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全球貿易成長失速警訊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從建中生出走,到高中生的懲罰與煎熬
◆  聯合報黑白集/從吳朱會看格局
◆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全球貿易成長失速警訊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全球貿易成長失速警訊


2019-04-07 00: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世貿組織(WTO)上周大幅調降民國108年(2019年)全球貿易成長預測,從去年底的3.7%下修到2.6%,並指出民國109年(2020年)一樣不看好。事實上,WTO這個組織的前景跟世界貿易一樣黯淡,理論上台灣應該特別緊張,但政府似乎老神在在,以不變應萬變。
用民國107年(2018年)全球貿易總值換算,WTO調降1個百分點等於少掉1,740億美元的貿易值,幾乎是我國去年出口總值的一半,應該許多國家會逐漸感受到衝擊。WTO還推算若是貿易戰持續惡化,在最壞情境下全球貿易值會少掉17個百分點,屆時全球貿易可為陷入急凍期。
不只WTO,世界銀行、OECD等國際組織也都大幅修正成長預測,而且理由都差不多,大抵跟美中貿易衝突、英國脫歐鬧劇以及美國可能加徵汽車關稅等變數,連帶影響各國經濟成長動能有關。以目前情勢觀察,美中正在談判、英國已被迫可能會在脫歐方案上妥協,川普汽車關稅命令可能只是談判籌碼會留中不發等發展下,前述的「最壞情境」出現的機率已大幅下降。
不過千萬不能誤判危機已經結束;國際間多數專家意見認為美中達成協議的六個月內,就會出現下一波美中貿易戰,因為現在又多了中方未落實協定這個更容易點燃的導火線。其次,選舉將近,實在無法預測川普會做出什麼拉抬選情的舉動。最後,除科技進步外,美國製造業回流的「吸力」持續加大,中國減稅減費給補貼的留住企業的「拉力」不斷加碼下,亞太區域投資結構可能會震盪調整,但所造成「在地生產」的趨勢貿易量反而會繼續萎縮,使台灣的展望更加黯淡。
另一個變局則是WTO這個機構的未來。自從川普總統上任後,就將美國對WTO長期的不滿一次端出,並認定WTO的設計有三大瑕疵,分別是對「計畫經濟」的中國、俄羅斯根本無作用、長期讓經濟大國以發展中國家身分搭便車並享有否決權,以及爭端解決法庭過於積極,屢屢侵犯各國權益,亟需改革。
美國用杯葛、威脅等方式迫使WTO其他成員至少承認了改革的需要,但對於如何改革卻是南轅北轍毫無交集。上個月博鰲論壇中,中國大陸多次針鋒相對的指出大國以單邊主義推動改革不會成功,而且中國已經致力於落實WTO義務,並無美國所指的問題。同時給予發展中國家彈性一直是WTO原則,言下之意並非瑕疵。
在這種情況下,WTO改革工程雖已啟動,不過接下來光是對於改革重點、方向、順序就會吵個幾年;悲觀的看法認為少則三年多則十年,都難有重大突破。簡言之,作為當今世界上對最重要的國際經貿自由化組織,WTO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很難發揮作用,會繼續萎縮,甚至會在各國自行發展雙邊及區域自由化機制下,變成無關緊要的單位。
貿易對台灣成長至關緊要,面對如此繁雜眾多的挑戰與變數,重要性絕對不低於兩岸關係。尤其是當台灣經濟成長趨緩,國力持續衰退,當然是影響兩岸關係的國安問題。遺憾的是政府作為極其有限,WTO使不上力外,似乎也已經放棄加入雙邊或區域自由化機制的推動,連口頭上繼續努力都懶得再說
這樣的短、長期因素,恐怕會盤旋許久不去,持續影響台灣經濟發展,也會間接衝擊明年選情。大家都知道處境艱難,不過政府反應常給產業事不關己或不知所措的感受。有簡單的做法可以立刻上路,例如經貿團隊需要有政治明星級推銷員來振奮人心、需要在降低貿易障礙與變數上有具體作為,不能只有新南向政策一招。如此雖無法扭轉大局,至少讓人民感受到追求小確幸的努力,這樣的期待不過分,也沒有超過政府能力,關鍵就在政府是否有力執行了。







