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把握WTO改革契機 拓展經貿舞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凡事推給「前朝」,蔡政府舊癖該戒了
◆  聯合報黑白集/反併吞的喜樂與悲哀
◆  經濟日報社論/把握WTO改革契機 拓展經貿舞台






經濟日報社論/把握WTO改革契機 拓展經貿舞台


2018-10-21 00: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前我國宣布將不再主張「開發中國家」待遇,而會以「已開發國家」的待遇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這個擁有164個會員,涵蓋全球98%貿易的世界最大經貿組織的未來,再次引人關注。
美國川普總統掀起貿易峰火,除了要求重新談判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箭頭也指向WTO,川普認為WTO成效不彰,諸多措施對美不公平;又放任中國大陸入會,無力制裁中國大陸違反WTO規範的行為,是造成中美貿易失衡快速惡化的重要原因。川普多次強調WTO若再不改革,美國會考慮退出。以川普的行事風格,上任後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也宣布退出遏止全球氣候暖化的巴黎協議,未來美國由WTO抽身也並非不可能。
川普根據美國國內法,片面提高對外貿易障礙,不遵守多邊規範,而各國也不甘示弱,立即採取報復措施,無視WTO的存在,使得WTO功能更加弱化,甚至已有被邊緣化的危機,WTO內部也有危機感及改革的壓力。
WTO無法承受美國退出的情境,所以未來可能會接納美國的意見進行改革。民國84年(1995年)成立的WTO沒有轉變,但世界卻在改變,是WTO需要改革的最主要原因WTO首要必須強化當會員不遵守規範的反制措施,另外也必須在貿易自由化有所突破由於WTO自由化談判採取包裹制,必須所有議題均完成談判,才算完成;又採取共識決,談判困難度極高而使談判不順,各國轉而建構FTA
台灣未來必須更積極且有系統地參與WTO談判,特別是在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議題上,台灣目前非農產品平均關稅僅有4.8%,遠低於WTO之平均,未來若是在此議題有所突破,可以降低台灣在FTA進展不順的衝擊。
台灣民國79年(1990年)正式申請加入WTO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在民國91年(2002年)正式加入WTO,除了本身進行自由化及制度改革,以符合規範外,WTO其他成員也要求台灣必須符合最惠國待遇,不可有歧視性待遇。迄今WTO自由化談判緩慢,涉及市場開放的成果只有民國85年(1996年)及民國104年(2015年)所分別簽署的二項資訊科技協定(ITA),促進關務方面也只有民國106年(2017年)生效的貿易便捷化協定(TFA)。而台灣冀望甚高在民國91年(2002年)啟動的杜哈回合談判迄今延宕,台灣由WTO得到市場開拓的效果非常有限。
雖然WTO對台灣打開其他會員市場效果不彰,但在WTO架構下,各會員必須一視同仁,不可以有歧視待遇,台灣在入會之後,基本上是獲得公平的對待。而且由於WTO涵蓋議題廣泛,涉及國內各經貿部會,經由參與可以累積台灣的談判經驗,有助於台灣建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經貿關係,WTO已成為台灣養成談判人才的最佳場域
在台灣宣布以「已開發國家」的待遇身分參與談判,得到一些已開發國家例如美國的肯定。美國一直詬病WTO一些會員,例如韓國、新加坡、台灣及中國大陸,享受自由化的利益,經濟高度成長,卻一直不願放棄開發中國家待遇;企圖在未來談判中享有特殊待遇,使得WTO談判更加複雜。台灣的宣示雖然投美國所好,但能起多少作用仍有待觀察。
美國要求WTO強力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WTO加強對中國大陸的約束。美國認為中國大陸是WTO最大的受益者,卻不善盡義務,中國大陸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常在WTO內與美國唱反調;美國更不承認中國大陸的市場經濟地位,一直要求中國大陸改善。美中貿易戰的戰火有可能延伸至WTO,WTO有可能成為中美角力的另一戰場台灣既然已經果斷地宣布不再主張開發中國家待遇,未來就應以更開放的態度,盡更多的義務,並協助推動WTO改革,切記避免淪為美國與中國大陸對抗的棋子








聯合報黑白集/反併吞的喜樂與悲哀


2018-10-21 01:0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喜樂島聯盟」昨在民進黨中央前舉辦大型活動,宣傳「全民公投反併吞」。 記者林澔一/攝影



