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經濟/觀光寒冬來臨 政府快暖灶

.聯合報社論..「募兵爛攤」到了該收拾的時候
.聯合報黑白集.炸彈客與護鯊哥
.經濟日報社論.觀光寒冬來臨 政府快暖灶









經濟/觀光寒冬來臨 政府快暖灶


2017-07-19 02: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政府不斷強調新南向國家旅客有成長,但無法補足中國大陸旅客減少的大量缺口,台灣觀光業的冬天已經來臨。 本報系資料照


根據最新統計,今年1~5月來台旅客合計約為428.8萬人,較去年同期的461.4萬人,減少32.6萬人,衰退約7%。其中中國大陸旅客大減76.3萬人,較去年同期縮減41%;而新南向國家旅客增加約23萬人,韓國約增加11萬人,港澳約增加5萬人;其他地區除日本旅客小幅衰退外,也都幾乎有成長,但是仍無法補足中國大陸旅客減少的缺口。而且未來在兩岸關係難以改善,中國大陸持續緊縮陸客來台申請的情況下,大陸旅客只會少不會多,這個缺口應會持續擴大,政府必須有更具體的作為。
事實上,台灣的外來旅客在2015年首度突破千萬,達到1,043萬,使台灣成為千萬觀光客國家。2016年仍然維持小幅成長,來台旅客為1,069萬,再創歷史新高。所以政府一直以陸客減少,可以藉由其他國家彌補回來,但是實際上2016年陸客較2015年只減少63萬,還低於今年前五個月的減幅,主要原因是去年1到4月政權即將輪替,大陸旅客大幅增加,搶出團情況非常明顯。而在5月以後,大陸旅客開始直線下滑,雖然來自其他地區的旅客仍持續成長,但是台灣觀光業的冬天已經來臨。政府當時並不自覺,仍積極宣傳來台旅客持續成長;蔡總統也在推特上感謝各國對台灣觀光業的支持;政府也以為其他地區旅客成長,可以充分抵銷陸客消減的情形。但是在今年開始回歸到現實,陸客下滑數目遠超過其他地區增加的客源,對於台灣觀光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政府全力在推動新南向政策,不斷強調新南向國家旅客有大幅成長。持平而言,台灣觀光資源擴充和環境改善,以及政府對新南向一些國家提供免簽待遇,的確有助於刺激來台旅客的成長。但是在新南向國家旅客量原本就較少,例如2016年大約有170萬東南亞及印度旅客,尚不及大陸旅客的一半,僅約占來台旅客的六分之一,所以增加再快也補不足陸客下滑的觀光損失。
若再根據觀光局最新的統計調查結果,2015年陸客消費的能力與日本旅客不相上下,平均每日消費金額為228美元,領先來自其他地區的旅客;而人數成長很快的東南亞旅客平均消費則大約為170美元;再加上陸客平均停留七天,高於東南亞遊客的五天。所以若以總消費金額來比較,減少一個陸客,大概要1.88個東南亞旅客才補得回來。
當初政府也宣稱來台陸客雖然很多,在所謂一條龍的情況下,只是嘉惠少數帶有陸資色彩的觀光業者;但是一年過去了,可以發現台灣整體觀光及其周邊產業,均已受到嚴重的衝擊。此可由旅館業拋售潮,直航班次的縮減,餐飲及夜市的不振,以及遊覽車及免稅店的蕭條等反映出來。
政府面對此一情勢,必須要有積極的作為,並調整目前的政策,降低業者的衝擊。未來應首先拓展亞洲以外的客源,台灣目前千萬外國旅客方面,東亞即占了約九成,其他地區相對人數很少;特別是消費能力強的歐美旅客占來台旅客非常小的比例,當然這跟兩地距離有關係。但是如果與鄰近的國家相比,台灣在吸引歐美旅客的力道遠不及鄰國,必須思考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另外在推動措施方面也必須有更細緻的做法,例如政府一直致力提升吸引穆斯林旅客來台,推出不少促銷活動及優惠措施;但是並沒有同步提升國內穆斯林遊客的旅遊環境。例如國內具有穆斯林認證的餐廳並不多,如何使這些旅客能安心的吃在台灣,才有可能帶動旅客人數成長。
提振台灣觀光產業,必須有系統的規畫與鉅細靡遺的推動,才能有所成效;而不是仍陷入以其他客源足以補足陸客缺口的迷思中,更不應該有陸客不來,台灣的觀光品質會更好,風景會更美的想法。

聯合/炸彈客與護鯊哥


2017-07-19 02:2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綽號「護鯊哥」的施姓男子坦承寄送斷手包裹,表示他要讓賣魚翅的商家有同理心。 記者林孟潔/翻攝



不少迪化街商家接獲假斷掌包裹,外界推測這是為抗議買賣魚翅。果然,最近一施姓男子承認是自己所為,聲稱鯊魚被切掉魚鰭如同手腳被砍,希望商家感同身受,也強調會扛下責任,並自認「非常光榮」。
任何高尚的目的,均無法合理化其非法手段,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共識。不過,今天台灣「法治」的優先性被推到很後段的位置,有時更因體制的不正義,讓人心生「為改革不擇手段」的憤慨。例如,施男現在被稱為「護鯊哥」,恰似當年「白米炸彈客」楊儒門被視為農業的良心。
就鯊魚保育而言,魚翅爭議延燒多年,歐盟早已明文禁止割鰭棄鯊,香港半島酒店多年前亦宣布停售魚翅;但在台灣,卻吃者照吃,售者照售。台灣捕鯊惡名遠傳國際,漁船曾在保育區被抓到捕鯊割鰭,遭逮捕受罰。漁業署雖宣稱遵守國際漁業組織之養護規範,但以迪化街賣魚翅、夜市賣「鯊魚煙」之普遍,保育觀念何曾落實?
保育措施中看不中用,效果如杯水車薪。再舉一例:新聞報導廿年來台灣推動賞鯨活動已累計五百萬人次參與,但因無規範細節,造成賞鯨變擾鯨,有賞鯨船竟直接穿越整群鯨豚,或海豚被多艘賞鯨船包圍而飽受驚嚇。這種種令人痛心之事,或許只能期待「護鯨哥」挺身而出了!
這就是台灣現況,從白米炸彈客到護鯊哥不惜觸法護生。齊柏林去世引發民眾哀悼,但「看見台灣」的精神如何傳遞下去?

