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G20川習會 美中協商的起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3413/web/

◆  聯合報社論/「抹紅」是綠營的萬年奶嘴或萬靈仙丹
◆  聯合報黑白集/葛來儀是否「詆毀元首」?
◆  經濟日報社論/G20川習會 美中協商的起點







經濟日報社論/G20川習會 美中協商的起點


2018-11-06 23:4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高調地宣布,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電話,表示兩人將在11月底G20峰會上協商貿易問題,還指示幕僚開始草擬協議條款。川普突如其來的宣示,為打破美中貿易戰困局帶來一線曙光,也帶動大陸及亞洲金融市場強力反彈。可惜市場熱度只有一天,充分顯示投資人對這場貿易戰能夠順利解決仍缺乏信心。
由於川普搶在11月6日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之前透露此一「重大訊息」,加上美股經歷了「黑色十月」,於是「陰謀論」的說法四起,認為川普此舉只是為了防止美股在選前再度重挫,而且他主動展現協商意願,等於是趕習近平上架;就算未來協商破局,也是由習近平頂缸。以川普一貫反覆無常的作風,這種看法絕非空穴來風。
果不其然,一個巴掌終究是拍不響。川普雖說得興高采烈,但中方卻只做低調回應;習近平在上海進口博覽會發表演說時,也只表示中國將進一步降低進口稅率,並購買更多國外產品,經濟更加開放他還抨擊川普的保護主義是「以鄰為壑」。由於習近平並未表露「善意」,金融市場也隨即做出負面回應。
事實上美中貿易戰的協商之路的確障礙重重首先,川普貿易團隊的內部立場便明顯對立財政部長米努勤是「主和派」的代表,還曾經在5月與中方達成擴大採購協議,但卻被川普打了回票;之後白宮便由「主戰派」的貿易代表賴海哲掛帥,主張「貿易戰」應以改變中國經濟運作模式、壓抑中國崛起為戰略目標,於是美國對中國不斷加重關稅壓力。白宮內部的風向是否再度轉變?貿易協商究竟是由米努勤還是賴海哲操盤?將是G20「川習會」的觀察重點
第二項障礙,則是雙方在貿易與經濟方面存在多項結構性爭議。縮減美中貿易逆差比較容易,中方也願意擴大進口美國產品;美方要求中國擴大開放市場,中國今年已經開始、並承諾將進一步降低關稅稅率;對合資企業的股權限制,中國承諾將逐步允許外資擁有過半股權;智慧財產權方面,中方也可能藉由修法及加強執行。至於其他爭議,合資企業強迫性技術移轉,雙方還有協商的空間;但美國要求中國減少或取消對策略性產業的補貼,及降低國有企業的市場壟斷程度,中國勢將寸土不讓。「2025中國製造」是習近平最重要的經濟戰略,而國有企業又是中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核心理念,習近平不願也不敢退讓;但川普政府內部的「強硬派」則認為這是美中長期經濟衝突的關鍵所在,美方不應讓步。
另一項技術性障礙,則是北京對於雙方之前交手的經驗相當惱火,認為美國缺乏誠意,談判代表說了不算;還擔心川普政府會持續向中國提出不可能同意的條件,卻將談判失敗歸咎於中國。
不過最終結果仍將取決於「百變川普」的態度。川普固然有心要重塑美中貿易關係,但在他是「生意人」又想要跟中國完成一筆交易。之前川普與南韓、墨西哥、加拿大及歐盟的貿易談判,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甚至與北韓的「核武談判」,他都是「漫天喊價,就地還錢」,在達到部分目的後便見好就收,還以「川普的成交藝術」自詡。正因為川普的「生意人」作風,使「川習會」成為可能。
從樂觀面看,川普喜歡個人表現,將一切成就及榮耀歸於自己,何況他也了解全面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及他個人聲望的傷害,因此「川習會」仍有可能使雙方獲暫時性的停火,例如雙方承諾暫時不再擴大關稅範圍,甚至取消一些現行的關稅,並由高階層官員談判更廣泛的協議。不過要讓川普及政府內部的「鷹派」人士也能得到滿足,協議中須有些實質的內容。這將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談判之路,G20「川習會」只是個開頭,而非終點。








聯合報黑白集/葛來儀是否「詆毀元首」?


