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雙軌競合 台灣怎麼辦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9295/web/

.聯合報社論/監察院「新血」已成憲政新亂局
.聯合報黑白集/徐國勇發誓真幽默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雙軌競合 台灣怎麼辦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貿雙軌競合 台灣怎麼辦


2018-07-20 02:4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歐盟與日本最近正式簽署歐盟-日本經濟夥伴協定(歐盟-日本EPA),將會在明年上半年生效。2017年歐盟與日本GDP合計達22兆美元,約占全球GDP 28%,歐盟-日本EPA將成為全世界經濟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歐盟可以在英國正式脫歐前完成歐盟-日本EPA,展現其投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成果;歐盟目前在亞洲也先後與韓國、新加坡及越南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進展相當迅速。
就日本而言,日本過去在歐洲只有與瑞士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歐盟-日本EPA對日本是一大突破;歐盟-日本EPA也可以降低在2011年生效的歐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對日本的衝擊,對日本是一大利多。特別是日本今年先後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歐盟-日本EPA,未來會全力促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三個大型FTA的到位,共包括47國,將使日本成為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新亮點。
歐盟-日本EPA自由化程度相當高,在完成降稅後,幾乎所有產品均納入自由化範圍,只有稻米等極少的例外。特別是一些屬於高度敏感的項目,如日本的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歐盟的電視、車輛及車輛零組件,大多納入降稅的範圍。日本在農業的開放甚至超過了在CPTPP的承諾;而歐盟在電視與車輛相關項目的開放,也普遍超過歐盟-韓國自由貿易協定的標準,顯見雙方開放市場的決心。
歐盟-日本EPA對於台灣會產生一些衝擊。主要是在歐盟市場上,一些高關稅且台灣與日本出口相似度高的產品,例如石化、紡織、金屬製品等,會對台灣產生貿易排擠效果。而在日本市場上,則是以食品加工及紡織類產品影響較大
歐盟-日本EPA顯示全球經貿局勢已走入「雙軌競合」,各國一方面對抗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不論是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制要求美國改善,以牙還牙直接對美國進行貿易報復,或是本身加強對他國不公平貿易行為,例如傾銷的反制措施,均會使全球貿易障礙提高,不利擴展貿易並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力道。
在另一方面,各國為了要彌補因全球貿易障礙提高所產生的損失,也紛紛積極建構自由貿易協定,而使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成為推動全球經貿自由化的主要力量。而且未來全球自由貿易協定會走向高品質,廣度及深度會不斷強化,必然會高過台灣過去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必須做好自由化的準備及開放決心。
川普點燃全球貿易戰火所衍生的變化,對於台灣影響不小。台灣一方面受到全球貿易烽火,各國貿易障礙普遍提高的波及,無論美國片面貿易制裁措施,以及美中貿易大戰,台灣均無法倖免;台灣也是全球被課徵反傾銷稅的主要國家。而在新形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台灣若無機會加入,對台灣產生貿易移轉的衝擊更為明顯。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加速會進一步弱化WTO的功能,川普總統除了強烈質疑WTO對美國不公平且成效不彰外,美國也大幅降低參與WTO的力度。WTO在這波全球貿易戰中,淪為只是各國解決貿易糾紛的平台,而且未來落實成效仍有待觀察。WTO推動多邊自由化在美國的杯葛,其他國家轉而利用雙邊管道下,幾乎已經停擺;對於長期冀望WTO多邊自由化的台灣非常不利。
面對「多邊體系延宕,區域整合受阻」的困境,政府如何因應此變局,要有更縝密規劃。特別是未來即將面臨加入CPTPP的挑戰,如何展現自由化的決心,降低大陸的干擾,得到CPTPP 11國成員的支持,至為關鍵。






聯合報黑白集/徐國勇發誓真幽默


2018-07-19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內政部長徐國勇談死刑議題,強調「我可以發誓」蔡總統沒說過什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剛從行政院發言人轉任內政部長的徐國勇接受專訪,談到近來受關注的死刑議題,強調「我可以發誓」蔡總統沒說過什麼。徐部長愛說笑,保護小英是一回事,發什麼誓唷?
一個人鄭重其事「我發誓」,反而可能洩漏平時信用紀錄不佳。徐國勇尤其如此,他在公共論壇上曾被拿來舉例說明「說謊像呼吸一樣自然的政客」。這未必歸諸徐國勇的個人特質,而是政府發言人宿命如此。他在推動一例一休時說「物質不滅定律」,政策髮夾彎時又說「七休一怎麼積假出國玩」。說詞前後相反,竟振振有詞不改其色,真太厲害了!
發言人是政府化妝師,即使這個工作幾被默認具有「說謊的權利」,但當事人能多麼「如魚得水」,仍隨個人品格和臉皮厚度而異。例如剛卸任法務部長的邱太三曾直言,需要「講幹話」的位子他不去。又如美國總統川普太討人厭,白宮發言人自曝被趕出餐廳,多少透露工作的辛酸。而徐國勇不管是談一例一休的轉彎,或者論拔管案是非,都是游刃有餘、洋洋得意的姿態,堪稱稟賦過人。
一向嘻皮笑臉的徐國勇,忽然認真起來「我發誓」,還真嚇人一跳。老實說,兩年多來的政府表現:一例一休、愛勞工、非核家園大法官卸責釋憲、賴清德說歡迎陸客……,政客說詞之真假莫辨,已經到了奇幻莫測的地步。老百姓等著看還能繼續怎麼掰,忽聞有人冒出一句「我發誓」,實在幽默啊!







