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盛衰的虛與實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綠營不在乎缺電,棄非核還要別人鋪紅毯?
◆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沉默
◆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盛衰的虛與實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盛衰的虛與實


2024-07-13 00: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一、兩年,中國大陸的經濟遭遇到了自1979年改革開放45年來最大的不景氣。 路透


日前,網上流傳一則關於上海財政吃緊,地方政府向轄區內寺廟臨時借款100億人民幣香火錢作為短期周轉的消息,惟立即被上海市官方否認,網信部門也對相關信息介入調查。上海市財政實情如何,不得而知,但一段時期以來,各地公務人員減薪、且幅度不小的傳言卻時有所聞。除了行政部門,央企、國企類似的消息也不時出現。

7月初中國大陸重量級金融機構中金公司,率先降薪裁員。根據東方財富 Choice 數據,民國一一O年~一一二年(2021~2023年),中金公司員工人均薪酬由人民幣116.42萬元下降至70.04萬元,降幅高達39%。不僅如此,這個在中國大陸被視為高薪代表的中金,據媒體報導,擬自民國一一三年~一一五年(2024~2026年),削減三分之一境內員工每年裁員約13%

近一、兩年,中國大陸的經濟遭遇到了自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改革開放45年來最大的不景氣,這是不爭的事實。所有五、六十歲以下的職工,全都難以想像會有這樣的遭遇,因為打從他們進入職場以來,中國大陸經濟不但發展快速,而且總的來講都是持續向上的。儘管中國大陸當前還有5%左右的經濟成長率,但跟過往平均至少7%、8%的中高成長,甚至更早前的動輒10%的成長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更關鍵的是短期內根本看不出有好轉的可能。

中國大陸經濟該怎麼看?究竟還有多大成長潛力?是否就沿著當前趨勢持續下行下去?我們的看法還是相對審慎樂觀的,因為這一波中國經濟的持續走緩,實在是因為若干特殊的因素或狀況導致的結果。

首先,當然是持續三年的疫情效應,無須贅言。

其次,是美中之間的經貿戰爭,從民國一O七年(2018年)迄今,美方打擊力道愈來愈強,但效果卻愈來愈小,特別是美國最有自信的金融戰與科技戰,似乎也未能占到上風,尤其是後者,還有可能出現美方最不樂見的倒逼效果。

最值得關注而且必須看到的是,中國大陸這一輪經濟的下行,極大程度上,是中國大陸必須對早前的偏差進行矯正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這特別指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大力道且持續至今仍在進行的反腐。民國一O二年(2013年)習近平上任之時,中國大陸的腐敗已嚴重到再不整治就會亡黨亡國的地步,不堅決反腐,無以言深化改革,更遑論偉大復興。習近平反腐,力道之強,打擊面之廣,堪稱空前,但也正因為如此,必然在消費、投資等需求方面出現緊縮效應,甚至也會影響到公務人員的士氣。

第二方面的矯正是環境生態的整治。中國大陸在發展初期,一味追逐快速成長而忽略了環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汙染問題一度相當嚴重,也是在習近 平上台之後大力整頓。就經濟發展的邏輯而言,環境破壞時期,企業規避環保成本,反而有利於強化出口競爭力,拉動增長;反之,在強化環保時期,企業不能規避環保成本,從而降低出口競爭力,拖累增長。換言之,中國大陸以往高速成長時期,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的或是「不健康的」,現在進行必要的矯正,自然會影響 到原有的成長速度。

第三個方面與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為了因應世紀金融海嘯而採取的過度擴張政策有關,雖然穩住了當時較高的成長率(一樣其中也有不少「虛或不健康」的部分),卻產生了產能過剩、房市泡沫和金融槓桿過高等後遺症,習近平上台之後,不得不採取「三去」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加以矯正,「三去」的緊縮效應,自然也是近年經濟趨弱的主因之一。

剖析及了解這些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虛與實之後,就能明白當前空前偏低的成長事出有因,但不足為慮。長期看,中國大陸的基建完善,教育體制紮實,社會秩序安定,政府功能運作無礙,再加上全球最大的市場及科技潛力的厚積薄發,假以時日,必將走出當前的低潮,這即是我們看中國大陸經濟前景審慎樂觀的理據。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沉默


2024-07-13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右一)涉貪被查,引發民進黨內部派系鬥爭揣測,賴清德總統(左一)被指是在對前總統蔡英文(右三)的英系人馬殺雞儆猴。圖為2020年1月,蔡英文、賴清德搭檔競選正副總統時在桃園的造勢活動,時任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站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鄭文燦終於遭到羈押,看守所一夜醒來,他已被民進黨停權三年。桃園院檢連日來幾番交手,彷彿在測試及校正彼此對賴總統道德底線的認知,終於取得共識。比起外界對此案的議論紛紛,民進黨內的異常靜默,才是更驚悚的無聲伴奏。

