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申請加入DEPA 迎接數位經濟新機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民主峰會,唐鳳「國家聲明」沒說的事實
◆  聯合報黑白集/離奇的實驗室感染
◆  經濟日報社論/申請加入DEPA 迎接數位經濟新機會







經濟日報社論/申請加入DEPA 迎接數位經濟新機會


2021-12-13 02:56  經濟日報 /   社論
中國大陸商務部致函紐西蘭,表示要加入新加坡發起、由紐西蘭做為保存方的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路透社資料照片)



最近中國大陸商務部致函紐西蘭,表示要加入新加坡發起、由紐西蘭做為保存方的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無獨有偶,今年初美國智庫也建議拜登政府要研擬推動印太地區的數位貿易協定,做為思考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前的過渡措施。美中兩大強權在亞太地區爭鋒,隱然已將貿易戰火從關稅壁壘延伸數位經濟領域

數位經濟是指在日益重要的互聯網環境裡,各種資訊快速累積與運用已成為國際社會最重要無形資產;微不足道的個別資料或許僅涉及隱私問題,但當資料匯聚成洪流時,任何組織若能妥善使用,便可以發掘潛在的商業價值。如今透過不同管道蒐集的資料不易被國界框限,網路通訊即能輕易整合於雲端,於是遠在美國的 Google 或臉書能輕易掌握他國使用者的訊息,特斯拉更整合了全球車主駕駛資訊,精進完備其車輛自動駕駛的能力。

新冠疫情肆虐,證明遠距工作網路娛樂與購物已成為常態。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數位經濟報告》,去年網路活動流量劇增,導致全球互聯網的頻寬大幅提高35%,創民國 102 年(2013年)以來最大增幅。UNCTAD 更預估,民國 115 年(2026年)全球每月資料流量將高達780艾位元組(10的18次方 bytes),是去年的3.4倍。面對如此快速成長的資訊流,政府若仍依循傳統物流貿易觀念來管理,必然捉襟見肘,甚至是完全失靈。

數位資料」成為極具經濟潛力的資產,卻不受國家疆域的限制。政府想管制資料出境不僅徒勞無功,更破壞資料所具備經濟規模效益的珍貴價值。因此,如何透過國際協定,建立數位經濟下共同的遊戲規則就變得十分迫切。

新加坡為自由開放經濟體,顯然體認到未來新經濟的發展趨勢,去年與紐西蘭、智利簽署世界第一個數位經濟合作協定 DEPA,隨後又與澳洲簽訂數位經濟協定,目前正與英國磋商。新加坡倡議的 DEPA 特別引發國際回響,加拿大表達了意願,南韓去年也提出申請,最近大陸表態申請加入 DEPA 更讓人驚奇。

過去絕大多數人認定中國大陸是對數位資訊流通嚴格管制國家,如今面對數位經濟崛起,竟改弦易轍願意參加 DEPA,其中固然有與美國在數位經濟一較長短的意味,但更可能是注意到跨境資訊管理、人工智慧規範、數位身分認證、電子商務交易及支付、消費者線上交易保護等與數位經濟相關議題,必須建構國際規範,透過參與 DEPA,未來可以擴大發言空間。

DEPA 是一種新型態開放且可以模組化特殊協定,各個國家可以選擇全面參與,或依特殊政經條件而選擇性地參加。DEPA可以正面促進數位產品公平對待、人工智慧與金融科技發展,以及協助中小企業善用數位資訊等推動數位貿易的重要工作。世界未來必然是數位經濟天下,台灣若能及時參與國際規則制定也將是經濟轉型的另一契機。

台灣對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最重要的兩個國家為紐西蘭與新加坡,剛好就是 DEPA 倡議國與協定保存方兩國與智利皆參加了 CPTPP。台灣基於未來經濟發展布局,以及與 DEPA 主要參與國已有良好的貿易互動關係,現階段及時申請加入仍有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優勢,也有助於申請加入 CPTPP 的布局。

美國正在進行印太經濟架構協定,但其數位經濟相關議題涵蓋內容勢必不如 DEPA 的深廣與完整,且對台灣而言,自由貿易協定多多益善,與其等待美國未來印太協定可能的加入邀請,還不如主動出擊爭取 DEPA 既有的加入機會。畢竟,台灣必須要靠貿易才能生存,充分掌握數位經濟新遊戲規則,未來才能繼續成長茁壯。











聯合報黑白集/離奇的實驗室感染


2021-12-13 04:52  聯合報 /   黑白集
陳時中說,該名中研院染疫前研究助理自述,在防護衣的穿脫過程未遵照SOP。本報資料照片



再爆發本土感染,高等級的 P3 實驗室竟成防疫破口,而且還是中研院所屬的基因體中心,前副總統陳建仁和前中研院長翁啟惠都在同棟大樓工作。連日來發生的事,不論老鼠咬傷或長官霸凌,都邋遢與荒唐到不可思議。

傳說中的 P3 實驗室,要有頂級的防護設備,嚴謹的操作 SOP,每個人一絲不苟地遵守。但這個實驗室,確診的女研究助理新進不久就被實驗鼠咬了兩次,投訴之後被打官腔,出現症狀也未篩檢,到處趴趴走,然後就莫名離職了。近日指揮中心一檢查,發現實驗室門把與桌面都有病毒。如此鬆散的管理,真的夠資格研究這麼危險的病毒嗎?