聯合報社論/監察院「新血」已成憲政新亂局


2018-07-19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監察院近期生態和文化丕變,儼已成台灣另一個政治角力戰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今年一月通過蔡英文總統補提名的十一席監察委員後,監察院生態和文化丕變,儼已成為台灣另一個新的政治角力戰場。許多時候,只要遇到與黨派立場相關的案件,就有監委見縫插針,甚至合縱連橫,拉幫結派。修憲後,監察權由「民意機關」改成「準司法機關」;但由於近期生態變化,使監察權的憲政定位已受到空前的挑戰。
監察院目前的亂象,早在蔡英文總統去年補提名時,就已經種下禍根。蔡英文提名的十一人,背景幾乎都與政治、黨派立場有密切關係,這和過去監委由「社會公正人士」出任的思維大相逕庭。在馬政府時代,有些監委的提名或仍不脫政治考量,但大體仍講究社會形象及監察功能,但蔡英文的提名卻相當偏頗。
也因此,監委仍未上任,即鬧出被提名人陳師孟揚言要「司法除垢」的鬧劇。陳師孟果然說到做到,上任後勤查與前總統陳水扁相關的案件,將矛頭指向「辦扁」的司法人員,完全把自己當成「陳水扁御用監委」,嚴重斲傷監委形象。
隨著情勢發展,「陳師孟併發症」也在監院四處蔓延,新監委們罔顧監委角色的中立,反而交相凸顯個人的政治立場,並引發監院內部對立。最突梯的例子,表現在對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的彈劾案中。舊監委高鳳仙等人以吳茂昆違法兼職、涉嫌圖利等罪證,對吳茂昆提出彈劾,在「記名表決」制度下,十三位監委全數通過彈劾案。誰料,六名新任監委卻在會後另舉行記者會發表「不同意見」,並指責高鳳仙等舊監委未依會議內容修改彈劾文。
吳茂昆的違法爭議,外界已有諸多評論,包括司法部門也正在調查;但新監委仍不顧體制為他護航,完全只為政治表演。更荒謬的是,新監委還亂抄大法官會議作法,提出所謂的「協同意見書」;事實上,翻遍監察法和憲法,這完全是新監委自創名詞。擔任監察糾彈者,自己違憲踰矩至此,令人浩嘆!
更可議的是,彈劾案改採「記名表決」,亦是根據新監委提議而修改之規定。新監委們既在會議中投下贊成彈劾票,卻又在會外對公眾說唱另一套台詞。如此,即不想承擔「反對彈劾吳茂昆」的罪名,又要進行政治護航;這除了投機,也幾近人格分裂了。
新監委們又彼此串連,一起加入司法及獄政委員會,希望掌握該委員會的主導權。原因無他,一則是監察院聲請的年改釋憲案,必須通過司法及獄政委員會審查;二則是新監委們有意重啟與前總統馬英九相關的大巨蛋、美河市、北富銀合併等調查案,亦須經過該委員會。如此公然的政治操作,令人瞠目結舌。也因此,監察院教育文化和財政委員會提案「年改案應聲請釋憲」,雖經表決大戰通過,但未來此案送交司法及獄政委員會,難保不會被擱置。
依憲法規定,監察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但新監委們只看政治立場、不問是非的拉幫結派,實是前所未見。這筆帳,當然必須記在蔡英文頭上。
新監委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另一例證,從陳師孟報復式地調查扁案法官可見一斑。由於陳師孟過去與扁有從屬關係,他調查檢察官「諷扁短劇」案遭紀律委員會要求迴避;但他拒絕就範,繼續假約詢之名讓陳水扁到監院作秀。新監委高涌誠更以「內規疏漏」為由,認為迴避的決議不當;問題是,他自己在年改案卻主張具公教背景的監委應迴避調查。如此雙重標準,如何糾彈他人的不當?
監察院最重要的工作是保護民眾權益,並監督政府;但蔡英文指派的新監委們,卻只想著保護民進黨政府,一味監督前政府。若有一天,當所有監委都由民進黨提名通過,監察院可能就從「蚊子院」變成「打手院」了。

【重磅快評】對比蔣月惠 蔡英文是虛偽社會正義兜售者

.【重磅快評】台大選不出好校長?李遠哲,你錯了!
.【重磅快評】對比蔣月惠 蔡英文是虛偽社會正義兜售者

.【重磅快評】「中華民國」講10遍 小英可懂阿通師?
.【重磅快評】蔡政府橫柴入灶硬闖深澳電廠第二關
.【即時短評】吳釗燮醒醒 日本人又要侵門踏戶了
.【重磅快評】不待川普施壓 日本已走向軍事正常化
.【重磅快評】故宮不是台灣的?心虛的歷史課說給誰聽
.【重磅快評】那些小國、矮將在賽事中教大家的事
.【即時短評】學者從政發威!故宮院長「陳老師」上身
.【即時短評】台南市長勝選關鍵 誰先整合成功就有機會
.【重磅快評】蔡八問怎堪民一問:當前誰在執政?








