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產業不均衡發展的挑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如何豢養出無信念的網軍世代?
◆  聯合報黑白集/千面人的金流
◆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產業不均衡發展的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產業不均衡發展的挑戰


2021-12-06 00:5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半導體大廠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左二)等人,齊聚李國鼎紀念論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把脈。蔡英文總統(中)也出席。記者季相儒/攝影



在產業優勢及全球晶片需求孔急的情況下,台灣半導體產業這兩年的表現極為亮眼,無論產值或投資都助威了台灣的經濟成長。蔡總統日前也宣示要持續擴大台灣半導體的產業優勢,只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持續擴大領先優勢,也必須面對可能帶來的成本與衝擊。

由於台積電的表現優異,早前政府官員常提及希望有多幾家像台積電這樣的企業,此說法向來也沒有受到多少質疑。但隨著台積電的快速擴張,大量使用台灣稀有的土地、水電、勞工及人才,儘管有著「護國神山」的隆譽,其所帶來的資源排擠隱憂近來已開始引發各界的關切與討論。半導體產業壯盛引發的各種排擠效果中,人才排擠最受到關注─過去半導體產業已大量吸收台成清交等頂尖大學的人才,如今還要進一步與政府聯手在這些大學設立「半導體學院」,擴大將最優秀人才送往半導體產業,也無怪乎同樣需才殷切的其他產業吃味。

從整體產業來看,數位轉型是5G時代所有產業無可迴避的挑戰。根據調查,電子科技業及大規模的企業較能順利推動數位轉型,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仍有很大比例無意願或無能力進行數位轉型,這將是台灣產業發展的大隱憂,原因固然很多,但數位人才不足關鍵因素之一。

機械業為例,智慧機械是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中最早推動者,但稀缺又價高資訊人才常是業界裹足不前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資工人才很難抗拒半導體等電子科技業高薪誘因,在供需無法對接下,智慧機械的發展難免受到阻礙。目前智慧機械的發展是透過政府協助推動的智慧機械雲平台建立公版機械雲環境,讓業者可快速連結雲端服務系統與終端客戶。以廣大的服務業而言,所謂數位轉型,仍多是停留在應用諸如 ERP 等套裝軟體降低管理營運成本,與先進國家利用數位轉型來開啟新商業模式創造差異化仍有一段差距。

事實上,數位轉型若無法落實為企業的內建基因、無法透過持續創新來搭配普及性的數位工具,只能大家一同使用公版或既有套裝軟體,其實很難打造出差異化的利基。

更重要的是政府產業轉型藍圖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首要的5G時代結合AI與IoT智慧應用發展。這完全正確鎖定了全球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更是台灣由硬體轉軟體優化產業貿易結構的契機。既是最重要的產業發展目標,理應獲得最多資源的配置與挹注。要發展5G及AI智慧應用,水電、勞工、土地使用得少,因此順便可解決資源不足問題,正是最適合台灣永續發展的項目,只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數位人才才能成就規模。於是半導體的人才排擠問題就更為凸顯。

日前,鈺創科技盧超群董事長指出全球半導體未來進入「T-Era Starts 兆世代」,台灣還有一次智慧產業大革命,半導體未來將參與包括高速運算、元宇宙、AI、環境、健康、智慧城市社會、太空旅行與5G等八個領域,強調台灣未來要注重「智慧業大投資」。誠哉斯言。盧董事長強調的是半導體產業基礎對於智慧產業大革命重要性,但我們不禁也擔心當我們把所有最優秀人才投入打好半導體產業的地基時,卻沒有足夠的人才來打造、做大智慧產業大革命這幢美麗堅實的房子。

台灣產業不均衡發展已是不爭事實,而人才配置不均衡更助長了這種惡況的未來趨勢,值得我們嚴肅面對。短時間內要大量充裕人才供應有其困難,產業的取捨以及如何善用遍布全球的人才應該是必須思考的解決之道。











聯合報黑白集/千面人的金流


2021-12-06 00:5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高嘉瑜的恐怖情人林秉樞(中),堪稱台版「千面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嘉瑜的恐怖情人林秉樞,稱之台版「千面人」,應當之無愧。表面上,他是政大博士生,這等學歷一般人和國策顧問綽綽有餘。名片上,他印著「金融房地投資」的頭銜,秘書稱他「林董」。對高嘉瑜,他自稱在「國安部門」工作;對新系大老段宜康,他像小弟般直呼「老大」。他多度暴打女友,身旁仍新歡不輟,幫他付房費的護理師還讓姊弟去幫他收房間。

看過電影《神鬼交鋒》的人,都會驚嘆台灣也能產生這麼厲害的角色。林秉樞曾痛毆父母,卻還能把母親的告別式擺成政經龍門陣;他利用高嘉瑜替自己拉抬身分,也能把這靠山打得落花流水。最不可思議的是,六年前他因「啃老」而施暴父母,如今卻爆出他名下已有兩千多萬存款,且剛砸百萬元買古玩收藏。

總之,如此離奇的故事,一人分飾多角,有條不紊地周旋在各色人群間,這真是當今台灣畸型政治特殊產品。尤其,林秉樞能從「啃老變富豪」,須先解開他的金流奧秘。在台灣,當網軍真這麼好賺,短短兩三年就能空手變千萬?或者,他背後另有政經大老提供資金經援,要他做比家暴還有影響力的事?

