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竟成「一帶一路」最大推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如何從新北走向全國格局?
◆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訪美的節制與限制
◆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竟成「一帶一路」最大推手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竟成「一帶一路」最大推手


2023-04-01 00:49  經濟日報/ 社論
「一帶一路」示意圖。新華社


3月10日,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三國宣布,沙、伊兩國達成協議,同意恢復邦交,互派大使。影響所及,《華爾街日報》日前透露消息,今年晚些時候,沙國、阿聯酋、科威特、葉門、巴林、阿曼這六個海合會國家聯同伊朗將接受中方提議在北京舉行高層會議,來一場「中東大和解」。

無疑這是一個幾乎相當於諾貝爾和平獎等級外交成果,但中國促成沙、伊兩個世仇復交,重建友誼,除了在重建國際秩序上具有極重大意義外,在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尤其是在推動一帶一路」上,也必將起到重大作用。

在此之前,由於俄烏戰爭的爆發,對地緣政治與經濟已經產生許多微妙且關鍵的影響,比如:一,俄羅斯受到美國為主的西方制裁,不得不把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往中國大力投資油氣管道,大大提高了中國能源供給保障;二,西方對俄羅斯的敵對態度,也逼使俄國更加接近中國,類似情況也同樣出現在伊朗與中國的關係上;三,由於俄羅斯更加親近中國,也使原本還有所顧慮的中亞國家也放心拉近與中國的關係;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同意原本懸宕很久的「中吉烏(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鐵路」的興建,這將對一帶一路的推進起到相當關鍵巨大的作用;四,由於西方制裁俄羅斯,包括凍結俄國的3,000億美元資產,使手中握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各國政府都惶惶不安,紛紛開始減持美元,這對「人民幣國際化」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五,中國能促成沙、伊兩國的復交,強化了中、沙、伊三國的關係,當然,這也必將助推今後一帶一路的推展。

想當年,民國一O二年(2013年)當習近平上台未久,在出訪中亞及東南亞,分別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後,各國反應相當熱烈,並踴躍加入與一帶一路相配套、於民國一O四年(2015年)3月成立之「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世界大國之中,唯美國及日本不願加入,還詆毀一帶一路形容其為「債務陷阱」。

從民國一O二年-一一二年(2013到202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迄今正好滿十周年,十年間,一帶一路已初具規模,且其內容與成果比之當初想像更為豐碩,舉其犖犖大者如:一,行駛於東從東亞、西至西歐的「中歐班列」,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一年已開行1.5萬列,占中、歐雙邊貿易的8%,且年成長率相當迅速;二,兩個由中國參與並主導的、基本以亞洲為中心的區域組織,即「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組織」,運作未久即普受重視,目前均在積極擴容之中。這兩個組織所以備受國際歡迎,紛紛排隊等候加入,原因之一自然與中國主導有關,原因之二當然與「一帶一路」有關。人們對一帶一路發展的樂觀預期,使這兩個組織成了全球唯二隨著時間持續擴容,並充滿了活力與生機的機制。三,更值得重視的是在亞歐大板塊上,中、俄、沙烏地及伊朗作為四個大國間的整合。四國的整合早已超越了地緣戰略上的意義,而是一種包括了諸如產業、能源、基建、科技、金融、軍事甚至太空等多個面向的整合,它將是一個有機網路緊密互動,此等互聯互通產生的巨大能量將大到難以想像。也因此,一百多年前,英國歷史及戰略家麥金德提出的「世界島」的概念,似乎已在亞、歐未來還有非洲大陸板塊初步成形之中。他未曾想到的是100年後的中國會提出正好與「世界島緊密吻合的「一帶一路戰略性倡議

美國一心一意抵制並汙衊一帶一路,可如今美國竟反而成了它最大的推手,世事難料與弔詭竟有如是者。












聯合報黑白集/小英訪美的節制與限制


2023-04-01 04:35  聯合報/ 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出訪中美洲,第一站過境紐約。記者丘采薇/攝影