聯合/「募兵爛攤」到了該收拾的時候


2017-07-19 02:2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由於近年社會對軍人趨於貶抑,加上軍公教年金爭議激烈,明年底國軍全募兵目標恐難達成。 記者洪哲政/攝影



依政府的兵役轉型規劃,明年元旦起將停徵一年期義務常備兵,到明年底,陸海空三軍將全由志願役組成。但由於近年社會對軍人趨於貶抑,加上軍公教年金爭議激烈,募兵成績遠難達標。前外長錢復最近更透露:美方官員警告台灣安全必須靠自己,募兵制是錯誤政策,應回歸徵兵。
軍隊是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之惡」,其規模應該多大,要視國家面對的威脅而定。舉例而言,近年因俄國總統普亭展現擴張野心,瑞典與立陶宛均已相繼恢復徵兵。反觀台灣卻毫無憂患意識,兩岸和平時,可將徵兵改為募兵;但兩岸不睦時,政府卻徒逞冷言冷語而不問兵源士氣。
中國大陸近年經濟起飛,軍費成長速度驚人。一九九七年國防經費僅八百多億人民幣,今年已經突破一兆,增加十三倍。早期中共海軍是沿海活動的「黃水艦隊」,如今則即將擁有第二艘航空母艦,並在東非建立海外基地。上月共軍在印度洋活動的船艦,總數高達十四艘;在東亞,軍艦近月數度出入第一島鏈,遼寧艦更穿越台海。
相對的,我國國防預算廿年來均維持在新台幣三千億元上下,占GDP比重愈來愈低。美方多次指出,台灣軍費應達GDP三%,方能有效自衛。但馬政府八年,國防預算占GDP比重持續下降;蔡英文上任前批馬輕忽國防,但她上任後,國防預算僅比馬政府最後一年多編一億,更跌破GDP二%。
廿年來,國軍歷經精實、精進、精粹三次裁軍,總員額由四十五萬降至廿一萬五千人;其設想,是以兩岸追求和平為目標。精粹案於二○一四年一完成,國防部立刻續推「勇固」案,遂遭質疑是替高層兌現支票而削足適履。在立院決議下,勇固案被凍結至今。
國軍停徵義務役原訂二○一四年開始實施,但因募兵情況欠佳,在二○一三年、一五年兩度宣布延後,共延四年。如今期限將屆,顯已圖窮匕見。現任部長馮世寬雖堅稱可以按時上路,但有誰相信?
國防部削足適履,還不只勇固案一端,包括社會青年報考軍士官取消國英文筆試,致遭批評是濫竽充數。尤其近年軍方憂讒畏譏,「人性管理」讓基層軍官動輒得咎,視帶兵為畏途,軍官缺員比士官兵還要嚴重。政府強推軍公教年金改革,更動搖「鐵飯碗」的誘因,今年陸軍官校招生獲得率甚至不到一半。
眼前的嚴酷現實是:以目前國軍的規模,能否維護台海安全都成問題;更別說,一旦停徵義務役,光靠募兵,連現有規模都無法維持。此一窘境,其實是台灣社會的共業:馬政府在二○一一年底貿然提出廢止徵兵,確嫌輕率;但平日逢馬則反的民進黨竟無異議配合,火速通過修法。馬政府尚以追求兩岸和平為前提,而蔡政府則唯恐兩岸無事;遑論先前扁政府不斷縮短役期,導致基層部隊經驗難以累積。簡言之,藍綠皆難辭其咎。
於今,將停止徵兵的期限再往後延,為國軍爭取喘息時間,並同步研擬恢復義務兵制,恐怕是唯一途徑。這當然是個痛苦的決策,但蔡總統既將兩岸關係帶向冷對抗,就不能不以社稷存亡為己任,主動提出新的政策方向,並尋求在野黨的支持。藍營也必須考量茲事體大,不應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否則,朝野政黨一味「相互保證毀滅」,台灣將伊於胡底?
近年軍隊士氣淪喪,乃至招募困難,一在近年國防部主事者只剩曲意奉承和粉飾太平,而不見捍衛立場的道德勇氣;二是民粹政治高張,選民與政客相互欺騙,假裝天下有白吃不盡的午餐。這是台灣國力兵力江河日下的主因。蔡政府挑起兩岸緊張,就必須加強台海戰略、鞏固國軍戰力;而不能一味挑釁,卻完全沒有應對之計。所以,已成國王新衣的「募兵爛攤」,也該嚴肅收拾了。

【重磅快評】韓國為人民大幅調薪 台灣卻為派系拚加薪

.【即時短評】在野黨的墮落 是國之不幸
.【重磅快評】韓國為人民大幅調薪 台灣卻為派系拚加薪
.【即時短評】列強環伺 台灣國產牛肉何去何從?
.【即時短評】蔡式風格惹議 蔡正元從政路我行我素
.【即時短評】沒有策略、缺乏領袖 國民黨連在野都不會
.【重磅快評】夸談前瞻 林全的算術戳破自己的話術
.【重磅快評】預示家族轉向服從? 從楊翠的洗腦說談起
.【即時短評】重視文創 政府就別把建築當名牌包
.【即時短評】許淑華一巴掌揮出鬥志 國民黨還能鬥智?
.【即時短評】長庚事件是醫療崩壞第一場土石流?
.【重磅快評】劉曉波走入歷史 預示了東方的黎明!