據稱,由於實驗室人力短缺,所以僱用了沒經驗的助理協助。沒想到,女助理五月到職,九月進實驗室工作就狀況百出,明顯水土不服。更離奇的是,助理三日離職,八日就確診,而實驗室負責人詹家琮更正巧在本月一日退休。這一連串巧合,正好驗證了「乳酪理論」:會出事,是因為所有空洞連成了一線。

外界對此事充滿疑點,但中研院完全沒有釋疑的能力。為什麼門把和桌面會有病毒?為什麼女助理感染的病毒與老鼠不同?誰不遵守 SOP?為什麼正常申訴演成霸凌院方支支吾吾完全無法回答冠蓋雲集生技大老,也都機靈噤聲了。











聯合報社論/民主峰會,唐鳳「國家聲明」沒說的事實


2021-12-13 04:52  聯合報 /   社論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代表我國,在美國民主峰會以預錄影片方式發表國家聲明(national statement),並在分組討論擔任與談人,是少數受邀擔任與談人的政府代表。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伯東/攝影



美國召開的全球線上民主峰會落幕,拜登總統發布民主衰退警訊,倡議民主復興。代表台灣出席的政務委員唐鳳也發表「國家聲明」,強調台灣扮演促進全球自由、民主和人權的領導角色。中國大陸與俄羅斯未獲邀請,兩國駐美大使聯名指責美國決定誰是民主國家,是典型冷戰思維,將在世界上煽動意識形態對立和矛盾;而中國大陸更以奪下我邦交國尼加拉瓜,作為對美台聯手回擊

這次獲邀的一一○個國家與地區,即使依美國「自由之家」的標準,僅七十七國有公平選舉制度,稱得上是民主政體。有些國家,如印度、波蘭和菲律賓,雖有選舉,但國內的自由與人權引人非議。另有些國家,雖不民主卻受邀參加,只因為他們對美國太重要。這正是拜登政府的本意,這次會議不僅是保護國內的民主,也關切開放社會如何保護自己免於外來威脅。換句話說,這是個籌組聯盟會議,如果說是美國以民主意識形態籌組抗中聯盟,也不為過。

新加坡就因此選擇不參加。儘管有人認為新加坡不是民主國家,但它是美國重要印太盟邦;新加坡之所以不在峰會名單內,真正原因是該國婉拒,不願被大陸認為它選邊加入美國的抗中聯盟。

中共強烈批評民主峰會,認為這是美國反中策略的一部分,尤其是把台灣也納入邀請對象。但台灣不是蔡總統出席,而是由唐鳳和駐美代表蕭美琴與會,仿照 APEC領袖代表的模式,應是美中妥協的結果。但民主峰會登場日,尼加拉瓜即宣布與北京建交、與台北斷交;這當然是大陸刻意給台灣難堪,也給美國一記耳光。

中共對民主峰會的反擊,還包括提出《中國的民主白皮書》,強調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別於西方民主。中共並發布「美國的民主情況」報告,痛批美式民主的亂象,指責它以輸出民主為藉口,卻引發地區動盪和人道主義災難。但無論是民主集中協商民主全過程民主一黨專政下的「中國特色的民主」,最多是古代民本和牧民思想體現,民眾的言論、集會與結社等自由和權利,甚至人身自由安全都缺乏保障更遑論對政府與權力的監督

從台灣的立場,我們希望看到中國大陸走向民主自由、尊重人權的社會。因為唯有如此,對岸的制度才能與台灣社會對接,從而心靈契合;更重要的是,大陸人民理當享有更多民主與自由。全世界民主當然有不同形式,但在自由、人權的保障與權力的監督上,所謂不同形式民主,不應該成為拒絕民主改革藉口

然而,美式民主也一再出現異化,美國今年一月暴民圍攻國會,就明白演示了民主的倒退。拜登承認,全球民主已連續十五年倒退,包括美國在內。唐鳳也提到,疫情期間,各地的威權政府公共衛生集體利益為名,合理化侵犯人權的行為。即使如此,拜登仍將民主「工具化」成為反中武器;而唐鳳的「國家聲明」則迴避了疫情期間蔡政府的侵權爭議,以及綠營網軍內戰暴露執政者濫權問題,更不願面對前總統馬英九所說台灣已經是「不自由的民主」的事實

西方對台灣民主的稱許,雖然是對台灣人民的肯定,但其主要語境是利用兩岸的對比:用台灣的民主,襯托大陸的獨裁與人權侵害。因此批評大陸民主時,不能忘記民主有多樣形式學步美國民主時,切忌民主工具化和武器化;自得於台灣民主時,更不能漠視在「不自由的民主」下的諸般濫權劣跡


【專家之眼】勞後破產:勞保問題豈是13萬人少領一年?

◆  【專家之眼】勞後破產:勞保問題豈是13萬人少領一年?
◆  【專家之眼】如民進黨民主倒退,下次民主峰會出局?








【專家之眼】勞後破產:勞保問題豈是13萬人少領一年?



