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監理範圍應與時俱進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607/web/ 

◆  聯合報社論/四年前退黨是年輕氣盛,這次山盟海誓呢?
◆  聯合報黑白集/只剩肉麻一招
◆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監理範圍應與時俱進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監理範圍應與時俱進


2023-06-02 00:28  經濟日報/ 社論
金管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最近遭逢多事之秋,先有高舉經營P2P業務信貸媒合平台(im.B)遭控訴詐騙5,000餘名投資人,據說金額高達25億元;金管會被立委指責未能善盡監理職責。後有因炒作台灣存託憑證(TDR)被判刑定讞被告聲稱金管會因出具虛偽不實公函曲解財政部公告構陷入罪立院財委會為此特別舉行公聽會,會中「罪刑法定」與「維護人權」之聲四起。

台灣適逢總統大選期,im.B 詐欺與 TDR 炒作事件連帶引發政治聯想,社會情緒愈益高昂。不過,司法問題終究須交由司法解決,社會只能期盼破壞既有金錢交易規則的事件,會因司法判決而伸張正義。我們需要關切的是政府以後該如何處理類似問題,不僅要避免落人口實,更需維護社會的實質正義

P2P 信貸平台與 TDR 交易爭議反應的基本問題是,台灣應該如何導入金融科技(FinTech)與證券交易國際化合理監管。P2P 是透過網路平台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設計,世界各國推動 P2P 的營運經驗豐富,早已無新創業者運用「黑箱技術」而無法監理的問題。民眾普遍認為 P2P 涉及資金借貸,經營者的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與爭議發生時的消費者保護都是政府責無旁貸工作。可是,在台灣卻因為沒有設立「專法」,而被屏除於政府金融監理的範疇。

至於存託憑證交易,早在民國十六年(1927年)就現身於美國證交所前身紐約路邊交易所。台灣現在也有63家企業利用海外存託憑證籌資,其中12家是在美國交易。至於此次爭議的外國企業掛牌 TDR,在民國一○○年(2011年)曾高達34家,而至去年底仍有11家。所以無論何種存託憑證,台灣企業與投資人都早已認定是有價證券。現在如果有人強調在證券市場買賣的 TDR 不是有價證券,恐怕就像「白馬非馬」一樣地讓社會驚愕。

金管會是為因應國際朝向綜合銀行發展的監理需要而成立。初期的金管會僅係整合財政部、央行及存保公司的部分組織與人力,基本上仍是根據既有的「機構監理」模式在運作。雖然社會曾發出「功能性監理」的改革聲音,但由於改變監理觀念修法工程浩大金管會始終依循舊制監理,導致無法「跟上」當今變化多端金融活動。現在發生 TDR 不是有價證券與 P2P 不屬於金管會管轄的爭議自然不意外,但這與民眾期待的政府金融監理作為有著極大落差。

政府需要重塑金融監理重點找回監理核心價值,而交易公平金融消費者保護應該是不錯的出發點。金融產品創新包括了不同的證券種類、交換條件、發行地點與保證機制的組合,有時還會冠上不同的名稱以彰顯特質。如果我們需要對不同金融商品逐項修法,恐會緩不濟急,甚至延誤台灣的金融發展。所以比較務實的做法是修正證交法有價證券定義程序,依照法定的行政與立法流程,及時公布調整後須列管的金融商品。

社會不清楚金管會侷限性,但政府仍須重視與金錢交易有關的「非特許商業活動,以保護民眾權益。台灣投資人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律的調處、仲裁、訴訟與評議設計,限制了適用對象而導致保護網漏洞百出。對於與金錢交易有關的新創或既有公司,如 P2P、融資與租賃公司的監理,可效法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運作模式;強調與這些企業有金錢往來的消費者皆能受到保護,而非僅限於「特許」企業才是政府關注對象。

時代在進步,政府的金融監理要與時俱進。金管會因應新金融商品企業管理方式已無法配合人民現實金融交易需求。金管會若僅以函釋或鼓勵產業成立自律組織來補正缺失,恐仍將遭物議。我們因此建議金管會修正定義有價證券立法程序並積極考慮設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落實程序正義與重視消費者權益監理初衷













聯合報黑白集/只剩肉麻一招


2023-06-02 01:23  聯合報/ 黑白集
馬斯克(左)30日抵達北京,首先拜會中國外長秦剛。(路透)


