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點燃匯率戰火 恐全球皆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9374/web/

.聯合報社論/只聞好鬥蔡主席,未見治國蔡總統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的去人性政績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點燃匯率戰火 恐全球皆輸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點燃匯率戰火 恐全球皆輸


2018-07-23 01: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專訪中指出,他已經做好準備對中國出口美國的所有5,000億美元商品課徵關稅。他還說:「中國無法跟我們匹敵;否則我們總是處於不利地位。」但另一方面,川普又發推特表示:「中國、歐盟和其他國家一直在操縱本國貨幣,並壓低利率,而美國卻提高利率,美元一天比一天強勢,奪走我們的重大競爭優勢。」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亦附和,美國正密切觀察中國是否操縱匯率。這些談話顯示美中貿易戰可能蔓延至美中乃至全球匯率戰。
迄今為止,美中貿易戰已開打的是7月6日生效、第一波各自向對方約34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徵25%關稅;第二波約160億美元商品相互徵稅清單最快8月實施,但兩波共計500億美元商品相互徵稅,占美中貿易總額比率約僅2%上下,影響有限。真正有強大殺傷力的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7月10日所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的清單,最快今年9月就會實施;因為中國進口美國商品僅1,300多億美元,在報復「數量」已明顯不足下,如何做到「質量型」報復,北京明顯已陷入兩難處境。川普揚言,已經做好準備對全部5,000多億美元進口中國商品課徵關稅,並放話中國無法和美國匹敵,其所恃者就是雙方進口對方商品高達3,750億美元的差距。
儘管川普在商品關稅戰上有恃無恐,但爆發貿易戰後,美國商品價格競爭力卻不升反降,主因在於美元轉趨強勢,對中國大陸、歐盟、日本等主要貿易國貨幣皆明顯升值,削弱美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
從川普競選總統以來,即不假辭色指控中國大陸、歐盟、日本等藉操縱匯率謀取貿易利益,尤其是針對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在川普上任不久,更嘲諷中國是操縱貨幣的「總冠軍」,並嗆聲日後「走著瞧」。因為川普的喊話,美元指數從2017年1月初的高點一路下挫,至今年4月初跌幅逾13%;同期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升值逾10%。在美元走勢疲弱下,川普顯然將對中國貿易戰核心放在關稅之上,而在人民幣匯率上暫時放北京一馬。
然而,從4月3日美國公布第一波加徵關稅清單後,美元走勢開始逆轉;隨著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人民幣兌美元亦一路走貶,到上周五人民幣匯率貶至6.779元兌1美元,再創近一年多新低,累計貶幅達7.3%。而各國貨幣亦紛紛跟貶,從4月3日到上周五,歐元兌美元貶值5.55%,英鎊貶7.65%,日圓貶5.69%,韓元貶7.01%,新台幣貶5.10%。
主要貿易國家貨幣紛紛貶值,尤其是人民幣貶值,大幅抵消加徵關稅的效果,中國輸美商品迄今僅340億美元加徵25%關稅,但去年總計進口值逾5,000億美元的商品卻因人民幣貶值享有等同逾7%的折價優勢,中國獲取的貿易利益反多過美國,這豈是川普所能容忍。
川普再發獅子吼,將箭頭對準中國、歐盟等操縱匯率,可說是吹起全球匯率戰的前奏,其效果在短期可能造成市場預期心理,讓美元走勢和去年一樣由強走弱;相對上,只要人行減少干預,人民幣匯率亦可望在6.8關卡止跌回升。但弔詭的是,一旦美國持續擴大對中國關稅戰的規模,人民幣理所當然會有愈來愈大的貶值壓力,即使人行干預,也很難扭轉人民幣弱勢。而川普既要打贏對中關稅戰,又要人民幣不貶值,豈不是緣木求魚?
至於川普同時將箭頭指向聯準會升息,也很不理性,因為現在美國經濟表現好,失業率在歷史新低,且國際油價飆高,加上關稅加徵造成部分物價上揚,聯準會為降低通膨壓力,升息乃勢所必然米努勤指川普總統已明確對他表示支持聯準會獨立運作,希望這是真話,否則,一旦關稅戰加上匯率戰貨幣戰,必然天下大亂,沒有一個國家會是贏家,包括美國。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的去人性政績


2018-07-23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賴清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賴德清近日公開宣揚蔡政府政績,說蔡總統在年改上路後沒有「大肆慶祝」,反而向軍公教致謝與道歉,這就是謙卑。此話引起外界反感,連蔡英文次日都公開打臉他,說年改「不是可以大肆慶祝的事」,因為過程中有人做了「犧牲」。
賴清德屢次發言不當,引發外界嘲諷,主因是他眼界不夠寬廣,又缺乏同理心。例如,接見醫療奉獻獎得獎人時,他憑刻板印象說「男男同性戀是愛滋病主要成因」;對於長照照服員薪資太低,他要大家「當作做功德」;北部居民反深澳電廠,他聲稱會用「乾淨的煤」;民眾擔心電力不足,他回稱沒有缺電問題「只是剩得不夠多」。種種不知所云,出在他不認真看待問題,無法理解人民的感受,以為憑權力就可以做出政績
賴揆在台南被奉為「神」級人物,但一到中央當官,立刻就洩了底。問題並不在天龍國百姓太刁,而是賴清德的政治深度一測即知,他一開口分析問題或指示政策,就露出其淺薄。正因如此,他才會把北檢起訴馬英九的三中案拿來說嘴,甚至把國民黨規畫動工的蘇花改也說得口沫橫飛。
閣揆面對問題,若以為光用脣舌即可應付過去,那人民要政府幹嘛?何況,侵害了民眾權益,還擺出勝利者之姿,這人性何在?賴清德意識形態偏執,幾度不顧身分強調自己是「台獨工作者」,弄到兩岸關係急墜。他用不帶人性的眼光談政績,莫非把人民當草芥?