蔡總統過境美國似未如預期順利,行程安排迭有更動。拜登政府刻意強調蔡英文是「過境」,且為「私人行程」;過境簡報臨時延後,應與行程內容變動有關。蔡英文在哈德遜研究所演說,原預計參與對談的前國務卿龐培歐並未現身,亦可見一斑。

美國的態度變化,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拜登政府希望改善美中關係,不願事態因蔡英文過境而惡化;二是美國的內部政治因素,拜登正要尋求連任,不希望共和黨煽起反中大火從中取利

從蔡英文原先外傳的行程看,她幾場主要大戲,包括與龐培歐對談,以及和眾院議長麥卡錫晤談,都是「共和黨」人士,顯得相當奇怪。包括最近蔡總統贈勳的歐布萊恩,也是川普時代國安顧問。台灣民眾也許不太在乎這些大咖的政黨屬性,但對拜登政府而言,蔡英文的過境秀如果都讓共和黨收割反中戰果必然不利於民主黨選情,當然要予以阻止。

因此,在美國政府的限制下,我們也看到蔡總統的一些退讓與「節制」。例如,共和黨想誘惑她前往華府,但蔡英文未踩紅線,而讓總部設在華府的哈德遜研究所演講活動搬到紐約舉行龐培歐未出席可能也是妥協之一。馬英九訪陸說「客隨主便」,蔡英文也是如此。

最後的考驗,就看與麥卡錫加州會晤將如何。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如何從新北走向全國格局?


2023-04-01 04:38  聯合報/ 社論
新北市長侯友宜穩坐藍營民調第一,卻遲未表態參選下一屆總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總統態勢日趨明顯,但隨著時日拖延,接連幾個民調都顯示他原本看好的聲勢逐步下滑,國民黨內部的焦慮也日益加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拍板總統候選人採「徵召」方式,要集結意志攔阻跌勢,侯友宜的標準台詞也從「侯侯做代誌」改為「為國家承擔」,台中市長盧秀燕亦表達無意參選以破除雜音。如此一來,侯友宜參選似已呼之欲出,但他要如何跨出新北這一步走向全國舞台,仍有許多關卡要過。

國民黨遲遲無法決定提名人選,卡在侯友宜要如何「出場」。賴清德已鎖定要攻擊侯友宜的「落跑背信」,因此民進黨的提名力推「誠信條款」。但由於此條款無強制約束力,因此政治訴求遠重於選戰規範,反而讓民進黨自己「誠信」也受到考驗。

侯友宜不能太早表態,主要是若未在新北議會進行施政報告即宣布參選,將招致「師出無名」的抨擊。民進黨團早已揚言,他若參選,「議會將有腥風血雨」。侯友宜一旦表態參選,新北市政必然成為綠營攻擊焦點,弄到施政失焦。但真正的關鍵,還在於他要不要帶職參選,以及民眾會不會在意他帶職參選。

落跑」的攻擊,去年市長選舉已上演過,侯友宜仍以一一五萬票的空前票數大勝林佳龍意味新北市民並不介意他帶職參選。但只要他正式宣布參選,民進黨「逼辭」的攻勢絕對會一波波上演。侯友宜既表達「承擔國家」決心,自不能承諾辭官參選,且早辭晚辭皆涉及補選與市政停頓的問題,因此侯友宜帶職仰攻要比辭官有利得多。此一選擇,被動以「黨需要我承擔」為由,將比自己出馬爭搶大位更名正言順。

即使侯友宜參選能說服新北市民和議會,也不代表最強母雞能有效整合並統領藍營內部歧見。朱立倫雖屢經其他黨內人士轉述無參選總統之意,卻未親口明確表達成為「造王者」的決心,也讓外界懷疑國民黨高層內鬥心結未解,可能重演四年前選戰亂局。朱立倫不明確表態,侯友宜有口難言,拖拖拉拉的局面,是藍營民調滑落主因。國民黨再不設法集中力量和意志,恐將失去扭轉頹勢的契機。

