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
◆  聯合報黑白集/誰比較不健康?
◆  聯合報社論/五月缺水、八月淹水,一齣前瞻荒謬劇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


2021-08-07 05:09  經濟日報 /   社論
行政院擬斥資約1,100億元發「振興五倍券」。圖為去年振興三倍券。行政院/提供


今年5月以來的疫情,使得國內許多服務業遭遇嚴重打擊,政府通過紓困4.0方案,準備拿出了高達8,400億元的特別預算,協助這些受到衝擊的廠商與個人。現在疫情已逐漸受到控制,三級警戒降回二級,政府想要提出振興經濟方案,包括推出比去年規模更大的「五倍券」方案,也就是民眾拿出1,000元,去購買5,000元的消費券,等於政府補貼每人4,000元,希望藉此提高民眾消費意願,達到剌激經濟的目的。

回顧去年7月中旬推出的三倍券,由於推出的時間很慢,發放的方式又多而繁雜,發放首日就出現排隊人龍現象,引發很多民怨,當時還有人稱之為「三倍券之亂」。三倍券還有幾個受人詬病的地方,例如去年疫情從1月下旬就出現,5月疫情減緩,6月就開始有所謂「報復性消費」出現,但三倍券直到7月中旬才發放,刺激消費的效益令人質疑另外,當時發放的三倍券置放在塑膠套內,還為此造成了許多塑膠垃圾

最近經濟部提出「振興三倍券執行成效書面報告」中指出,三倍券帶動的經濟效益至少在 1,000 億元以上,這也是政府想要再延續推出「五倍券」的最主要理由。但根據中研院經濟所針對民國 98 年(2009年)馬政府時期發放每人 3,600 元消費券所做的學術研究,發現當年政府消費券總支出約850億元,約為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6%,但結果是消費券有超過三分之二是用在本來就要支出的日常生活用品上面,所以最終淨增加的 GDP 大約只有0.2%

至於政府去年推出三倍券的總支出約500億元,為何卻可以創造出 1,000 億元以上的商機?根據經濟部書面報告所稱,其中有176萬人綁定電子支付,只要在去年7月中到12月底間支出超過3,000元,政府就會回饋2,000元,意即等於個人可淨得到 2,000 元。由於這176萬人在半年之間的總支出為102億元,平均每人支出5,785元,所以政府認定這就是三倍券所產生的效益。以此類推,因為全台有2,300萬人,如果每人都因三倍券平均支出5,785元,所以總效益就會超過 1,000 億元。

我們認為,這樣的估算方法有很大的問題。首先,這些綁定電子支付的人半年才消費5,785元,會不會太少?每個月只要去採買一些日常用品,或是去吃個飯,半年的支出很容易就超過上面的數字,這5,785元根本上很可能就是原來要花的錢,現在只是改成用電子支付,屆時再領回 2,000 元。也就是說,三倍券的支出,在消費過程很可能百分之百的被代替,並未因而產生任何新增加的支出。如此,怎能推論三倍券增加1,000億元的商機?

另外一個可以檢驗的方式,就是比較這176萬人去年和前年同期之間的電子支付有沒有明顯不同。其實,即使是這樣比較,也不一定能找出正確答案,因為消費者可能本來較少使用電子支付,只是為了要領回 2,000 元的回饋,因而改用電子支付。

總而言之,不論是消費券或三倍券,對於總體經濟所能創造的效果,在於「能否增加新的支出」,如果這些消費券被拿來當做一般性的支出,例如本來要花100元現金買便當,現在改成拿100元三倍券來買便當,那麼這100元的三倍券的使用,對於剌激經濟就不會有任何的效果。

其實民國 98 年(2009年)底中研究對於消費券的研究結果已經充分說明,由於國人高儲蓄率行為,大部分的消費券都用在一般的消費上面,而把原來要支出的現金給省下來,最終的結果是發放消費券發放現金經濟效益其實都差不多,去年的三倍券或未來的五倍券也是如此

我們相信,這就是為什麼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在因應疫情上所採取的紓困或振興經濟措施,都採取直接發放現金方式而不去印製消費券的最主要理由











聯合報黑白集/誰比較不健康?