【重磅快評】韓國為人民大幅調薪 台灣卻為派系拚加薪


2017-07-19 13:02 聯合報  主筆室

正當朝野立委為前瞻預算打得不可開交之際,韓國政府宣布將資本工資大幅調漲16%。聯合報系資料照



當朝野各政黨還在為前瞻基礎建設,在立法院進行拉鋸戰的同時,日前韓國政府宣布將資本工資大幅調漲16%,以實現文在寅總統的「2020年一萬韓元」的勞動政策目標,從明年開始韓國的最低時薪將達到7530韓元(約為203元台幣),比鄰近香港的時薪高出50%,預計有400多萬韓國人受惠。
文在寅勇於主動為人民加薪政策,著實讓薪資多年聞風不動的台灣人心生羨慕,台灣在過去幾年,雖然有多次提議大幅加薪,但卻都因為大企業揚言出走而胎死腹中,而韓國政府的案例,也許可供我國政府借鏡。
首先是透明的決策過程,韓國政府組成最低薪資審議委員會,由資方、勞方及公正人士各九人共27人所組成,並由資方及勞方提出調漲金額,再由全體人士進行投票,最後勞方的方案獲得過半的15票。
反觀台灣,每次都是由政府提出調薪方案,而欠缺透明的協商過程,結果方案一出爐便遭到企業的抗議,而勞方也因為幅度過小而不領情,這讓薪資調漲常常加劇勞資之間的對立。
其次是中立的決策角色,韓國政府為了要降低調薪對中小企業的衝擊,提出高達26.6億美元的紓困方案,以避免薪資調漲影響到經濟的發展,並形成勞資雙贏的局面。
而我國政府每次提出加薪方案,往往最大阻力便是來自企業的群起反對,這讓政府的加薪方案躊躇不前,由韓國的案例當中,可以其實加薪與經濟發展並非是全然對立的,政府可以利用補助企業方式來達到加薪的效果。
從韓國看台灣,當韓國正在為全民加薪時,我們政府還在推出過時的前瞻計畫,而這些計畫不但擴大政府的財政赤字,也排擠到政府福利政策的支出,這也難怪人民對千瞻計畫普遍無感,因此,我們政府是否應該認真思考如何為全民加薪,而不是只在想著用公共工程來為地方派系加薪。

【即時短評】在野黨的墮落 是國之不幸


2017-07-19 16:42 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即時報導

立法院聯席委員會審查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預算,當議事人員準備宣讀朝野立委提案時,國民黨立委馬上拿出準備好的水球,開始水球大戰,狀況一片混亂。記者陳柏亨/攝影




民主國家之不幸,莫過於怠惰又擺爛的在野黨。
行政院在三月底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後,引發外界諸多質疑,卻多流於對計畫內容的不了解,少有以公共政策角度就事論事的討論。國民黨作為最大在野黨,沒有政策部門研擬對策,從中找到問題爭議點,也不思未來在立法院攻防的策略,使得特別條例草案一送到立法院,便倉促上陣,攻防節奏被執政黨團牽著走,卻渾然不覺。
國民黨最大的錯是一開始,立場踩很硬,但其背後卻無攻防策略,也找不到著力點,黨團內部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沒人知道誰說了才算數,把場面撐很大,卻搞的自己騎虎難下。
國民黨的計畫、預算「減半」,被執政黨以「分兩階段」破解,各取所需,卻慘遭支持者痛罵放水,面子保不住,朝野再戰特別預算之時,像極了惱羞成怒的敗犬,把丟水球、瓦斯氣笛當洩憤,殊不知議事主控權,始終都在執政黨手上,你抗爭你吵鬧,議事如常推進中。
事實上,執政黨立委最怕的對手,不是在野黨立委,而是行政部門。從計畫推出以來,官員表達能力不佳,說明不足,臨場反應奇差無比,若在野黨明察此事,強力質詢,必能使得執政黨團「剉著等」,最後就算執政黨以人數優勢通過,至少實踐在野黨監督之責,同時也是累積經驗,這也才是真正保住面子和裡子的作為。
然而,不知是怠惰已久,或真的想放水,國民黨以議事抗爭阻撓行政院長及行政部門的報告備詢的程序,本周又再次如法泡製,看似水球四起,瓦斯氣笛震天響,實則像是「假抗爭、真護航」,畢竟議事還是繼續推進下去。
另一個也愛把話說很滿的時代力量,也不遑多讓。說要強力監督,與國民黨一樣找不到施力點,以為把國民兩黨都罵翻了,就代表監督,卻無助於朝野對峙的化解,讓議事回到公共政策辯論,自詡最進步的在野黨淪落至此,充其量是個路人甲。
在野黨的墮落,是助長政府的無能,若在野黨不反求諸己,錯把議事杯葛當監督,恐怕只會自掘墳墓,更是國之不幸。

聯合筆記/孩子懂得玩嗎?

.說好的國會改革…誰讓淑女變野蠻?
.逢甲氣爆 凸顯瓦斯安全軟硬體都出包
.謙卑執政? 怎似重回解嚴時
.國際競圖 缺了在地文化
.回憶在誠品工作的日子 謝謝吳清友埋下文化種子
.聯合筆記/孩子懂得玩嗎?
.普世價值vs.特殊國情 劉曉波的民主史詩不歸路
.撒錢掛牌沒人才 長照2.0恐一團亂








聯合筆記/孩子懂得玩嗎?


