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經濟/政府治理機制失靈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面面討好之路線難以為繼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的兩路人馬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治理機制失靈







經濟/政府治理機制失靈


2016-08-16 01: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信任度及滿意度首度跌至5成以下。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政府團隊會全力以赴,加速推動各項改革,以回應人民的高度期待。圖/聯合報資料照片(林河名攝影) 林河名

新政府上台近三個月,總統與行政院長民意滿意度大幅下滑,政府各部門施政步調失序、零亂,總體來說,政府治理機制出現問題。
台灣指標民調昨日公布「新政府首季總評」的結果,蔡英文總統的信任度為49.2%、滿意度為45.5%,不僅比7月的調查差,也是蔡總統信任度及滿意度首次低於50%。對於行政院長林全的施政表現,有37.3%滿意、40.4%不滿意,也是首次出現不滿意度高於滿意度。再者,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也以「一連串衰事」形容蔡總統內外夾攻的處境。另外,蔡總統提名的司法院長、副院長人選,首度雙雙獲准辭去提名,亦顯現蔡總統在用人、抗壓與黨內溝通都出現問題。
民進黨此次執政是完全執政,然而首季執政成績遠低於總統的得票率、立法院席位比率,因而人民有失望之感。
目前政府施政有具體結果的,反而是執政黨宣稱的轉型正義相關法案,對民眾最關心的拚經濟,迄今毫無實際作為。
面對今年經濟低迷的環境,執政黨雖然知道拚經濟是民眾最渴望的施政重點,卻未端出說服民眾的政策。執政黨在選舉時就提出五大創新產業計畫,而且宣稱已經準備好;但是即使有520上台前四個月準備時間,以及經歷三個月的執政,新政府所提出的一些規劃卻被批評得滿頭包,例如:以桃園為示範點的亞洲矽谷計畫,引起創新圈、不分黨派的批評。
而生技醫療產業雖然是未來產業,但因某些公司上市櫃資訊揭露、股票炒作的紛擾,以及對台灣經濟成長貢獻微小,因而令人懷疑政府對此產業大幅減稅的必要性,至於智慧機產業是本來就形成的,新政府所增加的貢獻有限。
其實,執政黨仍然未能完全了解廣泛提高台灣實質投資的重要性,否則就不會只專注五個產業而已。事實上,現在那一產業要生存、求發展不需要創新呢?例如:原先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紡織業,現在有幾家因不斷創新、配合潮流,經營得風生水起,但並不在政府的五項創新產業之中。日前蔡總統要求行政院檢討股利的稅制,我們呼籲如果要給股利與五項創新產業減稅,不如增加對所有產業的在台灣投資的租稅減免;如此一來,才能增加就業機會,進一步提升勞動所得。
執政黨也提出新南向政策,帶領民間轉往東南亞發展,企圖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程度。我們建議政府應透過官方、駐外單位,聯合當地台商的影響力,與東協國家簽訂投資協定,促進投資效益與保障台商權益。但蔡總統在總統府設立新南向辦公室,此單位非法定單位,如何指揮或協調行政體系?我們不理解為何不納入行政院體系,由行政院副院長或相關政務委員來督導?
國民黨執政時,全力推動兩岸經濟、服務貿易、貨品貿易合作協議,雖然有檢討之必要,但是,新政府上台後因政治因素似乎全面停擺,這對台灣並非最有利。執政黨應該要找出有利於台灣經濟發展的兩岸關係新模式,而非任其中斷;除非執政黨認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可以繞過大陸,直接走向世界。
新政府除了拚經濟失效外,很多施政也增加社會的紛亂。行政院在華航罷工事件短視的作法,引發勞資爭議的火種;繼之,勞工強制七休一的制度臨時喊卡,徒然造成勞資對立。再者,新政府誓言要在一年內提出軍公教、勞工退休金制度的改革,我們希望周全規劃再實行,避免造成不同退休族群的對立,更不希望看到政府當耶誕老公公人人有獎。
新政府執政三個月,在拚經濟、提振全民信心方面,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倘若下一季未能改善,則施政滿意度恐會江河日下。

聯合/蔡英文的兩路人馬

2016-08-16 01: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林錦芳已向總統蔡英文表達退出被提名的意願,林錦芳昨開記者說明原因。記者楊萬雲/攝影

