全權處理後,經過國民力量黨閉門熱烈討論五個多小時,決定尹錫悅於明年二至三月間辭去總統職位,接著四月或五月舉行大選

對於執政黨的這項安排,至今處於「家裡蹲」困境的尹錫悅,沒有表示反對或接受,可見他目前的尷尬局面。形式上,總統職權目前由國務總理韓悳洙和執政黨代表韓東勳二人分擔

目前,對於三日晚間尹錫悅突如其來的戒嚴,其真正原因還是「霧煞煞」,但可從尹錫悅講的戒嚴「切迫性」找出一些蛛絲馬跡。首先,自第廿一屆國會「朝小野大」開始,尹錫悅上台後今年四月第廿二屆國會選舉執政黨慘敗,執政黨與反對黨的國會席次差距更拉大

尹錫悅施政飽受「朝小野大」的嚴峻挑戰,國會第一大黨民主黨結合祖國革新黨等五個反對黨,只差八席就占了總名額三百席的三分之二,可以說無所不為阻擋尹錫悅施政。變成總統行使否決權,國會則一再提案,相互踢來踢去,不斷惡性循環,卻給人民烙印「尹錫悅無能」的印象。

在這種情況下,逼得尹錫悅不得不發出總統威力,卻反而戒嚴不成,不僅沒能關閉國會和逮捕朝野國會議員,並且讓國會議長禹元植主持會議推翻戒嚴令,並決議戒嚴違法違憲,讓尹錫悅頭破血流

國會這一關雖失敗,但戒嚴兵闖入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拿走第廿二屆國會選舉時的「舞弊」證據,也許這是尹錫悅戒嚴的唯一收穫。可惜,以目前的政局發展趨勢,不僅要走漫長的司法程序,尹錫悅且面臨提前下台的命運。

調查戒嚴原委和真相正如火如荼進行,可笑的是,南韓檢察署、警察局和高位公職者犯罪搜查處等競相調查涉入戒嚴的軍警及公務員,但已被逮捕的前國防部長金龍顯稱完全由他負責,並請求寬恕其他執行戒嚴的司令等人。儘管金龍顯願意扛起全部責任,但相關人員陸續被傳喚,看來本案非要向上發展並追根究柢。十四日開始,民主黨揚言每星期六國會召開臨時會議、舉行彈劾總統投票

有趣的是,民主黨代表李在明和前法務部長曹國都是「罪犯」,但也是下屆總統有力的候選人,等待最高法院的判決,判決時間剛好在大選前後,因此國民力量黨陷入矛盾,又要尹錫悅照該黨開出的時間表下台,卻又絕對不能讓李在明或曹國當選總統。

南韓政局極度混亂,每年此時大學《教授新聞》發表四字成語,代表南韓知識分子的良知。大學教授批評尹錫悅跳梁跋扈和厚顏無恥,恐怕尹錫悅下台只是時間遲早而已。

從尹錫悅看賴總統,兩人相似度頗高。尹錫悅親近美日,現在拜登和石破茂卻都無法介入南韓政治救援尹錫悅,兩年半的亮麗外交一夜之間成為泡沫。尹錫悅的幕僚都是過去的同事或同學,造成自己今日慘酷的結局。賴清德要不要引以為戒?













不讓雙城論壇變「霜城」


2024-12-12 04:49  聯合報/ 黃奎博/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


從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開始的年度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歷經馬政府、蔡政府到如今的賴政府,台北市長則從郝龍斌、柯文哲換到蔣萬安,今年差點變成「霜城論壇」,無法觀摩交流。

台北、上海於本月四日共同宣布今年雙城論壇將於十七日舉辦,所以「霜城論壇」不可能出於雙方主觀意願,而是隨著最近憲兵二一一營查獲共諜、某網紅稱握有中共以台灣名人進行對台統戰的紀錄片、我相關部門強調中共解放軍海軍在第一島鏈及台灣周圍部署態勢明顯且「數字非常驚人」等事,逐漸醞釀成賴政府有可能不核准滬團來台的氛圍。加上我「安全消息人士」告訴外媒,中共當局近期將針對賴清德出訪發動軍演,於是「雙城變霜城」似乎不是不可能。

綠營也藉著所謂的中共軍演給北市府施加壓力,認為不應在如此氛圍仍堅持要辦雙城論壇。蔣市長則一直強調雙城論壇就是市政交流,而且「雙城好、兩岸好」,「愈緊張愈困難時,愈需要溝通交流,交流比不交流好,增加解比增加誤解好」。