特斯拉 CEO 馬斯克乘私人飛機一落地北京,股市就上演慶祝行情,市值一夜大漲二五○億美元。暌違三年,他下飛機第一個見的便是中國戰狼,還二話不說反對脫鉤斷鏈。他跟台灣沒半點淵源,只能算是個外人;但台南出生的黃仁勳呢?在台灣一陣風光後,傳出他也要造訪中國。

黃仁勳現是半導體圈的新至尊,拜生成式 AI 之賜,輝達 GPU 賣得風生水起市值一舉飆到全球第六。不像特斯拉需要仰賴大陸鋰電池輝達只需台積電英特爾幫它代工理當劃入民主晶片聯盟

但黃仁勳沒被行情沖昏頭,人還在台灣就說出逆耳危言先說晶片可以不在台灣做但中國只有一個接著又洩漏他最深憂懼:怕繼續制裁中國,中國就追上來了。黃仁勳再愛饒河街的麻花,仍保持著對中國的清醒觀察

賴清德近來也彷彿清醒一點,說想跟習近平共進晚餐談談和平。綠營也終於秒懂:「務實台獨工作者」的核心,不是「台獨」,而是「務實」。解放軍成天在島外繞圈,形勢凶險;賴清德大概想,「務實」地跟習吃頓飯,自己才能輕鬆當選。

不過,國台辦劃重點仍是台獨」,罵他說這話「不很奇怪嗎」?看來吃飯的願望是泡湯了。侯友宜直接酸他「肉麻當有趣」,但賴神寶寶心裡苦台獨招牌拆不了,也只能靠肉麻這招。











聯合報社論/四年前退黨是年輕氣盛,這次山盟海誓呢?


2023-06-02 04:12  聯合報/ 社論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左)到金門,兩度與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同框,晚上還一同赴海邊「海誓山盟」。圖/取自郭台銘臉書


國民黨提名侯友宜為總統參選人時,郭台銘第一時間在臉書表示支持,讓藍營軍心為之一振。未料隨後情勢丕變,傳出郭台銘對提名仍有不滿,近日更演出他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十指緊扣」及「山盟海誓」。四年前郭台銘曾憤而退黨轉求郭柯合,看來歷史似要重演。

持平而論,郭台銘在國民黨提名底定後公開聲明兼具高度與氣度。除強調和平繁榮清廉三大價值,也肯定侯友宜「是國民黨最好人選」,郭董並稱將信守承諾盡最大努力支持侯友宜勝選」,「讓無能政府下架」。郭台銘還說,自己不求私利、為人民幸福和中華民國和平而戰,永不罷休,令人動容。

表面上如此美好,但隨後卻從郭幕僚及挺郭人士口中傳出他不滿提名過程的內幕,導致國民黨中央受到質疑,連帶影響侯友宜的整合氣勢。郭台銘對傳聞從未澄清卻拒接藍營和侯友宜的電話,而勸進郭台銘自行參選的聲音不斷,更有人放話稱郭董不會支持侯友宜。至此,除國民黨紛擾不斷,侯友宜的選情也備受牽累。

另一方面,柯文哲與郭台銘的關係則不斷受到炒作。柯文哲稱會「參選到底」,卻一再暗示自己與郭台銘的好關係,其幕僚更說「柯郭九九.九九九%會合作」。近日郭柯同赴金門參加活動,郭台銘夜訪柯文哲,兩人牽手看海稱「海誓山盟」;柯文哲欲拒還迎,幕僚卻說有遭「突襲」的感覺。這些公開演出,似在營造「郭柯合」或「柯郭配」的印象,創造莫大想像空間,卻顯得很不自然。

這幾幕,不禁令人想起郭台銘四年前重回國民黨的景象。當時,他也鄭重宣示會支持黨提名人,但初選落敗後,他便憤而退黨並轉而尋求與柯文哲合作。其後,郭台銘在關鍵選區安排子弟兵參選區域立委並把親信部屬安插在民眾黨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最後,除成功幫民眾黨跨過政黨門檻,也讓國民黨迎來總統、立委選戰的「雙輸結局

對那段過往,郭台銘在爭取提名時曾解釋:自己當年是「年輕氣盛一時衝動」,為此致歉;他也保證會支持國民黨提名人選,不會有「郭柯配」或「郭柯合」。言猶在耳,郭台銘如今不僅拒與國民黨溝通,更演出與柯文哲「海誓山盟」。若四年前是年輕氣盛,那麼郭董今天的出爾反爾,是深思熟慮嗎?

