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經濟/兩岸僵局下 如何拚經濟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忙落魄,民進黨拚失魂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的刑法一百條
.經濟日報社論.兩岸僵局下 如何拚經濟









經濟/兩岸僵局下 如何拚經濟


2017-03-07 00: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一家偏綠媒體登載了其最新國政民調,有56%受訪者認為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對台灣經濟將有「不利」影響,僅22%認為「有利」,顯著不同於過去的調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泛綠選民,也有40%認為對台灣經濟「不利」,和48%認為「有利」比較,差異並不算大。這項民調結果讓綠營立委郭正亮、理論大師林濁水及媒體人吳子嘉撰文,質疑蔡總統的兩岸政策為何從「強項」變「弱項」、無法讓人民安心
「經濟」是民眾最關切的施政效果,也是國民黨近來選舉連連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這項民調結果值得蔡政府重視;若民眾憂心無法獲得紓解,那麼選民極可能在後續選舉中改變態度,執政黨也會迅速從壓倒性優勢中急轉而下。
「拚經濟」不是我國的專利,全球各國也沒有哪一個國家不強調他們是在「拚經濟」。但能否成功拚出好經濟,就必須看幾個成敗因素:一、是否有好的規劃和配套?二、是否有好的官僚體系來有效執行?三、是否有有利的國際市場環境?三種缺一不可。台灣從60到80年代,之所以能有亮麗的經濟表現,就是集上述三者於一身有能幹且權大的「經濟建設委員會」擘劃經建藍圖,搭配一個相對有能力的公務部門來執行,並且有一個由美歐大國構思、世貿組織(WTO)推動的「貿易自由化」大環境,讓台灣美而廉的產品在全球找到市場,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亞洲的其他三小龍,或今天的中國大陸亦復如此。
平心而論,今天的台灣,三個成功因素都面臨了極大挑戰。「經濟建設委員會」對經建藍圖擘劃的能力早已下滑,轉變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後,更不可同日而語,乃至於會有「5+2+1+1」(智慧機械、綠能科技、國防產業、生技醫藥、亞洲矽谷,加上循環經濟、新農業,再加上數位經濟、文創產業)這種沒有主調,只有各方討好、拼湊式的「藍圖」但對先進國家皆認定為成長主引擎的服務業,卻又幾乎沒有觸及
其次,有效能的官僚體系,也是岌岌可危。公務體系缺乏有效的獎賞誘因,績效不如人脈、黨派,使得公務員不再「戮力從公」,愈來愈多朝九晚五、不做不錯、只待退休的啃米族。加上年金改革、福利劇降,「能撈就撈、能混就混」的公務員恐將更多,政府迄今仍無對策。高層政務官除經常「外行領導內行」外,在「走馬燈」政治氛圍下亦常見「五日京兆」心態,不願推動跨部會、繁雜但卻重大的政策,導致法規滯後、興利困難;「電子商務」落後大陸即為顯例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就是缺乏有利的國際市場環境。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印度、東歐、拉丁美洲紛紛強力加入國際競爭之後,所有先進國家都遭遇國際市場不振、薪資難升的困境。而中國大陸經濟的名目值已是全球第二、實際值已是全球首位的情況下,缺乏這個市場腹地者必然難以在國際競逐因此,一個可以顧及中國大陸市場的「兩岸政策」是台灣的客觀需要,誰無法滿足這個需要,誰就會失去人民的付託
有國人提出,台灣可像瑞士、荷蘭一般,「小國」也能自立自強、成就大事。這種觀點忽略了荷蘭是「歐盟」成員,整個歐盟是她無關稅或非關稅貿易障礙的市場腹地;而瑞士即便非歐盟成員,卻是「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成員,除了和歐盟在工業產品上無貿易障礙,連服務業也整合一體,也享有廣大的歐盟腹地。
若因兩岸政策僵局,讓台灣逐漸失去中國大陸的經濟腹地,蔡總統必須告訴國人,我們的腹地在哪?「新南向政策」雖屬必要,但卻取代不了對岸全球最大的經濟腹地。民眾的憂心有其道理,民進黨的智者也發出了肺腑之言;接下來,該是蔡總統展現其治國能力的時候了。