2018-11-06 23:55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安局證實監控社群包括詆毀元首等四大情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安局監控臉書,情蒐內容包括「詆毀元首」。此事引發民眾憤怒,蔡英文不得不注解,「國安局的原意」是為因應境外不實訊息云云,又把國安危機歸咎於「境外」去了。
蔡總統所謂的「境外」,不必明言,是意有所指。但台灣何其小,「境外」何其大,民進黨全力戒備的敵人只在台灣海峽的西邊嗎?舉個例子好了:如果有人說,台海最大變數,就是蔡英文本人;這樣算不實訊息嗎?算不算詆毀元首?
確確實實,就有人這麼說,且對方來頭不小。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今年初才說過,兩岸最大變數就是蔡英文的政策。這話未必不是出於善意,例如她在兩韓文金會之後也曾說過,希望南北韓的對話效應能外溢到台海關係,樂見兩岸展開溝通。
但從民進黨角度看,稱蔡英文政策乃台海最大變數,這樣的「指控」未免太沉重了。國安局不知是否留意過這條「境外情資」?是否認定具有「不實訊息」的嫌疑?是否歸類為「詆毀元首」,而趕緊向上呈報?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區區葛來儀一個老美的意見,何必大驚小怪。但要不是國安局監控臉書、蒐集情資,誰會在意「詆毀元首」的話題?馬英九被人丟過鞋子,也只能淡然面對;而蔡英文有「拒馬總統」之稱,所以不容侵犯。若有人檢舉葛來儀詆毀元首,依「國安局的原意」,是辦還是不辦?







聯合報社論/「抹紅」是綠營的萬年奶嘴或萬靈仙丹


2018-11-06 23:4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喊出「讓北漂的孩子回家」,打動人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果注意到最近選舉新聞中出現的一些關鍵詞,如「境外勢力」、「境外資金」,或者更直接的「中資」、「吳三桂」、「中共網軍」等,大家就知道綠營又開始打「抹紅」牌了。綠營在政治上向來以仇中、反中為務,諷刺的是,每到緊要關頭它總是把「中國牌」當成自己的救命仙丹來打;彷彿只要把紅帽子往對手頭上一戴,就能有效喚起支持者的仇恨感。問題是,過去無往不利的神經戰,這回還能一抹見效嗎?
由於高雄市長選情緊繃,綠營最近把大量的紅帽子套在韓國瑜頭上;其他選情可能翻盤的地區例如台中市,藍營候選人盧秀燕也難以倖免。近期韓國瑜的聲勢猛然翻漲,立即有綠委指控他的臉書「粉絲團」已成為「境外帳號」散播謠言的平台,迫使該網頁被關閉。最近,綠委邱議瑩刻意扭曲韓國瑜談招商的「陪睡說」,導致她的臉書被百萬網友以留言「灌爆」。綠委王定宇等人日昨召開記者會,指控這是「境外網軍」製造假消息企圖動搖台灣民心,還說這些留言都是「機器人按出來的」。打人的喊救命,這是「抹紅術」的基本特徵。
更有甚者,有綠營媒體人在政論節目上高談闊論,指稱「韓流」就是「吳三桂現象」;並咬緊韓國瑜要拚經濟讓高雄人口「十年內增到五百萬」的宣示,說韓國瑜就是要引進中國的人潮來「清洗台灣」。這樣的手法並不新鮮,但綠營顯然好之成癮,無法戒斷,所以一用再用。且看,「柯綠分手」後,綠營先用「花名冊」傳聞來「抹黃」柯文哲,但信之者有限;綠營又隨即引來「境外勢力」葛特曼,意圖將柯文哲打成兩岸人體器官掮客,說他「是個騙子」。但從效果看,這些招數似乎漸漸失靈,民眾對此已產生了抗體。
七月間,盧秀燕就領教過同樣的抹紅戰術。當時連戰正要前往大陸會見習近平,先到台中為盧秀燕輔選;孰料,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總召李天生就大放厥詞,質疑連戰是要引「中資」助盧秀燕一臂之力。這種抹紅術之好用,就是不需要任何證據,也不怕因造假新聞被譴責,只用一張嘴煽動反中仇恨,就能坐收其利。也難怪,綠營對之愛不釋手。即使在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時,競逐者之一的李俊毅,就曾用這招來攻擊對手黃偉哲,指其花費已經上億,質疑是否有政治交換或中資介入。
「抹紅」曾是綠營一本萬利的招數,但久而久之,民眾也能看出其「買空賣空」的真面目,漸漸不再上當。主要的問題在於,綠營這些「紅帽子」推銷員以為自己站穩「愛台灣」的立場,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事實上,民進黨的「反中」政策從來無意厚植台灣的國家根基,相反的,它採取的對抗戰術及離間策略在在都在拘礙台灣的發展腳步。過去廿年,台灣的經濟從領先南韓到落後南韓,平均國民所得從領先南韓四千美元到落後六千美元,這正是民進黨「溫水煮青蛙」的反中、愛台策略所帶來的災厄。
這廿年台灣從四小龍之首變成吊車尾的真相正是:這個把「愛台灣」口號掛在嘴上的政黨,其實只是用盡全力「愛自己」,拿中華民國的資源來肥壯它自己,終於使國強民富的台灣變成「國不強,民不富」。這次韓國瑜之所以能以一句「又老又窮」打破陳菊在高雄的催眠,關鍵就在他揭穿了國王新衣的真相,也喚醒了高雄民眾。正因為許多民眾已經識破民進黨的手法,先前綠營對柯文哲的抹紅無效,這回對韓國瑜的抹紅也同樣失去作用。
「抹紅」曾是綠營得心應手的萬靈仙丹,但時移勢易,當民進黨的黔驢技窮被識破,這項萬靈仙丹看起來倒像是它的「萬年奶嘴」了。民進黨僅憑抹紅與反中即立於不敗之地的時代已經過去,萬年奶嘴也該戒了。