聯合報黑白集/從吳朱會看格局


2019-04-07 00: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約詢有志參與總統大選的黨內同志,卻為會談內容「要不要公開」與朱立倫互槓,最後決定所有協商全部延期。九合一選後的大好局面,弄到今天的局面,這些大咖都難脫責任。
藍軍落入初選提名泥淖,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格局面對快速變化的民意及內外形勢,若還想玩「宮廷政治」的老把戲,已經行不通了。從政治現實看,黨內「大老當家」的時代已過去,今天再搞密室協商或黃袍加身,也太丟臉了!
這回,局面複雜遠勝以往。人氣王韓國瑜若像民國97年(二○○八年)的馬英九,頭上有光環而身上無市長方上任的之包袱,自無人敢攖其鋒。人氣居次卻也具相當實力的朱立倫,亦非攪局或喊價而沽之輩。吳敦義說,與其他人的會晤都將同等安排沒有例外,聽似公平卻頗待商榷
吳朱會的布局,黨中央擺出副主席曾永權及郝龍斌陪同與會,會後由文傳會統一轉述之陣仗。然而,誰會想要玩莊家親自下場、找好搭子並設好套路的貴賓室牌局?
再看朱立倫,從稍早全民調之爭到內容要不要公開,似顯得過度拘泥,缺乏慨然面對大局的氣魄畢竟,迎合新民意是一回事,如何表態更是藝術。若有勝選信心,又何必執著於枝節?若會談必須公開全部內容,那豈不是不許雙方有任何協商空間?
國民黨為了初選內訌至今,民調支持度已經持續下滑。藍營大咖們若看不到這個問題,那就太瞎了!








聯合報社論/從建中生出走,到高中生的懲罰與煎熬


2019-04-07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學測改為選考4科,7成大學校系篩選條件也跟著改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校長管中閔最近指出每年有一成多建中生出走,認為是台灣高教的一大警訊;此際,也正是所有高中生面對從繁星推薦懲罰個人申請煎熬的時刻。兩件事其實不無關聯資優高中畢業生選擇到國外就學,顯示學生的選擇更趨多元國內大學的吸引力則在降低而考招制度年年宣稱改革,卻只是帶給學生更多的焦慮與不安
優秀高中生出走,與國際高等教育競爭激烈,而國內大學的發展遲滯有關深一層看,學生不願再接受大學考招的懲罰與煎熬,也是原因之一。撇開大學招生競爭的角力不談,政府許多考招措施聲稱是為適性揚才、減輕學生負擔,最後卻因陳義過高或配套不足,反而帶給學生更大的壓力與焦慮。
以今年為例,高三生還沒進入考場,就先面臨了學測考科「五選四」改革的大考驗。所謂「五選四」改革,是限制大學端最多只能以四科為篩選標準,打破以往五科滿級分的迷思,目的在減輕學生壓力。但高中生對這項改革卻不領情,為爭取最大的選擇與申請機會,七成一以上的考生仍然會五科全部上陣。許多家長則發現,大學考招多年來改來改去,如今卻彷彿重新回到過去自然組和社會組分流的情況,說好的通識理想早拋諸腦後如此一來,廿年的教改不是白鬧一場
選考的掙扎拉開序幕後,學生也正式進入長達近半年的升學懲罰與煎熬。表面看來,媒體上「五科滿級分」的英雄走入歷史,更多學生可以追求自己的三或四科滿級分。但實質上,首先的效應就是頂大校系的繁星推薦變得不易區別,從高中成績比到學測級分都難判學生高下,只好增額錄取。如此一來,便挪用了指考名額,則形同對另一群學生的無預警懲罰
繁星落定,學生接著面對個人申請的煎熬。試題鑑別失守,篩選機制失靈,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人數爆表,近二百個校系嚴重超額。大學負荷倍增,教育部可以補助經費打發了事;但許多學生跨過一階門檻的期待,卻瞬間陷入各系超高競爭與超低錄取的陰霾。學生在費力準備二階審查的同時,也面對著高度不確定性的煎熬。幾年來,校系面試衝堂互卡未見改善,如今更增添學生的選擇困難與不安情緒。教改專家建議學生應適性選擇,備審資料也不要像軍備競賽;這類建議其實是不食人間煙火,弱勢學生則更弱勢了。
個人申請一階的篩選超額現象,會不會帶來落榜倍增,進而衝擊指考考情?這尚待觀察。但當學生接受指考的分派命運時,其實已進入一場更激烈的意外延長賽。而他們原已準備面對比其他同學多辛苦兩個月的現實,繼續奮鬥,到頭來,卻仍然必須面對指考名額被超額繁星搶走的打擊。
學測考科「五選四」,主要是因應一○八課綱的「素養」要求。但許多老師早就對可能的衝擊提出警告,也提醒應有周延的配套,但招聯會置若罔聞。如今篩選超額問題燎原,招聯會還誇稱學生被看到的機會多、學系選才的機會也增加,他們卻看不到學生的壓力與煎熬。
這些改革者自以為做功德」,卻不知這也製造了新的災難,增添了學生的懲罰與煎熬就像多少教育部長誓言遏制補習歪風,事實上,這只是幫助補習班的多元補習方案與之同步發展。相對的,多少國民中小學努力辦學、發展特色,家長還是辛苦排隊送孩子進私校。十二年一貫國教還在反覆波折,私校從小學到高中的另類十二年一貫」,則在免除學生的徬徨至於管中閔憂心國內大學搶不到明星高中生,事實上,許多私立中學早已鋪平直通國際名校的道路
一場升學賽局,大家都被迫押賭,優秀生陷入恐怖競賽,一般生進入迷航困局,至於弱勢生則難脫放牛吃草宿命