2021-08-07 05:03  聯合報 /   黑白集
波波漫畫


陳時中為小事動怒,竟在記者會上飆罵媒體。原因是,有記者連日追問高端共送了幾批疫苗到食藥署檢驗?第一天陳時中答稱「不知道」,第二天陳時中答說「忘了問」;第三天記者再問,陳時中就火大了,嗆這名記者發問的態度「不健康」,還說幾批「跟公共利益無關」。

高端疫苗審查及核准施打的過程很黑箱,民眾都想知道它的安全性如何,媒體追問批次,怎會跟公共利益無關?再說,人家連問三天,指揮中心官員卻愛理不理,該生氣的應該是媒體和民眾吧?沒想到,反倒是陳時中盛怒打官腔罵人。

一個問題連三問,陳時中都沒答,表示他根本不想理。這個政府,有太多不可告人之事,以層層黑幕遮著,人民無法得知真相;那名記者,其實是在代替全民探詢事實陳時中的態度則表明:你問都不能問,一直問就是「不健康」。

三月間,也有記者問到全球哪些國家暫緩施打 AZ 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竟倨傲答稱:「我為什麼要告訴你?」兩相比較,陳時中的態度顯更升一級;前者是「不告訴你」,後者是「你不能問」。這些衛福部高官的態度,真的有比較健康

此事還有續集。陳時中次日為此道歉,並說「我修養應該好一點」。然而,記者等待多日的答案,依舊在風中













聯合報社論/五月缺水、八月淹水,一齣前瞻荒謬劇


2021-08-07 05:01  聯合報 /   社論
雲林縣四湖和台西地區住家到處淹水,居民叫苦,指才剛淹完還在清理又再淹。記者蔡維斌/攝影


全民正苦於抗疫,中南部近來更同時飽受淹水之苦。不過三個月前,台灣才歷經一場百年大旱,各地水庫幾乎見底;誰能料到,百日之內竟旱澇交織而至。四年前,蔡政府投入兩千五百億元前瞻建設水環境計畫,夸言要讓台灣不缺水、不淹水;沒想到,三個月內台灣從缺水演到淹水。事實證明,施政不做務實功只重大內宣,都通不過老天爺這一關。

歷任政府都在喊治水,從扁政府編列八年八百億的治水計畫,並一路追加到一,一六○億;馬政府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又投入六六○億;蔡政府又假「前瞻」之名,再加碼兩千多億元。其中,民進黨主政的中南部縣市,往往能分得大把預算。但十多年下來,並未改變淹水的宿命,不待颱風檢驗,往往一場豪雨就打回原形。原因是,這些預算多半流於綁樁,數千億公帑變成打水漂

近年極端氣候愈發頻繁,旱澇交替,成了台灣的現在進行式。數月前,我們才經歷罕見大旱,農田休耕,一些地區民生用水供五停二,水庫乾涸。四年前蔡總統宣揚「水環境計畫」時誇口,將為台灣打造不缺水、不淹水的未來;結局卻是台灣剛熬過缺水,立刻又迎來大淹水。所謂前瞻治水計畫,其實拿了大筆預算讓地方做一些皮相的水環境治理,甚至破壞原本的生態當初胡亂填寫的考卷,如今被老天爺死當也是剛好而已,只是苦的是人民。

除了假治水真綁樁,蔡政府從不務實面對氣候變遷問題擬定因應對策,甚至還違逆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極端氣候是全球性問題近來歐洲西部遭遇百年洪災,大陸鄭州歷經恐怖暴雨,都加速了歐盟推進減排的腳步。歐盟擬於民國 119 年(二○三○年)降低五五%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大國近期陸續喊出民國 139 年(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反觀台灣遲未宣示,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都還卡在環保署

歐盟上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法案,民國 112-114 年(二○二三年至二○二五年)試運行,並將在民國 115 年(二○二六年)起正式對出口至歐盟的高碳排課徵關稅。碳關稅實施在即,台灣至今未制定碳費徵收機制,在政府不願面對節能減碳的全球趨勢下,政策不明、進度落後,也是必然結果。不僅如此,蘇內閣更是大開節能減碳的倒車。為降低移動汙染源,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曾宣示,從民國 109 年(二○二○年)起以每年平均約五%的速度限縮約五萬輛機車牌照的發放,並在民國 124 年(二○三五年)達到禁售燃油機車的目標。但這些目標,在蘇揆上任後不久,就在業者的壓力下喊卡