【重磅快評】林金連「死諫」戳破最會做事政府的假象

◆  【重磅快評】林金連「死諫」戳破最會做事政府的假象

◆  【重磅快評】躲過普悠瑪風暴 且看吳宏謀輔選展身手
◆  【即時短評】高教共犯結構黑幕重重 境外生淪犧牲品
◆  【重磅快評】假產學、真打工:一個變調的新南向
◆  【重磅快評】膽子夠大才敢在此時搭普悠瑪
◆  【重磅快評】都什麼時代了 寶傑竟還「被消失」!?
◆  【重磅快評】當假新聞與詆毀元首矛盾...








【重磅快評】林金連「死諫」戳破最會做事政府的假象


2018-11-07 10:40 聯合報  主筆室
幼兒園長林金連騎腳踏車撞台中市長的座車,送醫插管急救,晚間順利拔除呼吸器。 圖/翻攝自臉書

一生懸命的事業遭「被重劃」,奮力捍衛家族黎明幼兒園命脈的負責人林金連,昨天騎自行車衝撞台中市長座車,醫院一度發出病危通知林金連的「死諫」反映出普羅大眾的憂慮,一旦被官府相中,儘管你一切合法,也未必能守護家園政府的不作為,加上政商關係沆瀣一氣,死諫事件已發生多次
黎明幼兒園是林金連家族土地,學校也依法設置,近10年遭遇「被重劃」的困擾,一切只因幼兒園被地方政府認為是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蛋黃區,強行推動重劃;林金連的遭遇是標準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林金連訴諸司法雖還未終審,但階段性接續的攻防籌不出彈藥,前景極不樂觀。
林金連熱衷幼教,服務桑梓,早獲地方鄰里鄉親敬重。約在十年前被政府相中土地具發展潛力,囑意辦理市地重劃,把零碎的土地整理,變得方正;政府取得土地興闢公共設施後,讓每宗土地都能臨街,且排水、綠地、道路都往現代化推進,對都市發展是好事。
糟糕的是「自辦重劃」設計,一定比例的地主組成重劃會後,便能主導重劃推動,包括怎麼分配重劃後土地、工程款金額等。內政部設計的這一套自辦重劃獎勵辦法立意雖良善,可惜冷氣房官員不瞭解重劃涉及龐大利益,太多豺狼虎豹覬覦。
黎明社區重劃被專精房地產投資的「中霸天」長億集團楊氏家族相中,以假人頭灌水組成重劃會,進而取得自辦重劃的主導權,不但硬吃林金連的黎明幼兒園,連周邊農戶也一併納入重劃,取得土地後準備打造長億富豪王國,賺取暴利長億主導重劃已因太多的土地、工程爭議,檢方列案偵辦,楊家父子及重臣涉案,迄今保釋金已近億元
地方政府最可議之處,是對可預知素行不良財團必將魚肉鄉民的發展可預防卻不預防。政府設計的自辦重劃機制給主導財團已有極可觀的土地利潤,但財團透過重劃會進一步搾取原地主的獲利更可觀;政府放縱財團強凌弱,無視重劃案許多的不公不義,應遭譴責
林金連的「死諫」,暴露政府對保障善良百姓權益只講漂亮話但無實質作為。台中市府雖介入調處林與重劃會的紛爭,但調處場面幾乎是「簽了到就走人」,林金連哪是專長獵地大財團的對手?求助無門,萬念俱灰,只能以血肉之驅拚死一搏。
死諫,是對自稱愛人民、最會做事政府的極度諷刺林金連雖暫時脫險,但黎明幼兒園仍面臨被強拆的困境,誰才能救得了林金連