前兩名法官認為鄭文燦沒有逃亡串供之虞,對市府也已無影響力;但從檢方翻出的 LINE 通聯對話,「大阿哥」早就知道檢方要問些什麼。但通風報信的絕不只是秘書,而是院檢內部另有「深喉嚨」,必須追查。桃院將此案一擱七年,如今仍在阻撓辦案,難以原諒。

平日喧囂狂妄的民進黨,此刻卻表現出反常的沉默,他們嗅到的氣味應該很嚇人吧!他們眼裡,看到了賴清德「惦惦吃三碗公半」的狠勁,看到「胖周瑜」在劫難逃落寞,彷彿也能感受到蔡英文按著自己發燙的臉。想得更深的派系人物,都應該開始合縱連橫或向賴清德交心表忠,以尋求自保。更糟的是,隨著此案被挖出的各種悖德行為,都會讓民進黨這些年假面金光露出原形

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蔡英文八年完全執政的 happy hour 已經結束,但道德寬鬆痛苦逐漸浮現。」此話意味深長。沒錯!民進黨過了八年文過飾非、指鹿為馬快樂時光,如今派對結束,大家都要面對現實檢驗。鄭文燦的故事,應該只是個開頭。











聯合報社論/綠營不在乎缺電,棄非核還要別人鋪紅毯?


2024-07-13 00: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非核家園是民進黨政府的能源神主牌,圖為賴清德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外界高度關注核三一號機是否延役,國民黨已提出《核管法》修正草案。行政院近日卻主動宣布,一號機廿七日「一定如期除役」,停止運轉;除役後就算修法通過,也無法立即重啟發電。正當李遠哲、童子賢等人相繼為核能請命要求延後非核家園時程,且正值酷暑用電高峰各地常因供電不繼而跳電頻傳,卓內閣仍鐵了心關閉核電,直接把停電惡夢丟給民眾。

民進黨是聾了嗎?還是瘋了?否則,為什麼全球都在重啟核電的時候,它卻趕著關閉核電廠?為什麼全民都在為缺電而擔驚受怕時,它卻冷笑著要把可用的電力作廢?為什麼它嘴裡不斷高喊節能減碳,手上卻讓增加碳排的火力電廠火力全開,把「零碳排」的核電廠關掉?為什麼台電已虧損累累,它卻要求台電用兩三倍的代價去發展火電及收購綠能,而強將便宜且穩定的核電送入墳場?

民進黨應該沒有聾,也沒有瘋。它只是因過於傲慢,而集體心盲;因權力欲薰心,而忘記聆聽;因錯誤的信仰,而關閉了心靈;因為膜拜反核神主牌,而錯失了科學;因為政黨內捲,而忘了百姓。民進黨執政的長期化,使它陷於自傲自滿和自我感覺良好,讓它忘記了「反核」源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久遠風潮。當全球的永續思維在改變,科技進展也來到了新的境界,民進黨卻仍死抱著苦行僧林義雄的過時倡議,亦步亦趨,它沒發現自己已被甩到時代潮流的邊緣嗎?

賴政府廿七日將如期關閉核三一號機,卓內閣說得振振有詞,一派不在乎模樣。說穿了,民進黨不在乎的,豈止是核電,它根本不在乎整體供電是否充足。否則,怎麼會在七月酷暑供電頻頻出現橙色警戒之際,毫不猶豫就出手把一座好好的電廠關掉?民進黨難道不知道,它距離自己「非核家園」的目標越近,民眾日常生活受跳電牽累的機率就越大,台灣產業承受的風險也越高?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最近誇稱,目前「綠能」比重已遠超過核電,因此會繼續朝非核家園邁進;言下,十分以蔡政府發展綠能有成為傲。然而,鄭麗君如果每天午晚看一下台電的能源結構表,光電在白天的比重通常可高達兩成許,但太陽一下山,這數字立馬歸零;接著,就是五成的燃氣與三成五的燃煤登場接力。換言之,夜裡的台灣天空就是碳排的地獄,髒汙不忍卒睹。這點,鄭麗君知道嗎?

