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AI驅動科技革命對台灣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0127/web/ 

◆  聯合報社論/政治進入大亂鬥,賴清德扮推手或袖手?
◆  聯合報黑白集/黑熊是門好生意
◆  經濟日報社論/AI驅動科技革命對台灣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AI 驅動科技革命對台灣的啟示


2025-01-09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2025年CES主題依然圍繞著AI,晶片廠發表最新一代晶片、品牌廠端出全新AI PC;在展場上,機器人、健康科技頗具亮點,揭示AI已經深入生活。路透


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作為全球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不僅是各大科技公司展示最新技術的舞台,更是未來科技趨勢的風向指標。今年的 CES 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展示了從消費電子到智慧汽車、從可穿戴設備到物理 AI 的多領域創新。輝達 CEO 黃仁勳的開幕演講更成為全場焦點,他發布多款重要產品,並描繪了 AI 驅動的未來科技藍圖。

今年的會展,AI 技術無疑是最大的主角。從智慧家居到智慧汽車,從可穿戴設備到虛擬實境,AI 技術的應用無所不在,展現了其作為未來科技基礎的強大潛力。

智慧汽車成為 CES 的焦點之一,各大汽車廠商展示了 AI 驅動的智慧駕駛、智慧座艙和車載系統。例如有歐洲車廠推出了全景的車內系統,涵蓋 3D 抬頭顯示和超感應智控方向盤等技術,展示 AI 在提升駕駛體驗方面的巨大潛力。此外中國車廠也展示了基於 AI 大模型的智慧駕駛技術,進一步推動了智慧汽車的全球競爭。

可穿戴設備在 CES 迎來了新的突破,AI 技術的應用使得智慧手表、智慧眼鏡等設備不僅具備健康監測功能,還能實現語音互動、物體識別等多模態功能。例如智慧眼鏡支援即時語音翻譯和自動場景優化,展示了 AI 在可穿戴設備中的廣泛應用。

物理 AIPhysical AI)成為今年 CES 的另一大亮點,輝達發布了 Cosmos 世界基礎模型平台,目的在透過 AI 模擬物理世界的複雜動態。物理 AI 的崛起,代表 AI 技術從虛擬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的重大轉變。未來 AI 將不僅僅是生成文本和圖像的工具,還將成為理解並模擬物理世界的強大工具。這一技術的突破,將為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開幕演講,強調公司的策略願景及其在不斷發展的 AI 和加速運算領域中的關鍵作用,演講強調了 NVIDIA 致力於推動 AI 技術及其在各行業的應用,包括上述的物理 AI 和新的 AI 晶片系統。

NVIDIA 與業界領導者的合作是黃仁勳演講的重點,他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和機器人技術,代表 NVIDIA 致力於站在下一波科技革命的先鋒。這些聯盟預計將引導創新並擴大 AI 驅動解決方案在各個領域的採用,從而有可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成長和新市場的出現。

儘管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願景,但 NVIDIA 的股價在演講後反而下跌,分析師指出,雖然策略方向充滿希望,但如何讓下一代 AI 真正變成產業生產力的工具或是搖錢樹的來源仍然是充滿疑慮,前景不確定減低投資者的熱情和信心。

CES 民國一一四年(2025)預示著未來科技將以 AI 為核心,構建一個多維度互動的智慧生態系統。包括 AI 與生活的深度融合,人類生活將變得更加智慧化和個性化。AI 不僅能提升設備之間的互動,還能透過資料分析和學習,為每個人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台灣作為全球科技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政府與企業應積極因應,以保持競爭力並推動產業升級。在政府層面,要加緊政策支持與資源投入,加大對 AI 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提供資金、稅收優惠和法規指引,鼓勵企業投入 AI 創新。此外也應強化 AI 人才培育,培養高素質的 AI 專業人才。

政府還須建立完善的法規與倫理框架,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必須制定相關法規,確保技術應用的合法性與倫理性,保障公民隱私與資料安全,避免未來的 AI 災難。

在企業層面,應加大對 AI 技術的研發投入,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尤其在智慧家庭、電動車、無人機、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台灣企業應積極跟進。AI 技術的應用涉及多個領域,台灣企業應與其他產業合作,整合資源,共同開發新產品或服務,並拓展市場與提升品牌。