2021-12-13 08:56  聯合報 /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法定年齡,從明年起,調高一年至63歲。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法定年齡,從明年起,調高一年至63歲,直接影響已達原本法定年齡、可請領勞保退休金的民眾,人數約有13萬人。以目前退休勞工平均月領1.7萬元計算,少領一整年,損失約為20.4萬元。

消息經由媒體批露,眾論齗齗然。正所謂:「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勞保「破產」(基金用罄、累積餘額出現負值)在即,討論13萬人少領一年年金,是畫錯重點、見樹不見林。

勞保老年給付國民年金開辦,制度有重大變革。過往舊制之老年給付為一次性,98年開始施行按月領取的勞保年金制度。由於給付按參數固定公式計算(「確定給付制」;defined-benefit system)、自退休後開始領至死亡為止,一旦法定費率小於財務平衡費率,即會出現「潛藏負債」的情形。

根據最近一次(107年)精算報告,勞保財務平衡費率為27.94%;然目前勞保法定費率卻僅有10.5%、不及財務平衡費率的一半。按已提出之下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所揭露數字,勞保潛藏負債已高達10.71兆元

採「隨收即付基礎」(pay-as-you-go basis)的勞保財務結構,保費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的情形早已不是新聞;新制上路第4、5兩年(101、102年),即曾出現保險給付大於保費收入的情形。過去四年(106至109年)合計,財務缺口(實際給付大於保費收入)高達1,243億元。

雖然新精算報告明年年初才會出爐,但在前次精算條件過於樂觀,再加上薪資成長停滯與少子化、人口結構老化的催化下,精算結果如能維持三年前預測,於115年如期破產」,就算是「好」消息。

在勞保現有架構下,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論如何巧思變化,不外乎「多繳」與「少領」兩大方向。有關多繳,在費率設計上,97年新制修法時,已有保險費率漸進調漲機制;預計至116年,還會再上升1.5%,達到上限之12%。有關少領、包括延後領;98年新制上路時,老年給付之請領法定年齡為60歲,於施行第10年提高1歲,其後每2年提高1歲,將於115年調高至65歲。

因此,不論是費率的自動調漲,或請領法定年齡的後延,皆為制度原本內建,三年前精算時都已納入考慮,並非解決勞保財務危機方案。

勞保的財務問題,迫在眉睫,一旦破產,殃及1,055萬被保險人老年生活保障與權益,危及國家整體社會安全結構。面對如此「核彈級」危機,政府一邊表示:「一定會擔負起最終給付責任,請勞工可以放心」、一邊開始撥補勞保基金問題是,擔負最終給付責任,必須提存足額的準備,目前連一塊錢也沒有看到。政客的空口白話,屆時不過下台了事;年金乃個人存亡攸關,叫勞工如何放心?

至於撥補勞保基金,行政院於109、110與111年(預計),分別撥補200、220與300億元。但此一撥補規模,面對勞保10.71兆潛藏負債,實為杯水車薪。以109年度來看,財務缺口為487億,所撥補金額,連彌平一半的缺口,尚猶不足。

截至今年10月底,勞工保險基金仍有8,169億元,看似很大的數字。根據最新統計年報,109年度,不斷上升的勞保五大類給付(生育、傷病、失能、老年與死亡),已達4,489億元。勞保基金一旦用罄破產,政府也確實擔負起最終給付責任、改以編列公務預算支應,即便按109年度給付規模不再增加,每年須編列4,489億元。此一金額,超越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之國防預算規模,達千餘億元,約略相當於所有教育科學文化預算金額

試想,上從碩博士班、下至對於地方政府幼兒園補助之所有教育預算,加上中央研究院、科技部與其他各部會主管之每一塊錢研究支出,再加上所有與文化活動相關預算,都必須全數歸零,方纔能填補勞保給付所需,勞保眼前的問題豈是13萬人少領一年年金?













【專家之眼】如民進黨民主倒退,下次民主峰會出局?


2021-12-13 08:50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9日起一連兩天套過視訊召開民主峰會,我國獲邀與會。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9日美東時間)在國務卿布林肯陪同下,於白宮為一連兩天視訊民主峰會開幕式致歡迎辭。他倡議「民主復興」,以一年時間撥款4.244億美元,在與會國家強化執政透明度,與問責制等民主機制,以對抗日益橫行的威權專制體制,並於明年下半年舉行實體民主峰會時驗收成果。

蔡英文總統領導的民進黨政府,當然也在觀察名單之中。拜登使用「民主峰會」(Summit of Democracy),而非「民主國家峰會」(Summit of Democracies),就可看出他的用意,在於能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雖説拜登這次召開民主峰會有強烈的戰略競爭、地緣政治佈局,以及政治是否正確等考量,但基本上還是有規則可循。與美國激烈競爭的中國大陸、俄羅斯固然不在邀請之列,而中、俄兩國的盟國,如伊朗、白俄羅斯、北韓、敘利亞等自然也被排除在外。