沒有人願意被霸凌,又豈有國家願意被併吞?「反併吞」原是沒有爭議的議題,在台灣卻因政客的操弄,竟搞得充滿「喜樂」及「拚場」氣氛,何其詭異!
獨派團體「喜樂島聯盟」昨天在台北舉辦「全民公投反併吞」活動民進黨原宣布不參加,卻臨時另在高雄同步舉辦「反併吞、反介入」遊行。表面上看似南北呼應,其實是綠營兩派人馬為爭奪主導權南北對打,還噴出誰是正版、誰是山寨的口水;這看在選舉對手眼裡,怎不充滿喜樂
雙方的過招,值得玩味。民進黨面對喜樂島聯盟嗆辣搶地盤,先禁止黨公職「登喜樂島」,再結合不同獨派以同一名目在高雄辦場;既拉抬陳其邁,兼宣示自己才是「主場」。但喜樂島也非省油燈,凱道路權被搶,乾脆選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舉辦。政客們如此險招相向,民眾只能喜樂旁觀
儘管雙方都強調要團結對抗中國的打壓及併吞,但骨子裡卻在暗中較勁,搶奪獨派旗手地位,暴露各懷鬼胎。看在對岸眼裡,只怕更是無限喜樂
嚴肅的「反併吞」議題,搞到如此變調走味,原因很清楚:為了選舉炒作統獨牌搶票,是政客最後的絕招但這不過是地方選舉,綠營卻非要將調子拉高到統獨對立只能說是選情告急,才需祭出神主牌
當然,總有民眾無法看清政客面目,被當成動員搶票工具而不自知這天獨旗喜樂登場,卻在利用台灣的悲哀,令人無言。








聯合報社論/凡事推給「前朝」,蔡政府舊癖該戒了


2018-10-21 01: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前朝決定」,是蔡政府拿馬政府當選票提款機的第一種模式。圖為蔡英文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號稱「改革」的政府,卻一遇阻力就拿「前朝」當擋箭牌,是民進黨擅長的招數;久而久之,也被民眾看破手腳。最近的例子,陳其邁高雄選情告急,蔡總統為他站台,竟砲轟國民黨廿年前長期執政「拖延高雄建設」,彷彿近廿年不是民進黨在高雄執政。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停建深澳電廠,則不顧該電廠是蘇貞昌十二年前在閣揆任內核定,而反控是朱立倫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拍板。這種推諉手法,如何讓民眾信服?
一遇到難題或阻力,就把國民黨當成墊腳石及提款機,民進黨政府這種「追溯前朝」的「穿越」能力,有時令人啼笑皆非。以高雄為例,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長達廿年,縣區部分則長達卅多年;以高雄市鐵打的綠營根基,還能數落國民黨的罪過,令人大開眼界。近廿年,高雄市的市容確實更光鮮,因為做了許多點綴及粉飾性建設但論內裡,經濟軟實力卻是節節滑落。地下管線的氣爆,水災之後的五千天坑,被譏為「素珠」的大樓「售租」招貼,不皆是因此而來?當年十大建設催化高雄的無限活力,是國民黨的政績而今高雄又老又醜,卻是在民進黨手裡造成,不是嗎?
不少蔡政府推動的政策,一旦遭致到外界批評,民進黨便順手推給「前朝」,似已成了標準模式。諸如,爆出弊案的慶富獵雷艦案,或因能源政策失當同樣成為發燒議題的台中火力電廠空汙、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強渡關山案,無不如此。事實是,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幾乎是「逢馬必反」,任何國民黨要推動的政策,民進黨都全力杯葛反制。而蔡英文以「改革」自詡,前朝做的事都要改掉;如今,竟頻頻拿「馬政府拍板」當為自己推動政策或建設的藉口或擋箭牌,著實諷刺之至。
所謂「前朝決定」,只是蔡政府拿馬政府當選票提款機的第一種模式。這個模式,民進黨政府其實並非真要捍衛前朝政策,只是想推卸責任。第二種模式則是:「前朝不做」或「前朝做不夠」,現在由我蔡政府來「改革」,則更是精心的布置。諸如非核家園、軍公教年金制度改革、各種轉型正義的推動等,均為此類。這類政策引發的爭議,較諸能源、環保問題並不更少。原因是,除了程序正義堪虞,還有政府權力無限擴張、違反民主及法治國家治理原則,乃至赤裸裸的政治鬥爭和差別立法、執法等疑義。民進黨將這些議題簡化為「國民黨不做」,把焦點導向「糾正威權體制」;既輕鬆打擊國民黨,又模糊了焦點,可謂一舉兩得。
但另一方面,某些明明屬於「前朝作為」而得到掌聲的政策,蔡政府倒是不吝於割現成稻尾。最具體的例子,是最近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落成。啟用典禮當天,民進黨中央到地方冠蓋雲集,彷彿這個大建設是由民進黨政府一手推動。事實是,衛武營雖是扁政府時期規劃,卻是馬政府編列預算正式動工;但啟用典禮上,卻見不到一個「前朝」官員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基隆港軍港遷移案。這是馬政府敲定的政策,但正式動工時「前朝」卻被集體遺忘,完全沒有民進黨清算深澳電廠舊帳時的「好記憶」。
綜合而論,民進黨把國民黨當「選舉提款機」有三個模式:其一,遇到政策不受歡迎,就推說是「國民黨拍板」;其二,若和國民黨扯不上關係,就說是「國民黨不改革,只好民進黨來做得罪人的事」;其三,前朝發動而受到歡迎的政策,則功勞全部笑納為己有。
自總統直選以來,民進黨執政的時間加總也已超過十年,它卻還要裝作自己是一片純白,纖塵不染,人民能相信嗎?自欺是會上癮的,當民進黨習於拿「前朝」墊腳,將連自己腳下的實地在哪裡都不知道

