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鮭魚返鄉 把握三原則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1571/web/

.聯合報社論/從三個層次看促轉會走在錯誤的路上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新律師世代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鮭魚返鄉 把握三原則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鮭魚返鄉 把握三原則


2018-09-18 01: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部日前表示,已有多家大陸台商表達返台投資意願,包括電子資訊與紡織、自行車等產業,橫跨了科技與傳產業。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國與大陸的貿易關係持續緊張,在貿易戰陰影未除,企業出走大陸的案例愈來愈多,當這些企業把眼光放在全球各地的投資市場時,我政府必須把握機會,增加企業回台投資的誘因。
這一波大陸台商的出走潮有多項原因,近年大陸生產成本與環保意識抬頭,過去勞力密集或高耗能的產業已無法在大陸生存,紛紛轉向東南亞或其他地區。美國與大陸的貿易戰,則成為台商從大陸出走的最新助力。美國打算提高大陸產品的進口關稅,加速台商多元布局的規畫,已有台商在美國、東協等地提出新的建廠計畫,台灣亦是這些台商評估投資的區域之一。
近年台灣經濟成長停滯不前的關鍵因素是產業轉型速度過慢,台灣民間資金充沛,但企業苦無投資機會我國外銷訂單海外生產的比重從民國99年(2010年)開始,多數時間已逾五成,顯示台商雖在全球市場占有一片天,但在台灣生產的比重卻不到一半,這連帶使得台灣的就業與服務業市場低迷不振,我國經濟自然也難擺脫新平庸的困境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多次強調要為台灣經濟找到新的成長引擎,提出5+2產業創新計畫,即是希望為國內投資市場注入活水。然而,5+2計畫有多個盲點,多位產業界大老已多次提醒政府,計畫內容與我國現有的產業連結性低。蔡政府的5+2計畫中,包括綠能與生技,都需要相當的時間才看得到成效,能否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有疑問。
這一波大陸台商的撤離或轉進潮,則是提供了台灣重振內部投資的良好機會。首先,這些想要回台投資的台商,手上多數握有相當的資金;其次,這些台商過去從事的產業與台灣有一定的連結,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這些台商離開大陸的原因,多數是因為企業所處的產業定位尷尬,在高端技術與低端生產成本上,無法與其他企業競爭。
這些企業的困境其實就是台灣經濟當前的困境,吸引台商回台政府應把握三原則,必須著重能促進產業升級、增加就業與高附加價值的台商,對於幾類高標準的台商,政府可以提出更多獎勵投資誘因在解決五缺問題上,也應設立一站式的解決窗口,縮短企業在台設廠的所需時間與成本對於企業憂心的環評效率等議題,政府也必須拿出魄力,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在環保與產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第二個重點工作是,政府應增加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的誘因。今年前七月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簽約金額是去年同期的逾兩倍,顯示民間資金對參與公共建設的企圖心,未來數年又是我國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關鍵時期,政府在編列預算、執行等細節上,必須更重視引進民間資金。
第三個重點工作是解決台商亟需的人力問題,這包含了高端研發白領與基礎的藍領技術人才,必須靠加強國內大學與科研單位的產學結合,加上鬆綁跨國技術人才來台的相關規定,讓海外台商願意在台設廠投資,進一步增強台商與本地市場的連結,以研發和生產並重,加速推動我國產業升級。
過去十多年來,我們常見政府喊出希望海外台商鮭魚返鄉,但成效不彰。如今內外部大環境有利海外台商返台投資,政府必須把握機會,因為包括美國、東協等國家都在積極爭取這股企業轉移潮帶來的商機。政府必須儘速提出吸納海外台商返台投資的明確對策,以跨部會合作篩選出值得獎勵的台商重新在台灣落地生根,將全球貿易戰的危機扭轉成為台灣經濟再出發的契機。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新律師世代


2018-09-17 23:4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自稱東廠,引發軒然大波;圖為促轉會外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過去有一群民進黨政治領袖被稱為「律師世代」,包括了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等美麗島大審辯護群今天的民進黨,也有一群「新律師世代」,他們和舊律師世代截然不同
二度執政的民進黨,將各種削弱敵對陣營的政策當成「改革」,在前面衝鋒陷陣的就是新律師世代頭號代表人物,就是曾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黨產會主委的現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接下顧立雄黨產會職務的林峯正,亦是箇中翹楚
最近的兩個重大事件,也與新律師世代有關一是鬧出「東廠醜聞」的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另一則是奉命代理花蓮縣長的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張天欽不用多說,蔡碧仲之聲名大噪,是在教育部「拔管」事件擔任主要獻策者,居功厥偉。如今轉戰花蓮縣政府,其目的自然不言可喻。
新、舊律師世代都是律師出身,但修為則大異其趣。陳水扁、謝長廷等舊世代,儘管政治評價不一,但至少曾站在第一線衝撞威權體制,為民進黨開疆闢土而新的律師世代則無需英勇,他們廁身黨政機器之下,運用自己的法律專長,為執政黨扮演整肅異己的先鋒更直接的形容,就是「政治打手」
他們的法律專業加上政治忠誠,成了民進黨統治的利器新律師世代依附民進黨崛起,走的是登峰捷徑而可悲的是,民進黨只能仰賴這類角色來維繫政權「張天欽」當然不是個案,「東廠」也早已不是新聞








聯合報社論/從三個層次看促轉會走在錯誤的路上


2018-09-17 23: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立院黨團「突襲」拜會促轉會,在門口貼上「東廠」字樣,要求促轉會停止運作。 記者林麒瑋/攝影



