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正忠/誰來主導零售通路的綠色消費
◆ 黃齊元/美國逐漸退化,台灣如何自處?
◆ 詹文男/時代流轉下的變與不變
黃正忠/誰來主導零售通路的綠色消費
2024-07-13 01:32 聯合報/ 黃正忠/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疫前我在企業管理碩士學程(MBA)開設一個歐洲產業永續的課程,連續十一年每年率國內外優秀的 MBA 人才前往歐洲進行企業永續的考察教學,包括觀察零售市場綠色消費與拜訪名列世界最永續型企業的歐洲公司。
在不同歐洲先進城市我會要求學生進行特定人士的街頭採訪,包括對在地青年綠色消費的環保意識調查。台灣的 MBA 學生往往很驚訝地發現,歐洲在地年輕人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綠色消費意識與行動,這與他們的理解特別不同,也帶給他們很大的疑問。原來在歐洲先進國家,零售通路、進口商、貿易商、與製造商基本上已依照歐洲法令規定,供應不勝枚舉的環保標章、安全有機的產品。消費者與年輕人根本不需特別具備綠色環保的永續消費意識來選擇產品,因為市面上大多已經是程度不一的綠色環保產品了。
有一次我在 EMBA 的課程說到,在瑞士的零售市場上會找不到一根沒有公平貿易標章的香蕉,因為進口商已經全部採購公平貿易的香蕉。有一位學生剛好要前往瑞士出差,她說她來挑戰看是否能成功找到一根沒有公平貿易標章的香蕉,結果她失敗了。
台灣的零售市場恰好相反,環保永續的產品是異類、滄海一粟,消費者根本無從得知業者是否已能常態性為民眾做好把關的工作。有次我與某零售通路領導人起了爭執,我說正因為市場混沌,建議業者應該要針對綠色永續商品多做消費者的教育與溝通,領導人說他們的商業使命是「支持」消費者,而非「教育」消費者。那如果消費者一直都是以價格而非價值來做消費選擇,那整個消費市場往下沉淪的惡性循環,何時才能有環境與社會長期損害得以救贖的機會?
當市場沒有普遍的環保永續產品可以提供消費者不需要花腦筋就可以買到,消費者就必須竭盡心力的去判別眾多消費市場中的產品哪一個是環保、永續的。當企業全部提供的都已經是環保友善的永續產品,那消費者根本不需要有太多的環保消費意識,即可輕鬆地從零售通路市場中選購環保永續的產品。
國際企業主打環保產品的公司,有因消費者存疑或變得更加挑剔而放棄了綠色行銷;台灣主打環保標章家電的零售通路,也有因為銷售員無法專業有效應對消費者更多問題,導致銷售量下降最終決定摘掉環保標章的廣宣。結果綠色產品的開發仍得持續強化,因此乃大勢所趨,但廣大綠色消費的溝通卻一直停滯不前。
世界百大經濟體中,至今已超過七成是國際大企業,所以企業社會責任 CSR 重「企業」不是沒有道理,翻轉綠色消費市場的力道在企業身上一點都不為過。能做、想做、帶著做的公司雖須有大無畏的勇氣,但台灣真的需要這樣一座燈塔,引出一條人人可以走的綠色消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