不僅如此,環保署更屢屢推出爭議補助政策。過去民眾淘汰二行程老舊機車換購電動機車,可享分級補助;但環保署提出新購補助,消費者不必淘汰老車,新購電動機車即可申請補助,完全無助減少移動汙染源的排放。更可議的是,新購電車補助於去年取消後,環保署又在「油電並行」政策下祭出七期燃油車換購補助,比照電動機車每輛補助五千元,各縣市也紛紛效法加碼。

這項錯誤補貼政策,造成七期油車換購熱潮,補助數量達電動機車的五倍以上,造成電動機車增幅大倒退更荒謬的是,其補助款竟來自空汙基金,去年共補助十四・九億燃油機車占九成,幾乎吸光所有基金環保署長張子敬是蘇貞昌的子弟兵,從閣揆到署長,都在做永續的反面示範

極端氣候步步進逼,但蔡政府只做表面功夫治理心態,及討好業者反永續作為,不怕把台灣推向「氣候難民」的困境?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都更外,更需推動整體性都市保存

udn 論壇報垃圾 udn,週六日不必看,荒謬邏輯、蓄意欠缺。  


◆  一國兩區 解套兩岸誤判風險
◆  自由的反思:敬悼余英時先生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都更外,更需推動整體性都市保存
◆  「三零」就業新常態 盡快立法保障
◆  延續東奧熱潮 正向循環
◆  麟洋配代言台酒? 該修法了
◆  三振券到自嗨券 數字政權背離民意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都更外,更需推動整體性都市保存


2021-08-07 05:31  聯合報 /   郭瓊瑩(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系系主任)
新北市府推出的都更二箭1.0共有81案申請,預計3萬8925坪公益回饋空間,可創造2714億都更價值。圖/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世界相關組織每年均會公布宜居、健康、永續或最綠的城市排名,除了環境、空氣、綠資源、社會福祉外,總有一項指標是「文化保存」或「文化平權」。當然,表層可能指的是文化設施之質量與可及性,而更深層的意涵尤指城市發展脈絡中其文化歷史之傳承,包括實質空間紋理或無形「虛空間」氛圍、風格之保存。除依法登錄之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乃至整個街廓紋理外,如威尼斯、布拉格、利物浦等整座城市就是一個活的「世界文化遺產」。它不是死的建築物保存,而係對依然生活於中工作於中,涵容市民生活靈魂的「空間載體」。此刻UNESCO正在世界遺產大會中將利物浦除名,主因其近期之海岸商業開發破壞了都市歷史景觀(Urban Historic Landscape)之完整性。

多年來參與各層級之文化資產保存經驗中,向很多地方文史工作者之耕耘學習甚多。也因「死」的文資殼子保存易達成,而仍有人居住或因產權複雜難達共識或被開發商誘導而期待快速都更之拉力,卻一直扯向保存障礙之另一端。台北市被指認文資數量已係全國第一了,唯問台北市民「你覺得最驕傲或最願意導覽外籍友人去體驗代表台北城發展歷程的地方有哪些」,除了龍山寺、孔廟、迪化街、剝皮寮…外,其實均難以彰顯出如歐洲或日本那種「舊城區」之歷史城市景觀「品牌」。

今日設計界經常把「創造品牌」琅琅上口,且多是人為介入於環境中之「新異質」,這在迪化街及昔時舊市區之巷弄中已逐漸成形,也頗受文青青睞。唯若深入追溯台灣的城市發展史,即便只有四百年,但歷史軌跡並未消失,米街、茶街、打鐵街、布市,甚而是近日因疫情而被關注的萬華巷弄茶室等,這些均沒有舊城內如衡陽路之華麗,也沒有昔日三線道北門節點之宏偉。但正因為其紋理之存在,未受昔時市街改正影響,仍如河流般蜿蜒穿梭於今日之都市棋盤中,一方面帶點頹廢滄桑感,另方面卻也面臨都更強勁之威脅。