對於張天欽的「東廠事件」,府院迅速定調這是「個人行為」,認為促轉會無需改組。這種回應是鴕鳥作風,不敢面對問題,也妄想欺騙社會大眾。事實上,除了張天欽的越軌演出,從促轉會的最初定位、到其成員結構,乃至實際的運作,一路都是錯上加錯。無論如何,這個破漏歪斜的機構,絕不是換一名副主委所能彌補或矯正。
首先,談促轉會的定位。「促進轉型正義」是高尚的目標,但《促轉條例》卻鎖定民國卅四年以後的事件,將日據時代原住民遭受的不正義排除在外,由此可見民進黨的私心。簡言之,促轉會是一個「擴大版」的黨產會,除了要擴大追殺國民黨,更要利用正名、沒收、調查等程序壓制及汙名化反對勢力。推動促轉,最大受益者就是民進黨自己,「正義」不過是它的墊腳石罷了。
民進黨屢屢引用德國或東歐的例子,說明促轉會及《除垢法》的必要,這其實是胡亂套用與借刀殺人。德國的轉型正義旨在清理納粹對六百萬猶太人的大屠殺,波蘭、捷克等國的《除垢法》則是為清除共產時期的非法餘緒,兩者皆與台灣的政情大相逕庭。台灣是民主轉型成功的國家,明明已順利進行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卻要與納粹或東歐共產垮台相提並論,這豈非要把台灣推向倒退?何況,對於傷害台灣社會極深的二二八事件,我國在民國84年(一九九五年)即已制訂《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迄今廿餘年,民進黨仍企圖從這個舊瘡疤挖寶,豈是意在和解?
其次,檢視促轉會的成員結構。蔡政府若有心促進轉型正義,即應盡可能照顧到成員的社會代表性,並提名形象良好的公信人士進入促轉會,才可能達成「真相、公義、和解」之目標。但蔡總統提名的委員,除了主委黃煌雄是公認的跨藍綠人物外,包括張天欽或其他若干委員,乃至實際參與運作的研究人員,均具有強烈的政黨傾向及既定立場,多數人與民進黨淵源深厚。其中,台大教授陳翠蓮甚至辱罵黃煌雄「出賣集體尊嚴換官位」、「對轉型正義一知半解」,而拒絕出任促轉會委員。不難看出,黃煌雄在實際運作上已遭架空,那麼,樑歪柱斜的促轉會又如何促進轉型正義?
最後,再看促轉會的實際運作。張天欽八月兩度召開幕僚會議,自稱「東廠」,並鎖定侯友宜為目標,兩次會議皆避開其他委員的參與。若非遭到吹哨者爆料,可能已發動行動。在此之前,促轉會曾於八月十七日發動一次搜索國民黨智庫「國策基金會」的行動,僅由一名副研究員領軍,帶著一紙公文和四名人員即要求入內搜索;經基金會人員質疑其程序不法,才未得逞。且看,前往搜索的五人都極年輕,過程中不斷玩著自己的手機,態度輕率,對於搜索的正當性疑義似不以為意。試問,光憑一紙公文就要進入民間機構搜索,這和過去警總有何兩樣?促轉會莫非自以為是身兼司法與行政大權的變形金剛?
民進黨若真要借鏡德國的轉型正義,就必須師法他們在調查真相、認定責任歸屬、及罪刑審理過程的嚴謹程序,而不是把所有調查、搜索、定罪的權力獨攬於一身,然後交給幾個以東廠錦衣衛自居的年輕人去衝闖殺戮。事實上,張天欽企圖以除垢概念鎖定侯友宜,就是一種渾水摸魚的行徑。我國在民國76年(一九八七年)已宣布解嚴,鄭南榕自焚事件發生在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侯友宜不過是一名民主時代奉命執行公務的刑警。如果促轉會認為此案有「除垢」之必要,應該鎖定當時的總統李登輝,而不是抓侯友宜這種「小咖」。
不論從最初的立法、機構的定位、人員的組成、乃至實際運作與執行看,促轉會都一錯再錯,悖離「正義」的初衷。我們已看不出它存在的正當性何在。

【即時短評】蔡政府這次太離譜 打假新聞要修國安法?

◆  【即時短評】打假新聞?還是打壓言論自由?
◆  【重磅快評】地球工程毀颱風? 恐不了了之
◆  【即時短評】蔡政府這次太離譜 打假新聞要修國安法?

◆  【即時短評】政府若以打擊假新聞試圖掩蓋真相 不只要關3天
◆  【即時短評】飛出鳥籠的公投 躲不過中選會緊箍咒
◆  【重磅快評】文在寅明天要到平壤談甚麼?
◆  【重磅快評】政府及輿論打手沒資格評斷假新聞







【即時短評】蔡政府這次太離譜 打假新聞要修國安法?


