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讓碳權交易所真正發揮功能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473/web/ 

◆  聯合報社論/美增航班迎陸客,蔡政府為面子困死人民
◆  聯合報黑白集/屏東再笑納蘇貞昌
◆  經濟日報社論/讓碳權交易所真正發揮功能







經濟日報社論/讓碳權交易所真正發揮功能


2023-08-17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掛牌成立,這是台灣走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推動國內產業減碳排的里程碑。圖為台灣中油桃園煉油廠。記者蘇健忠/攝影


在「2050淨零排放」總目標的前提下,「臺灣碳權交易所」8月7日於高雄市開幕。交易所揭牌當天,總統、行政院長等政府首長雲集,共同見證台灣追隨國際腳步,正式將「碳排放權」轉化為商品,希望透過碳權交易,提供企業減少碳排放誘因,緩和地球日趨嚴重的暖化危機。

據報導,新成立的碳交所有兩大特點,一是交易所設在高雄,國發會主委強調可以因此「發揮碳金融在地影響力」;二是碳交所要在年底開始交易國外碳權商品,而國內碳權則要等到《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三項子法通過後,預計明年上半年才有機會推出。至於碳交所目前工作則僅是提供碳諮詢與培訓人才。

社會應會肯定政府為推動減碳工作設立的碳交所,但我們需要釐清以下四點,避免大家對碳交所期待過高,引發日後「雷聲大雨點小」的可能苛責。

首先,政府選擇在高雄成立碳交所,不是因該地排碳比重高,需要「公正轉型」。否則,排碳量最高的台中或雲林麥寮也有資格設立;更何況未來碳權若成為金融商品,交易所設在金融中心的台北更是合理。所以,政府在高雄設置碳交所是政策使然;只是因先天條件不足,拔地而起的碳交所要創造「在地聚落」效應,就必須更仰賴政府減碳的配套措施。

其次,碳交所交易規模與減碳效果的不確定性很高。台灣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有年,可是碳排放的「盤查、查證到標籤」機制迄未有效建立。即使日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盤查登錄」、「自願減量」與「增量抵換」等氣候法子法通過之後,政府也還需要時間落實。這使得短期內企業對於碳權交易無迫切性,而將影響碳交所的發展。

第三,碳交所推動自願減量一次性的初級市場,卻非碳交易次級市場策略,將因價格發現與流動性功能不足,而陷入「苦撐」局面。據統計,2019年台灣CO2排放量達256百萬公噸,但歷年來民間只有93件政府註冊的自願減量案,結果也僅核發約24百萬公噸的CO2當量。自願減量不易成為企業減碳的主要動能,碳交所靠自願減量的成長策略前景堪憂。

第四,從碳交所購得的國外碳權不適用歐盟碳關稅抵減機制(CBAM),而將降低企業對其提供服務的需求。據聞其他先進國家已開始評估CBAM機制,未來也有可能採取類似管制。政府延遲效法歐盟的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ETS),使得碳交所在成立之初就已跛腳。不過,碳交所的「人設」缺憾屬非戰之罪,因為這是政府要以碳費作為減碳的主要政策工具所導致。

綜上所述,碳交所日後能否順利發展是有疑慮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政府應吸取國際減碳經驗,重視碳交所業務的國際接軌。根據世界銀行報告,ETS與碳稅是目前全球碳定價的主要手段,而其中實施ETS比例高達近八成。ETS、碳稅、碳費與自願性減排雖皆為減碳工具,但政府仍須依「減碳效度」從中找出最佳組合;建議政府除考慮徵收碳費外,更應順應潮流,加速落實ETS機制。

氣候加速暖化的風險愈高,國際減碳要求的壓力就會愈大。政府以「人為」碳費調控碳排放的困難,在於要隨時掌握碳費(價)與碳排放(量)的動態關係。至於總量管制與碳權交易的搭配運用,則可使政府減碳決策單純化。政府既已成立碳交所,就應專注碳排放的控制與監測,而將排碳權的配置問題交由碳交所解決。

