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經濟/沙國政局變化衝擊油價

.聯合報社論..當學校處於一種不教育的狀態
.聯合報黑白集.地方不必為虎作倀
.經濟日報社論.沙國政局變化衝擊油價








經濟/沙國政局變化衝擊油價


2017-06-22 02:1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沙烏地阿拉伯國副王儲沙爾曼,21日獲到其父國王沙爾曼的國王令,接任王儲。路透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沙爾曼21日宣布「王儲廢立」,由他31歲的親子穆罕默德.賓.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從第二順位王儲晉位為王儲,取代原王儲、負責安全事務的內政部長賓.納耶夫,為賓.沙爾曼鋪平了繼任之路,也打破了沙國王室「兄終弟及」的繼位慣例,改為「父子相傳」的新體制。面對沙國的新情勢,最需關切的是沙國與伊朗的衝突是否升高,沙國經改能否順利進行,尤其重要的是對國際油價的長期影響。
賓.沙爾曼,意思就是「沙爾曼之子」,這是阿拉伯人取名字時常用的慣例,也凸顯國王沙爾曼對這位兒子的重視。2015年元月前國王阿布都拉去世、沙爾曼接任國王後,三個月便拔除王儲穆克林的接班地位,賓.沙爾曼晉為第二順位王儲,使他在掌控國內與外交政策方面的權力進一步擴大。過去兩年來有關賓.沙爾曼將晉位王儲的傳言不斷。
賓.沙爾曼目前仍擔任國防部長,立場強硬。2016年沙國揮軍進入葉門攻擊反抗軍,賓.沙爾曼便扮演關鍵角色;由於葉門遭到重大破壞,數十平民喪生,導致美、英、法停止對沙國銷售可能用於葉門的武器。他並建立穆斯林遜尼派軍事同盟,以對抗什葉派的伊朗。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主政期間,由於採取「中東撤軍」、「轉向亞洲」戰略,加上美國等六強與伊朗達成核子協定,解除部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使沙美關係降溫。但川普主政後,美、中關係緩和,美國又開始「轉回中東」;賓.沙爾曼先訪問美國,促成川普5月訪沙,沙美關係明顯增溫,也有助於賓.沙爾曼加速晉位為王儲。
賓.沙爾曼晉位王儲,政策主導力量自然將更上層樓。在地緣政治上的首要觀察點,在於沙國與伊朗間的對抗可能升高。他排除與伊朗對話的任何可能性,指伊朗意在「控制伊斯蘭世界」,普及什葉派教義,並誓言將對伊朗「開戰」。對伊朗強硬,與川普的立場一拍即合;美國不僅與沙國達成上千億美元的軍售合約,且可能對沙國提供更多情報支援以對抗伊朗。沙國6月初對卡達發動經濟制裁,指控卡達支持恐怖主義,但最終目標仍是伊朗。一旦沙、伊衝突升高,對國際油市的影響絕非封鎖卡達所能比擬。
賓.沙爾曼也主持沙國經濟委員會,負責經濟改革。2014年油價崩跌,使沙國政府收入劇減,經濟陷入衰退邊緣,不僅削減各項補貼及社會福利,並首次向國際市場發行公債,及動用鉅額外匯存底,以彌補預算赤字。面對油價持續疲軟,沙國經改的首要目標是使沙國降低對石油的依賴,轉向多元化經濟。如果失利,不僅打擊沙國未來財政,也可能使沙國從資金輸出國轉為輸入國,不但影響國際資金的流動方向及流量,也威脅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
賓.沙爾曼目前最重要的經改項目,就是國營阿美石油股票預訂於2018年上市(IPO),以售股收入挹注財政缺口,並作為經濟多元化的基金。為確保上市成功,油價絕不能大跌,否則將影響阿美公司石油資產的價值及上市後的股價表現。
為支撐油價,沙國於去年開始放棄前石油部長奈米力主的「增產保市」策略,轉為「減產抬價」。去年11月領導油國組織(OPEC)及俄羅斯等國協議減產到今年6月,使國際油價從每桶45美元以下,一度回升到接近60美元;今年春天需求淡季來臨,油價再度走軟,於是沙國又再度主導夥伴國延長減產效期到明年3月底,效果卻不佳,主要是美國頁岩石油的增產能力超出沙國的預估。但在明年阿美公司IPO完成之前,沙國絕對會以減少供給來支撐油價,不惜忍受短期間出口量減少的壓力。
觀察賓.沙爾曼的油價思維,不難發現沙國已不想打長期的油價戰,不再以國際油市唯一的平衡者自許,甚者默許美國掠奪沙國的市場,沙國本身只要能收割溫和油價的利益即可,而國際油價長期間仍將欲振乏力。

聯合/地方不必為虎作倀


2017-06-22 02: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一例一休」上路近半年,下月即將進入檢查期,但中央、地方和企業,似乎都還沒準備好。 記者楊萬雲/攝影


