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探究亞洲四小龍贏家的祕密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二○二八魔咒:莫逐燕,逐燕上帝畿
◆  聯合報黑白集/文化幣現形記
◆  經濟日報社論/探究亞洲四小龍贏家的祕密






經濟日報社論/探究亞洲四小龍贏家的祕密


2024-01-28 04:10  經濟日報/ 社論
新加坡在四小龍中一枝獨秀。(美聯社)


最近香港經濟股市陷入低迷,亞洲四小龍的發展差異,再度引起討論。半個世紀前,大約從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代開始,有人提出的「亞洲四小龍」概念成了潮詞,四小龍也不負所望,表現亮麗,在當時,除了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如後來的G7外,四小龍基本上總能成為全球的聚焦。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G7明顯已失去了它早日的輝煌,正面對著以中國為核心的發展中國家(如金磚組織)的強勢競爭四小龍作為一個整體的光彩似乎也在快速褪色,就像彗星一樣,50年一閃而過,在國際輿論板塊中的角色逐漸淡去

但四小龍之中,卻有新加坡一小國,一枝獨秀,一騎絕塵,不僅狠甩其他三小龍,其出色表現直追甚至超越許多發達國家;至於被拋甩的三小龍,早失往日龍騰銳氣,也難怪四小龍之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值得深入探究的課題是,為何曾被整體看待四小龍,後來的發展差異會如此之大且愈來愈大?若進一步聚焦,新加坡特色現代化模式,有無可能成為現在問題叢生發達國家,作為反思教材?

台韓港星四小龍發跡之初,正值二戰結束後不久,均曾受戰火破壞,所以起始條件十分類似,再加上同為體量小、資源少、人口少,正是在這樣明顯不利的情況下,竟然在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代開始不久,即紛紛在經濟發展不同領域表現出色,「四小龍」之名因而實至名歸。何以致此?此中既有共同的背景,也有各自殊異的條件。

所謂共同背景,還有三個。首先,四小龍體量小,必須靠與外界互動,要靠貿易拉動經濟,所以一開始多鼓勵引進外資帶入技術與管理結合本地廉價勞力資源,「發明」了出口加工區再靠出口賺取外匯

四小龍共同面對一股由美國引領驅動的空前全球化大浪潮;其次,在政經體制上,四小龍均採市場經濟;也都採取寬嚴程度略有差異的「威權政治體制」,且多由政治強人領導(其中香港政治由倫敦主導,也是一種另類威權體制)。威權政治體制與市場經濟相輔相成強化了競爭力第三個共同背景是,中國大陸還在「沉睡」之中,未對四小龍所屬的這「半個市場經濟地球產生任何影響

大約從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代開始,特別在民國八十六年(1997)東亞金融風暴之後,四小龍發展差異開始明顯,彼此差距開始拉大。比較明顯的變化尤其出現在:一,四小龍依成長速度區分兩組,一組是港、星,跑在前頭;一組是台、韓,略為滯後。但隨著時間,這兩組間的差距卻與時俱增;二,台、韓一組,台一向略為超前,但在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前後,曾一度被韓反超,惟不久又翻轉回來,兩者差距不大,但基本上台略超韓;三,港、星一組,星長期間領先港,時至今日,幾乎已不在同一組別。現以兩組人均 GDP 數字對照,可以明顯看到四小龍表現之變化。一是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的四小龍人均 GDP(美元):台(924)、韓(854)、港(2,218)、星(2,219)。到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成為:台(36,792)、韓(33,592)、港(49,700)、星(79,426)。由於四小龍面對的外在環境變化基本一樣,所以其間差異就必須從民國八十六年(1997)至今期間各自的因素中尋找可能的答案。比如:

一,政治體制:香港進入「一國兩制」適應期;南韓政壇經常動盪;台灣走上民粹化台式民主;星則堅持卓越精英治國體制

二,領導人至關重大新加坡精心培養政治人才,李光耀之後有吳作棟李顯龍及即將接班黃循財,俱一時之選。

三,中國大陸因素。港、星俱受惠於此一因素,星尤其刻意經營;韓早先也認真處理中、韓關係,惟近年來追隨美國經濟遂急轉直下。台灣則從馬政府時代的互動互惠演變為當下對抗

以人比擬四小龍是老天給的,則是自己選的脈絡整理清楚之後此言誠不虛也。













聯合報黑白集/文化幣現形記


2024-01-28 02:46  聯合報/ 黑白集
文化部推文化成年禮金,社群平台出現轉售、收購等亂象。記者陳正興/攝影


文化部發放成年禮金文化幣,鼓勵年輕人體驗藝文,卻爆出被用於購買拍立得、化妝品、做美甲,甚至出現兌現、轉售潮,一舉讓文化幣現出大撒幣原形。

相較過去數百元的動滋券農遊券或五十元的農粉幣,等同一千兩百元現金、最高可再獲六百元加碼的文化幣,不僅是更大手筆的撒幣,更可攫取鼓勵文化發展光環又在選前宣布擴大實施形同政策買票難怪人民怒批「繳稅給年輕人買禮物」

文化幣出包,問題就在於政策背後無法掩蓋炒短線走歪路的事實。所謂上行下效,商家及年輕人想方設法「讓利益最大化」,何嘗不是政府偷雞行為折射因此更該追究的是「買票」的初心,政府敢給,豈能怪人民敢拿

何況,文化由誰定義?去年閣揆陳建仁在迪化街商圈宣布擴大實施文化幣時,大談夫人年節採購和孫子滿月油飯,那是迪化街歷史文化記憶,但年輕人餐飲和生活雜貨不是文化。漫畫書籍是文化,Cosplay、美妝美甲為何不是文化?可以買樂器,為何不能買攝影器材?文化幣在書店可買書、雜誌、DVD,在文化園區也可體驗手作文化課程,為何不能買手工皂、花藝品?

文化幣之亂能培養什麼藝文消費習慣,或扶植什麼藝文產業,恐怕是不能說的祕密;但廿億打個大水漂,陳揆的確多了一個以「文化」為名的記憶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二○二八魔咒:莫逐燕,逐燕上帝畿


2024-01-28 03:32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在國會搶下52席躍升在野第一大黨,藍營天王們也有多席子弟兵搶進立院。台中市長盧秀燕(中)操盤大台中擊退不少綠營戰將,形成所謂的「盧系立委」、「台中幫立委」,約有8席左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史.五行志》記載,建文初年,坊間有道士吟唱歌謠:「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走著唱著就不見了,但「逐燕上帝畿」卻成為燕王靖難之讖。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的台灣大選逐燕上帝畿」是否再度一語成讖,恐成民進黨的政治魔咒

明太祖朱元璋傳位給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為求政權穩固,大力削藩,中央與地方決裂,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奪位,登基為永樂皇帝。朱棣的正反評價不一,但其雄才武略締造歷史留名永樂盛世建文帝急躁削藩激化矛盾,遂有里巷歌謠警示禍亂徵兆

回到六百多年後的台灣。這次大選,藍白合破局助攻民進黨破天荒完成三度執政,但有別於蔡英文總統完全執政,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只贏得「半壁江山」;超過六成選民希望「下架民進黨」,即將上路的賴政府,面對少數統治殘局備受挑戰

民進黨雖拿下中央執政,但國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顯示民眾不放心民進黨繼續執政,需要更強烈的國會監督,但又不是完全信任國民黨,因此代表第三勢力的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崛起分裂的國會反映分裂的民意埋下政局動盪變數

國民黨在立委席次多所斬獲,特別是翻轉中台灣,藍綠立委席次從原本二比六,扭轉為六比二,國民黨變成絕對優勢,一路推動「立委藍白合」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扮演關鍵角色。