後疫情,我們尤需面對各別城市之恢復力與社會韌性,此時再回頭檢視城市與其所在山水與庶民之生活空間脈絡,或許自這些倖存之空間紋理或聚落中,我們的下一代仍可向歷史學習。畢竟城市發展史也是生活於中、遷徙於此每一分子奮鬥史之珍貴資產。二○二四年將是台南建城四百年,期待台江歷史景觀之保存得以成為台灣城市發展史之閃亮名片。












一國兩區 解套兩岸誤判風險


2021-08-07 05:37  聯合報 /   高孔廉/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台北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日前的阿斯本安全論壇上,特別把美中關係的台海議題提出。法新社


報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談到台海局勢,他認為大陸目前尚不致單方面對台採取行動,但仍存在誤判或意外的風險。台灣之風險主要是兩岸關係變差,及傾斜台獨的作為,大陸一向把台灣視為其「核心利益」,絕不動搖,而李顯龍甚至認為大陸民眾也是這看法。最近奧運,台灣藝人小S對「國手」加油,大陸網民也非理性發起抵制,導致代言受影響。

李顯龍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維持關係與展開合作的可行方法,然而九二共識已被民進黨汙名化,甚至扭曲的把它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本來九二共識是製造出一個各說各話的空間,各有台階可下,然而蔡政府拒絕接受,以致僵持不下。

如今該是好好想出一個解套的方案。筆者認為依據憲法增修條文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似可定位兩岸為「一國兩區」,即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台灣不少人拒稱自己為「台灣地區」,但處理兩岸「非國與國」的關係,唯有以台灣地區區隔大陸地區,才能彰顯兩岸對等地位。此次民間捐助新冠疫苗,因為透過總代理上海復星簽約,合約出現「台灣地區」一詞,官方原不同意,後經捐助方提醒此為我方法律用語,終獲同意。既然攸關人民生命的重大疫苗可以如此放行,那兩岸事務循此模式應該可行。

因此,政府領導人若能在重要場合,如國慶大會,鄭重宣示我們願依「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注意:使用法律全名比簡稱的兩岸條例更為明確)來定位兩岸關係,據以推動尊嚴、對等、互惠的兩岸交流,如此或可避開敏感九二共識,展開兩岸互動。

中華民國民意研究協會最近委託TVBS民調中心進行民意調查,問蔡政府五年來的兩岸關係,認為變得比較差的有五十一點二%,感覺變得比較好的僅有八點五%。該調查也問對未來蔡政府繼續執政,兩岸關係會變得好是三點七%,變得比較差為五十點八%,換言之,民眾對未來兩岸關係一面倒並不抱期望。

同一調查,在受訪民眾中有七十四%認為中國大陸這個市場對台灣經濟發展有幫助,占絕大多數,可見兩岸確有「經貿紅利」存在,如果兩岸關係改善,應該更有發揮的空間。

兩岸關係之良窳可以從以下指標來衡量:一、兩岸交流:包括文化、經貿、社會、人員等往來。二、兩岸溝通管道。三、兩岸協商談判。四、兩岸協議。五、兩岸事務各層級熱線。

過去五年來,兩岸關係變得比較差,第二項到第五項指標完全中斷,形成已讀不回,就連災難關懷慰問,如四月太魯閣火車出軌、七月河南鄭州洪災,也僅由低層級官員冷回,完全沒有直接溝通聯繫管道,難怪李顯龍總理指出台海有誤判風險。

我們認為經由雙方各讓一步,恢復兩岸溝通聯繫管道至為重要,雙方的「和平紅利」可以由此恢復。目前由於東協加五的RCEP即將生效,為了避免投資移轉效果,造成產業外移,雙方應該展現善意,協商出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以經貿紅利為兩岸關係的潤滑劑,建立兩岸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風險。