平日禮貌溫文的林秉樞,變起臉來好恐怖,政經大老紛紛與他撇清。問題是,誰是他背後的靠勢和金主,這才是人們關心的。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如何豢養出無信念的網軍世代?


2021-12-06 00:5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施暴,加害人林秉樞(中)試圖透過PTT帶風向洗白,扯出綠營不同派系的網軍角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綠委高嘉瑜遭恐怖情人施暴事件越滾越大,除扯出錯綜複雜政商網絡,也暴露民進黨側翼囂張橫行。施暴的林秉樞遭警方羈押後,還有網軍為其帶風向抹黑高嘉瑜,並幫他清理旅館的施暴現場;戰火交織中,並引發民進黨派系惡鬥說。觀察事件的發展,顯示綠色執政下的醜陋網軍文化已經失控,甚至開始反噬民進黨。連前副總統呂秀蓮都表示,民進黨應對網軍部隊建立自律自清辦法,負責任地向社會交代。

種種跡象顯示,林秉樞本身就是綠營的網軍側翼。他對高施暴威嚇,還直言自己「有網軍」,「以後要毀你,就用臉書、PTT來發動」。事實證明,在林秉樞遭押後,網路還不斷流出爆料訊息聲稱握有不雅照,甚至有南部綠高層捲入之說。總之,這絕不只是林秉樞的個人行為,而有一群人集體配合運作;儘管相關人士紛紛撇清,但這些網軍劣行若不揪出,整起事件不會有完整真相。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為高嘉瑜叫屈,直說「PTT可以關了」。問題是,無孔不入綠營網軍,難道只寄生在 PTT?PTT 鄉民即說,先前抓到的三千個帳號都是綠網軍,全都是民進黨豢養的。鄉民並反譏:「綠蟑螂爬滿地,然後說要燒掉房子」,「當年靠 PTT 全面執政現在翻臉不認人」,豈不諷刺?民進黨養虎貽患,至今恐怕是騎虎難下

網軍亂台」已非一朝一夕,但蔡政府始終不願面對,卻將動員側翼當成拿手的執政手段。當年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不堪網軍攻擊而自殺,賴清德與蔡英文角逐總統初選飽受網軍砲火,因而喊話要求收手。去年政院被揪出小編透過「中央廚房」提供材料供立委和特定粉專攻擊帶風向,此外,還有綠網軍反串親中再批 PTT 被「染紅」的造假事件。這些偽劣行徑,政府不僅知情,甚至是由高層鼓動,並透過不同預算科目為他們提供「金援」。「一四五○」成為網軍代名詞,即是農委會領銜演出

民進黨近年嚐盡坐擁網軍甜頭間接鼓勵年輕人熱衷此道,不少人藉此攀附權貴享受不正常經濟利益。林秉樞長期住在旅館,請客送禮出手闊綽,遊走於政商高層生活圈,正是這種畸型生態所養成。一個博士班學生,竟有「三分之一綠立委」是他的朋友,母喪時冠蓋雲集,若說他全憑「高明騙術」生存,其誰能信?他與民進黨多名女民代交往,犯案後還能冷靜請出政商大老為他關說喬媒體,這是標準的政治網軍頭作為。若不是綠色人脈充沛,如何可能?如今,綠營政客想要撇清,又有誰會相信?

網軍的惡質不在使用網路工具,而在匿名及扭曲,用片面或虛偽訊息影響及誤導輿論風向,使正常的民主運作受到干擾。尤其,蔡政府近年已經控制了大多數媒體,持不同意見的媒體動輒遭到打壓、關台,甚至扣上「紅媒」的大帽。在這種情況下,綠網軍愈發有恃無恐地造假帶風向,將不同的意見壓得死死的,也讓監督政府變得愈發艱難。而今,網軍更從綠營的政治武器淪為不同派系、不同利益間的傾軋工具,更凸顯民進黨的墮落。

當政府以發送哏圖攻擊在野黨為樂,當閣揆以粗話羞辱女性立委而不以為杵,當總統為反公投而不惜扭曲價值逆襲民意,當然會製造出一批批好勇鬥狠網路怪獸。然而,這樣的政府還有什麼權威與說服力可言?民進黨的自甘墮落也就罷了,但把年輕人養成這樣一味追逐金錢權勢而沒有信念的世代,蔡政府真覺得心安嗎?


【專家之眼】蔡「博士」被自己的「論文門」綁架 ?

◆  【專家之眼】社群平台是違禁品樂園、漏稅者天堂?
◆  【專家之眼】蔡「博士」被自己的「論文門」綁架 ?








【專家之眼】蔡「博士」被自己的「論文門」綁架 ?