2018-09-18 11:43 聯合報  記者何祥裕╱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黃仲裕/攝影



「fake news」是美國總統川普從參選到執政後,一直掛在嘴邊的話,只要對他不利,他就在推特上罵「fake news」,但罵歸罵,縱使還扯出俄羅斯網軍疑似以假新聞操控選舉,也不見川普敢修法要打假新聞,現在蔡政府放話要修法來打,層級甚至拉高到國安法,這次,實在太離譜了。
請政府先搞清楚何謂「假新聞」,現在自媒體與內容農場充斥,所產生的內容可能是評論、訊息等等,他們不是媒體,不用善盡查證功能,而且這些內容會在各網路平台擴散,如果訊息為假,那充其量只算假消息,根本稱不上假新聞。
如果政府對假新聞的定義,是在主流媒體上報導的並非事實、甚至有捏造、惡意攻訐等,政府有一百種方法可以要媒體更正、道歉甚至提出告訴,請問,這哪需要修法來處理,甚至還要修「國安法」?這不只是用大砲打小鳥,簡直是用核子彈打小鳥。
假新聞或假消息,若影響選舉,有選罷法可處罰;若影響人物名譽,可以控告公然侮辱或誹謗;若影響公務機關,可以告侮辱公署;除了刑事之外,還可以提出民事求償等,台灣甚麼最多?法律最多,不管怎麼樣都有法可治,現在若修法要打假新聞,不僅侵害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更成為政府打壓異己、控制媒體的武器。
沒關係,台灣媒體有藍有綠,民進黨也不會萬年執政,從年改、黨產會、促轉會一直到現在要修法打假新聞,國民黨也不是笨蛋,將來國民黨總有執政的一天,到時候,這些武器國民黨一定會拿來對付民進黨,套句日劇「半澤直樹」的經典名言「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即時短評】打假新聞?還是打壓言論自由?


2018-09-18 13:15 聯合報  記者陳洛薇╱即時報導
電視台引用網路言論不查證,導致違反風序良俗等問題,NCC將開罰,最高達200萬。圖為民眾看手機與電視新聞示意圖。記者潘俊宏/攝影



假新聞來了!蔡英文總統最近四處講, 有些假新聞是對岸故意放的,目的是要讓台灣社會對立、誤解甚至衝突。現在政府總動員,國安局執行「訊安專案」加強蒐報媒體報導情資、內政部高層更揚言要修國安法阻造謠,全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政府高層輪番砲轟中國的網路大軍五毛黨太可惡,製造假新聞,因此現在要從源頭下手,祭出處罰,這個邏輯似乎不太通,既是中國網軍,我政府要如何源頭管理處罰?國安法怎麼修,內政部高層說不清,匿名放出個消息,沒嚇到五毛黨,反倒讓台灣網民人人自危。
「假新聞」如何界定?外交官蘇啟誠輕生,駐日代表謝長廷歸咎假新聞害人,但謝長廷之前接受電視訪問時確實說過「大阪如果有錯,大阪就該道歉、駐日代表管不到駐大阪辦事處。」蘇啟誠之死,究竟是假新聞責難,還是長官怪責卸責?外交部不先釐清事實,反倒是在屏東縣府要求下撤掉蘇啟誠在水災當時接待屏縣長潘孟安的新聞稿及照片網頁,政府急呼呼說有假新聞要查,卻把真新聞反而下架,豈不荒謬?
再看促轉會最近的「選舉打侯事件」,以副主委張天欽為首者,更是假轉型正義之名,磨刀霍霍要清算對手政黨的縣市長參選人,還自詡「東廠」夸夸其詞,如果不是媒體將會議記錄曝光報導出來,國人還不知道這個手握大權,被賦予推動轉型正義的太上機關,正拿著大刀清算異己,媒體的監督,揭發政府濫權,讓那些張天欽們現形。
民進黨常把捍衛言論自由、打倒威權掛在嘴邊,蔡英文上任後還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更在追思鄭南榕時誓言「台灣人就是民主人、自由人」,如今政府卻打算祭出公權力限制言論自由、檢查新聞,這與過去蔣介石時期戒嚴、禁書禁歌禁方言的威權管制有何不同? 
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等在內的全美350家媒體,上月16日還同步刊登社論,反擊川普對媒體假新聞的咒罵,捍衛新聞自由。蔡政府施政不力,引發負面批評,網路上罵聲不斷,甚至合成圖文醜化國家領導人、捏造假消息生事造謠,的確讓官員們疲於應付,研擬修正國安法因應,然而若是挾遏制假新聞為名,行干涉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之實,實則是對民意的藐視







【重磅快評】地球工程毀颱風? 恐不了了之


2018-09-18 11:52 聯合報  主筆室
9月17日,廣東江門台山大江鎮僑園新村,民眾涉水出行。中新社


《山竹》颱風夠強,行經之處摧枯拉朽。觀測數字顯示,山竹比本世紀最強的《海燕》還強,海燕造成菲國死亡及失蹤人數超過3萬人。每逢超巨大天災過後,人類認輸情緒逐漸平復後,接下來是人定勝天思維復萌,怎麼把颱風摧毀?
果不其然,山竹造成的滿目瘡痍復原才起步,巨型炸彈、原子彈摧毀颱風的話題又出現了,雖然這樣的討論每次都不了了之,參與討論的人總被譏為「腦子有洞」,但其中不乏博士、教授。
原子彈轟垮颱風之說起自上世紀中期,約是二戰後的復原期;基本的立論是炸毀颱風的眼牆,讓颱風結構破壞,挾帶強風暴雨的環流旋轉失序,如此雖未必能摧毀颱風,但至少可削弱其威力。這樣的破壞理論被譏笑,因中度颱風至少1萬顆廣島級原子彈的威力,狂妄人類即使向颱風中心投上百顆原子彈,恐怕連搔癢的作用都起不了
原子彈摧毀颱風的想法緣起時間應再向前推,極區、高緯的國家受不了每年8個月以上的冰封,也曾有射砲彈摧毀冷高壓中心的說法,根本的想法是已冷到極點,不會再壞,不彷試他一試。
轟颱風、炸冷高壓中心的論述被稱為「地球工程」,大意是以各科學學門的單一視野試圖改變環境困局最近一次聲浪頗高的談論,是上世紀末、地球暖化愈發惡化,聯合國討論京都議定書時。當時研究大氣、燃燒的科學家認為可行,只要越洋飛行的大飛機飛高些,飛進平流層,讓排出的廢棄停留在平流層,聚集後形成具遮光性的「霾」,即可減少陽光穿透,降低暖化威脅。當然,這樣看似可行的理論萬一發現副作用怎辦,仍以不了了之收場。
民國99年(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在德州墨西哥灣外海鑽油平台爆炸的油污事件,聯邦政府請來各領域頂尖專家會商,提出的對策都是工程浩大,處理油污、復育生態,都是錢砸下去未必奏效的想法;與會一位化學家看法不同,「簡單,點火把海上浮油燒光不就解決了」,他的說法當然不可行。
地球工程像台灣夜市的打地鼠遊戲機,敲下這隻地鼠,不保證下隻地鼠不會冒出來;也很像我們缺乏整合、各自為政的政府