郭台銘推動兩岸和平的大志,值得肯定;他自恃財力及事業版圖雄厚積極爭取大位,也無可厚非。但民主政治基本精神,問政者除了需要有強烈的信念與理想,也必須保持誠信遵守服從多數」的民主遊戲規則不能自以為高人一等即藐視他人的存在甚至連政黨尊嚴都踐踏。國民黨願將尚無黨員身分的郭台銘納入初選名單,已是莫大的禮遇;然而,郭台銘卻以「用過即棄」的態度回敬國民黨。這種言而無信態度,如何讓民眾相信一旦他若當選總統能信實履行自己承諾,如何相信他會謙抑看待平民百姓需求

迄今,仍有不少藍營人士相信郭台銘會信守承諾,與國民黨並肩作戰並持續設法奔走調和。但金門那幕郭柯「海誓山盟」,彷彿四年前的噩夢重演,郭董的曖昧與權力欲望讓人失望。無論如何,選擇要當什麼樣的郭台銘,只有他自己能決定。是要回到「熱愛中華民國」、「下架民進黨」的初衷兌現全力支持侯市長」的承諾,還是選擇依舊年輕氣盛」,扮演柯文哲聯合政府」的推手,終究要看郭台銘如何想像自己人設與定位




大法官綠油油 損毀憲政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5607/web/ 

◆  大法官綠油油 損毀憲政
◆  請教航運專家 評估四接替代方案
◆  賴清德「變臉」 難掩台獨DNA
◆  賴習共餐 路徑圖何在
◆  台灣智能轉型 該換位思考
◆  處理性平 拿出排黑決心
◆  怎不跳車?長官吃案 如同性騷幫凶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大法官綠油油 損毀憲政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陳國祥/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蔡總統執政七年多,掌握十五位大法官的提名權;因民進黨掌握立法院多數席次,足可將他們全部送進司法院,而後,憲法法庭清一色、綠油油。最近廣受議論的是,蔡總統新提四名大法官人選,都被歸為「綠友友」;十五位蔡總統提名的大法官所做的任何釋憲案,只要涉及政治性,極可能一面倒,令人對大法官能否獨立於政黨之外產生疑慮。

憲法法庭掌握憲法解釋大權,所提人選必須是法學素養優異而素孚眾望者。每次提名,表面上開放各界推薦,但如果總統有政黨私念,則將失去超然性與公正性;汰除真正具有崇高聲譽者,而讓政治立場符合執政黨意志者上位充綠,政治考量高於司法考量的狀況至為顯明。

如同美國前總統川普把握最後的提名權,保送一位保守派年輕法律學者為大法官。如今蔡總統任期剩不到一年,將離任的四名大法官之任期到九月底才屆滿,且新總統明年一月就產生;蔡總統不願把提名權留給下一任總統,刻意把權力用滿,致使大法官全變成綠色人馬。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經過川普的刻意運作,造成保守意識形態者完全掌控的局面,對美國政治與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當年美國大法官史卡利亞去世,歐巴馬總統提名嘉蘭德接任,卻被參眾兩院皆占多數的共和黨以歐巴馬所剩任期不到一年為由卡了一年多。直到共和黨掌握參議員多數席次,再由新當選的川普提名保守派的葛薩奇替補。川普提名大法官意識形態掛帥,接著又故技重施,在任末期再提名兩位保守派大法官。

美國最高法院一連秉持保守主義的立場,做出兩大判決;先是裁定民眾有權在公共場所攜槍,後又賦予各州禁止墮胎權,反映最高法院的保守勢力。關鍵在於現今大法官有三人是由川普提名,讓美國總統卸任後仍能對政策發生長遠影響。蔡英文也將像川普一樣,未來可以人去政不亡;即使民進黨失去執政權乃至立法權,也將牢牢掌控司法權多年。