2021-12-06 08:39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蔡英文總統的倫敦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爭議在11月下旬再度引爆,引起全球關注。圖/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的倫敦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爭議在11月下旬再度引爆,引起全球關注。此顯示,蔡「博士」再怎麼利用權勢企圖隱瞞真相,仍然紙包不住火,讓她被自己一手打造的「論文門」綁架,而不克自拔。

旅美學者林環牆11月28日在臉書爆料,據英國獨立機構資訊特任官辦公室」(ICO判決文,LSE 的最高權力機構校務評議會否認持有蔡英文博士口試委員名單及口試報告,「等於是間接自承 LSE 內部有一撮人在裡應外合,提供造假文件,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以「侮辱元首罪」被蔡政府檢調部門通緝,而滯留美國的前台灣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文正11月26日也在視頻「政經關不了」節目中表示,根據 ICO 的判決,LSE 已否認持有蔡英文「博士」論文的口委名單,與口委簽名的口試報告。

問題是「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若是蔡「博士」不利用博士學位而求聞達於天下,又怎會自取其辱?蔡「博士」顯然仍有意做「困獸之鬥」,在11月30日透過双榜法律事務所發出四點聲明,略謂英國 ICO 早已裁定,倫敦大學持有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與口委簽署的口試報告。

其中,最大的破綻就是,蔡英文1983-84年從英國「學成」歸國之後,就打著倫敦政經學院(LSE)「博士」的旗號,而且在這次英國 IC0 判決以前,她與她的同路人都聲稱她是 LSE 的博士,並說她的論文由 LSE 圖書館館藏。

現在,蔡「博士」眼看 LSE 都否認持有她的博士論文口委名單與口試報告,才透過双榜律師事務所突然改口,説她的博士論文、口委名單與口試報告都放在倫敦大學。她的言行明顯前後矛盾,過去讓倫敦政經學院蒙羞,現在又要嫁禍倫敦大學,究竟她要禍害英國幾個大學才夠?

近年來,替蔡「博士」護航的國內外「共犯」不知道有多少,現在卻銷聲匿跡,沒有人敢再作聲,可見他們都知道「東窗事發」,自然做鳥獸散,否則可能會吃上官司。

美國總統林肯說:「ㄧ個人可以欺騙所有人於一時,也可以欺騙一部分人於永遠,但不可能欺騙所有人於永遠。」蔡英文「博士」是沒讀過這句話,還是她根本不知道「誠實是最好政策」,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難道蔡「博士」非要等到倫敦大學否認持有她的博士論文、口委名單與口試報告,才俯首認錯















【專家之眼】社群平台是違禁品樂園、漏稅者天堂?


2021-12-06 08:49  聯合報 /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財政部預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與《稅籍登記規則》修正草案,專家認為無助於杜絕網路違禁品交易、防堵租稅逃漏。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對於外界莫讓網路社群平台成為「違禁品流竄樂園、漏稅者天堂」的呼籲,財政部日前(23日)同時預告《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與《稅籍登記規則》,兩項行政規章之修正草案。遺憾的是,根據目前預告內容,兩修正草案並無助於杜絕網路違禁品交易、防堵租稅逃漏,結果恐怕是「樂園不失」、「天堂依舊」。

帳簿憑證辦法》主要修正內容在於,增訂營利事業以網路平台、行動裝置應用程式(APPs)或其他電子方式供他人銷售貨物或勞務時,原始交易憑證應記載事項及保管與提示等規定。試問,既然是買賣違禁品或是存心逃漏租稅,豈有以平台提供之商店街或以其所建立之交易模式進行、以供平台業者保留電子軌跡之理?

稅籍登記規則》之主要修正內容在於,要求進行電子交易之營業人:一、必須提供網域名稱、網路位址或會員帳號;二、要求營業人於網路銷售頁面與相關交易應用軟體或程式,揭露營利事業統一編號及營業人名稱,即提供所謂的網路版「市招」。再問,既然是買賣違禁品或是存心逃漏租稅,又怎會循規蹈矩辦理稅籍登記,並明目張膽、高懸市招為之?

而今財政部卻以網路違禁品交易與租稅逃漏為名,預告修正兩行政規章,真正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已在規範內的網路交易,與已按規定辦理登記之營業人,擴大銷售資料的蒐集,受影響的其實是一般正常交易與合法業者。

稍有使用網路社群平台經驗的民眾,對於乍然彈跳出來的兜售連結、超低價格的商品優惠、隱晦曖昧的試探性聊天、一頁式的商業詐騙等手法,絕對不會陌生;而這也正是違禁品流竄與逃漏稅的主要手段。真正應該認真思索的是,如何杜絕不法業者,以購買網路社群平台廣告的方式,設置釣魚頁面、夾帶超連結,待好奇或不知情民眾點擊後,連接境外平台或主機進行交易的操作。

我國對於民眾一般消費所課徵之「營業稅」,課稅範圍甚廣,按稅法規定,舉凡在境內銷售貨物或勞務,均屬課稅範圍;而營業所產生之所得,則屬「所得稅」之課徵標的。因此,營業人之稅籍登記與營業資料的掌握,同時涉及營業稅與所得稅之稽徵,兩行政規章目前規定如有不足,大可名正言順提出修正,何須假其他理由?