聯合報社論/只聞好鬥蔡主席,未見治國蔡總統


2018-07-23 00: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面對年底選戰,蔡英文總統定調是「改革與反改革」之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清理完年金改革的戰場,架構起「戰鬥內閣」,起訴了前總統馬英九,蔡英文政府節奏分明地擂起了年底選戰的戰鼓。蔡英文一次又一次說,如果我們在政府、在國會、在輿論上奮戰的議題沒有辦法讓基層理解;如果我們跟反動勢力的對抗無法讓大眾知道,那就是我們的問題。正如蔡英文在「三三會」上強調的,民進黨在經濟上的期中考成績可以接受最嚴格的考驗,但她「不允許有人用偏見來唱衰台灣」。
蔡總統不斷厲聲指責,過去的政府太怠惰;她並說,要有自信地告訴台灣人民,台灣正在變好,不必因為唱衰或假消息而妄自菲薄。她一聲令下,不僅各部會要以「打假新聞」為指標,連新任法務部長蔡清祥都要向「假新聞」宣戰。霎時間,全台風聲鶴唳,讓已殺得血流成河的藍綠戰場更添肅殺。
蔡英文顯然對自己低迷的民調相當不服氣,因而開動選戰列車,毫不避諱地到各地為民進黨參選人造勢,誓言洗刷「中央執政拖累地方」的罪名。此外,她還猛開支票,強調前瞻建設會為地方帶來大改變,要大家力挺民進黨改革。她又稱,年底選戰是「改革與反改革」的戰爭,所以她提醒大家別忘了「不知反省的國民黨」。
當總統都這樣帶頭衝,閣揆賴清德當然也立即跟進,不僅把凍結國民黨六七七億黨產當成傲人政績,還公然地將馬英九三中案遭北檢起訴當成了不得的成就,諷刺馬英九的「天龍八步」是過去「五鬼搬運」的升級。不管賴清德是「誠實」還是「愚昧」,是「直率」或是「大意」,他彷彿全然不知行政和司法的分際,赤裸裸露出一黨之私的姿態。只要能打敗國民黨贏得勝選,這個政府完全不在乎黨政分際和假公濟私。
事實上,民進黨政府已經挾著「完全執政」的優勢在打這場選戰。它不僅凍結了國民黨黨產,讓藍軍財務斷炊;更掌握檢警系統,向國民黨步步進逼。可笑的是,這完全複製了當年國民黨壟斷政經資源的手法,蔡政府卻洋洋自得,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要選民向它致敬。蔡英文忘情地說,年底投票是首次「沒有國民黨黨產介入」的選舉;既然如此,那民進黨到底在害怕什麼,要費這麼大功夫來打已經一窮二白的國民黨?
當民進黨政府為「改革急行軍」加添柴火之際,其失德失政的舉措也一再讓社會流失信賴。蔡總統自詡經濟成績佷好,其實這是託國際景氣復甦之福;台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雖有二.八九%,卻低於周邊國家。儘管股市長期站上萬點,卻是外資有感,散戶無感。出口雖旺,但民眾薪資增幅有限,加上一例一休等政策帶來的物價調漲壓力,老百姓日子過得辛苦,感受不到經濟好轉。加上投資低迷,兩岸政策一直陷在僵局,這些都是民眾對蔡政府失望的主因蔡總統對民情艱苦視而不見,執意拚政治遠重於拚經濟,批前朝遠甚於自我檢討,如此剛愎自用,更讓人為台灣前景憂心。
上任之初,輿論即再三提醒推動能源轉型政策要慎重,但蔡政府堅持己意,不為所動。去年的大停電加上今年的各種小停電,都說明電力危機四伏,總統和閣揆只能一再作出空泛的保證,卻難讓民眾與企業界安心。蔡英文一味強調綠能轉型帶來投資與就業機會,卻完全不顧二○二五非核家園無法達標的後果,更不理會這帶來的空汙代價及國安危機。然而,一有人提出質疑,就被打成「反改革」、「假新聞」,這個政府還有聆聽人民聲音的能力和雅量嗎?
人們只看到為民進黨「黨國一家」打拚的蔡主席,看不到為中華民國存續而努力的蔡總統,以至於國家前程晦暗不明,社會分裂難平,亂象持續難安。蔡政府要用憤怒牌及威權牌來打選戰,這樣真能挽回民心嗎?

【重磅快評】葉俊榮的「溫暖」與李遠哲的「背後」

.【即時短評】當「葉」底藏花遇九陽真經 下步棋怎麼走
.【重磅快評】葉俊榮的「溫暖」與李遠哲的「背後」

.【重磅快評】台大選不出好校長?李遠哲,你錯了!
.【重磅快評】對比蔣月惠 蔡英文是虛偽社會正義兜售者
.【重磅快評】「中華民國」講10遍 小英可懂阿通師?
.【重磅快評】蔡政府橫柴入灶硬闖深澳電廠第二關
.【即時短評】吳釗燮醒醒 日本人又要侵門踏戶了
.【重磅快評】不待川普施壓 日本已走向軍事正常化
.【重磅快評】故宮不是台灣的?心虛的歷史課說給誰聽
.【重磅快評】那些小國、矮將在賽事中教大家的事
.【即時短評】學者從政發威!故宮院長「陳老師」上身
.【即時短評】台南市長勝選關鍵 誰先整合成功就有機會
.【重磅快評】蔡八問怎堪民一問:當前誰在執政?