莫斯科與北京這次對民主峰會的反應,可說大異其趣。俄羅斯抨擊民主峰會分化像聯合國這樣的多邊體系,但普丁總統卻選擇在民主峰會前兩天,與拜登舉行視訊峰會處理烏克蘭危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則痛批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是「西方式傲慢」,北京並自詡「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北京也夠狠的,特別選擇在民主峰會召開當天,與中美洲尼加拉瓜建交,同時打臉台灣與支持我國鞏固邦交不遺餘力的美國。

一向與北京走得很近的巴基斯坦,半年前就洽詢美方有無機會受邀,美國終因戰略與地緣政治因素,而邀請巴國參加。很多人想不透何以談不上民主成就的剛果,能成為民主峰會的座上賓,原來剛果的稀有金屬鈷產量世界第一,北京已取得先機,華府必須急起直追。

過去曾與美國關係良好的新加坡,這次竟然出局也出人意表。這應和李顯龍總理近年言論日益親中有關。至餘印度、巴西、台灣等國雖然民主明顯倒退,但因在「反中」政策上追隨美國,以「政治正確」而受邀。

在拜登「民主復興」大計畫之下,受邀的國家領袖或領袖代表必須承諾,未來一年在以下五大領域有所進展。

首先,在支持自由獨立媒體方面,蔡英文執政五年多來最大的敗筆,就是關閉中天52台。美國總統川普經常遭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有線電視網(CNN)的批評,但他也沒關掉任何一家媒體。

其次,在肅貪上,根據美國反賄賂標準制定組織TRACE)發布,2021年「全球賄賂風險指數報告」,丹麥為全球賄賂風險最低國家;台灣則排名第15,但和北歐國家相比,仍有很大進步空間。該組織報告令人起疑的一點,是台灣竟然超越素以廉政聞名的新加坡(排名19),大概調查報告撰寫時,台灣林秉樞事件與「網軍之亂」揭露的民進黨貪腐亂政的黒暗面尚未曝光。

第三,在強化民主的改革者方面,蔡英文透過「網軍治國」,不僅打壓反對黨不遺餘力,對黨內競爭者也照樣敢盡殺絕。

第四,在促進民主的科技方面,蔡政府似乎沒做多少努力,倒是在發展控制人民數位化辨識系統下了不少功夫,數位身份證法案至今還躺在立法院就是明證。

第五,在選舉與政治過程上,只要蔡政府任用自己人把持中選會與選務過程,就算選舉不失公正、公平,也難杜天下悠悠之口!

我國今年因「政治正確」獲邀參加民主峰會,但若遭主辦單位發現蔡英文,與她領導的民進黨政府有嚴重的「網軍之亂」、迫害媒體選舉不公等問題,明年我國是否還會受邀,則可能不無疑問。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洗上癮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1261/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洗上癮
◆  無症狀群體免疫 史瓦帝尼脫離新冠威脅?
◆  「宅」得有智慧 學習轉念再出發
◆  雙素養閱讀腦 看報也能增功力
◆  補足學校圖書 招募閱讀引導人
◆  變電所一把火 嚇不醒裝睡的人
◆  要讓人相信 打炒房玩真的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洗上癮


2021-12-13 04:58  聯合報 /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實驗室內的一個洗手槽的使用態度和方式,可反映整個實驗室管理之良窳。 圖/張俊哲



上周四教完書、改完稿,由實驗室開車返家。途中欣見一整排路樹甫披上耶誕燈,為都市的深夜平添耶誕氣息。本應高興,但卻高興不太起來,只因傍晚剛從中研院友人得知:新冠肺炎已由他服務的單位冒出,不但是本土病例,也很可能是實驗室病例,意謂在實驗過程中被感染。我無意對病毒之傳播途徑行任何臆測,卻很願意和大家談談實驗室之管理。而且,就從洗手槽談起

在一個生醫研究單位,空間通常被劃分為「實驗區」與「非實驗區」,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在「實驗區」內,其實又有「實驗檯」與「書桌椅」的分置。前者當然是執行實驗之所在,後者通常被用來分析數據,兼充臨時休息區。嚴格來說,整個實驗區內禁止飲食。然而在空間狹小的系所,實驗室內放置的書桌椅的小區,不得不讓同學喝口水,吃點東西。但令人憂心的是,不論實驗室大小,不少同學由實驗檯返回座椅時,要嘛忘記洗手,要嘛就得在清洗實驗容器的水槽洗手,不免遭到汙染。

其實多年前我也是個這樣無關緊要的研究生,覺得所屬之英國研究室幹嘛在實驗檯與書桌椅間,設了一個專用的洗手槽,而且同仁們在脫下實驗手套,離開實驗檯時,必在此一水槽用肥皂洗好手、擦乾後,才肯回座休息。由於不想被視為不文明,加上覺得「洗手有理」,可去掉不少生化毒物,也就入境隨俗,一天洗上十餘次,甚至連返回實驗檯途中也必定再洗一次,只因不想讓手上的灰塵油漬影響實驗。由於養成自發的「中途洗手」習慣,多次送別友人至門口後,雖沒有要立刻做實驗,竟不自主地再一次洗手,只因洗手槽位在門口旁。由此可見,習慣絕對可以養成,甚至上癮。這個「」我也原版帶回台北,迄今將近二十年,也傳給不少研究生。