聯合筆記/葉底藏花的功夫

◆  企業不能為善不欲人知
◆  公投像狗籠,還套上狗鍊
◆  蔡政府才是假新聞最大製造廠
◆  中影非日產 應列公益文化
◆  張天欽下台 促轉會醒了嗎
◆  小兩岸vs.大兩岸的全球博弈
◆  加入CPTPP避貿易戰 加速產業升級
◆  聯合筆記/葉底藏花的功夫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葉底藏花的功夫


2018-09-17 23:52 聯合報  許俊偉
教育部長葉俊榮(右)籲台大校長遴委會退回從5位候選人選起,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問教育部「這是不是換湯不換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葉俊榮出手了。但台大校長遴選案僵局,在葉部長出招後,似乎依舊難解,即使「葉底藏花」再精彩,「功夫」顯然沒有電影「一代宗師」中的葉問了得。
而且,外界原本期待歹戲拖棚的台大校長遴選案,能在葉任內開出溫柔的第三條路。但沒想到,葉俊榮竟是把侵害大學自主的手,伸得更深
歷經三位教長的台大校長遴選案,先是前教長潘文忠因「卡管」請辭,接手的吳茂昆則因「拔管」把自己的官位也拔了。葉俊榮七月中上任,主動喊出將與該案相關人等「溫柔的溝通」,直說要走出與以往不同的「第三條路」,還開了兩個月內找到出路的支票
就在期限前,葉俊榮上周宣布,要求台大校長遴選案退回到包含當選人管中閔在內五位候選人階段,並重啟遴選
葉俊榮這一招,與吳茂昆的不同處,在於吳任內拒絕管中閔再被遴選。葉俊榮看似「溫柔的讓步」,退一步同意讓管中閔仍可被遴選,但兩者最關鍵的套路根本無異,都是台大遴選委員會必須重啟遴選的老路。台大校長遴選案形同在葉俊榮手中又回到「原點」。
葉俊榮還對獨立運作的台大遴委會下「指導棋」,設下條件要求遴委會重開會時,必須先行決議遴委蔡明興應迴避或解除職務,才能進行後續遴選程序葉俊榮侵害大學自主的手,甚至比吳茂昆伸得更深
管中閔早已說過,為捍衛大學自主,台大倘若重啟遴選,他不會再參與遴選。因此,管中閔能否再被遴選根本非事件關鍵,葉俊榮「溫柔的讓步」只是虛晃一招,本質仍是要逼台大重選校長,難怪管中閔會連三問,「這是不是換湯不換藥?是不是政治介入校園?是不是架空大學自主?」
台大和台大遴委會雖表態待收到教育部公文後,將進一步回應處理,但也都強調堅持大學自主、堅持教育部須依大學法聘任校長的立場不變。換句話說,只要台大再以「拒絕重啟遴選」過招,葉底藏花的功夫再精彩,恐怕依然無法化解台大校長遴選案僵局,甚至還重新點燃外界對民進黨政府「吃銅吃鐵吃台大」的怒火。
高教武林比拚,台大校長遴選案要落幕,看來恐怕還是有待行政訴願、甚至行政訴訟決定。








中影非日產 應列公益文化


2018-09-17 23:54 聯合報  蔡國顯/導演、前中影人(高雄市)
中影文化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媒體報導黨產會本周將認定中影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將凍結其資產中影同仁希望能將中影資產列為公益事業,成為發展國家電影文化的一個重要場所
中影於民國43年(一九五四年)成立,是改組原先中國農民銀行出資成立的農業教育電影公司(簡稱農教)。農教於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由南京市總部,由陳果夫先生搬遷到台中市,購地蓋電影攝影製片廠房,禮聘在好萊塢服務的華裔胡福源返國擔任製片廠廠長,並招收培訓一批批電影技術人員,合併在民國36年(一九四七年)成立的台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影,它和後來成立的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即台灣省電影製片廠,舊簡稱台製廠,是無關的)。依據中影紀事的刊載,台影曾接收日產遺留的多家戲院。
民國48年(一九五九年)中影台中廠房火燒,於是在士林外雙溪購地北遷,曾在東寶映畫株式會社服務,在台灣和東京均有設映畫株式會社的日本前僑領蔡東華,協助中影蓋新製片廠和彩色沖印廠,並仿日本映畫村(電影村)另分批購買附近土地,設中影文化城古街道,和後來的新四合院(武館、將軍府)、偉人蠟像館,開放拍片現場實景參觀,一方面滿足民眾看拍攝現場的好奇心和增加收益,另還有香港辦事處,擁有數百部卅五釐米電影劇情片、十六釐米國家民俗重大建設紀錄片、錄影帶光碟和劇照等智慧財產權。
是以,中影資產全非接收日產,有大部分是農教公司和中影員工胼手胝足努力開展而來
期待黨產會除注意程序正義外,更能以國家利益和民眾福祉為最大考量,將中影列為電影公益文化,才是全民之福。