【重磅快評】葉俊榮的「溫暖」與李遠哲的「背後」


2018-07-23 09:53 聯合報  主筆室
葉俊榮出任教育部長後受訪表示,管案不夠有溫度,他會跟當事人溝通。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同於前兩次的硬拔管,民進黨政府這回出手堪稱軟硬兼施,由新任教育部長葉俊榮發動暖男溫馨攻勢同時,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也跳出來說管出線「背後有很不好的事」,或硬或軟,目標都只有一個:盼管中閔台大知難而退!問題是,葉俊榮的「溫暖」與李遠哲的「背後」,可真經得起檢驗?
面對台大校長遴選拔管案僵局,葉俊榮第一時間看似釋出善意,指不宜久拖、希望和台大「進行有溫度的溝通」;但隨著事態的發展,如今再也明白不過:葉俊榮所謂的「走新路」,就是台大得自我埋葬風骨、管中閔更得為無校長僵局導致的台大不可測結果負全部責任。
豈不見,葉俊榮上任後即傳出與台大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維昭會晤,並要求重啟遴選。顯然葉俊榮是延續前部長吳茂昆的法律見解,既認為台大只是教育部隸屬的下級機關,又片面認定台大校長遴選過程有重大瑕疵。如此「先射箭再畫靶」心態還說是「有溫度的溝通」,只怕更像是「溫水煮台大」。
葉俊榮莫非竟忘了,他才說過第一條路,就是教育部認定利益迴避部分有重大瑕疵,要求台大重啟遴選,並指這個選擇是教育部與台大「已經火車相撞」,不可能採行。顯然葉俊榮非常清楚,在他上任前教育部早已多次向台大釋出此訊息,卻均被台大遴選委員會、甚至台大最高權力決策機構的台大校務會議給打回票。在訴求「走新路」同時卻又走了回頭路,不是玩弄全國人民又是什麼?
如此既陽光又陰暗的兩面手法,還真有點像是披著暖男面具的「恐怖情人」哩!果若管中閔私下與葉俊榮會面或溝通,難保不會被「人格分屍」。
至於李遠哲所指「管被拉上來,前面幾個候選人被拉下去,背後有很不好的事」,從理應重視證據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口中講出這段話,就更讓人不寒而慄,如此毫無具體事證的含糊指控,還真應驗了管中閔於拔管第一時間回應的「莫須有」三字。
李遠哲又說,管中閔案如果看成是政治干預學術自由,這是完全不對的,更是讓人強烈懷疑他對學術自由的理解與認知。試問卡管拔管至今,那一個動作跟民進黨政府無關?不過社會大眾還真得感謝李遠哲,若不是他親自跳出來說明,外界又豈知管案的「背後」只是單純的民進黨政府高層作為?
如今民進黨政府傾力要台大向政治低頭之心昭然若揭,這次更出動兩「傑出台大校友」分別扮演白臉黑臉拔管。只不過,當管中閔在美國坦言,「曾經因壓力很大想過放棄,但陳維昭告訴他,整個台大堅持的不只是校長這個位子,而是台大的自主不容干預」之後,情勢再也明白不過,套句網紅語:先不要管台大或中閔了,俊榮,你赴陸「講學」到底拿獲得了多少「溫暖」?而遠哲,你又是否說清了中研院勢力介入台大校長遴選的「背後」?







【即時短評】當「葉」底藏花遇九陽真經 下步棋怎麼走


2018-07-23 12:03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校長遴選案是一個歷史奇案,外界難以探窺整個黨國機器為何運用行政、立法、司法、監察各種力量,甚至「折損」兩任教育部長,歷經半年有餘,窮盡洪荒之力、獵殺一名學者。
前教長吳茂昆在任內火速拔管,以台大校長遴選委員及被推薦人有利益未迴避的疑慮,駁回管中閔聘任案,不過,台大遴委會拒絕重啟遴選,台大、台大學生和管中閔本人也分別提出訴願,目前台大校長只能改由他人代理。
新教長葉俊榮一上任更立即宣稱首務解決管案,強調「有溫度的溝通」,讓外界彷彿看見一盞明燈,以為葉應可兼顧「格調」與「政策」,讓人有所期待。但現在看來,仍是灰暗不清、撲朔迷離。
民進黨原本希望透過葉俊榮的善於協調,解決台大校長人事爭端。但沒想到,葉俊榮上任一周,即面臨震撼教育,深陷雷區,包括中研院、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旋即飛身躍上擂台,出手重啟「拔管/反拔管」的火線對峙戰場。葉幾次想與管中閔聯繫,卻等不到回應。
葉俊榮說,教育部希望台大重新遴選,但台大不願意,因此火車對撞;若是交由司法單位處理,曠日廢時。因此他一再重申,希望和關係人展開「第三條路」。但實際推敲,這條路可能又是一條「死胡同」。如同管中閔所說,「如果已經把路設好了,還要溝通什麼?」
教部、府方苦心清理拔管戰場,讓台大重啟遴選或管中閔自行退讓的第三條路,只怕步履維艱,因為管中閔已明確表態「不退」,會繼續跟台大站在一起,而葉俊榮也不可能無視綠營拔管壓力,讓管順利上任。因此,這仍是盤死局。
葉俊榮說「拔管案是活的」,管中閔接受專訪直指,「解鈴還需繫鈴人」,整個拔管案是死的還是活的,要看拍板決策拔管的統治者心底,那個結是死的還是活的。
電影《一代宗師》有段台詞,「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倒下。無論什麼門派與招數,站著的人就是勝了。拔管案一日不落幕,只會加深民進黨年底選舉最大的隱憂
葉俊榮一身「葉裡藏花」的功夫,在內政部處理文化總會與婦聯會,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負高層所託。轉身坐上教育部長,葉俊榮的「葉底藏花」,對上管中閔的「九陽真經」,功夫兩個字,是不是也一橫一豎?
目前看來,葉俊榮的三條路似乎都「不通」,且就怕政府存心在拔管戰場上繼續糾纏,不肯放手,只會越來越僵。台大校長遴選案後續會怎麼走,端看葉俊榮是否能進退有據,尊重台大遴委會經合法程序所作出的決定了。