總統大選時,賴清德在台中輔選時曾說,他在行政院長任內核定台中捷運藍線,可惜後來盧秀燕改變路線,還改到「有力人士」的家附近,實在讓人很失望;賴清德劍指圖利中二選區顏家。盧秀燕聯手中台灣百里侯,重砲反擊中央「卡台中建設」。看到民意反彈,賴清德後來改口,開支票高喊「當選後台中捷運延到南投」,但又被南投縣長許淑華反酸,蔡總統八年前就說中捷要拉到南投為何至今不做

「賴神」大戰「燕子」的結果,國民黨立委當選人顏寬恒如願上演「王子復仇記」,連民眾黨的蔡壁如都差點扳倒民進黨老將、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這些背後都要歸功於盧秀燕精準掌握民意,不僅奠定中霸天地位,更讓盧秀燕成為藍營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挑戰賴清德的熱門人選

行政院選後進入看守內閣狀態,盧秀燕廿五日專程北上出席選後首次行政院會,她當面向行政院長陳建仁喊話,希望中捷藍線及綠線延伸海線雙軌高架化能在農曆年前核定才能討論橘線延伸南投,「希望中央給中彰投一份新年禮物。」

盧秀燕挾龐大民意而來,陳建仁正面回應,政院一直支持地方發展,將有條件核定相關計畫,希望透過中央和地方合作,農曆新年前能有好消息。經過這次大選教訓,民進黨政府暫時不敢繼續卡燕,否則恐將「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

里巷歌讖志異,未可盡信。但《舊唐書.魏徵列傳》:「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時空環境固然不同,蔡政府民主獨裁、政府機關宛如東廠,卻不免讓人聯想到大明封建王朝;如今聲稱延續蔡英文路線的賴政府即將接棒,令人不敢恭維,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剛落幕,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已狼煙四起

而國民黨敗選殷鑑不遠,盧秀燕固然是總統熱門人選,但她現在仍是台中市長朱元璋稱帝前「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最好借鏡四年後的總統大選似近亦遠,任何有志大位者都不該好高騖遠。燕子不急於變燕王,務實做好眼前的市政成績,築牆、積糧,才是「燕高飛」的基礎



名家縱論/中美既有鬥爭 也要聯合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推廣全民AI 向星看齊
◆  公藝修法 管好評委才能對症下藥
◆  名家縱論/中美既有鬥爭 也要聯合
◆  星期透視/打破高牆 改革少年司法
◆  大屋頂下/大一中架構(上) 施明德加上郝柏村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中美既有鬥爭 也要聯合


2024-01-28 04:58  聯合報/ 邱坤玄(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


最近以激烈鬥爭為主軸的美國與大陸關係,出現了聯合的現象,去年十一月中旬,拜登與習近平在舊金山會晤,開啟了聯合的路線,之後雙方在兩岸議題上的互動,顯現了一個關鍵的主題:大陸堅持和平統一正面臨嚴峻挑戰,雙方應該如何嚴肅面對,以避免大陸最終訴諸武力。

去年年底,美國學者葛來儀、白潔曦與柯慶生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文章,主張美國對大陸不能只有軍事威嚇,更必須對大陸提供再保證不挑戰大陸對台政策底線質言之,要避免讓大陸認為統一的可能已完全喪失,建議賴清德如當選可以考慮凍結台獨黨綱

值得重視的是柯慶生目前仍有美國國務院顧問職務,他在民國九十五到九十七年(二○○六到二○○八)擔任副助理國務卿分管美國對兩岸事務,對於陳水扁推動台獨冒進行為具有管控經驗

接著在今年一月十一日美國白宮國安會背景簡報方式宣稱美國不支持台獨,並且罕見地表示「不對兩岸歧見最終解決方式採取立場,只要是以和平方式」,此一表態形同重申美國與大陸之間三個公報基本精神,照顧到大陸的感受。

大陸對台也是和戰兩手,國台辦對我兩項選舉結果僅表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聯合對象就包括百分之六十不支持及反對賴清德民眾。相較於國台辦的聯合主軸大陸國安部微信公眾號一月十五日發表反分裂法利劍高懸」的文章,呈現堅決鬥爭立場當然對象僅止於外部勢力與少數台獨分子