「Tax」作為動詞,除一般孰悉的「課稅」外,還有「苛求」的涵意。納稅義務人根據法律規定掏錢納稅,但租稅相關法令,如對納稅義務人課以應納稅負以外的責任與要求,稍有拿捏不慎,則淪為「雙重課稅」;既「苛求」、又「課稅」。財稅資料的過度索求,會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根據統計資料,民國 109 年(2020年)全國各縣市有稅籍登記營業人,家數共有162萬;以目前交易型態的多元化,多數營業人,利用各種交易平台進行電子交易,已為常態。一旦預告之新登記規則上路,將全面影響所有162萬已辦理稅籍登記之營業人,全部必須於明年3月15日前,辦理稅籍變更登記,否則即使不涉及逃漏稅,也會面臨違章的租稅行為罰處分。

民主法治國家運作,重視政府行政對於人民權利所造成的侵害,因此憲法之「比例原則」,在行政法之實踐,要求「侵害最小」:在所有能達成同一目標的手段中,行政行為應對人民權利影響最小。換言之,行政行為不能帶給人民不必要之權利侵害,且須作到所造成之侵害無法減輕。兩行政規章修正,應再斟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核四如那麼危險,總統府須遷離台北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1043/web/ 

◆  淨零十萬火急 蔡主席別誤了蔡總統!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核四如那麼危險,總統府須遷離台北
◆  網軍治國 率獸食人終被食
◆  品格出問題 網軍之亂 大學有責
◆  英特爾損台積 凸顯美台不平等競爭
◆  德國聯合執政 對台的危機與轉機
◆  看看南韓 學習歷程檔案 塑造階級不公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核四如那麼危險,總統府須遷離台北


2021-12-06 00:42  聯合報 /   魏國彥(作者為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退休教授)
台大地震科學系教授陳文山(中)、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右)與台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李昭興(左),在立法院出席記者會。陳文山表示,核電廠選址時必先進行斷層調查,以避開震災高潛勢區。記者黃義書/攝影



李昭興、李錫堤、陳文山按年齡排序三位教授日前聯袂召開記者會,警告核四電廠就建在S斷層上,他們把核電廠北方的海域有多條線型構造/活斷層連成條,最長的一條九十三點九公里。根據這樣的「新」證據,核四廠外海斷層造成的最大地動加速度值(PGA)是 0.56G,或 0.68G。這些數值接近或甚而超過核四的耐震係數 0.66G,故而核四絕對不能啟封營運,因為「核四不會因公投就變安全,遠離斷層帶才是唯一正途。」

看了相關報導,我不擔心核四,因為民進黨政府已決定廢核到底。我擔心的是大台北區乃至基隆、宜蘭共七百五十萬人居住安全;我擔心台北市作為首都是否太危險,要不要遷都?我也擔心北台灣的房價會不會猛跌,我及家人一輩子的積蓄都在台北的房子上啊!

讓我來翻譯一下「最大地動加速度值 0.56G-0.68G」的意思。

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二月六日晚上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二地震,震源深度六點三公里,花蓮米崙斷層沿線受到嚴重衝擊,震級為七級,四棟建物倒塌傾斜,兩座橋梁嚴重受損,十七人罹難。受災最嚴重的米崙斷層附近的 PGA值介於 0.25到0.4,都比核四數值的低。

過去百年間台灣最嚴重的地震當屬民國 88 年(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集集烈震,震級也是七級,車龍埔活斷層沿線最大地動加速度0.23G至0.64G,南投、台中的傷亡也最慘重,全島二,四一五人死亡(含失蹤),房屋全倒者四四,三三八戶,半倒四一,六三三戶,財物損失約新台幣三千億元。(和核四建造經費相近)。台北雖離南投有一段距離,但因盆地效應影響震級為五導致東星大樓倒塌

兩個七級烈震當地測得的尖峰地動加速度值最高分別是 0.4與0.64。如果核四發生「最大地動加速度值 0.56G至0.68G」的震動,就代表北海岸一帶要發生規模與花蓮與南投集集九二一類似的七級烈震。核四電廠距離台北車站僅卅七公里,加上盆地效應,台北會不會倒成一片?翡翠水庫和101大樓安全嗎?總統府(日據時代的台灣總督府)民國 8 年(一九一九年)啟用至今,超過一百年了,安全嗎?

建議政府:一、依政府資訊公開法,盡速公開核四相關地質安全調查原始資料,讓學者專家檢視分析,以確定核四電廠及外海的斷層性質與地震風險;二、如果接受三位教授的評估,則應立即責成行政院成立院級工作組規畫首都遷都。在那之前,要敦請蔡總統搬到更安全的地方辦公。












淨零十萬火急 蔡主席別誤了蔡總統!


2021-12-06 00:34 聯合報 /   陳長文/納稅人(台北市)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的台灣日活動中,蔡英文總統透過影片向國際宣示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碳中和)的決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四月雖做出「前瞻但大膽」的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承諾,但至今仍缺乏明確且睿智的歸零時程與能源配比。更棘手的是淨零本是科學問題,依法而治才能竟其功,但中華民國蔡總統卻選擇聽命於民進黨的蔡主席,堅持民進黨「非核黨綱」,使國家能源政策陷於無「」可用的窘境,骯髒的石化燃料反成能源主力。筆者提醒蔡總統別受蔡主席誤導,讓一黨之私害了全民與後代福祉!