聯合筆記/說一套做一套

.主導教改又介入大學自治 李遠哲是幾流的中研院長?
.教授投書/李遠哲長期壟斷資源 有資格批評台大?
.評估非核家園衝擊 勿蹈日本覆轍
.蔡政府真心捍衛中華民國?
.聯合筆記/說一套做一套
.世代共榮/彈性新思維,迎向下一個台灣
.提高見警率 預防遠勝制裁
.漫畫/改革?下一代走迷宮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說一套做一套


2018-07-23 00:59  聯合報  陳言喬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赴美演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赴美做「有溫度的溝通」,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回應稱,民進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陸委會隨即回批大陸才是「言行不一」。兩岸互批對方,各自叫陣仍無交集
兩年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從大陸逕自押回我詐騙案嫌犯、片面開航M五○三航路,到奪我邦交國、機艦繞台、壓迫國際企業更改我名稱等,種種作為被我方視為惡意的展現(表面兩岸一家親,實則銷溶中華民國)
陳明通此行赴美重提蔡總統就職演說中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提出兩岸歷史連結與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除傳達對陸善意,也在告訴美國人,蔡政府努力維持現狀,仍遭到中共的無情打壓,責任不在台灣,而是中共。
但看在大陸眼裡,陳明通即使左一句中華民族,右一句中華民國,也只是一連串為蔡政府包裝台獨的華麗詞藻這兩年來民進黨「去中國化」速度趨快、範圍擴大,聯美、聯印制中,最高行政首長表態自己是「台獨工作者」,最近連故宮都要台灣化(表面維持現狀,背地大搞台獨)
陳明通學界出身,與大陸涉台學者熟稔,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前所長周志懷等大陸學者都直稱他「阿通」,大陸學界認為講中華民國的「阿通」私底下是可以溝通的,但做了民進黨的官,阿通檯面上的話恐怕就要打個大問號
問題就在兩岸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所有的傳話都沒有意義,也沒有效度與信度。大陸要的是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但民進黨對大陸最在意的國家定位核心問題始終不回答,且暗地搞台獨。
兩岸關係走到現狀,是互為因果、惡性循環造成,勤走兩岸的阿通很清楚重啟兩岸對話的門在哪裡,但他即使有個人的善意,也難敵多數民進黨人的國家終極戰略—一個獨立的新國家。陳明通的「善意」也成了大陸眼中的口水
民進黨找了大陸人脈廣的陳明通,配上「最會溝通」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姚人多,兩岸依舊無解,問題還在小英身上。大陸的「聽其言觀其行」且看蔡政府要怎麼走下去。
蔡英文在二千年任陸委會主委時曾說,台灣無法逃避「一個中國」問題,從文化、地理來看,「未來的一個中國」是台灣民眾唯一的選擇,台灣沒有空間與可能性去逃避一個中國的問題。並稱,「一個中國」可能是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兩岸共同存共榮的一個體系,我們必須與中國大陸建立一個有意義的政治關係。
對照今天的蔡總統與十八年前的談話,同一人的態度竟如此天壤之別。大陸要期待蔡總統回到蔡主委身分已是不可能,但蔡英文並未告訴外界是什麼原因造成她的轉變,如果她能有套合理動人的理由和論述,或可說服並凝聚國人向心力,否則前後不一或說一套做一套,不僅兩岸關係嚴峻,也讓國人莫衷一是。





主導教改又介入大學自治 李遠哲是幾流的中研院長?