我大選後幾天,我邦交國諾魯就宣布與大陸恢復外交關係,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指出一個中國原則已為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所確認,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中國大陸要凸顯應對台獨挑戰,仍擁有許多籌碼

但是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隨即指稱,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沒有決定台灣地位、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美國顯然對聯合的範圍有所區隔

概括而言,目前美國不會與我國建交、不簽軍事同盟條約,同時約制我宣布台獨、改變國家固有領土、進行統獨公投,但是支持我充實防衛能力,支持他國與台灣維持邦交關係、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活動與非以主權為單位國際組織

可以看出統一戰線的「聯左、拉中、打右策略就是要鞏固基本盤、拉攏中間分子,打擊對手,每一國家都應該善於運用,除了鬥爭之外,還要有聯合,才能有效保障國家利益。

美國與大陸都有內部問題需要處理穩定與發展雙方在今年之內最主要目標統一戰線鬥爭與聯合將持續進行。我政府應利用此時機,適度對大陸釋出善意,檢討我國禁止大陸進口的產品中,開放對我影響小的項目進口,開放更多直航航點,開放組團赴大陸旅遊等,在五二○之前營造兩岸和緩的氛圍,也符合美國與大陸當前關係的走向。











星期透視/打破高牆 改革少年司法


2024-01-28 04:58  聯合報/ 王如玄(作者為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新北市國中生殺人事件,引起社會安全網缺失的討論。而少年司法工程,是司法改革重中之重。少年事件向來不是政府的優先議題。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少年事件法強化少年輔導保護為核心大修法之後,那也是漫長的廿多年改革之路,但我們必須沉痛呼籲,如果執法部門不能改變互推責任本位主義態度,只是以召開多少會議來搪塞,改革仍是一場空。

少年事件法新制於今年全面上路。在曝險少年部分,要求各縣市政府成立「少年輔導委員會」以「行政輔導先行」方式,減少少年觸法的可能。縣市首長必須認知這已非過往設在少年警察隊下的「懲罰」工作,必須主動發現個案、整合資源,首長對少年輔導會組織人力、資源投入的重視;曝險少年的類型的檢討、少輔會調查權限等,都是少年司法新制實施後的觀察重點。

少年司法實務而言,少年法庭法官權限最大化,調查、審理、執行合一,與一般刑事案件截然不同,少年法庭法官應深刻認知權力賦予目的期待法官可以在具體個案中發覺少年問題所在,並找出最妥適的處遇方式幫助少年避免再犯

面對少年的未來,少年法庭法官可以是少年生命中的貴人,試問法官認知這份工作重於泰山嗎?為落實多元處遇,少年事件處理法規定,少年法院為保護處分裁定前,認有必要時,得徵詢適當之機關構、學校、團體或個人之意見,亦得召開協調、諮詢或整合符合少年所需之相關會議,此一「資源聯繫諮詢會議」,少年法庭法官認真執行過嗎?執行成效評估呢?

少年調查官審前調查的落實,可協助少年法庭法官得到充分資訊,發揮司法及教育功能,讓少年獲得必要的專業協助。又為使觸法少年處遇能符合少年最佳利益,將保護處分接軌教育、社區環境,並能與學校、社會第一線輔導人員有更緊密的雙向聯繫保護機制,專責少年保護官之建制亦刻不容緩。

少年安置輔導方面,即便在少年事件處理法已有責付及結合司法、社福及教育資源少年司法安置輔導規定但是願意接納的安置機構有限,長久以來存在的「有法規裁定、無機構執行」困境,司法及社政系統須有更密切的合作

強化少年觀護所鑑別觀察機制及運作成效,與時俱進檢討鑑別工具與流程,也是少年司法新制後的重要工作。

被害人保護同樣是少年事件中不可偏廢的一環。法官有義務讓少年明白其行為對被害人造成多大傷害,並使其認知法律絕不縱容及違法行為不可再犯,現行實務對少年一味寬容,且在少年事件調查審理程序中輕被害人之保護,例如告訴代理人得否閱卷,又有法官趕在少年滿廿一歲前匆匆結案等,兼顧被害人程序正義亦有討論改進空間。