無論她知道與否,民進黨並不在乎讓人民「用肺發電」,反正夜晚的黑會掩飾一切。尤其,當在野黨急急忙忙提案修改《核管法》,希望為核電廠延役解套;民進黨反而在那裡推託阻擋,嘲笑對手是庸人自擾。如此倒錯的景象,會讓人誤以為國民黨在當家,而民進黨是鬧事的在野黨。亦即,在野黨忙了半天,就算幫賴政府鋪好核電延役的下台階和紅地毯,綠營都還未必肯下來。反正,只要狠下心不管供電是否充足,執政者愛怎麼做都能自行其是,民眾也無可奈何。

李遠哲最近跳出來呼應童子賢的「挺核」說,他並提醒「反核」與「反核四」不同,當時核四是因為政治利益分配,將電廠交給廿年未建核電廠的公司承包,所以才失去正當性。他這席「利益分配」的發言倒提醒人們:今天台灣綠能開發,其實同樣陷於嚴重的政商利益糾葛,這也是各地土地變更及發包弊案層出不窮的主因。民進黨不在乎發電成本,不在乎汙染,甚至不在乎供電是否充裕,已到了集體不理性的地步。那麼,國民黨幹嘛忙著幫它鋪下台階?





【專家之眼】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劍指改革

◆  【專家之眼】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劍指改革

◆  【專家之眼】總統大?憲法法庭大?還是立院大?為什麼
◆  【專家之眼】只能靠自己:「偽鮮乳」橫行 政府卸責
◆  【專家之眼】無關?天然台青年與七七事變
◆  【專家之眼】是誰害蛋價崩跌?還將持續多久?
◆  【專家之眼】歐洲向右轉的現象與亂象
◆  【專家之眼】晚安還是晚上好?
◆  【專家之眼】開徵酒捐 酗酒救健保?








【專家之眼】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劍指改革


2024-07-13 07:59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15日召開。美聯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於6月27日召開全體會議,會中決議於7月15日召開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但在該次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中,聽取《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草稿,聽取黨內外特定對象徵求意見情況報告,並且決議依據本次會議討論意見,進行修改後提請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

自從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日期定案後,各方媒體紛紛提出各項推估與分析,積極臆測此項中國大陸黨政體制重要集會,所將應對當前情勢重點取向,並且預測將會提出何種政策方案。由於中國大陸具備此種以黨領政特殊政治體制,因此中央委員會以其所具備黨內最高決策核心地位,透過召開全體會議審議並決斷重要政策文件,將會牽動未來中國大陸政策發展軸向以及各項資源配置規劃,自然就受到各方關注。

不過有許多西方媒體都將二十屆三中全會定調為應對當前經濟情勢,期能與其過去幾年在疫情過後,不斷積極報導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遭遇困境,成長困於瓶頸之宣傳放話攻勢基調。甚至還有延伸到與預計在民國一一五年至一一九年(2026年至2030年)所將實施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案相互連結,認為三中全會整個重心將擺在經濟改革,希望突破當前所面對之內外經濟挑戰與障礙。

不過在此必須指出,依據目前針對中國大陸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進程來看,其實整體概念還沒有成形,依據以往中國共產黨針對此項重要施政規劃文件如何進行以黨領政指導流程,本次三中全會應當絕對不會將此列入核心議題。

依據以往審議五年規劃運作期程與軌跡觀察,未來將在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春季兩會期間內,由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草案,應該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秋冬兩季期間另行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並且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透過此項《規劃建議》,責由國務院繼續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案,才是合理政治發展脈動規律與推進期程

若要觀察未來可能在二十屆三中全會所將審議之《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實就必須對比民國一一二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所審議通過之《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內容,才能夠充分理解未來二十屆三中全會所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究竟在何種改革項目上已經達成目標結案,但還有那些改革項目還要繼續努力,由此等比對過程,才能充分掌握到中國大陸全面體制改革發展變化軌跡以及未來所將繼續努力方向。

嚴格來說,若是二十屆三中全會希望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行總結,說實在話,整個期程確實是有些落後,此因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與指導思想」最後提到:「到民國一O九年(二零二零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因此拖到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才透過二十屆三中全會進行總結,就可看出在中國大陸政治與社會體制下推動改革難度有多高

總而言之,二十屆三中全會仍是劍指改革,其議程與議題涵蓋面向將遠高於單純經濟問題,諸多媒體評論顯然還是見樹不見林,未能正確掌握中國大陸政治脈動與發展軸向。中國大陸政治大戲將於下週登場,對於研究中國大陸政治情勢與經濟發展人士來說,又將是一場極度嚴肅專業考驗






憲政已失序 司法莫失義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憲政已失序 司法莫失義
◆  誠信 才是賴總統的生命
◆  鄭文燦的滑鐵盧 戳破綠口號
◆  閃躲聲請爭議 大法官搞認知戰
◆  情境犯罪預防 避員警風紀案再犯
◆  鄭賴主戰與主和派之爭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憲政已失序 司法莫失義


2024-07-13 01:47  聯合報/ 林騰鷂/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台中市)
國會改革修法進入釋憲戰。憲法法庭就暫時處分部分進行準備程序,司法院長許宗力(中)擔任審判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憲法法庭日前進行聲請暫時處分國會改革法案等四案的公開準備程序,對黃國昌立委所提聲請人的聲請書未送達相對人質疑,審判長許宗力大法官居然以聲請書已上網、相對人可閱卷來搪塞,意圖掩飾憲法法庭在正當程序上的失誤!