小兩岸vs.大兩岸的全球博弈


2018-09-17 23:52 聯合報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已開始處處反制。圖為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大陸建交後未久,美國即採取了罕見的大動作,召回美國駐巴拿馬多明尼加與薩爾瓦多大使及臨時代辦,聲稱是為了了解三國決定與台灣斷交的原因。此一動作,一方面可以解讀為美國行政部門在國會壓力下的友台與挺台的表現,二方面,更多地是折射出了美國對中國在拉丁美洲擴大影響力的警惕。
據了解,去年巴拿馬決定棄台親中,美國駐巴拿馬大使菲利直到巴國宣布前一小時才獲悉;今年薩爾瓦多與台斷交,自然讓美方擔心,仍承認台灣的拉美國家會不會也很快拋棄台灣?果真如此,中國的影響力就長驅直入不僅是南美洲也同時是中美洲了。
因此,台灣海峽兩岸即「小兩岸」當局在國際事務上的博弈,自然就牽動到了太平洋兩岸即「大兩岸」的中美兩國在全球大棋盤上的博弈了。
這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門羅主義」。美國那種「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的心態是不難想像的。
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中國決定改革開放,中國GDP在全球的排名很快在民國99年(二○一○年)時取代日本成了全球第二,如無太大意外,到民國119年(二○三○年)前後取代美國。
一如美國,當美國是世界老大時,它的「利益疆界」覆蓋了整個地球。如今中國開始崛起,在從老二邁向老大之途中,勢必也將不斷擴展它的利益疆界。中美兩強將會在越來越多的地區或領域,出現博弈與衝撞。現在大家目睹的,才只是開始。
中國的實力及勢力向全球擴展,理論上不外兩個途徑,一是陸,二是海。具體到眼下大家所看到的,就是「一帶一路」─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
陸的概念,就是從中國出發,向南及向西,經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中東,再延伸到歐洲及非洲,將一個從來就是抽象的「世界島」 (亞歐非整塊大陸地)概念,通過「軟」(自貿區)及「硬」(基礎建設)兩方式建構成為事實。
海的概念,則是要讓中國勢力「出」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北冰洋。今年初中國發布了第一份《北極白皮書》,提出北極政策,目的之一即是打通陸、海之外的第三條(冰上)絲綢之路,入北冰洋;目的之二,是進一步經由北冰洋從北方進入大西洋。與此同時,中國也加強與非洲(如中非合作論壇)及拉丁美洲關係,則是分別從東與西兩面進入大西洋,這也正是美國召回三國大使,開始警覺的背景。又與此同時,陸、海兩條絲路當然都與進入印度洋有關。
最後,是太平洋。美國在太平洋東岸,中國在太平洋西岸,但過去一百年,美國幾乎把整個太平洋打造成了它的內海,向西一直到中國家門口,中國當然不能容忍。中國勢必要出太平洋,第一步就是出第一島鏈,這就與台灣有關。這即是「大兩岸關係」與「小兩岸關係」的關係。







加入CPTPP避貿易戰 加速產業升級


2018-09-17 23:52 聯合報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新北市)
美國決定對大陸產品開徵新關稅,讓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蒙上陰影。 (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可謂高潮迭起。雙方正在就有關細節進行溝通;但川普仍指示幕僚,不排除對中國進口產品全面課稅。顯而易見的,川普正在玩兩手策略,即左手遞出橄欖枝準備談判、右手卻砲火猛烈射擊
在美中貿易中,台廠不論是基於三角貿易或四角貿易關係,都與中國大陸的供應鏈有上中下游依存關係。倘若川普將高關稅課徵範圍擴及消費電子產業,亞洲區域供應鏈將遭波及,台灣在全球價值鏈參與率達六成七,台廠為蘋果重要的供應商,占蘋果供應商家數的廿四%,占上市公司市值的卅五%,貿易戰若針對手機課稅,台灣自然無法倖免於難。星展集團曾預估在最糟情況下,台灣經濟成長率恐下修一%,實不容小覷。
面對貿易戰,台廠除了可強化台美雙方產業供應鏈的整合,加入美國在地價值鏈體系;增加台灣與美國的創新連結,並從中獲取創新的能量外;積極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藉此加速產業的轉型升級,降低對貿易戰的衝擊。
CPTPP以開放市場、打擊貿易保護主義、促進經濟整合做為協定宗旨。而台灣係一小型開放經濟體,出口成為重要的經濟成長引擎;但出口過度集中於中國大陸,且資訊科技協定免關稅產品占出口四成以上,不利於風險分散。尤有進者,台灣目前FTA覆蓋率僅九點六九%,未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令外資來台投資退避三舍。因此,加入CPTPP不僅可提高與貿易夥伴的互補互利關係、分散及擴大出口市場、促進經濟成長;又俾利於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強化台灣在亞太地區的供應鏈角色,同時降低貿易戰的威脅。
CPTPP仍是全球迄今最嚴格的自由貿易協定,消除成員國近百分之百的關稅。台灣加入CPTPP必須做好市場開放及制度改革的因應;尤其是對於工業及農產品影響較大;如汽車要面對日本的競爭、農業則面臨成員國進口農產品競爭;金融服務業則要面臨市場自由化的挑戰及法規調適。
筆者建議,政府目前正推動「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及「新農業」、「循環經濟」等五加二創新產業,應以加入CPTPP為目標,將台灣產業由傳統以代工為主軸,轉為高附加價值,完成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降低貿易衝擊。