另一個關鍵因素,則是郭台銘和挺郭勢力的整合。朱立倫言明郭台銘是藍營重要一分子,但要如何讓挺郭和挺侯勢力合流成一股堅勁洪流,國民黨還要有大智慧才能解決。唯有讓黨內挺郭勢力信服,國民黨的徵召才不致變成內亂源頭,這仍有賴黨中央及大老幫忙穿梭,勿使郭台銘投向民眾黨。

另一要件,則是侯友宜本身的表現,和他能否提出吸引民眾的治國論述。國民黨打著「下架民進黨」的旗幟,也努力抨擊民進黨的政策失誤;但國民黨本身乃至侯陣營仍未就國家願景提出「我準備好了」的訴求,亦未見對青壯世代招手喊話。這需要「主要候選人」集全黨力量向台灣選民作出有力承諾,如做不了夢,無法改變現狀,憑什麼取得人民信託?

前總統馬英九正在大陸訪問,致力宣揚國民黨的兩岸和平路線。在此之際,朱立倫及侯友宜若能持續接力,藉此有效地傳達藍營對未來兩岸及外交路線的實際主張,將是侯友宜跨出新北的地方格局、把自己推向準國家領導人位置的考驗。侯友宜要問鼎中原,就要提出改變當前政治局勢的論述,向選民證明自己的瞻矚和胸懷。民調下墜只是小波瀾,要能扛國家於國際兩岸的危難,才是未來總統角色的大考驗。這需要侯友宜拿出表現,粉墨登場的台步必須自己走,不能光靠抬轎。



四百年過去 又見搶水三族記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四百年過去 又見搶水三族記
◆  沒調查 臨渴盲目掘井
◆  川普被訴 對公司治理啟示
◆  譁眾取寵政客當道 美憑啥驕傲
◆  清明掘墓 為綠能跟祖先爭地?
◆  輕罪名保金千萬 毀司法信賴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四百年過去 又見搶水三族記


2023-04-01 04:48  聯合報/ 伍豪/文史工作者(高雄市)


二、三年前,台灣甫歷經「百年大旱」衝擊,搞得大家焦頭爛額。當時鑿井、搶水車等亂象,屢攻占新聞版面。不料,如今南台灣又面臨比百年大旱更嚴重的缺水危機。在久旱不雨的焦慮下,屏東地區接連發生搶水的陳抗事件,屏東縣周縣長更是以「偷襲」二字,表達對南水局「屏東送水高雄」一事的不滿。

針對近期高屏搶水爭議事件,筆者想到陳耀昌醫師所著的《福爾摩沙三族記》。這本小說是描述台灣在荷據晚期,荷蘭人、漢人及福爾摩沙人(平埔族)三者間的愛恨情仇,並從小人物的故事,解讀大歷史的脈絡。小說裡出現一六五五年間的一個歷史場景,當時台南地區接連爆發蝗災,引發嚴重缺糧危機。由於糧食不足,導致三族間的經濟平衡結構受到挑戰。當時原有的經濟結構是荷蘭人(統治者)將土地資源出租給漢人(生產者),向漢人收取人頭、墾荒及打獵等稅收,所得獲利多數上繳荷屬東印度公司,少數用於照顧福爾摩沙人(資源原有者)。

由於漢人工作十分勤奮,大面積開發土地,壓縮了平埔族生活空間。漢人以陷阱大量獵殺台灣鹿,致野生鹿群快速消失,也影響平埔族的經濟來源。這問題在風調雨順時不會被彰顯,但在缺糧時期,就會引發弱勢族群嚴重反彈。蝗災過後,原本在「郭懷一事件」中協助荷蘭人鎮壓漢人的平埔族,也因生存危機,開始與荷蘭人離心離德,不若以往順從。

目前屏東地區發生的搶水陳抗事件,與上開故事對比,頗有相似之處,只是主角由「荷蘭人、漢人及福爾摩沙人」三族,改為「政府、工業縣市及屏東人」三種角色。以古鑑今,可看出四百年來,台灣資源分配思維模式其實差異不大。