憲法訴訟法第十七條規定,憲法法庭應將聲請書送達於相對人,並得限期命相對人以答辯書陳述意見。憲法法庭既已受理聲請暫時處分國會改革法案,自「應」依將聲請書送達相對人,以保障相對人之憲法訴訟權。否則,即有違法律正當程序原則。

至於憲法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一項規定,憲法法庭應於受理聲請案件後,於憲法法庭網站公開聲請書及答辯書,係屬聲請書及答辯書應行公示規範,並不能取代憲法訴訟法第十七條!許宗力以聲請書已上網,相對人可以閱卷,強為說辭,實已違法且喪失公正超然立場。

事實上,憲法法庭受理總統、行政院、監察院暫時處分國會改革法案,即已違反憲法訴訟法規定。特別是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認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核可移請立法院覆議,但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長應即接受。是以,行政院對已經踐行憲法覆議程序而決議維持原案的法律案,本應即接受,豈可違背憲法增修條文規定,聲請違憲之判決!

又監察院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七條規定,只能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且因已不是國會,不能行使憲法第九十條及第九十四條有關同意權之規定。何況,釋字第五八五號明示,立法院為有效行使憲法所賦予之立法職權,本其固有之權能自得享有一定之調查權…。監察院聲稱立法院侵犯其調查權,並聲請暫時處分國會改革法案,顯為非法!

另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三條規定,總統僅得設國家安全會議及所屬國家安全局,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與發布任命行政院長與任免依憲法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員之命令,則其是否該當憲法訴訟法第四十七條,得聲請憲法法庭判決之機關,不無疑問。何況,總統身為國家元首,釋憲聲請若被憲法法庭打臉,情何以堪,亦非憲政義理規範之所在!

如今,在民進黨賴清德黨主席的領導下,發動四個憲政機關圍打在野黨,意圖癱瘓國會憲政機能,更是失去憲政權力分立制衡價值。希望大法官切莫失去學習法律初衷,淪為英戈‧穆勒所說的「希特勒的法官」,而應秉持憲政基本道德與良知,積極承擔起憲法守護神的任務!














誠信 才是賴總統的生命


2024-07-13 01:38  聯合報/ 吳榮鎭/大學教師(屏縣鹽埔)
賴清德總統。圖/路透社


時序進入七月,社會充滿著焦慮與不安。七月八日,民進黨連續執政二十多年的府城再傳槍擊命案,民進黨前黨員,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遭槍擊喪命。台南在「學甲八八槍擊案」後,先後傳出多起槍擊案,案案都疑涉及黑道、政商掛勾爭議。十一日,行政院前副院長、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被控在桃園市長任內涉嫌在「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中收賄,經第三次羈押庭後,法官裁定收押禁見。

林士傑遭槍擊案,凶嫌仍然在逃。鄭文燦被收押禁見,人民理當為司法機關拍手叫好,卻出現陰謀論,矛頭指向賴總統的手伸進司法,選擇性辦案,不為政治清明,民生安和樂利,實為清除政敵。因為,賴總統從政以來,一向言行不一,為政親疏有別,案例斑斑可考

賴總統曾用政治生命擔保賤賣國有土地的吳乃仁。後來,吳乃仁被判刑確定坐牢,賴清德不僅未守誠信,退出政壇,現在更已是堂堂的中華民國總統;在台南市長任內,賴長期拒入議會接受質詢監督。又,賴總統就職當日立馬違背誓詞、憲法及「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發表「兩國論」,引發兩岸關係緊張,又傳出國防部擬將彈藥儲存於民間宮廟,引發宮廟團體及周邊居民抗議,為何不優先儲存於台獨急先鋒基督教長老教會

再則,人民質疑賴總統反對國會改革,是否為掩護過往民進黨執政的弊案?這些弊案包括論文封存卅年案、疫苗採購封存卅年案、媒體執照審查案、雞蛋採購案、小吃店承攬高達十六億快篩案、再生能源政策圖利綠電廠商案、學甲爐碴不法獲利案、指標性黨員與詐騙集團的關係案,以及黑槍氾濫等等。

對照賴總統曾說:未來若能擔任總統,一樣會用最高標準面對任何一個弊案,我對黑金、我對貪腐零容忍,面對任何貪汙,不管你使哪一黨、哪一派…。此話雖說得相當雲淡風輕,卻相當耀眼

如今,人民都在等待,賴總統如何實踐反黑金、反貪腐的諾言

因為,這些年來政商、黑道掛勾,弊案連連,愈演愈烈,官商與黑道已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貪婪共犯結構。賴總統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作為民進黨主席,又如何勇於誠信自清,化解這股共犯結構?又能夠不再將一切的自我過犯,歸罪給對岸,誤導人民走向集體盲思?