近年來欣見實驗場域環安衛規定日趨完善,環安衛中心也勤於提醒,這是不容忽視的進步。不過,在穿梭各校系所口試時,仍不難發現:認真做實驗的同學好不容易卸下實驗衣和手套,準備鬆一口氣,順帶補充能量之際,不僅沒有專用洗手槽可用,也自主洗手習慣,就逕在實驗檯中間擺起一張小桌,啃起排骨便當與喝起珍珠奶茶。飯後,同學還很熱心地帶我參觀養在走廊轉角實驗動物,苦笑地說這樣比較省錢,似乎輕忽人畜互傳風險。我看了以後只覺得情何以堪,僅希望同學們都能倖免毒害與感染

總結問題之關鍵並非規範未設,而在於規範未遵。沒有人不願愛惜自己的生命,只是心存僥倖,且未以專業之心態恪遵。我不相信若在普通安全等級實驗室,常以輕率潦草態度操作實驗,一旦置身於高風險等級場域,即可搖身一變,立刻具備扎實嚴謹態度與基本動作。不過,樂觀的是,好習慣不僅訓練得來,更可上癮實驗室中的勤洗手習慣,即是其中一例。當然,若能設一個洗手專用水槽,更是一大福利!














無症狀群體免疫 史瓦帝尼脫離新冠威脅?


2021-12-13 04:51  聯合報 /   黃林煌/駐史瓦帝尼大使館參事(史瓦帝尼)



截至昨日全世界已經有二點七億人感染新冠肺炎,五百三十萬人死亡。當我們都在焦頭爛額之際,十一日史瓦帝尼傳出另外一個消息,對我而言這簡直驚天動地的大好消息,這意味在史國新冠肺炎疫情即將結束,因為它已經無症狀群體免疫了。

史國於十一月十九日新冠肺炎 PCR 檢驗人數六一七人,零確診,零死亡。到了十二月十一日 PCR 檢驗人數一,○三○人,一,○○二人確診,零死亡。這九十七%的檢驗確診率,告訴我們一個訊息就是史國大部分的人口已經無症狀的感染到新冠肺炎。

流行病學上常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某日到婦產科驗孕的結果是六十五%的人懷孕,因此推估當日全國有六十五%的女性懷孕,就是選擇性偏差。

我們是否可以用十一日在史國檢驗的九十七%確診率,來推估史國感染新冠肺炎的比率,答案反而是可行的。

在史國做一次 PCR 的檢測費用大約是半個月的工資。史國並沒有新冠肺炎患者的追蹤管理系統,強迫要求與確診者接觸過的必須前往做檢驗。史國於十一日開始解除宵禁,餐廳及公司行號可以正常營業,同時史國的疫苗接種率只有廿四%。因此這一千多個病例多是健康無症狀,已經打過疫苗,平時戴口罩、收入高,準備利用耶誕假期出國者。如果這群人都達到九十七%,那鄉下可能更高了。

不過反向思考,如果一百廿萬的人口中,已經有接近百萬人口感染,而且都沒有症狀,沒有死亡病例。那表示新冠肺炎的 Omicron 變異種傳播能力超強,症狀超輕,已經取代了 Delta 變異種,那史國應該會是世界第一個脫離新冠肺炎威脅國家











「宅」得有智慧 學習轉念再出發


2021-12-13 04:51  聯合報 /   張有恒/成功大學名譽教授(台南市)


「宅」做為今年的代表字,已有讀者投書民意論壇,指出因全球疫情肆虐,各公私部門均被要求盡量「宅」在家工作、上班、上課、用餐、線上開會、購物等,避免外出,大大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經濟與生活型態,看似退後卻是向前,不但可藉此韜光養晦,沉潛後再出發,同時也不失為正向的轉機。

「宅」字依《說文解字注》曰:「宅,擇也,擇揀吉處而營之」,也就是選擇安穩之吉處而居也。說明在疫情擴散期間,吾人「宅」在家不出門,是趨吉避凶最好的選擇。

此一現象,正符合《易經》「節卦」初九爻所說:「不出戶庭,无咎。〈小象〉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通塞」是兩種情境的判斷,「塞」是形勢不可以有所作為(如疫情爆發),必須「宅」在戶庭內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形勢轉變為「通」(即疫情好轉),才可暢通無阻,到外面去活動。孔子在〈繫辭〉對節卦初爻的解釋也說:「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就是君子在「不出戶庭」之時,要審慎節制自己「宅在家」,而足不出戶,如此才能无咎。

老子《道德經》亦云:「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這就是說聖人雖「」在家不出户,但是聖人有智慧,能知道天下之事;因為萬事有則,聖人知其則,識其理,則萬事萬物,無不了然;同時聖人能內觀反照去除私欲,不看窗外,就能認識自然界法則。所以聖人領悟了道,不出門遠行,就能知道其實情;不必眼見,就能説出其真相,不必造作施為,就能成就其事功。

目前台灣由於防疫的需要,許多從國外入境的旅客,依規定須單獨「宅」在防疫旅館或檢疫所十四天,這時心中難免會有孤獨或寂寞感,甚至會覺得自己與他人分離的苦覺;這時需要學習「轉念」的智慧,了解「」在旅館的獨處,可以增長我們靜觀的能力,懷著感恩與開放的心,去看待「」的體驗,了解獨處是增加我們定力的「增上緣」。

因此,我們在家若能「宅」得有智慧,積極努力乘機息諸緣務,充實自己的德行學問,雖在家,不出門庭,也可知天下事,進而光「宅」天下啊!