邁向民國 139 年(二○五○年)「淨零」,筆者建議如下:

一、「非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但絕非國家「淨零」承諾的良策!
中華民國有幸於民國 79 年(九○年)代轉型民主,但政治產業卻衍生諸多缺失,政黨須善盡公民責任,民主才有希望。能源政策即是民主之弊的顯例。國民黨主政時,能源政策水火併用並建置核電廠,使經濟起飛的台灣用電無虞;第一次政黨輪替,扁政府訂定《環境基本法》,遂引入民進黨「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而後蔡政府更依民進黨黨綱,將核能發電設備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訂入《電業法》中。即便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全民用「以核養綠」否定「非核家園」,蔡總統卻被蔡主席綁架墨守非核神主牌而罔顧直接民主」之公投法治民主之弊已讓淨零之路陷入窘境,實在令人不安!

二、「淨零」需服膺科學而非政治。
憲法增修條文明定經濟與環境兼籌並顧」,真要抉擇當以環境為重。蔡政府說「三接蓋不成,只能燃煤」,暴露能源困境,更悖於世界淨零要求。氣候變遷是科學問題,相關政策應服膺「科學」而非「政治」;科學家應追求「專業/真理」而非「權威」。然隸屬總統府之中研院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發布《台灣深度減碳政策建議書》,卻對能源政策尤其核能)噤聲不語,令人費解。據聞中研院內雖有討論,但竟「因故」未發表,可見即便是「院士」,仍蒙上是否能超然公正隱憂;而受政府監督之研究機構國營事業專家,更受意識型態麻痺、諾諾不語。研究人員放任非核訴求凌駕科學,難謂與蔡總統兼任黨主席無關!

三、杜絕石化燃料、力行「以核養綠」,才是淨零解方。
工總理事長王文淵已清楚表示「能源不可能只仰賴進口、風電及太陽能」、「核能應備而不用」的真相,蔡總統卻仍堅持「核四絕非選項」。但蔡總統民國 105 年(二○一六年)上任起推行的五三二政策天然氣五十煤三十綠能二十),至今綠能由四點八%成長至五點五%,即使幸於民國 114 年(二○二五)達廿%目標,其餘的八十%亦應杜絕石化燃料,並優先滌除停留時間較短、高溫室效應之甲烷

筆者多次呼籲政府善用發電穩定、潛能可觀的地熱瑰寶,將是能源困境的解方之一,惟政府在地熱的努力上仍乏善可陳。至於「核四廠是否繼續商轉」,攸關我們是否繼續有乾淨核能可用,須待十二月十八日公投由全民決定。無論如何蔡總統應擺脫民進黨非核黨綱桎梏,讓現有核一至核三廠延役、持續培養核工專才引進最新技術如小型核能反應爐),善用「以核養綠」才能早日淨零!

淨零十萬火急,無論未來中華民國由誰主政,蔡政府有義務提出可行之能源政策,否則人民如何相信淨零承諾能在民國 119、129、139 年(二○三○、二○四○、二○五○)間逐步履行?蔡總統務必秉持良知,以「總統」而非「黨主席」身分,做出務實決策,別把淨零跳票後果留給全民埋單!












網軍治國 率獸食人終被食


2021-12-06 00:45  聯合報 /   趙興鵬/作家(台北市)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圖)遭男友施暴,與綠營互動密切的加害人林秉樞,試圖透過PTT帶風向洗白,扯出綠營不同派系的網軍角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以擅長打選戰起家,從早期街頭運動,配合台獨文宣,到後期表相維持現狀,台獨隱身其後,以仇中取代,現在則跟進網路時代,重點置於網軍建立,不但選舉攻無不克,施政亦靠網軍撐腰,到了網軍無處不在常相左右攻城掠地

這次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遭施暴事件,除了暴露出政壇臭不可聞的個人私德暗黑一面外,更顯示出台灣的政治是在走歪路,而且一路走到黑,政權維繫得不停靠網軍如吃春藥般加重劑量,才能興奮。

聯合報數位版總編 News 開箱從打擊異己到批鬥同志 民進黨網軍重傷台灣民主」一文,談到台灣民主已只有網軍民主,確讓人有所感。現在只要任何敢於反抗網軍者,必被躲在鍵盤後面的網軍搞得身敗名裂,連國家最高民主殿堂民意代表也逃不過網軍毒手,何況一般手無寸鐵百姓?

今天網軍像一頭不再受控猛獸,從你要他咬誰就咬誰,到瘋狂到誰都咬,這非養虎遺患?高嘉瑜一夜被揍成豬頭、罰跪,像犯人一樣寫自白書,甚至連出席立法院討論國家大政方針時,都被用網路控制,隨時回報所在位置,成何體統?