名家縱論/陳冲:Big Data與Big Brother\星期透視/改革是大學必須面對的挑戰

◆  漫畫/顧此失彼
◆  「韓流」變天的最後挑戰
◆  畫中有話/生態換能源 值得嗎?
◆  喜樂島 一點也不快樂
◆  讓人民遠離驚懼生活吧!
◆  賣過期商品 喚不回消費者的心
◆  父護兒「撕課本」 解決罰寫沒解決問題
◆  讓孩子回家打拚 很難嗎?
◆  高教師生留不住 政府狀況外?
◆  我們的城市美學哪去了?
◆  星期透視/改革是大學必須面對的挑戰
◆  名家縱論/陳冲:Big Data與Big Brother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陳冲:Big Data與Big Brother


2018-10-20 23:55 聯合報  陳冲(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當人們享受數位科技帶來的便利,是否質疑過這些便利可能會侵犯隱私。圖為示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些日子,東吳大學商學院慶祝五十周年,舉辦兩岸三大學財經研討會,主題是「AI時代的知識創新與管理」。本人應邀擔任專題演講,其中分析AI的social impact時,將之歸納為三項,其一是傳統就業機會的流失、其二為AI結合大數據後與個資保護的妥協、其三則是產業由競爭走向獨占的趨勢。
在論述第二點時,我特別以中國大陸自五月一日起推出「社會信用體系」為例相對歐盟五月起執行媒體所稱「史上最嚴」的個資法分析Big Data與My Data的均衡點,而此將是我輩勢須面對的嚴肅課題
記得五月中旬在廈門參訪時,聽到約有一千多萬人業已列入失信者名單,眼見十分鐘的渡輪也採實名制售票,「信用欠佳」者購票無門;問民眾初步反應,則是並無不妥。但我想到的是,這些Data乃至Metadata從何而來?如何蒐集、處理、利用?其過程是否植基於整套完備的法律程序?在演講中,我分享我的觀察與疑慮,馬上獲得大陸學者回應,而且幸運的是來自西安交大的教授對此主題曾持續關心研究,從民國103年(二○一四年)發布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談到目前「信用中國」網站如數家珍,聽來針對的是金錢信用,目的在鼓勵守信、懲罰失信,似乎占有道德的制高點
十月初在美國副總統潘斯的政策演講中,「信用中國」竟也遭流彈射傷,被評為箝制人權、危害隱私的手段。記得在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大陸的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曾展開一連串措施與立法,要求網路服務業者保存並提供用戶活動紀錄,審查平台內容,以服膺國家價值或需求。這也說明當時為何不少外國service provider如臉書、谷歌在網路主權概念下,被排除接觸大陸用戶,要這些外國業者「公開」配合上述措施,恐怕在法律及面子上均有所為難。
如果「社會信用體系」關心的只是金錢信用,換言之只是金融信用加上商業信用資料,綜整後賦予等級,雖然仍有個資法爭議,但充其量不過是台灣「聯合徵信中心」外加檯面上電商所蒐集資料的整合運用,類似美國的FICO機制,利害相權後,可能大眾不會過於反對。
然而重點在於「社會信用體系」,幾乎囊括大陸所有資料庫,舉凡司法、金融、電商乃至社群媒體、行動支付、租車、購票各種來源,似乎已超出金錢信用的必要性;而且依媒體報導,蘋果、臉書、Airbnb也都陸續讓步,容許政府查閱相關內容,再加「微物聯網」(IONT)的配合,可能形成掌控一切歐威爾式(Orwellian)的體系。
自由與安全需要妥協,所以旅客願意容忍在登機前繁瑣的安檢。同樣道理,群眾歡迎大數據帶來的便利,必須在某種程度上犧牲個資權益;人民期待街頭村里的安全,也必須容許巷尾街角監視器的存在。但這些容忍、犧牲必須以法律方式,衡量社會不同需求、法益,做出決定。例如:今年五月四日美國加州州議會提出一法案(編號一一八六),容許警察使用各種監視裝置,但要求必須揭露監視裝備的種類、使用方式,提報使用的數據及數據的處理運用情形,並且在往後購置須尋求公眾意見等。
世界各國的個資保護法,乃至今年五月上路的歐盟GDPR,其實都不禁止個資蒐集、或無限制保護個資,而是尋求個資與大數據運用的均衡點假藉公共利益或創造福祉去謀取利益乃至侵害人權,更應譴責,但都顯示除政治的Big Brother外,商業的Big Brother也蠢蠢欲動。
諷刺的是,許多消費者浸淫於海量資料所提供的便利中,不勝欣喜,對這些「表面上免費提供的服務」未深入了解其真正的代價;如政府也棄守不管,甚至本身也成為非法侵害個資的主導者,所謂人權將只是個笑話。
在前述研討會後隔日,收到「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報導主題赫然就是The Surveillance State,談的恰是世界各國(包括美國)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唯恐在AI世代人們尋求安全、便利、效率極致化後,反而陷入歐威爾式的社會。
Big Data很好,但Big Brother是不受歡迎的!