【重磅快評】對比蔣月惠 蔡英文是虛偽社會正義兜售者


2018-07-20 12:28 聯合報  主筆室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常在街頭擺攤義賣。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蔣繼平/攝影


這兩天爆紅了一個原來藉藉無名的蔣月惠,雖然爆紅的觸發點是她咬了女警一口,以及她捧著花到警局道歉卻無人接受時,那般淒厲卻毫不掩飾的爆哭。
真正讓人動容的是她的璞玉似的真摯的感情,那種對於弱勢者的真正的心疼,在如今網路上充斥虛假與矯情的表演的虛擬世界裡,整個社會突然發現,還是有人用一股堅毅的勇氣與力量,為她所處的周遭作出了無私的奉獻!讓人感到無比的驚喜。
在南台灣屏東所謂的國境之南的驕陽下,蔣月惠的當選竟是靠著每天十餘小時的街角唱歌或拉著咿咿呀呀不成弦律的提琴!在毒辣的陽光下冒著熱汗,她也曬成了典型的黑黝的膚色,當四年前終於在第三度參選以四千餘票吊車尾當選時,她興奮地叫著,這真是奇蹟!
一件一件關於她的事實的揭露,都讓人感到,她的自身就是不可思議的奇蹟,譬如,一個月只花四千元過活,其餘的作為一個縣議員的收入,她都拿去供應給她創辦並獨力支撐的羅騰園肢障協會裡的弱勢身障者
就因為她曾經是這樣的艱難而困頓地活著,這樣磊落而無私地為弱勢者著想,這次她反抗縣政府拓寬公路的強拆民宅,就有力地反證了,其中毫無摻雜任何虛假的成分,沒有任何沽名釣譽的可能!
這樣質樸的人性與風格,在藉由媒體操弄群眾的當代民主實務裡,既是一個獨特的瑰寶,更是一個尖銳的反諷!
最立即的對照是,它反襯了當年反大埔強拆運動的媒體嗜欲與政治鑿痕!社會運動原應是固守社會價值的純潔行動,但如今太多社會運動最終都淪為政治的附庸,只是政治鬥爭裡的一次次群眾動員
「反大埔運動從事後檢證,它的真實意涵已完全轉變為「反馬政府運動」的系列劇碼,與洪仲丘、太陽花運動毫無二致地成為政黨惡鬥的附屬成員。從其口號「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即可看出,它的目標不在於反強拆,而在於拆政府。它的訴求從一個社會性的土地目標,陡然地升高為政治性的革命目標
否則,對於同一類型的強拆行動,何以當年為大埔案丟鞋、衝撞抗爭的成員,如今卻如此靜默與規矩,恍似這次被強拆的平民並不需要正義,抑或,他們只是非我族類的芻狗?
最弔詭的卻是如今的政府,這個由反大埔強拆運動所支持上台的政府,正好在這兩天為張藥房原地重建誌賀,蔡英文特地前往苗栗探視張藥房的遺孀彭秀春,盛讚重建是台灣社會進步的重要里程碑;但同一位總統,卻對屏東強拆不置一詞。
所有人都看到了,蔡英文只是一個虛偽的社會正義的兜售者,但她與蔣月惠並不站在同一條陣線







【重磅快評】台大選不出好校長?李遠哲,你錯了!


2018-07-20 20:12 聯合報  主筆室
台大校長人事案難關重重,外界都在看新任教育部長葉俊榮如何解決。圖為台大校園。圖/報系資料照


就在教育部長葉俊榮宣稱要對台大校長案展開「有溫度的溝通」時,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今天跳出來一手打台大一手打管中閔。他表示對台大這幾十年運作感到很失望,批評台大沒有能力選出一流校長;更指管中閔如果是將此事看成政治對學術自由的干預是不對的,並指管被拉上來,前面幾個候選人被拉下去,「背後有很不好的事」。發言的動機及時間點都足堪玩味
姑且不論李遠哲過去的爭議,從台大去年開始展開校長遴選作業,直到今年一月五日管中閔當選後,蔡政府的強力干預,李遠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一直受到外界揣測。同樣也是台大校長候選人的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一直被認為跟李遠哲淵源深厚。盡管李遠哲去年10月公開否認他跟周美吟是師生關係,一度還說出「難道我是黑道大哥嗎?」仍無法止議,外界更咸信李遠哲迄今對中研院仍具有一定的關鍵影響力。
李遠哲在台大校長遴選案中角色,一直被繪聲繪影,沒想到,他非但不避嫌,如今還對台大校長案說三道四。但細看他的談話,充滿了邏輯的謬誤與自我的矛盾
他自豪說自己擔任中研院長期間希望把專業度提升,但台大卻進步得很少,他更以他過去擔任清大校長遴選召集人、替清大找到國外知名教授當校長為例,批評台大無法找到一流校長。但問題是,如果他主政長達12年的中研院被他領導得卓然出色,為什麼他擔任院長期間選出來的院士卻不是好校長?這不是自我打臉嗎?
再者,他如果認為台大遴選制度有缺陷,導致選不出好的校長,為何不能在遴選之前就點出問題,而不是等到最後選出顯然不合他意的人選後,才跳出來指責遊戲規則有問題。何況周美吟還一路選到最後階段?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葉俊榮才剛對管案展開各種斡旋,並訂下未來兩個月是黃金期的期限,看起來是要在暑假前將此案有所了結。李遠哲挑在這個時間點說這番話,或許正透露了某些人的焦慮,怕葉俊榮對管案放軟、放手,搶先定了調。接下來,就看葉俊榮要如何溝通得下去?