台灣過去較不重視節水與回收再利用,如有不足就鑿井解決,且資源分配常重工輕農」。如此模式,在水資源相對豐沛時期,尚不成問題。然而在缺水時期,就會形成嚴重搶水爭議,即使南高屏都由相同政黨執政,仍不免發生齟齬,即可證明。

面對氣候變遷,未來缺水可能成常態,當局應參考新加坡、以色列等缺水國家作法,改善大量耗水的生產型態,並建立合理的調度制度,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沒調查 臨渴盲目掘井


2023-04-01 04:47  聯合報/ 張竝瑜/中央大學地科系教授、台灣地下水資源與水文地質學會理事長(桃園市)


繼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初台灣西部旱災缺水危機之後,如今西部可能再度面臨相同危機。因應可能的中南部民生缺水危機,相關單位再度希望於高屏溪流域鑽鑿抗旱井,以地下水及伏流水進行跨域供水因應。但在積極鑿井同時,卻也引起屏東地方對於抽用地下水與伏流水,可能造成地方供水不足及地層下陷等後遺症的疑慮與抗議。

記得兩年前同樣缺水時,政府也是啟動鑿井國家隊因應,當時筆者投書呼籲政府應加強地下水文地質調查評估地下水可利用潛能與應用方式,注重未來可能的需求,並避免因臨渴掘井,應急抽用超量地下水,產生不可逆的後遺症。然而,兩年後我們發現當年大旱,因為民間與政府搶用地下水,在雲林觀察到地層下陷區域面積顯著快速增加,而其他區域則因缺乏後續評估,我們未能了解是否對地下含水層的補注與含蓄水量造成後遺影響。

面對極端氣候,洪旱交互重來,人類如何合理運用地下水,作為防洪、抗旱,甚至區域氣候調節之用的地下水庫,已成為近十年世界科學家的焦點。地下水庫是運用地下的含水層空間,在洪水時期以滯洪補注池或補注井方式,將過多的地表水儲存於地下,由於地下水流速慢、蒸發少,因此可於乾季時應急抽用以解決地表水不足的問題。而地下水庫的管理仰賴於對地下水與水文地質資料的掌握,提出可抽用水量、現有儲存水量及最低管制地下水位與管制地層下陷量評估。過去數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與水利署亦針對地下水庫潛能,逐年進行調查評估,可惜似乎未受政府重視。

舉高屏流域伏流水鑿井開發議題為例,在過去調查中,在高屏溪—隘寮溪上游的伏流水帶,由於主要為厚層礫石層夾砂組成,其實為河道的地表水補注地下水的重要通道。雖然水量豐沛,卻與中下游的深層地下水連動,因此在抽用時須審慎評估是否對中下游造成衝擊。而里港以下的高屏溪河道,淺層則主要以礫石夾砂泥層組成,越往下游,伏流水層可能僅數公尺至數十公分,不利中深層地下水補注,因此於河道空地建置補注池的效益有待考量。另外,近期研究也發現高屏溪地區的地下水流向,與地表河流的分布有很大差異,因此用地面河流水利的觀點作為地下水管理運用的思維,會產生很大的差誤。

加強對地下水等國土資源的調查研究,並於平時就規畫洪旱時期的可能場景與補注池、抗旱井合理建置與聯合運用規畫計畫,是先進國家重視的民生施政計畫。此次政府啟動救旱井建置應急措施,卻遭到居民抗議,主因之一即在於未能於平時進行地下水補注管理,並提出能讓居民安心抽取地下水量與管制水位的解釋。

因應極端氣候,已是人類重要挑戰之一。然而,筆者也發現,地下水的調查、規畫、運用與管理,與各項環境與氣候調查監測資訊息息相關,但主責調查、管理與運用的單位與資訊來源卻橫跨多個機關部會,因此在資訊聯合運用也或有延誤與漏失。希望政府重視各項國土資源的平時調查資訊,甚或思考整併現有組織,成立行政院戰略層級調查研究單位,妥善預為規畫應急方案,有備無患。切勿一再臨渴掘井,然後再針對後遺症亡羊補牢,實非國家社會乃至於地球之福。