「2050淨零排放」是我們對地球生態環境負責的承諾。觀諸歐盟減碳進程,兩年半後CBAM全面實施,十年半後更會落實汙染者付費原則。反觀政府往後七年所採取的碳費與自願減量的策略,卻恐怕只會產生「竹籃打水」的減碳效果。隨著2050年大限逼近,國際必會加大管控排碳力度,我們已無時間蹉跎。呼籲政府提前執行碳排放總量管制進度,並讓碳交所發揮應有的功能。











聯合報黑白集/屏東再笑納蘇貞昌


2023-08-17 00: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屏東縣府斥資25.8億元興建國際棒球場,場址周遭已圍起2公尺多高的鐵皮,並有怪手進駐整地。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申請三千萬元整建前鎮漁港,蘇貞昌卻主動加碼為八十一億各界驚到落下頦。但好康不止高雄,屏東將蓋出全台最貴的廿五.八億元棒球場,為其他棒球場經費的二到四倍;一翻決策史,也是前蘇揆之「恩賜」。

兩年前,屏東縣府趁著高鐵南延計畫過關,申請在高鐵預定地旁打造「體育休閒園區」,並興建一座國際級棒球場。蘇貞昌二話不說,當即裁示「把餅做大」,要蓋就蓋最好的,要把棒球場打造成「全國首座高鐵直達的國際級棒球場」。

得到蘇貞昌的寵愛,卻未必是福。中央補助地方體育設施的上限為五億元,儘管蘇貞昌為屏東加碼到七.五億元,但地方自籌款仍高達十八.三億元,這對屏東是一大負擔。這裡作為職棒場地的頻率甚低,平均觀眾頂多三、五千人:要砸大錢打造容納一萬五千人的球場,不嫌不切實際嗎?

就像屏鵝公路,也是蒙蘇貞昌照顧故鄉之賜,半年狂燒七十八億元,除了超支卅億,還讓民眾罵翻天。

這裡不只是浮華或浪費與否的問題而已,而是更嚴重的「人治」禍害。一個閣揆僅憑個人好惡,任意增刪公共建設,選擇性對特定縣市加碼經費,卻不考慮資源分配是否公平、專業把關是否足夠、地方財政能力是否足夠。最後留下爛攤,要誰收拾?

酷吏很可怕,突然仁慈的酷吏更可怕!













聯合報社論/美增航班迎陸客,蔡政府為面子困死人民


2023-08-17 00: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觀光業期盼陸客來台,振興國內旅遊。此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公布包括美日韓在內的七十八個國家名單,開放大陸公民可組團出遊,台灣卻不在其列。與中國貿易戰正打得火熱的美國,隨即宣布將倍增兩國現有往來航班,美商務部長雷蒙多更稱「我們期待再次歡迎陸客團」。當各國準備大賺陸客財時,唯獨台灣因蔡政府堅持兩岸「雙向同步」開放被排除,業者只能在一旁興嘆。蔡政府只為滿足自己虛幻的面子,對人民生計可有一絲顧惜?

二○○八年馬政府上台後,開放陸客團來台,為台灣創造了空前的觀光榮景。二○一五年來台旅客突破千萬人次,至疫情前一年的二○一九年更達到了一一八六萬,其中陸客就占了二七一萬人次。那幾年,台灣每年賺取三、四千億元的觀光外匯,將近三成來自陸客。

陸客大量來台確帶來若干後遺症,包括低價團削價競爭,降低觀光品質等。最為人詬病的,是陸資透過港資或外資投資台灣的觀光產業,資金最後仍回流陸方的「一條龍」經營模式。然而,觀光產業溢出效應廣泛,雖有部分「一條龍」的壟斷情事,大量的隨機消費仍使各地許多商家受惠。尤其兩岸開放觀光成熟後,隨之而來的大量陸客自由行,不僅消費力更強且雨露均霑,台灣夜市、商家與第一線服務業都直接受益。更重要的是,兩岸人民透過直接接觸,增進了善意與理解。