來自美國的消息則幫北市府減壓。有不具名的美國官員稱,不認為解放軍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是對賴清德過境美國夏威夷、關島的回應。

昨日,民進黨各方逐漸傳出,陸委會僅負責中國大陸人士的入境管理,是否辦理的決定權在台北市政府的說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部則表示,主辦單位是北市府,陸委會只是提供協助,別推給中央。行政院長在陸委會公布准駁結果前也說,「希望台北市政府能夠更審慎地去評估」。

顯然賴政府經政治評估後認為悍然擋住雙城論壇是弊大於利,不情不願給了雙城論壇史上未有的「條件式同意」,而且看似幫北市府承諾,活動期間若「中共對台施壓情勢惡化,台北市政府會配合中央政府決定,隨時延後活動」。

北市府這次「一打二」,先有民進黨市議員大力反對,後有民進黨中央政府技術性設限,關關難過關關過。但從法制面與實務面而言,在陸委會沒講清楚什麼才構成「中共對台施壓情勢惡化」之下,北市府只得被動或被迫配合政府的要求,讓雙城論壇得以延續。

吾人應根據今年十月南投縣、杭州市「兩湖論壇」的經驗假設,中央官員會說大環境不佳,基於保護團員的「善意」要北市府簽「三不一低調」切結書滬團全員是否能抵台則在未定之天,因為杭州台辦官員便被拒於十月的活動外

今年雙城論壇差點變成「霜城論壇」,顯示民進黨政府對兩岸地方事務性交流沒信心。多點市政、少點政治,透過城市交流展現各自好的一面,學習對方好的一面,台灣要有自信。

還有值得推敲的是,前日有匿名國安高層稱雙城論壇是中共年底前的主要統戰工作之一,這難道是賴政府間接怪罪之前的政府放行,讓中共統戰長驅直入嗎?但倘若雙城論壇是中共統戰工具,賴政府聯席會議又怎麼「條件式同意」的?













民主及獨裁 霸凌無差別


2024-12-12 04:49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師生組團訪台,期間爆發陸生宋思瑤的「中國台北」風波,她聲淚俱下道歉、自責,政府稱擬對基金會進行行政處分。不禁令人聯想,當年周子瑜國旗事件涉及「台獨行為」爭論,最終公開道歉並聲明自己是中國人。當我們批判對岸威權體制產生周子瑜道歉風波,台灣號稱民主體制,不也產生宋思瑤風波?

贊成處分者批評,陸生團不遵守規定,違反承諾發表與行程無關不當言論;試圖矮化台灣主權,隱藏大陸對台進行統戰、認知作戰。反對者則提出這是對兩岸交流進行戒嚴,不應對陸生一再言詞霸凌,學生並無惡意。

台灣本來是多元開放社會,輿論市場及公共觀點南轅北轍本為常態,然此等事件涉及兩岸交流及相異體制下的認知及語境差距。憲法增修條文前言明示國家尚未統一,稱中華民國有效統治自由地區為台灣地區,非自由地區為大陸地區。兩岸語詞一直存在差異,陸稱馬鈴薯是土豆,台稱土豆是花生;陸稱中國台北,台稱中華台北;陸稱九二共識體現一中原則,台稱九二共識體現一中各表。台對對岸稱呼更是多元:中共、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及大陸地區。

一席中國台北稱呼竟然引發高度爭議,這是否戳破台灣民主運作及人權立國形象?制度自信呢?或者凸顯台灣認同的脆弱性及易傷性?

台灣社會應善用中華文化資本及民主自由無形資產,展現自信及學習示範效應。友善陸生、陸配及陸客將是台灣社會和陸、友陸的最佳見證,真正將陸生、陸配及其家屬、第二代作為戰略性支持群體,成為兩岸政策的標的團體,不應歧視及須給予平等對待。藉此不僅利於建構兩岸和平穩定關係框架,同時也利於內部族群融合、國家認同及政黨政治良性互動。這才是凝聚從台灣到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的終南捷徑。

