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經濟/巴黎協定添變數 能源政策挑戰大

.聯合報社論..政府染指人民團體,如此葷素不忌
.聯合報黑白集.八煙無法分享
.經濟日報社論.巴黎協定添變數 能源政策挑戰大










經濟/巴黎協定添變數 能源政策挑戰大


2016-11-14 00:31:31 經濟日報  本報訊


歷史性的《巴黎氣候變遷協定》(簡稱《巴黎協定》)在去年聯合國第21屆氣候變遷會議(COP 21)通過後,於本月初正式生效;正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COP 22,則為如何落實《巴黎協定》討論後續行動方案,在這關鍵時刻,新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在選前卻宣布要退出《巴黎協定》,這對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努力投入巨大變數。面對此一情勢,小英政府能源政策是否受到影響,有必要探究。
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可說是長路漫漫。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通過後,1997年各締約國通過《京都議定書》,訂定2012年前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且訂於2005年生效。但因為該協定排除中國大陸、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減排目標,美國又在簽署後宣布退出,因而功敗垂成。
歷經一波三折後,去年巴黎氣候峰會終於達成新《巴黎協定》,主因是合計占全球排碳量逾40%的美國、中國達成協議並表態支持,同時以自願減量為前提更成功地促成涵蓋全球逾95%溫室氣體排放的195個國家的共同支持,可以說這項協定是各方妥協下的產物,後續如何落實,仍面臨很大挑戰。
美國共和黨一向以石油利益為優先考量,反對以減碳為目標的全球協定;為爭取美國支持《巴黎協定》,去年巴黎峰會對該協定的形式及法律約束力作出很大妥協;今年9月歐巴馬政府以《巴黎協定》是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下之協議,而當年國會已批准該公約,故毋須再提交國會同意,逕自予以批准,並交存聯合國。
川普質疑氣候變遷科學論據,選前宣示將退出《巴黎協定》,並刪除發展再生能源預算支出,現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參眾兩院又完全由共和黨掌控,未來極可能重演當年布希政府退出《京都議定書》的戲碼。雖然《巴黎協定》規定各國在締約後四年內不能退出,但只要美國消極不配合推動,其執行效力將大打折扣。還有,川普支持燃煤發電,鼓勵開發頁岩石油及天然氣,走向能源自主,並主張全面取消美國能源出口管制,這樣的政策取向勢必衝擊全球能源市場,石油價格可能進一步抑低,綠能發展將遭到更多的阻力。
台灣雖不是《巴黎協定》締約國,但仍積極參與全球減碳行動,去年6月立法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規定我國須在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減至2005年的50%以下;去年9月配合巴黎峰會主動提交自主減量目標,預計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減至2005年的20%以下,亦即較現況減少50%,比南韓37%減量目標更為積極。
這樣高標準的減排目標,原本就很難達成,再加上小英政府承諾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未來勢必增加對燃煤或天然氣發電的依賴,自主減量目標更是不可能的任務。若未來川普拒絕執行《巴黎協定》,台灣可能反鬆了一口氣。
然而,台灣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比重僅4%,要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政府以2025年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20%為目標,亦即全面廢核所減少的16-18%核電,其缺口要以再生能源替代。先不說再生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等發展面臨環保、用地等諸多問題,川普執政可能重挫全球再生能源發展進程並墊高成本,更增添未來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變數。
迄今為止,政府推動的再生能源發展各項措施,以及日前通過的台南站沙崙綠能科學城計畫,都不足以說服人民可以達成替代核能的目標;如果擴大燃煤或天然氣發電,不僅會遭遇到各種環保阻力,也和減碳目標背道而馳。未來如何維護電力穩定供應,並同步達成非核家園及減碳目標,是小英政府的艱鉅挑戰;不再繼續唱高調,拿出務實可行的方案來說服國人,才是上上之策。

聯合/八煙無法分享


2016-11-14 00:3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八煙聚落「水中央」湖面如鏡、景緻脫俗,成了近年爆紅秘境;封村後恢復久違的寧靜。
記者曾健祐/攝影