人民期待,賴總統若真有心化解官商、黑槍、貪腐的共犯結構,「誠信」已不是選項,而是自我必要的生命元素。唯有建立「誠信」品牌,賴總統才能帶領人民彙集集體向上、向善的力量,為人民編織嶄新的未來。













鄭文燦的滑鐵盧 戳破綠口號


2024-07-13 01:34  聯合報/ 李漿蔣/自由撰稿者(新北市)
桃園前市長鄭文燦(右3)被控因工五擴大案收賄500萬,三度開羈押庭後,遭桃園地檢署依貪汙治罪條例羈押禁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素以「勤政、清廉、愛鄉土」自詡,然而鄭文燦這位曾經的政壇明星,卻因涉貪案而身陷囹圄,成為民進黨形象破滅的最新寫照。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對整個民進黨深刻諷刺。

鄭文燦的桃園故事曾是民進黨的驕傲。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他成功攻下桃園市,並在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韓流」來襲時以高票連任。這使他在黨內聲望如日中天,成為接班梯隊的重要一員。然而,正是這座他親手建立的綠營堡壘,如今成為他的滑鐵盧。

鄭文燦遭收押禁見。不僅斷送了政治前途,也給民進黨帶來沉重打擊。過去,鄭文燦以其善於協調、精於解決問題的形象贏得各方肯定。然而這一切隨著涉貪案而煙消雲散。

從鄭文燦到其他一系列涉貪民進黨官員,無不讓人對該黨廉潔形象產生質疑。鄭文燦在桃園的成功,曾是民進黨的光環,但如今他涉貪案的爆發,無疑給這個黨的形象帶來了重大打擊。

鄭文燦涉貪案,對於整個台灣政壇而言,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警示。政治明星的墮落,讓我們看到了權力的腐蝕和派系鬥爭的危害。民進黨若不反思並徹底改變,其「勤政、清廉、愛鄉土」的口號將只會成為笑話。

鄭文燦欠桃園鄉親一個道歉,民進黨更欠台灣人民一個道歉。從鄭文燦案中,我們看到權力的腐蝕,也看到民進黨內部的派系鬥爭和腐敗。台灣人民需要的是一個真正為民服務、廉潔奉公的政府,不是一個充滿內鬥和腐敗的政黨。

民進黨,請正視你的問題,給台灣人一個交代,給台灣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閃躲聲請爭議 大法官搞認知戰


2024-07-13 01:45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包括司法院院長許宗力等七名大法官,在10月底卸任前得先處理民進黨立委等所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釋憲與暫時處分案。本報資料照片


日前憲法法庭聽取是否暫停適用國會改革相關修法的意見,代表立法院的藍白立委主張,行政院在覆議失敗後應先與立法院協商,才得聲請憲法法庭判決。沒想到大法官尤伯祥、呂太郎及詹森林對此提問,竟是行政院必須執行違憲法律不能聲請釋憲?立法權有比行政權大?將憲法法庭違憲審查權置於何地?一副太上立法機關姿態,又豈符合憲政民主秩序?

藍白立委的主張是依據《憲法訴訟法》第六十五條,但民進黨立院黨團及另三個國家最高機關,卻是依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聲請要件,主張其因行使職權就所適用的法規範,認為有牴觸憲法的疑義。但除了民進黨立院黨團外,總統、行政院和監察院並不發生「行使職權」時須適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情形,且在其釋憲的聲請書中皆主張,該法因違反權力分立原則而違憲

民進黨政府釋憲主張既然是違反權力分立原則,就應以《憲法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所定「機關爭議案件」的程序聲請而該條明定聲請要件為「因行使職權,與其他國家機關最高機關發生憲法上權限之爭議,經爭議之機關協商未果者」再依同法第六十六條第五款規定,聲請書還應記載「爭議之性質與發生爭議機關間之協商經過」但民進黨政權根本無意協商

前述三位大法官說不出總統、行政院和監察院到底在行使什麼職權時須適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對這三件釋憲的聲請應不受理。沒想到三位大法官像是急於向「今上」表忠,對立委提問的內容卻猶如為捍衛政權的認知作戰。