然若政府僅從穩定深綠基本盤及維繫政權角度,從而分化台灣社會內部凝聚及認同,最終造成斷裂性社會,反須承擔其所挑起分裂社會的反傷拳後果。此舉還會帶來兩岸衝突及戰爭邊緣風險。政府一味強調備戰才能避戰,實非唯一避險途徑,兩岸應創造和平緩衝區域,如兩岸學生及體育交流、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皆有創造和平作用。

當陸生來台見證中華文化在台灣發展、以及台灣的多元包容社會與自由民主氛圍,這難道不是台灣社會的自信展現?台灣過往被尊譽為亞洲四小龍及宣稱是華人世界的民主先鋒,以及具備所謂人權立國精神,擁有科技創新及競爭力,當是台灣擁有自信之源。

陸生團訪台,深綠民眾抗爭、媒體斷章取義,又如何能彰顯友善陸生的政策?反顯現台灣社會缺乏自信,這樣能發揮軟實力與燈塔效應?當陸生返陸和同學及親友分享這次台灣行,若能表示「我很喜歡台灣」、「台灣真的很好」、「台灣最美麗風景是人」,不就可營造兩岸人民的親善關係?

民進黨政府一方面塑造歡迎陸生來台就學形象,卻對一句中國台北無法容忍,豈不令人起疑?甚至欲對馬英九基金會祭出處分,凡此皆顯示其刻意政治操作,並非真正願意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及交流。


















別搞反交流 陸委會應高瞻遠矚


2024-12-12 04:49  聯合報/ 吳統雄/民意研究者(台北市)


陸委會應伸張法定職責、實現人民期望,在川普求變的關鍵點,創造台陸美新互惠契機;而非去復辟警總對言論的管制。

陸委會法定職責共有六項,第一是「整體兩岸關係政策規畫」應要高瞻遠矚。其他四項是與大陸各領域「交流」,最後是溝通協調。沒有對特定政黨黨意的宣導,更沒有對言論自由的檢查審判與處罰。

陸委會因來訪陸生的發言,將研議對馬英九基金會處罰。適逢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具名發表「挺戒嚴」文,陸委會雖宣稱不會「交流戒嚴」,但接下去的做法,將證明戒嚴是否從「潛意識」發展為公開的行為。

「中國台北」一詞,字面完全符合憲法一國兩區的規定,尤其依據憲法「大陸地區」的存在才成立的陸委會更不致誤解,不能隨附特定政客的引申扭曲。對發言的對岸學生而言,更只是就其生活經驗說實話。

現在台灣不同立場的人,各自說實話要被罰?果然要實質恢復戒嚴嗎?台灣現有許多重要組織都包括「中國」一詞:中國石油、中國鋼鐵、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都要以極端政治強制手段處罰?

台灣最近的「民意普查」、也就是總統選舉,展示了最起碼的科學數字:贊成不惜升高兩岸衝突者、即賴清德的選民只有二十八%;不僅遠低於期望兩岸和平的四十二%,甚至少於不願政治干擾、不投票、只求平安過日子者的三十%。所有承擔國家各種責任的人,能完全無視民意嗎?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研究國際與兩岸經貿關係,應知陸美最大矛盾在經貿,川普的現實主義,既是危機、更是轉機。自十六世紀開始有現代意義的國際貿易以來,兩國貿易爭議只要是以「重商主義」,即高關稅等對抗手段,最後全部兩敗俱傷,而必須尋找中介互惠機制解決。若在台灣成立以陸美互惠的國際金融中心,如瑞士、盧森堡前例,有望實現三邊共贏。陸委會要扛起了「整體規畫」的重責,不僅應遵守交流職責,更要有眼光、有魄力做打開「雙兩岸」門戶的鉸鏈!

蔡英文任陸委會主委的民國八十九年(二○○○年),大陸經貿才剛剛起步。筆者任亞太營運中心研究員,因此發文建議蔡主委聯合大陸與亞洲各國,成立類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組織,與亞太中心齊步促成我國產業更上層樓。蔡主委錯過了,邱主委千萬不要再錯過!

我曾經請教過蔣經國總統關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具體做法;我的解是,他認為應循解嚴、開放交流,由兩岸人民選擇共同生活方式來進行。

感謝馬英九基金會或其他和平組織,願意邀請大陸人民訪問台灣,我們要將有信心的生活方式,介紹給大陸人民共同選擇。

如果這次給大陸青年「民進黨的台灣生活方式」體驗,只有講實話會被罰,執政政客追求戒嚴…實在與大陸沒什麼太大差別,是否現在就可以統一了?