人間仙境般的八煙聚落,最近卻上演了庸俗的塵世爭執,問題在人潮和錢潮。人潮踏毀了美好的農田和作物,錢潮撕裂了聚落中的家族感情;於是,八煙聚落決定關閉,不再迎客。
八煙聚落的紛擾,來自兩種「不懂分享」的心態,使美好的事物變味走調。第一個「不懂分享」,是觀光客貪婪美景,卻對地主和環境缺乏尊重。大量觀光客湧入小小的聚落,有些人在田間踩踏,或任意摘取作物,完全不珍惜聚落居民提供好景給外人觀賞的用心。不懂得珍惜的人,沒有分享美景的權利,所以八煙要封村。
第二個「不懂分享」,是八煙族人共同擁有這片土地,卻有人想獨攬生意,發自己的觀光財。八煙的菁華,是在「水中央」這畝田,天光水影巨石映照出無限風光。然而,要走到水中央必須行經他人田地溝渠,若無其他農田鋪陳點綴,水中央的絕美也必然大失顏色。但是「開放派」擁水中央而自肥,卻不顧其他族人的田地遭到踐踏;不懂分享的結果,在「零與一」之間,最後只能退回到零。
事實上,去年八煙已經封村一回,這次再拉起封鎖線,顯示痼疾未解。這個景象,誇大一點看,其實正是台灣的一個小小縮影。人們都喜歡誇耀台灣是美麗島,又稱兩千三百萬人是如何一個「共同體」;但到頭來,人們只貪戀自己想要的風光,不考慮別人的心情與得失。
不懂分享的社會,如何支撐共同體的平衡感?

聯合/政府染指人民團體,如此葷素不忌


2016-11-14 00: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即將在本月卸任的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表示,
蔡總統不該用「洪荒之力」介入一個民間社團文化組職,讓它回到威權時代的運作模式。 
記者杜建重/攝影


「中華文化總會」即將改選會長,民進黨政府為了奪取該會控制權,最近竟發動六百多個黨政人士申請加入,人數超過原會員數的兩倍以上,殊不尋常。文化總會是一個人民團體,主要在推動文化工作;然則,執政者採取如此霸道的人海戰術,必欲將之「洗綠」而後快,手段讓人側目。
中華文化總會成立至今已有五十年歷史,在蔣中正時代稱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目的為保存及復興遭中共文化大革命摧殘的中華文化。後來歷經時代變遷幾度更名,六年前改名為「中華文化總會」;其性質也由國家出資的社團法人,轉型成資金完全來自民間的團體。六年前,總統不再兼任該會會長,更符合其人民團體之蛻變。
許多人好奇的是:蔡政府何以突對文化總會產生這麼大興趣?民進黨對「中華」二字向無好感,對「文化」議題亦興趣無多;何況,主政者可以用來「獎功酬勞」的資政、國策顧問等職位都還有偌大配額尚未利用,為何偏偏對資源不豐的文化總會下手發難,讓人百思不解。
據了解,蔡總統稍早曾派出林碧炤、姚人多、陳郁秀等人登門拜訪現任會長劉兆玄,主張文化總會應依例「政黨輪替」,要求劉兆玄讓位。政府依新民意政黨輪替,這是民主法則;但是,要求民間團體要隨之政黨輪替,這是什麼民主招數?更令人訝異的是,在所求未遂之後,蔡總統竟動員包括她本人、副總統陳建仁、文化部長鄭麗君、華航董事長何煖軒、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等人在內的六百多名黨政人士申請入會,企圖以「洗牌法」一舉改變該會結構,進而奪下主導權。這種作法,除了「乞丐趕廟公」,還有什麼字眼足以形容?
奪取職位,如果是為了做更多事,自然應該支持。但是,如果此舉只是為了阻擋別人的路,或為了削弱「中華文化」的氣息和功能,蔡政府還不如另起爐灶,另行成立一個「台灣文化總會」,或許還更名正言順。否則,政府應說清楚,究竟意欲何為。
蔡政府染指人民團體,這並非單一事件。上月,農委會在各地舉辦「農田水利會組織改制公聽會」;其目的,即是應民進黨樁腳及立委的要求,要將水利會長改為「官派」。依現行規定,水利會是公法人的「農民自治團體」,水利會長向由各地水利會員直選產生,民進黨憑什麼將之改為「官派」?更何況,水利會的灌溉設施,八成以上是屬於農民所有,政府有何資格染指?
立法院長蘇嘉全說,民進黨將修法把水利會改成「公務機關」,如此即可將水利會長由直選改為「官派」,目的要落實「轉型正義」。說穿了,這只是民進黨「權迷心竅」,以為一次大選勝利,就可以把整個國家包括民間社會榨乾、收編、染綠。從水利會公聽會上的反應看,絕大多數會員都反對改制納編,認為政府沒有資格納管,甚至有人指責民進黨此舉是企圖「變相搶奪人民財產」,「整碗捧去」。
民眾若不健忘,蔡政府舉辦水利會改制公聽會時,正是全台民眾對菜價暴漲怨聲四起之際,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對菜價束手無策,卻對水利會發動奪權。不僅如此,民進黨還將菜價歸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囤積居奇,派出新潮系人馬與柯文哲合作,準備共同摘下運銷公司董座。試想,政府的職能,是在解決人民的問題;如果執政者沒有「造福人民」的認知,一心一意只想著如何加強控制、擴增權力,甚至不斷將黑手伸進人民團體,人們可以任其予取予求嗎?
民進黨先前對紅十字會下手,外界沒有行動;蔡政府要討國民黨黨產,人們也冷眼旁觀。但現在,民進黨不僅要把水利會改為「官派」,也曾要把鄉鎮市長改為「官派」,更用鴨霸手段奪取中華文化總會。請問,這是民主改革,還是鯨吞國家?