聯合筆記/花博與空汙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3413/web/

◆  互抄答案投票去?別當公投橡皮圖章
◆  制壓「暗黑駭客」的網路霸凌
◆  聯合筆記/花博與空汙
◆  發展旗津 成為台灣的蒙地卡羅
◆  美濃造勢…來才知為何還是偏鄉
◆  東奧正名公投 恐成選手絆腳石
◆  我北漂中漂6年…人民要生活 執政黨還在抹黑抹紅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花博與空汙


2018-11-07 00:14 聯合報  鄭朝陽
花博是讓人賞心悅目的感性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再過兩個多禮拜就要投票,鹿死誰手難以預料,六都戰局最扣人心弦的,除了網路人氣巨幅翻轉的高雄選情,應該就是台中了在倒數這十幾天裡,花博空汙成了觀察台中選舉的兩大指標,也是選民理性與感性的決戰
台中花博三日在盛大的晚會中開幕,至今都未傳出雜音,是好的開始;營運前兩天,天空還出現民眾戲稱的「花博藍,讓賞花的民眾擁抱好心情,但立刻就有了陰謀論,指藍天再現是台中火力電廠配合降載營造出來的
昨天老天爺馬上變臉,一大早在台中人的LINE群組裡,就有醫師提醒「為了健康,少出門」,天空打回原形,十面「霾」伏讓很多台中人不開心,紛紛在臉書貼照抒發灰色的憂鬱
檢視昨天全台的空氣品質,台中的確因為沒什麼風、擴散條件不佳而顯得悶熱,細懸浮微粒(PM2.5)等空汙帶不出去。值得玩味的是,此刻的中火許多機組正因年度歲修和日前的工安事件停機檢查,可見中火致生霧霾的比率不如夏季多,也怪不得境外空汙,更多的是在地鋼鐵廠鍋爐、柴油大貨車等汙染源滯留造成的。
從中央到台中市政府不斷端出數據和未來要做的空汙改善方案,證明這幾年政府多麼致力改善空汙,這些數據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政府說不出口的是,是誰讓這幾年燃煤發電增加,以致空汙難以有效改善?更麻煩的是人民真實的感受,如果接下來東北季風增強,三天兩頭都是霧霾天,加上環保團體接連在這幾個周末辦反空汙遊行催化,難保民怨不會以選票作為宣洩的出口。
花博是個讓人賞心悅目的感性活動,藉由園藝的療癒和文化消費體驗,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因而回饋到活動主辦單位,得以收取花博紅利;八年前的台北市長郝龍斌也在此刻推出花博,雖然展出前後被用放大鏡檢視,演出花博風暴,最後仍因活動口碑好而大贏對手近十七萬票。
這次尋求連任的林佳龍能否複製郝龍斌的花博模式而勝選,還不得而知,但彼此不同的是,台中市還有揮不去的空汙陰霾。空汙是中央能源政策、在地和境外汙染聯手造成的真實日常生活,考驗的是執政者防制空汙的魄力與成績今年的花博魅力能否壓過空汙的威力,就待投票結果揭曉