自由的反思:敬悼余英時先生


2021-08-07 05:34  聯合報 /   陳復/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花縣壽豐)
中研院院士余英時八月一日辭世,享耆壽九十一歲,被公認是胡適後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余英時先生不幸過世了,這位深受胡適影響的大師級學人,畢生主張自由主義,除對中國思想史研究帶來巨大貢獻外,其高度關注海峽兩岸的政治,常發表相關政治評論,觀點動見觀瞻,深刻影響海內外知識分子的思維與視野。

敝人自少就嗜讀余先生著作,更因此深受五四運動中自由主義觀點影響,但同樣秉持獨立思考主張,不禁對余先生後期面對兩岸的政治評論出現疑惑,經由反思進而觀察到自由主義後來質變成一種政治意識形態。其訴求有兩點:一、支持美國民主,並繼續支持全盤西化思潮;二、反對中共政權,並轉而支持去中國化思潮。當這兩觀點匯流,就讓自由主義變成某種獨斷意識形態,只要有人持不同意見,就會被質疑「反對自由」且「主張獨裁」,但獨立思考不正是自由主義本來稱許的價值嗎?

余先生身為美籍華人,卻說「我到哪裡,哪裡就是中國」;的確,「中國」這一概念本來並不是政治意識形態,而是種內聖外王的文化理想;但余先生將其嫁接到美國民主,視美國民主為人類自由的終極形態,這裡面固然夾雜著他對中共政權的反抗,但正來自於這種符合美國價值的心態,使得他有選擇性的看與不看、說與不說、反與不反,甚至知道何時該選擇譴責或沉默。他看不見美國霸權如何長期殖民第三世界,甚至無視美國社會自身嚴重的社會問題;並忘記自己早脫離香港與台灣生活,動輒涉入並不熟悉的政局,對具體政治議題表態,只要能強化對中共政權的反感,他會毫無保留的支持;卻忽視自己正被這些政治人物利用來打擊反對陣營。

余先生應該很難理解,藉由這種扭曲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反對中共政權已質變成反中華文化。在台灣社會,通過這種去中國化思潮,使得反智主義的民粹聲浪高張,族群問題日益嚴重,這些余先生本來並不樂見的現象,為何反而會出現在當前的台灣呢?但,如果余先生仔細觀察他生活的美國社會,難道不會覺得何其熟悉嗎?為何他不能針對這些現象對症下藥,卻不斷鼓勵台灣實踐美國民主呢?

如果世間再沒中華文化,我們都成為無主的幽魂,倡導自由主義的意義是什麼?更嚴重者,莫過於自由主義經過這百年來的發展,已不再具有反思的空間,使得自由主義變成支持美國價值的意識形態。我不禁思考:何謂真自由?當固有傳統與既有政體全都瓦解了,我們全盤改採美國民主,人就能獲得自由嗎?這是廿世紀早期胡適的答案,同樣是余時先生的答案,卻無法說服每天真實生活在這裡的敝人。














「三零」就業新常態 盡快立法保障


2021-08-07 05:17  聯合報 /   林昭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圖/中央社


疫情下的台灣就業市場,猶如《雙城記》開場所形容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電子科技業來說,晶片全球缺貨,正逢最好的時候;而受到邊境封鎖影響長達年餘的觀光旅遊業,則像處於最壞的時候。特別在五月爆發社區感染,實施三級警戒後,受影響的層面更大,整體失業率攀升。儘管七月廿七日起警戒降級,但就業景況是否恢復?今年的畢業生會因此而成為新貧世代嗎?

雖說六月失業率百分之四點八已是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紀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每周工時不到卅五小時者,單五、六兩個月就新增七十九點五萬人,然而最新的無薪假人數僅五點六萬,可見勞動市場中恐藏有未經勞雇合意的「減班休息」黑數。更須提防的是,企業彈性運用人力,因應景氣變化之現象已然成形。

「零工經濟」其實對年輕人特別不利,因為當企業以外包或打工族取代部分正職人員時,除會減少釋出全職工作,從打工族中擇優拔擢為正職的作法,也會讓年輕人必須多花一段時日,才能從非典型就業變成有《勞基法》保障的員工。有些人也可能終身都得過著兼職多工的生活,需要當局提前部署因應。