「一例一休」經過半年的宣導,下月起將正式進行勞動檢查。目前僅有六縣市聲稱會依規定執行,其他縣市都說將「繼續輔導」,有些縣市則要求再給三個月輔導期。屆時,勢必出現「一國多制」的亂象。
這種混亂情況,早在各界預期之中。第一,「一例一休」修法,違反台灣不同產業的勞動常規,立法僵化,勞資同蒙其害,當然民怨滔天。第二,中央政府為了執政顏面,拒絕再修法,僅企圖以行政命令放寬解釋的方式因應。這是政府投機取巧,迴避問題,民眾當然難以心服。第三,執政者高調立法,卻要地方勞動部門低調執法,且許多執法界線迄今不明,勢必引發糾紛。
中央搞出來的燙手山芋,卻要廣大業者和勞工付出代價,又要地方政府幫忙收拾;這樣的決策既缺乏正當性,各縣市拒絕執行,也只是剛好而已。否則,地方政府難道要為虎作倀?
再說,先前已有不少綠營立委因傾聽民意,連署提議修法,但蔡政府團隊絲毫不為所動。最近,又有一批民進黨地方黨員不滿決策錯亂,揚言退黨,政府仍然決定一意孤行。這個政府自欺欺人,悖離民意,不惜箍制民生經濟的發展,它的政策還值得尊重與遵行嗎?
一例一休不僅搞到工廠排班困難,連電商、郵局、餐廳都受累;包括原已缺工的農業,在作物搶收及米穀烘乾期更是束手無策。「英明」決策殃及百姓,形同與民為敵,地方豈忍心當劊子手?

聯合/當學校處於一種不教育的狀態


2017-06-22 02:1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師大教授葉欣誠在臉書披露兩幀照片,稱學生在學院畢業撥穗典禮穿著拖鞋、帆船鞋和短褲,他嘆:「學校不要求,教師不發言,學生沒關係,就是一種教育的狀態。」圖/翻攝葉欣誠臉書網頁


金門大學日前舉行畢業典禮,不少學生未等典禮結束即紛紛離席,應邀致詞的李家同教授對此極為不悅,當場批評學生對講員太不尊重。數日後,台師大教授葉欣誠在臉書貼出該校畢業撥穗典禮的照片,不僅有學生穿著夾腳拖登場,連代表致詞的博士生都露出半截小腿僅著帆船鞋上台。葉欣誠感嘆,「學校不要求,教師不發言,學生沒關係,就是一種教育的狀態。」
葉欣誠的「三不」感慨,點出了當今大學自降身價的癥結所在。他所謂的「一種教育狀態」,話說得含蓄,其實點出的就是一種「不教育」的狀態,學校不敢對學生作出要求,教師也跟著裝聾作啞。且看,金門大學畢業典禮的脫序,校長最後以「冷氣不冷」幫學生開脫;至於台師大對撥穗典禮的夾腳拖,校方則以「天雨」為由表示不忍苛責。這種但求息事寧人的態度,顯示大學已變質成「服務業」,學生就是「消費者」老大,尊師重道自不待言,學校送往迎來似已與教育無關。
若只論畢業典禮的禮儀和穿著,有人也許會覺得「有那麼嚴重嗎」,認為李家同和葉欣誠小題大作。正因此,不僅有學生諷刺李家同「沒競爭力又玻璃心」,認為無法講笑話吸引學生留下來是他的問題;也有其他教授呼籲他「要跟上時代」,不要太在乎這種事。但是,如果談到大學生的公民意識,乃至下一代的整體競爭力,如何培養學生對他人的尊重,就恐怕不是一個無病呻吟的假議題。
拜民主之賜,大學生現在人人都能把「自由」掛在嘴邊,也頗知如何叛逆和挑戰權威。然而,公民社會的建構,除了自由與平等,還有其他許多要素,諸如合作、包容、守法、相互尊重等,並不是一句「自由」即可涵括一切。要不要參加畢業典禮,或許是個人的自由;但既然選擇了出席,那麼,舉止和穿著都應該合於一定的禮儀規範,這是一般社會共同認知的規則,因為這不但是對其他參與者的尊重,也是對大學的尊重。
例如,一般人不會穿著夾腳拖去參加朋友的婚禮,當然也不會穿夾腳拖參加自己的婚禮,這是因為人們重視婚禮的禮儀和承諾。儘管畢業典禮和婚禮性質不同,但許多同學珍視這個人生里程碑,參與者就不該用夾腳拖去降低它的品質;這是對自己的約束,也是對別人的尊重。即使不在畢業典禮上,當身上穿著學士服,腳下卻趿著夾腳拖;或者穿著博士袍致詞,膝下卻露出一截光腿,都是極不協調的打扮。如此,卻沒有任何教師善意提醒,將來要指望誰告訴年輕人合宜的社會規範?
別以為處世儀節只是小事,從學生上課遲到、睡覺、吃雞排,到作業抄襲、考試作弊、論文請槍手代勞,教師的授業界線越來越自我限縮,教育的品質就越來越下降,學生的未來競爭力就越來越不如人。另一個例子是,一名政大法律系學生因不滿學校設立英語畢業門檻,且要學生到校外接受檢定,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有趣的是,這名學生雖然敗訴,但校方也自知作法不當,而廢除了「英語畢業門檻」的規定。試想,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原是正確的目標;但校方的作法並不是開設有益的課程幫助學生補強,卻是要他們自費去校外接受檢定,完全以自己「省事」為考量,還以「拒發畢業證書」作要脅。這種作法,究竟把大學的「教育」角色放在什麼位置?
學校的教育角色日漸退縮,當然也與台灣政治的干擾和不良示範有關。校園裡發生任何大小事端,動輒被拿出來放大檢視,供公眾私刑批判,「校園自治」的空間幾乎已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當然一味息事寧人只求自保,從而越來越失去教育的積極性。試想,當高中生都可以制訂課綱,教師還有什麼權威教導學生?