星期透視/改革是大學必須面對的挑戰


2018-10-21 00:05 聯合報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康寧大學主動申請「退格」改制回專科學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例如,對於前段頂尖的公立大學,教育部只要提供充分資源,就能順利完成頂尖大學「研究重於教學」的任務;對居中間位的公立大學,則採取「教學、研究並重」的政策;排名後段的公立大學,則須深入檢討是否還有存在空間,或未來改以合併方式繼續經營。辦學績優的私立大學,教育部應給予公立大學同等的支持強度,使私人辦校興學,能夠獲得公平對待。
至於像康寧大學申請降格回專科的學校,應就專科學校高度,重視師徒制與專業傳承的核心價值,遴派優秀的審查和評鑑委員,以符合專科學校的教育目標去進行檢視和輔導,以維護教職員工和學生權益,並培育國家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許多大學又重啟併校聲音,教育部或可考慮加速推動合併,不排斥公私合作的可能性。公私立大學應一律平等,甚至對公立大學更要嚴格把關!想想公立大學仰仗「公立」招牌,基本上已形成保證終身制的工作權利!若公立大學教授、員工,輕易就取得終生保障,又如何能持續維持、激發教學研究的動力?
由於以往未全面評估與詳細擘劃高教政策,如今使得台灣的高等教育遭受日益嚴峻挑戰。面對民國九十九年,超低出生率的十六萬五千名潛在大一新生,預計於民國一一七年入學,未來後段班公私立大學都會面對招生困難的巨大壓力!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言:「歷史川流不息,若不能因時變事,而一味恪守舊俗,這本身就是致亂之源。」若教育部不儘快調整政策,在生源嚴重缺乏壓力下,恐將發生非常混亂、失序的現象。








畫中有話/生態換能源 值得嗎?


2018-10-21 00:18 聯合報  曾學仁


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在深澳環評大會投下關鍵一票,讓深澳電廠起死回升,卻引發空汙爭議,雖然最後在民意壓力下政院改以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取代,但卻掀起另一場藻礁生態風暴。環團對政府「觀塘換深澳」的作法強烈不滿,更明確點出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嚴重錯誤。 記者曾學仁/攝影



王健壯/羅秉成維權本色的政治考驗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羅秉成維權本色的政治考驗
◆  陳亮恭/電玩遊戲防老的產業契機
◆  盛治仁/選舉一時 做人一世
◆  方祖涵/計畫經濟的體育計畫
◆  洪蘭/棉花糖實驗新啟示
◆  林中斌/以色列最大港交中國
◆  黃介正/「辜汪上海會晤」廿年

◆  葉銀華/大陸經濟怎麼了?
◆  薛承泰/兒虐尤烈於恐攻
◆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  楊志良/選民易冷
◆  周行一/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
◆  嚴震生/實至名歸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蘇起/美國會來救嗎?