川普被訴 對公司治理啟示


2023-04-01 04:38  聯合報/ 何建志/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所教授(台北市)


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在紐約被曼哈頓大陪審團起訴,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遭受刑事起訴的卸任美國總統。許多人對這案件的疑惑是:川普付封口費給緋聞女星為何成立刑事犯罪?川普在競選期間付費給女星,當時還未就任總統,並沒有任何行政違法行為,大陪審團根據什麼法律理由起訴?

事實上,川普可能面臨多項罪名指控,起訴書尚未公布,但紐約曼哈頓大陪審團對川普起訴理由主要應偽造商業文書,而這是一種刑事犯罪。川普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競選期間指示私人律師先付十三萬美元給女星,使她不再公開聲稱曾經與川普發生性關係。日後川普支付四十二萬美元給律師,其中部分款項來自紐約川普集團付款名義是「律師費」。當檢察官發現川普集團付款名義與實際內容不符就根據偽造商業文書罪名請求大陪審團起訴川普

從這案件可以發現,即便川普個人資產雄厚,還是會貪小便宜動用公司公款解決私人問題。然而,企業經營者公款私用現象,在全世界比比皆是。在台灣,企業主使用公司公款招待客戶豪華餐飲,用交際費公關費營業成本名目讓公司埋單核銷,還在合法範圍。但如果企業主以招待客戶名義購買百貨公司禮券,實際上卻是由家人花用禮券購買精品服飾,這就有公司治理問題了。而川普利用律師當白手套轉換公司資金流向圖利私人,若發生在台灣,律師是否會受懲戒?會計師是否有責任?這些問題也值得關注。

許多企業上市、上櫃後吸收大眾資金營運,公司資金運用方式應當誠信、透明才能符合法律及企業倫理。川普當年不當運用公司資金,竟在卸任總統後遭受刑事追訴。現在川普固然可喊冤指控政治鬥爭但因貪圖小利使檢察官有機可乘發動起訴程序,川普應該悔不當初。

川普起訴案一方面是世界矚目的政治案件,但另一方面對於當代公司治理也有重要啟示。一方面,公司治理與律師、會計師倫理規範嚴格嚇阻企業不當流用資金,可以保障企業股東投資人權益,也有助於維護政府課稅財政收入。但另一方面,如果連中小企業使用便利商店、超市購物單據核銷都要一一嚴格檢視,也可能過度擾民。合理的公司治理界線究竟何在?有賴企業、政府與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多方研議。












譁眾取寵政客當道 美憑啥驕傲


2023-04-01 04:38  聯合報/ 林興寧/公(彰化市)


因競選期間涉嫌違法支付成人片女星封口費,川普成了美國首位被起訴的卸任元首。但一如狂妄的過往,川普立刻反擊這是政治迫害,更呼籲支持者要把每個不正當的民主黨人趕下台,這樣就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其實,美國史上風流的總統比比皆是。以二次戰後為例,羅斯福最後死於情人懷抱;甘迺迪這個最有名的花花公子,「擁有情人的數目比白宮房間還多」;至於柯林頓與實習生李文斯基的「拉鏈門」,迄今仍為眾人笑談。而川普此類「愈狂愈受歡迎」政客,與成人片女星醜聞,也只是他多次偷腥紀錄的一項。

若我們以儒家傳統文化觀點,不難理解為何從競選總統、尋求連任,到拒絕下台,連串讓人匪夷所思甚或動搖國本的罪行,會發生在川普身上。

只因造謠中傷、行政不公、煽動群眾占領國會,最後為拖延下台竟想對中國開戰,非反道敗德者,這種事誰能做得出來?