少年司法是複雜嚴肅社會工程,目前政策協商平台各行其是。

新政府、新國會須共同思考專責機關整合少年事件輔導資源、犯罪實證統計調查、少年矯正教育成效、少年家庭困境的改善、監護人積極參與矯治過程及對民間更生少年團體機構的資源支持、設立少年就業服務關懷據點等。打破體制高牆,才是少年司法向前的第一步。











大屋頂下/大一中架構(上) 施明德加上郝柏村


2024-01-28 04:57 聯合報/黃年


美麗島事件若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南極,施明德是美麗島事件總指揮;紅衫軍事件若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北極,施明德也是紅衫軍事件總指揮。

施明德走了。但台灣的民主運動其實仍以這兩個事件為南北兩極主軸繼續旋轉施明德說:「民主沒有句點。」

施明德的人生是一幅巨大的拼圖。本文要說的是其中一小塊拼片,那是他與郝柏村的一段相當深刻互動碰撞出火花,也留下遺憾

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二月,我出版新書《兩岸大架構/大屋頂下的中國》(天下文化),寄了一本給施明德。幾天後,他約我到汐止山上別墅型家裡見面;此後的大約一年,我就成了那裡的常客,有時一周不只去一次。

此前我與施的交往相當淡薄,幾年碰不到幾次,可說沒有私交。但我對他的行止相當清楚,他也常看我寫的以「大屋頂中國為主題巨量評論

民國一○○年(二○一一年),施明德在他的新書《常識》中寫道:「政論家黃年先生提出杯子理論』。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這項論述是六十年來最具正面意義、有利於二千三百萬人共存共榮的理論之一,非常有智慧。」

我們在思想上顯有一些交集。這是我寄書給他的原因,也應是他約我見面原因

坐在施府露台上,他說:「我基本上同意你(大屋頂中國思維)的看法,希望這個想法有一天能在兩岸實現。」

我們談了很久,他說了許多對兩岸關係的看法,給我相當強烈觸動。最後,我對他說:「施主席,你是台灣的施明德,我希望你也能成為兩岸的施明德,全中國的施明德。」我覺得,他有些動容。

我問:我們要不要做一些事?他說:可以想想看。

好像就在第二天,我告訴他,可以約請郝柏村與他領銜,聯名提出一個解決兩岸問題倡議,並請蘇起推進工作總幹事

他幾乎是立刻說:好,試試看。

我去見了郝柏村。他當場說好。我認為,郝是立刻想像到這件事的意義,也顯示他對施明德的評價與信任。然後,我去見蘇起,他也一口答應。接著,我隨蘇起去約請幾位聯署發起人

暫時打住,回頭說一個插曲。

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團赴大陸「走春訪舊」,會習近平。一月間,他約我入團隨行。他告訴我,他經常將我關於「大屋頂中國」的評論剪報託人送給當時國台辦主任王毅;此次邀我隨行,將設法安排我與對岸人士對話。他還說,即使你不說話,只要你在團裡,他們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連主席十分殷切,我也頗有意願。但我時任聯合報總主筆,報社將我勸了下來。於是我送了剛從印刷機下來的二十本大屋頂下的中國新書給訪問團作伴手禮。此事發生在我送同一本書給施明德的約兩個月前。

我在民國八十九年(二○○○年)是傾宋楚瑜的。連主席的胸襟氣度使我傾倒。

倡議工作展開後,除了雙方工作人員連繫,施與郝見過大概五、六次面。郝至少兩次親訪施府,有時在外餐敘,氣氛皆十分投契。此際,幾位共同發起人密切參與

最後的倡議文字由施明德主持。標題為:我們的呼籲: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

全案主要內容是「大一中架構」。節錄其要點:雙方交戰政府轉為分治政府;因「一中原則已被窄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名詞,主張以「大一中架構取代一中原則」;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國際法人;在大一中架構下,雙方承諾互不使用武力雙方均享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權利