2018-07-23 00:59 聯合報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前校長(台北市)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中)和教育部前部長杜正勝(右)、吳茂昆(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說:台大選不出一流的校長時,有朋友問:你擔任過三所大學的校長,對李遠哲此語,有何看法?跟朋友說:我也擔任過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成員都是一時之選,遴選委員們經過多輪投票選出的校長當然是一流的校長人選。
通常,當有人在批評他人是二流或三流時,我都會觀察,他自己的工作本分做得如何!因為自己本分都做不好,應該先自我反省改進,哪還有時間及資格批評別人?我評價一流到三流官員,有一定的標準。首先,有骨氣捍衛該職位的立場及理念,就是一流人才。其次,為了當官,上面既然交辦了,就勉強去辦,這算二流人才。等而下之,為了討好上面,上面交辦錯誤的事情,想盡辦法抹黑栽贓要辦的對象,這就是三流人才。
台灣有兩個職位,要超然中立,遠離政治。其一,就是中央研究院。當年,蔣介石擔任總統時,任命胡適為中央研究院院長,在胡適就職典禮上,蔣介石致辭說:中央研究院不但為全國學術最高研究機構,要配合當局早日完成反共抗俄使命。胡適致答辭時,當場指正說:總統,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就是提倡及研究學術,無關反共抗俄使命。胡適面對權傾一時的蔣介石,捍衛中央研究院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的使命,真乃是一流人才。胡適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期間,全心投入提升中央研究院的學術研究,遠離政治,遠離外務。
反觀李遠哲,擔任中研院長,既不超然中立,又積極介入政治每次重大選舉都要出來發言其次,處處介入外務。舉國皆知的一項就是「教改」。李遠哲不是學教育的,卻主導教改。結果,連監察院都因為「教改」影響國家產業競爭力,而提出糾正。朋友說:對中研院院長的職務而言,李遠哲屬第幾流,我清楚了!
那對此次台大校長任命的發言呢?跟朋友說:李遠哲當年推動大學自治,我不知道現在他為何介入台大的大學自治?一個背棄自己理念的人,又是幾流的人呢
台灣第二個要超然中立遠離政治的是教育部。教育為什麼要超然中立?歐洲中世紀長達一千多年的黑暗時期,就是宗教控制思想是以,任何箝制思想的外力,都不進入校園
蔣介石任命的台灣第一位教育部長程天放當過德國大使,他的大學自治自主理念影響著蔣介石程天放在被蔣介石任命教育部長時,蔣介石問他政治與大學的關係。程天放舉德國希特勒的例子,當柏林大學有人批評希特勒,有人建議希特勒進柏林大學逮捕批評的人士。希特勒反對,他說,他不敢驚動擔任過柏林大學教授的哲學家的靈魂這三位影響德國甚至世界的哲學家,就是康德、哥德及費希德尊重知識,不讓外力進入校園,讓歐洲從黑暗大陸,而後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理性主義,到引發工業革命,締造了歐洲的榮盛。朋友說:沒錯,不當外力不該進入校園,況且,民進黨不是長期高喊「黨政軍退出校園」嗎?民進黨任命的這幾位部長的作為,完全背離民進黨當初的理念。我知道他們是幾流的了!





教授投書/李遠哲長期壟斷資源 有資格批評台大?


2018-07-23 00:59 聯合報  姜文瑜/大學教授(台北市)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說「台大沒有能力選出一流校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遠哲頂著諾貝爾獎的光環,卅多年來縱橫台灣學術界,不但坐擁國家供給的最優渥資源,也拉拔了一批又一批從美國返台的李氏子弟兵占據了台灣學術界,尤其是中研院各個重要職位,長期把持國家學術資源李遠哲主掌中研院十年,中研院預算大幅膨脹,而同一時間全國各國立大學的資源卻不斷在減少
但是,請問中研院有做出一流的研究嗎?他一手提拔的翁啟惠、吳茂昆,拿了國家無數資源,又對台灣有什麼貢獻呢?他一手策劃而其後杜正勝執行的教改,除了造就了台獨意識,還成就了什麼呢?
尤其,李遠哲在民國95年(二○○六年)退休前授意中研院通過組織章程修正條款,建立所謂「諾貝爾條款,規定凡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員可以終身擔任「特聘研究員」,不受退休年齡限制,每月最多可領五十萬元薪水。為了杜悠悠之口,該條款又加入「或相當之全球性殊榮」的研究員,也可以享有相同的待遇,即不必退休,坐領最高五十萬元的薪資。於是,許多與李遠哲親近的研究員紛紛呈報自己也曾獲得該領域等同諾貝爾獎的榮譽,成了特聘研究員,不受退休年齡限制,坐享高薪。
這樣一個在台灣享盡榮華富貴,卻留下許多負面影響的人,有什麼資格批評台大





評估非核家園衝擊 勿蹈日本覆轍


2018-07-23 00:59 聯合報  楊之遠/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主任(台北市)
法國總統馬克宏決定停止減核,以避免危及法國能源安全。圖為法國核電廠 (法新社)


民進黨執政後能源政策以非核家園為核心,並提高再生能源及天然氣,降低燃煤的發電比例,這樣的舉措使得我國未來能源安全充滿了挑戰。
民進黨堅決廢核,國民黨支持核電。兩黨能源政策思維不同,在政黨輪替之下,能源政策擺幅加大,能源成本亦隨之增加。這種由於政黨不同,造成能源政策大幅改變的案例全球屢見不鮮
例如美國民主黨歐巴馬總統支持巴黎氣候協定,嚴格管制燃煤發電,而共和黨川普上任,否認氣候暖化,支持燃煤發電,並停止再生能源補助。
德國民眾早自民國60年代(一九七○年代)即開始反核運動,九八年社會民主黨與綠黨贏得選舉,施洛德總理與核電企業達成將核電廠運轉壽命限為卅二年的協議。二○○九年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勝利,梅克爾總理又決定將核電廠延役。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反核聲浪高漲,梅克爾聯合政府決定關閉部分核電廠,其餘核電廠將於二○二二年除役。由於核電減少,為降低成本促使德國燃煤發電比率上升到百分之卅七,其中有一半以上係使用當地品質較差的褐煤,影響德國空氣品質
相反的,一五年法國通過「能源轉型法案」,旨在促進法國電力結構多樣化,預訂於二五年將核能發電占比自百分之七十五降低至百分之五十。但一七年馬克宏領導的前進共和黨贏得總統大選後,決定停止該減核目標,避免危及法國能源安全。並堅定支持對抗全球暖化,以核能及再生能源做為達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手段。
日本於福島核災後即將全國五十個核反應器關閉當時民進黨首相野田佳彥宣布計畫將在二○四○年之前淘汰核電。但廢核導致日本消費者電價急劇上漲,貿易赤字增加,電力公用事業收入損失慘重,並使日本經濟陷入嚴重危機。二○一二年自民黨安倍晉三當選首相,宣布不延續零核電政策,並計畫未來增設四十一個新燃煤發電廠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近日分析比較啟用不同數量的核反應器供電情景(五座、十座、十七座)的效益,發現使用的核反應器愈多,則供電量、能源自給率、真實GDP均隨之增加亦愈多,同時單位發電成本、進口石化燃料費用、二氧化碳排放亦隨之大幅降低。這也就是即使福島核災民眾餘悸猶存,安倍政府卻仍堅持啟用核電的原因
前述顯示即使各國能源政策常隨政黨輪替而調整,但能源安全仍為最優先考量,其次為能源成本。我國與日本之能源情勢極相似,幾乎全部仰賴進口,而能源進口成本高達總GDP的十分之一建議經濟部能源局等幕僚單位及相關能源智庫,應以日本為例,仔細評估非核家園政策對我國能源安全及各項經濟效益之衝擊,向社會大眾及產業界公布,並提供決策階層參考,避免重蹈日本廢核覆轍