【重磅快評】段宜康年改復仇記 果然包圍越多砍越兇!

.【即時短評】為拚經濟 蔡政府努力走兩岸鋼索
.【即時短評】軍公教找「老朋友」提釋憲 結果也不樂觀
.【重磅快評】瓦雷拉揭露的只是一樁「預知斷交紀事」
.【重磅快評】段宜康年改復仇記 果然包圍越多砍越兇!
.【重磅快評】為何「地表最強職業」總是加量不加價?
.【重磅快評】「改變形象」大戲不是這樣唱的!
.【重磅快評】要等人口低探1710萬人 方知前瞻太脫節?
.【重磅快評】李嘉誠交棒?台灣老闆怎麼想?
.【重磅快評】眾綠議員報扁恩 小心長出貪腐之鬚
.【即時短評】「阿扁們」又出招 蔡政府如何接燙手山芋
.【即時短評】除了一致對外 蔡政府需面對自家人的焦躁
.【即時短評】赴美第二天 賴神為何未批李扁兩岸政策?
.【重磅快評】從士修到封條 寧靜科技與資訊獄僅一線隔
.【重磅快評】吳郭魚染毒 官員只想到紅燒、乾煎
.【重磅快評】媚俗成習使得國軍成了刷不爆的無限卡








【重磅快評】段宜康年改復仇記 果然包圍越多砍越兇!


2017-06-22 12:59 聯合報  主筆室

段宜康年改版本已成民進黨清理年改戰場的指導原則。本報資照片


年金改革「決戰三天三夜」,國民黨把「最後的對決」說得慷慨激昂,但對民進黨而言,不過是「最後的掃蕩」罷了;專門為年改和前瞻計畫等法案召開的立法院臨時會,就年改而言,看起來更像是專門召開來清理戰場的。
段宜康的報復性立法,似乎已經變成民進黨清理年改戰場時殲敵的指導原則。
年初,段宜康還嗆反年改團體:「包圍愈多次,會不會砍得更兇呀?」五個月後證明,段宜康果然「砍得更兇」:十八趴歸零速度提高三倍,所得替代率也以加快三倍的速度滑降。前言對照後行,很難不令人聯想到段宜康的年改復仇記。
立法院臨時會前夕,民進黨立院黨團對年金改革關鍵條文立場大翻案,廢十八趴的時間,從年改會、考試院和民進黨團原版本的六年,大幅縮短成段宜康版本的兩年徹底歸零。
至於年金的樓地板門檻和所得替代率滑降速度,也都比年改會版本嚴苛,部分更向段宜康版本的急行軍速度靠攏。
反年改團體雖然對蔡英文展開如影隨形的抗爭,年金改革終究要回歸到立法院的正規戰場。而國民黨雖然號稱將祭出焦土戰,段宜康其實已經準備要清點戰果了。
段宜康強調,緩和的改革,可能埋下未來不得不更激烈的改革,屆時倒楣的將是年輕公教人員。不過,年改會版本早就戳破蔡英文「確保一個世代財務穩定」的承諾,以「世代正義」為名的年改戰爭勢將延續,但段宜康卻要在悶燒的柴堆上潑澆幾桶汽油。
李來希批評民進黨不守誠信,撕毀蔡英文和陳建仁的承諾。但段宜康除了不敢吞曲棍球外,以報復性立法狠砍公教年金見骨見血,果然說到做到。

【重磅快評】為何「地表最強職業」總是加量不加價?


2017-06-22 07:56 聯合報  主筆室

超商競爭激烈,霜淇淋一度成為業者號召的主力商品。本報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近日財經雜誌又創造了一個新名詞:「章魚人才」,指的是工業4.0時代,員工得會十八般武藝,才能在職場存活。
比如說,行銷人員得會演算法、醫師要學大數據…總之,最吃香的是「擁有完全不同領域技能組合的人才」,既會物聯網、大數據,最好外加雲端管理。
不過,「章魚人才」這詞實在太鮮活,腦海中浮現的手腳飛舞、什麼活兒都行的勞動身影,就是台灣人最熟悉的超商店員啊。
身為創造年營業額三千億元的台灣便利超商產業尖兵,「店員」一職老早超越「收銀」、喊「歡迎光臨」、上下貨層次;微波便當、煮咖啡、茶葉蛋、關東煮只是基本款。
光是這近年新增的工作內容,就包括辦手機門號、預購年菜、烤鬆餅、捲霜淇淋(電視記者還實測哪家超商捲的霜淇淋又高又美、物超所值),加上處理GOGORO電池、搖珍珠奶茶,直接挑戰滿街的手搖茶飲鋪。
更別提網購興起,全台一萬多家四大超商店頭,早已成為重要的寄貨、領貨集散地,堆滿櫃台的包裹景象,讓人嘆為觀止。收貨的大夜店員被包裹淹沒,也只能上網悲嘆,「刷條碼刷到快往生」。
台灣擁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超商網絡,上攻宅配通路,下打生鮮食品。超商店員會幹的活愈來愈多,這兩天在一蘭拉麵熱潮下,超商也試賣起現煮拉麵
這實在很驚人。超商店員到底還有什麼不能做的?也難怪網友要封台灣超商店員是「地表最強職業」。
當員工必須在不同的工序中切換,所需要的心力與勞動密度也隨之提高。企業不斷開發新的工作內容,增加來店客數及消費金額,店員操勞卻是「加量不加價」。
去年新北市勞工局對四大超商勞動條件檢查,三○六家門市就有四十三家違法,開出五十八張罰單。我們享受的多元便利,正是超強店員的血汗。
但話說回來,台灣還有哪個行業不血汗?我們有血汗醫護、血汗教師、血汗警消,無處不血汗。
這也難怪,每當超商店員又有新技能,網民總是驚嘆、還煞有其事地分析超商店員必備技能、畫流程圖。尋開心嗎?其實我們投射的,都是自己內心的悲情啊。

超商現做珍奶忙翻 店員苦喊:可以不要跟風了嗎?