名家縱論/找到內心的韻律 「道」還會遠嗎?\星期透視/許青年一個非藍綠的總統大選

◆  星期透視/許青年一個非藍綠的總統大選
◆  被美當籌碼 總統府還在自圓其說
◆  軍購案受阻 台灣牌的悲哀
◆  稅制崩壞 才是貧窮的主因
◆  畫中有話/有錢拚觀光 沒錢蓋車亭
◆  美軍來援?川普不是艾森豪
◆  名家縱論/找到內心的韻律 「道」還會遠嗎?
◆  漫畫/黨內互打
◆  清明有情 正該踏青
◆  課空屋稅有用嗎?
◆  初選內訌 小心好牌變爛牌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找到內心的韻律 「道」還會遠嗎?


2019-04-07 00:30 聯合報  林蒼生(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萬物背後都有一個看不見的韻律在流動。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在同一韻律上共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命是很形而上再形而上的純淨能量,要把這純淨能量講清楚,確實很難。生命在一種宇宙的韻律中流動,因流動而產生時間,兩者同步存在使我們無法看到時間,要明白時間的存在,唯有靠另外一個座標—時鐘。有了座標生命就不再純淨,接著由一而二而三,而有你我他及宇宙萬物。
人逐漸遠離生命的純淨,想藉著宗教、科學等學問尋找,都找不到答案。生命是自己內在的內在,外來的智識都無法解釋,借禪家的話叫「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只有自己親身領悟,才能算數,因此我們必須好好下功夫,往內心世界去探索。
有一天,在陽明山上走路,上年紀了,以前輕鬆平常的山路,現在走起來居然有點喘。我遂調整步伐配合呼吸韻律行走,先二吸二呼,到三吸三呼,光只是這樣馬上就輕鬆多了,因此呼吸是我進入自己內在韻律的關鍵。從此在生活中,我就以呼吸作為所有行止的第一優先。
我開始體會呼吸背後,那無聲無息的韻律,如何在體內影響我的思想、心境、情緒及行為。呼吸是個座標,呼吸平順,心就平靜,有什麼不對就要馬上調整。如此觀察愈細密,全身就愈鬆軟,會有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由內升起,自然而然在臉上掛著微笑,看一切都覺得很美。
萬物背後都有一個看不見的韻律在流動。季節到,花就開,這是花的韻律,四季分明是天的韻律,草木一歲一枯榮是自然的韻律,在海邊看波浪,這是地球律動的韻律。我相信地球是有生命的,韻律是地球的脈搏,跟我們人類一樣。
地球有地球的韻律,其他行星、恆星、銀河系、甚至宇宙都有其不同的韻律,這些韻律一層比一層高,好像樂譜的C、D調…那樣層層高昇。韻律雖不同,卻和諧共鳴。外在世界如此,我們內在世界也如此。愛因斯坦說,宇宙是個生命的有機體。相信這是宇宙中,所有純淨能量流動的韻律所組成的有機體,當我們進入這韻律,符合其節拍,就會充滿生機。
音樂是引發這生機的最好媒介。這媒介使我們內在與外在的韻律共鳴。有次,去聽灣聲的演奏會,聽了幾十年的古典交響樂,美則美矣,卻沒有這一次的感觸深。灣聲以鄉音般的歌曲扣住心弦。當茉莉花或望春風的弦律在交響樂中飄出,我全身振顫,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那感覺像回到母胎重溫溫暖。
母親的心跳與血液流動的韻律,是我們生命中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它包藏在意識裡永久長存,這是為什麼聽到搖籃曲或鄉音,會覺得非常親切的原因。那是愛與親情的弦律,不只是音樂而已。灣聲的音樂如此,莫札特的音樂也如此,我們必須把這舆生命能量共嗚的經驗,當作是生活的大事來好好注意,才能進入自己的內在韻律。但快節奏音樂就不同了,節奏太快不是心靈的韻律。