2017-07-19 03:03 聯合報  鄭朝陽


放暑假,最怕看到孩子溺斃的新聞,總見父母渾然不知孩子結伴去玩水的事,直到天人永隔只能哭斷腸。但這麼熱的天,除了游泳池,海邊、山林裡的流瀑是那麼吸引人,教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台灣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土是森林,且四面環海,老外來台灣總是欣羨台灣人,竟可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左擁右抱山與海,但實際在寶島生活,如何與河海共生,學會親近山林,享受它進而懂得保護它,是教育體系一直沒開的課程。
到花蓮、蘭嶼看到在地原住民的孩子,還沒上小學就敢在清澈的溪流裡跳水、悠游,有的已懂得造舟、捕魚;在南投等山區的原民孩子,透過傳統生活教育知道如何靠山吃山、敬山愛山。
現在平地的孩子一放暑假,不是花錢參加各種夏令營,就是等爸媽帶著出國玩;忙於工作的父母只能利用假日就近逛逛觀光工廠、買票玩「三六九主題樂園」,行動力差一點的逛賣場、購物中心,就是不放心讓孩子自己去玩。
「玩」這件事從來不是社會價值的主流,在大人的保護主義引導下,孩子面對荒野的能力逐漸退化,也忽略最美的地方可能潛藏致命危機。
例如不知道走進山裡不能噴香水,否則可能招致虎頭蜂攻擊喪命;不知道陰溼處的石頭上長青苔的結果,會讓你失足滑落山谷;不知道溯溪、在水邊露營有上游暴雨造成溪水暴漲而滅頂的風險…
以安全之名、為了少麻煩,學校的遠足取消了,登山課也不排了,我們的孩子就越來越不會玩,不懂玩的風險,不懂玩的過程可以習得的知識與生命經驗,也對自己生長的土地認識淺薄。雖然有學校會藉成年禮或畢業前帶學生泛舟、溯溪、划獨木舟、登玉山、騎車環島,但畢竟不是全民運動。
美國、日本等國家會透過各種教育方式,培育國民的「戶外遊憩」能力,不但懂得享受大自然,還知道「玩」的背後有許多科學、醫學與社會文化意義。像日本校園的遠足活動更是百年文化,台灣近期才有人意識到該推動「遠足復興」。
政府對推展觀光不遺餘力,但只提供景點,沒人教怎麼玩,讓國內休閒觀光總是停留在走馬看花、拍照打卡和口腹之慾,沒有多元發展的機會,也讓下一代喪失從「玩」汲取大自然的智慧、激發創造力的可能性。
大人們想知道:這門大自然的體驗課什麼時候才會開?

說好的國會改革…誰讓淑女變野蠻?


2017-07-19 03:03聯合報 羅傳賢/中央警察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立法院法制局前局長

立法院針對前瞻基礎建設預算召開臨時會,國民黨立委占據發言台拒審行政院預算書,綠委邱議瑩(中右)上前要搶麥克風時,與藍委爆發衝突,並遭許淑華(中左)一個巴掌,兩人互掐脖子,演成一陣混戰。 記者許正宏/攝影



英國的經驗告訴世人,良好的國會議事制度可以使桀驁不馴者變成紳士淑女,但我國的發展卻剛好相反,立法院的議事制度把原來的紳士淑女,於當立委後反而變成桀驁不馴,甚至出現動輒打架的傾向。
為審議前瞻預算案爆發激烈衝突,立委摑耳光、掐脖子、丟椅子、砸水球鏡頭被直接播送,除了成為國際媒體報導的對象外,CNN網路也罕見地創下超過一百萬的點閱,甚至連遠在非洲奈及利亞與東南亞的泰國等當地電視台都做了報導。付委後的聯席審查委員會,在二個召委多頭馬車之下,還爆發誰是合法主席的爭議而全武行,立委形象敗壞至極,這不是執政黨未能履行國會改革承諾所致嗎?
執政黨於本屆立委就職之時,就信誓旦旦宣示議長中立化、落實國會不擋案、委員會中心主義、限縮黨團協商事項、開放委員會旁聽及建立議事轉播系統等,激起國人對國會改革的高度期待。迄今除了建立電視頻道轉播外,其餘成效非常有限,最落後者,乃委員及黨團對國會內規提案高達八十八件,其中屬純正國會議事自治事項者六十七件、屬職權行使法修正者廿一件,但均尚在司法法制委員會定期繼續審查中,因審議進度緩慢,恐因屆期不繼續審議而一事無成。
在現代社會,民眾通過投票支持政黨,國會政黨成了表達和整合利益的管道。國會內規改革屬於國會自治事項,尤其屬純正國會議事自治事項,應由議長召集黨團協商,不純正國會議事自治事項,並宜邀請行政院參與意見。如獲得共識,由各黨團共同提案逕付二讀,完善國會內規的修正。
根據先進國家經驗,國會議事進行中,政黨間衝突的升高與電視轉播不無關係。美國眾議院議長早於五十年前就警告說,攝影機直接進入國會後,將凸顯議員個人的角色,對國會的尊嚴必然造成一大傷害,這也是為何民主國家審慎建立電視轉播的原因。
國會是國民主權的象徵,國會改革有使桀驁不馴的議員變成紳士淑女的作用,期盼執政黨能說到做到。

逢甲氣爆 凸顯瓦斯安全軟硬體都出包


2017-07-19 03:03聯合報 盧守謙/吳鳳科大消防系助理教授(台中市)