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趨於惡化,各種管制措施出籠。新冠疫情爆發後,我國加強入境管制,順勢下達台灣旅行社赴陸禁團令,大陸相應採取鎖國措施,兩岸觀光隨即戛然而止。疫情趨緩後,各國解除出入境限制,唯獨過去往來熱絡的兩岸未能恢復開放觀光。這段期間,台灣旅行業不斷呼籲政府加速開放兩岸觀光,卻始終得不到回應,業者從失望到絕望,對政府充滿不滿。

今年五月,北京當局宣布恢復大陸旅行社經營台灣團客赴陸旅遊,當時我觀光業者莫不期待政府能解除民眾赴陸旅遊之禁團令。但蔡政府堅持對等原則,要求陸方須同步開放陸客組團來台旅遊,卻又缺乏對話管道;「雙向同步」的堅持最後形成僵局,既卡住業者,也掐死兩岸交流的機會。

交通部長王國材稱,若僅單向開放我團客赴大陸,對國內旅宿、餐飲業及從事入境的旅行業者不公平。事實上,台灣觀光團赴陸手續比較簡單,陸客團來台則比較麻煩,需要台灣發的入台證和大陸發的赴台證;因此,要求「雙向同步」開放未必合理。國內旅行業者即建議,我政府先解除台灣團赴陸禁令,也能讓台灣旅行業者及航空公司都有生意可做。台灣四千家旅行社,八成以上都有大陸觀光團的業務,政府不妨先開放這一塊,再透過此一善意釋放推動陸客團來台的協商,這才是務實之計。

今年一月,觀光局設下今年來台旅客六百萬的目標,其中包含一百萬陸客。若不開放陸客團,這張支票必然跳票。蔡政府則自稱,今年至八月來台觀光客已破三百萬,強調就算沒有陸客也能達陣。然而,日本在今年五月觀光即已恢復疫情前水準,台灣即使達標也僅達疫情前一半的水準,這也好意思拿來說嘴?

儘管大陸目前經濟欠佳,但面對疫後復甦及中國中產階級已超過一億人,世界各國均不敢小覷陸客商機。在陸方開放旅遊後,許多國家紛紛針對陸客推出促銷活動,泰國政府更立即宣布縮短簽證審批時間,就連美澳都張開雙臂歡迎陸客造訪。唯有意識形態掛帥的蔡政府,為了自己虛假的面子,置人民生計於不顧。





移工失聯暴增 「以工代罰」減少行政失靈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7473/web/ 

◆  移工失聯暴增 「以工代罰」減少行政失靈
◆  無誘因配合 恐成蚊子園區
◆  活用AI 讓教學展現新風貌
◆  解健保困境 醫療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  25億的球場 不容許異論?
◆  柯P演唱會與市容突兀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移工失聯暴增 「以工代罰」減少行政失靈


2023-08-17 01:08  聯合報/ 林昭禎/國政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非法、失聯移工創下新高,勞動部表示會從鬆綁政策改善缺工、加強源頭管理等處著手解決移工問題。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葉信菉/攝影


移民署今年二至六月實施「逾期停留外來人口自行到案」措施,結果有一萬四千多名失聯移工現身,但經統計,五個月間失聯移工的總數竟增加二千多人。勞動部對此的回應是,相較於去年同期失聯移工已減少四千餘人;再者,目前已鬆綁營造業及農業移工政策,並建立外國仲介停權等機制,從源頭預防做起。這看似周全的安排,其實藏有三大矛盾並導致行政失靈。

第一,主管部會大玩數字遊戲卸責,失聯移工在去年底已超過八萬人,截至今年五月又新增二千餘人,勞動部卻用「同時期」人數的增減作為掩蓋真相的說法。第二,行政院治安會報認為,失聯移工根源於缺工,那麼新增移工引進數額,會不會造成「愈開放落跑愈多」的情形?第三,移民署僅要求「自行到案」的失聯移工,繳罰金就可免除管制,等同就地合法,豈不是鼓勵脫逃?