進一步來說,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在同一韻律上共鳴。天與地本來就存在於和諧的共鳴狀態,人在天地之中,只有人的韻律是變數,所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人是決定性因素。當我們調整心念,同時也在調整韻律,當心靈寧靜到韻律與天地相近時,禪宗所說的「啐啄同時」的火花就會發生。我們如將生活節奏跟著心靈內在的韻律走,當熟悉了內心的韻律時,相信離「道」也就不會很遠了。各位朋友,「道」並非遠不可及,從尋找自己內心的韻律開始吧!






星期透視/許青年一個非藍綠的總統大選


2019-04-07 00:33 聯合報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圖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右)將韓國瑜的港澳之行定位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之旅」,把韓打成一國兩制的代言人,日前因「禽獸說」引發爭議。圖為今年陳明通一月南下韓國瑜(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人們說「青年是國家的棟梁」,但試問國家到底提供了什麼樣的環境,讓這些棟梁好好展現長才,為自己謀幸福、為國家貢獻力量呢?
就以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出訪港、澳、深、廈中國大陸南方四大城市為例,在他到處尋找商機的同時,位居中央大員的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卻用粗鄙如「豬狗禽獸」的話影射韓市長。管仲曾言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但實際上倉廩實不一定知禮節,陳主委要以嚴肅的態度知所進退
再看看高雄市前市長、總統府秘書長,公開表示要提告三位名嘴,沒想到這位政壇要角,已從當年街頭示威、遊行的反對黨,進化成諸事三思而後行的當權者,不知他是否有勇氣,把當年黨外時期的黨外雜誌找出來,相較之下,那三位名嘴真的有超過黨外時期的標準嗎
又如對部分媒體高度針對性開罰的種種大動作,也多似為總統大選前的黑色操作!NCC主委近日突然向行政院提出辭呈,內文完全不提院長大名,此舉充分反映,民進黨當權派內心深處,對獨立機關的真實態度!除了自認是東廠的人,又有多少學者會「忍辱負重」,當民進黨 NCC的聽話蟲?假若未來民國109年(二○二○)總統選戰,充斥負面、黑色的競選花招和選舉秀,那麼這個原本應提供青年朋友努力打拚,為自己謀幸福和貢獻所長的台灣社會環境,將又會令人多麼失望!
政治面的紛紛擾擾,經濟的百業蕭條與社會的動盪不安,影響所及並不只是青年畢業後的就業市場,大學校園也受到莫大衝擊,尤其是後段班的私立大學,已深刻感受到招生困難的壓力,即使是公立大學,許多與產業脫節的冷門科系也已陷入門可羅雀的窘境。問題嚴重不單如此,不少進入大學的學生,必須依靠打工支付日常生活支出;且多數是集中於餐廳、超商店員等,與學習科系無直接相關的「低階打工」,純賺錢的動機遠超過學習的需求和收穫!畢業後也難以順利找到可學以致用、一展長才的工作,更遑論職涯發展和實現夢想了!
青年到底是西進大陸、港澳升學比較正確,還是聽蔡總統的話,加入南進政策大軍比較有前途?政府有責任應該說清楚!
面對今日在價值觀、現實生活、未來前途都十分分裂、衝突、不可預測的台灣,我們需要傑出有為的領導人帶領台灣走出困局。期盼民國109年(二○二○)總統大選,我們能做到非藍綠主導,以解決現實問題為主的政策方向辯論,讓全民更樂於參與,展現成熟民主的風範。對於高度爭議性的統獨問題,採政經分離大原則,避免台灣內部分裂危機,先搞好台灣經濟發展,再討論兩岸政治面議題。以超越政治立場的高度視野,以國際市場的宏觀,擬定青年政策,培養未來有充分能力走向全世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一代台灣青年。
許台灣青年一個可實現的夢是台灣永續發展的磐石根基