酷經濟/小心新興市場風險

.民調落後 藍綠輔選差很大
.農產不剩產 頂級更要特色
.深澳電廠訴願…就算是作秀 都交給司法審查
.葉克膜電力時代 台電有錯?
.故宮未來發展 因包容而偉大
.捍衛釣魚台主權 得再積極點
.派遣工歸零 或信心歸零?
.漫畫/奉命「有溫度溝通」
.酷經濟/小心新興市場風險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小心新興市場風險


2018-07-20 00:36 聯合報  林建甫
阿根廷今年五月向IMF提出金援請求。


在美中貿易戰緊繃之際,新興市場危機正在成形。今年五月阿根廷正式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請求金援,最終IMF與阿根廷達成三年五百億美元紓困貸款,創下IMF對單一國金援最高數目。這不是單一個案,土耳其也傳出資產拋售狂潮,印度、印尼、巴西及菲律賓國家也出現匯率貶值加劇的情況。新興市場國家面臨大問題。
造成這波危機的原因,就是「升息+縮表」及「美元強勢」。在二○一六年前,全球貨幣市場寬鬆、利率極低,許多新興國家趁舉債成本低,借機大量發行以美元計價、支付的債券,向國際融資,導致外債節節攀升。然而在聯準會開始縮表及升息之後,問題開始浮現。這些高度依賴外部融資的新興市場國家,舉債成本逐步攀升,加上今年的強勢美元走勢,債務利息成本倍增,連帶著推高違約風險,加快資本外流與匯率貶值。也迫使他們的央行拋售外匯儲備同時升高利息,以維持匯率穩定。然而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有限,外匯儲備一旦接近耗盡,市場恐慌情緒將會加劇。資金外逃、匯價貶值交替循環,最終導致危機來臨。
近期的阿根廷,就是最典型例子,披索(peso)曾創下一天暴跌八點五%;央行連續多次加息,基準利率從廿七%一路升至四十%,通貨膨漲飆漲至廿五%,已對該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IMF四月的《財政監督報告》,二○一七年新興市場國家及中等收入國家債務約占GDP的四十九%,二○一八年將會超過五十%,這個數字已超過當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水準,並與一九八○年代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水準相差不遠。
從目前美國經濟發展來看,物價成長率已連續三個月在二%以上,聯準會不排除下半年再升息二碼。而美國經濟在就業持續改善及財政政策支出擴大的預期下,目前經濟表現好,支撐強勢美元及升息的動能仍在,造成新興市場危機加劇。
不可諱言,今年熱錢退出新興市場是必然趨勢,體質較差的國家勢必要面對挑戰。會不會形成更嚴重的金融危機?尚待觀察,但我們必須提高警覺,防止更多像阿根廷這種猛爆性的匯損及通膨造成更大的衝擊。







派遣工歸零 或信心歸零?