失聯移工在疫後人數暴增,從二○二一年的五萬五千多人,隔年攀升至八萬人,因此被認為與缺工關係密切。然而當局的缺工對策「就業獎勵」卻又成效有限。

以營造業為例,二○二○年至二○二二年,三年間共媒合三一八人就業,僅一三○人領到獎勵金,意即有超過半數的參與者待不滿一個月;於是勞動部鬆綁移工引進限制,並採加重處罰非法僱用與仲介為配套,結果出現落跑移工「不減反增」現象。

移工來台就是要賺錢,會落跑通常是勞動條件差。以現況來說,製造業移工適用《勞基法》,目前每月薪資按基本工資二五二五○元計算;但看護工則不同,迄今起薪最多二萬元,且平均每日工時長達十小時,一旦與雇主不睦,很容易就會逃跑。再者對有交貨、完工期限的業者而言,如果無法從正常管道找到幫手,若不是放棄部分訂單,就可能找非法外勞,以免延遲損及商譽;失聯移工就在這一推一拉中,成為社會陰暗的一員。

我國向來將移工定位為「補充性人力」,採「限業、限量」引進,而且在台工作時間最長不能超過十二年;這樣的免洗筷外勞政策,在高齡少子化的台灣早該調整了。以目前尚未開放移工的服務業來說,便可採取「失聯移工以工代罰」的做法,讓失聯移工除了遣返,還有一個轉換跑道的選擇,用製造業相同的聘僱條件至旅宿業工作,並藉此評估觀光業是否該引進移工。

當然失聯移工「以工代罰」需有配套,除了以業者有無調升本勞薪資,衡量其可否取得移工配額外,亦應改變移工管理模式,統一交由非營利組織訓練、排班並提供食宿與交通服務,以協助移工適應新職場,方能降低行政失靈風險。缺工年代,唯有本、外勞工相互扶持,才能讓明天變更好。











無誘因配合 恐成蚊子園區


2023-08-17 01:09  聯合報/ 蘇穩中/時事評論員(屏縣潮州)


針對屏東棒球場爭議,筆者認為,新建屏東棒球場的本質就是浪費預算,其實只要在原棒球場執行改建即可,不需另外耗費人民辛苦納稅錢去蓋新球場。

據了解,高鐵延伸屏東路線是支線設計,一小時可能僅兩班次,且位於屏北,距離墾丁達一百公里,實無法帶動屏東觀光,已預見運量低迷。誇張的是,官方竟規畫新棒球場蓋在高鐵屏東站周邊,運量問題已頗嚴重,若再無其他誘因配合,要球迷願意赴球場消費是天方夜譚,屏東體育園區恐成為縣內最大的蚊子園區。

外界質疑,舊棒球場規畫為屏東司法園區,但司法園區為何需要這麼大的腹地?司法園區定位為何?拆除棒球場改成司法園區能符合多數屏東縣民的利益?

改建目前棒球場,讓屏東縣民馬上擁有看球的新感受不是更好嗎?事實上,目前棒球場的基本功能都在,呼籲縣府應將錢花在刀口上改建而非新建,才最符合公共建設預算的最適使用原則。













活用AI 讓教學展現新風貌


2023-08-17 01:06  聯合報/ 張芬芬/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台北市)
ChatGPT與各式AI工具是必須善用的新工具。路透


暑假快結束了,請問老師您開始用ChatGPT了嗎?您知道這個暑假的學生作業有多少是用ChatGPT或生成式AI完成的嗎?老師們對新科技的學習焦慮向來很高,現在可能更達高峰。但焦慮無用,請運用暑假尾巴,嘗試運用AI工具,讓新學期的課程與教學展現新風貌。

我們常說:老師要有所變,有所不變。不變的是我們對教育理想的堅持、投入教育志業時的初心,以及為學生付出的熱忱;要變的則是須與時俱進地汲取新知,並善用新工具。ChatGPT與各式AI工具正是必須善用的新工具!