聯合/蔡英文的刑法一百條


2017-03-07 00:3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去年包括退役中將吳斯懷(右一)在內的數位退將參加對岸論壇後,一併出席中共紀念孫中山大會,引發軒然大波,導致行政院擬修改兩岸關係條例,對此類行為予以重罰。 圖/央視直播畫面


上世紀九○年代,經過刑法一百條的修廢運動將叛國的法律要件改定為以強暴脅迫著手實行者」。
此一運動由台獨人士主導,公開表示是為了爭取倡議台獨的言行自由。自此,「和平叛亂」、「思想叛亂」或「言論叛亂」皆不違法。也就是說,不可處罰「意圖犯」。
蔡英文在選前也說:「沒有人須要為他的認同而道歉。」聽起來,這也符合刑法一百條修正案的精神。
因此,如今在台灣,台獨團體林立、台獨旗幟招展、台獨主張喧天價響,皆受法律保護,也沒有人須要為認同台獨而道歉或受刑罰。
但是,現在的情勢卻完全變了樣。蔡政府擬立法規定,退休將官赴陸「參加政治活動,有損國家尊嚴」者,可罰鍰五十至三百萬元,追繳勳獎章,或剝奪終身俸。
持平而論,我們對有些退將在大陸的言行也不苟同。但是,即使他們的言行涉及政治認同的見仁見智,若依蔡英文的標準,他們也不必為自己的認同向任何人道歉,尤其更不可因政治認同的差異而受到處罰。
何況,誰來認定「有損國家尊嚴」?如今連主張消滅中華民國的台獨皆已「自自冉冉」,而這些退將似乎至少尚無顛覆中華民國的主張,則何由要使他們「戰戰兢兢」?更何況,終身俸是他們既往任職的法定報酬,誰能追罰既往
只准台獨放火,不准別人點燈敬告蔡政府這完全違反了刑法一百條修正案的精神

聯合/國民黨忙落魄,民進黨拚失魂


2017-03-07 00:3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在野的國民黨正忙著落魄內鬥,民進黨得「一黨獨大」之威權後忙著濫權奪位。台灣的民主開起倒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的政治,無論再怎麼紛亂,從不曾像最近的情況這麼令人擔心。國內外情勢正快速變化,但執政黨卻將眼光完全盯在歷史,大談轉型正義,對眼前社會的各種問題無動於衷,甚至不斷作出開民主倒車的決定。對此,在野黨的反應則是一片死寂,有的小黨甘為附庸,潦倒的國民黨則為了主席選舉忙著「黨內互打」,對政治衰退不置一詞。
生技業者路孔明在一項校園徵才活動中感嘆,台灣就業市場的起薪,卅五年來沒有變化,這是國家很大的危機。此一感慨,委實令人唏噓。對照之下,在野的國民黨正忙著落魄內鬥,民進黨則步前人「一黨獨大」之威權後塵忙著濫權奪位,這暗藏了一個可怕的隱喻:台灣的經濟榮景已經失去,如今似乎連民主的皮相也難以維持了
卅五年起薪未變,是一個令人難以面對的尷尬現實。不論用台灣物價相對便宜、台灣有傲人的民主,或者「最美風景是人」等託詞,都恐難以自圓其說。在民主轉型年代,我們可以說經濟發展不是一切,民主、正義、環境、永續才是更重要的事;但卅五年過去,這些口號不變,乃至喊得更響,人們難道沒發現「民生」已經變成了政治的犧牲品?可悲的是,人民的犧牲,最後成全的只是政治人物無止境的權力欲望
先談國民黨。國民黨之所以失去政權,是因為太過消極、無為,難以滿足社會的期待。且看這次的主席選舉,雖有六人角逐,卻仍以本土/非本土的路線與人脈之爭為主軸,完全聽不到耳目一新的訴求。也因此,只能一再上演落魄政黨「黨內互打」的低級戲碼,令人失望。
洪秀柱上任已一年,既未能率領黨內齊心反省,又無法訂出更公平開放的競爭規則,反任黨機器在那裡砲口對內轟炸,實有失主席職責。再說,國民黨雖然失去政權,仍是最大在野黨;面對執政黨近期諸多濫權非為,藍軍仍有很大的制衡角色可以扮演。遺憾的是,國民黨中央和幾位黨主席參選人卻彷彿置身現實政治之外,只在那裡爭論小義小利,對於蔡政府踰法越權打壓特定族群、社團、學校,竟發不出一點凜然之聲。一個不知關注國家社會發展的政黨,如何贏得人民尊重?
再看民進黨。蔡政府近期的作為,不僅將其宣示的「謙卑、謙卑、再謙卑」拋在腦後,更變本加厲地祭出各種非民主手段來箝制人民、清算在野黨,完全忘記了民進黨立黨之民主追求。且不說《不當黨產條例》和《轉型正義條例》本質違憲,這種針對特定在野黨清算的立法,不僅違反民主法治,有時更侵害人權;但民進黨仗著完全執政,做起來竟顧盼自雄,一派你奈我何之姿。再如,指派調查局制訂《保防工作法》,要在各組織、企業增設保防室」,使「警總」和「人二」借屍還魂。這種作法,跟威權統治已無兩樣,說明民進黨已失掉了民主靈魂。
不知蔡英文有沒有嗅到,其政府最近散發出來的是什麼氣味?為了一紙莫須有的「一中承諾書」,教育部下令徹查各大學與對岸的學術交流,且未審先判,勒令開罰為了部份退將在中國大陸的失檢表現,林揆咬牙切齒揚言修法重懲,甚至要停止終身俸包括文化部長鄭麗君心血來潮,即可下令中正紀念堂停售相關產品,從而引發綠營群眾一陣拉倒銅像的反蔣潮這些氣味,都腥臭不堪
相形之下,內閣部長犯錯連連,主政者卻裝作視而不見。例如,賀陳旦任內連續發生重大死亡車禍,馮世寬突梯滑稽的脫線演出,林聰賢色厲內荏的禁運禁宰卻收效無多,只因為是「自己人」,也就都予包庇縱容。這樣「非親即敵」的差別待遇,真的能教人民心服嗎?
台灣經濟的停滯,曾換得民主成長但當民主也變得停滯,甚至開起倒車,台灣要靠什麼支撐