高嘉瑜為何如此言聽計從歸結不外兩個原因:一是有私密照及視頻被人握在手上,一是對方以網軍帶風向恐嚇毀了高嘉瑜政治前途;這兩大撒手鐧,讓高嘉瑜從大立委又回到無助的小女人,任歹徒予取予求,甚至連下跪都得照辦。

試問,誰有幾個膽量讓一個民選立委,而且是一個當紅炸子雞立委下跪?總統不敢,頭家不敢,但高嘉瑜跪了。

憲問恥,孔子說:「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意思是走正道政府給的俸祿可拿,不走正道政府的俸祿拿了是恥。現在竟然有人成立大批網軍,掛著公司名義被政府用公帑收買與無道政府配合從事政治操作攻擊異己顛倒是非,這種傷天害理事,只要是錢照拿,「榖到手,事照幹」,已無恥焉!

一個無恥的社會,必然天下大亂,政府培養網軍食人,最後必然被網軍所吞噬,現在台灣不正是「邦無道,仍穀,恥也!」












品格出問題 網軍之亂 大學有責


2021-12-06 00:46  聯合報 /   隋曉德/大學教師(桃園市)
2018年卡神楊蕙如(圖)指揮網軍發表文章攻擊駐大阪辦事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立委遭遇家暴新聞受到全國高度關注,連帶引出的網軍亂象問題,尤其令人深感不安。

殷鑒不遠,三年前關西機場事件,網軍亂象造成一個外交官之死;而賴清德、柯文哲、韓國瑜等人,也切身感受過網軍無孔不入的圍剿攻擊。此次立委家暴案,加害人林秉樞除以肢體暴力對被害人造成可怕的傷害,更在事前以網軍高調公開威脅,事發後以網軍洗白帶風向,向社會展示網軍無役不與、無處不在、吃人不吐骨頭的惡形惡狀。

由於網路具匿名性質,因此別有目的的網路發言人更容易藉此之便,肆意發表言論。在法律外,以真實面目說出不道德言論的人,尚需要有無堅不摧的厚臉皮;但躲在網路保護傘後的網軍,只要不觸法,任何不道德的底線都敢輕易碰觸。

政治攻防戰中,為了己方勝利而放任網軍攻擊異己,不論對象是他黨或同黨人士,使得社會風氣更加敗壞,形同網軍治國亂國,甚至造成反噬,在這次立委家暴案的相關事件中已經清楚顯現。

想要改變網軍亂象,若期待政治人物知恥自省,恐怕難如緣木求魚。但如果回到教育上尋求改善,恐怕會更令人吃驚。台灣各大學行之有年的教師評鑑制度,每學期結束前任由學生匿名評鑑教師,多年來已不知有多少教學認真但嚴格的教師在這個匿名制度下,被惡意無情攻詰,甚至因而失去飯碗。

大學校園中,學生匿名評鑑教師就像網路匿名發言,甚至比網路匿名更殘酷,讓那些嚴以律己律人的教師心寒氣喪,讓那些不必負責卻能扳倒老師的少數學生得意飛揚。教育部推動多年的品格教育,卻在大學端鼓勵學生用拋棄品格的方法來達成惡意目的,與今日的網軍亂國現象合併觀之,令人不勝唏噓!














英特爾損台積 凸顯美台不平等競爭


2021-12-06 00:50  聯合報 /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台北市)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面向白宮喊話,並指「台灣不是一個穩定的地方」。歐新社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國際會議上聲稱「台灣不是穩定的地方」,呼籲美政府應多投資本土的半導體企業。對此,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不值得回應,台積電不會中傷同業,相信的人應該不會很多。

基辛格發言的真意,並非關心台海情勢的安全,而是覬覦美國半導體市場龐大利益,企圖阻撓台積電前來分享這塊市場大餅。事實上,美國正在推動一項價值五二○億美元半導體投資法案,希望能夠擴大美國的半導體產能,以確保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基此誘因,台積電宣布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用以生產五奈米製程,從民國 110-118 年(二○二一年至二○二九年)投入一二○億美元,預計在民國 113 年(二○二四年)量產。如此投資計畫,勢必衝擊到英特爾在美國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地位。

美國向來奉行自由市場經濟主義,其在一八九○年首先制定反托拉斯法,藉由規範企業反競爭行為,達到維護市場自由競爭以促進整體經濟福祉的立法目的,是以對於獨占、意圖獨占或卡特爾等違法壟斷市場行為,最重處以十年徒刑重罪。事實上,過去不乏台灣諸多廠商被美國政府認定觸犯反托拉斯法,處以重罰的案例。民國 97 年(二○○八年)底,國內三家車燈廠涉嫌操控價格,在美國遭到反托拉斯聯邦法庭提出訴訟案,其中帝寶子公司被科以四千三百萬美元罰金,其負責人被判六個月徒刑。又如友達、中華映管、彩晶、奇美電子等廠商,涉嫌與日韓廠商共同操縱 LCD 面板價格,各該公司分別在民國 97-100 年(二○○八年至二○一一年)被美國合計處以約八點二億美元罰款,負責人還要承擔刑責及公司龐大民事損害賠償訴訟。

基辛格中傷台積電以阻絕其進入美國市場參與競爭,如此意圖壟斷半導體市場行徑明顯牴觸反托拉斯法立法精神。弔詭的是,先前美國政府引用國防生產法,強勢要求台灣、韓國等半導體廠商交付客戶資料商業機密,也可能妨礙到國外廠商在美國市場公平競爭地位。