蔡政府真心捍衛中華民國?


2018-07-23 00:59 聯合報  潘兆民/東海大學政治系暨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台中市)
蔡總統執政兩年,兩岸對抗之勢如螺旋上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政府是真的要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化解兩岸僵局?陳委會主委陳明通在華府,一方面再度重申蔡政府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另一方面又重炮指責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逐漸銷溶中華民國主權,並要求中國大陸必須真誠地面對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存在事實。此等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胸懷與氣度,令人敬佩。
然而,他的上司行政院長仍堅稱自己是台獨工作者;新上任的故宮院長,要將故宮台灣化更令人不解者,莫過於這次安排他於論壇演講的官方基金會,在其贊助下,去年在日本邀集台獨、藏獨、港獨及日本自衛隊員等,共同參與一場宣揚「中國崩潰」的國際研討會
如此,一面以強調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決心,期待化解兩岸僵局另一方面,卻暗中支持台獨勢力與各種意圖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勢力合謀。中國大陸怎麼可能與建立在支持台獨、甚至是奠基在「中國崩潰」立場的民進黨政府產生互信?
這究竟是陳主委個人意見,抑或是民進黨作為執政黨,捍衛中華民國的政策宣示?實讓人難以理解,摸不著頭緒。
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愈來愈小,蔡總統執政兩年,兩岸關係不再和平穩定發展,對抗之勢如螺旋上升。這些現象在馬政府時期,不僅從未發生,還因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外交休兵,擴大國際參與空間,兩岸關係得以和平穩定發展。兩相對照,是誰在傷害中華民的主權?相信陳主委非常清楚,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之間不可能重啟對話,兩岸難以和平穩定發展,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外交空間只會不斷受傷害。
更值得商榷者,既然真心要與大陸和解,為何又嚴詞批評「中國模式」的缺陷與侷限,又暗諷大陸只會金錢炫富、耀武揚威、沒有大人應有的樣子如此聲聲責難,火力全開的要求和解,如何讓大陸感受到蔡政府化解兩岸僵局的善意?事實上,大陸的疑慮仍在,在沒有九二共識,就無民共互信的情況下,兩岸僵局依舊






世代共榮/彈性新思維,迎向下一個台灣


2018-07-23 00:59 聯合報  蔡淯鈴/得人資源整合共同創辦人
上班時間的僵化,使得父母無法陪伴孩子,很多小孩放學後只能去安親班。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多年以來,台灣社會對工作的想像是一元的、很條條框框的。種種工作上的僵固造成今日社會困境。
一、時間上的僵固:我們習慣的工作是朝九晚六,甚至得超時加班。台灣很少有「工作分量少一點」、下午四點下班的機會;或是早兩個小時上班、早兩個小時下班的工作。
很多孩子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找保母或安親班報到,一家人很難一起吃晚餐。很多媽媽因為時間上的困難,被迫工作與家庭擇一。我們的生育率幾乎是全世界最低,我們女性勞動參與率無法提升。也有很多資深人士想繼續工作,但不想一天做八小時,但不知道這樣的工作哪裡有?
二、空間上的僵固:我們相信一定要在辦公室裡,才能執行工作。人們集中於工作機會所在的都會區,很多人得花長時間通勤。也有很多夫妻、親子被迫分離—越來越多的假日夫妻、周末父母、偽單親家庭。
三、工作型態上的僵固:我們主張典型就業,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全職工作,排斥非典型就業。但那些非典型、一天不能上八小時班的人怎麼辦?自閉症孩子、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照顧失智長輩、癌症長輩的子女…他們可能被迫中斷職涯,甚至被迫去做更低階的勞力活。
四、年齡觀念上的僵固:我們在組織運作上,存在著讓年老資深者發號施令,年輕資淺者跟隨的文化。這種觀念,讓當主管的喜歡用比自己年輕的人,不知道怎麼帶領比自己年長的人。這也讓年紀稍長的人,面臨「年紀越大、機會越少」的困境。這個觀念,使得我們難以架構一個跨世代的團隊
彈性工作的真意不在形式彈性,而在思維彈性。當前的台灣,在企業發展、在職場、在社會、在家庭,遭逢很多挑戰。其實,這些都是系統性的問題,要解決,我們需要整體性的新思維。把彈性的因子加入,將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上班時間有彈性:企業若能把開會時間集中在固定的六個小時,譬如,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前後兩個小時伸縮給員工彈性。那麼,一對夫妻上下班時間錯開,一個人可以送小孩上學、另一個可以接小孩放學。孩子就不用上安親班。我們的姊妹,不需要為了家庭而放棄工作。
•工作地點有彈性:針對不須使用現場設備、服務現場客戶的職業類型,若實施全部時間或部分時間在家上班,工作者將不再花長時間通車而疲憊不堪,找工作不再受到產業聚落或區域發展失衡的限制。值得政府留心的是:若全部時間或部分時間在家工作,人們可以就近照顧自己的長輩、再佐以一部分的專業協助,政府所估計的長照照護人力缺口將大幅縮小。
•工作型態有彈性:中小企業可以用 part time 的方式,在可負擔的預算內聘用到好人才。而那些無法工作八小時的人,也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年齡觀念上有彈性:若我們接受一個團隊可以有不同年齡的組成,那麼世代合作、經驗傳承都將成為可能。用彈性的方式工作,承接前輩的知識與經驗,交會出美麗火花。
台灣要怎麼突破種種系統性困難,社會共榮成長?我們需要的是寬廣的心,彼此信任,看到彼此的需要。卅年的民主,讓我們擁有一個多元社會;種種多元讓我們懂得彼此尊重,彼此接納。在普遍缺乏彈性認知的亞洲國家中,台灣是這當中最有條件更新思維,走向更彈性社會的國家。