CES 台灣一個很好的借鏡,希望政府和廠商因而打開眼界,努力於提升台灣科技的競爭力。














聯合報黑白集/黑熊是門好生意


2025-01-09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委王鴻薇(中)、林沛祥(右)、羅智強(左)在立法院舉行「揭黑熊學院違法募資 排擠公益勸募做政治活動」記者會,指黑熊學院利用「衛福部公益勸募平台」進行募款,排擠弱勢團體的募款。記者黃義書/攝影


藍營立委最近質疑,黑熊學院在衛福部「公益勸募平台」募款,違反《公益勸募條例》「政治團體不得從事公益募款」的規定衛福部回應,黑熊協會是內政部核可的勸募團體,該民防勸募計畫也經國防部等部會許可。言下之意,黑熊募款屬於合法。

這個問題的爭議點有二:其一,黑熊推廣民防教育,為何算「公益」活動?其二,兩年前曹興誠宣布捐六億元給黑熊學院,錢難道花光了,否則幹嘛又要募款?黑熊學院名氣大,在該勸募平台迅即募足一千五百多萬元;但如此一來,卻排擠了其他弱勢團體的募款。至於曹興誠那六億元到哪去了,人們仍很好奇。

事實上,黑熊除了學院的「本尊」外,還有兩個「分身」:一個是「黑熊社會企業公司」,另一個則是「社團法人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分由沈伯洋及其妻擔任負責人。短短四年內,一家事業變三家,可謂飛黃騰達,足見「黑熊是門好生意」。尤其在政府支持下,沈伯洋當上不分區立委,名利更相得益彰。

這就像柯文哲,有了民眾黨,還要成立基金會、開木可公司一樣,有志一同。先前有粉專質疑,淘寶網賣兩百六的急難救助包,民眾要贊助黑熊兩千元才能拿到,根本是在發民防財。黑熊拿商人捐款,領政府補助,上課收費,還募款兼賣民防小物,怎不財源滾滾

















聯合報社論/政治進入大亂鬥,賴清德扮推手或袖手?


2025-01-09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賴總統表示,未來會以各種可能方式,尋求扭轉各種體制性的不正義。記者林俊良/攝影


民進黨在國會一再受挫,總召柯建銘喊出解散國會、解散國民黨、罷免韓國瑜和藍營立委等反民主口號,鼓動大罷免反制。行政院也不妥協,強硬祭出覆議、釋憲等手段拖延。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將進入空轉,演成浪費公帑、耗喪民心的大亂鬥。面對呼嘯而來的政治黑暗期,賴總統沒有一點避免正面撞車的盤算嗎?

從下令封殺大法官提名人劉靜怡起,柯建銘的一連串暴走行徑,被外界解讀為在向賴清德示威,展現不同派系對賴清德的不滿。綠營也有另一說法,認為老柯向在野黨宣戰是賴清德默許或授意,主因是賴總統對於無法主導全局極為不悅。此外還有第三種說法,認為綠營內部不同調是根據各自的立場行事,彼此並無扞格,也非共謀。

實際的狀況,更像是上述三種現象的綜合。一則,綠營派系對賴清德的控制欲感到不滿,因此藉「黨團自主」之名封殺劉靜怡以示洩憤。二則,賴清德主導反制法案和罷免亦非空穴來風,他一再提「更大的民主」,就在暗示公投、罷免和群眾動員的可能途徑。三則,所謂府院黨團是依「各自立場」行事,應是事後為粉飾太平的說詞;府院黨團可能迄今皆無計可施,宣稱各有立場比較易於轉圜。

民進黨的態度,昨天似出現了微妙變化。秘書長林右昌稱,府院黨從未討論過大罷免,賴總統上任不到一年,若談「全罷」勢必演成「全面對抗」,接下來的執政將成問題。賴清德的說法則比較曖昧,他表示理解黨團的感受,認為還有其他憲政程序可以努力,但他同時也強調絕對不能「退卻」。

林右昌和賴清德的表態,似乎暗示了執政黨並沒有硬幹到底的打算,至少不會發動柯建銘所謂的「大罷免」,而把自發性罷免留給民間團體自由發揮。這種態度,顯然更為務實。否則,朝野若持續在泥淖中對峙,在野黨通過的法案一再遭執政黨凍結或擱置,國會一切作為都是徒勞無功。如此一來,民怨必然不斷堆疊。如果民進黨強力推動大罷免,不僅違背「罷免由選民主導」的精神,且本屆立委就職尚未滿一年,綠營就吵著要罷免,這不怕鬧成國際笑話嗎?