企業不能為善不欲人知


2018-09-18 00:02 聯合報  張詠晴/輔大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華碩重視CSR,旗下華碩文教基金會組織國際志工團,每年皆前往海外偏鄉,進行縮短數位落差服務。 圖/華碩提供



今年八月公司法在很多方面,作了相當大幅度的變動,其中之一係在公司法第一條第II項新增規定:「公司經營業務,應遵守法令及商業倫理規範,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近年來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學術研究,漸漸地把企業社會責任視為公司的策略性工具,希望對公司未來的獲利有幫助。這裡就產生一個重要的實務問題:企業應該如何盡企業社會責任,才能讓企業與社會共好?
企業的經理人受股東之託經營企業,無非是希望公司能夠賺錢,但在經營企業獲利的過程當中,能將一部分的獲利回饋社會,與社會共享。在理想情況下,也希望企業因為做好事,來年獲利能夠更好,以便更有能力去做更多的好事。
為達到這樣的目標,企業盡企業社會責任時有兩個重點:一、企業所做的好事,應該與企業的核心能力有關。理論上,企業對其本業最熟悉,如果企業社會責任活動能夠與核心能力相結合,則企業越能夠將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做得更有效率與效果。亦即,企業在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所花的每一分錢,都能達到最大功用。二、企業做好事不能「為善不欲人知」。企業不像個人,可以為善不欲人知。企業經理人受股東所託經營企業,在做好事之餘,如果能夠獲得回饋,那是最好。
舉例來說:DHL Express國際快遞公司在南亞大海嘯期間,免費擔任運輸救難物資工作,這個工作與其核心能力相結合,做起來相對比較得心應手,且該公司在做好事之餘,也會讓消費者與投資人對該公司的物流專業印象更為深刻。又如華碩電腦推動「縮短全球數位落差」,由華碩文教基金會開辦「國際志工團」,前往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藉由捐贈電腦並提供電腦與資訊課程教學,協助偏鄉學校及地區提升數位資訊水準,縮小與城市的數位落差
如果這些公司所做的好事是捐款,那就與其他大部分企業沒什麼不同,消費者與投資人也因此比較難記住這些公司所做的好事。再者,企業應該將所做的好事,列在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並積極參與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獎項,如果有得獎也應透過傳播媒體讓大眾知道。
如此一來,消費者也比較會去使用其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投資人也比較會去買公司股票,也會給同儕公司不得不跟進做更多好事的壓力。如此一來,公司獲利變好,股價變高。不僅社會因為企業做好事而蒙受其利益,企業股東也會因為股價上漲而獲得好處,而經理人就越有動機去做更多好事,也促使更多公司一起來做好事,形成「善的循環」,企業與社會也因此得以共好。






公投像狗籠,還套上狗鍊


2018-09-18 00:01 聯合報  徐新生/行政院前參事(台北市)
漫畫/季青
公投案連署使用大量紙張並不環保。 記者鄭超文/攝影


去年立法院通過公投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該法中被批判為鳥籠的規定,做了修正。包括全面調降提案、連署、通過門檻等等,宣告打破了「鳥籠公投」
但因將變更國土、國號、國旗、制憲等涉及統獨的議題,排除在公投之外,被台獨人士譏為「狗籠公投」。顯示民進黨全面執政,對於統獨議題有所顧慮,坐實了陳水扁總統所說「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目前許多公投案進入中選會作業後,問題一大堆。它有技術上的困難,我們能理解。但怎麼也好像有一條無形的鍊子,使現行公投法,不僅像狗籠,更像有狗鍊?極端講究公正超然的中選會,若被人民懷疑它脖子上還被套上了一條狗鍊,問題就太大了!
今年公投熱,連署以來,看到許多問題,第一個就是極不環保。送入中選會有十件公投案,每一件都要用幾十萬張A4的連署書,都要用幾十個大紙箱裝,耗紙、耗墨、耗人,真是勞民傷財,只有讓紙業的相關企業獲利,讓人懷疑當初立法,是不是造紙業公會推動的?
但公投法規定,主管機關應建置電子連署系統,以現在科技之發達,身分證已有條碼,並不困難紙本除環保問題外,作業更繁複犧牲環保,捨易就難,是何道理?中選會應好好說明白!