◆  王健壯/監委得不到大法官的關愛眼神
◆  施振榮/財團法人法 衝擊財團法人業務推展
◆  馬凱/兩岸賽局 誰能勝出?
◆  盛治仁/別把子女成就 當自己的桂冠
◆  劉維公/一座生病的城市
◆  沈呂巡/從諮議引起「滋議」說起
◆  范疇/台獨與台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








王健壯/羅秉成維權本色的政治考驗


2018-10-21 00:03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蔡英文總統多次提及假消息、假新聞對台灣社會的衝擊,行政院長賴清德指示政務委員羅秉成(圖)研商解決之道。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當行政院政務委員之前,羅秉成是一位備受尊重的維權律師,但在他奉命研擬立法或修法打擊假新聞後,他的維權形象將受到考驗
民進黨政府打擊假新聞,是由蔡英文總統帶頭發動,她最近全台跑透透輔選,言論不是反中,就是打假,甚至經常把反中與打假二合一,指控中國以假新聞亂台、禍台,賴清德在國會答詢時,也呼應這種說法。
但假新聞真的已到了亂台、禍台的地步?非立法或修法不可,否則難以消弭假新聞之害之禍?或者認為有了反假新聞法後,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仍然可以受到保障而不會被侵犯?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是無知,就是故意,其結果都是陷民主於險地,打擊假新聞最後卻打擊民主這是羅秉成必須要有的一個認知
羅秉成應有的另一個認知是,假新聞雖然自古有之,但因川普把它變成醜化媒體的口頭禪後,而變成全球暴紅的詞彙。川普打噴嚏,全球重感冒,川普雖然像唸經一樣每天假新聞不離口,但美國至今卻沒人敢倡議要制訂反假新聞法律,反而是那些被川普病毒感染的國家付諸行動立法這些立法打擊假新聞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不是威權統治政體,就是不自由民主國家法國雖然也立了法律,但這部法律僅適用於選舉期間,而且憲法委員會正在進行是否違憲的審查至於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制訂的反假新聞法,更在不久前被新任首相馬哈迪廢除
言論自由理論中有個「雙軌理論」,其一是針對言論內容的管制,其二是非針對言論內容的管制。政府若針對內容進行立法管制,當然是侵犯言論自由,即使是非針對內容的管制,實質上也難免有損言論自由。而立法打擊假新聞毫無疑問是屬於針對內容的管制。法律可以打假,法律也可以打真,統治者可能以打假之名遂行打真之實,身為維權律師的羅秉成,理應知之甚詳。
舉個實例華盛頓郵報報導水門案前後長達十八個月,白宮上自總統下至幕僚,也連續駁斥否認華郵十八個月,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就是白官指控華郵每則水門新聞都是假新聞,甚至連媒體同業也懷疑華郵有造假之嫌。但難以證實或尚未證實的新聞,並不等同於假新聞,華郵兩位記者雖然被威脅與冷嘲熱諷,但十八個月後尼克森辭職下台,卻證實被政府指控的假新聞乃是不折不扣的真新聞。如果美國當時有一部反假新聞法,水門案還有可能變成新聞學政治學的經典?如果美國現在有部反假新聞法,川普還會讓揭發白宮內幕的新聞有曝光的可能?如果尼克森與川普手中都握有一部反假新聞法,其結果必然像華郵在報頭下寫的那行警語:「民主在黑暗中死亡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
反對反假新聞法的學者,他們的共同認知是:其一,反假新聞法很可能會變質成統治者控制言論、打壓反對勢力的工具;其二,反假新聞法最好的結果是難以執行,最壞的結果卻是變成危險的法律;其三,對於言論市場,政府應以小政府而非大政府自居,最好是扮演無政府的角色。他們的結論是反假新聞法是假的解決方案Fake news law is fake solution
但羅秉成有這樣的認知嗎?蔡英文正處於打假發高燒的熱頭上,他敢潑冷水嗎?這是他從法律人變成政治人後,是否仍能不改維權本色的一個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