一旦「大罷免潮」啟動,除了戰火連天,賴政府也將支離破碎,做不了任何實事。諸如,政府總預算案將繼續擱置,國會運作擱淺,大法官無法補足缺額,財劃法不知遵循新法或舊法,遑論罷免烽火遍地燃燒。如此,民眾可能安居樂業嗎?賴總統認為人民會樂見他領導下的台灣變成一潭泥水嗎?

爭強好勝的賴清德,或許尚未想清楚「四成總統」要怎麼當,所以左支右絀。他大法官提名從未徵詢黨內意見,所以可能過關的劉靜怡反遭黨同志封殺;他派韓國瑜出席川普就職並邀喝咖啡,但柯建銘隨即用「罷韓」打斷他的橄欖枝;他對沸沸揚揚的大罷免態度曖昧,任由外界揣測。這樣的態度,如何讓另六成選民相信他真心以國家為念?

當柯建銘頻頻暴衝,外界對他的粗魯與無知感到憤怒難抑;當政委陳時中跟進呼喊「大罷免」,讓人們看到卓內閣官員把「政委」當成「黨官」,倫理蕩然。這種「黨政不分」,其實也表現在「賴總統」和「賴主席」的角色糾纏上;賴清德許多時候是以「賴主席」角色在思考國政,忘了自己的元首高度。十年前賴清德拒進台南議會達兩百多天,顯示他自視「高於民主體制」;但今天身為元首,他能不在乎國家的正常運作嗎?

面對政治惡鬥,賴清德不該扮演推手,他也不應袖手!



季青漫畫







部長失言 掩飾政策設計缺陷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0127/web/ 

◆  部長失言 掩飾政策設計缺陷
◆  軍公教勞年改 須一視同仁
◆  防詐消極 金管背叛人民
◆  賴柯不認朝小野大 政治持續動盪
◆  軟弱土層建案 應加強監管
◆  制度護不了重症失能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部長失言 掩飾政策設計缺陷


2025-01-09 00:52  聯合報/ 高思安/公務員(高雄市)


銓敘部長施能傑公開聲稱八成的退休警消海巡人員每月可領退休金七萬四千元」,不僅偏頗,且刻意混淆視聽,嚴重損害基層警消人員形象,更加深社會的誤解與對立,試圖掩蓋過去政策的失敗,以及當前制度對基層警消的不公

首先,施能傑的說法是基於極少數高階警監人員的退休金水準,卻推廣至整體警消群體,完全忽略了基層警員與中階警官在退休金制度下的現實處境。基層警員服務年資需滿卅六年以上,且每年都需考績甲等,方可達到八成的所得替代率。然而考績甲等有名額限制,多數基層警員難以達到此目標,實際替代率多落在六成左右。更遑論修法後,實際上大多數基層警員退休金水準在三至四萬元之間。

施能傑的言論無疑是對數據的選擇性操作,不僅對基層警消缺乏尊重,更是對社會輿論的誤導,製造「退休警消普遍享受高額退休金」虛假印象

警消的職業特性,需面對長時間的身心壓力與高風險環境,然現行制度卻以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改革,使得基層警消的退休金保障被大幅削弱。銓敘部長的言論不僅未能反映出現制的不公平,更掩飾政策設計的缺陷,既是對事實的歪曲,也是對公共責任的逃避。

公共政策的制定與改革,應以數據透明與理性溝通為基礎,而非依賴選擇性的數據操弄來製造「假象」。施能傑的發言進一步加劇了對立與誤解,使基層警消成為輿論的受害者,同時讓人們更加質疑政府在政策設計與推行中的誠信與能力。

面對如此嚴重的失當言論,政府應立即公開透明提供完整數據,釐清基層與高階警消實際的退休金差異,避免以偏概全誤導社會。同時應檢討現行退休金制度,針對警消、海巡等高風險職業,設計更具公平性與針對性的退休保障政策,並針對年資不足者提供補償機制,以體現制度的公平與正義。

銓敘部長的言論並非僅是一次錯誤的政策解釋,而是一場有意為之的輿論操弄。年改的初衷是為了確保制度的可持續性與公平性,當初的錯誤改革若不修正,將會成為另一場不公的延續!