ChatGPT3.5猶如橫空出世的高手,一出山便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兩個月註冊人數便達一億,Google為此首次發出紅色警戒。有人認為ChatGPT已接近艾倫圖靈構想的圖靈機,似乎即將通過圖靈測試,讓人難辨其是否為真人;有人認為ChatGPT預示了科技奇點即將到臨,各行各業都將受到巨大衝擊;有人預言許多工作將被ChatGPT取代,許多行業將消失或必須轉型。其中學校裡的教學、學習、學術研究,已經開始受到衝擊。

ChatGPT更帶起一波生成式AI工具的推陳出新,科技龍頭與新銳團隊競相推出更好的AI工具,提供人們免費使用,幫助人們在極短時間內依個人需求,生成文字、程式、圖表、圖畫、聲音、音頻、視頻等。以老師和學生常要完成的工作來看,無論是出考題、答考題、寫論文、交報告、整理圖表、製作簡報、統計分析、翻譯、糾錯回饋、內容檢測,乃至寫詩、譜曲、說故事、寫小說、提計畫、編程式、畫插圖、做設計…等等,都有生成式AI可極快速地完成任務。當然產出結果未必讓人滿意,甚至有時出現讓人搖頭的低級錯誤。

我問ChatGPT的局限有哪些?它答有四:欠缺特定領域的具體知識與對最新事件的了解、可能受訓練影響而有偏見與錯誤、不擅長常識推理與某些複雜推理或抽象概念、可能被濫用誤用而危及安全。這算是ChatGPT頗為中肯的自我描述吧!

但大致來說,ChatGPT的考試成績是不錯的。例如:它在美國著名商學院和法學院期末考卷上,約可得到C+到B的成績。以二○二二年北京高考題目去考ChatGPT,它大約可考上新疆大學(中國211第一等級大學後段)。無論如何,ChatGPT這類生成式AI來勢洶洶,老師應正視其衝擊,趕快學著善用它,並思考怎樣掌握此轉型契機,讓AI成為創新課程與活化教學的利器。

老師運用生成式AI,可參考四原則:一、讓AI當老師的小書僮,由書僮做初步的資料篩選、彙整、摘要、統計、分析等,然後由老師以專業判斷去蕪存菁,再融入老師、班級、學生或學校的特色,去設計獨特的課程、習作、考題等。二、要超越AI所做的知識轉述,課程目標應更著重知識的運用、實踐與創新。三、老師應將課程與教學等資料,清晰標示運用何種AI工具,為學生示範該有的倫理作為。四、老師對AI的提問應合理且精準,有良好的邏輯思考,所提問題才會合理;有良好的語文涵養,提問措辭才會精準—邏輯與語文也正是老師培養學生向AI提問的基本功。












解健保困境 醫療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2023-08-17 01:03  聯合報/ 施壽全/馬偕醫院前院長(台北市)
健保示意圖。記者潘俊宏/攝影


人類歷史數千年,各地時不時就有動亂或革命,最重要因素,顯然都與「資源」有關。包括整體國力不足,一般常以國內生產總額(GDP)偏低等指標來表示;或者資源分配不均,亦即「貧富差距」太大等。上述名詞雖是國家層級議題,但將其原則運用到生活面向,例如「醫療」,也有一番可以討論的空間。

健保在台灣已實施了廿八年,涵蓋率幾近完滿,讓絕大多數的人都「生得起」絕大多數的病;對於民眾照顧的「分配」,若說已將「貧富差距」縮到最小,並不為過。然而,隨著人口老化、醫療需求增多、科技進步、品質期待提高,導致健保的財務也愈來愈吃不消。

健保大餅的分配機制雖然不算壞,但量體漸不足了,如何把餅做得更大,顯然是永續經營的關鍵。健保經費源於保費、部分負擔及少量公務預算,基本上是依循「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為何原則一樣,絕大多數金融業與科技業都「樂呵呵」的,而幾乎所有醫療業卻「苦哈哈」的?