聯合筆記/他們能懂死者的傲氣?

.洞察川普內在美 研擬因應
.李家同:感性打敗理性 知識分子請想想
.川普海嘯…不在TPP 在貿易保護
.大陸猴、印度魚、章魚哥…會取代民調?
.聯合筆記/他們能懂死者的傲氣?
.北捷月票吃到飽 公共運輸不應只想營利
.討好勞資雙方 勞動部硬扮黑白郎君










聯合筆記/他們能懂死者的傲氣?


2016-11-14 00:07聯合報  謝邦振


酒後開車極危險,經歷過才知道:酒駕,不論喝多少,出事的機率不是零就是百分之百。
經驗難忘。多年前,不得已坐上老喜歡酒後開車的長官的車,不久撞上拉板板車的拾荒老人,兩個警察分隊來處理,長官酒後習慣性看警察不順眼,為了送哪個醫院,一言不合,竟對員警動粗,好在警察度量大不計較;但事後我得在道義上每天到醫院探望傷者、給他送飯,還隔三差五掏大鈔塞進他伸出來的破皮夾,聊當生活費,長達一個月。
另一次,一念之仁,陪坐了一位朋友酒後駕車,想幫著看路,車行不到五分鐘,時速不到五十公里,眼睜睜看他撞上分隔島,車毀拖吊廢棄場,兩人竟都未受傷。從此,不坐任何沾過一杯酒的人開的車。
酒駕肇事,不論傷己毀人,悲劇都不可逆。最可恨的是肇事者無傷,受害者死亡,一家無辜無處討公道。酒駕累犯最嚴重的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因此同意,下個月起,違規者到殯儀館大體停放核心區服勞役,協助清潔工作,以感悟生命的可貴,可謂用心良苦。而原先之議,竟是觀洗大體,因諸多理由而作罷,只在大體進出道上感受生死之門。但這有用嗎?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小說「死者的傲氣」,描述一位大學工讀生,應徵了學校醫學院解剖用屍體水槽清洗及搬運的工作,日日與屍體相伴,沉悶單調而去了解屍體的背景,並賦與意識,展開與這群屍體的精神談話,感悟生與死的絕對性,生前死後的不同意義。
例如,人開始一無所有,只是後來的加進,才成為了「什麼」;與某具屍體的對話,領悟人有選擇的自由,也有為所有後果承擔的責任。這是一個繁複細緻的心理過程,那些渾噩的酒駕累犯,不觀大體,不識其生前,真能體會生命的意義?頂多一時怵目驚心。即或真想自療,做自己的心理醫師,常敵不過酒精作祟。
嗜酒成癮者,多半內心荏弱,一遍一遍放過自己,樂在酒中,悔在酒後,很難自拔,持之以恆痛改前非。曾見一位同事,屢屢抱怨,厭憎自己軟弱,被酒控制,發誓戒酒,但終無成,總活在不斷後悔、自責的輪迴中。
酒癮讓一個人失常,無自制力,譫妄失能,且有重複的酒後惡行,酒駕及家暴是最嚴重的兩種,後果都由別人承擔,非死即傷,肉體與心理雙重重創。酒駕累犯的根源在酒,不在生命功課不足;即便有所悟,一碰酒又全面崩潰。
所以,與其煞費周章安排他們去大體進出通道感受生命,還不如「強制」他們「自費」進醫院、進療養院,由專業醫師協助戒除酒癮,療程未完、評估未過,不得出院。