現代人因拜科技發達所賜,藉由網路「宅」在家即可了解國家大事,或所想知道的知識,然由於沒有智慧與定力,反而很容易被外在花花世界所汙染或被假消息迷惑,這更印證老子所説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的道理。

總之,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是全球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大災難的一年,人與人之間雖有些「」閡,我們正好可以乘此時機「」在家,針對自己欠「」的學問,「」入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學習「」煩惱成菩提的智慧,增長定力,去除心理的「」亂,種下智慧的「」種,就可「」「」恢復未來安「」的生活!











雙素養閱讀腦 看報也能增功力


2021-12-13 04:51  聯合報 /   林彥佑/閱讀推動教師(高雄市)


昨天攤開聯合報,筆者欣見有報刊媒體關注到閱讀教育的問題,這是每一位師生的責任,也是在一個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中,需被人人關注焦點

如果沒有特別提起,大概少有人知道十二月十二日是「明日閱讀日」,其所包括的意涵之一,便是讓閱讀成為明日的希望、日後生命的滋養與奠基。這十年來,我們發現在閱讀方面的師資、設備、經費、資源等已陸續到位,然而,閱讀教育問題依舊存在著,筆者亦想就長期推動閱讀經驗提出自我觀察

首先,閱讀課是否如主學科一般,確實有效落實、不被借課,且授課者具備閱讀教學專長?除了教學層面的探討之外,我們對於閱讀理解閱讀素養又或更早之前單純的「閱讀」一詞,是否能有效區辨其內涵,並透過新課綱的力量傳遞給親師生?學生或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考試、成績、升學,倘使學生沒有閱讀習慣,是否會影響到升學?倘若不影響,在學校推動閱讀上,是否會產生困境,且師長是否具備了親子共讀素養

十二月底即將登場的教育界盛事—全國語文競賽,何不將閱讀做為競賽項目,以利縣市、學校推動閱讀教育?又或年年舉辦的閱讀推手閱讀磐石獎,其究竟是表面效度為重,又或實質內涵取勝?筆者這幾年來有幸擔任閱讀教育的相關委員,耕耘於閱讀的領域,而所提之觀察未必有答案,但卻值得有心致力於閱讀教育者思考。

深知閱讀行為學的人都知道,十歲是「學習閱讀」與「閱讀學習」的轉捩點。前者係指學習閱讀的各種策略,後者指的是透過閱讀行為學習到更多知識,乃至延伸自主學習層次。筆者也在走訪許多學校時,發現這樣的學習機會並沒有普遍落實在校園中;特別是隨著線上學習的興起,我們嘗試推動「雙素養閱讀腦」—這是由兒童發展及閱讀教養學者瑪莉安沃夫所提倡的;而這樣的觀念,是否可以讓更多閱讀教育的引領者熟知,亦是閱讀推動成敗關鍵

日前筆者發現,許多學校都有「社區圖書館」,但不知是否因為疫情,又或資源尚未到位,所以社區人士尚無法到館借閱,甚為可惜。而目前無論是學校、社區、縣市圖書館,採購書目的速度,仍欠缺時效性;亦即,所謂的「新書」,往往經過一、二年的行政程序後才會亮相,俟上架時,往往已變「舊書」了。

筆者也發現,閱讀不該只是閱讀「書本」,而是可推展到閱讀「報紙」,因為時代變遷過快,報紙不但具備時代性多元性文字閱讀性,其功能與效益並不亞於書本。

閱讀教育可以關注的面向很廣,筆者僅就長期的觀察、發現提出拙見,期待閱讀教育能在貴報的揭露中,重新得到重視與啟發。












補足學校圖書 招募閱讀引導人


2021-12-13 04:51  聯合報 /   簡麗賢/高中教師(台北市)
示意圖/ingimage授權



聯合報願景工程報導翻轉閱讀不平等」,提及都會區孩子閱讀書籍的機會比偏鄉多,高社經家庭學童持有書籍量、父母陪讀時間,約是中低社經家庭的一點七倍。讀後心有戚戚,也不勝唏噓。

閱讀教育的綠洲與沙漠,呈現兩樣情。綠洲的孩子想閱讀,書籍不虞匱乏;偏鄉低社經家庭的孩子,即使擁有書籍,也缺乏長期永續閱讀引導者。誰來幫閱讀沙漠中的下一代注入源頭活水翻轉閱讀不平等?刻不容緩。

筆者生於偏鄉農村,務農與勞工的家庭,經濟一般困窘,想擁有閒錢購買書籍,恐難如願,也難以向左支右絀的父母啟口。因此想多讀些書的孩子,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學校圖書館是最好的寶庫。因此筆者認為,翻轉閱讀不平等,先擴充偏鄉學校的圖書館硬體設備,充實學校多元圖書,應是基本做法有了數量充足的好書,想要扶弱,勢必要有願意帶動閱讀教育的引導者,這應是目前最需要克服的困境