台灣健保雖然一年支出八千多億,但所有醫療機構的盈餘還不到最大金控公司一家,一年獲利逾千億的十分之一。許多金融業都在辦理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不同的是,前者「出險」少,後者則天天都在「理賠」,怎能不虧?所以應該盡快建立兩者結合、讓前者可以挹注後者的機制。金融業固然有對股東交出業績的使命,但他們是「取之社會」的受益者,豈可或忘有「用之社會」的責任?賺錢的金融機構,每年都會撥出一定款項用於慈善,改個名目或方式來幫助健保體系,必然對社會有更大貢獻。

社會存有貧富差距,弱勢端為生活奔忙已夠辛苦,若生病還逢付費難關,社會必然動亂;所以說護國功勞,健保沒有第一,也有第二!如今許多科技業,也對參與醫療充滿興趣;但客觀來說,他們的目標並未跳脫舊的思考模式。眾人用健保已成習慣,在台灣任何醫療服務、醫材或藥品要有廣大市場,能否納入健保是決定性因素。非營利醫療周邊,都是營利事業,他們都想從健保分一杯羹;或許也有希望提升醫療品質的「善意」,但若未有體恤社會保險的「慈心」,顯然只會讓健保財務更加陷入困境。

台灣醫療支出多年來僅占GDP六點一%,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九點六%,所以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但健保「自救」的提高費率或部分負擔,卻因「政治考量」而進展有限。政治考量也影響了國際醫療,台灣醫療水準極高,眾所皆知,在不影響照顧國人的前提下,小部分用來服務國際友人,發揮「取之國際社會、用之國內社會」的功效;印度與泰國都可這樣做,台灣為何不行?這些年南向政策以醫療行善敦睦邦交,但鄰國民眾並非都是弱勢,有些人也應有機會付費接受台灣相對先進的醫療處置。不計代價的奉獻固然可以博得榮耀,但可長可久嗎?「沒有經費、沒有使命」,始終是任何事業運作永遠不變的鐵律。

健保護國神山不能倒,但健保支出大於收入的趨勢很明顯;所以政府、營利事業與投資大眾,都需要好好思考,醫療「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深層意義。











25億的球場 不容許異論?


2023-08-17 01:02  聯合報/ 王振昌/飯店業(高雄市)


老婆說:「我弟弟的婚禮,你為什麼只有包三千六百元?我記得參加你姐姐的婚禮,包了一萬零八百元啊!」老公回答:「你又來了,你家和我家一定要分那麼清楚嗎」?

明明問題是三千六和一萬零八百的差異,馬上被老公上升到你家和我家不平等的大問題。相信這種對話,經常在每一個不快樂的家庭發生。

沒想到,這種對話方式最近也出現在政府。一個遠洋漁港的修整,從原本的三千萬預算加碼到八十一億的質疑,前行政院長馬上酸說「要吃魚又不准修漁港」;屏東新蓋的棒球場要花廿五億,現任縣長也說「不要歧視屏東,傲慢地覺得屏東人什麼都不配得到」。一下子就把原本可以合理討論的議題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表達反對或質疑意見的人,馬上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號稱最會溝通的政黨,怎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容不下理性的討論,永遠用政治的角度、選舉的權謀來看待所有事情。

廿五億的棒球場,能不能永續經營,隔壁高雄的澄清湖棒球場就是血淋淋的教訓。運動場館經營的問題,和是不是屏東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八十一億的前鎮漁港有沒有必要,看看北高雄同樣花了七十億的興達遠洋漁港,大概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但對手握大筆政府預算的高官來說,這些卻都不能討論,永遠只能檢討提出問題的人?