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第四項僅明定司法院於審理正副總統之彈劾及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時,才應組成憲法法庭,故《憲法訴訟法》不無違憲疑義憲法法庭制度是全面移植德國的「憲法訴願」,主要理由是因原本的大法官「解釋」無法保障因法院的判決也違憲致侵害人民的基本權利

然而,改制功能尚未見發揮,憲法法庭卻可能為違憲的法院判決態樣做出第一宗「示範」案例。且既然要全面移植德國憲法法院制度,也應該仿效其法官係由國會議員選出且採取三分之二絕對多數決的標準,以使其擁有民主正當性的基礎

既然大法官不根據憲法及法律說話,反倒像是網軍帶風向,立委實應將《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中任命同意權通過的門檻,修正為須經立委總額的三分之二同意,甚至提案修正《憲法訴訟法》。













情境犯罪預防 避員警風紀案再犯


2024-07-13 01:42  聯合報/ 毛清福/廉政署廉政官(台南市)


新竹市政府警察局發生令人震驚的廿一名員警遭檢察官聲請羈押事件,涉案員警固然要對其行為負完全責任,惟現有措施真能防治貪瀆案件發生嗎?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賴總統最近一直強調打詐、掃黑及肅貪,警政單位確實也交出漂亮成績單,值得肯定,但真能發揮肅貪成效?既然已有集體貪瀆案件發生,管理者也應責無旁貸。

警察執行交通勤務,對當場不能或不宜攔截製單舉發者得逕行舉發,但逕行舉發單開出後有無接續完成正式舉發,相信警政單位必有相關規定,但落實程度無人聞問,此種規定從嚴、執行從寬的態度,才會發生廿一名員警遭羈押之憾事

警察是極為重視紀律與考核監督責任的特殊公務員,員警值勤普遍隨身攜帶密錄器,且大多是花費公帑所購置,值勤後也未有保存或檢核機制,若督察單位有持續性之抽檢,亦能發揮一些預防效果。若僅是土法煉鋼,以人工比對逕行舉發,相信也會有一定的預防成效。

此次事件令人咋舌處,除基層員警涉案外,連正、副所長也都牽連其中,足見係制度性、系統性的風紀崩壞,在該派出所此種作法可能早已司空見慣,並形成次文化。警察機關長期以來追逐績效,雖然彰顯檢肅犯罪成效,卻忽略了優良的警察風紀才是根本。

台灣是科技大國,科技大廠利用科技方法管制、預防資訊外流措施,例如僅能使用公發特定手機限制拍照功能,電腦資訊除限制檔案存取外,亦管制存儲設備進出廠區,甚至連紙張都有數位標記,若未經同意連一張紙都難以通過安檢門,這正是情境犯罪預防的極致展現

反觀警政單位,連最基本的制度性預防措施都忽視,豈能期待能以科技方法抗制犯罪情境犯罪預防特別強調犯罪之情境因素,包括犯罪之機會、時空、條件,為犯罪發生之要件因素。如能對犯罪情境加以管理、操縱、降低犯罪機會,即可達成預防犯罪效果。

犯罪預防技術的目的在於增加犯罪風險、增加犯罪困難、降低犯罪所得利用情境犯罪預防之「增加犯罪困難」技術,例如對逕行舉發單予以管制、查核,必能抑制此種礙於長官壓力、人情等因素,未接續製單舉發之弊案發生。若更能以科技方法,例如取消員警紙本手寫方式,全部改用小型電腦列印逕行舉發單,將相關資訊儲存於後台,只要將逕行舉發系統與交通違規舉發系統互相勾稽,即能迅速知悉兩者差異,發揮預防功能。

民眾依然堅信大多數員警都是奉公守法、不畏權貴者。利用此機會痛定思痛,於文化上形塑優良風紀,強化內部監督力量,檢討不合時宜的作法,依據情境犯罪預防理論與技術,導入科技方法發揮內控效能,將危機化為轉機,不要再光喊口號,要拿出具體的實際行動,有效預防員警風紀案件發生,避免斲傷警察形象。











鄭賴主戰與主和派之爭


2024-07-13 01:35  聯合報/ 趙興鵬/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台北市)
賴清德總統(左)、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因桃園市長任內土地規畫案疑涉貪汙,桃園地檢經三次抗告,院方終將鄭羈押禁見。各方解讀不一,不外是鄭涉案事證明確,或是民進黨宮內互鬥,賴清德欲對蔡英文安排的「儲君」連根拔除。