台中逢甲商圈「心齋橋」餐廳昨午發生瓦斯氣爆火警,造成1死15傷。 記者游振昇/攝影


近幾月連續發生液化瓦斯氣爆案,六月新北市玉膳坊瓦斯氣爆十二人傷,昨日台中逢甲商圈氣爆一死十五傷,一再凸顯生活環境使用瓦斯容器之公共安全及教育問題。
逢甲氣爆案為餐廳瓦斯外洩,找來專業瓦斯行人員檢修,還是發生氣爆慘劇。此同五月台中市五權西路快炒店不明瓦斯洩漏,瓦斯公司人員檢修中仍發生氣爆致四傷案,如出一轍。事故頻傳的真正問題,須從軟硬體雙方來探討。
硬體方面,事故原因指向瓦斯鋼瓶不明洩漏,不外乎接頭夾具未接緊,或逾期鋼瓶或鋼瓶開關之容器閥問題。在液化石油氣容器檢驗場認可及管理要點,禁止業者使用過之容器閥再回裝容器,目的是難以確保容器閥品質安全,但仍有不肖業者枉法。
軟體方面,液化石油氣係屬於高壓高危險物品,引火之危險性遠較汽油大,其危險度又比天然瓦斯更高,主因是其爆炸下限低,連靜電、金屬火花都足以引爆,遑論高能量之電氣開關火花。政府主管部門應針對瓦斯從業人員全面性進行再教育訓練。
台灣各地小吃店、快炒店、餐廳、洗衣店等營業場所,往往將桶裝瓦斯擺放在騎樓、防火巷或串接使用,漠視其潛在易燃易爆特性,且爆炸威力不容小覷。
從逢甲氣爆現場觀之,擺置四桶瓦斯鋼瓶,依消防法規,業者瓦斯總儲氣量是合乎規定,但為何會造成嚴重傷亡?現場人員形容空氣瀰漫濃重瓦斯味,顯示瓦斯已洩漏並與空氣中氧進行混合,此時在通風不良的室內環境,瓦斯濃度很容易達到爆炸範圍,任何靜電與火花即可引爆,切忌啟動任何電器開關。
考慮到建築物前後開口打開,此時理想的應變應是現場即刻劃定警戒區,盡速疏散周邊人員,緊急措施可使用乾粉滅火器噴灑,使其洩漏瓦斯惰性化或噴灑水霧使其難以起爆。
此次爆炸火勢規模強大,主因為鄰近瓦斯鋼瓶受火災高熱,鋼瓶安全設計上會使安全閥打開而噴出火柱之安全擴散火焰現象,但現場爆裂瓦斯鋼瓶顯示鋼瓶本身結構耐壓問題或是火災溫度過大,使安全閥釋出無法滿足內部壓力,而造成威力強大之「沸騰液體膨脹蒸汽爆炸」現象(Bolilng Liquid Expansion Vapor Explosion, BLEVE),因鋼瓶容器無法維持內部壓力,致內部液體外洩,在非常高溫及低壓下整個體積瞬時沸騰,形成快速膨脹擴張狀態,形成較大火球與高火災猛烈度之爆炸現象。
本次不幸事件凸顯的問題,包含瓦斯容器嚴格檢驗之硬體安全性、民眾與瓦斯從業人員漠視洩漏之迫切危害性,未第一時間疏散周邊人員,處理應變程序荒腔走板之教育問題,終致在人口稠密地區形成多人死傷公安事件。瓦斯容器安全體制所隱藏軟硬體問題,政府部門在政策面、管理面及專業面應徹底全面檢視。

謙卑執政? 怎似重回解嚴時


2017-07-19 03:03聯合報 余鐘柳/律師(台北市)

總統蔡英文當選演說曾表示,將以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態度,作為民進黨施政的主軸。 圖/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當選演說表示,將以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態度,作為民進黨施政的主軸。但就任以來,完全看不到謙卑的政府,反而一再違反民主與自由的民意,導致街頭運動興起,警方疲於奔命,彷彿又回到解嚴初期的時代。
猶記解嚴初期,街頭運動興起,每次欲到法院開庭,自景福門起鐵絲網圍繞封路,即需下車步行至法院。如今街頭抗爭、立法爭議案件之審查,街頭警戒之部署,帶刺蛇籠四處可見,管制範圍加大,實有過之而不及,若以謙卑的態度處理,焉會淪落至此?
以前國民黨時代,立法院占少數的民進黨,只好以吵鬥方式,妨礙會議之進行,如今國民黨變成少數,惟有東施效顰。在民進黨貫徹蔡英文的意志下,凡事強制表決,如今立法院已成為「謙卑」政府的前鋒,為執政黨的馬前卒。在民進黨缺乏謙卑的修養,處處以人多強行表決下,立法院已形成爭吵鬥爭紛亂的舞台,貽笑海外,實令人嗟嘆,這是強調謙卑民主的蔡總統所欲建立的民主法治典範嗎?
蔡總統自執政以來,一例一休,雖民意一再反映不適用台灣現行的工商經濟環境,綠委縣市長也一再表示窒礙難行,但蔡英文政府置若罔聞,謙卑早已隨風飄逝。年金改革,經多次研討的大部分共識,少數委員逕予推翻,有何謙卑?前瞻建設,多數專家學者一再呼籲需再加研討修正以免債留子孫,謙卑的政府有何退讓?
為求鬥垮國民黨,自行立法、自行評斷,置法律於無物;但戒嚴時期,政府以不正義徵收取得的財產,為何不比照轉型正義的方式,返還人民?民進黨為轉型正義的名義,制定黨產條例,以鬥爭國民黨為主要目標,而立法院早已淪為蔡總統的橡皮圖章,所通過的法律則淪為政黨鬥爭下產物,又何來轉型正義可言?連前副總統呂秀蓮亦疾呼蔡總統應多傾聽民意,但有效否?
台灣在政黨內鬥下,早已淪為四小龍之末,政黨內鬥,消失的是經濟的競爭力。為勵精圖強,期盼蔡政府能懸崖勒馬,展現當選時謙卑的諾言和態度,調解政黨不理性的態度。國家的未來,繫於蔡英文一念之間,否則強摘的果實,是不會甜美的。

國際競圖 缺了在地文化


2017-07-19 03:03聯合報 林清淵/自由業(台中市)