2017-04-21 12:38 中央社  台北21日電

7-ELEVEN推出經典珍珠奶茶,讓店員忙翻。 本報系資料照(僅示意圖,非文中店員)


超商雙雄同推現做珍珠奶茶,近日網路討論不斷,網友直呼超商店員技能再添一筆,就有店員在論壇上寫文,指出自己平時已經夠忙,又要攪拌珍珠,「千手觀音就是了」。
統一超商日前宣布「City現萃茶」推出台灣產四季春茶以及現萃珍珠系列,搶攻現做茶飲市場,店員的新業務要現做珍奶,被網友笑稱新技能。
有超商店員就在網路論壇上貼文,指出「我們店第一天賣珍奶,我只能說別鬧了平時已經夠忙了,加現萃茶就算了現在又多珍奶,可以不要再跟風買珍奶了嗎?」
該店員解釋,「珍奶依照泡法又要攪拌45秒,到底誰有時間在那裡攪拌,影印泡咖啡代收一堆,又要攪拌珍奶,呵呵我們千手觀音就是了」。
文章一出,吸引眾多網友回應,同是超商店員的網友紛紛聲援,有人直指,「平常咖啡、微波、影印、找貨這些已經忙翻了。」有許多網友則體恤店員,認為應該拒買珍奶,或是等到熱潮退了,人較少時後再買。
還有可能是全家便利商店的店員則說,「全家也要出了,但還好就是「原本的紅茶拿鐵跟抹茶拿鐵加珍珠」。有店員則說,「全家即將上市,身為全家店員我只能哭哭了,而且我們只有一個人上班」。
也開賣珍奶的店員網友說,「一個早上已經4個員工上班加一個顧問都忙不過來了」、「開賣第一天就一路泡到下班,有本事引進就要給我補人進來」。
身為消費者的網友則說,「我們都知道超商店員很辛苦,但也不該是叫人不要到店裡消費,而是該檢討這是什麼鬼制度」。也有人認為,「現在超商店員真的很萬能,一樣的時薪我絕對不會去超商。」
其中,因為珍珠需要冷藏,要還原Q度, 要用熱茶飲充分攪拌,有認真的網友換算,如果賣出600杯,1杯需要45秒攪拌,等於上班有7.5小時都在攪拌。
貼文引發熱議,原本寫文的網友,自己出來回應「謝謝大家的回應我都有看過了,說真的喜歡喝想要喝喝看,身為專業的小7店員我當然是很樂意為您泡」,「至於所謂的跟風是指為了買而買態度又差的人」。


超商引進「現煮拉麵機」網友呼:店員真的好衰


2017-06-20 09:13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全家的現煮拉麵機。圖擷自PTT

全家的現煮拉麵,一碗129元。圖擷自PTT



現在超商功能包山包海,販賣的食物種類也愈來愈多元,有網友發現全家超商引進了拉麵機,等於未來可在超商吃到現煮麵,讓人直呼店員真是愈來愈辛苦了。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他說在全家便利商店的櫃台旁看到一台長得很像烘碗機的機器,旁邊還有碗,不知道又要賣什麼東西,猜測可能是刨冰。後來再次前往,確認是現煮豚骨拉麵,售價129元。原PO嘆店員真的很衰,煮麵機比刨冰機還難洗。
有知情網友說這是部分門市導入試水溫的煮麵機,其他網友表示:「想趕搭一蘭拉麵的風潮?」、「全家店員:救命阿!」、「若顧客被燙傷是否又要怪店員」、「技能再+1」、「距離賣珍奶跟雞排是不是不遠了?」、「洗碗也要店員來嗎?」,還有人問為何不引進像韓國的煮泡麵機,可讓顧客自行操作,就省了店員的麻煩。

聯合筆記/賴神說話給三種人聽

.用一中各表轉移一國兩制
.拒絕九二共識 反逼中共出手
.聯合筆記/賴神說話給三種人聽
.決戰九月? 蔡政府智慧的考驗
.民、共沒互信 再多論述也沒用
.社會互助幫農民 新公民運動
.鍵盤上的正義 讓你忘了寬容
.警服革新 要穿出尊嚴和實用
.取消18趴 一老二病怎麼活