聯合筆記/冷熱之間 失溫的台灣高教

.不懂包容 文化格局能多大?
.羅智強/陳師孟上任日 司法暗夜降臨時
.聯合筆記/冷熱之間 失溫的台灣高教
.誰讓性侵累犯有機會再犯?
.提升學名藥 偽藥無利可圖
.悲觀會傳染 趕快提振人心吧
.分裂的國球 把雞頭對準自己
.同領域系列造假 共同作者有重責








聯合筆記/冷熱之間 失溫的台灣高教


2017-03-07 03:06 聯合報  許俊偉


教育界近期有兩大爭議話題,包括大學考招新制和大學對陸生簽了「承諾書」,都在校園引起極大波瀾與討論。教育部處理態度「一冷一熱」,但該冷的不冷,當熱的不熱,凸顯國內失溫的高教作為。
大學招聯會常委會二月底決議考招新制草案,新型學測改採從國、英、數、社會、自然五科中,自由採計最多四科,申請入學除了上述「五選四」成績,還有「學生學習歷程」及「校系自辦甄試」的「綜合學習表現」。
考招時程則維持高三寒假考新型學測,五月再辦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讓高三課程完整學習;七月考加深加廣的「分科測驗」,八月分發入學。
早在招聯會去年底公布初步草案時,就引發高度論戰,不只大學端、高中端看法如同兩條無法交集的平行線,大學間、高中間彼此對考招新制的期待也分歧,甚至還引發兩百多位高中校長、主任及大學教授連署「大學,請讓我們好好教孩子」,反對招聯會方案
這回常委會草案出爐後,又引發一群高中老師發起「招聯會,請以台灣教育為重!」連署,呼籲教育部與各大學退回招聯會考草案。
攸關國內未來重要教育和升學方向的大學考招新制一路吵鬧、爭議數個月,但教育部一路「冷處理」,對外不外乎是高中學習完整、適性多元選修、大學選才多元等原則性說法。
清查大學對陸生簽下的承諾書倒是「熱勁十足」,教育部動作明快地要求全國各大學今午前須回傳,不僅引發大專校院五大協進會發出共同聲明澄清非「一中承諾書」,甚至有校長直指教育部先認定「不合法」再清查,已造成寒蟬效應。
還惹來有大學教授發起串連,由學生組成的「大學法改革陣線」也發動連署,呼籲各校正視「承諾書」衝擊學術自由的嚴重性。
儘管大學考招草案後續提報招聯會大會討論後,要再報教育部,但考招選才攸關高教未來發展,也關係下一代是否能有更健全的高中學習、多元適性發展,比陸生來台短期交流或研習該不該觸及一中,絕對更具優先性與重要性
但教育部在考招新制上不想做壞人、誰也不得罪,放著大學端、高中端一路論戰,不僅看不到教育當局對引領考招新制的具體細部藍圖,也未見與其深度對話;面對兩岸敏感議題則「政治正確」地主動火速清查大學
一冷一熱間,大學冷暖自知。但失溫的台灣高教,還能期待誰來引領教育方向?