其次因防疫而萌生的「零接觸產業」,雖帶動遠距銷售,也使得電傳勞動這種可減少與人接觸的就業型態,漸成職場新寵。但不論是在家工作,或以電子通訊分包暨執行業務之方式,都必須考量到工時過長,恐損及受雇者身心健康的問題。建議立委們儘速推動「離線權」,修法建立遠距工作準則,以維護在家工作的權利。

因疫情而受創的勞動者,不是只有青年,也包括了中高齡。表面上中高齡的失業率不若青年來得高,然而中高齡多有家計負擔,且重返職場不易。雖然中高齡有失業保險可以度小月,不過資歷相對也是一種再就業障礙。因此如何透過技能轉換,與新興產業如金融科技業接軌,或是經由就業促進措施,引導中高齡至缺工行業,這些都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新就業關鍵。

面對零工經濟、零接觸產業與中高「齡」的三零就業新常態,當局若想安定民心,籲請早日實現蔡總統的競選承諾「立法保障非典工作者」,方為上策。













延續東奧熱潮 正向循環


2021-08-07 05:17  聯合報 /   吳崇旗/台灣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新北市)
參加東京奧運的中華羽球代表隊凱旋歸國,下機後三位奪牌選手王齊麟(右起)、戴資穎、李洋合影。記者陳嘉寧/攝影


東京奧運比賽期間,我們的生活隨著選手們成績表現起伏。得勝時歡心鼓舞,失敗時惋惜難過。這種全民一心的氛圍,讓我們暫時忘卻疫情帶來的生活不便與政治紛擾。感動之餘,也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正向能量。

在下屆巴黎奧運前,為延續這份熱情與感動,讓良善循環,往正向前進,我們可以這麼做:

一、做為自己的運動選手。運動是健康良方。選擇喜歡的運動持續投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享受強健體魄、紓解壓力、結交好友、自我成就等運動的益處。

二、當欣賞運動賽事高手。運動欣賞富含樂趣。不當只蹭熱度的一日球迷,嘗試從觀賞者角度,從運動頻道與體育新聞,學習運動規則,除關懷台灣好手,也能在國內外運動賽事中,欣賞頂尖運動員們的精采表現。

三、成為運動產業的推手。運動文化是生活的調劑。為活絡運動發展的經濟市場,關注體育政策,購票觀賞賽事,支持運動員代言的企業產品,小額購買運動彩券,怡情之餘,也能挹注運動發展基金,以行動挺選手。

四、不當網路酸民鍵盤手。運動是最好的國民外交舞台,加入運動員臉書粉絲或追蹤IG限動,勝利時共享喜悅,失敗時給予鼓勵。也能關懷支持我們的各國選手,展現台灣人情味。不輾壓,不出征,即使場上是廝殺的對手,場下仍是相扶持的朋友。

五、讓運動成為心靈捕手。運動蘊含面對人生挑戰的哲理。每位運動員都有動人艱辛的奮鬥故事,藉由閱讀運動員傳記、專題故事報導,觀看真實故事改編或真人紀錄的勵志影片,從運動員勇於面對壓力,享受投入歷程,而後領悟的智慧名言,都能為我們帶來人生啟發與前進動力。

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曾說:「運動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當正向循環開始後,運動不僅帶來更好的生活,也能改變我們的世界。

















麟洋配代言台酒? 該修法了


2021-08-07 05:11  聯合報 /   林于凱/ 時代力量市議員、前公務員(高雄市)
「麟洋配」第一次奧運行就摘下男雙金牌。特派記者余承翰/東京攝影


台酒欲找「麟洋配」代言,卡在麟洋是土銀員工,公務員身分不得兼職。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對此表示,土銀和台酒都屬國營事業,樂見其成。

不過,關於公務員兼職疑義,其實存在已久。近日常上政論節目就疫苗議題評論的台大醫院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因在職期間經營旅遊部落格,遭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記過,判決依據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條「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後來,林醫師選擇不答辯,直接離開公職。拍攝「看見台灣」的齊柏林導演,擔任公務員期間,也曾經利用公餘時間進行空拍,如果當時主管機關用公服法來約束,恐怕就沒有後來的齊柏林。