台灣近年大量舉辦國際競圖,圖為伊東豊雄設計的台中國家歌劇院。 記者陳宛茜/攝影



十多年來,台灣許多大型公共工程都採國際競圖,政府首長們怕惹上圖利他人之名,也想藉國際知名建築團隊炒作自己的知名度與政績,限制台灣建築師招標,就像不用國貨花費昂貴買名牌包。過去廿一件外國建築師主導設計的國際競圖,有七件取消、暫停或狀況不明,七件進度嚴重落後,故宮南院都延誤七年改國內標。這種國際競圖,有提升台灣文創、累積國內建築實力嗎?
沒有本土文化作基礎並加入動人故事,再怎麼有名的建築師都無法深入過往都市背景和觸及人文深度,難以蓋出有台灣特色的建築。台灣建築師沒單獨投標資格,一直只能擔任「監造」角色,陷入國外月亮比較圓的迷思。
具特色的建築才能成就台灣的偉大,才能吸引國內外觀光客。國內建築師深諳國內的法規、風土人情,甚至可因地制宜的使用價美物廉的建材。國外設計團隊不了解亞熱帶氣候和海洋溫濕環境,也不知文化背景,連建築物的遮風避雨、節能減碳等功能都會顧此失彼,往往難以設計具生命的偉大建築。
雖然國際設計團隊具有獨特創意的外觀構想,但是作品難具本土特色,台灣建築界要求有公平的比圖平台,有專業又對的評審,讓國內建築師有學習並走上國際舞台的機會,這樣的請求會超過嗎?



回憶在誠品工作的日子 謝謝吳清友埋下文化種子


2017-07-19 12:20聯合新聞網 卡比獸/自由作家投書

誠品書局老闆吳清友出席活動。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俊良攝影


昨晚看到新聞跑馬「誠品創辦人吳清友驟逝,送到醫院已無生命跡象……」,經我與同事再三確認,證實了這突如其來的噩耗,頓時讓我不知所措,淚水不爭氣的不斷從眼眶奪出。
吳先生,是我們每個誠品人,在公開或私下,都稱呼創辦人吳清友的方式,這也正道出老闆的做事風格,低調、客氣、樸實,不喜歡張揚出風頭,也不喜歡對他阿諛諂媚的吹捧。我在誠品工作這麼長的時間,常聽到吳先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聽著他講述很多過影響他生命經歷的故事。昨晚,我把當初的筆記拿出來,好好再追憶了一番,實在不得不欽佩他,真的是一位能非常微觀,又如此宏觀,有智慧又謙遜的長者。
回憶在誠品和吳先生工作的這段時間,可能很多同事會認為他嚴肅、嚴謹甚至是嚴格,但他留給我,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他的謙遜、他的反思與自省,記得他曾說「每一個生命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希望為漂泊的靈魂尋找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在,我曾經很深刻的自問:『為什麼我不在30年前誕生在非洲?或是50年後誕生在北京?我這個生命卻由上天的安排,在1950年代誕生在台灣貧瘠的西南沿海的漁村…..。』」
這樣的成長環境,影響了吳先生很多做人處事的想法。尤其,當吳先生很小的時候,他父親是一位還算有一些成就的商人,但因為經商失敗,他必須開始重新起步,從最低下辛苦的工作開始。吳先生就在這麼小的年紀,看到了父親堅毅踏實的一面。吳先生父親沒有留給孩子什麼家財萬貫,但卻給了一個對吳先生來說最有價值的題字訓勉「財物有時而盡,唯一『誠』字 終生受用不盡。」這也是吳先生創辦誠品時命名的由來。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誠品的誕生和雲門有很大的關係,記得吳先生曾跟我們同事聊到,他寫過一封簡函給林懷民,是在雲門第一代的知名舞者羅曼菲過世不久時,信上是這樣寫道:「敬愛的懷民兄,您、雲門、曼菲皆是我的老師,我的典範,也曾經是我最受艱熬的時刻暗自惕勵學習的榜樣,生命其實是一連串的笑、淚與愛,請懷民兄保重。」吳先生會有這樣的心情,是因為他在經營誠品最艱困的時候,有一次突然收到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鼓勵。
當時林懷民的父親過世不久,就寫給吳先生一封短信,信中提到,「清友吾兄,家父往生,多謝你殷殷關切,家母和我們都健康地冷靜面對這件事,至於那嚴重的失落感,大概還需時間消化。不景氣,希望你撐得好,台灣可以沒有雲門,不能沒有誠品,那是日日上演的饗宴。吉祥!」吳先生念著這封信的原因是誠品當年成立的時候,也受到雲門暫時關門的影響,那同樣都是在1988年。
那個年代,是現今五、六年級生正處於高中大學,最活耀、燦爛、自由、奔放的年代。當時的我們剛好經歷台灣解禁,所有出版品和言論自由全面開放,大家對知識的渴求和視野頓時門戶大開、百花齊放,誠品就在這樣的時代下,造就了一個新的書店模式,也創造的台灣新的閱讀文化。我們從原本在破舊擁擠的巷弄書局,一下子像是走進國際藝術殿堂般的書店,高雅舒適的空間設計、琳瑯滿目的原文書籍、設計精緻的文具用品、國際知名的藝術珍藏……,無論走到那處處都讓人驚艷。現在的年輕人對於誠品,可能不會再跟我們有當時一樣的情懷,因為整個社會的進步發展,現今每個商場百貨及書店都做得到,大家對於擁有這樣的特質條件,很理所當然了。
可是在六○年代的台灣,知識、生活品味與國際視野是很貧瘠的,1988-89年,吳先生決定開創誠品的時候,他曾在筆記裡這麼樣的寫著「人類可無限開發的良善資源,就是人文、智慧和創意。我更認為生為一個台灣人,一個豐厚的人文素養和精神,才是最高品質的土壤及健康的基礎,這個人文素養的基礎才能滿足社會多元發展所需,不管是政治、文化、經濟、科技等。我希望身為一個台灣人,能參與這份耕耘,成立誠品的初衷、動機,是自我個人理想、生命、言論追求的探索,也是一項責任與使命。」
這看似很偉大的初衷,其實都不敵經營十幾年下來,依舊虧損的壓力。在1999年誠品十周年慶致詞時,吳先生曾自我解嘲了一番,說道:「誠品已經十年了,外在上,由一家店變成二十多家,但我自己的食衣住行沒有太大改變,吃得還是很簡單,住的還是同一棟老房子,還是開著一輛老賓士車,因為我立志,誠品如果不賺錢,我就不換車。」
的確,誠品經歷15年賠錢、他的存款減少,身體也經過了三次心臟手術。他常在演講時提到「誰有權力能說病痛不該歸我、貧窮不該歸我、苦難不該歸我。」吳先生對自己的病痛看得豁然,也開始學會正面思考,用正向的角度看待世間事,畢竟,他患有先天心臟病,對生命隨時會消逝的恐懼,他不得不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2006年吳先生在香港進行開胸手術,當時醫生在事前交代,這風險有可能是半身不遂,也可能是腦中風、聲帶會受影響,甚至腎功能沒有辦法恢復……..,這些所有的可能,都是沒有選擇,身為病患就是必須要承受和面對。在手術房被麻醉72個小時後,吳先生被移到ICU病房,醫生為了要測試他是否恢復,反應正常,就請他女兒也就是目前誠品的副董事長Mercy,拿了一個本子要吳先生在上面寫字。吳先生當下寫的是「誠品萬歲」。
這就是吳先生,一個視誠品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人,在昨天7月18日晚間,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但,誠品還在,他曾帶給台灣文化的影響與改變還在、曾給予過我們每一個人曾有的美好記憶還在,這一切應該是值得讓吳先生欣慰、放下、好走。他是我們誠品人的精神領袖,也是台灣企業界非常值得眾人效法的企業家,曾與他共事一段,我真的很榮幸、很感恩、很驕傲。我想代表自己、代表誠品、代表台灣,謝謝你,吳先生! 謝謝你曾為台灣埋下美好的文化種子!