賴清德與鄭文燦過往的確存在瑜亮情結,雖然同屬新潮流,但兩人無論是在個性上、認知上、尤其對台獨理念的堅持,差異甚大。

鄭文燦較溫和,賴清德則傾向極端,尤其是在台獨理念的認知上。毫無疑問,鄭文燦無論是在言詞上或行動上,多較為溫和而非躁動。賴與鄭兩人在台南、桃園市長任內,前者無論是在文化上、施政上,傾向媚日反中;而後者有所克制,不分藍綠均贏得好感,進而能夠順利連任桃園市長,因此贏得蔡英文總統的青睞。如若不是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大敗,蔡英文辭去黨主席,今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候選人,極可能不是賴清德,而是鄭文燦。

蔡英文執政八年,民進黨政府的弊案何止這一樁,但這次為什麼鄭文燦案竟成為賴清德上台後反貪的首個「祭旗」層級的大案?是否一方面要讓政敵永遠翻不了身,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博得反貪美名?畢竟,除掉鄭文燦或許對民進黨極為不利,對賴清德卻極為有利;在賴清德上任不足三個月之際,檢調即「大開殺戒」,後續還會不會燒向其他黨政高層,亦頗受矚目 。

總的來說,本案看似賴、鄭之間的生死纏鬥,也是蔡、賴之間的恩怨情仇延續,至其深刻原因,恐怕也存在民進黨內部的路線之爭。鄭文燦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時間雖然不長,仍積極與對岸商談兩岸觀光,據聞已有了眉目,預計今年底或可達成兩岸開放觀光的共識,但此與賴清德不妥協的主戰派路線背道而馳。在兩岸關係採取主和派的鄭文燦,與賴清德的主戰派認知極為扞格。鄭文燦如今落得被收押的下場,背後原因若不只有眼前浮出檯面的因素,也是可以理解。





馬凱/成也美元敗也美元 大國的悲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馬凱/成也美元敗也美元 大國的悲歌
◆  廖元豪/槍口對內的動員戡亂與認知作戰
◆  魏國彥/狂怒洪水 都是海洋惹的禍
◆  楊志良/偽民進黨滅國毀台
◆  劉義周/濫用罷免不如投負數票
◆  洪蘭/年輕人,你想成為什麼「人」?







馬凱/成也美元敗也美元 大國的悲歌


2024-07-13 01:32  聯合報/ 馬凱(經濟評論者)
美元獨霸半個世紀,固讓美國占盡全球便宜。路透


一場可稱之為世紀大辯論的美國總統競選辯論,一邊是來勢洶洶,被稱為滿口謊言的老頑童,一邊是老態龍鐘、語無倫次的老邁在任者。民意調查結果,拜登大敗;但英國媒體則一語道破,「最大的輸家是美國」

的確,老態龍鐘的不只是是大敗的美國總統、也是民主黨能夠推出的唯一候選人拜登,而是竭力支撐霸權,但國內外千瘡百孔,基本建設老舊落伍,製造業羸弱無力,科技發展逐步落於人後的美國。

半個多世紀來美國獨霸全球所仰賴的,除了能夠幸運地躲過兩次世界大戰戰火蹂躪,還有一個或許更為重要的優勢,那就是獨霸全球美元。美元不僅是全球貿易幾乎唯一的交易媒介,更是全球央行最重要的外匯儲備。這使得一紙美元全球通行無阻,美國政府的債務,為各國央行樂於持有的資產;更誇張的是,全球通行的美元竟是美國政府隨意可印發的支付工具,可向各國任意提取所需的物資。這得天獨厚的特權自能讓其國力欣欣向榮,甚至可用做制裁對手的武器。

這寶貴的特權起初要用黃金換取。在金本位制度崩潰後,一盎斯黃金兌換卅五美元的承諾,支撐了美元通行全球的地位。但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由於美國深陷越戰泥淖,原本占全球七成的黃金儲量不斷下降,美國通膨大起,原本卅五美元的約定已不切實際,各國紛紛要求以美元兌換黃金。尼克森總統乃悍然單方面取消兌換黃金的承諾,從此美元成為信用貨幣,全賴美國的信用為後盾。與此同時,也讓美國脫除束縛,可隨心所欲印鈔貿易。唯一的疑慮就是,此時美國國力尚未足以當此重任;乃由國務卿季辛吉與沙烏地高層協商,以美國軍事、科技支援,換取沙國及 OPEC 國家以美元出售石油,並將所獲油元回購美國國債;乃使當年高度仰賴石油的全球各國共享美元,同時也讓美國政府所借國債有一大好出路。

美元獨霸半個世紀,固讓美國占盡全球便宜;但占便宜反而吃大虧。由於印鈔舉債太方便,從上到下慣於寅吃卯糧,貿易赤字愈來愈大,外國商品也充斥市面,本土生產反而不利;若干國家趁隙壓低幣值大舉出超美國,更進一步斲傷製造業生機。近幾年更變本加厲,政府大事減稅又揮霍鉅資進行大規模補貼,使國債占 GDP 比重廿年間擴增一倍。目前付息預算已超過國防預算,負擔日益加重,恐將不堪負荷。這對於美元在國際間的信心會是愈來愈大的打擊。