大一中架構,是大屋頂中國延伸

對於此案的定稿,郝柏村未持異議。施郝二人在兩岸問題交集竟然可以至此境界,我既十分驚奇萬分感動

文本既定,也決定了聯署名單:施明德、郝柏村、蘇起、程建人、洪奇昌、焦仁和、陳明通、張五岳

郝主動推舉施為聯署首席,他陪席。我則顧慮報社身分婉謝列名

其間,吳釗燮曾允加入聯署,但後來吳出任民進黨秘書長,施以名單不宜有政黨色彩謝退吳參與

工作推進期間,施明德在輿論的布置上用了許多心力,主要的對象是綠營與對岸他的綠營人脈深厚,此議得到許多重要山頭正面迴響;且也接觸了一些深綠人士,至少預先壓住了可能出現的強力反彈。至於對岸,也掌握了幾條有意義的管道,讓對方理解倡議內容嘗試尋求對方正面的回應或共同推進,這些工作當時評估皆覺得成效不錯

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五月預定發表日。不料,事態出了變化三月太陽花事件發生,施家女兒施蜜娜攀上群眾聚集立法院牆上噴了「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幾個大字,幾天後,郝柏村要我轉知退出聯署,他對施明德的理解與信任有了變化

五月二十七日舉行大一中架構發表記者會。遍插茱萸少一人,郝柏村從參與到退出,我相信在施明德心中留下了遺憾。如果此案有郝柏村聯署歷史意義當然不同

最可惜的是,各方對記者會的響應出我意料的冷淡。馬政府陸委會評語是: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政府尊重各界理性客觀的討論,但這並不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當務之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評語是:有人願意替台灣想是一件好事,但目前社會還沒有具體共識對岸國台辦的評語是: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基礎希望台灣各界人士在上述原則的基礎上,探索化解兩岸政治分歧,提出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有趣的是,統獨雙方皆不贊成。台聯黨說,這是對馬英九「終極統一」的重新包裝;並對部分「本土人士」參與其中感到錯愕,但未點名施明德。相對地,台大名譽教授張麟徵也反對,認為這是台獨與獨台

嗚呼。記者會開完的第二天,這一場認真籌畫一年多的「大一中架構方案,幾乎就成了泡影

這一段「大一中架構」始末,對郝柏村與施明德來說,都是他們巨大人生拼圖一小塊。我認為,他們是因相互理解合作卻因雙方對施蜜娜噴漆誤解而分手。然而,施郝二人未成的這一塊拼圖,後人仍可繼續努力。因為,借施明德的語法,兩岸問題還沒有句點,也千萬不能下錯了句點。

大一中架構,尚無句點












推廣全民AI 向星看齊


2024-01-28 05:05  聯合報/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台北市)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長期受到全球矚目,然而,隨著全球人工智慧的崛起,AI結合半導體晶片應用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從特斯拉AI人形機器人、三星AI手機、內含AI晶片的電腦和筆電、以及應用AI大模型的自駕車等案例,顯示由AI晶片所驅動的創新應用已成為AI發展主流。然而,台灣在發展AI的準備度卻遠遠落後新加坡,從英國傳媒 Tortoise Media 公布的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全球AI指數排名來看,台灣排名第廿六名,而新加坡則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及中國。

為什麼新加坡發展 AI 可以大幅領先台灣?從文化層面來看,台灣「愛拚才會贏」即「想贏」的文化,讓台灣發展出高階晶片技術實力和半導體生態系統。相對地,新加坡卻有「Kiasu」即「怕輸」的文化,這種不讓自己落後的心態使得新加坡在各方面的發展都能走在前面,尤其在建構「智慧國家」、推動數位經濟、數位政府、數位社會等方面