司法院正副院長的免與任,皆生爭議,造成司法體制的嚴重創傷。
蔡英文批准賴浩敏與蘇永欽的辭職,開創了司法院正副院長附隨「政黨輪替」的惡例,足證當局的政治意識凌越了憲政警覺。而謝文定與林錦芳的提名,竟又在「威權打手」的政治標籤下流產,足證司法人事已被政治流派所劫持。
謝文定在司法界有正向評價,如今卻在總統「不捨」,甚至司改會亦認其「操守備受肯定」下,受盡凌辱而「被請辭提名」,連立法院的同意權亦被剝奪。這是多麼令人驚悚的司法與憲政災劫。
若以司改會整肅謝文定的標準,蔡政府任命的這個「又老又藍不夠綠」的內閣如何能夠維持?包括林全在內,李大維、張小月、馮世寬、陳添枝、鄧振中,不是不夠綠,就是曾為淺藍或深藍,甚至連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也不夠綠。這一路「又老又藍不夠綠」的人馬,究竟是標舉著蔡英文的國政前景指向何方?
但是,另一方面,在謝文定被指為「威權打手」之際,卻以潘文忠為教育部長,又以顧立雄為不當黨產委員會主委,則分明是另一路「深綠打手」的人馬。如今,司改會已警告司法院人事不可突襲提名,顯然是要分享總統的提名權,且看司法院會不會又出現另一個「顧立雄」?
蔡英文的兩路人馬,一路「又老又藍不夠綠」,另一路則是「深綠打手」。這暴露出蔡政府的矛盾處境,並預告了凶險的未來。

聯合/蔡英文面面討好之路線難以為繼

2016-08-16 01:1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由於司法院長提名面對強烈反彈,蔡英文總統宣布撤回謝文定和林錦芳的人事咨文,寫下她就任以來最大挫敗。在勞工「一例一休」及南海仲裁案導致她聲望下跌後,司法院長提名事件更將火勢引回綠營內部,說明蔡英文意圖面面討好的施政路線已面臨碰壁。
倉卒撤回提名,不僅是對謝文定和林錦芳的羞辱,也說明蔡英文承認自己的提名考慮欠周,且怯於為自己的選擇辯護。更嚴重的是,蔡政府這項人事任命原標舉「司法改革」大旗,結果未出師即損兵折將,讓提名者備受攻訐;這也攪動司法體系的一池渾水,使各方均感焦躁。
蔡英文這次受挫,和馬英九二○○八年的遭遇大可一比。當年,馬英九挾締造二次政黨輪替的大勝之姿,提名非國民黨籍的沈富雄出任監察院副院長,卻在國會慘遭藍委杯葛中箭落馬。次日,被提名出任考試院長的交大校長張俊彥,也因藍委反對及遭渲染與白文正自殺案有關,主動宣布退出提名。沈富雄和張俊彥的提名失敗,使馬英九的勝選氣勢受到頓挫,藍軍在國會的反馬勢力也就此集結,種下國民黨分崩離析之禍因。
蔡英文主動撤回人事咨文,比起馬英九坐視藍軍依自由意志否決提名人選,前後八年覆轍重蹈,很難說何者更為明智。因為,兩種作法都不啻將國家名器當成兒戲,提名挫敗不止關係個人榮辱,名器也遭到踐踏,公權力更失去尊嚴。司法院長的異動美其名是為了推動「司法改革」,如今改革一步未邁,卻因手腕太差先蹧蹋兩名大將。當政治氣氛惡劣至此,誰還願投身陷阱四布的改革大業?
蔡總統此次宣布撤回咨文,一方面是為了安撫法界和學界親綠團體的反對者,另一方面她也聲稱對謝、林二人遭攻擊深感「不捨」,並稱責任應由自己承擔。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面面俱到」的行事風格,三個月來在蔡英文的施政中不斷出現;也因此,形成決策上的取巧與曖昧,卻也留下缺乏果斷、出爾反爾的後果,造成許多政策瞻顧難決。
這類的事例,不勝枚舉。例如,蔡英文在華航空服員罷工的第一時間跳出來表示支持,就親手埋下了各行各業──尤其是運輸產業工會群起效尤的導火線;她公開表態要求落實「周休二日」時,就使得行政院「一例一休」和「七休一」的決策陷入有理說不清的地步。她為了討好美國,就在南海仲裁案掉入太平島主權遭矮化的泥淖;為了討好日本,不僅造成「沖之鳥是島、太平島變礁」的錯亂,也因打壓爭主權的漁民而引發社會的不滿。
對於蔡英文上任後的諸多政策「髮夾彎」及閣員的言行失當,許多民眾其實抱著寬容的態度,認為應該多給新政府一些時間,以利黨政磨合。然而,蔡總統就任至今即將滿三個月,民眾其實並未看到多少實質建樹,卻只見到民進黨政府不斷在歷史餘燼中撈取剩餘價值;各種改革大話連連,然只聞口頭許諾,行動卻完全無法跟上。最令人失望的是,許多國營事業乃至基金會的人事異動,不僅充滿討好黨內各派系的酬庸氣味,甚至到了良莠不分及劣幣驅逐良幣的地步。
總統的角色其實不在四面示好,而在整合國家的視野與資源,並作出最符合多數人利益及社會集體前景的配置。就這點看,蔡英文過度急於討好特殊團體的傾向,可能妨礙了她的整體瞻矚。例如,過度偏袒計程車司機,就得犧牲Uber的便捷;推廣太陽能不擇手段,就會給農地帶來災難;為修改課綱而討好學生,就會產生四不像的教育怪獸;不斷向某些族群示好並鬥爭其他族群,就會為社會製造新的戾氣與仇恨。
蔡英文撤回司法院長提名咨文,其實不只是一次人事任命的失敗,也是她領導哲學的一記警鐘。至此,確實需要「再想想」了。