我則是在公職期間出書,新書發表日我因怕違反公服法,選擇坐在台下看,沒有上台進行「宣傳」。當時,銓敘部給我的回函是:「公務員因發表或著作書籍而單純參加新書發表會,原則上並未違反服務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然公務員參加出版社所舉辦之促銷活動,如有兼售書籍或從事具商業宣傳之行為,則仍有違該項規定。」白話文意思就是,可以參加但不能商業宣傳;如果這個解釋套用到麟洋配為台酒代言,我認為是沒有模糊空間,因為一旦進行廣告代言,就是商業宣傳了;除非台酒廣告是純公益性質。

不過麟洋配還是要小心,因為運動評論被判罰案例,上個月才剛出爐。擔任北市交警同時兼球評的石明謹,七月底被懲戒法院認定違法兼職,判罰廿萬元,內容還提到「嚴重損害政府信譽」,看到這種判決哭笑不得,利用公餘擔任球評,推動台灣運動發展,到底哪裡損害政府信譽了?

回到公務員服務法,對於公務員公餘能否兼職,近幾年一直有密切的討論,特別是在年改通過後,許多公務員認為應該放寬兼職限制,否則一般勞工下班可從事兼職,為何公務員不行?反對意見是:「如果公務員有兼職,是否會影響到處理公務?」。我贊同公務時間就是應該專心,不過下班時間空檔,公務員謀求自己兼職,到底為什麼不可以?政府管得到的是檯面上的兼職行為,下班後當包租公包租婆兼職,政府管不著,政府認定從事股票投資獲利可以,但下班後擔任運動球評、經營觀光推展的部落格卻不行;我只能說,過度限制,讓有能力的人,很難留在政府賣命。

我認為公務兼職限制重點在於:對利益迴避原則、利用職權圖利關係人的行為嚴加規範、杜絕因公徇私陋習,才是公務機關的重點。至於下班後兼職行為的規範,公服法應該與時俱進,設計一套讓人才能夠為台灣做更多事的公服法,才是真正服務台灣。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三振券到自嗨券 數字政權背離民意


2021-08-07 05:10  聯合報 /   曾紹毓/上班族(投縣竹山)
季青漫畫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五日表示,將參考去年經驗,規畫發放五倍券。先不論去年三倍券對經濟振興的效益,行政成本上的浪費,以及領取造成的不便,似乎沒有達到行政院長蘇貞昌去年說「好領、好用、好刺激」的效果。

經濟部日前向立法院提出去年振興三倍券的成效報告,以數位三倍券推估三倍券帶動的經濟效益,平均每人消費金額約五七八五元。並以領用消費券人數計算,估計可達一三四九億元經濟效益。

但經濟部可能忘記了,領取數位三倍券僅百分七點六,卻將這代表全體消費者,做錯誤推論。《審計部一○九年決算報告》也指出,這份執行效益欠乏嚴謹評估,甚至有學者認為,三倍券對GDP的貢獻僅有百分之零點零八;再者,消費者多做最大效益使用,領三千元花五七八五元,除了是參與個別店家活動,此消費金額和多數消費經驗不符合。從此可看出,執政黨不只是貪戀數字的「數字政權」,更是和民意背離、用數字自欺欺人的自嗨政府。

全球疫情尚未趨緩,對未來經濟回升的不確定仍高。去年國內經濟衝擊較小,政府不斷強調使用三倍券不發現金,是為了「振興」非紓困。今年疫情對國內衝擊大,雖然有對產業與特定個人紓困政策,卻仍有不少沒被政策包含卻受疫情影響之大眾需要「紓困」,因此才以普發為方向,有紓困與振興並存之意。

然而政府卻執意以去年不成功的經驗思考,不發放實用、方便之現金,繼續將人民稅金花費在印製不環保、使用效益低的振興券及塑膠封套,增加基層人員行政成本與負擔,又有領取時造成群聚疑慮的「振興券」。這些難道真的只是為了鞏固「數字政權」、樹立浮誇政績嗎?既然執政黨這麼執意發放振興券,是否先規畫將執政黨官員、民代、黨工及小編的薪水以振興券發放,讓人民感受到民進黨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而不是用背離民意的政策要人民承擔。