羅智強/陳師孟上任日 司法暗夜降臨時


2017-03-07 03:06 聯合報  羅智強/野台發起人(台北市)

漫畫 季青


「過去那些辦阿扁總統、交通部長郭瑤琪等人的恐龍法官,他們劣跡斑斑的行徑,造成很多冤案,應該用『除垢法』把他們清除掉,否則讓人死不瞑目。」
這是蔡英文總統提名為監察委員的陳師孟發表的言論,陳師孟赤裸裸地公開宣示,他當監察委員的職志,就是要用監察權「掃除司法敗類」,而所謂的「司法敗類」,就是「受了黨國餘緒毒化的不肖司法官員」、「迫害陳水扁、郭瑤琪等綠營政務官的法官與檢察官」,「護航國民黨黨產的法官」。
在記憶中,除了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會出現犯罪的王公貴族端出皇親老爺、高官老爸公然恐嚇法庭外,古今中外的民主國家,還真的從沒有見識過有這樣的「準官員(監察委員被提名人)」,竟可以大剌剌地恐嚇司法。
這位監察委員被提名人絲毫沒有「司法獨立」的概念,他以為監察權可以凌駕司法,成為打擊異己的政治工具,在他的眼中,只要法官判決違背民進黨利益的,就是司法敗類
對於這樣一個沒有民主素養的政治狂人,說真的,再去評論他什麼,都是在浪費力氣。但我們要鄭重的問提名陳師孟的蔡英文,妳認同陳師孟的說法嗎?或者,陳師孟根本就說出了蔡英文的真心想法?
如果蔡英文不能在這憲法大義、民主大是的問題上,清楚表態、嚴正駁斥陳師孟,那麼,蔡英文就必須和陳師孟一同擔上「司法獨立的屠夫」、「民主政治的殺手」的歷史罪名。因為,陳師孟再如何荒唐離譜,都只不過是劊子手,真正對司法獨立下「斬立決」令的,是提名陳師孟的蔡英文
陳師孟的囂張言論,已經完全失去一個監察委員依憲監察該有的本分,蔡英文若還心念自己曾受過的法學教育,對司法尊嚴還存有一絲敬意,就應該撤回陳師孟的提名,以鄭重宣示其維護憲法、捍衛司法獨立的決心。
如果蔡英文不撤回陳師孟的提名,就等於為陳師孟的言論背書,也等於公開宣示,她準備藉監察院將政治之手伸進司法
當然,從蔡英文上台後諸多不顧正當法律程序、民主法治原則的一意孤行做法看來,這樣的呼籲,大概也只是對牛彈琴。而民進黨在國會居於絕對多數,不管國民黨如何杯葛,民進黨要通過陳師孟的提名,也如彈指之易。
若然,國人也只能做好心理準備,陳師孟等新監委走馬上任,就是司法的暗夜將臨,正義女神的天平也將從此染綠

同領域系列造假 共同作者有重責


2017-03-07 03:06 聯合報  阮麗蓉/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新北市)