趙春山/馬習會3周年回顧:啟動兩岸領導人會晤的3把鑰匙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馬習會3周年回顧:啟動兩岸領導人會晤的3把鑰匙
◆  洪蘭/豬是被罵出來的
◆  盛治仁/川普太多,林肯太少

◆  王健壯/更高的忠誠是什麼?
◆  施振榮/打造空總基地 成為文化科技園區
◆  方祖涵/非典型亞裔新生代
◆  嚴震生/衣索比亞的政治三部曲







趙春山/馬習會3周年回顧:啟動兩岸領導人會晤的3把鑰匙


2018-11-07 00:08 聯合報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前總統馬英九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會談。 (美聯社資料照片)

兩岸領導人民國104年(二○一五年)十一月七日在新加坡的會面,是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對岸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報告中,把「馬習會」視為他就任以來的一項重大成就;但在台灣內部,隨著政黨輪替後的權力轉移,「馬習會」就似船過水無痕,留下的只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馬習會」的舉行適逢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民進黨基於選戰的考量,對它的評價近乎全然否定;國民黨當時敗象已露,不會期待「馬習會」能畢其功於一役,發揮扭轉乾坤的效果。因此,這場史無前例的兩岸峰會,雖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但它在國內的行情,卻只是曇花一現,占有幾天的媒體版面而已。
馬習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它能順利召開是因為:第一,馬習個人強烈的主觀意願;第二,兩岸客觀形勢的推波助瀾;第三,充分的準備工作。我認為這些就是啟動兩岸領導人會晤的「三把鑰匙」。
首先,自兩岸分治以來,領導人會面就是一個不時出現的話題;但因彼此缺乏互信,這個話題始終停留在「聽其言」的階段。「馬習會」能夠成局,是雙方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累積了足夠的互信。不可否認,在「馬習會」醞釀的過程中,各自都曾面對不小的反對聲浪,認為徒勞無功。最後能拍板定案,是雙方領導人意志力的展現
其次,由於馬總統主張與對岸和解,兩岸關係在馬執政後,出現前所未有的最佳狀態。例如,兩岸協商對話的層級步步升高,雙方簽訂了包括ECFA在內的廿三項協議,這些都為「馬習會」的召開,創造了有利的氛圍。
最後,「馬習會」不是一件即席創作,它是兩岸智庫長期研究交流的成果舉凡開會的地點、時機的選擇、議題的設定、與會者的身分等事項,都經過雙方智庫人士的多次討論當然,最後的臨門一腳,還是應歸功於夏立言主委所領導的陸委會工作團隊。他們與對岸進行鉅細靡遺的協商,甚至是在經過一場「徹夜長談」後,才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對岸在協商過程中,確實做了若干重大的讓步。對於馬總統在國際媒體面前暢所欲言,以及他在會外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茶敘」,對岸都是刻意「視而不見」。個人認為,如果不是習近平從「大處著眼」,這些場景根本不可能出現。
「馬習會」得來不易,它的協商過程和建立的談判模式,是中國人「理智」,也就是「理性」加「智慧」的表現,值得兩岸共同珍惜。遺憾的是,「馬習會」因民進黨上台後兩岸關係的急遽惡化,而未能竟其功。先是對岸對蔡總統戴上「兩國論」的帽子,加上民進黨的緊抱「台獨黨綱」,民共之間幾無任何互信可言更嚴重的是,對岸以蔡總統不接受九二共識為由,關閉兩岸所有協商對話的管道,形成雙方因誤判而加深對立的惡性循環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曾提「蔡習會」的建議,希望「馬習會」能產生後續效應。鑑於當前兩岸嚴峻的內外形勢,「談判代替對抗」應是化解兩岸歧見的最佳途徑。但問題是,蔡總統是否願意承接前任留下的「三把鑰匙」?對岸是否還願意打開兩岸這道緊鎖的大門?