陸委會要開審查會,借王世堅對台灣有信心建言:「陸委會通過邀請就不要再嘰嘰喳喳,不可能幾位體育明星來就能統戰台灣。」不要搞反交流、言論處罰等戒嚴手段。

兩隻羊在獨木橋上相頂,誰都過不去。陸委會要高瞻遠矚,建立開放「雙兩岸多線道交流大橋」。




廖元豪/慎防戒嚴與緊急命令的濫用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廖元豪/慎防戒嚴與緊急命令的濫用
◆  馬凱/如果護國神山被搬走
◆  薛承泰/教改三十年成就了什麼?
◆  魏國彥/我們都年輕過──致瓊瑤、劉家昌








廖元豪/慎防戒嚴與緊急命令的濫用


2024-12-12 05:36  聯合報/ 廖元豪(作者為政大法律學系副教授)


韓國總統尹錫悅十二月三日宣告戒嚴,並動用軍隊封鎖國會。雖然很快在國會決議解嚴後結束了這齣鬧劇,但還是令人不寒而慄-原來民主化超過四十年的大韓民國,依然讓總統可以(一度)恣意妄為。尹錫悅宣告戒嚴的表面理由,是「國內反對派控制國會,透過與北韓有關的反國家行為癱瘓政府」,為了「剷除親北韓勢力,守護自由憲政體制」而為尹錫悅甚至想要藉此逮捕最大在野黨黨魁李在明、國會議長禹元植,以及自己同黨的黨魁韓東勳

如果韓國軍隊當時真封鎖國會,甚至大舉逮捕國會議員,那國會也就無法通過解嚴決議,總統馬上成為統率軍隊鎮壓全民的獨裁帝王,而其理由只是空洞的「剷除親北韓勢力」。

對照一下,如果類似情境發生在台灣,總統也指控立法院癱瘓政府,要剷除在野黨親中勢力,進而宣告戒嚴,並且動用軍方逮捕立法委員,我們的法制能夠有效制衡嗎?

戒嚴,是宣告軍法統治,它基本的概念,是在軍事戰爭中,既有的正常行政、司法體制無法運作,因此由軍隊接管國家體制。依此,戒嚴的原因乃是「戰爭或叛亂發生」,戒嚴的內容則是由軍隊掌管行政與司法。但在民進黨滿口「認知戰」情況下,會不會把嘴炮資訊戰都說成是「戰爭」?

要注意,憲法規定總統「依法」宣布戒嚴,所以戒嚴的事由、程序、範圍,都要依戒嚴法來規範,並非總統可以隨意決定更重要的是,戒嚴不得限制立法權,而且還要受到立法權的嚴格控制!如果中華民國總統宣告戒嚴,或許可以暫停集會遊行,但絕對不能禁止立法院開會決議,因為戒嚴法並未授予此等權限而且憲法與戒嚴法均規定,戒嚴令應經立法院通過或追認,立法院並可隨時決議移請總統解嚴。既然戒嚴的生效、終止,立法院都有決定權,那邏輯上怎麼可以容許總統去關閉國會、控制國會?

再對照美國著名的例子,林肯總統於南北戰爭時期片面宣告戒嚴,終止司法人身保護令,但法院判定此舉違憲,因為憲法明定終止人身保護令應由國會立法為之。後來國會才在一八六三年通過法律,補正戒嚴的合法性。可見,戒嚴可以暫停司法權,卻不能壓制立法權總統絕不可以國會亂象為由,宣告戒嚴去封鎖國會

最近立委檢討戒嚴法,認為立法院「一個月內追認」期間太長,應縮短為廿四小時,這是合理的考量戒嚴法上次修正是民國卅七年,當時全中國大陸幅員遼闊、交通通訊不便,與當前局勢不可同日而語

立法院更應考慮,規定立法院的「解嚴決議權」可以在「尚未提交追認前」為之,並且既有戰爭發生,就不限於要在院內開會,必要時可在其他地點甚或視訊方式決議,這才能發揮韓國國會在這次鬧劇中的「解嚴」功能。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緊急命令」也有濫用的可能。因為緊急命令無須「依法」,純由總統與行政院決定要採取何種「必要之處置」(包括動用軍隊)。還好司法院釋字五四三號解釋已經澄清,緊急命令只是在立法部門來不及因應急迫情況下,所為的「暫時替代立法」措施,不可能超越憲法,而且國會可迅速以「不追認」或制定其他法律來終結;緊急命令當然也不可能封鎖、控制國會,更不可能如動員戡亂時期那樣凍結立委選舉、全盤禁止集會遊行。