張俊彥院士六日於民意論壇評論台大論文造假案,提出四點看法,筆者針對這四點回應。
第一、張院士將台大造假案與日本小保方晴子幹細胞造假事件並論,筆者認為有失偏頗。小保方的論文是偶發事件,台大郭明良教授一案,是橫跨十幾年的系列論文造假案小保方的實驗需要被重複,才知是否造假郭明良的眾多論文,幾乎都是同一篇論文中,相同圖片重複使用代表不同蛋白質不需要被重複實驗,即可被判定造假
第二、張院士結論共同作者不應以不實的臆測加以牽連,並再強調是「獨立事件」。筆者認為,這一點亦不適用於台大案。如第一點所述,台大一案,幾位核心共同作者包括台大校長,掛名多篇造假論文多年台大案共同作者,不應視為獨立事件更值得關注的是,台大案並非跨領域研究,不是物理跨生物,或神經研究跨癌症研究,而是同領域之癌症研究共同作者的責任,不應以跨領域角度評估
第三、張院士提到:國人常有「見不得人家好」的習慣,希望不要這樣。筆者認為,目前無任何證據,說明這一點與台大造假案的社會評論相關
第四、張院士說明「台大事件的審查委會都是台大以外的,大家大可釋疑。」筆者認為,台大或現於教育部及科技部的調查委員會,都應公布調查委員依何原則迴避利益衝突。或為取得公信,更可考慮公布調查委員名單,供大眾審視。社會大眾無法僅憑張院士的「保證」而釋疑
以上幾點,希望能更釐清事件真相,並希望主事者更嚴肅積極處理這一件重創台灣高等教育及國際聲譽的系列論文造假案。

不懂包容 文化格局能多大?


2017-03-07 03:06 聯合報  馮冠超/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新北市)
因為被文化部認定為威權象徵,中正紀念堂公仔禁止販售。本報資料照片


一九一七年,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面臨人生最大的危機;德國協助列寧回到俄國,讓其發動革命,聖彼得堡市民也發動反飢餓遊行,引發「二月革命」。三月十五日,沙皇被迫退位
尼古拉二世退位後,由於英王喬治五世拒絕接受他赴英避難,於是他帶著羅曼諾夫王朝在聖彼得堡的大量珍貴國寶、黃金,及大批忠於沙皇的白軍部隊,經由一年前才貫通的西伯利亞鐵路,逃到遙遠的東岸庫頁島上復行視事。同年十一月,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日本政府為了防堵布爾什維克蘇維埃政權,竟讓出庫頁島南部主權,並出兵協防。後來尼古拉二世沙皇政權奇蹟式存活下來,並在複雜的國際勢力制衡下延續到今天。
由於沙皇政權意外的延續,使這個島成了「傳奇」,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引發世界關注。多年後,沙皇過世,由皇儲阿列克謝繼任;全球遊客(尤其是來自俄羅斯)蜂擁而至這個傳奇小島,去感受它的特殊故事,並在尼古拉二世紀念館中購買沙皇文創品。沙皇的故事讓這個無足輕重的小島鍍上一層引人注目的光澤漆膜,時而發亮。
以上是筆者虛構的故事,但我們卻擁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二戰世界級領袖,因內戰失利敗逃台灣,他不出逃美國,卻與人民堅守島嶼,這個政權的延續也成了「傳奇」。在行銷學上的意義來說,他是個十分強烈的「符號」,台灣因此被注目、因此被行銷了。正如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所說:「物必須成為『符號』,才能成為被消費的物」。
行文至此,意旨已明:我們可以不喜歡蔣公,但可以善用這個符號。那些kuso、消遣蔣公的文創品,平心而論與「威權」無涉,竟也不見容於文化部(可逕自去看看那些齜牙裂嘴、小丑模樣的蔣公公仔)。我們不懂得將「已故事蹟」變成「故事商機事小用意識形態干預文化創意則事大
衡諸歷史:曾橫跨歐亞非的古羅馬帝國,對所有外來文化都採取一種接受容忍的雅量,甚至容許被他們征服的波斯神祇(如Mithras神)在其領地以羅馬神殿形式建廟。十七世紀的蕞爾小邦荷蘭亦憑其柔軟包容身段,成就了阿姆斯特丹做為世界經濟中心「小國大業」的奇蹟。上個世紀六、七○年代的法國,儘管右派左派意見嚴重衝突,但文化部都賦予文化積極包容使命,都設法去煥發整個法國的文化亮光。
在廿一世紀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國均體認到文化力是展現國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文化的核心價值,國家的「文化行動」才能展開。期待大家多些包容;因為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充滿文化迷障的文化機構,會有何種文化開創性?一個浸染在仇恨與排他中的文化土壤,又能種出什麼樣的花朵和果實?只怕把台灣的文化格局、文化能量越做越小