洞察川普內在美 研擬因應


2016-11-14 00:07聯合報  翁金山/成功大學教授(台南市)

位於紐約市曼哈坦第五大道上的川普大樓。(美聯社)

甫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他的好施美德雖在投票前三天才由夫人梅蘭妮亞於造勢演講中透露,實則樂善好施的本質早就刻畫在一九八三年啟用之紐約地標:曼哈頓第五大道及東五十六街口那棟耀眼的川普大樓。刻意開闢的開放式大堂為步道街,往東鍵結麥迪遜大道IBM大樓的竹林溫室,整合不同類開放空間,展現擴大服務紐約市民的恢宏氣質。
紐約人早在獨立戰爭時期就展現建構永恆性城市願景的強烈企圖。二戰後的一九四六年為爭取聯合國總部落腳,洛克菲勒家族捐獻位於東河河邊大片土地,紐約市成為世界政治與經濟首都。
惟紐約人體認到政經權貴無法取代文化,成就偉大城市也不是興建美術館、博物館等硬體設施就能竟其功;紐約市政府從一九五○年代開始,就以建構國際性文化首都為目標,並以能廣泛影響市民言行的公共生活環境之「都市設計」為手段,先後透過容積獎勵制在曼哈頓指定卅餘處特定區,期能從廣場、街道、捷運站及公園綠地的優質空間內涵培養紐約人文化氣質,並由此展現紐約文化內涵。川普大樓坐落的中城特定發展區,就是其一。
中城位於曼哈頓的心臟區,對城市意象有關鍵性影響,市政當局的發展策略以「公共空間呈現的開放內涵,應有超越外在美的內在魅力之本質」為主軸。IBM的開放式竹林及毗鄰的後現代建築典範「AT&T」開放式哥德拱廊均極富魅力。川普大樓的東向大堂若能公共化與開放化,則三個極富魅力的開放空間整體結合發揮的加乘效應,無疑是國際級都市設計的指標,更是文化城市的典範。紐約市政當局與川普集團基於此認知,達成協議:川普得到廿樓層的容積獎勵條件下,將東向大堂公共化與開放化。
洛克菲勒捐獻土地供聯合國興建總部,但洛氏家族在中城的另外廿四英畝精華地及摩天樓的經濟價值,也因此大幅增加。這是紐約人公私兼顧的建城傳統蘊涵的美德,以避免徵收私有地引發的抗爭,對世人極有參考價值。
川普更高明,運用廿個樓層的獎勵進一步發揮東向大堂作為步道衍生的商機。大堂樓井挑高十八公尺,並以玫瑰色大理石及瀑布修飾牆體,搭配冠狀採光罩及空中步道,形構璀璨亮麗的商業空間,以照顧小本咖啡商及其他零售商回饋社會,堪稱是梅蘭妮亞所稱「樂善好施」的見證。
建築與城市的空間語彙是永恆性文化的象徵,也是人性的永恆性印記;競選語言往往是環境刺激下的即時效應,也可視為是上帝的試煉。對選舉預料失準的人,大可不必過度緊張。洞察川普的內在美,據以研擬因應策略才是上策。相信川普會銘記以小商人襯托大企業的過往,更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為兼顧人類各方福祉需求,發揮克服困難的美德。