以筆者而言,雖在都會任教,但仍懷抱熱情,樂意運用假日期間到偏鄉引導孩子閱讀科普和文學書籍,透過科學演示和朗讀,帶領偏鄉孩子認識科學和人文。退休之後,也規畫能到偏鄉推廣科普知識閱讀教育

一般而言,絕大部分都會的孩子相當幸福,圖書館館藏豐富,常常有新書入館,家庭和學校的閱讀教育課程多,親子共讀的時間也相對比偏鄉多,拔尖的成效相對高。蘇軾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杜甫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能積學儲寶,都會區孩子的寫作表達能力一般較偏鄉孩子佳,其來有自,這也驗證閱讀能活化大腦和神經網絡,語言區活化後,也裨益大腦處理記憶、情緒、語言和語意整合等執行功能

如果要翻轉弱勢孩子的閱讀不平等,除了多充實學校圖書館藏書量營造好的閱讀環境友善的借書程序外,也應招募更多熱情閱讀教育引導人












變電所一把火 嚇不醒裝睡的人


2021-12-13 04:51  聯合報 /   朱言貴/退休人士(台北市)
台電位於景隆街的萬隆變電所今天上午發出爆炸聲,現場變電箱起火,消防局出動消防車輛20輛、救護車輛2輛、人員57名趕往現場搶救。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電萬隆變電所爆炸起火,導致北市文山和新北新店、中和、永和地區逾卅萬戶停電,除了路上交通號誌沒反應造成大塞車,店家摸黑營業,部分地區也因為停電影響供水。

雖然多年來蔡英文總統面對工商團體有關缺電之疑慮,總是表示「我們不會缺電」,但單憑蔡總統的發言,工商界的焦慮還是存在,癥結即在於政府始終停留在畫大餅的階段。

究竟會不會缺電,這是科學上的問題,不能用精神喊話來解決。工商界類似的建言已經反映過多次,雖然政府一再保證不會缺電,然而至今看不出政府確有牢靠可行能源政策,縱使政府說破了嘴,大家都不相信不會缺電。

蔡總統既然要廢核,就算核四啟封公投通過了,對於蔡政府來說,公投結果僅供參考而已,執政黨仍然我行我素。在國內核能發電已經逐步走入歷史,然而燃煤發電淪為眾矢之的;至於綠能發電非常不穩定,又不能作為備載電源。而天然氣發電加劇甲烷逸散惡化全球暖化,又因天然氣儲槽貯存量有限,萬一爆發兩岸紛爭,徒增國安危機。

如果不能保持彈性,讓核能發電成為台灣能源政策的選項之一,多數人對於缺電的焦慮將不會消失。何況天然氣與綠能發電成本高徒然大量增加社會各界生產成本,從而使得台灣產業喪失競爭力。

儘管蔡總統不把缺電嚴肅當成一回事,然而各行各業則不然,萬一台灣三不五時發生缺電,對社會大眾必然構成沉重的打擊。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若是稍有閃失,所衍生的代價極為慘重,萬一缺電,又有誰承擔得起呢?

萬隆變電所的一把火,再度提醒國人,台灣當下乃是缺電的地方。令人遺憾的是,裝睡的人叫不醒,大家只能用手中的選票與公投票,讓政客們知道人民業已忍無可忍,莫不希望藉由選票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實價登錄浮報輕罰了事 張金鶚:政府要讓人相信打炒房玩真的


2021-12-13 04:51  聯合報 /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台北市)
台南市仁德區有新建案在8日上午10點銷售,東區接待中心出現排隊搶房景象。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台南仁德某新建案,近三十位民眾夜宿排隊搶房,業者上午開放銷售,湧入近二百人購屋,且多為年輕人,但市府聯合稽查並未發現紅單轉讓違規情況。這並非特例,去年新竹某重劃區新建案,開賣前二天即出現排隊人潮,誇張的是排隊占位的椅子都號稱要價二十萬;今年三月某大建商在台南歸仁推案亦營造千人搶房盛況。

建築業者與投資客近年來不斷透過網路群組房地產投資講授課程揪團排隊搶房,製造房市熱銷風潮。但政府聞風稽查,不是查無實據,或僅是開罰幾十萬到百萬元結案了事,完全沒有遏止房市炒作風潮

近來就連政府的實價登錄網站也成為房價炒作的幫凶。不肖業者或投資客將房價以低報高,或透過預售屋假買賣先登錄高價個案形成房價定錨效果,藉此炒高房價。最近某實價登錄個案,交易價格三,四四○萬元卻登錄七千萬元,被檢舉查獲後,法院判刑拘役五十五天,但卻易科罰金五點五萬元了事。政府實價登錄缺乏有效查核機制加上輕微罰則實價登錄資訊真實性令人擔心。

台灣房價昂貴且不斷上漲,不但影響個人及家庭購屋負擔能力,年輕人與無殼蝸牛無力購屋,對未來焦慮不安。即便已購屋的大多數一殻蝸牛族必須長期背負沉重貸款,排擠其他生活支出,生活與居住品質下降,甚至影響結婚生子意願。高房價影響國家總體產業經濟社會發展資金多流入房地產業排擠其他產業正常發展增加金融機構放貸風險,同時造成嚴重的貧富差距,人民無法安居樂業,民怨四起,對政府失去信心!