如果我們的高層政治人物,永遠用膝反應和政治權謀來看決策,建設就永遠只會是短期的撒錢和剪綵。












柯P演唱會與市容突兀


2023-08-17 00:50  聯合報/ 呂清夫/輔大應美所教授(台北市)
台北市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柯P開演唱會,引起媒體的調侃。由於他過去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學醫是第一流,其次是學工程,學藝術則根本不入流;媒體於是說,他輕視學藝術,所以演唱會唱不好。但過去也有人替他緩頰,說他提到的不入流,只是說明台灣的現狀。

為什麼唱的歌與下列舉例的市容都受到批評?柯P過去曾經感嘆台北好醜,甚至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並提到所謂「中華民國美學」;以台北北門一帶的戶外廣告為例,對比於北門建築的清朝美學及台北郵局的日本美學。其中華民國美學的特徵,是紅配綠也不怕狗臭屁,愈鮮豔刺激愈好,重點是要引人注意。但今天國外的廣告卻被細心的管理,一個顏色如果從最黯淡到最鮮豔分成十四個等級,那麼東京的廣告可用的等級必須在等級六以下,超過這個等級的鮮豔就是違法。首爾也類似,他們都採用柔和的顏色,喜歡傳統色調,如米白色牆壁加上原木色屋頂便相當常見。

其次是外形,我們也是形不驚人死不休。台北曾有延宕了廿多年的芝山岩文化景觀管制方案,目的在限建高樓,卻引起居民的激烈反彈;居民熱中於都更圖利,居然想在芝山岩古蹟附近蓋兩棟十四層大樓,三年前法院竟宣判居民勝訴!因為我們沒有景觀法可管,都市設計審議會又不見作為。

無獨有偶,兩年前龍山寺後面要興建一棟卅一層的大樓,大家聽了傻眼,因為美麗的天際線完了。由於建物又扁又寬,故被稱為「刀板樓」,若從龍山寺看過去,將會碰到一塊巨無霸的刀板切向龍山寺。

台北永康街是遊客經常造訪的地方,從前街口高記上海點心舊址,最近突然要興建大樓,日本遊客說這好像在京都觀光地區的平房和神社群中突然出現高樓大廈,十分突兀。永康街棟距不大,商圈走向屬於懷舊風格,不適大樓,但審查仍舊順利通過。

至於柯P演唱會的結果呢?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分析「人設綜藝化」失去了總統的樣貌,等同於上述的違和感。因為藝術不是他的本行,又硬性湊合到綜藝上,自然顯得突兀。這種突兀正是市容的致命傷,所以先進國家的市容都在避免此一違和感。

英國從一九三○年代起,就限制了景點周圍建造物的高度,要使城市的名勝能從各個角度都看得到,所以聖保羅大教堂周邊的建築物高度都受到限制,絕對不能破壞大教堂的天際線。羅馬也在一九七○年的總體規畫中,制訂了都心地區的廣告物限制條例,對於廣告與櫥窗的設置場所、大小、照明都有詳細的限制。巴黎市中心的蒙帕納斯大樓高五十九層,在一九七三年蓋起來以後群情譁然,所以相關單位在兩年內就訂定通過了法條,禁止巴黎市區興建摩天大樓,才有今天全球首屈一指的景觀。

至於台北,市容一直受到詬病,多年前還被列入全球最醜的城市,今天在六都也比不上台中、台南。台中有中央公園,其七期重劃區甚至被看成具有紐約感。台北都審會的外聘審議委員景觀學者僅有一名,其他多是建築師或建商,在景觀法遲遲無法通過的今天,只有依賴都審會來掌控城市的外觀,但是目前的委員實在孤掌難鳴。



李清志/巴黎,滿城皆是藝術香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巴黎,滿城皆是藝術香
◆  羅智成/生態美學
◆  楊志良/如何讓全民健保永續?
◆  王正方/靠邊站的觀察員






李清志/巴黎,滿城皆是藝術香


2023-08-17 01:15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巴黎除了有古典優雅的建築之外,也常常有最前衛熱門的藝術展出。 美聯社


巴黎不愧是藝術之都,除了有古典優雅的建築之外,也常常有最前衛熱門的藝術展出,暑假一趟巴黎之旅,就看遍了當代藝術大師們的精采展覽,精神上有如飽嘗豐盛饗宴,感覺十分滿足!