聯合筆記/總統大餐一千元,貴嗎?

.全民掀道歉風 鄭成功也來
.為慰安婦討公道 蔡政府不能神隱
.手持轉型鞭 揮打更如意
.聯合筆記/總統大餐一千元,貴嗎?
.統戰,台灣更會玩
.傳統創新兼容 小黃優步共榮
.做計程車司機 要有資格限制
.「星雲九十」的懸念──台灣社會與兩岸關係的不確定






聯合筆記/總統大餐一千元,貴嗎?


2016-08-16 01:30 聯合報  沈珮君


蔡英文吃一頓千元大餐,本來不是什麼國家大事,但總統府說這是拚經濟、拚青創,那就是國家大事了,現在萬事莫若經濟急,歡迎總統常出來吃大餐,全民埋單,心甘情願。
總統吃一頓一千多元,為何有人不是滋味?一千多元,很貴嗎?要看跟誰比。
不要跟蔣經國比,在那個威權時代,他想吃什麼吃不到?他卻偏愛吃路邊攤,還因此交了一堆民間友人,反而沒什麼企業家朋友。也是他,作為一個「獨裁者」,卻親自結束了威權時代,並親自斬斷蔣氏王朝,放眼世界,有幾位既得利益者捨得?反觀台灣,政壇有多少世家至今世襲?也是他這個「外來政權」的頭目,在他出任行政院長、總統十六年間,完成十大建設,並選定機械工業及電子產業為策略工業,建立竹科、產業升級,讓台灣走過兩次石油危機、中日斷交、中美斷交等重大國際政經風暴。蔣經國出任閣揆時,我們國民所得五百多美元;他過世時,國民所得為六千多美元。如果我們今天覺得一千多元不算太貴,不能忘了那段關鍵年代。
也不要跟馬英九比,他作為一個丈夫、朋友、總統,都無聊到沒什麼可聊的,滿腦子兩岸關係、南海主權,除了跑步外,沒聽說他會什麼吃喝玩樂,只知道他對紅豆餅情有獨鍾。蔡英文比馬英九有品味,住好房子、開好車子、用好廚子。品味很重要,事關是否夠格當總統,大選前,據黎智英轉述,蔡英文帶著一瓶「上好紅酒」去他家吃飯,她說,「只有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能當個好領袖,因為懂得享受生活,才會珍惜別人也追尋的美好事物」。
世界最貴的紅酒一瓶四、五十萬元,能被黎智英稱為「上好紅酒」,也要能當得起蔡英文「享受生活」的領袖品味,那瓶酒應絕不是一千多元而已。
總統這頓大餐一千多元,怎麼算貴呢?比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去吃的「犇」鐵板燒便宜多了。何況總統若這樣可拚經濟、拚青創,一千多元實在太便宜了。
總統不會不知道,大陸也正在針對台灣拚青創,已設三十三個兩岸青創基地,提供免費辦公室,還附贈最高台幣一百萬元創業基金,有些地方甚至提供幼兒園替你看孩子。美國之音說這些青創基地是「北京對台政策的新『神器』」,台灣商業周刊則用「契作年輕人」形容,並指這是「一場由中國國務院發動,『收買台灣廿歲到四十歲的年輕人』計畫,涉及金額、人數規模之大,兩岸史上首見」。
一千元總統大餐貴不貴?人民不管領袖是否「享受生活」,人民要的是能讓他「享受生活」的領袖。蔡英文在總統就職時說,「民主是關於人民的幸福」,若多數人民想吃一頓千元大餐,就可輕鬆吃得起時,誰在乎總統吃什麼啊?