立場極端化的大法官將失去定紛止爭的權威性,淪為單一意識形態的實踐者,判決偏向一端;共和黨陣營在價值觀的對壘上大獲全勝,但川普面對批評僅回了一句話:「這項歷史性裁定是因為我履行所有承諾才可能實現」,他和蔡總統都讓司法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蔡英文執政以來大權一把抓,所有憲政機關及獨立機關無不染上綠色,喪失該有的獨立性與超然性。立法院淪為行政院立法局,通過諸多違背憲政法理與正義的法律;司法院從大法官會議到憲法法庭極盡呵護能事,多未做出不符合民進黨意旨的判決;監察院淪為民進黨護短及鬥爭他黨的工具;通傳會、中選會更是獨立性蕩然無存,成為赤裸裸的民進黨附從機關。

蔡英文是民主憲政體制的破壞者,卻經常炫耀台灣的「民主成就」,其實那是前人的貢獻,她只有損毀卻一無建設,實為蛀蝕台灣民主憲政的一大害蟲。













請教航運專家 評估四接替代方案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


桃園觀塘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曾鬧得沸沸揚揚,也成了前年四大公投的主角之一。而繼三接之後,現在基隆外海又要建四接,未來還有台中的五接,甚至六接即將登場。可以想見的是,都會引起環保團體與開發單位的攻防戰。

將傳統的燃煤、燃油電廠改為使用天然氣系統,是為了達到「淨零」目標的「能源轉型」。因為相較於煤與油,天然氣的排碳量較低,可是天然氣畢竟還是石化燃料,還是會排放二氧化碳,所以將協和電廠的油轉氣,其實能源轉型僅轉一半。更重要的是,台灣無自產天然氣,天然氣進口價格也比煤、油還貴;且天然氣必須壓縮,能夠安全貯存的量更低,也就是說天然氣船載運的頻率必須更高。

三接遭受的質疑是對當地海洋環境生態的影響,尤其是破壞了珍貴的天然藻礁。而四接比三接更麻煩的是,基隆港有繁密的船舶進出,因此除了環境生態議題外,還有可能影響航運安全。基此,台電公司提出「東移」方案,但很顯然仍未能消除大家的疑慮。

六月一日民意論壇「四接煞車、規畫永續電廠」一文中,提出「浮動式接氣站」的建議,認為國外已有許多成功實例,且具有低成本、啟用時間短的優點。浮動式接氣站是所謂FSRU(Floating Storage Regasification Units),在三接攻防戰中就曾被提出,可是被經濟部否決了。經濟部最主要的顧慮是台灣颱風來襲頻率高,浮動式接氣船(站)在颱風來時必須駛離無法作業,恐有斷氣危險。此外,這個特殊船舶規模龐大,船上又必須有貯槽及氣化設備,技術門檻高,須由特殊專業造船團隊建造。但無論如何,應該仍值得政府再作評估。

此外,據某位曾為遠洋貨櫃船船長,且從事航運業務數十年的友人所提供之資訊,北歐國家有一種「無碼頭輸送系統」,也同樣無須興建固定式的接收站,但相較於FSRU,僅藉由移動式接收平台(非船舶),即可將天然氣經由浮動柔性軟管傳輸到岸上。由於它不需龐大的船舶,也就沒有颱風來襲船舶必須駛離的風險。

建議台電在四接環評案費盡心思之餘,也要同時請教海洋航運專家的專業意見,將各種可能的替代方案納入評估。











賴清德「變臉」 難掩台獨DNA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王瑞興/公退(南投市)
副總統賴清德(中)。記者許正宏/攝影


賴清德的台獨人設,從政以來毫不掩飾。台獨大老辜寬敏去世,賴表示「台灣就交給我們」,辜長期主張台灣制憲獨立建國,賴則為台獨金孫,兩者的台獨DNA,無可置疑。

但賴成為總統參選人後,卻調整先前的台獨立場,不但宣稱其兩岸主張為「和平保台」,日昨還表示最想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共進晚餐,國台辦對此則回說:「一個標榜自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人,說出這樣的話不是很奇怪嗎?」