軍公教勞年改 須一視同仁


2025-01-09 00:52  聯合報/ 張建俅/中正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嘉縣民雄)
蔡英文政府2017年推動年金改革,退休軍公教人員上街頭抗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前總統任內在總統府成立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任召集人,其任務是要針對各種年金提出評估,並提出年金改革各種方案;這所謂「各種年金」包括軍公教、政務人員還有勞工,根據該會設置辦法第十條,該會於立法院通過年金改革相關法案後解散。

然而根據總統府該會網頁,該會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十一月最後一次委員會議後就沒有更新,目前該會沒有委員名單也沒有運作現況,賴政府就職後好像也沒有,可以斷言已經解散。

但問題是勞保年金改革完成了嗎?並沒有。根據該會網頁,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制定公布的法案不包括勞保,直到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已三讀通過的法案也不包括勞保,所以勞保年金改革哪裡去了?

事實是,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在立法院未通過勞保年金改革法案以前,就已解散,而且從蔡政府到賴政府,都沒有要進行勞保年金改革的跡象前任勞動部長何佩珊甚至表示「財政撥補就是一種改革」換言之,勞保年金不會像軍公教年金改革一樣重新計算所得替代率,並提出新退休方案

既然財政撥補也是一種改革,為何退撫基金就不能用撥補來改革只有勞保用撥補?大家都知道勞保的財政危機要比退撫基金更迫切,可能更快破產、涉及金額更多,但是年金改革委員會卻在完成軍公教年改後,不處理勞保年金改革就解散了,明顯違背設置要點。

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年金改革是一場騙局,打著要改革所有年金的旗號,卻在軍公教年改後就停止勞保年改,所謂「年金改革」是不完全、有針對性的改革。

為何不進行勞保年改?可能是因為勞工選票最多,執政黨無法承受流失勞工選票的代價。為何針對軍公教進行年改?難道不是因為執政黨認為軍公教退休人員及資深人員多為非綠選民,軍公教亦無罷工權,比較好欺負?某黨對於軍公教的蔑視,最近數起綠營高官對基層的霸凌事件,可見一斑。

立院修法提高警消人員退休的所得替代率,行政院、民進黨立院黨團、反對者說此舉會使退撫基金提早破產,甚至說警消以後領不到退休金;那麼為什麼政府不能撥補?為何勞保甚至可能無限撥補,而退撫基金不行

癥結在於這個政府本就不是公平的對待所有國民,軍公教是可被犧牲退休福利的職業,但是勞工不行勞保是一定要撥補,但軍公教不行軍公教要精算所得替代率,但勞工不必。真正製造職業對立、世代對立的是這個政府,年改言行不一的也是這個政府。

其實勞保制度早就應該大修,勞保投保薪資最高等級只有四萬多,早已脫離社會現實,賺得多、繳得多、領得多才是社會保險的道理,勞保卻仍採用齊頭式平等的計算方式,為什麼年薪千萬以上的工程師跟清潔隊員繳的保費一樣?沒有人發現勞保制度有很大的問題嗎?

公平的年金改革不能漏掉勞保,既然政府只想用撥補來解決勞保的財政漏洞,如果軍公教也要求修改所得替代率,因此可能造成的財政漏洞,沒道理政府不能撥補。所以所謂某某基金可能破產的說法,永遠不會出現。

年金改革必須一視同仁!請積極進行勞保年金改革,別只針對軍公教。
















防詐消極 金管背叛人民


2025-01-09 00:00  聯合報/ 呂丁旺/律師(台北市)


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表板顯示,國內詐騙案件每日財損不斷攀升,詐團黑幫化、黑幫詐團化,搶財爭利,案外有案,而詐財成功最關鍵的詐騙車手,與銀行未能有效建立 KYC 把關程序斬斷人頭帳戶有關,看出門道的銀行職員又見機加入詐騙洗錢行列,使詐欺被害財損無限往上堆疊。面對人民的哀怨啼苦與金融亂象,掌握金管大權的金管會可仍處變不驚?