政治學上有一個理論稱為寡頭定律:組織越大,權力核心離群眾愈遠,和一般民眾愈脫鉤。今天的民主進步黨,在兩次選舉後行政、立法壟斷,尤其在公眾輿論的勢力不斷增強,陷入寡頭定律現象,總是推出自嗨政策,讓人民用生活與生命承擔。

洪蘭/抵抗酸言 選手忍人所不能忍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洪蘭/抵抗酸言 選手忍人所不能忍
◆  盛治仁/深思卜睿哲對台灣的憂心
◆  方祖涵/病毒與子彈之間的選擇
◆  嚴震生/業精於勤,行成於思:政治人物當向體育選手學習
◆  黃介正/莫德納萊豬 一碼歸一碼
◆  葉銀華/金融生活場景 有賴電子支付







洪蘭/抵抗酸言 選手忍人所不能忍


2021-08-07 05:27  聯合報 /   洪蘭(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戴資穎返國當晚發了一篇畫面全黑的限時動態。圖/取自戴資穎IG


國際比賽,尤其那種會升國旗、播放國歌的競賽,最能凝聚國民的向心力,四年一度的奧運就是箇中翹楚。它是人類體能的極致表現,每一屆的成績都讓人以為這就是頂點,只有天在上,不能更高了,但是下一屆必然有人會打破它。球類比賽更是除了鬥技還要鬥智,每一球都讓全民看得熱血沸騰,它的魅力連堅持紀律的父親都讓我們半夜爬起來看金龍七虎的少棒比賽,可見一斑。

一個運動員的養成除了天賦,還要有後天支持及其本身鍥而不捨的堅持,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式比運動對孩子品格的培養更好的了。一個真正的運動員是德智體三育俱全的人,尤其在「」上。他們要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事:要忍得住每天無止盡的操練,要忍得住某些食物的誘惑,還要忍得住比賽後網民的譏諷。當我看到這次中華小將對某些網民的批評說「等我賽完再回應」時,真的很感動,因為酸言酸語會打擊選手的志氣,要抵抗它,使不影響出賽成績,需要超乎尋常的意志力,一般人太容易受到情緒的暗示了。

有一個實驗是請德國大學生在房間慢步五分鐘,每一分鐘只能走卅步,這是一般大學生步伐的三分之一,然後請他們辨認電腦上一閃而過的單字。結果發現他們對跟「」有關的字如:遺忘、寂寞、皺紋的辨識比較快。這是因為假如你的動作像老人,這個緩慢會潛意識的活化你對老的概念,就加快了跟老有關詞彙的辨識

這個效應強烈到可以把這個實驗倒過來做:先請學生看一些跟老有關的詞彙,然後測量他們從走廊一端走到另一端的時間。結果發現那些看禿頭、白髮等字的學生走得比看中性字組來得慢。

這些學生都說他們沒有注意到字串中有關於老的字,也都堅持「」的念頭,從來沒有進入他們的心中,但是字促發意念,意念又促發行為的意念動作效應卻真的使他們的行為變慢了。所以在出賽前,打擊選手的銳氣是很不應該的(套句現在流行的網語就是「不愛台灣」)。

左宗棠西征時,曾與一個在門口掛著「天下第一棋手」的老者賽棋,結果三局都贏,他很高興,趾高氣揚去出征。等他收復新疆班師回朝時,他又看到了這個老者,於是再進去下三盤,結果三局皆輸。老人解釋說:「出征前,我要讓您贏,因為不可挫主帥的銳氣,現在您凱旋歸來,我便不再客氣了。」選手們是冒著疫情出去為國爭光,爭的是你我共同的國家的光榮,任何人都不應該在賽前打擊他們

奧運選手的機智、聰敏、反應速度、自律性是我們都比不上的,除了教練,沒有人有資格批評他們。過去,我們甩不掉「東亞病夫」的陰影,每次比賽都是出去「觀摩」。現在我們的信心建立起來了,開始嘗到金牌的滋味了,希望政府大力培養年輕人,讓他們在國際上揚眉吐氣。說實在,要讓別人看得見,還有什麼比在競技場上升起中華隊會旗,奏出國旗歌更有可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