方祖涵/小女生改變世界的力量

.方祖涵/小女生改變世界的力量
.舒國治/旅行與城鎮的觀察
.王健壯/正義必須以正義的方式取得
.周行一/給未來的主人翁
.王正方/準備好了瞭解整個歷史嗎?
.葉銀華/拚經濟優於稅改
.薛承泰/年金寶可夢








方祖涵/小女生改變世界的力量


2016-08-16 01:37 聯合報  方祖涵


在印第安納波里斯的魯賓.葛列克球場,舉行的是世界少棒大賽分區預賽。來自六個州的小球員在豔陽下爭取冠軍,贏的球隊即將成為美國中西部的代表隊,參加在威廉波特的世界大賽。
這場比賽是敗部復活戰,明尼蘇達跟坎薩斯州的對決,再輸的球隊就要回家了。場上明尼蘇達先發投手身材瘦高,綁成馬尾的頭髮,隨著漂亮的投球動作在空中搖曳。那個鋒利的眼神、不露情緒的表情,舉手投足的自信,看起來很教人喜歡。
她是蒂娜.陳,越南移民的第二代。七歲才開始打棒球,去年十一歲,已經是明尼蘇達州的明星球員。她在單場比賽三響砲的表現,還上了電視新聞。今年成為州內的少棒代表隊,很多人把她跟兩年前備受關注的莫妮.戴維斯做比較,期待蒂娜成為下一個在棒球場技壓男生的女孩。
看到亞洲小女生站在投手丘,真的很開心。我在女兒小時候送她一個手套,或多或少也曾有過類似的夢想。從莫妮到蒂娜,女孩們用成績證明球場不是單一性別的專利。越來越少人敢說別人「投球像女生一樣」,因為女孩們投球,一樣可以直球進壘。
這些小女生打破的性別與族裔藩籬,不只在球場。在秋天將開始的美國電視季,現在已經進入宣傳期。福斯電視台九月底有一齣新劇上檔,是大聯盟當局首度跟電視公司合作的戲劇作品。影集的故事是聖地牙哥教士隊簽下史上第一位女性投手,由加拿大裔女星凱莉.邦伯麗主演。凱莉的父親曾是加拿大足球代表隊的主力前鋒,運動員的血統,讓她在螢幕上投起球來,說服力十足。跟蒂娜一樣,真實人生裡的凱莉,也是在明尼蘇達長大。
「這是在運動場上,我們期待了很久,而會永遠記得的一刻。」影集預告的開場白是這樣說的。在虛構的劇情裡,女孩的父親告訴她,長大以後的女生,沒有辦法用球速跟男生競爭,她需要專精以螺旋球為主的變化球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運動生理學」,他說,可是那並不表示女生沒有機會登上大聯盟。
像是曾在美國獨立聯盟登板的日本蝴蝶球公主吉田繪里,女生如果有良好的控球跟變化球,還是有跟男性對決的本錢。天使隊的主戰投手威佛因為手傷,今年的速球僅剩一百廿幾公里,卻已經快要拿到十勝。雖然依照金氏世界紀錄,女性球員迄今最快球速只有一百一十一公里(也有非官方的一百廿公里紀錄),可是現在訓練科技進步神速,女生超越一百廿公里的均速,或許是不久以後就能達成的目標。
不管什麼時候才有女生能夠真正在大聯盟上場,看著蒂娜.陳站在投手丘,我突然領悟,那才是真正讓人喜歡的棒球呢。這個半局她遭遇亂流,隊友守備頻頻失誤,一下子就落後五分了,可是,她的表情裡完全沒有焦慮、沒有憤怒,也沒有難過,還是一球一球認真地投。我想,小女生們繼續堅持不放棄的執著,就是社會向未來快步前進的動力啊。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