李家同:感性打敗理性 知識分子請想想


2016-11-14 00:07聯合報  李家同/清大榮譽教授(新竹市)

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川普。美聯社


川普大勝使很多人想起英國著名小說「理性與感性」,因為這次川普所以會得到選票,乃是由於他喊出一個能夠打動美國人心的口號「使美國強盛起來」。美國在二戰結束時是世界最幸福的國家,當時流行「美國夢」,表示美國人都可以有一個能夠實現的夢想,過非常好的生活。尼克森和赫魯雪夫有一個著名的「廚房辯論」,意思是說美國人家裡的廚房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
美國當時情況如此之好,乃是因為二戰結束後,歐洲、日本還未恢復。可是當歐洲和日本復興以後,美國很多製造業不見了。美國工人就想起當年盛景。
川普其實沒有說出如何解決工廠外移,他只呼口號就可以了。如果總統候選人訴諸理性,強調這種問題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的,任何一個國家人民都要有國際觀,美國人民必須自我檢討是否有足夠競爭力,可以想見是不會被接受的。
同樣的,英國脫歐公投的口號是「恢復英國的主權」,贊成脫歐的人是年紀比較大的,他們記得當年大英帝國是日不落國,現在居然要聽歐洲聯盟的想法,當然心有不甘,他們是以感性來決定投票。反對脫歐的是一批受良好教育的年輕人,他們已在歐洲大陸工作,同事有各種國家的人,他們知道每一個國家都要和別的國家相互依存,他們的投票是由理性出發的。
英國和美國都有非常傑出的知識分子,他們知道很多問題不可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川普要對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貨物抽以重稅,談何容易?美國已經不是那種可以發號施令的國家,連菲律賓都可以對美國不理不睬,這些工業相當發達的國家不可能完全接受美國的做法。問題在於,雖然美國的知識分子也對川普的想法提出反對意見,而且也說得很清楚,可是沒有能夠打動美國人心。知識分子也應該自我檢討,他們擁有很高的競爭力,不論時代如何變化,這些人不會被淘汰,但往往不能了解弱勢人民的想法,當然也就不關心他們。
美國和英國所發生的事顯示這兩個國家都有分裂的情況,不僅僅是在財富上有很大的差異,在知識上的差異更加大。知識分子應該做的事是使更多的人有豐富的知識、更好的國際觀和更理性的判斷力,否則在一個民主的國家中,感性是很容易打敗理性的。

川普海嘯…不在TPP 在貿易保護


2016-11-14 00:07聯合報  趙文衡/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新北市)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跌破所有人的眼鏡,觀諸川普的政見,對台灣經濟最致命的不是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破局,而是提高關稅的貿易保護措施。這些措施就像海嘯一樣,不管有沒有穿褲子,是不是孤兒,海嘯撲過來,大家結果都一樣。TPP反而不是重點。
川普誓言就任後要廢除以往簽訂的FTA(自由貿易協定),包括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美韓FTA,並撤簽TPP。在撤銷已簽訂的FTA後,理論上美國將回到WTO的規範中。
對台灣而言,這應不算太糟的結果。美國撤除關稅優惠,台灣將與其他國家(特別是韓國)適用相同的關稅水準,這對原本即未享有優惠關稅的台灣廠商而言,可以恢復平等地位與他國競爭,應該是利多。
TPP若真的沒了,至少可免於TPP成局但我國仍被排除在外的最糟結果。TPP的破局也會減緩中國大陸推動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的壓力。過去RCEP之所以要加快腳步是為了因應TPP的簽定,TPP不存在後,RCEP的急迫性也就沒那麼高了。
然而,川普對世界經濟的最大的威脅不在廢除關稅優惠,而在現有關稅水準下進一步提高關稅。這就是違反WTO規範的典型保護主義,也是筆者所說的海嘯。川普要的不只是撤除FTA,還計畫普遍性提高美國關稅至廿%(目前平均關稅為三點五%),並對中國大陸與墨西哥分別課徵四十五%與卅五%的懲罰性關稅。若真的實現,將會是全球經濟的大海嘯,台灣自然不能倖免。
美國是中國大陸、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的最大出口市場,雖然是台灣第三大、韓國第二大出口市場,但台韓兩國輸出中國大陸的許多零組件最終市場還是美國。川普的保護主義將對東亞國家帶來災難性影響。
東亞每年出口美國七千億美元,順差約四千億美元,在最極端的情境,雙方因貿易戰導致斷絕貿易往來,東亞國家仍須設法彌補四千億的出口損失。為找回失去的出口,東亞唯一的方法是加強區域的經濟整合,設法將原本自區域外進口的貨品改為區域內生產。這時候RCEP的重要性就會被凸顯。
無疑的,川普的保護主義會促成RCEP合作的加速與深化。同時,台灣將面臨加入RCEP的龐大壓力。在此情境下,台灣既丟了美國市場,若再被亞洲經濟整合排除在外,將成為真正的亞細亞孤兒。
在川普保護主義的基調下,TPP可能成為最先被犧牲的目標。若進一步提高關稅則衝擊更大,恐怕川普應會三思而行。但不論如何,尋求加入RCEP都會是減緩衝擊的重要做法。