不少人認為,政治人物的品格與政績,不該混為一談,但事實告訴我們,今天美國之所以江河日下,主因太多從政者失去「道德制高點」,以致從自己、黨派、國內到國際所遇問題,皆治絲益棼而紛亂不止。莫怪前麻州州長並曾代表共和黨角逐白宮大位的參議員羅姆尼,會以「川普引發全球驚慌」為例,投書媒體指出:總統該擁有正直誠實品格,如此才能透過社會禮儀和相互尊重,來提升公眾討論層次

民主魅力並非來自吹自擂,反在於承認制度設計政治人物缺陷,那麼譁眾取寵政客依然當道的美國憑什麼驕傲?至於近期台灣那些為美不斷辯護的人,不妨細想何謂「民主」,同時看看川普會帶給美國怎樣更糟的影響,再來「挺直腰桿」吧!













清明掘墓 為綠能跟祖先爭地?


2023-04-01 04:38  聯合報/ 郭翰林/退休人士(嘉義市)


綠能弊案頻傳。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要求相關單位持續加強查緝不法,甚至呼籲國人勇於檢舉,共同遏阻不法。筆者樂見政府打擊犯罪,只是希望不是雷聲大雨點小,畢竟能成為「綠能蟑螂」也不是泛泛之輩,不拿出魄力,恐無法有效遏止不法。

日前嘉義地檢署、嘉義縣市政府跨域合作,舉辦「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聯繫平台會議」,加強偵辦綠能蟑螂,遏阻不法人士對綠能產業廠商施壓或進行犯罪行為。顯然,地方政府在打擊犯罪也表現積極作為,值得鼓勵。

只是,時值清明前夕,海內外遊子紛紛返鄉掃墓祭祖,卻發現傳統公墓到處被掘墓,一個個的空洞墓穴,令人怵目驚心,清明是該掃墓,慎終追遠?還是掘墳種電、自求多福?

地方盛傳這是為「種電」做準備,因此鄉公所在該地立告示牌表示將依法禁葬,為了未來公共需求有效整體規畫並辦理環境綠美化云云。若傳聞屬實,不就是「綠能」綠到死人頭上去了?為了綠能的龐大利益,連祖先棲身之地都不放過?這是欺負死人不說話嗎?

過去,公墓公園化,到後來竟是墓地化身公園再變成建地,建商再蓋成房子出售,這套人鬼爭地的戲路在寸土寸金的當今社會見怪不怪,但知者對於此類建物多敬而遠之。現在,政府公開與祖先搶地,美其名是響應綠能政策,卻不見相關配套措施。這是綠能至上?綠能超越先人與應有程序?清明時,掃墓乎?綠能掘墓乎?

嘉義縣市政府發現,嘉義地區在發展太陽光電同時,伴隨以廢棄物填土的環保犯罪問題,就請環保署南區環境督察大隊加入共同執行打擊犯罪,徹底打擊綠能蟑螂。卻不知掘墓禁葬與廢棄物填土相比何者更嚴重?這算不算另類綠能蟑螂?或合法的準綠能蟑螂呢?

當地方政府與民代沆瀣一氣,立法、修法、執法,就叫合法執法。一個公告,先祖、先骨就被迫掘出甚至遷移。先人篳路藍縷,從渡過險惡的黑水溝到手足胼胝的開拓,歷經族群械鬥、世界大戰,先骨仍可安在。但以綠能之名,掘了墳、挖了墓,叫先人魂歸何處?先人可躲天災、可敵大戰,但卻不容於綠能?這是政治清明?還是清明政治?

如果政府、民代、利益團體計畫性、摩拳擦掌的布局,依法掩護準犯罪的行為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真不知這還叫「徹底打擊綠能蟑螂」嗎?

嘉義人家己人」,父母官該把人民的先祖也當成「家己人」看待,不該讓那些開基先祖流離失所。

綠能政策的方向值得鼓勵,但作法及規畫上應更加細緻與透明,否則綠能還未成,蟑螂早已聞風盤據,請問政府是養蟑螂?還是打蟑螂呢?