畫中有話/有錢拚觀光 沒錢蓋車亭


2019-04-07 00:43 聯合報  文/杜建重
攝影/杜建重

台東太麻里,一名老婦蹲在車水馬龍的省道旁,藉著路旁電線桿上路標所產生陰影遮擋陽光,等候公車的到來。
為兌現蔡總統「補助常態化」承諾,觀光局從去年起接連推出各項補助方案,砸錢拚觀光,政府寧可把錢撒在觀光大道,卻對改善景點周邊偏鄉小鎮的生活需求,顯得意興闌珊。
擁有美麗海景的多良車站是鐵道迷朝聖的景點,因遊客湧入,目前正大興土木增加基礎建設,但景點整修再完善,都只是過客的掌聲改善人民的日常需求,才是政府最重要考量








稅制崩壞 才是貧窮的主因


2019-04-06 23:48 聯合報  林騰鷂/政經法制學者(台中市)
總統蔡英文日前到雲林和青年座談並允諾為低薪族免稅,研擬未來月收低於3萬元,或一家4口年收少於123萬將免稅,釋出大利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五日到雲林「一日遊」,在北港碧水寺和青年談及低薪問題時,表示對月收低於三萬元,或一家四口年收少於一百廿三萬將考慮免稅。這個舉措不甚妥適,因總統雖可任免行政院長,但對具體免稅額度,實無逾越財政部及行政院會議之職權。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係為確保納稅者權利,實現課稅公平及貫徹正當法律程序而制定,各項租稅優惠之擬訂,依該法規定應舉行公聽會並提出免稅、減稅等稅式支出之評估蔡總統對群眾急切允諾免稅,有亂法之虞
多年來,由於財政部缺乏擔當,搞錯自己角色。例如,產業創新條例十年租稅優惠將於今年底落日,財政部長還表示同意延長,要來拚經濟。殊不知,拚經濟並非財政部主要本務。數十年來,從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到產業創新條例的企業租稅減免金額,已多達一兆一千八百五十三億元造成高科技代工業者租稅負擔率偏低,而依據總預算案之民國107及108年(二○一八與一九年)營利事業所得稅五十六項稅式支出中,所謂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五年免稅優惠,仍占所有稅式支出金額排名第一稅制扭曲持續
新貧階級激增的隱憂,卻是不斷提升,國內最大兼差外包網站JCASE公布的「上班族貧窮痛苦指數大調查」發現,原本被認定是「中產階級」的上班族,有高達七成五自認經濟狀況屬於「貧窮」,更有二成五的貧窮痛苦指數到達最高級,以前占社會最多數的「小康」階層,只剩下三趴。顯示薪資低、物價漲,已經是絕大多數人的夢魘
中研院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六月的賦稅百頁建言,已指出當前稅制缺失,是薪資稅負過重,租稅負擔率偏低,財政赤字過高,讓國家陷入貧富差距日漸擴大、政府債台高築,世代剝削加劇的泥淖四年多來,政黨雖輪替,也不斷提出稅改,卻避重就輕、頭痛醫腳,只處理所得稅制,不全面檢視稅負分擔之不均若不做好跨越稅系重新布局,稅制崩壞將日益加劇!