面對當前全球晶片荒問題,美國政府以獎勵投資方式吸引外商前來設廠生產,倘若未能確保外商在半導體市場的自由公平競爭權益,只怕終究逼退外商退出市場。














德國聯合執政 對台的危機與轉機


2021-12-06 00:35  聯合報 /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台北市)
綠黨共同黨魁貝爾伯克與哈貝克(左至右)、社民黨蕭茲及林德納,上月24日宣布達成聯合政府協議。 路透



德國新任總理蕭茲領導紅黃綠三黨聯合執政團隊將在八日上台,宣告梅克爾主政十六年的強人時代結束。民意如流水。面對複雜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蕭茲的聯合執政對台灣亮出了什麼危機和轉機?

第一個訊息是兩黨政治的動搖。德國的綠黨過去廿幾年來採取地方包圍中央的選舉戰略,在重要的卅郡戮力經營,贏得相當席位,以維繫第三大黨的地位。這次順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局勢,揭竿而起,為德國向綠色經濟轉型制定計畫,也為自己在中央聯合執政取得副總理的席位。

台灣政壇過去廿年雖然藍綠輪流執政,但兩黨長期對立,連帶地統獨爭議和社會撕裂也愈來愈大。兩黨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常態,這種基調會不會被打破?明年的縣市長九合一選舉會是轉折關鍵,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民眾黨能否在這次選舉中在議員席次上有所斬獲。

第二個訊息是國家的能源政策。台灣過去的反核師法德國。現在德國三黨聯合協議中,氣候保護是其中重要部分。執政聯盟的目標是,逐步淘汰煤炭使用,並將重點放在氫能源風力發電上,希望到民國 119 年(二○三○年)時有八十%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德國的新能源政策充分考量其天然、地理、產業和科技的相對優勢,反觀台灣的能源政策卻是政治掛帥能源政策和經濟轉型是要兼籌並顧的,核四和藻礁議題所顯示的正是蔡政府行動急躁的缺漏。

第三個訊息是年輕族群對於現狀的不滿。新的財政部長自由民主黨領袖林德納說:「年輕一代給我們這份工作,是為了克服近年來的現狀。」

年輕族群不滿的是房價高漲,薪資卻凍漲,相對造成的世代失落感愈來愈大。為了解決德國的住房危機,最低工資將提高到每小時十二歐元約新台幣三八○元),每年將新建四十萬套公寓,其中四分之一社會保障房

台灣年輕族群約四百萬人,房價和薪資是他們最有感的痛,一定會用選票來表達心中積存已久的不滿。台灣政治人物未來的一到兩年是兌現支票的時刻了。

第四個訊息是友台對兩岸關係的變化。由綠黨主導的外交對中國的態度可能比梅克爾政府更加強硬。新總理蕭茲的發言曾表達對台灣加入國際經貿社會的關切。自由、民主、人權已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價值,中共的戰狼外交愈益激起國際的反感,也將強烈影響台灣民心的走向。民進黨、國民黨和民眾黨都得重視此一民心動向,特別是如果投票年齡將從廿歲降至十 八歲。

第五個訊息是國家債務的限制。疫情期間,德國取消了「無新債」規定,以因應防治疫情和經濟紓困的需求。新執政聯盟希望在民國 112 年(二○二三年)恢復德國憲法中的「債務煞車」規定。台灣政府的財務赤字因防疫大撒幣、國防和國建大散財,動輒千億,也到該煞車的時候了。

世事如棋,唯今日棋局已不是兩雄對弈,而是三黨或多黨分分合合了。台灣也可能從明年九合一選舉前後走進此一大勢,大家且拭目以待。














看看南韓 學習歷程檔案 塑造階級不公


2021-12-06 00:48  聯合報 /   董馨梅/高中教師(新北市)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日審查教育部預算,多名立委也關心學習歷程檔案遺失的處置進度。記者趙宥寧/攝影



日前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事件,最終以國教署提出八頁檢討報告、署長自請記過處分,以及與原系統不續約三項作為,意圖將事件畫上休止符。然而,大眾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質疑,並非僅止於資安,還包括做法與教育目標的矛盾。

學習歷程的內容包括四大項,分別是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前兩項由校方每學期上傳,後兩項為學生自行上傳,課程學習成果需要經過任課教師認證後方可上傳。筆者將這些做法與教育目標做一比對,分述如下。

首先,以學習歷程中的多元表現為例,學生在繳交「競賽參與結果」時,必須依據系統設計的表格逐項填入,項目有:競賽名稱、組別、領域、等級、獎項、結果公布日期、團體參與或個人、證明文件與一百字為限的內容簡述共九項。如果核心素養面向之一在於培養學子具備自主行動能力與創造力,何以要將學生能自主展現闡述競賽參與的完整具創造性的論述能力,規訓為一項項、片段不連貫的文字填入表格中呢?