輕罪名保金千萬 毀司法信賴


2023-04-01 04:38  聯合報/ 李儼峰/律師(台北市)


前立委顏寬恒夫婦因涉嫌竊佔等案件,偵查中經檢方分別命以一千萬元、五百萬元交保。關於如此具保金額之當否,輿論譁然。

刑事訴訟法所規定「具保」,俗稱交保,本質上是羈押強制處分的替代手段。適用於雖具羈押之法定原因,然尚無羈押必要,偵查中得由檢察官逕命一定金額具保,或聲請羈押而經法院裁定具保。舉例來說:被告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但審酌具體個案情形,若未達到「一定非把被告羈押不可」之程度,即命繳納相當金額的具保金,用以擔保其不會逃亡。若日後逃亡,依法沒入保證金。

司法實務上,關於具保金額應如何量定,並無絕對判斷標準。常見審酌因素,例如:罪名輕重、法益侵害之大小、犯罪後逃亡可能性…等等。按理說,具保既是羈押替代手段,那麼關於具保金數額裁量,仍應回到足以擔保被告能接受審判及刑罰執行之目的。

顏寬恒才剛登記參加國民黨立委初選,預期將會陸續展開有關競選行程。以常情來說,尋求更多曝光機會都嫌不夠,故其逃亡可能性甚小,應不難判斷。

再者,本案尚稱不上是重大金融犯罪或公務員貪瀆案件,若謂有何鉅額犯罪不法所得可支持這樣的具保金額,也稍嫌牽強!無怪乎會引發社會輿論炸鍋討論。

建立人民對於司法之信賴,需要長時間努力,卻往往因為少數個案毀於一旦!顏寬恒夫婦固已如數繳納具保金,然若對如斯處分不服,仍可依刑事訴訟法第四一六條提起準抗告」,聲請該管法院撤銷該具保處分或變更具保金額,再由法院審認其具保金額是否妥適?若金額確實過高,應可指出具體判斷標準以為指引。


施振榮/凝聚共識為台灣打造更堅韌的社會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施振榮/凝聚共識為台灣打造更堅韌的社會
◆  陳亮恭/高齡科技產業提升健康餘命
◆  辛翠玲/你也ChatGPT了嗎?
◆  葉匡時/政務首長需要管理教練
◆  廖元豪/黑暗榮耀中的霸凌、復仇與正義
◆  趙春山/「雙英行」:和陸親美,有何不可?







施振榮/凝聚共識為台灣打造更堅韌的社會


2023-04-01 04:47  聯合報/ 施振榮(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當前全球正面對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疫情、地緣政治造成供應鏈可能斷鏈等種種挑戰,令人感到憂心,雖然在媒體上看到許多有識之士提出了很多的問題,但尚無積極具體的行動方案來解決問題。

本質上,這些問題都是屬於長期的問題,且範圍很廣,要真正解決問題,就需要時間建立起新思維,進而建立新的機制與新核心能力,並且各領域的專家都要一起動起來,長時間累積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尤其重要的是,各領域應該負起責任的人,要站出來登高一呼,透過論述,先改變大家的思維,然後機制也要配合翻轉。

很多人會因習慣於舊有的思維而不願意改變,而新思維本來就會面對很多的挑戰及困難,需要有共識的人承諾並採取行動,才能一步步去改變舊的思維,同時建立起新的機制。

面對未來,要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堅韌的社會環境,社會上各領域的領導人就要有願意改變的心態,鼓勵大家一起迎接這些新的挑戰,積極向前走。

雖然台灣在民主政治下,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多數人可能因為習慣舊有的機制而裹足不前,不願意改變現有安逸的環境。

但我也要呼籲,雖然新機制會影響很多人現有的權益,但為了面對未來的挑戰,也為了台灣的永續發展,千萬不要只為了爭取選票,而唱衰台灣的未來,而是要站在利益共同體的立場,一起建設台灣的新未來。

為了讓台灣有更堅韌的社會環境,領導人也要站出來直接對民眾論述,爭取民眾支持對環境好的改革方案與機制,透過論述,讓大家逐漸形成共識。且各個領域的專家和領導人也要有開放與創新的思維,用企業家的精神來進行公共政策議題的討論,超越個人專長而用全面的視野來進行政策論述與溝通。