新加坡政府透過「AI Singapore」制定完整的 AI 政策為新加坡 AI 發展提供動能,從而產生社會和經濟影響,培養本地人才,建立 AI 生態系統,透過「1○○個實驗旗艦計畫務實解決各行各業導入 AI 所面臨問題,推動「AI學徒計畫」滿足產業對 AI 專業人才需求。另外,新加坡「GovTech」類似台灣的數位發展部推動新加坡公共部門數位轉型,下轄的「政府開源科技部」開發基於生成式 AI 模型的「Pair」工具已被超過四千位公務員使用。新加坡的「國家人工智慧策略2.0計畫推動全面的 AI 人才培訓計畫,更讓 AI 在新加坡成為全民運動

對比而言,台灣雖在半導體技術上優勢明顯,但在推動全民參與 AI 讓 AI 應用深入各產業則落後於新加坡。新加坡政府以身作則,成為各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早期採用者,同時提供補助和共同資助計畫,促使企業和研究機構更積極參與 AI 創新。從新加坡全民 AI 的發展模式中,可以看到政府、產業、學術界的緊密協作形成全方位的 AI 生態系統。對台灣而言,不僅需要保持在半導體領域技術優勢,更需要透過全民參與政府支持和產業協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 AI 生態系統,讓 AI 應用產業建構在半導體產業基礎上,成為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公藝修法 管好評委才能對症下藥


2024-01-28 05:05  聯合報/ 呂清夫/輔大應美所教授(台北市)


我因為關心環境美化,所以注意到公共藝術,且歷時卅年。可惜經歷這麼多年,政府也花費了將近一百億新台幣,卻不見振衰起敝,近年反而亂象叢生,所以監察院最近糾正了文化部,文化部也說要大幅度修法。問題是修法有無對症下藥?今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問題,有些就是修法修來的,其一是代辦公司寫進法規之中,由此衍生了無數的問題。

明明公務員要辦的業務為什麼要找民間公司來代辦?一○八年就有六十六%的案子找了代辦,反觀未修法前還沒這麼亂。記得當初委員有一定的範圍,但是因為修法的關係,打破了最初的約定。當初一些公共藝術北市捷運局辦理並未出現代辦公司,卻做得有板有眼。當時的評委有規定限於哪幾種人,但修法後限定不見了,好像藝術家人人都可當評委。

最初的限制使大家不能隨便擔任評委。就像美國 NEA(國家藝術基金會)的公共藝術委員,只有「五種人」可以擔任,第一是美術館館長,第二是美術館研究員,第三是美術教授,第四是評論家,最後是本案的建築師。

所以,委員的聘用資格,必有明確的界定。但就是沒有藝術家列入其中,原因之一是怕球員兼裁判,因為藝術家較主觀,易有門戶之見,這點在藝壇來說原本是很自然的事,因為這樣,藝術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風格。但若由他來擔任審委,要去面對五花八門的風格,非我族類的作品恐就不易得到青睞。所以不僅美國 NEA 委員,歐洲日本藝術評委也大致相同,罕見藝術家名列其中,就連台灣從國外聘來的評委多半也是如此,不論是台北雙年展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聘來的國際評委,多半都是館長、學者或評論家

但台灣的情況特殊,根據公視的統計,全國的評委在文化部的專家學者名單中共有三六六人,藝術家就占了二四三人,高達六十六點三%。公視並說這些人多數均無公共藝術評論社會雕塑理論背景。故與國際評委的常態大相逕庭,如此評審起來便難以關照廣大藝壇。有人問說關掉代辦公司後,公共藝術就會變好嗎?或說代辦公司太被汙名化了,其實評委代辦公司骨幹,有的還是代辦主管,或者是代辦延聘對象故評委沒管好才是最大的問題

一般說來,擔任評委應該屬於德高望重的人士,這樣才能服眾。現在台灣公共藝術的情況卻是隨時可以角色更換,受評者隨時可以變成評審者,這樣評選出來的作品會有公信力嗎?