2018-07-20 00:36 聯合報  簡建忠/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
行政院長賴清德核定,政府機關聘用的數千名派遣人員,兩年內歸零,改以公開遴選程序聘用。圖為勞團過去向勞動部抗議,要求終結派遣全數納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表示,計畫在兩年內將行政院暨所屬機關(構)的七千兩百名派遣人力,透過改為自雇臨時人員或其他人力運用方式,創造中央政府「零派遣人力」目標。我們至少有兩年時間觀察和檢驗「派遣人力歸零」究竟是德政、換湯不換藥、各機關+派遣勞工+派遣公司的災難,或是選舉年的煙火(船過無痕)。
若能「就地改聘為約雇或約聘」,絕大多數派遣勞工應該會視為德政!但是,賴院長又說「將由用人機關成立遴選小組,以公平、公開的方式辦理人員的徵選和雇用」,顯然各機關不可能「就地改聘」派遣勞工,還要面對許多外部競爭者(因為要公開)、之前在政府服務經驗可能無用(因為要公平)、或因轉換工作離開公部門(因派遣公司沒得標);德政面臨重大考驗!
換湯不換藥,就是各機關配合政策,先想出一個響亮而美好的僱用名稱(如勞務承攬),然後在經費未變動、業務繼續執行、派遣公司全力配合和派遣人員都無更變的情況下,創造一個漂亮的機制,順利「終結派遣」。
災難,就是大家都玩真的!或許賴院長就責成勞動部規畫一個「各機關人力僱用遴選辦法」,再由勞動部先試行、調整,再推廣到中央各機關,大家一起做!這將是另一場「不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考試,派遣勞工或將失業,或像流浪教師一樣逐穩定工作而努力、派遣公司不再標政府機關案子,最高興的可能是又能開發新市場的補教業者
不過,即使在新方案中脫穎而出成為政府雇員的派遣勞工,也不要高興太早,如同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所說「政府機構聘用的約聘雇人員『不適用勞基法』而是適用於『人事行政總處的公務人員系統的約聘人員雇用辦法』」。所以,原適用勞基法的派遣勞工,未來費力的成為政府雇員後,反而不能適用勞基法,勞動權益極可能大幅降低。
至於選舉年的煙火,就更不要多想了,該政策就是選舉語言,除了絢麗的火光、刺鼻的硝煙味之外,一點不留、毫無價值。
說這麼多,難道就沒有解決政府雇用勞動派遣人力辦法嗎?當然有,就要看執政黨有沒有心了!真要落實蔡總統保障勞動權益的政見,謹建議:
一、盡速通過派遣勞工保護法-我國研議超過廿年,到現在草案已不知道到了第幾版,要設專法或在勞基法中設專章都沒有一個影子。既然勞動派遣的趨勢不可逆轉,就給予派遣勞工應有的保障與保護,嚴格監督派遣的產業運作。
二、政府僱用的人員全部適用勞基法-依據「行政院暨所屬機關(構)檢討勞動派遣運用實施計畫」在達成「零派遣人力」目標的同時,將政府所有僱用的人員全數納入勞基法,這才是真正落實對勞動權益的保障。政府怎可憑自己喜好和需求,就刻意排除部分人員適用法令,任意減損勞工權益,這和被交聲指責的民間慣老闆有何兩樣?
今年初,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院長端出數道解決青年低薪的政策,現在又端出「政府派遣人力歸零」政策,衷心真期待這些政策的落實,給台灣的勞工一點信心和尊嚴吧!







深澳電廠訴願…就算是作秀 都交給司法審查


2018-07-20 00:36 聯合報  宮文祥/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台北市)
新北市府針對深澳電廠擴建案提起行政訴願,圖為台電深澳電廠場址與周邊環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據報導指出,新北市政府將針對深澳電廠環評一案,啟動訴願與行政訴訟,希望藉此讓環保署撤回該環評。惟,環保署官員表示,新北市政府秀過了頭,因為法律上只有處分相對人,至多包括利害關係人可以提起訴訟。至於環評法規範下有無提起公益訴訟之可能,也就是提起該訴訟者無須有權利受到侵害之必要,即所謂之「客觀訴訟」,實務與學界仍多有爭議。
首先,地方自治在我國享有憲法位階,在地方自治範圍內,地方政府同樣具備權利主體之地位,也因此,國家與地方自治團體同樣會發生權利義務關係。因此,當其權利受侵害時,自然享有救濟之可能、賦予其訴訟保障之必要,前述的權利才得以獲致完整。正因為事涉「權利」保障,誠如美國Marshall首席大法官曾言,權利之本質在於權利主體遭受侵害時,得以主張法律的保護。而國家之第一要務即在於提供這樣的保障。
其次,新北市政府究竟有無受到影響?固然,新北市政府在深澳電廠環評審查結論上,確實並非處分相對人,但是否可為利害關係人、抑或是代市民提起必要的權利救濟,其實仍有討論的空間。針對此問題,或可參看美國的案例:二○○七年,麻州控訴美國聯邦環保署一案。
本案爭執的對象其實是更為抽象的問題,也就是溫室氣體究竟應否納入空氣汙染防治規範中。面對聯邦環保署的不作為,美國許多州提起訴訟(以麻州為代表),控訴聯邦政府消極不作為已然具備違法性。本案首先要面對的,同樣是各州當事人適格的爭議
在這些嚴格的要求下,聯邦最高法院在面對主管機關強調溫室氣體究否會對人民產生危害,仍存有科學上之不確定性,仍毅然地肯認麻州州政府在此已然具備當事人適格。法院強調,麻州政府於本案中享有特殊地位與特別利益,因為關係到麻州主權,在其主權範圍內(或謂準主權),麻州所屬領域勢必因此受到影響。
因此,回看深澳電廠案,環評通過,新北市政府在地方自治下所享有的權利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而中央政府應當被認為承擔著對其保護義務;最後,面對環境影響評估所建置的正當程序,地方政府是否可被認定係屬程序參與的主體,我國環評法固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或可認為條文中所規定之「有關機關」應包括地方政府(參照環評法第十、十一條之規定),也唯有如此,也才能真正體現我憲法對地方自治保障之意旨
本文之目的僅嘗試說明,即使有著作秀成分,但不表示當事人適格不會滿足。更何況本案其實也關係著氣候變遷下地方政府所應扮演的角色。不過,進一步更要說的,面對權利應有之認識與保護,與其限縮解釋這些訴訟的前提要件,以至於無法進入實質違法與否的司法審查,實應開大門、走大路,讓司法權得以有檢視的機會,透過司法審查的實踐,回應兩百多年前Marshall大法官的主張,如此方得以杜悠悠之口。






葉克膜電力時代 台電有錯?