其次,大學端對於高中學生備審資料的品質始終懷疑,認為學生都在考完學測之後才開始匆匆準備,並且資料的真實性不足。教育部便以學習歷程檔案,規範學生「每學期」上傳需要任課老師認證的課程成果,以及「每學年」上傳無須認證的多元表現成果,方能提高資料的真實性。

筆者好奇的是:資料的真偽性,招生的高教機構無法辨識嗎?若真如此,那麼研究所碩士班考生備審資料,是否也應當仰賴大學部建置學習歷程、經大學部任課教授逐學期認證後才能上繳?筆者以為,重點在於招生單位應如何提升辨識資料真偽的專業能力,以及提出對於違反倫理的學校處置做法,而非要求高中教師背書。

再者,備審資料與學習歷程均可呈現考試難以評量的成果與個人特色,這並非是學習歷程的專屬特色。真正促使學生進行生涯探索的關鍵,是從過去單一的紙筆測驗,轉變為多元的入學管道,無論繁星推薦或是申請入學,都使學生必須及早進行生涯探索,而學習歷程檔案的功能只是雲端資料夾,與學生存放在自己的電腦無異,並非協助學生生涯探索及定向的推手。

長期以來,備審資料遭質疑的面向,在於家長覺得不公平,高教機構覺得不真實,教育部提出的藥方是到南韓考察,移植南韓從民國 86 年(一九九七年)起建置的高中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期以此解決備審資料的問題。這讓筆者想起一部創下南韓最高收視率的「天空城堡」,劇中討論的就是階級不平等的南韓社會中,「考試協調專員」因應而生,他們為出得起錢的社會權貴者子弟,打造一個完美的學習歷程,順利進入一流大學。筆者憂心的是:這是台灣下一代面對的未來?


馬凱/告別30年的輝煌年代


◆  馬凱/告別30年的輝煌年代







馬凱/告別30年的輝煌年代


2021-12-06 00:14  聯合報 /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全球通膨持續升溫。本報資料照片



卅年前,在觀察全球經濟走勢時,忽然發覺,一個巨大的變化正要狂襲全球,扭轉未來數十年的經濟走向,而名之為「工業反革命」。其導因,正是小小的台灣,因而我們將身受其影響最鉅,也可以獲得最大利益。

可惜除了極少數學者,罕有人認同;因此台灣的反應是漠然無動於衷,甚至反其道而行,而錯失此一空前巨大的機會。

巨變的背景,是在全球獨領風騷近卅年的台灣迷你世界工廠,民國 69 年(一九八○年)代於內外交逼之下被迫於一年之間幾乎完全撤離台灣,飄零於泰、馬等國,最後落腳對岸的廣東沿海。那正是鄧小平高唱改革開放的黃金時刻,大陸的十二億人有極其廣大低度利用的廉價勞動力,於是這個天外飛來的世界工廠快速茁長壯大,不旋踵即成為超級世界工廠。

由於先進國家經歷工業革命百餘年所創造的競爭優勢,積累了充沛的資本及技術,所得與工資遠遠領先全球各國;但相對於此,初級勞動力既稀少且昂貴。使得中國大陸數以億計的廉價勞動力生產低廉民生用品,沛然莫之能禦地湧入各國市場;歷久不衰,勢頭愈來愈狂。

許多落後國家東施效顰,一時之間原本日益短缺而昂貴的初級勞動力忽然充塞全球市場,使產業發展方向幡然扭轉,愈來愈多資本流入低技術密集度的生產領域,恰與工業革命之後的走向完全翻轉。

這場革命性的巨變,產生好幾個面向的巨大衝擊。最直接的一面,就是方才經歷過民國 59-69 年(一九七○到八○年)之間的劇烈通膨甚至停滯性通膨的世界,在此巨變衝擊之下,不僅通膨的壓力消弭於無形;許多國家開始出現通貨緊縮,最嚴重者為日本,台灣乃至美國也陰影籠罩。自此全球開始了空前未見物價極端平穩甚至負成長時代,長達卅年之久。伴隨此平穩物價的,則是經濟繁榮成長。美國學者不明就裡,居然以「美國經濟奇蹟」稱呼這一個截然不同於過去的現象。

另一面就是資本,不論人力資本還是非人力資本,都因有充沛勞動配合而大發利市,報酬如飛猛漲。相對於過於充沛的勞動,差距愈來愈大,造成日益嚴重所得分配不均。尤其是先進國家的低技術勞工,工作機會流失,工資向下看齊,形成此一新浪潮之下最大的受害者群。

而成為帶動風潮主力的中國大陸,經濟卅年高速增長,終於超日趕美,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卅年前做此推斷時,只有一問題未解:此浪潮究竟到何時、將如何止息?現在答案出來了:當大陸在民國 99 年(二○一○年)前後主動關閉世界工廠,其一胎化政策使人口紅利消失,以及為求民國 119 年(二○三○年)碳達峰導致缺煤、限電、減產,使得國內 PPI 上漲達兩位數,這個輸出通縮卅年的主力,一變而為通膨輸出國

先進國家失業勞工潮築成民粹大軍,要求企業、資本回流,縮短甚至切斷供應鏈;川普挑起的美中經濟大戰引導市場走向分割等等,終於止息了卅年前開啟的一場革命。這個世界告別了空前未見的輝煌,迎在前途的,恐怕是一片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