被美當籌碼 總統府還在自圓其說


2019-04-07 00:42 聯合報  朱文心/教(台北市)
時代雜誌報導,川普政府暫時擱置售台F-16V戰鬥機計畫。總統府表示,相關程序進行中,並無擱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時代雜誌引述美方官員說法,美國總統川普已暫時擱置售台戰鬥機事宜,官員憂心川普為求貿易協議,對北京姿態可能軟化。我統府單位隨即強調,美方正就軍售案進行相關審查,全案未擱置。
相對美中貿易談判之重要,對台軍售案實在沒那麼急迫,因此被暫擱是可想像的事。雖然國人對之並不滿意,但這應是足以預料之事,凸顯美中關係與美國協助台灣自衛間取得平衡,確實有其難度。畢竟從川普角度,美中貿易協議是塊大肥肉,對台軍售只是一片小碎肉
川普政府拿台灣當誘餌,逼迫中國在貿易談判就範,我相關單位的首長們,卻樂於為川普作嫁,在旁邊敲邊鼓,弄得兩岸間相互踐踏,讓川普占盡便宜;此乃兩岸當局的自取其辱,完全怨不得別人美國政府伺機在兩岸間見縫插針,勢必讓兩岸沒有好日子過,台灣連購買美國過時武器,都要面臨延宕之命運,情何以堪?
其實川普政府的整體策略中,唯一沒有列入考量的地方,就是所有台灣人的內心感受;因為蔡英文政府憚於發聲,又每每唯川普政府是從。因此川普政府的決策過程,幾近於全面抹煞掉台灣的存在,延後本件軍售案即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堂堂中華民國政府,每逢遇到攸關本身權益的重大事項,卻屢屢插不上話來,任人宰割的話,還有什麼尊嚴可言







美軍來援?川普不是艾森豪


2019-04-07 00:39 聯合報  丘智賢/軍事研究者(台北市)
時代雜誌引述3名美方官員說法,表示美國在敲定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協議前,川普政府已暫時擱置售台F-16V戰鬥機計畫;但總統府表示,相關程序進行中,並無擱置。國防部和外交部也雙雙否認。 (路透資料照)