台灣歷經卅八年的戒嚴苦難,應該深切體會政府「挾共自重」,動輒用對岸威脅來恐嚇人民、濫用權力的可怕。這種對權力的警惕,就是遏阻濫用權力的最佳防線






黃齊元/加強兩岸交流 走向真正和平

◆  黃齊元/加強兩岸交流 走向真正和平








黃齊元/加強兩岸交流 走向真正和平


2024-12-12 04:49  聯合報/ 黃齊元(作者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


最近前總統馬英九邀請大陸學生團訪台,造成轟動,大陸學生和奧運金牌馬龍所到之處,都引起當地民眾熱烈歡迎,台灣人民的友善,溫暖了陸生的心。

另外,前大陸高幹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低調來台迎娶交往多年台灣女友,也引起兩岸關切。但最令人震驚的是導演劉家昌和瓊瑤不幸過世,喚起兩岸人民許多回憶,這是台灣價值深度影響大陸的美好年代。

兩岸交流對大陸有何啟示?那就是對台灣好、遠比對台灣威懾,更能促進兩岸融合,現在時機對大陸有利。台灣過去一直對美國百依百順,但川普上台後,大家理解即使我們對美國再好,美國也不一定對台灣好;美豬、美牛都吃了,非但沒有得到什麼好處,未來還得面對更多要求,可謂真心換絕情。

面對自私自利的美國,亞洲國家紛紛調整策略,包括日本、東南亞、澳洲等,均加強與中國溝通,不再向美國一面倒。南韓尹錫悅的鬧劇,對區域國家是一大警訊;雖然尹緊抱美國大腿,但當他影響到區域利益及平衡,連美國也視其如棄子。

地緣政治是金額極高的賭注,關鍵在於領導人有無膽識。川普踐踏民主、擁抱民粹,大獲全勝;內唐亞胡無視聯合國警告,一意孤行大開殺戒,川普上台後一夕翻身;澤倫斯基把國家資產押給美國、獲西方國家力挺,但他的好運似乎用完了;最慘的是尹錫悅,誤判情勢,賠上了自己政治生命。台灣呢?我們想賭大的嗎?

川普是高明的賭徒,他講的話許多是虛張聲勢,但氣勢會把對手鎮住。川普說:「習近平很尊重我,他知道我很瘋狂」,意思是習近平對其有所忌憚,因為他不按牌理出牌,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川普不會照顧盟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課徵百分之二十五關稅,但中國只有百分之十,而非原先聲稱百分之六十;關鍵在於前者沒有籌碼,只能任人宰割。

事實很清楚,全世界從烏克蘭到中東、從南韓到台灣,人們厭惡戰爭、渴望和平,追求民主、反對專制,但一不小心即可能走上錯誤道路。賴總統說,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並向大陸喊話「舉起拳頭、不如張開雙手」;但他也提醒「對和平要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一定要持續提升軍事國防力量。

武器是用來威懾,但應盡量避免使用。中國軍力已超越美國,台灣編列再多國防預算,大陸也不會放在心上。美國智庫兵推模擬共軍犯台,結論是台灣需先靠自己撐過四周,我們可以挺得住嗎?

現實是殘酷的,小國可以有志氣,但絕不是靠武器;再多喊話集氣,也可能被川普拋棄;再多單向喊話,也不如雙向對話。過去我們一直強調備戰,但從未積極備和,現在是最佳時機。兩岸應從和解、合作,逐漸走向和談、和平。

馬前總統邀請陸生訪台,王金平前院長拜訪大陸,並發表新的兩岸論述及和平宣言倡議,還有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均為推動兩岸和平具體成果。這反映了民間力量,但難道兩岸只能停留在這個層次?

美國正在沉淪前美國參議員莫尼漢曾提出「降低越軌標準」理論,也就是隨著越軌行為增加,社會標準會下降,見怪不怪。拜登特赦兒子即為一例:川普都行,為什麼我不行?法律已不再是保障,人們對司法及國家喪失信心,美國如此、台灣亦然。

當美國不再是台灣的靠山,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和大陸交往方式,才能創造善的循環、走向真正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