聯合筆記/賴神說話給三種人聽


2017-06-22 02:15 聯合報  林修全

台南市長賴清德應邀到北美洲台商聯合總會年會演講,詳細闡述他的「親中愛台」論述,表示不管是兩蔣或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的兩岸政策都不夠完整。 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從「親中愛台」到「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一國兩制要把台灣降為如香港、澳門的殖民地,台灣人民不會接受。」台南市長賴清德的兩岸論述說,明顯要講給三種人聽。
第一種是民進黨或綠營人士,但賴清德並未挑戰深綠神主牌的台獨黨綱,或是違反黨內當下的主流論述,充其量,只是用了不同的說法、拐個彎,換了些辭彙的政治語言,沒有逾越民進黨的墨綠線,還是站在台灣前途決議文、維持現狀說的立場上,闡釋個人看法。
賴清德的文藻,或許可引起黨內零星火花,但尚不會帶給黨內路線之爭。不過,賴清德從台灣講到美國,當然是刻意鋪陳、精心安排。弦外之音,是要彈給其他人聽,希望引起共鳴。
因為他想要溝通的對象之一,就是一般選民。畢竟,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不接受九二共識,致使兩岸關係急凍,陸客來台人數大幅縮水,中國大陸甚至絕不手軟,直接拔掉我兩邦交國,即使我方不斷釋出善意,卻絲毫沒有融冰跡象。
賴清德所要賦予社會大眾的印象,是他有別於傳統民進黨人士,可以向中國大陸伸出友誼的雙手,但仍以台灣為核心,尤其當兩岸關係停滯不前,雙方如何處理九二共識,或是民進黨強調的九二會談,將是可以思考、討論的方向。
中國大陸則是要傳達訊息的另一個對象,賴清德的重點很明確,就是兩岸的發展方向絕對不是一國兩制。這項回答,絕非對岸問卷上所要的正確答案,但賴清德至少申論了,而且技巧性地將九二共識字眼寫入,看似耳目一新的論述,目的是營造開啟與大陸接觸的可能性。
兩岸關係是民進黨最大罩門,想要讓自己成為人民的選項前,必須先不忤逆黨內論述,想辦法突破兩岸僵局,取得彼此對話空間,才能爭取最多數人支持。像是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各表、蔡英文總統的維持現狀,都是在這類邏輯和思維下,去創造出模糊性的空間,賴清德也不例外。
賴清德在政壇多年,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按部就班布局,他近來的言論,引來各界關注,卻未見民進黨高層嚴詞厲色,可見力道拿捏得宜。不過,此時的賴清德,就像在牛棚裡練投,一旦正式上場,面對黨內、選民和大陸的臨場壓力,就不知能投得如何了?

用一中各表轉移一國兩制


2017-06-22 02:15 聯合報  黃年/評論工作者

台南市長賴清德日前在美國馬里蘭州表示,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澳門跟香港地位的「九二共識」。本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的「親中愛台論」,處處破綻,甚至自相矛盾。有如一隻想要衝決牢籠的困獸,霎時間未找到出口,不免撞在圍籠之上,但它急於想要脫困的情態已是表露無遺。
以下,一面引述賴的說法,一面略作評述。
賴說,「親中愛台」超越兩蔣李扁馬。他說,兩蔣是「反中」;其實,兩蔣是反共,不反中。又說,馬傾中,但馬其實是「和陸、友日、親美」;馬從未主張「傾中」,「傾中賣台」是綠營給馬貼的政治標籤,從來不是馬的政策。賴又說,兩蔣及馬,反中或傾中,均未著墨台灣地位;但難道僅憑這一句話,就能一筆抹煞兩蔣的革新保台及馬英九的「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賴又說,李登輝的「兩國論」及陳水扁的「一邊一國」,基本上以台灣為核心,但跟中國關係一刀切。
看完這些,賴清德是不是要說:兩蔣反中,我不反中。李登輝陳水扁兩國論一邊一國一刀切,我不主張兩國論一邊一國一刀切。然後,再標榜自己的「親中」與「傾中」不同。
賴清德的結論應當是:親中愛台,不反中,親中非傾中,不僅以台灣為核心,也著墨跟中國的關係,不是兩國論,也不是一邊一國,不與中國一刀切。但是,他同時又說,沒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將被其他政黨取代;無論在什麼職位上,他的台獨立場沒有改變。
這是不是處處破綻?是不是自相矛盾?其實,賴清德的困獸出口,正是在他的矛盾與破綻之中。可先解讀他對「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的演繹:
他說:廢除台獨黨綱也不是問題,下一個問題是你接不接受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原則;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澳門跟香港地位的九二共識。
一、賴清德是否在說:如果九二共識不走向一國兩制,他接受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沒有問題,廢除台獨黨綱也沒有問題。
二、一國兩制是中共在一九八○年代標舉的政策,九二共識則是至二○○八年始成為兩岸制度化交流的共同政治基礎。自此,九二共識在兩岸互動的論述中,就幾近完全頂替了一國兩制。如今賴卻指九二共識走向一國兩制,分明是反其道而行。
三、一國兩制的「一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九二共識」則是「一中各表」;一中各表,正是拒絕承認「一國兩制」的一國。
四、賴清德說:「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澳門跟香港地位的九二共識」。但是,香港沒有九二共識,只有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植基於《香港基本法》之上;馬政府則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各表不贊同一國兩制,九二共識是植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之上。
綜上所論,賴清德故意曲解九二共識,此一破綻,卻反而襯映出九二共識正是要嘗試抵抗及轉移一國兩制的兩岸互動架構,而且趨近奏效。然則,賴清德能不能就此重新思考:「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
一、賴清德說:「一個進步的台灣,可以帶動一個繁榮的中國(此話在卅年前也許是正確的,現在卻正在翻轉之中);一個穩定的中國,可以提供安全的台灣(這是從國安觀點指出不可一刀切)。」賴清德貶抑「一刀切的台獨」,欲開創「親中的台獨」;反而暴露了台獨的色厲內荏、難以為繼,與自欺欺人。
二、賴清德並未否棄九二共識,而是站上了「如果不是一國兩制,廢除台獨黨綱也不是問題」的高度,可謂明智之舉,這也是一種「有條件的九二共識」。賴清德若接受九二共識,就可堅持九二共識的定義權(是一中各表,不是一國兩制),這應是賴清德唯一的出路,也是民進黨唯一的出路。因為,沒有「九二共識」,北京仍然可以反台獨;但台灣若無九二共識,卻很難再創造「一中各表」的載體。
三、賴清德此舉,被解讀為欲與蔡英文建立兩岸論述的差異化,進而與蔡競逐二○二○。但關懷大局者卻更希望,賴清德能藉「親中愛台論」及「如果不是一國兩制,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來協助蔡英文在任內完成民進黨兩岸路線的轉型換軌。因為,蔡英文未來三年若繼續困於兩岸危局之中,整個民進黨,包括賴清德,就更無脫困的可能性了。
找出口,別往圍籠上撞。