蔡政府執政七年來,兩岸瀕臨戰爭,弄得社會草木皆兵,明年總統大選將成為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如今賴積極與青年對談,與台獨保持最遠的距離,營造自己是愛好和平的假象。今日的賴臉孔如昔,但心思大異從前,不禁讓人想起一九九七年吳宇森執導的「變臉」戲碼。劇中FBI探員因辦案需求換上了陷入昏迷的殺手臉孔,殺手則在清醒後搖身變為探員。變臉後殺手的陰鷙與探員的痛苦,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無從理解賴此刻的心情,是殺手的陰鷙或探員的痛苦。但賴變臉戲碼的張力,則更勝於「變臉」;台獨主張轉變之詭譎,也超越已故立委朱高正名言「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的境界。但其競選言論的有效期限,恐怕只到明年一月十三日總統大選投票日,否則賴清德就不是賴清德,因為其台獨的DNA無法改變。













賴習共餐 路徑圖何在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王亮/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台北市)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想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共進晚餐。歐新社


二○二四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被大學生問到,最想和哪位國家元首共進晚餐?賴清德的回答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話引發不少爭議。台灣的領導階層有機會和中國大陸領導交流,應是好事,更何況賴並未被中共列為「台獨頑固分子」;但台灣在抗中多年後,若想要雙方共餐,需有路徑圖循序漸進。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針對賴的答覆,批評賴「肉麻當有趣」,他指的應是目前兩岸互信不足,說要與習近平共餐只是選舉花招。賴辦發言人則稱,民進黨秉持善意和平,賴清德一直以來立場都是在「對等、尊嚴」情況下,與中國交流。但是賴清德所謂「對等、尊嚴」的對談,如果指的是「一邊一國」才願談,那就應誠實告訴學生及全國百姓,他的台獨理念及台灣未來的走向。

蔡總統也曾一再講,願在「對等、尊嚴」基礎下與對岸會談,但都未積極主動去做,因為她知道以「一邊一國」談是行不通的。馬政府時期因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在此基礎下,才能夠以「對等、尊嚴」安排,進行包括ECFA在內的各項會談。蔡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但又未積極創造「新共識」,更加入美國帶頭的反中行列,搞得台海兵凶戰危。賴說,「我們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不需另行宣布獨立」,只是選舉包裝話術,對兩岸和平並無意義。

世界要維持和平已不容易,除了傳統武器戰爭對抗外,還有經貿戰、科技戰、網路戰、邊境管制戰等不同形式,兩岸如持續對抗,應也不例外會陷入上述困境。要維護兩岸和平,台灣須創造最適化的美中台三角關係。

台灣的命運在地緣政冶、經濟及歷史糾葛下,如要搞台獨、台獨化或漸進台獨,對台灣的安全及全民福祉都是不利的。作為總統參選人,須在中華民國存在的認知下,論述「九二共識」的時代意義,以無私無我胸懷,提出兩岸僵局的解方,而非僅以選舉話術糊弄選民。














台灣智能轉型 該換位思考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徐作聖/陽明交通大學科管所退休教授(新竹市)


在二○二三年的上半年,我們見證了兩項產業典範移轉的重大變革,其中一項是智能技術的全面開發;輝達的全功能GPGPU/CV-CUDA及智能電腦正嚴重威脅英特爾獨霸近四十年的CPU市場,另外一項就是新能源電動車的崛起。在這兩項重大產業典範移轉的過程中,韌性經營的台商肯定會受益於代工體系的重塑,但是否也能利用些機會落實產業轉型的願望?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訪台激起了全民「智能熱」,黃發表演說、談投資及產業合作,與國內頂大談合作設立AI研究中心等活動忙得馬不停蹄。除了台積電晶圓代工、族群認同及血緣關係外,台灣有其他真正吸引黃仁勳之處嗎?當黃仁勳訪台似乎把人工智能AI搞成全民運動的時刻,黃仁勳及輝達真能抗衡由猶太族群大軍經營了半個世紀所形成的ICT城堡嗎?而合作對象台商的續航力足夠嗎?台灣官僚及高教體系除了搖旗呐喊外,撐得起這片「智能天」嗎?

在全球淨零碳排的壓力下,電動車已逐漸成為產業趨勢。鴻海也傳出爭取到特斯拉大單,並將擴大車用電子模組產品出貨,從結構上改變傳統經營模式。但在面對傳統車廠的挑戰下,台灣電動車產業必須結合智能技術才能發揮「強化、致能」的綜效,由此看來智能技術「仍」是台灣唯一產業轉型的選項。

在智能網路全面開展的時代裡,技術專業化、產品客製化是創造槓桿結盟的最佳利器;將智能技術落實在工業產品,才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優勢。融合智能技術及其他新興產業,更能加速台灣的產業轉型,但具體的作法是什麼?