2018-07-20 00:36 聯合報  王健良/台電退休員工(台中市)
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上半年獲利出爐,包括中油、台糖與台水都有盈餘,僅台電虧損,且虧損高達新台幣240億元。圖為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昨,幾位昔日台電老同事來敘,談及媒體報導台電上半年虧損二百多億,績效最差;昔日國營事業的模範生,不到兩年就變成落水狗,不禁讓這些曾經為台灣電力流血流汗的電力長工搥心憤慨!
光復之初台電極為破爛,是經過民國四、五○年代,幾位總經理,如孫運璿等人篳路藍縷、慘澹經營,始獲得世界銀行肯定同意貸款;大力推動六、七○年代的發電及輸配電計畫;奠定了高科技科學園區的發展,使台灣躋身為亞洲四小龍。八○年代的輸變電計畫,更強化了供電系統的機械強度、絕緣強度及環路供電,使電力品質大大提升,台灣也不再有限電、缺電的惡夢。
曾幾何時,在錯誤政策下變得如此脆弱,以高成本、高汙染的燃料發電,把緊急發電機當基載計算,備載容量降到二至三%,穩定供電岌岌可危,此即「葉克膜電力時代來了」。
台電是全民的台電,虧損是要全民負擔;台灣是海島,獨立電網無可外援;台灣缺乏自產能源,九十八%能源須仰賴進口;台灣的電力禁不起再這樣蹂躪,台灣的經濟也禁不起再這樣糟蹋。





故宮未來發展 因包容而偉大


2018-07-20 00:36 聯合報  呂欽文/建築師、台大城鄉所兼任教授(台北市)
桃園市復興區海拔最高的鐵塔「巴陵鐵塔」,原址為日治時期海拔1200公尺的馬崙砲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故宮新院長陳其南喊出「故宮土著化」、成為「台灣人的故宮」 的目標。陳院長過去對台灣的社區營造著力深厚、成效卓著,為各方稱道;這回要把國際級博物館裝進類如社區營造的小盒子裡,各方批判聲浪如潮湧來。
究竟是故宮這個大院子把陳其南的小格局凸顯出來了呢?還是陳其南認為故宮就該當社造的格局來看待?
文化因包容而偉大,這句話大家都能懂文化與血緣一樣,只能接受與超越,不可能斷然切割。筆者是建築人,就以建築設計來說,我們有太多例子,看到好的建築師如何超越傳統、創造新的生命。
以百歲高齡剛過世的建築師王大閎來說,雖然他一生念茲在茲的就是所謂的「中國建築」,但他在台灣,融合了現代主義理念與新材料新工法,在四十年前的威權年代,跳脫了傳統的中國建築宮殿窠臼,設計出國父紀念館這樣的嶄新樣式。如果你說國父念館是現代的中國建築,沒錯;但如果你說是台灣的新建築,應該更準確!
所以,重點不在於思想起源自何處,而在於是否有心在不同的環境,消化、沉澱、反饋出新的意涵!建築大師李祖原,從鑽研閩南建築開始,最後以竹節高升的概念創造出一○一舉世無雙的摩天大樓型式,又是另一個例子。
台灣民眾喜愛的「美麗島」,出自一個菲律賓華僑子弟李雙澤,因為深愛台灣鄉土,用台灣詩人陳秀喜的詞譜出來的曲子。很多人恐怕不知道,「美麗島」原始靈感是來自中國地方歌謠「一條大河」。所以,動人的作品,重點不在於從哪起步,而在於是否真真實實與這個環境、這塊土地連結情感。
故宮的千年文化無罪,有罪的是以有色眼光看待它們的人;或者說,有罪的是以政治手法切割它們的有心人。
再進一步談到所謂的「土著化」,一個社會要怎麼「化」是全民的意志,應順其自然。新的創作總要有基盤,如果連基本的文化底蘊都不存在,化來化去都會是「笑化(話)」 。
舉個例子,前幾年紅極一時的布袋港「高跟鞋教堂,以灰姑娘玻璃鞋為藍本;才退燒沒多久,桃園復興區巴陵山馬崙砲台原住民抗日聖地,又出現了一個完全仿照巴黎鐵塔的地景。見微知著,如果台灣的社會文化僅止這些教堂與鐵塔、我們的全民美學只到這樣的檔次,再怎麼高喊「土著化」,恐怕也是枉然。
誠心希望陳院長,多以故宮的資源提升全民藝文素質,莫要做無謂的政治宣示!