提高見警率 預防遠勝制裁


018-07-23 00:59 聯合報  李碩敏/行銷業負責人(桃園市)
提高見警率,可保障每個人安心生活的基本人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果你是循規蹈矩、自重的好學生,考試時會支持老師在場監考?還是任由其他人作弊破壞考試的公平性?
老師在場監考的目的,並非以懷疑全體學生不誠實為前提,而是站在維護公平正義的立場、萬一遇到突發事件也具備即時處置能力的中立人士,這是一種讓所有人安心的機制;就如內政部徐國勇日前提出提升見警率的想法。卻見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發文批評:「台灣強化警力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上級要求見警率,一定會累死基層。」李茂生或許認為提升見警率對維護治安沒有用,但見警率有益治安的明證比比皆是。
例如,高速公路上明顯的紅白警車只要停靠在路邊,不論是否閃燈顯示值勤中,用路人心中下意識會檢查自己行車有無超速?也會提醒自己要遵守用路安全的規則。又以筆者居住的社區為例,負責社區維護的管區警員定期在家戶留下名片,方便直接聯繫,平時也常見員警兩兩一組以摩托車巡視,都讓居民感到親切的安全感。
另外,全國只要是稍具規模的社區,都會自行組織互助巡守隊,針對社區中的陰暗角落或是不良分子聚集處、容易喝酒鬧事的地點,採輪班巡邏方式,加強預防而且成效卓著,便與徐部長所提的「在犯罪熱區實施臨檢,才能有效維護治安」不謀而合。
事先預防,遠勝於事後制裁;沒有人希望治安惡化,踏出家門便擔心子女安全。我們支持提升見警率,保障每個人安心生活的基本人權!

沈呂巡/莫忘故宮:外交及兩岸關係的考慮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沈呂巡/莫忘故宮:外交及兩岸關係的考慮

.蘇蘅/蔣月惠—社群媒體新名人效應
.盛治仁/在小學三年級裡篩選菁英
.方祖涵/歷史崩壞的年代
.嚴震生/百歲冥誕,什麼是曼德拉的政治遺產?
.王正方/先讓一部分人窮下去?
.黃介正/習近平力爭對台戰略主動
.王健壯/大法官不能初一十五不一樣

.李清志/台北秘境潮空間
.李清志/台北秘境潮空間
.周行一/見樹與見林的學習
.趙春山/台灣應避免身陷中美角力的困境
.薛承泰/台灣未來年表
.馬凱/不分青紅皂白 人民力量最大
.葉銀華/小米到底有沒有賺錢?

.王文華/輸了,更能展現「贏家」風範?
.陳亮恭/超高齡高速列車 台灣步履蹣跚
.洪蘭/一個無知決策 禍延三代
.嚴震生/台灣真正流失的價值—同理心
.盛治仁/打擊假新聞 社群媒體有責任
.劉維公/「吸管之亂」與諾貝爾經濟學獎
.黃介正/「習近平外交思想」確立
.王健壯/大法官忘了一五一號解釋?