所以 NEA 與歐洲日本的評委限於五種人是有道理的,他們首先排除了藝術家去當評委,使評委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去看藝術,而不至於黨同伐異。但是國內公共藝術評委沒什麼條件限制,其實即使是藝術家擔任評審,也應該看看他們有何具說服力的資歷,或者得過什麼大獎?但現況是只要為部定學者專家名單上的人都可以,有的甚至還可以自薦,卻都沒有經過鑑定,有些評委的資料還是錯誤的,所以受評者真的何其無辜



周行一/理財迷思2:投資有賺錢就行了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理財迷思2:投資有賺錢就行了
◆  葉銀華/如何解讀今年的經濟成長?
◆  方祖涵/哈瑪星,台鋼雄鷹52號
◆  馬凱/亞當斯密是災難之源?
◆  陳冲/暴虎馮河 外交殃及經貿?
◆  劉憶如/紅海危機與供應鏈轉型
◆  魏國彥/以自然為本 與山河共好







周行一/理財迷思2:投資有賺錢就行了


2024-01-28 05:01  聯合報/ 周行一(作者為行珩全人均衡系統創辦人)


我經常問人投資目的是什麼?答案通常是賺錢。我會接著問要賺多少錢呢?答案通常是愈多愈好,但是很多人承認,常常賺了一點就趕快跑了,沒有賺滿。也有許多人賠了錢抵死不賣,到低點才走已經遲了。這種現象學術界稱為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即使是很有經驗的投資人也在劫難逃。想賺得愈多愈好是人之常情,但是必須承擔愈來愈大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賺了一點就趕快獲利了結,因為害怕損失的風險;不願認賠也是人性,賭賭看可不可以鹹魚翻生。

報酬率思考投資賺錢的大小會有較好的理財結果,例如投資一萬元賺一千元,報酬率是十%。有些年輕人積極理財,但因不知道報酬率該是多少,常受制於處分效果,如果願意先做人生理財規畫再投資,想要獲得的報酬率可以由人生理財規畫決定反映人生目標儲蓄能力與願意承擔風險。只要想得到的報酬率不超過整體市場的平均報酬率,以分散分險、被動型長期方式投資,並將配息再投資,很有機會達到想要有的報酬率。

我教學生做理財規畫時,一定提醒先思考人生理想,也就是希望對別人做出的貢獻。理想指引職涯方向,反映在人生理財規畫中可以幫我們計算投資目標報酬率該是多少,使得投資理財更有意義。絕大多數同學不知道怎麼思考人生理想,經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需要人生理想,不就是找工作嗎?為什麼人生理財規畫這麼重要?我要怎麼開始思考這一個問題?理想要想得多遠?可不可以先有一個暫時的理想?

人生理財規畫目的是幫助知道怎樣經由理財達到一個平衡充實快樂人生。人活得充實快樂,經常是因為覺得對別人有貢獻,這種貢獻感有時不是有意識地追求產生的,而是不知不覺中的感受,例如一個畫家開始作畫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到對別人有貢獻這件事情,但是欣賞畫的人卻受到感動可是如果有意識地先思考對別人的貢獻,即可以在理財規畫裡面納入職涯發展。例如,年輕畫家知道,成長的過程當中需要到世界藝術中心(例如巴黎)創作,與其他畫家互相砥礪,在一個很棒的作畫的環境中較有機會曝光畫作,他可以將這些想法反映在人生理財規畫中,努力成為非常有貢獻的畫家。

年輕人沒有盡早思考人生理想是很可惜的事情,歷史人物故事顯示,從小立定志向的好處是很早就有努力的方向,增加成功的機會。台灣學生從小不需要思考理想,因為父母及老師已經幫他們想好了,就是好好念書,上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就可以找到一個好一點的工作,造成年輕人求學時不習慣思考自己的理想,等到將就業的時候,急著思考哪一個工作比較好,如果職涯發展跟理想連結,放在人生理財規畫中,投資理財會有明確的目標報酬率,比較會有好的理財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