加以俄烏交戰,美國率其盟友以美元做為制裁武器,令許多國家心以為危。火上加油的是,中美惡戰,美方制裁日益嚴厲,中國大陸乃積極減持美債,努力去美元化。由於中國大陸本為美元第二大持有國,因此全球外匯儲備中的美元也不斷下降,六年前尚占六十三%,去年已降至五十四%,估計不出數年將破五十%。不僅美元地位遜色,而且隨著外匯儲備占比大降,美國國債的銷售將愈來愈乏力,殖利率逐步升高,美政府的還債付息能力更受打擊。

最近網傳沙烏地於六月九日中止與美國的五十年石油協議。此說難查證,但沙國的確早視中國為第一大買主;與伊朗復交中國居功甚偉,而且以哈戰爭中美國偏頗立場亦令其不滿。因此不論協議有無或是否中止,沙國已用人民幣售油中國,未來隨著數位人民幣通行更廣,占比自亦水漲船高。此外,金磚國家今年十月將討論自主貨幣,東協十國也主張本幣交易,在在打擊美元地位。這是半世紀來美國首度面對此一嚴肅問題。占慣便宜、吃慣霸王餐的美國,前程將如何? 





黃正忠/誰來主導零售通路的綠色消費

◆  黃正忠/誰來主導零售通路的綠色消費
◆  黃齊元/美國逐漸退化,台灣如何自處?
◆  詹文男/時代流轉下的變與不變







黃正忠/誰來主導零售通路的綠色消費


2024-07-13 01:32  聯合報/ 黃正忠/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疫前我在企業管理碩士學程MBA)開設一個歐洲產業永續的課程,連續十一年每年率國內外優秀的 MBA 人才前往歐洲進行企業永續的考察教學,包括觀察零售市場綠色消費與拜訪名列世界最永續型企業的歐洲公司。

在不同歐洲先進城市我會要求學生進行特定人士的街頭採訪,包括對在地青年綠色消費的環保意識調查。台灣MBA 學生往往很驚訝地發現,歐洲在地年輕人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綠色消費意識與行動,這與他們的理解特別不同,也帶給他們很大的疑問。原來在歐洲先進國家,零售通路、進口商、貿易商、與製造商基本上已依照歐洲法令規定,供應不勝枚舉的環保標章、安全有機的產品。消費者與年輕人根本不需特別具備綠色環保的永續消費意識來選擇產品,因為市面上大多已經是程度不一的綠色環保產品了。

有一次我在 EMBA 的課程說到,在瑞士的零售市場上會找不到一根沒有公平貿易標章的香蕉,因為進口商已經全部採購公平貿易的香蕉。有一位學生剛好要前往瑞士出差,她說她來挑戰看是否能成功找到一根沒有公平貿易標章的香蕉,結果她失敗了。

台灣的零售市場恰好相反,環保永續的產品是異類、滄海一粟,消費者根本無從得知業者是否已能常態性為民眾做好把關的工作。有次我與某零售通路領導人起了爭執,我說正因為市場混沌,建議業者應該要針對綠色永續商品多做消費者的教育與溝通,領導人說他們的商業使命是「支持」消費者,而非「教育」消費者那如果消費者一直都是以價格而非價值來做消費選擇,那整個消費市場往下沉淪的惡性循環,何時才能有環境與社會長期損害得以救贖的機會

當市場沒有普遍的環保永續產品可以提供消費者不需要花腦筋就可以買到,消費者就必須竭盡心力的去判別眾多消費市場中的產品哪一個是環保、永續的。當企業全部提供的都已經是環保友善的永續產品,那消費者根本不需要有太多的環保消費意識,即可輕鬆地從零售通路市場中選購環保永續的產品。

國際企業主打環保產品的公司,有因消費者存疑或變得更加挑剔而放棄了綠色行銷;台灣主打環保標章家電的零售通路,也有因為銷售員無法專業有效應對消費者更多問題,導致銷售量下降最終決定摘掉環保標章的廣宣。結果綠色產品的開發仍得持續強化,因此乃大勢所趨,但廣大綠色消費的溝通卻一直停滯不前。

世界百大經濟體中,至今已超過七成是國際大企業,所以企業社會責任 CSR 重「企業」不是沒有道理,翻轉綠色消費市場的力道在企業身上一點都不為過。能做、想做、帶著做的公司雖須有大無畏的勇氣,但台灣真的需要這樣一座燈塔,引出一條人人可以走的綠色消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