首先,銀行(法人)之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犯洗錢等罪者,除處罰行為人外,對該法人並科以十倍以下之罰金(洗錢防制法第廿三條第一項);是以銀行職員犯罪,銀行也會受到檢察官的刑事追訴。但一一一年到一一三年先後有三家銀行職員涉犯洗錢犯罪,未見金管會將涉案銀行移送檢察官偵查,而是在審判中法院發現後向檢察官告發。由於金管會對這三家私營銀行監理怠惰,去年底,公股的台灣銀行竟也有職員勾結詐團,令人傻眼。

詐欺犯罪,不論是共同正犯或幫助犯,都必須對詐欺被害人負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此為法院實務見解。銀行職員參與詐騙、洗錢,銀行無法置身事外,金管會必須督促銀行主動返還或賠償被詐款項,至少應要求查明被害人數等(所有被害人的姓名、地址、帳號、被害金額,都留存在涉案銀行的金流紀錄裡),如果不做,即使將來銀行被檢察官起訴,誰是被害人都不知道,奢談被害人要集體對銀行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銀行既涉犯洗錢罪,顯見其未能盡力防止職員涉詐欺、洗錢,有礙其健全經營,金管會得直接解除董事、監察人,或命令銀行解除經理人、職員之職務。美國、澳洲對銀行洗錢行政處罰,動輒科處數億罰鍰,與國內對涉案銀行的金融監理強度相距甚大。金管會必須將上述三項銀行應擔負的法律責任內建於金融監理之中,積極監管,完善防詐機制。

特別是,基於憲法保障人民知的權利,哪家涉案銀行被移送法辦?涉案銀行涉詐、洗錢之數額,涉案後有無主動找出被害人並予賠償?有無對董事、監察人、經理人、職員為停職之行政處分?詐團最愛的前十家銀行、警示帳戶最多的前十家銀行等政府資訊,允宜隨打詐儀表板公示於眾,讓人民參與、分享金管權力。如若不然,而以消極不作為之方式任令銀行只顧賺錢,不顧人頭帳戶的高歌猛進,那是金管權力對人民的背叛。

自從打詐四法公布施行後,人民被害財損有增無減,詐騙案件成為民怨之首。須知打詐是末端,防詐才是王道,畢竟上醫在醫其未病,一旦詐案發生,損害已成,被騙錢財拿不回,打詐成果再亮麗,人民也無感。上舉數端是必要的金融監理,也是防詐成功的基石。













賴柯不認朝小野大 政治持續動盪


2025-01-09 00:00  聯合報/ 鄭明德/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台北市)


去年一月選舉,賴清德當選,打破總統民選後同一政黨執政不超過八年的定律。對於過去長期在野的民進黨而言,這更是政黨發展的新里程碑,標誌著「長期執政」的可能。不過,這種歡喜沒有延續太久,該黨在立法院席次未過半的事實一直打擊這半年多的執政;迄今,賴清德總統及柯建銘總召仍無法接受這一切,後續將造成民進黨內及台灣政治的嚴重動盪。

民進黨內習慣稱賴清德為「賴醫師」,學士後醫的養成與擔任醫師,非常溫和理性;從政後雖高舉台灣獨立的意識形態,但溫和理性形象依舊。擔任台南市長時因不滿議會生態,選擇一段時間不進入議會,讓各界開始看到賴另外一面。他從行政院長卸任後,就有參選總統的高度意願,因此後續跟蔡英文前總統有激烈的黨內競爭。建議賴總統放下之前的恩恩怨怨,並寬容面對過去八年執政的是是非非。既然已擔任總統,就先務實面對立法院少數的生態,圖謀穩健執政之道。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當前面臨執政困境,轉而尋求在黨內查弊案與立威,讓黨內同志無所適從:為何過去八年執政路線在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後有這樣大的轉變?對於新的立院生態,賴總統擔任過立委,深切解立法院數人頭的道理,絕對不要選擇用街頭打破頭壞了此規矩。

柯建銘總召也是醫師出身,最早他跟隨周伯倫委員學習立法院運作,勤於在各委員會穿梭,練就一身議事技巧。加上個性耐煩、豪爽、會照顧人,老柯在立院人緣極好。長期擔任黨團總召,黨內體諒,一直讓他擔任不分區立委。上上次,蔡英文讓他回新竹選區域立委,老柯吃足苦頭,最後還是當選。歷經不同政黨與總統執政,老柯有其獨特且屹立不搖的本事。特別是過去八年民進黨在立院有過半數的席次,老柯的國會事業達到頂峰,即使仍無法擔任副院長與院長,仍堪稱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不過,立法院的人事變化很快,老柯雖表達這屆任期結束後想要退休,無奈這屆國民黨及民眾黨選擇高度抗爭路線,讓老柯帶領黨團時挫折連連。建議老柯可以再度發揮身段柔軟的本領,過去曾是最大反對黨黨團的坎都曾經跨過,現何嘗不能面對該黨席次未過半的事實?更何況,行政機關還是民進黨所掌握,他還能展現很多總召的權力。