拒絕九二共識 反逼中共出手


2017-06-22 02:15 聯合報  季節/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委員(台北市)

台南市長賴清德十八日在美國談及「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等,引起議論。本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市長的說法,部分正確部分謬誤。中共當然希望一國兩制,但一國兩制並非把台港澳當殖民地。大陸不在港澳徵稅;大陸居民享有的權利,港澳居民統統有,甚至民主參政權還遠多於大陸人民。反觀台灣當年被日本殖民,日本人和台灣人上不同學校;日本人的參政權,台灣民眾統統沒有;台灣天然資源都被運回日本。這才是被當成殖民地。
不過也因大陸獨裁統治,國人擔心統一將喪失自由民主。然而,蔡政府一年下來,我們的國際空間日益緊縮。拒絕九二共識,反而可能提早被統,甚至連一國兩制都不可得,實施一國一制!
可以不喜歡九二共識,但除非找出可避免被統還可避免激怒中共的方案,否則還是接受吧!

決戰九月? 蔡政府智慧的考驗


2017-06-22 02:15 聯合報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教授(台北市)


台巴斷交前後,台南市長賴清德對「親中愛台」說不斷提出新的詮釋。十八日他在美國表示,「九二共識」不是問題,問題在最後的一國兩制。他還說,廢除民進黨黨綱也不是問題,下一個問題是你接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澳門跟香港地位的「九二共識」。
這個說法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混為一談,具有極大的爭議性。我曾在二○○五年出版一本書《一中兩憲:兩岸和平的起點》。所謂「一中兩憲」是指:自從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之後,海峽兩岸便分別各有一部憲法,也各有一個「中華民國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兩個政府間並沒有簽訂任何的和平協定。「一中兩憲」和目前香港所實施的「一國兩制」並不相同。如果像香港那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下,再制訂一部「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台灣便可能會「香港化」,淪為大陸統治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相反的,如果台灣堅持「一中兩憲」的立場,雙方便可以「對等的政治實體」的地位,展開「平等的協商和談判」,進而簽訂兩岸和平協定。
賴清德在台灣政壇上打滾多年,他不可能不知道「一國兩制」和「一中兩憲」間的明顯差別。台巴斷交後,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只剩下二十個。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而言,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而言,台灣根本就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台灣接受九二共識,還可以「一中兩憲」的立場,和大陸展開談判。將來如果連這二十個邦交國都和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關係,屆時台灣真的就是除了「一國兩制」之外,別無它路可走了。
賴清德身為台南市長,他當然也知道自己對兩岸政策的發言不會產生立即的實質效果。在蔡英文聲望日趨低迷的今天,他一再地拋出各種「親中愛台」的變化球,主要就是想帶領這股風潮,對兩岸政策不知變通的蔡政府施加壓力。
二十日新台灣國策智庫公布「國人對巴拿馬斷交反應與台灣國家定位看法」民調,顯示六十五點四%的受訪者支持蔡政府「必須調整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獨立成一個國家」的支持者則從六十二%滑落到五十四點八%。台獨勢力卻趁台巴斷交,不斷找尋機會,企圖影響蔡英文決策。例如制憲與正名公投、國家正常化等論調,近日也甚囂塵上。
蔡政府則在有意無意間透露出「決戰九月」的訊息。報載政府正密集開會,商討在九月聯合國大會期間申請入聯的相關問題。蔡英文有沒有足夠的智慧帶領台灣渡過這樣的危機?大家都在看。

民、共沒互信 再多論述也沒用


2017-06-22 02:15 聯合報  鄭明德/台北城市科大企管系副教授(新北市)


台南市長賴清德及多位民進黨公職提兩岸新論述後,一時間口號滿天飛,評論好壞都有,搶足了媒體版面。但很多觀察家沒注意到,北京、各省台辦及涉台學者們多無回應,對此議題,台灣很熱,對岸很冷。背後關鍵原因,在於民、共兩黨沒有互信,也使相關論述失去作用。
民、共沒有互信,是長期互動形成。一個主張台獨的政黨與一個堅決統一的政黨,本就毫無交集。前者開啟中央執政後,讓兩方不得不面對。二○○○至○八年,兩岸關係陷於低潮。多年來,僵持與沒有互信,是兩黨關係的主要基調。
對岸與賴清德市長更沒有互信。二○一四年六月,賴市長參訪上海,談及二二八、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太陽花及八九天安門事件等,還論及「這個東西(台獨)是經過社會極大共識,因為陳水扁用這個去選總統,他也當選了」。當時,賴市長的發言極具爆炸性,國台辦回應:「我們反對『台獨』分裂圖謀的立場也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
去年五二○前後,對岸刻意關閉民、共管道的動作,更加明顯。黨、公職者多被拒絕參訪大陸。來台的大陸學者也很小心,也被禁止在公開場合與前述人士、被認定深綠的學者同台。這都是對岸官方避免民、共對話的動作。
對岸如此動作,才是民進黨人士該注意的重點。此結沒解開,講再多論述都是惘然。此結如何打開呢?目前看來頗困難。現全世界正熱議中國崛起。相較於二○○○年,當前對岸的自信已更加雄厚;兩岸總體實力更加拉開,北京絕無鬆手的道理。
民、共兩黨沒有互信,直接衝撞兩岸關係的方方面面,這是當前最大的難關。民進黨人士提出再多兩岸新論述,恐怕都沒有作用。