大陸猴、印度魚、章魚哥…會取代民調?


2016-11-14 00:07聯合報  蘇建州/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台北市)

二○一六年是不是民調的本命年?諸事不順。年初的台灣總統和立委選舉民調「大走鐘」,年中的英國脫歐公投民調也失準,美國總統選舉也未按民調劇本演出,而是脫本的大意外。民調已死?民調還能相信?
這次民調是繼一九四八年民調失準(當時多家大型民調錯估杜魯門輸五個百分點,結果是杜魯門贏五個百分點)以來最慘烈的一次,但這次民調真的這麼離譜不堪?在美國特殊的選舉人制度下,可以用三個指標來評價民調表現,包括預測當選者、預測每一州(特別是關鍵州)選舉結果、候選人普選得票率。
奈特席佛(Nate Silver)是美國民調界傳奇人物,他自己不做民調,以各家品質不一的公開民調資訊為基礎,建構獨特的預測模型;○八年估準五十州的四十九個,一戰成名。一二年他預測歐巴馬當選機率九成(明顯高於其他民調),且五十州預測全命中。
這次奈特席佛選前也給希拉蕊.柯林頓比較高的當選機率;也估錯了五州,而且都是低估川普的關鍵州,造成勝負丕變的誤判。最後,雖然奈特席佛和多數民調還是有準確預測柯林頓贏得普選票,但大家更在意的,是沒能準確預測當選者。
這些累積多年聲譽的民調機構為什麼突然失準?是這次選舉環境有何不同?同樣的抽樣方法和樣本結構,為何過去是可理解的小誤差,但這次確有嚴重的系統性偏差?
如果把得票率差距超過百分之廿的區域稱為「一面倒區域」,據報導今年有六十%選民是住在這樣投票極端相近區域。二○一二年是五十%,而一九九二年只有卅八%,其中增加的來源是分散全美各地、原本兩黨實力相當、這次一面倒向共和黨的許多小鎮。過去民調樣本結構,如果是過少來自這些區域,因為當時和全體投票相近,樣本失衡是穩健的干擾,所以影響輕微。然而,當這些區域變成較極端的「一面倒區域」時,失衡就變成敏感的干擾,威脅預測準確度。此外,根據出口民調高達十三%選民是最後一星期才決定投票對象,而他們投給川普的比率明顯高過柯林頓五個百分點,也是系統偏差的來源。
一九四八年被稱為民調的恥辱年,選後美國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舉辦公聽會找出失靈原因,重建選舉預測的公信力。筆者認為,此次失準累積的資料,是再次提高民調技術的契機。面對調查環境的巨變,如投票率低、拒訪率高、電話普及率低、民心浮動、潛藏的敏感因素難料…,但未來絕對不會是大陸猴、印度魚、章魚哥取代民調科學方法。民調曾經洞燭機先,提供關鍵資訊,選舉和很多領域仍然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民調資訊。