捍衛釣魚台主權 得再積極點


2018-07-20 00:36 聯合報  劉源俊/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台灣釣魚台光復會理事長(台北市)
日本高中教科書擬將釣魚台列為國土,外交部強調,釣魚台列嶼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這也是我政府一貫立場。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飛機2011年在釣魚台群島上空的檔案照。 (路透)


日本文部科學省十七日宣布「高中教改過渡方案」,將提前修改高中地理歷史及公民科目部分內容,其中包括將「尖閣諸島」列為固有領土
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十八日表示,「釣魚台列嶼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也是政府一貫的立場。…不會因為任何國家於相關教科書中將該列嶼收錄為領土,而有任何改變。」同日,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覆媒體提問時稱,「釣魚島及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無論日方說什麼、做什麼也不會改變」。
有關釣魚台列嶼的主權問題,在這方面迄今最權威的學者北京清華大學的劉江永教授在釣魚島列島歸屬考:事實與法理》一書中,清楚舉出各種中國、日本、琉球、歐洲方面的證據鏈,說明在一八九五年日本占領台灣之前,釣魚台列嶼的主權明確屬於中國,係台灣附屬島嶼;而日方提出的各種「尖閣群島在歷史上始終都是日本領土的南西諸島的一部分,……。」的說法純屬捏造。
民國61年(一九七二年)五月,美國竟片面將二次世界大戰中占領的釣魚台列嶼其中三島的「行政權」(而非主權)交與日本,當時是「強他人之弱」之舉,無理又枉法。此前的民國60年(一九七一年)一月,中華民國政府已公布釣魚台列嶼隸屬台灣省宜蘭縣頭城鎮。我們欣見民進黨政府尚未因親美媚日考慮,而不關心釣魚台列嶼主權。但我們認為中華民國政府對釣魚台列嶼的立場,不能只是發表新聞稿而已,而應該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
一、應訓令駐日代表積極向日方(政府與民間)表達抗議與不滿。
二、應向美國抗議:日本的此項舉措明顯違反民國61年(一九七二年)美日《歸還沖繩協定》裡關於「釣魚台列嶼行政權」的說法。
三、應在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中增加有關釣魚台列嶼的敘述。
四、應在媒體上使國人多多認知釣魚台列嶼歷來歸屬台灣的事實。

方祖涵/歷史崩壞的年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方祖涵/歷史崩壞的年代
.嚴震生/百歲冥誕,什麼是曼德拉的政治遺產?
.王正方/先讓一部分人窮下去?
.黃介正/習近平力爭對台戰略主動
.王健壯/大法官不能初一十五不一樣

.李清志/台北秘境潮空間
.李清志/台北秘境潮空間
.周行一/見樹與見林的學習
.趙春山/台灣應避免身陷中美角力的困境
.薛承泰/台灣未來年表
.馬凱/不分青紅皂白 人民力量最大
.葉銀華/小米到底有沒有賺錢?

.王文華/輸了,更能展現「贏家」風範?
.陳亮恭/超高齡高速列車 台灣步履蹣跚
.洪蘭/一個無知決策 禍延三代
.嚴震生/台灣真正流失的價值—同理心
.盛治仁/打擊假新聞 社群媒體有責任
.劉維公/「吸管之亂」與諾貝爾經濟學獎
.黃介正/「習近平外交思想」確立
.王健壯/大法官忘了一五一號解釋?






方祖涵/歷史崩壞的年代


2018-07-20 00:36 聯合報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鈴木一朗與歐尼爾因黑人棒球博物館成為忘年好友。 (美聯社)



巴克.歐尼爾右投右打,身高一百八十八公分,是位攻守俱佳的內野手。只不過在那個年代裡,像他一樣的球員,對棒球的天分與興趣,與其說是幸運,不如說是詛咒。
因為膚色關係。身為非裔,一九一一年出生的歐尼爾幾乎連高中都沒得念。在種族隔離政策之下,當時他所在的佛羅里達只有四間專門給「他們」念書的地方。歐尼爾跟父親在芹菜園裡工作了一陣子,後來輾轉寄住親戚家繼續學業,也開始半職業的棒球生涯,種下後來在黑人聯盟打球的緣分。
歐尼爾在黑人聯盟君主隊留下傲人紀錄,除了拿過總冠軍,得到數次打擊王頭銜,還進入四屆明星賽。他在一九四六年的打擊率是聯盟最高的三成五,而首位進入大聯盟的非裔球員傑基.羅賓森在前一年的成績是三成八七。兩個人雖然同是君主隊的球員,卻沒有正面比較機會,因為羅賓森在黑人聯盟僅有的一個球季,歐尼爾被徵召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國海軍工程隊的一員。
歐尼爾比羅賓森大了將近八歲,而這個年齡的差距,在他們之間,就是黑人聯盟與大聯盟的距離。當種族藩籬漸漸被打破時,歐尼爾已經太老,不是球隊爭相追逐的重點球員。歐尼爾從黑人聯盟退休以後,終於獲得進入大聯盟系統的機會,只不過,他獲得的工作是擔任球隊球探,雖然曾經進入小熊隊教練團,僅能在比賽以外指導球員,也不在球隊的正式名單裡。
在棒球場工作一輩子,七十幾歲還在皇家隊當球探,一直到八十三歲那年,歐尼爾才藉著公共電視台的紀錄片廣受人知。在他以九十四歲高齡過世前,跟一位經常到黑人棒球博物館拜訪的職棒巨星成為忘年好友,是另一段球場的溫馨佳話。那位新世代巨星因為對棒球史的著迷,除了親身拜訪博物館的展覽,還為這座由歐尼爾推動成立的設施捐了不少錢,他的名字,叫做鈴木一朗
然而,就在上個月,堪薩斯黑人棒球博物館經歷了開館廿多年來最嚴重的損失。有人潛入二樓破壞主要的水管,讓整座建築嚴重淹水。當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時,幾乎連眼淚都要掉下來。這座被損毀的建築曾經是黑人聯盟的發源地,連傑基.羅賓森都曾經在那裡駐足,那一切歷史痕跡,竟然被惡意浸在水裡。
堪薩斯市警局的調查還在進行中,除了博物館淹水以外,距離只有五分鐘的傳奇投手佩吉故居,不到卅天前才剛被大火燒毀。佩吉是首位在大聯盟世界大賽出賽的非裔球員,五十九歲還先發投了無失分的三局比賽,而當年他所住的地方,在五月底凌晨付之一炬,跟博物館淹水一樣原因不明,可是消防單位在現場找到助燃劑的痕跡。
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惡意,不管怎樣,我們似乎正活在一個歷史快速崩壞的年代。塑像被推倒,銅像被割頭,建築被損毀,雖然各自有不同的理由,在水來火去過後,所有人剩下的回憶,都一起變少了