社會互助幫農民 新公民運動


2017-06-22 02:20 聯合報  胡哲生/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理事長、輔大教授

高屏產地香蕉價格直直落,旗山蕉農一片愁雲慘霧。為替香蕉價格護盤,「好人會館」號召民眾直接向產地團購,盼以民間力量穩住崩盤壓力。本報系資料照片


當季當地的盛產是敬獻天地的禮物,餵養眾生的珍饈。
但當同一時間擠著長出的農作物豐收擺在盤商面前時,農民便只能爭相求售,導致價格跌落。愈是豐收價格愈低,低到不敷收割成本時,便任由農作在田裡腐爛。其實消費者仍然有需求,只是價錢太低時反而失去流通的動力。有趣的是,如果農作歉收,價格當然會昂貴,可能貴到消費者吃不起,農友也不見得賺到很多。
因此必須換個方式,建立消費者與農民間關聯,以農友可接受的合理價格直接向農友採購,就可省去中間作業成本。
聯合報報導有一群人發動助農的好人運動,以自力運行的方式,幫助盛產的崩盤農產品。用自己訂的合理價格來做為農產品保障的價格,又採用預購的方法進場護盤,這樣的作法集結有意願的消費者,成為行善助農的好人,又能因為互助而吃到低價的當令美食。
這樣的行動集結零散卻心意相通的民眾,雖然互不認識,卻可以因為共同的關懷而集結成新的通路,實為一種台灣最需要的社會運動。
轉變消費力量成為第一線農民的支持者,讓住在城市,家鄉其實來自土地的所有人能夠重拾厚待勞動所得的感謝與敬意。


鍵盤上的正義 讓你忘了寬容


2017-06-22 02:20 聯合報  李明宗/台灣身體文化學會副理事長(台北市)


報載陳星女兒被網友起底霸凌,甚至影響其婚事,因此企圖輕生。看了實在感慨萬千,這樣悲哀扭曲的事件不是第一樁。追根究柢,世界每個角落都充滿自認為「正義」之士,毫不手軟。
巨觀而言,世間的戰爭、革命、屠殺、恐怖、乃至「政治改革」,哪一方不是以「正義」為名!如此就能義正詞嚴地追殺到底,搞得腥風血雨在所不惜。在網路社會,任何爭議性問題,激起太多人的「正義感」,而人們只要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愛怎樣批評謾罵都行,凌辱者的人數與嚴苛,其實並不遜於中世紀或文革的公審,唯一的差別只是沒強制酷刑或私刑罷了,就等著受害者成為社會棄兒或自尋了斷。
原本「正義」是人類社會追求的崇高目標,如今卻成為骯髒字,因為大家遺忘了「寬容」的精神,寬容其實是比正義更高階且涵蓋更深廣的倫理觀;缺乏寬容精神的正義,往往流於偏狹與偏執,一報還一報,落入惡的循環。


警服革新 要穿出尊嚴和實用


2017-06-22 02:20 聯合報  林聖堯/警察(台北市)

警政署推動警察制服變革,找來第一線員警參與,並邀請織品及服裝設計等大學相關科系學者,研擬兼具美觀及實用性,符合值勤需求的新制服。圖/翻攝自臉書「NPA署長室」



還記得上個月初,我困惑的看著「球后戴資穎球衣不合身」這則新聞,輿論正指責著主管機關,未善盡照顧選手的責任時,吸引我目光的,卻是報導中引述了一段戴資穎的臉書PO文「我承認這場比賽打起來不是很開心,因為我必須費心思去捲我的衣服袖子,以及我在上場前就調不好鬆緊的褲子…」
哇!這一句話,可真的也道出了全國警察的心聲。原來,不是只有我們的衣服不好穿…
從警以來,上班的標準配備,就是整齊熨燙過的襯衫、西裝褲加上皮鞋,在冬天時,還要加條領帶,還有軍裝型的艾森豪外套,外表煞是挺拔帥氣!但這身帥氣的制服卻老是在肢體活動比較激烈的時候,一個轉身、一個跨腿,就毫不留情的裂出一道大大的縫隙。這也不禁讓人好奇,比起純粹的外觀考量,第一線警察的制服是不是應該要有更多的功能取向?
如果讓選手衣不合身去比賽是很不合理的,那更應該支持警察的制服革新,因為過去三十年來,警察就是那群被迫穿著皮鞋去參加體育競賽的一群人。我支持選手們「不合身」的服裝,要量身訂做、重新調整;但我更支持,警察「不合適」的服裝,必須符合實際勤務需要而改變!不只是好看,更應該要實用!