馬凱/兆元基建莫忘20年機捷慘痛教訓

馬凱/兆元基建莫忘20年機捷慘痛教訓
葉丙成/總統,還記得您對教育的許諾?
洪蘭/默默拉縴救大船 你不孤單
盛治仁/台灣人不再開發「腦礦」了嗎?
方祖涵/公路上,王牌最後的寂寞身影
劉維公/「94狂」現象社會學









馬凱/兆元基建莫忘20年機捷慘痛教訓


2017-03-07 00:38 聯合報  馬凱


歷經廿年,望眼欲穿的機場捷運終於通車。長時間延宕使桃園機場功能大受損害、造成無數進出國門旅客的無謂損失;而且原本零出資的納稅人,最後多付一二七七億血汗錢。這一場血淋淋的教訓,千萬不可白白放過。尤其此案還涉及一次領先全世界的公共建設實驗,這場實驗又關乎金額數十百倍於此的公共建設。實驗雖然慘痛失敗,但其中蘊藏著寶貴的經驗;若以此為師,痛下決心去蕪存菁,其價值遠過於流逝的光陰與上千億公帑。特別是眼前蔡政府正規畫規模上兆的前瞻基礎建設,其中泰半是交通建設,機捷經驗正足為前車之鑑。
無論各方如何解讀,揀拾出多少致命的錯誤,真正造成機捷延誤廿年的罪魁禍首則早已湮滅於故紙堆中,了無人知。
這要從一個大膽的建言被一群大膽的評審委員認同說起早在一九九六年機捷規畫要以BOT方式興建之初,一次評審委員會中,我嚴肅地提出一個問題:台灣人頭猖獗,政治勢力又高度介入地皮炒作牟取暴利;因此幾乎每一起重大交通建設,有力人士都會左右其路線與出入口,先人一步掌控附近的地皮,而在投入巨額公帑時,大獲暴利。此歪風由來甚久,無以戢止;唯一的對治之道,不是杜絕炒地皮,而是設法讓炒地皮者出資建設
此論點自是顛撲不破,在場眾評委亦多心有戚戚焉,問題只在於如何讓炒地皮者出資興建。我大膽主張:機捷招標時,只規定若干必要條件;如台北站至機場的行車時間,路線則由投標者自定。事先掌握地價可能大漲的區域,預估其差價,做為興建機捷的費用此一破天荒的實驗性主張獲得認可,即在公開對外招標時,容許投標者自定路線
五家投標廠商,三家無意炒作,路線沿高速公路兩側規畫;有兩家的路線進入有大量建地的城鄉地區,惟其路線則如出一轍。據悉乃是規模較小的一家委由日本技師選定;另一家則不知其來處,但因其政治網路亨通又矢言政府零出資而雀屏中選,正是得標後未積極投入興建,四年後與高鐵局終止議約的長生國際;但生米煮成熟飯,連履約保證金十億也從交通部手中取回。結果此公司不費一兵一卒而大獲全勝。
其後蘇貞昌院長決定政府自建,由零出資大增為一二七七億元;而且,由於沿線利益團體強力捍衛,不許回歸沿高速公路興建的簡易路線,乃使炒地皮利益完全實現,而全民皆輸,此一大膽創新的思維也湮滅無蹤。
躬逢機捷正式通車,政府手中正握有地方政府提出逾五千億元的各式交通建設,根據追加預算的往例,最後的費用上兆亦不足為奇。可惜的是政府財政拮据,又達舉債上限,難為無米之炊;而這十餘起交通建設所創造的天文數字炒地皮利益,卻將落入許多腦滿腸肥的政商亨通者手中,由全民一起來埋單。
精通財政理論的林內閣其知若不遜於廿年前那幾位評審委員,當可深深體會箇中三昧;如果有足夠的膽識魄力,即當以機捷為前車之鑑,極力消除其瑕疵,做好防弊摘奸的準備,真正實現炒地皮者出錢建設、政府零出資而全民皆能享受機捷交通之利,就真是善莫大焉!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