王文華/自己先好好活過一次

.王文華/自己先好好活過一次
.舒國治/觀李安新片「比利.林恩」有感
.嚴震生/以「禮運大同篇」紀念孔子與國父
.蘇蘅/為何美國媒體和民調大挫敗?
.黃介正/美選後三大兵推想定
.馬凱/自由化,毋寧死?
.洪蘭/當虎媽的孩子長大後







王文華/自己先好好活過一次


2016-11-14 00:01聯合報  王文華

聯合報的「願景工作室」到屏東科技大學辦論壇,我主持。開場前我隨機跟同學聊天,認識一位聽障同學。他的發音雖不標準,我卻完全聽得懂。他說媽媽為了教他說話,曾辭去工作專心帶他。如今他快要畢業了,正努力尋找喜歡的工作,希望能順利就業,回報媽媽。
當下我想起了一九六二年一本書,叫《小美德》。
作者是義大利作家娜塔莉雅.金茲堡(1916-1991)。在這本散文集,他寫到二次大戰時先生死於法西斯監獄,也寫到他獨立扶養三個孩子。
屏科大這位聽障同學的媽媽,讓我想起金茲堡。
金茲堡說:「別教孩子節儉,教孩子大方。別教孩子謹慎,教孩子勇敢。別教孩子機靈,教孩子坦誠。別教孩子圓滑,教孩子愛人和犧牲。別教孩子追求成功,教孩子追求知識和意義。別教孩子找穩定高薪的『工作』,教孩子找他們喜歡並有意義的『志業』。」
所以,雖然書名叫《小美德》,金茲堡真正的意思是,別追求「小美德」,追求「大美德」。
金茲堡進一步說:「當孩子有了大美德,自然會有小美德。但只有小美德,卻未必會有大美德。」
我不知聽障同學的媽媽有沒有看過這本書,但他教出了一個勇敢、坦誠,和追求志業的孩子。
在這個時代,媽媽要教、孩子要實踐「大美德」,都不容易。
第一個原因是,經濟不好,生存都成問題了,怎能不節儉?不謹慎?不圓滑?不追求穩定和高薪?
其次,經濟雖然不好,台灣整體的環境安全、舒適,而便利。這種氣氛不易激發出大美德。屏科大那位同學的志氣,也許正來自於他的聽力障礙。這讓他比健康的同學,更有想翻身的動力。
最後,勇敢、坦誠、犧牲、意義、志業這些「大美德」都太抽象了。沒有照片可以呈現,沒有影像可以直播,也沒有數字可以衡量。所以很難在媒體或臉書上分享,自然不會成為主流話題。
金茲堡倡導「大美德」的時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時代需要大美德。
二○一六年的台灣,其實也是大時代。當然,經濟不好,給資源貧乏的人更大壓力。但所幸科技的進步,降低了家世、財富、學歷對一個人發展的限制。跟過去比起來,沒有背景的人在二○一六年,比較容易靠大、小美德,改善自己的人生。
但對某些年輕人來說,他們面臨最大的限制,其實是我們:目前是主管、父母的中年人。
我們是不是不斷告誡年輕人要謹慎、機靈、圓滑、追求成功、找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
我們比他們,更害怕他們失敗。
如果現在年輕人活得很小,也許是我們中年人,從來都不希望他們「活大」。
表面原因是保護他們。但更深層的原因,會不會是我們自己,從來沒有「活大」的機會和經驗?如果有一天孩子或員工真的活大了,我們無法帶領、管理、控制?
在回台北的高鐵,我打開電子書,重溫《小美德》。文章最後一句,我早就忘了,此時突然跳出來打我一巴掌:
「先要有熱愛生命的爸媽,才會有熱愛生命的孩子。」
我們是那個熱愛生命、追求志業的父母,或主管嗎?
如果不是,跟年輕人一起嘗試一次?也許,對年輕人最好的帶領或管理,是讓我們自己,先好好活過一次。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