今年服飾名牌LV與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合作,在巴黎旗艦店推出草間彌生的創作,甚至在店門外設置草間彌生巨大雕像,猶如「進擊的巨人」一般,拿著畫筆在建築物立面上,畫出不同顏色的點點,有如一種「草間病毒」的蔓延,讓人無法忽視她的存在,為LV品牌也為草間彌生,做了最好的行銷。

除了LV店面之外,今年暑假巴黎LV基金會美術館也推出令人驚豔的特展「安迪沃荷x巴斯奇亞/四手聯彈」,展出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與塗鴉藝術家巴斯奇亞聯合創作的奇特作品,在巴黎充斥古典傳統藝術形式的展覽中有如驚天霹雷,讓人耳目一新!安迪沃荷成名較早,也較年長,他們認識時沃荷已成名許久,且開始感覺失去創造力;巴斯奇亞充滿野性的塗鴉創意深深吸引了沃荷,而巴斯奇亞當年初出茅廬,很需要有人在藝術圈引薦,因此兩人合作,創造出歷史上少見的雙人繪畫演出。

來到巴黎最期待的建築,當然就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所設計的皮諾私人美術館,這是法國奢侈品公司開雲集團總裁皮諾的私人美術館,利用巴黎市區十八世紀的證券交易所歷史建築,重新改造成現代美術館。皮諾特別聘請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來設計,這件設計作品成為這些年來支撐他繼續奮鬥的生存意義,也是安藤在巴黎最重要的里程碑。

皮諾美術館除了一般的藝術展出,館內還有一個最受關注的藝術創作,就是在館內一樓牆角,竟然被老鼠鑽出一個洞,小老鼠從洞口探頭而出,然後用微弱、遲疑、口吃般的小孩口吻,與現場觀眾對話,這項作品名為「The Prophet」,創作者Ryan Gander是位坐輪椅的殘疾人士,但他卻不認為自己有殘疾,仍然努力創作讓人驚艷的作品。他希望藉這個作品讓大家了解到,不要輕視自己與人不同的地方,反而要珍視這些特殊的地方;同時他也希望大家透過不同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美術館中另一個讓人驚奇的藝術作品是位於天窗下方的幾隻烏鴉裝置,是藝術家Maurizio Cattelan的創作,超真實的烏鴉站在屋簷處,卻一動也不動,讓人納悶到底是真是假?也帶來某種「希區考克式」的驚悚感覺。

有一天我本來要去看巴黎的地下墓穴,可惜地下墓穴太熱門,預約不到名額,只好去附近的卡地亞當代藝術中心,剛好正在展出藝術家Ron Mueck的作品,大廳中堆滿幾十顆巨大的頭骨,每一顆頭骨都不同,牙齒的數目也都不同,令人靈魂震撼;另一區則展出一具巨大的初生女嬰孩雕塑,嬰孩雕塑以矽膠製作,栩栩如生,臍帶、毛細孔都清楚呈現,展覽中一邊是生,一邊是死,似乎也帶著一種強烈的生命哲學意味!

走一趟巴黎看遍當代最熱門藝術家的展覽,感覺十分值回票價!

最讓我們驚訝的是,這些當代頂尖藝術家的展覽,竟然都是私人美術館或基金會所主辦,而且這些美術館的金主都是時尚企業集團,他們賺取了鉅額的利潤,卻願意投資在城市美術館與藝術收藏品上,等於是在文化上回饋了巴黎這座城市。期盼台灣的企業主們也能多多投資在藝術文化界上,讓台灣有一天也能像巴黎一樣,常常有最棒的藝術展讓市民們欣賞,成為富裕又文化品味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