在美國,人民喜歡讓行政、立法機關由不同政黨所掌握。據學者研究,這種分立政府型態不一定就會造成政策、法案阻塞與政治動盪,解決之道完全事在人為看看美國的政治電視劇,當美國總統提名大法官時,白宮幕僚是多麼拚命協調國會,FBI 等政府機關是如何嚴格審核候選人,就可以知道最後的成功「事在人為」建議賴總統及柯總召記取教訓,多看看美國的政治電視劇,讓台灣政局走向穩定。













軟弱土層建案 應加強監管


2025-01-09 00:00  聯合報/ 游威耀/新北市應用地質技師公會理事長(新北市)


時隔一年多再次發生因建案基礎開挖施工不當造成的損鄰事件,這兩次事件造成的財物損失皆是數億至數十億起跳,政府相關單位真的要痛定思痛,好好修改相關法規,落實執行,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台北盆地的沖積層常見由砂、泥組成,多半屬軟弱土層,加上地下水位高,建築物設計及施工過程發生任何疏忽,都非常容易造成工程費用及時間的損失,更嚴重的就會發生損鄰事件。新北市三重區六張街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的範圍內,顯示基地內外的砂土層易受地下水位變化影響大直基泰建案所在的區域屬 SPT-N 值小於四的黏土層上,當連續壁支撐不足以擋住土、水壓力,就容易致災

呼籲新北市和台北市工務單位,應將雙北地區的土壤液化高潛勢區域和 SPT-N 值小於四的黏土層區域整合成「軟弱土層範圍」,建築基地若位於軟弱土層範圍內,於設計階段務必進行完整的地質鑽探和地質調查,以明瞭土壤層次的變化,並對其土壤強度、壓密特性、透水性質、地下水水壓變化等深入了解,於設計時得以選擇適當之基礎形式,或適宜有效之地盤改良施工方法,以減少施工中遭受困難甚至失敗機率。

另建議:一、雙北地區畫定軟弱土層範圍,範圍內的建案鑽探採全取樣+ SPT。一一二年修訂之「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編第六十四條,對於基地鑽探並無明確規定採用的方式。現有建案常因經費和施工期程等因素,採用費用較便宜的衝鑽方式,特定條件下甚至可以直接引用鄰近鑽探資料,這將無法提供詳細的土層變化和地工參數,進而造成地工參數分析時得到偏差的結果。

二、軟弱土層範圍內的建案一律要求監測。建案地基開挖過程中,土壤壓力的變化會隨地下水位、開挖深度等不同,進行監測並落實執行,可有效降低致災風險。

三、善用各技師公會以落實監督。施工過程中多項監測方式皆可作為預警,但最怕僅僅當作應付檢查之用。可善用各相關技師公會作為第三方公證,協助監測結果判讀並提供專業意見。

雙北地區屋齡超過五十年的老宅約有廿三萬戶,接下來老宅更新絕對是雙北地區建案主軸,政府相關單位應藉此教訓,強化建築基地位於軟弱土層的開發規定和流程,避免人為悲劇反覆發生













制度護不了重症失能


2025-01-09 00:00  聯合報/ 劉曉/自由業(高雄市)


身為出生即身障,一生無法自理、已步入中年的極重度罕病患者,四十年來,都被所有照護制度放棄。不僅外籍看護不願意顧,逃跑、挑工不斷上演,造成身心俱疲、財力窘困;家人不忍送機構而由雙親及手足照顧,每天都得面對因照護疲憊引起的爭吵;長照派案的居服員,一個換過一個,全市的長照人力,竟沒有單位有能力及意願接起重症失能的我。

日前勞動部與衛福部認為,立院通過的放寬免巴氏量表評估得聘雇外籍看護修法案,會搶走重症的看護資源。身為長年以來被外籍看護、機構、居服員「丟包」的重症身障者,想提醒勞動部與衛福部,看護「避重就輕」、「避輕就簡」一直都存在,絕不是因為開放長者免評而產生。