名家觀點/設審計委員會 要找對獨董

名家觀點/設審計委員會 要找對獨董


2018-11-06 23:50 經濟日報  陳清祥(作者是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副理事長,本文僅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協會立場)

金管會為強化公司治理,預告「擴大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之設置範圍」,未來所有上市櫃公司,應依其董監事任期屆滿情形,於民國109至111年(2020至2022年)間逐步完成審計委員會之設置,以強化董事會監督功能這是今年4月頒布「新版公司治理藍圖」中,策略目標四:強化董事會之監督功能的具體措施
目前強制設置審計委員會標準為金融事業及資本額達20億元以上的非屬金融業上市櫃公司,另自民國107年(2018年)1月起,初次申請股票上市公司及初次申請股票上櫃且資本額6億元以上的公司,亦應設置審計委員會。本次預告擴大設置範圍,將使所有上市櫃公司到民國111年(2022年)全面完成設置審計委員會,以取代雙軌制下公司法的監察人,全面走向歐美之單軌制也將可避免目前上市櫃公司同時有獨立董事及監察人的單雙軌混合體制
董事會為公司最高核決層級,有效發揮功能關係到企業經營的成效。審計委員會是董事會下的功能性委員會,希望藉由專業分工及超然獨立的立場,強化董事會的監督功能,提升公司治理。審計委員會在金管會漸進式逐步推動下,至民國107年(2018年)6月底止,已有60%上市公司及40%的上櫃公司設置,未來將有800家左右上市櫃公司要新設置審計委員會。
經過十多年施行後,現行制度或許有再檢討必要。首先審計委員會的組成,依證交法14條之4第2項,應由「全體」獨立董事組成,其人數不得少於三人不少公司由三位獨立董事同時擔任審計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對於自願採取更高標準公司治理的公司,其獨立董事人數可能超過三人,如台積電有五名獨立董事,則其審計委員會應由五位獨立董事組成,另外可能增設提名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等,將導致獨立董事一定要兼任其他委員會的情形。是否造成獨立董事職務過多且複雜?兼太多委員會無暇全心投入?是否造成審計委員會過於龐大,失去專業分工的意義?建議參考歐美、新加坡等制度,只要求審計委員會由三名以上獨立董事組成,儘速修訂證交法,要求審計委員會應「全部」由獨立董事組成,人數不得少於三人。讓董事們依其專業分工,在各功能性委員會中分別扮演好事前審查及監督的角色。
另外,證交法14條之5明定應經審計委員會審查事項共11項,有關財務報告部分依第10款只包括「年度財務報告及半年度財務報告」。係因當時證交法36條要求年度及半年報財務報告應經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審計委員會取代監察人,所以要求年報及半年報要經審計委員會審查。然而,導入國際會計準則後,現行證交法第36條修正僅年報須經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季報則只要提報董事會。金管會曾於2018年5月中預告擬修正證交法14條之5,「半年報財務報告無須會計師查核簽證者,無須經審計委員會同意」的規定,使該條文與證交法36條同步。筆者先前曾指出此項修法後上市櫃公司的期中季財務報表均未經審計委員會審查,將和歐美、新加坡及香港規定不同,且與強化監督及落實公司治理背道而馳。建議儘速修訂證交法36條及14條之5,期中季財務報表應經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審查才能透過專業分工及協助監督以確保財務報告的允當表達。
全面設置審計委員會,在董事會前深入審查重要議案以達監督功能立意良善關鍵在於真正落實公司治理的公司願意找到對的獨立董事來組成審計委員會,而獨立董事要深入瞭解公司及產業,並對各項議案認真發問、釐清問題,並勇於否決不適當議案,才能對公司財務業務嚴格把關。


陳清祥

陳清祥是會計師,第一個工作就在勤業眾信,一待就超過30年,從基層查帳員做到企業總裁。陳清祥的英文名字叫「Clark」,與超人同名,同事們稱他為「超人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