蔡政府才是假新聞最大製造廠


2018-09-17 23:55 聯合報  呂維寧/ 補習班行政人員( 彰縣員林)
蔡英文總統(中)、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左)出席台中市長林佳龍(右)競選總部成立大會,蔡總統提到這次選舉有很多假消息、假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距投票日越逼近,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就越焦慮,她為黨籍候選人輔選站台,認為選戰會出現很多假消息,甚至來自對岸。但民進黨口號治國,膨風的執政團隊政績猛灌水,責任忙消風,恐是假新聞最大製造機、製造廠,法務部向假新聞宣戰不等於向民進黨政府宣戰?
何謂假新聞、該如何定義、由誰定義?台獨一定有實現一天、阿扁無罪、改革是轉型正義、黃俊英走路工、吳敦義性愛光碟、扁蓮二顆子彈…不勝枚舉,算不算綠營釋出的假新聞呢?如果舉發國民黨偷藏一千兆黨產在嫦娥月宮,及眾ET們統統是國民黨附隨組織,這是否假新聞,黨產會要不要登陸月球去查證或去追回不當黨產?
這年代,甭說網路造謠有事,連臉書人云亦云亂按讚都不行,媒體不持平報導也會挨告。
光天化日豔陽高照,遠眺台中市卻霧裡看都市般,海市蜃樓如夢似幻,路朦朧樓也朦朧,春城無處不罩濃霧,如果大晴天進文化城要開霧燈,火力發電汙染事實勝於雄辯,蔡總統卻說這是抹黑林佳龍假新聞,誰來定奪是好呢?每天千百條新聞,民眾怎分辨得了真假新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嬌玫萬朵,獨摘一枝憐,各人興趣及需要的新聞其實不多。
副總統陳建仁舉家遊金門,酒廠及商家都有拍照留念,他希望時空倒置,讓鏡頭定格,將「存證」日期延滯到九月一日屏東縣長潘孟安赴日宣傳觀光,縣府要求外交部撤接待網頁,讓到此一遊記錄空白促轉會正式會議,主席偏差言論是「練肖話」。新聞真真假假,負負得正,執政黨把真新聞變無新聞裝若無其事、或拗為假新聞譴責,眼花撩亂嘆為觀止也!








張天欽下台 促轉會醒了嗎


2018-09-17 23:53 聯合報  呂嘉順/醫(新北市)
圖為促轉會大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因為原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自比東廠,打算利用七十八年鄭南榕自焚一事,藉機修理侯友宜,結果鬧得沸沸揚揚。
當時鄭南榕因為被控涉及叛亂罪,拒絕到案,所以才有侯友宜等警察奉命前往逮捕的事件。當時鄭因自認無罪拒捕,向上門的警消投擲汽油彈燒傷十七個警消,而後引火自焚
似乎促轉會還是會追究這件事件,但有幾個面向,值得促轉會深思:鄭先生的勇氣固然令人佩服,但是自認無辜就朝警消投擲汽油彈燒傷十七人對比新黨王炳忠等人被逮捕時,如果採取同樣激烈手段,大眾能接受嗎?大家會說畢竟時空環境不一樣。
是的,對於時任刑事組長的侯友宜和其他基層員警,以當時的層級,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資訊來判別要逮捕的是嫌犯,還是無辜被冤枉的市民!如果硬要他們負責,那所有最終被判無罪的案件,當初負責逮人的警察是否統統要負責?
而且,軍警講究的是服從,如果奉命執勤,都要多方考慮再決定要不要服從命令,那國家如何運作 ? 太陽花占領行政院,警察應不應該考慮綠營可能執政,還是不要驅離好了?反年改衝突,警察可以覺得有理就放任衝進立法院?
退一步講,以現在的結果來批判當時,那麼在威權時代相信政府宣傳,認為施明德、呂秀蓮和陳菊等美麗島眾人是歹徒的民眾,或是知道他們無辜卻不敢吭聲,只想明哲保身的人難道不也是幫兇?更何況鄭南榕自焚時是李登輝時代,也早已解除戒嚴
耶穌說過,覺得自己無罪的人才有資格向被控的女人丟石頭,結果圍觀的群眾慚愧的離開。促轉會要開鍘前,請先捫心自問 : 威權時代你自己做了什麼?你敢做什麼?如果設身處地,你自己當同樣職務,你能做什麼不一樣的選擇?

盛治仁/個人應謙和,也要避免集體傲慢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個人應謙和,也要避免集體傲慢
◆  趙春山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台灣人

◆  方祖涵/貧賤人生的網球夢
◆  陳亮恭/極端氣候下超高齡社會的永續
◆  王正方/瘋癲之城的自戀狂
◆  周行一/斑馬線上的老虎
◆  林祖嘉/申請居住證有那麼嚴重嗎?
◆  黃介正/「韜光養晦」還要不要?
◆  薛承泰/寡婦經濟學

◆  王健壯/如果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楊國樞
◆  嚴震生/從馬侃懸缺席次看政治任命
◆  馬凱/誰來解救AI浩劫?
◆  洪蘭/防失智為何要學新東西?
◆  方祖涵/棒球日子的簡單美好
◆  盛治仁/留給未來世代的政治典範
◆  蘇起/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

◆  葉銀華/金融帳連續淨流出的真相
◆  劉維公/孤獨是可怕的社會病毒









盛治仁/個人應謙和,也要避免集體傲慢


2018-09-17 23:48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21世紀的21堂課》,天下文化出版