名家觀點/建構台歐創新鏈 擺脫英脫衝擊

名家觀點/建構台歐創新鏈 擺脫英脫衝擊


2018-07-20 02:56 經濟日報  葉基仁(作者是台灣經濟研究院台灣歐洲研究中心主任)

歐洲剛剛沉浸在世界盃足球賽的熱潮中,各國球隊的勝負牽動著廣大球迷的喜怒哀樂。然而回歸現實,以經貿層面為主的另一場歐洲大戰,包括英國脫歐對歐盟及英國本身的負面影響,日漸顯著,對全球經濟的衝擊透過貿易與金融的交流互動,逐步外溢到跟歐盟及英國經貿往來的國家。由於台灣與英國、歐盟的貿易、投資關係密切,我國須密切關注英國脫歐一事對「台-英」與「台-歐盟」供應鏈的影響,並重新規劃產業布局,以有效因應英國脫歐對台灣經濟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首先,我們檢視台灣與英國間的貿易與投資。英國為歐盟來台直接投資金額第二大的國家(2016年),投資產業以金融保險(72%)及批發零售(8%)為主。英國同時也是我國全球第16大、歐盟中第三大貿易夥伴,占我與歐盟貿易總額12%。就台灣的出口市場來說,英國是歐盟第三大,占我對歐盟出口15.9%。而台灣從英國進口產品占整個歐盟7.9%,為我歐盟第五大進口來源國。
多半基於語言、稅則及平等對待外商的優勢,英國是台商設立歐洲總部或子公司的首選。英國脫歐後,前述優勢過半不再,台商可能遷徙到其他歐盟國家,以分散風險、因應關稅及經商規則的改變。直接的影響有:搬遷的直接成本、台英雙邊投資下滑、貿易(轉運)量減少、及匯率波動對台商貿易利潤的侵蝕。面對這些可能的結果,政府應協同台商積極面對。
再來,我們盤點並思考如何強化「台-英」與「台-歐盟」供應鏈。過去台灣產品出口到英國,有相當比例是轉運到歐洲大陸,例如車輛及零組件產品;另一部分則是用於滿足英國國內市場需求。過去英國是歐盟成員之一,統計數據並沒有將兩者作明確的區分,這個工作應該及時完成。我方應重新盤點哪些產品屬直接供應英國當地產業作為中間財貨或供最終消費;哪些只是「路過」,最終轉運到歐洲大陸。
除了5+2創新產業以外,既有的傳統出口產業、產品,都應尋找新的統計證據,運用適當的方法,將台-英及台-歐盟的產業鏈或價值鍵明確的描繪出來,才能知道哪些要強化、哪個部分要重建、哪些產業可以合作等等。而且台-英與台-歐盟供應鏈必須分開探究。這部分的研究也將是未來台灣與英國、歐盟洽簽雙邊BIA或FTA的重要參考基礎。
檢視雙方的經貿互動機制,現有「台-歐盟」產業對話會議,提供台灣及歐盟雙邊官方與產業(公協會與廠商)每年定期會面、對話、洽詢合作、媒合的機會。應該思考進一步善用這個難得的平台,藉以深化雙邊的產業鏈結,重新布局產業結盟。特別像是5+2及歐盟創新產業,依照歐盟各國產業發展狀況,重新布局產業結盟合作關係,利用雙邊互補的科技、技術、與產業結構、供應鏈關係,規劃運用這個平台建構出「台-歐盟」創新產業的生態系。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日前在歐盟創新周開幕致詞指出,歐商近年對台投資顯著增加,隨著雙方投資愈來愈密切,期盼儘早啟動BIA談判,為企業提供更多保障。雖然目前仍停留在原則性問題的意見交換,架構與實質內容都尚未觸及,期許我政府積極準備,先從盤點並強化「台-英」、「台-歐盟」供應鏈做起,逐步完成三邊的產業結盟布局,漸次邁向鏈結與互動都更加緊密的創新產業生態體系,開展台灣產業與經濟永續發展及成長的新動能。


葉基仁

現為台經院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