隨著父母年邁,身障如我也不得不成為「半個照護者」,在「兩老一重殘」的家庭中,苟延殘喘,每天都處在長照悲歌的邊緣。聘雇外籍看護是個艱難又昂貴的選擇,要不是「幾近免費的長照服務」拖不住重症罕病的照護,實不忍啃父母親老本聘看護。若非迫於現實,誰想自費聘外看而不用長照?高昂費用都得從父母的積蓄與養老金來支付,每天擔憂山窮水盡的那天。但是此次修法,卻可讓我年邁又罹癌的雙親不再受限於巴氏量表,獲得可以自由選擇照護方式的機會,還給長者安老的權益。

可惜,就算高齡父母親也需要照顧與陪伴,也無力再支付第二個外籍看護的買工費、薪資、就業安定費、健保費、職災險、日常吃住等一個月高達四萬元的支出。在我們這個幾乎是台灣最底層、最弱勢、最重症的家庭,心中清楚明白,就算剝奪長者們聘外籍看護的資格,只要勞動部不肩負起要求移工及仲介履行契約的責任,我這輩子都不會有穩定的照護人力。看護會選擇照顧輕鬆的亞健康,這是因為制度對重症失能者毫無保障,不該怪罪長者聘雇外籍看護;想提醒勞動部與衛福部,「讓重症跟長者都有人照顧」,不要擔憂、害怕或被剝奪選擇的自由,才是台灣該有的樣貌。









薛承泰/活得久就需為年改承擔罪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活得久就需為年改承擔罪過?
◆  張延廷/台灣籌備的反中軍備正確嗎?
◆  陳冲/防詐除騙 大夥有責
◆  楊渡/不知不覺的「綠茶婊」了







薛承泰/活得久就需為年改承擔罪過?


2025-01-09 01:21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蔡政府八年只針對公教進行所謂的改革,對於財務缺口最大且較急迫的勞保,不僅不敢改反而以全民納稅錢每年千億來貼補。這顆「類改革」的續命毒藥如今留給了賴政府,當在野黨試圖為公教討回一點公道時,民進黨怎好意思以國家財政作為擋箭牌呢?

尤令人錯愕的是,嘴巴說改革卻又不斷擴張中央組織,根據銓敘部統計,較八年前多出約兩萬名公務人員以每人年薪五十萬來計算,一年就要多發出一百億元薪水,至於增加的機關經費以及這些人未來退休政府所需的提撥,想必也有數百億。全民都有資格問,這些額外支出有必要嗎?難怪中央總預算八年來增加了不只五千億,且看不到有重大建設

然而這並不能合理化年金不必改革!乃因退休年金制度在當年設計時,沒有預料到人口少子高齡雙化會來得如此快速

由於改革必然會對當事人進行剝奪,而且政府也失去了誠信,許多國家都在為年改傷腦筋;即使如此,多數政府仍硬著頭皮以三謙卑的態度來進行改革。換言之,要進行修法,當「理」站不穩時,起碼要顧一點「情」。

回顧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六月三讀通過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與《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當時筆者說過,政府能省下的錢主要會來自十八趴的快速落日,至於分十年調降所得替代率能省的錢則相當有限,恐怕還沒有因延退所發出的薪水多。

由於十八趴優存在三十年前就已停止,有資格領取者隨年逐漸凋零,修法提早終結,政府當然會省下一筆支出,但今後這部分就沒得省,而是靠調降替代率來省。可是,政府可顧慮到,十年調降期間通膨與幣值的變化,是否會形成雙層剝奪?

更重要的是,當年修法未考慮公教人員繳費的多寡,而逕以勞工所得替代率為對照,將制度搞亂難以持續;主事者也應警覺到此,所以在新法中加入,新進公教人員改採個人帳戶新制(已開始實施)的條文,而政府竟然還對全民宣稱改革後制度可延續一個世代,遑論新法因溯及既往而有違憲之嫌

此次國民黨提出修法,主張停砍退休俸,只能說是「撥亂」但尚未能「反正」,因為未來財務問題仍懸而未決只要是在「隨收隨付」金流方式與「確定給付」財務模式下,退休人口增加而工作人口不斷減少,收支遲早會失衡,潛藏負債也必然上升,這正是當前我國的處境

特別是勞保與公教退撫都屬確定給付制,都禁不起「超高齡化」的衝擊;因此,公教每個月領多少退休俸固然可議,但不能只看所得替代率是否和勞工相當,更應看兩者繳費的差異,才符合公平原則。此外,最棘手是「領太久」的問題,若要「反正」就必須解決此困境,但這何其難啊!因為活得久是人類進步的指標,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平實而論,將「確定給付」改為「確定提撥」或「混和制」,是一個考量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也因此,立法院應先撥亂再慢慢反正。

若要真正擺脫長壽效應,就乾脆取消年金制度,回到過去退休金一次領完。由於民智不再愚昧,政府放手讓個人來承擔自己的未來,活得久就不會有「世代罪過」,這或許也是一條出路。

最後,筆者認為當年民進黨年改最大的貢獻,應在於讓新進公教採個人帳戶新制,提升個人對未來的責任,讓政府減輕些財務負擔,若未來勞保也如此,年輕人就必須更自強來為未來做準備,因為在和平的日子中你們會活得更久!