沈呂巡/莫忘故宮:外交及兩岸關係的考慮


2018-07-23 00:59 聯合報  沈呂巡(前駐英代表、駐美代表)
1992年,柴契爾夫人參訪故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我卅五年的外交生涯中,不知陪同多少外賓參訪過故宮博物院,也選過許多故宮的複製品或文創品作為送給外賓的禮物,深感故宮對於我外交運作的貢獻,實在值得國人高度肯定,因而對故宮新任院長要把它「台灣化」的構想,以為可能畫蛇添足,混淆形象,且反而會對我外交及兩岸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多年來,故宮大多為外賓認為是訪台最高潮節目之一,參訪過的元首、總理級政要恐就不下百人(自然未必均是在位),例如曾任美國總統的就有雷根、福特,老布希、柯林頓等人。不過對故宮最入迷也最瞭解的外國政要,大概首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
她的回憶錄中花了七頁寫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訪台,中間有兩頁專寫故宮,詳述宋朝汝窰蓮花碗之美,並說中國如果要再生,就要先把過去找回來,並植基於歷史的遺澤。她又歷數我國寶於戰火中獲保存的艱辛歷程,說與藏品的本身幾乎同樣動人,還好最後精品多到了台灣,免於毛澤東治下的摧毀。
柴氏這兩段話實也道盡了台灣故宮對大陸發展的意義。大部分外賓自然對我們的珍藏不甚瞭解,但總覺得中華文化是人類幾大文明之一,今天有了一手接觸,不虛此行,另外對我們維護保存的努力,深表敬意及「還好有台灣」。這在兩岸多年的外交競爭中,自然替我們加了不少分。
以故宮文物的複製品或文創品作為外交禮物,極受歡迎且具意義。但主體雖為歷史的中國,而我們的祖先,本也全是康熙乾隆的子民;複製及文創的技術、材料、人工則全屬今天的台灣。送這些禮物,自然都要加以解釋,包括闡述台灣「保存之功,製作之美」,則過去中國的歷史,大可為今天台灣的外交服務。
例如我曾兩度碰到義大利籍的難纏交涉對手,起先態度冷淡,但一看到複製的郎世寧畫作,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又如趙孟頫「鵲華秋色」製成的絲巾,也極受歡迎,其兼具中國書法及畫作之美,背後歷史約七百年,畫上有卅多個帝王加註或蓋印,歐美具文化品味之人自加珍視。又政治人物多愛王者之氣,於是以台灣琉璃仿製的乾隆「古稀天子之寶」大印亦令人驚喜,俏皮者以之加蓋私人書信,某議員欣賞之餘,示我中共大使所贈禮物,為一拖拉機模型,因為當年文革時,他是坐在拖拉機上學英文。兩岸對比,令人感慨。
故宮還有一寶,就是外交部寄存的一百七十餘件清代的條約協定等,及六一五幅界圖,包括了大部分不平等條約的原件。習近平最近在會見連戰前主席時提到的鴉片戰爭及甲午戰爭,相關條約原件都在台灣。
民國一百年,我有幸跟當時的故宮副院長馮明珠女士依據這些史料,共同編輯「百年傳承,走出活路」文件集,包括南京、馬關、辛丑、二十一條各約…及後來的各國平等新約俱在,由故宮出版。我在駐英、駐美任內,根據此書內容在各大學、社團作過十幾次演講,多次會後即有大陸學生或人士來圍我說「謝謝台灣」,當初你們若沒帶走這些史料,恐怕在文革中早燒了。我還聽說,大陸使館也私下拜託僑界友人購買此書。
故而台北故宮及它所擁有及代表的一切,不但有助於外交,且對兩岸關係也可以產生深遠的正或負面影響。說不定大陸鷹派人士聽了陳院長的構想,又平添兩岸變數。不過掌故宮者可以放心,就算情勢持續惡化到一朝兵戎相見,中共的飛彈火炮,應該會避免傷及故宮的

名家觀點/大數據與個資保護的衝突與解方

名家觀點/大數據與個資保護的衝突與解方


2018-07-23 02:18 經濟日報  彭金隆 (作者是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保險科技實驗室執行長)

金融科技是當前金融市場顯學,核心發展領域主要由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運算與大數據所組成的ABCD四大支柱所構成。其中A與D涉及大量個人資料取得與利用,面對愈來愈嚴格的個資保護法令,潛在的法律風險不容忽視。
國際上在個資保護觀念上,大致分為兩大陣營,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較從社會總體利益出發,將個資視為具經濟價值並可交易的商品,只要有利促進交易繁榮市場,有較大開放空間。以德國為代表的國家,將個資視作具崇高地位的基本人權,取得當事人事前「知情並同意」,為最鮮明的個資保護原則,在大數據應用與個資保護的衝突上,相對也會更嚴重。
全球瘋大數據分析時,美國的美國總統科學和技術顧問委員會(PCAST) 二位共同主席2014年聯合致函歐巴馬總統指出,「大數據時代對個人隱私權保護最大的挑戰,來自遠超過資料當事人所想像的多量資料與高效率分析技術發展」,PCAST在「巨量資料與隱私權報告」更指出,以「事前知情並同意」的基本架構,在大數據時代保護個資已不合時宜,建議要將政策重心,放在大數據資料實際運用的結果上,主要是防範運用過程中個資濫用,而非過度集中在事前蒐集與分析管制上。但此想法未獲國際普遍認同,金融科技發展隱憂將日益嚴重。
有關個資法規定內容,都是以早期小量資料收集或以面對面蒐集為假設,立法者不可能事前預知大數據時代來臨,也不會想到會出現Google與Facebook。「老觀念套新世界」自然問題多多。我國個資法即使適用在小量資料已困難重重,更遑論大數據時代下的蒐集處理與利用。
歐盟的GDPR被稱史上最嚴,但我國2010個資法內容,也不遑多讓。目前許多企業或機構對個資蒐集,幾乎隨時進行,並以隱性方式為之,令資料當事人根本難以察覺,日後用於各種延伸用途,更遠超過原始蒐集目的,個資不當濫用成最大隱憂
把大數據資料具有大量性、強調速度與資料多樣性加進來,套用我國個資法架構,可能發生以下問題:1.無法完全履行個資法對個人資料於蒐集、處理或利用時完成事前告知義務、2.不太容易符合個資法在特定目的消失或契約到期後,不得持有、處理或利用資料的規定、3.部分蒐集方可能根本不符個資法須具有特定目的之要求、4.無法充分執行個資法對特定目的外之利用及停止行銷要求、5.無法配合個資法於首次利用時告知之要求等。現行個資法可能對大數據應用產生重大法律風險
在不修法前提下,可優先使用不涉及個資之資料,或將個人資料去識別化後利用,或重新規劃個資蒐集程序使其合法化。如採修改法令方有二方向因應。首先,主管機關依行業別透過特別法修訂,排除個資法部分適用障礙。其次,直接修改個資法,參考美國PCAST主張,使用監理導向,同時可在企業內部設「資料保護人」或「個資保護長」,外部設隱私權專家,協助企業維護客戶隱私權。


彭金隆

現為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保險科技實驗室執行長,研究專長為銀行保險、金融控股公司、保險監理法規與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