取消18趴 一老二病怎麼活


2017-06-22 02:20 聯合報  崔瑞敏/自由業(雲縣斗六)

年改引發軍公教團體強烈抗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八十五歲的家父,是領十八趴的國小退休老師,長期扶養無謀生能力的兩個中年精障兒(我手足)。蔡政府欲取消十八趴,他們相當惶恐、焦慮及不安,那是賴以為生的經濟來源。家父年事已高,身心皆病,尚需扶養及照顧兩精障兒,已是艱難,如今憂心忡忡,情何以堪?
民進黨立委大言不慚說,退休金不是養家用的,是養自己。但事實是,我兩手足均領有中度殘障手冊,卻因家父有退休金而無法領取殘障津貼補助(即家父負扶養之責)。若蔡政府取消十八趴,斷了他們經濟來源,等於是逼人走上絕境!並非每個退休軍公教家庭都能育有優秀的下一代,弱勢家庭也不少,不能改革後反讓人活不下去!
家父不是不去街頭抗爭,是走不動了;如果連八十五歲老人都上街抗爭,肯定是國際笑話!八十五歲的孱弱老人還能有多少日子?怎忍心在他即將邁向人生終點站前,再狠砍一刀呢?

蘇蘅/網路直播 傳媒的一張新問卷

.蘇蘅/網路直播 傳媒的一張新問卷
.黃介正/香港「特別」二十年
.羅智成/吃吃的電影之愛
.方祖涵/大聯盟的語言歧視
.王健壯/蔡英文要尋找三個臭皮匠
.盛治仁/金州勇士的冠軍哲學
.施振榮/以「新微笑曲線」迎新經濟思維








蘇蘅/網路直播 傳媒的一張新問卷


2017-06-22 02:22 聯合報  蘇蘅


英國大選,首相梅伊摔一大跤,但公共電視BBC利用這次選舉和社群媒體推特做線上新聞直播,邁出一大步。BBC打出口號「手機瞬間看大選」,網友可以在推特同步觀看BBC直播選舉新聞、候選人辯論、開票過程,而且能和BBC評論員互動。讓BBC深入網路社群,接觸更多新觀眾。
近年社群媒體巨頭如谷歌旗下的YouTube、Snapchat及推特,紛紛推出網路直播,結合傳統媒體的原創內容與直播科技的親近性,讓社群媒體掌握更大影響力,但也再次挑戰傳統傳媒。
去年美國大選期間,推特實驗「現在發生什麼」(what’s happening now)的直播新聞新技術,打出「世界發生什麼,推特就有什麼」的廣告;推特陸續和彭博社合作「廿四小時即時新聞」,和美國科技雜誌The Verge合播「一周科技消息」。不但滿足使用者對即時資訊的需求,還衝高廣告流量。他們並和美國職棒聯盟(MLB)、高爾夫球錦標賽(PGA)及好萊塢娛樂巨擘Dick Clark公司合作體育和娛樂節目直播。可知推特早就不滿足於數位平台,而是挾槍帶砲,強勢殺進傳統媒體地盤。
以台灣為例,二○一六年上半年台灣數位廣告量達一百一十一億台幣,已超過電視,其中影音廣告成長最顯著,投放量達廿二億元,成長幅度高達六十六%。然而據業者估計,八成廣告費進了谷歌和臉書的口袋,在地業者仍然苦哈哈。
廣告競爭僅是其一,經營模式的改變,更令人不安。卅年來數位環境變化,媒體產業已不是同一種媒體在較小的市場相互競爭,而必須和來自不同市場的競爭者博弈,贏家很可能不是傳統意義的媒體,而是谷歌、亞馬遜等資訊產業。
那麼傳統傳媒怎麼辦呢?「打不過就加入」,也許是一種辦法。
例如,貝佐斯領軍的華盛頓郵報近年積極推展數位化,二○一三年率先推出網路新聞直播,目前每天挑選最重要的新聞現場直播。最近「通俄門」事件的網路直播,就創下可觀的流量。
彭博社、華爾街日報也和推特合作直播新聞,華爾街日報還為此另成立新媒體公司,推出數位新聞直播。彭博社去年展開全球電視新聞直播,今秋將在社群平台直播原創新聞和新聞專題。
至於媒體龍頭的紐約時報,比較具有深度的思維策略。
紐時已是全球新聞霸主,許多新媒體搶著找他們合作以自我拉抬。臉書是其中之一。
歷經數位化的迭宕起伏,紐時實驗要人花錢看網路新聞的「付費牆計畫」五年有成,但每年五億美元收入杯水車薪。發行人沙茲伯格深知創新不容易,所以這次嘗試直播,也同步進行人工智慧實驗,希望把直播新聞做得又快又好,互動又強;達到科技、收入和讀者三贏的目標才行。
根據臉書和紐時的協議,臉書每年將付給紐時三百萬美元,一個月做十二則直播新聞在臉書播出。紐時為此組成卅名記者的團隊,初期將以記者會、街頭示威抗議和重要政治會議為主。沙茲伯格強調,他們要的是「有深度內涵的創新」,追求品質仍是最重要的,因此近年反而進用更多新聞人員,而非工程人員。
網路新聞直播前景雖好,但真正難在需要面對觀眾的直接檢驗;策略聯盟似乎創新了新舊媒體合作的模式,但如何用好的內容和品質吸引新的觀眾,才是最終考驗。
(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