隨著民國109年(二○二○年)選戰逼近,民進黨選情吃緊,「戰爭牌」、「親美牌」屢屢成為籌碼,美方宣布早有軍方人員派駐在台協、美方川普擱置出售F-16V等聳動新聞,適必天天牽動選情,美國到底會對台灣安全採取何種態度?現實是,川普不是艾森豪,當下兩岸關係亦非當年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時可比。
美軍來援能有多快?民國四十四年一月廿日,一江山戰役結束後,美國總統艾森豪隨即於一月廿四日,咨文國會授權,使用美國武裝部隊,確保台澎安全;一月廿七日,美國空軍第十八戰鬥機聯隊由琉球調駐台灣;一月廿八日,美國國會通過福爾摩沙決議案;三月三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換文生效。
為何當年美軍火速來援?今日還能情景重現嗎?
當時,中華民國仍與美國有正式邦交,且在聯合國安理會中代表中國,東西方冷戰正一觸即發,美國多數民意都支持身為二戰英雄的艾森豪總統,抵擋蘇聯的進一步擴張行動。今天,蔡政府只能以駐台北美軍人數超過北京大使館而沾沾自喜,其餘付之闕如。
民國四十年開始,美軍顧問團已重新恢復在台北辦公,首任團長蔡斯少將,除積極協助國軍訓練外,面對美國各界對於國軍抱持懷疑不信任感,更時常利用國會議員走訪亞洲機會,積極建言呼籲,給予國軍支持,必能成為勁旅;更重要的是,在一江山戰役當中,曾與共軍在朝鮮廝殺的美軍顧問,在大陳親見守軍王生明將軍所部,在敵人五萬餘發砲擊,外援難至的情況下,仍多次奮勇反擊逆襲,戰況慘烈,深感尊敬;美方相信,國軍確有抗敵決心,不應該在此時拋下夥伴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政治人物更不應該因獲取權位之私,陷國家與人民於危殆,蔡總統巡視空軍基地,口口聲聲寸土不讓、主權不退,與國軍奮鬥到底,但她有沒有想過,按照憲法,國軍絕不可能,也不應該為她修改國號後的中華民國台灣而戰
一位是商人,一位是二戰英雄,時過境遷,川普不是艾森豪,算盤一打,可能變卦,真正保障國家安全的,是政治領導人物慎戰備戰的思慮。光是喊打喊殺,經濟下滑,怎麼會有堅實國防?相比之下,「台灣安全,人民有錢」,說的還是靠譜得多。







軍購案受阻 台灣牌的悲哀


2019-04-07 00:36 聯合報  孫大明/自由作家(新北市)
時代雜誌引述三位美國政府官員的說法,指稱川普政府暫時擱置對台灣的F-16V戰機軍售案。 (美聯社)

台北向美國購買F-16V戰機一事,波瀾再起據時代雜誌引述美國官員說法,此一軍購案已遭川普總統擋下,原因是美中經貿談判近尾聲,白宮不欲此事損及可能出現的經貿協議;更何況,此一協議最後可能會在川習會上簽署
其實,此軍購案受阻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此軍售案,一開始只是美國防部單方面作業,並非經過長期縝密思考的過程;而且是在非常短時間就定案的事;更麻煩的是,其他相關部門對此事並不知悉;這在美國的相關作業中是個大忌。
當前反華情緒高昂是事實,或許當時美國防部提出此案時,被認為是可藉此對北京施壓;但可能未深思的是,美國與中共正就雙方當前首要議題-經貿衝突達成共識的關鍵時刻,這個對台軍售卻反而成為美「中」(共)雙方協議的絆腳石,這其實就是一張的悲哀
如深究此事發生結構,當然是川普政府的內部問題。美國當前除了是有兩個「平行政府」(一個指川普及其集團,另一個則是以傳統概念為主的建制派)之外,還有就是內部的混亂。所以,當下沒有一個完整、統合可行的「中國政策」。華府現在大致認為,美國與中共雙方所存在的,是一種戰略競爭」(Strategic competition的態勢但如何面對、解決,則是莫衷一是,無人協調於是各有各的說法作法
對台F-16V軍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所以說,它是一個單一機構的產品,沒有經過國務院,沒有經過白宮(其實,經不經過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意義並不大,因此人的意識形態之執著,遠超過國家利益),思慮絕不可能全面,踢到鐵板的機率,自然很高。
但是一切的重中之重,仍不外乎是老闆的利益。川普當前「通俄門」案既過關,其餘最重要的就是他明年連任問題;美國的經濟,尤其是川普最在意的股市,事實上已經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這對川普的壓力甚大;如果再因為對台軍售而使得幾近達成的協議泡湯,進而危及川普連任大事,那才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這樁軍售只好擱置說本案擱置是好聽,以後只要有美國與中共的角力,本案不確定性就依然存在
美國既在本身不確定性中把台灣當成一張牌來打,那往後這種案件必層出不窮;於是,民進黨政府親美日的外交作為,勢必隨時準備享受這種雲霄飛車的快感。
來自美方的訊息非常諷刺;「除非川普介入,否則美國對中國敵意更高」。但以川普現下的作法與需求,民進黨政府又該往何處去?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  葉銀華/為保戶得罪股民?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薛承泰/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  盛治仁/NCC罰媒體…God bless Taiwan
◆  黃介正/《臺灣關係法》四十周年
◆  陳亮恭/長照可否共享經濟?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2019-04-06 23:40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民進黨初選蔡賴之爭愈演愈烈,蔡英文6日表示會全力配合,讓協調小組發揮效用。 記者賴于榛/攝影