台灣自二○一六年科技部獨尊AI以來至今乏善可陳;如今有了輝達及黃仁勳的加持,就能瞬間脫胎換骨成為「人工智能島」嗎?事實上,AI產業的發展更接近知識服務業,有跨業產生綜效;智能知識產權管理、研發供應鏈重塑、金融投資體系、研發結構、教育系統,都是關鍵條件。

台灣現行的做法多是沿襲工業時代的思維模式,並沒有充分利用智能網路帶來的外部性槓桿效益。過去的老招包括:招商引資成立外商研發中心、多組幾個產學國家隊、政府補助產業研發、成立專案辦公室搞創新孵化等等。

通用智能技術即將發展完成,人類將面臨「奇點」的挑戰,是毀滅還是進化?端視經營策略的運用。「奇點之父」Raymond Kurzweil認為「智能奇點」正是產業在轉型過程中的初始狀況,也是必經之路,但這不正是台灣的轉型機會嗎?

希望黃仁勳造成的智能風潮,能激勵台灣產官學界改變制式思考模式,改變小確幸心態發展「捨我其誰」的雄圖,並能重新審視黃仁勳風潮所帶來的「外溢」效益。時代已發生巨大變化,抱殘守缺的制式產業發展已不合時代需求,是換位思考的時候了!














處理性平 拿出排黑決心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林訓玄/公(屏縣內埔)
民進黨遭爆性騷案吃案,民進黨副秘書長許嘉恬(左起)、前副秘書長林飛帆、黨主席賴清德昨道歉。許嘉恬因處理性騷擾失當,請辭獲准。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邱德祥/攝影


近日民進黨深陷性別事件漩渦,一是徵召前國民黨籍且具有爭議的李正皓,二是前黨工遭遇性騷擾卻被冷處理,猶如「人選之人」劇情的翻版。賴清德主席若不針對前者早日壯士斷腕,對後者調查到底,還給當事人一個公道,將使年輕人對民進黨失望,進而喪失對賴的支持。

過去台灣傳統社會文化,性別事件受害者或其家屬往往考量以後名聲不好、無法做人,或者與加害者權勢不對等而選擇噤聲。特別是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可能會遇職場霸凌、騷擾等,但身為小菜鳥,多也只能為了工作忍氣吞聲。把自己的遭遇說出來,反可能成為品頭論足話題,最後倒楣的是自己。如同「人選之人」劇裡小靜被組織部黨工騷擾,小靜幸運的是她有翁文方及林月真的力挺,但現實往往可能是年輕人只能默默的將委屈往肚裡吞。

呼籲賴主席要拿出通過排黑條款的決心,與其徵召有爭議者,不如給黨內年輕人舞台去開疆闢土。此外,針對前黨工被性騷擾事件,雖然賴主席已致歉並強調不會就這麼算了,當事的副秘書長也已請辭獲准,但賴主席仍務必徹查到底,讓年輕人知道民進黨對性別事件處理的高標準。













怎不跳車?長官吃案 如同性騷幫凶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民進黨副秘書長許嘉恬處理性騷擾失當請辭獲准。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一名女性前黨工指控遭遇性騷擾,並向上級反映、申訴。時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許嘉恬不但未協助,還質疑,「當下為什麼不跳車?怎麼沒有叫出來?」甚至建議她,「去華山大草坪手牽手一起練習大叫。」

老天!跳車會致命的,遇性騷已經很慘,還要賠上生命?被性騷一定要叫出來,否則就不算受害、不能申訴?「去一起練習大叫」這句話讓人拳頭更硬了,是要人事先練習以備遭遇性騷?

「所以呢?妳希望我做什麼?」言下之意,主管就是什麼都不想做。於是,從頭到尾都沒給予協助。前黨工不希望其他人受害,至少要告知媒創主任。獲得回應竟是,「只要程序一啟動,或告知媒創主任,大家都會知道妳被性騷,名譽可能會受損,妳要考量到這些後果…。」這不是吃案,什麼才是?