黃齊元/面對川式交易 做好各種準備

◆  黃齊元/面對川式交易 做好各種準備







黃齊元/面對川式交易 做好各種準備


2025-01-09 00:00  聯合報/ 黃齊元(作者為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


川普還未上台,但已展現世界老大態勢,最近他表示美國應重新取回巴拿馬運河掌控權,這是當年美國前總統卡特簽訂條約還給巴拿馬的。簡言之,川普就是強取豪奪,只要他看上、對美國有利,能要就要。

此外,他又重申美國應買下丹麥屬地格陵蘭,因為這牽涉到北極布局,美國在格陵蘭有空軍基地,且格陵蘭又有豐富天然礦產。川普宣稱,「美國擁有和控制對國家安全和全球自由來說,是絕對必要的」;他不只是美國總統,更像世界領袖。

川普的算盤是,利用美國老大實力和談判技巧,以最少代價重新掌握關鍵戰略資源。如果需要出錢,也盡量由別人出。至於台灣,川普知道真正價值不是第一島鏈,而在於半導體。美國即使給英特爾再多補助,也無法靠實力回到世界領導地位;未來可能需要透過交易,以重振美國半導體產業。

如果川普有一天宣稱台積電屬於美國,我們應如何反擊?他並非沒有根據,台積電大部分股東在美國,主要客戶也在美國,只是生產在台灣,但現在也逐漸走向世界。美國新任國防次長柯伯吉多次表示,如果中國接管台灣,必須先摧毀台積電;但如果台積電成為美國公司,中共或許有所忌憚。

不僅外國人敬畏川普,美國企業家亦然。最近科技大老紛紛到佛州晉見川普,包括 Meta、蘋果、軟銀、TikTok 執行長等人,並親自奉上賀禮,就像當年皇上要求地方上京進貢一樣。你覺得可笑嗎?大老闆們都覺得很值得!

未來川式交易輪廓很清晰:川普想讓美國再次偉大、消滅全球戰爭,這必須靠中國幫忙;習近平當然願意,條件是以台灣作為交換。未來台灣現狀可能改變,雖然美國不同意兩岸和平統一,但絕不會為台灣問題開戰;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所提「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方案,可能是一選項。

美國雖不會為台灣出兵,但將要求台灣提高國防預算、大量採購軍火;目的是平衡貿易逆差,不是為了捍衛民主。台灣想預測川普行動,不如多研究習近平會怎麼做;談判就是一種博弈、見招拆招。

台灣最大籌碼是半導體和 AI 實力;中國籌碼則是和世界多國交情深厚,特別是南方國家;至於美國憑藉的就是霸權,雖然力量正在衰退,但仍有實力主導許多交易。大家底牌都一致:美中台均想避免軍事戰爭,未來主要是科技戰和貿易戰。

大陸科技實力愈來愈強大,連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承認試圖拖延中國發展是「做白工」。大陸在科技和貿易領域已打造完整生態系,包括電動車和綠能,這才是真正戰場。未來兩岸不會走上「武統」,也不可能自願「和統」,極可能是「逼統」;原因是形勢比人強,大陸光靠供應鏈和碳排標準,就可以整合全球產業生態。

現在爭論台海戰爭,已無意義;研究兵推,不如模擬併購攻防,戰場在談判桌上。台灣不要再夢想靠美國人撐腰維持現狀,而應積極思考什麼能讓、什麼不能讓;愈早談、主動談,愈能掌握自己命運。台灣連財劃法都吃不消,未來如何接招國防預算提高要求?

南韓戒嚴事件給我們的啟示是,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政治或許可以一時狂熱,但不能以犧牲和平與民主作為代價。

美國有川普,亞洲未來也會有下一個尹錫悅,把自己的利益和權力放在人民福祉之上。今年全世界危機四伏、烏雲密布,走錯一步,我們將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