如今房價相對大多數人民的所得,明顯不合理,不但大多數人買不起也換不起房子,而且空閒住宅又有一百六十多萬戶,加上未來少子化問題,按照正常市場供需原理,如此不合理高房價為何會持續上漲?雖有業者宣稱因為人力、建材與土地等成本上漲所致,但若大多居住需求者無力負擔,又如何能支撐房價上漲呢?

顯然房價上漲,是由少數有錢人及投資客不斷哄抬炒作所支撐。當然,也有一些自住客擔心未來房價還會上漲,只好拚命借貸當屋奴。若大多數人都預期未來房價還會上漲,這就如同股市投資的「預期心理」,形成泡沫價格,不合理再不合理的不斷攀升,直到房價像過去日本般泡沫破滅至今失落三十年

最近內政部祭出打炒房「五大措施」,亂世用重典,可達到打炒房的相當效果,也應沒有違憲問題,但我是一則以喜,二則以憂。喜的是政府體認到房價炒作嚴重,積極提出因應措施。憂心的是屆時立院修法七折八扣,相關措施不是罰則太輕,就是有許多後門條款,無法真正抑制房市炒作;另一憂心的是即便立法從嚴,未來執法從寬,完全沒有落實。

如何讓人民相信政府打炒房是玩真的而不只是選舉口號?惟有政府各部會都全面展現決心實際行動,同時嚴懲房市炒作投機行為案件,才能消弭房價上漲預期心理。如此投資客和自住客就不會瘋狂或焦慮購屋,房價自然會慢慢緩著陸,符合多數人民利益與期待!


葉金川/長照無底洞的解方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金川/長照無底洞的解方







葉金川/長照無底洞的解方


2021-12-13 04:58  聯合報 /   葉金川(作者為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天文數字的失能人口
台灣從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開始實施「長照2.0」,每年投入菸稅收入近四百億,但就像投石入水,漣漪過後水無痕,很多人對這項服務計畫很無感,當然也聽不到應有的掌聲與認同。計畫中雖然增加了服務對象,例如納入五十五歲以上失智者、任何年齡的失能身心障礙者、安寧照顧等,也擴大了服務項目,例如居家醫療、社區照護、關懷據點等,但是這些服務並不包括住在安養院、療養院的病人及家中聘有外籍看護照顧的病人

根據衛福部統計,到民國 120 年(二○三一年)將超過一二○萬人有長照需求,其中六十五歲以上者有八十多萬人。民國 115 年(二○二六年)時台灣每五人就有一人為六十五歲以上,總數共有四五○萬為老年人口,需要長照的老人大約七十五萬人;到民國 149 年(二○六○年)時每五個人兩個是六十五歲以上,有長照需求的失能長者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屆時每十人中,只有四至五個工作人口,要養五至六個依賴人口,且其中有一人失能者,更可怕的是,失能者之中有卅%臥床者

失能不能避免嗎?
造成失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一、中風。二、失智,其中八十%神經性失智,例如阿茲海默症,另外廿%血管性失智。三、關節問題,例如膝關節和髖關節受到損害造成下肢無法正常行動。四、骨質疏鬆、肌力減少造成跌倒骨折。五、老衰,主因是年紀增長,骨質疏鬆與肌力減少,又營養不良,進而沒有活力與元氣。

不論是中風或血管性失智,與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肥胖等都息息關連,而關節、骨折和老衰則與肌肉骨骼的退化有關。然而這五項造成失能的成因都是可以預防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吸菸、不酗酒、規律睡眠均衡飲食運動習慣,加上控制三高就可以大幅減少中風和失智機率。根據台大高明見教授的看法,如果再加上心律檢查,以及頸動脈狹窄兩項篩檢六成的中風是可以被預防的,而運動運腦互動則可以預防和減少神經性失智

至於關節問題,骨折和衰弱也能透過持續運動習慣改善及防範。有些八十幾歲的人可以跳廣場舞、爬山、跑馬拉松或是從事勞力工作,但有些六十幾歲的人卻已經失能臥床;如同車子,有人可以開廿至卅年,有的卻只能開個十年,差距在於有無保養,如果好好保養,人的活力、活動力可以相差達二、三十年。

每個人八十歲前沒有失能是目標
失能不是突發的狀況,我們可以預防或延後它的發生,縮短照顧年限。但是長照2.0計畫卻將經費全投入輕、中度失能者照顧,著重在避免已經失能者的惡化,這就是沒有預防概念長照2.0。如果能在身體功能減退之前就有預防依照上述有六成失能可避免數字推廣可減少一百萬失能人口,同時也可減少失能臥床照顧年限

長照計畫應該從健康的人照顧著手,投資中壯人口預防保健,目標是讓每個人在八十歲以前沒有失能問題,至少是只要提供少許居家和社區服務,就可以自理生活。每個人都能持續活動,甚至到九十歲還可以行動自如,不會變成依賴人口,造成社會的負擔,才是長照無底洞解套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