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流」變天的最後挑戰
◆ 畫中有話/生態換能源 值得嗎?
◆ 喜樂島 一點也不快樂
◆ 讓人民遠離驚懼生活吧!
◆ 賣過期商品 喚不回消費者的心
◆ 父護兒「撕課本」 解決罰寫沒解決問題
◆ 讓孩子回家打拚 很難嗎?
◆ 高教師生留不住 政府狀況外?
◆ 我們的城市美學哪去了?
◆ 星期透視/改革是大學必須面對的挑戰
◆ 名家縱論/陳冲:Big Data與Big Brother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陳冲:Big Data與Big Brother
2018-10-20 23:55 聯合報 陳冲(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當人們享受數位科技帶來的便利,是否質疑過這些便利可能會侵犯隱私。圖為示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些日子,東吳大學商學院慶祝五十周年,舉辦兩岸三大學財經研討會,主題是「AI時代的知識創新與管理」。本人應邀擔任專題演講,其中分析AI的social impact時,將之歸納為三項,其一是傳統就業機會的流失、其二為AI結合大數據後與個資保護的妥協、其三則是產業由競爭走向獨占的趨勢。
在論述第二點時,我特別以中國大陸自五月一日起推出「社會信用體系」為例,相對歐盟五月起執行媒體所稱「史上最嚴」的個資法,分析Big Data與My Data的均衡點,而此將是我輩勢須面對的嚴肅課題。
記得五月中旬在廈門參訪時,聽到約有一千多萬人業已列入失信者名單,眼見十分鐘的渡輪也採實名制售票,「信用欠佳」者購票無門;問民眾初步反應,則是並無不妥。但我想到的是,這些Data乃至Metadata從何而來?如何蒐集、處理、利用?其過程是否植基於整套完備的法律程序?在演講中,我分享我的觀察與疑慮,馬上獲得大陸學者回應,而且幸運的是來自西安交大的教授對此主題曾持續關心研究,從民國103年(二○一四年)發布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談到目前「信用中國」網站如數家珍,聽來針對的是金錢信用,目的在鼓勵守信、懲罰失信,似乎占有道德的制高點。
十月初在美國副總統潘斯的政策演講中,「信用中國」竟也遭流彈射傷,被評為箝制人權、危害隱私的手段。記得在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大陸的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曾展開一連串措施與立法,要求網路服務業者保存並提供用戶活動紀錄,審查平台內容,以服膺國家價值或需求。這也說明當時為何不少外國service provider如臉書、谷歌在網路主權概念下,被排除接觸大陸用戶,要這些外國業者「公開」配合上述措施,恐怕在法律及面子上均有所為難。
如果「社會信用體系」關心的只是金錢信用,換言之只是金融信用加上商業信用資料,綜整後賦予等級,雖然仍有個資法爭議,但充其量不過是台灣「聯合徵信中心」外加檯面上電商所蒐集資料的整合運用,類似美國的FICO機制,利害相權後,可能大眾不會過於反對。
然而重點在於「社會信用體系」,幾乎囊括大陸所有資料庫,舉凡司法、金融、電商乃至社群媒體、行動支付、租車、購票各種來源,似乎已超出金錢信用的必要性;而且依媒體報導,蘋果、臉書、Airbnb也都陸續讓步,容許政府查閱相關內容,再加「微物聯網」(IONT)的配合,可能形成掌控一切歐威爾式(Orwellian)的體系。
自由與安全需要妥協,所以旅客願意容忍在登機前繁瑣的安檢。同樣道理,群眾歡迎大數據帶來的便利,必須在某種程度上犧牲個資權益;人民期待街頭村里的安全,也必須容許巷尾街角監視器的存在。但這些容忍、犧牲必須以法律方式,衡量社會不同需求、法益,做出決定。例如:今年五月四日美國加州州議會提出一法案(編號一一八六),容許警察使用各種監視裝置,但要求必須揭露監視裝備的種類、使用方式,提報使用的數據及數據的處理運用情形,並且在往後購置須尋求公眾意見等。
世界各國的個資保護法,乃至今年五月上路的歐盟GDPR,其實都不禁止個資蒐集、或無限制保護個資,而是尋求個資與大數據運用的均衡點。假藉公共利益或創造福祉去謀取利益乃至侵害人權,更應譴責,但都顯示除政治的Big Brother外,商業的Big Brother也蠢蠢欲動。
諷刺的是,許多消費者浸淫於海量資料所提供的便利中,不勝欣喜,對這些「表面上免費提供的服務」未深入了解其真正的代價;如政府也棄守不管,甚至本身也成為非法侵害個資的主導者,所謂人權將只是個笑話。
在前述研討會後隔日,收到「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報導主題赫然就是The Surveillance State,談的恰是世界各國(包括美國)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唯恐在AI世代人們尋求安全、便利、效率極致化後,反而陷入歐威爾式的社會。
Big Data很好,但Big Brother是不受歡迎的!
星期透視/改革是大學必須面對的挑戰
2018-10-21 00:05 聯合報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康寧大學主動申請「退格」改制回專科學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例如,對於前段頂尖的公立大學,教育部只要提供充分資源,就能順利完成頂尖大學「研究重於教學」的任務;對居中間位的公立大學,則採取「教學、研究並重」的政策;排名後段的公立大學,則須深入檢討是否還有存在空間,或未來改以合併方式繼續經營。辦學績優的私立大學,教育部應給予公立大學同等的支持強度,使私人辦校興學,能夠獲得公平對待。
至於像康寧大學申請降格回專科的學校,應就專科學校高度,重視師徒制與專業傳承的核心價值,遴派優秀的審查和評鑑委員,以符合專科學校的教育目標去進行檢視和輔導,以維護教職員工和學生權益,並培育國家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許多大學又重啟併校聲音,教育部或可考慮加速推動合併,不排斥公私合作的可能性。公私立大學應一律平等,甚至對公立大學更要嚴格把關!想想公立大學仰仗「公立」招牌,基本上已形成保證終身制的工作權利!若公立大學教授、員工,輕易就取得終生保障,又如何能持續維持、激發教學研究的動力?
由於以往未全面評估與詳細擘劃高教政策,如今使得台灣的高等教育遭受日益嚴峻挑戰。面對民國九十九年,超低出生率的十六萬五千名潛在大一新生,預計於民國一一七年入學,未來後段班公私立大學都會面對招生困難的巨大壓力!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言:「歷史川流不息,若不能因時變事,而一味恪守舊俗,這本身就是致亂之源。」若教育部不儘快調整政策,在生源嚴重缺乏壓力下,恐將發生非常混亂、失序的現象。
畫中有話/生態換能源 值得嗎?
2018-10-21 00:18 聯合報 曾學仁
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在深澳環評大會投下關鍵一票,讓深澳電廠起死回升,卻引發空汙爭議,雖然最後在民意壓力下政院改以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取代,但卻掀起另一場藻礁生態風暴。環團對政府「觀塘換深澳」的作法強烈不滿,更明確點出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嚴重錯誤。 記者曾學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