想連任的總統,當然不喜歡黨內有人出馬跟他競爭,也當然不願意參加黨內初選,更當然希望全黨應排除萬難一致擁戴他。
蔡英文最近的心情應該就是如此。她說「司機是不能換的,換了司機就會倒車」,這句話說給選民聽,也是向黨內同志喊話;她頻頻打「統帥牌」、「國安牌」,這些牌打給選民看,其實也打給黨內同志看。
但黨內初選是民主選舉不可或缺的程序,現任總統無懼黨內挑戰而在最後勝出,更可能變成民主佳話。民國57年(一九六八年),美國民主黨辦理總統初選時,挑戰現任總統詹森的有尤金麥卡錫羅伯甘迺迪等人,都是有實力的超級大咖;民國69年(一九八○年),卡特尋求連任時,民主黨內有比他更孚眾望的愛德華甘迺迪在初選時跟他競爭;民國73年(一九八四年),尋求連任的雷根,在共和黨初選時被費南德茲史達森挑戰;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想連任的柯林頓在民主黨初選時被拉羅奇挑戰;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尋求連任的歐巴馬在民主黨內雖然沒碰到像希拉蕊那樣的大咖挑戰,但卻有十幾位名不見經傳的人參與黨內初選。
這些例子中的美國總統,即使包括卡特在內,當時都是政績斐然的總統,但黨內仍然有人想要挑戰他們,除了詹森在初選過程中突然決定放棄尋求連任外,其他被挑戰的總統都在黨內初選獲得提名,也都在大選中贏得勝利。可見尋求連任的總統接受黨內初選挑戰,乃是民主常態,並非特例,而且即使是政績再好的現任總統,黨內也有人想取而代之,沒有人會有「我是不可或缺的」、「我是不容挑戰的」錯誤想法。
以詹森為例。在他任內,白宮陸續完成了民權法案投票權法案的立法,推動向貧窮宣戰的大社會計畫,以及醫療保險社會福利政策,這些政績都是史上第一次,都少有其他總統可比,如果不是因為陷入困境的越戰,讓他決定放棄連任,詹森仍有可能贏得民主黨的黨內初選,甚至在大選中打敗尼克森,而讓歷史改寫
尋求連任的總統被黨內人士挑戰,在美國是常態,在台灣其實也有前例。李登輝在民國79年(一九九○年)尋求連任時,當時國民黨內雖然還沒有初選制度,但反李的非主流派人士卻推出林洋港與蔣緯國搭擋挑戰李登輝,後來是因為八大老出面斡旋,才讓林、蔣退選,李登輝不但贏得連任,在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的總統選舉中,即使國民黨分裂,林洋港與郝柏村陳履安與王清峰,脫黨另組搭檔參選,李登輝仍以五成四的得票率大勝。
李登輝當年不滿非主流派的挑戰,曾經一度擬好退選聲明,蔡英文現在被賴清德挑戰,心中之不滿與李登輝當年應該不相上下。但賴清德不是林洋港,勸退談何容易?國民黨當年有八大老斡旋,民進黨卻不擅長搞這種封建政治,更何況,黨內五人協調小組其實心中各有所屬,很難扮演魯仲連的角色,初選顯然勢在必行。
如果停辦初選,讓蔡英文無對手而勝出,民進黨勢必分裂,即使蔡英文贏得提名,但一個分裂的政黨,一個以不民主方式獲得提名的候選人,又怎麼可能在大選中贏得多數人的信任?
這些後果,辣台派與辣台妹都應該知所警惕,否則,即使從中國那裡撿到好幾把槍,卻可能在民主這條路上丟掉更多的槍;蔡英文很喜歡「想想」,那就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吧。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