受害者還指出,連一通主管關切電話都未收到,同事卻收到了一堆電話關切…。沒有援助受害者已屬不應該,還試圖天羅地網掩蓋性騷,簡直是幫凶。

她向民進黨婦女部求援,結果二度、三度受到傷害,然後「帶著傷和遺憾離開」。當時,副祕書長林飛帆督導婦女部,還有秘書長等高層。倘若相關高層都不知情,那麼,黨機制形同停擺;如果知曉,卻漠視性騷、包庇吃案,就更讓社會失望!



蘇永欽/制度問題誰來解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永欽/制度問題誰來解決?
◆  陳冲/瞞天機密二十周年
◆  葉匡時/走鐘的組改—部與會的定位混淆
◆  劉憶如/美國暫停舉債上限的政經意涵
◆  蘇益仁/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機制逐漸釐清







蘇永欽/制度問題誰來解決?


2023-06-02 04:24  聯合報/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總統選舉和四位大法官任命最近都成為話題,後者在六月中臨時會將定案,前者則要一路燒到明年初。如果只就人選去評頭論足,忽略已經非常清楚的制度問題,恐怕不僅是新聞失焦,還會錯失非常重要憲政改革契機

當總統的職權通過修憲和釋憲,實際上已接近總統制的總統後,怎樣選出總統就非常重要,相對多數不是不可以,但在意識形態比較分歧社會,三個以上候選人競爭的結果,就有很高機率出現「多數人最不能接受」的總統民主正當性難題一定會使治理陷入極大困境。所以除了有悠久兩黨制的美國,幾乎都採某種二輪投票,這星期土耳其也是到了總統二輪選完後,政局才堪堪穩定。

三十年前修憲決定總統直選時,我是少數力主總統要有絕對多數支持學者,最後未為採納,主要考量應是出現第三勢力的機會不高,且更會導致參選爆炸,也更易推向二輪投票,升高政局混亂的機會,確屬老成謀國。誰料第二次總統普選就出現三腳督局面,陳水扁以不到四成選票當選,任內幾度兩手一攤喊出「我就是選上了要怎麼辦」,道盡少數總統進退維谷窘境。你可以說他不是為萬世開太平領袖,但制度設計者沒看到相對多數決早晚會出大問題,恐怕仍難辭其咎

現在的三腳督很可能演變為如同上次的少數總統加上少數執政黨(立委在國會也是少數),但比起前一三腳督有明顯更多的難測變因,不管誰執政,體制只會扭曲得更厲害,我不明白怎麼學者還沒開始擔心這樣產生的政府還能有多少行動力!三位準候選人只有柯文哲談到組聯合政府,但聯合政府就是政黨聯合執政,數學應該很好的柯 P 要想想,他若只是相對多數的總統,很可能民眾黨在立院也還是最小黨團,就算第一或第二大黨考慮跟你組聯合政府誰當行政院長?當年有絕對多數法國密特朗總統,只因在國會淪為第二大黨,就只能選擇左右共治。把主要行政權交給第一大黨屬意者,這個算盤是不是打得太容易了?

大法官選任問題也是早就明擺在那裡,任期定為八年會使任何連任的總統最終可以換成全是他偏好的人,誰當總統都一樣!就制度言制度,八年不夠長還不是唯一的問題,十五個人太多是更大的問題。重點是,食物鏈頂端的總統再英明也不會是吃素的,制度不應該建立在素食總統的假設上。我一貫主張這裡需要國會三分之二特別多數才有可能控制總統偏食,其他的獨立機關,當然也只能按此規則組成

這兩個必要改革,大法官部分無須修憲,德國就是用法律拉高選任門檻。總統副總統部分,增修條文的規定往絕對多數解釋雖有空間但必引起爭議,還是通過修憲為佳。只是不論修法或修憲,對於明白把中華民國當成寄居殼的執政黨,確實不必有任何期待。在野黨是否能下定決心,證明他們有自由民主的 DNA,不是只顧奪權而更在乎國家體制的完善現在應該就是展現決心的時刻。包括在臨時會提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把第二十九條同意門檻從二分之一提高為三分之二,並在總統候選人政見納入推動修憲改採總統當選需有絕對多數選制

修法案如果能經協商通過,這次四位大法官就可排除明顯不適任者,對人數過多問題也有一定幫助。如果民進黨反對,應即列為政見,在多數民眾都已深刻感受獨立機關一點不獨立危機後,應會得到選民認同,修憲案也一樣。兩個在野黨如果都能關注憲政體制,這次總統選舉也許就成為民主 DNA 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