普世價值vs.特殊國情 劉曉波的民主史詩不歸路


2017-07-19 03:03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劉曉波的遺孀劉霞(中)在告別式上捧著劉曉波的遺照。劉霞的弟弟劉暉(左)和劉曉波的弟弟劉曉暄(右)陪在一旁。 美聯社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辭世,多國政要及國際組織表達哀悼,甚至批評大陸當局應為劉之早逝負責。大陸回應,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根據法律規定,「並從人道主義出發」提供「全力醫治」,同時指外國應尊重中國的司法主權,不得干涉中國內政。
劉曉波以其無限的精神理念,對抗國家機器之宰制。劉曉波二○一○年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就是「長期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奮力爭取基本人權」,但因服刑無法出席領獎。然大陸當局卻表示,將和平獎頒給劉曉波,「違背了和平獎的宗旨」,也是「一種褻瀆」。劉曉波獲獎引發爭論,恰恰反映出中西方對民主政治的理解與界定不同,這是「特殊國情」與「普世價值」的較勁與衝突。
尤其是劉曉波在《零八憲章》宣揚西方自由、平等及民主等普世價值,批判新中國已實質成為黨天下,不僅壟斷所有政治、經濟和社會資源,且一系列政治運動違反諸多人權價值,造成國際與社會雙重損失、災難與衝突。而大陸司法判決書直指,《零八憲章》提出「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在民主憲政的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等主張,為「試圖煽動顛覆現政權」的罪證。
取消一黨專政建立政黨政治,主張廢除單一體制走向聯邦共和體制,這些訴求放在西方民主政治及價值的脈絡,其實並無創新或激進之處。但在特殊國情論下的社會主義民主體制設計,採行議行合一制、民主集中制、多黨合作及政治協商制,就是確保「後極權主義式威權主義政體」,永遠是執政黨。中共批評西方民主是資本主義民主,政黨政治、議會政治、三權分立及權力制衡,並不適合在中國實施。
劉曉波的政治改革主張,仍停留在公民的言論表達自由層次,為中國未來民主化及憲政發展,提出一種選擇路徑。然而,正是去除中共一黨專政永久執政黨特權、要求共和民主聯邦國家體制、重新定位六四敏感政治議題,導致其政治主張踩了改革的政治紅線。這猶如飛蛾撲火般,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揭櫫憲章運動中普世價值,正如同美國國務卿所言符合公平與正義行為。
這位持政治自由主義、憲政主義理念的民主人權鬥士,其悲慘命運在一黨專政的國度中,早已注定走上一條史詩不歸路。猶如劉曉波獄中寫給妻子劉霞的「情書」,「即使我被碾成粉末,我也會用灰燼擁抱你」;而劉霞堅持嫁給「國家機器的敵人」,書寫著「我們的愛飽含著外在環境所強加的苦澀,但回味起來依然無窮」。
這對患難夫妻是愛國的,只是當前中國政治改革滯後於經濟發展。從長遠政治發展來說,任何政權皆需面臨政治變革壓力,與其在公民壓力下被迫進行政治改革,倒不如與時俱進提出政治改革步驟,以調適國家與社會之融合關係。

撒錢掛牌沒人才 長照2.0恐一團亂


2017-07-19 03:03聯合報 伊佳奇/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台北市)