最近拜讀「21世紀的21堂課」一書,作者哈拉瑞過去兩本著作「人類大歷史」和「人類大命運」,都以簡潔可讀的文字去呈現壯闊的歷史脈絡,並思考人類未來面對的挑戰,而這本新書則聚焦在當下或是不遠的將來人類即將面對的議題。
這些議題包括科技、政治、絕望和希望、真相和生命意義五個面向,共廿一項主題每個主題都是我們所處的世代需要思考的議題作者以一位歷史學家的訓練背景,又能跳脫許多傳統思考的框架,因此閱讀時經常能夠在心裡形成一個與作者之間的對話、甚至辯論,是一個很好的腦力激盪練習。書中主題並非一篇文章可以涵蓋,在此分享讀後的幾點感觸及心中衍生的問題。
普世面對的政治大問題,就是廿世紀後期以來普遍受到認同的自由主義民主體制,在運作上出現很大的問題。不管在例如移民政策、自由貿易、或是選舉競爭上,在多數民意決定的情況下都造成了負面後果。人們對民主體制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無條件支持,但又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只能祈求用更多的民主來治癒民主。但是這句話像是一個撫慰人心的符咒,聽起來給人希望,但不知道如何進行及效果如何。
而科技的發展,則會結構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型態。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的發展腳步,快到多數人們無法理解並調整的速度。有了這些新科技給予人類的新工具和新力量,會創造出一個理想中的富裕大同世界,還是進一步惡化貧富和資源差距,創造出少數人壟斷的結局?如果出現少數壟斷,和民主多數決兩股力量的拉扯,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我聯想到的這些問題,作者不見得都有提出或提供看法。不過我很喜歡作者提出的一個態度,就是「謙遜」,認知到世界不是以自己或自己的文化/國家為中心作者身為一個猶太人,從小就被教導猶太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且猶太人對人類的重要成就或發明都有卓越貢獻。在自己所屬的群體裡說這種話,自然也很受歡迎;但他願意扮演烏鴉,直言猶太人對歷史的貢獻很有限,希望不但個人應該謙和,也要避免集體的傲慢世上如有越多的謙遜,就有越少的自以為是和紛爭
跟這個特質相關的還有國族主義。認同自己的國家絕對是好事,它鼓勵團結、奉獻和共同努力,往往可以帶來穩定和繁榮。但是盲目的超級國族主義就會成為排他和暴力衝突的根源。我們的身分認同,可以從家庭、部落、種族一直到國家,為什麼不能試著再進一步提升到人類?面對科技和生態變遷的挑戰,許多議題已經不是單一國家可以獨自面對的了。我從去年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續集中看到一個例子,印度如果不願意加入減碳的行列,其他國家的努力效果終究也是有限。
這些思考議題從全球格局出發,絕大多數問題憑個人是無能為力的,只能作為腦力激盪。所有思考最後還是要回到個人身上。作者問,人生一遭,留下靈魂、基因、還是愛?我想除了各人宗教所給予的指引和力量之外,能夠珍惜把握每一天的寶貴時間,用自己的標準,讓人生活得沒有遺憾,才是最重要的學習功課。

名家觀點/從地上權兩爭議案例談起…

名家觀點/從地上權兩爭議案例談起…


2018-09-18 01:29 經濟日報  張金鶚(前台北市副市長、政大教授張金鶚口述)


地上權案近來相當熱鬧,今年第三批地上權昨日公告招標,北中南總計十宗,其中四宗是首次招標。隨著地上權標案的發展,開始有一些爭議出現,例如「華固新天地」仲裁結果出爐,對開發商明顯有利;以及相當搶手的空軍官兵活動中心標案,出現「消失的標單」等。兩個案子凸顯的問題,若能釐清,有助地上權市場的長遠穩健發展。
先說華固新天地的仲裁案件。結果是住戶今年起適用新制,每年需繳納的3.5%地租中的2.5%,依照民國102年(2013年)公告地價計算,未來70年不變;另外1%則隨公告地價浮動計算,這樣的作法,讓原本地租過高的爭議,得以解套。
從仲裁結果來看,顯然對於開發商及住戶是有利的,不管是過去已取得地上權的住戶,或未來有意標下地上權的開發商,由於至少有部分比率維持不變,租金收益能夠穩定,雖是解決爭議的權宜措施,但也避免讓爭議干擾到地上權案件的交易意願。
我必須說,這是一個妥協、折衷的仲裁結果,其餘設定地上權案會不會跟進辦理,並不一定,畢竟每個個案情況不盡相同,要看法律以何為據。不過,如果就此判例可以讓政府的立場更寬容、更一致,對地上權市場的長期開發而言,是較好的發展方向。
此案之所以產生爭議,外界將矛頭指向公告地價漲太快,但這是本末倒置的說法。因為公告地價反映的是市場價格,之所以有地租過高的爭議,根本原因來自於房價太高,不能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時候,說公告地價不能漲況且,設定地上權案是地方建設主要財源之一,如果因擔心地價波動太大產生爭議,就不調整公告地價,恐將造成惡性循環,地價無法反映市場行情,對於公共建設也並非好事
另一個近期頗受矚目的設定地上權案,就是台北市仁愛路的空軍活動中心,結果由元大銀行以82億元的高價得標。除元大銀行外,還有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富邦人壽等四家壽險業者參與投標,都想要爭取這塊黃金寶地,最後由元大以最高價脫穎而出,已規劃將在此興建企業總部
空軍活動中心最後的標價頗高,讓不少人對地上權市場的後市感到樂觀,但我認為,這是北市相當少見的大面積、黃金地段基地,是否為較特殊的個案,仍待觀察。
另一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開標過,鬧出「消失的標單」插曲,導致開標過程一度停止,最後因為找回元大銀的標單,峰迴路轉之後才由元大銀得標。雖然這樣的開標烏龍並不常見,不過,為了完善地上權的標售制度,避免節外生枝,主管機關顯然要重新思考流程的調整空間。
我的觀察是,因為投標廠商當然會擔心投標資訊外漏,在決標前,一定相當低調,主管機關很難明確掌握能收到幾張標單,但為避免產生爭議,我建議未來寄出標單時,應該要求會知承辦單位,透過多重管道讓官方掌握訊息,才可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讓地上權的標售制度更為完備。


張金鶚

台灣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市及區域計劃碩士、博士,曾在英國瑞汀大學及格拉斯哥大學、瑞典國家建築研究中心、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及日本明海大學等學術機構做訪問學者。 張金鶚常受訪談論房價,他教人不要衝動購屋,認為房價和股價一樣,會上漲增值,同樣也會下跌,不合理的房價只是短期現象,長期定會恢復正常,購屋者不應該支持不合理的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