長照A-B-C服務模式最快自8月起,從原先的17組暴增101組,卻遭專家質疑政府隨便撒錢。 圖/資料照片



長照2.0政策執行兩大要點是錢與人,兩者到位,服務才可能出來,缺一不可。在蔡英文總統強力要求下,立法院完成修法,今年將是長照基金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年。但「人」的部分還沒有解決,衛福部急於將錢花出去,走短線方式,放寬申請提供服務團隊的標準,可能錢花了,民眾還是得不到長照服務,產生更多糾葛。
錢有了,要如何運用?長照服務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錢就沒地方支出;長照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是因為過去未能培育人才及提供服務的團體,這是衛福部的一大困境。
衛福部審視過去與長照有關的服務提供者,以非營利組織為主、醫療機構為輔。非營利團體長期依賴政府標案生存,都是拿到標案後,才開始找人、訓練人;新的非營利組織更非一朝一夕可培植出來。於是衛福部策略:鼓勵現有非營利組織承接更多服務單位,擴大服務量能;另一方面,找醫療機構提供長照服務。
醫療機構有現成資源,欠缺的是長照專業訓練。但醫療機構對長照的思維是否能吻合生活照護為主、醫療照護為輔的世界潮流?將是最大的挑戰。這次十七家醫院全數申請通過A級服務單位,卻都欠缺社區A級服務單基本需要的日照服務與居家服務的經驗。
長照2.0整體服務思維以在地化、社區化的生活照護為主、搭配醫療服務,是這些醫療機構過去從未有的思維與服務,需要時間及訓練;接著的挑戰是A級服務單位必須搭配B級及C級,要走出醫院,尋找社區資源加以聯接,這將是醫療機構另一挑戰。
這與四月衛福部推出全省廿一家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如出一轍,其中廿家是醫療機構,過去就提供失智症患者醫療服務,但少有願意提供失智症生活照護服務或諮詢,更沒有一家提供照護計畫。四月為配合衛福部長陳時中前往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會議做宣傳,匆忙掛牌,至今仍無法提供失智症照護服務,原因也是沒有人才,服務如何生出?
去年十一月全台十七組A—B—C服務模式運作後,多元評估量表使用、載具運用、費用申請與核銷、人力召募等問題叢生,尚未解決。接著衛福部各單位收到長照基金額度,今年僅剩下五個月,急於要將錢用出,現在狀況就是:同一服務項目有不同單位提供預算,資深的服務團體懂得如何申請及運用,使得提供一項服務,可申請多筆預算;而許多醫療機構紛紛跨入長照服務,先占先贏,是否能立即提出服務都不是重點。
上述亂象正是長照2.0兵荒馬亂中出現的。希望政府能正視這一問題,否則錢花了,民眾還是得不到服務,長照體系也無法建立,誰該負政治責任事小,社會如持續產生長照家庭悲劇才是嚴重的事。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
.王正方/你們又不是活不下去!
.王健壯/蔡政府仍有動員戡亂思維
.洪蘭/抱怨不是紓壓,是地雷
.方祖涵/用榮耀分享的信仰
.馬凱/薪資停滯 誰是罪魁禍首?
.林中斌/新雙城記
.葉銀華/該如何定位長庚醫院?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2017-07-19 02:54 聯合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這幾年「爆買」是亞洲最夯的關鍵字之一,台日韓港都曾被陸客買「爆」。圖為陸客在日本購物景象。 (路透資料照片)



最近有一本書「陸客不來,日本沒在怕」,探討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時大量購買的行為,稱為「爆買」現象。表面上談的是旅遊和商業,實際上則是反映了歷史和文化差異,以及兩國之間的複雜情結。
爆買,被某些日本人視為貶抑中國遊客的代表行為,也被某些人解讀成中國經濟發展和購買力提升的佐證現象。作者對中國遊客的消費行為,包括微信的使用如何助長爆買的風潮、各種社群網路的評論推銷影響、以及代購仲介在爆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都有深入的探討。
作者還提到,中國遊客常被批評沒禮貌及吵鬧,但是八○年代的日本遊客在歐美卻也曾經同樣如此被看待,因此必須用同理心去思考這個現象,而不是直覺地從刻板印象驟下定論。書中多處舉例說明日本各方為了弭平這個文化差異所作的努力,以及刻板印象所造成的誤解和傷害。
我們看其他社會現在的亂象,也可能是我們自己過去的寫照,只是因為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如果不能學習用心去相互理解和尊重,傷害的不只是被自己所看不起的人,其實還包括了自己的視野和格局,以及正確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作者能夠從這個角度出發,試圖讓兩個充滿了歷史糾葛和文化差異,並且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兩個國家人民相互瞭解,是非常令人讚許的出發點。
這種複雜糾葛的關係不但存在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在中國和台灣,台灣和日本的雙邊關係上,也會因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立場,存在著類似的情結。我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經常把書中出現日本的地方想像替換成台灣,去思考是否符合書中作者的描述。
台灣從二○○九年開始,大陸觀光客年年成長,書中日本人對中國遊客的若干印象,也存在台灣人心中。去年下半年陸客開始減少,對台灣的觀光產業帶來一波衝擊和機會。衝擊是過去很多很好的賺錢機會,突然消失了,從遊覽車、觀光夜市、消費購物到飯店餐飲,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機會是能不能趁著這一波衝擊的時間,檢討過去做生意的邏輯,是不是著重在量的成長而忽略的質的提升。如果能做出調整,藉機提升轉型,未嘗不是台灣觀光產業脫胎換骨的機會。體質調整好了,未來大環境轉好時,整個產業鏈將更具國際競爭力。
換言之,爆買短期來說是商機,可是如果沉溺於爆買的收益而不做長期規劃,爆買結束的那天,就是難關的開始。
台灣不管在醫療健檢或是文創休閒等,都有吸引各國遊客的優越條件。書中許多有人情味的故事,在台灣也不斷上演,從樂於指引方向的路人、拾金不昧的計程車司機、到見義勇為的急難救助者,熱情友善的台灣人是最美麗的風景,也是我們發展觀光最大的資產。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能夠不卑不亢,瞭解自己的優勢所在,充分發揮;研究自己的缺點為何,努力改進。最怕的是過卑過亢,對於某些人卑躬屈膝,對另外一些人驕傲自大。正確地認識別人,誠實地面對自己,理性地相互尊重,我相信是本書作者希望傳達的信念,也是我對自己和台灣社會的期許。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