舉例來說,過去台灣長期水電低價的政策是個盲點,並不利於環境的永續發展,但執政者考量選票不敢調整。然而,為了地球環境的永續,大家應該體認到,包括水資源、能源、排碳都是有成本的,為了地球的永續,大家要先形成共識,願意慢慢調整水電的價格,長期朝此目標持續執行。

而且不管將來是由誰執政,調整水電價格都是全民共識,未來我們不能再把水電低價視為理所當然,而是為了地球環境,必須付出必要的代價。

台灣已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未來透過矽科技的創新應用,可以為全人類的文明做出更多的貢獻,透過所開發的節能減碳的解決方案,相信對解決環境與氣候變遷的問題都可以有所助益,我們也要以世界公民的心態,在國際上善盡自己的責任。

此外,我們也要注重年輕人的想法,年輕人真正能夠從台灣長期結構性挑戰的解方中受益,也承擔著尋找這些解方的責任。很重要的是,這次台灣要建構的不是經濟奇蹟的台灣經驗,而是要建構一個更堅韌社會環境的新典範,這也是新的文明。


徐遵慈/我應關注東南亞「強迫勞動」議題

◆  徐遵慈/我應關注東南亞「強迫勞動」議題
◆  黃齊元/台灣需要政治避險戰略
◆  劉大年/因應供應鏈重組 掌握原產地脈動






徐遵慈/我應關注東南亞「強迫勞動」議題


2023-04-01 04:38  聯合報/ 徐遵慈(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國際經貿規則陸續出現新規範與新「地雷」。在美中對抗與地緣政治衝突升高、歐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趨勢下,強迫勞動(forced labour)或勞工人權正成為國際新興貿易規則的新主流與新戰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來東南亞國家廣受外資青睞,成為當前全球供應鏈移動或擴張的主角,但這些國家多半在強迫勞動法規與執行上的表現不佳。尤其疫情後人口販運、勞工剝削事件層出不窮,未來恐衝擊其對美國或歐盟出口,台商應給予高度關注。

強迫勞動議題近年逐漸進入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談判文本,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歐美指謫中國對新疆少數民族維吾爾族實施強迫勞動,國際輿論譁然,自此強迫勞動議題的重要性升高,受影響範圍也擴延至亞太地區。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估計,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全球強迫勞動人數約二,七六○萬人亞太地區人數即高達一,五一○萬人。除中國以外,東南亞與南亞國家因製造業與捕撈業興盛,外籍勞工與海上漁工人數繁多,是最常見的強迫勞動受害者

美國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五月宣布推動「印太經濟繁榮架構」(IPEF),擬建立「以勞工為中心」的經濟發展建立更完備勞動標準。美國雖退出 CPTPP,但將勞動議題包含強迫勞動納入印太戰略。同時,美國亦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十二月通過防止維吾爾族強迫勞動法》(UFLPA 法案),全面禁止來自中國大陸新疆的原料、半成品與商品。歐美洲議會亦與美國戰略同步,表決通過「透過新貿易工具禁止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決議,在歐盟市場禁止所有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

根據美國海關公布的統計資料,截至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三月中旬,美國海關查獲進口貨品中,含有新疆生產原料或製造商品共計三,三○○批,總值約九點六億美元;其中約一千批因進口商提出反駁事證而獲准放行,其餘貨品則遭扣留、銷毀、退運或延審中。如以貨品出口地觀察,以馬來西亞、越南涉案貨品最多,總值分別達約四點九億、三點七億美元,其次則是中國、泰國、斯里蘭卡等。如以貨品類別觀察,主要為電子(含太陽能板)、紡織成衣及塑化類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國家因為擁有製造業基礎充裕勞動力,加上近年區域經濟整合速度加快,吸引大量外資進入製造業。然美歐近來陸續對東南亞國家履行勞動人權議題表達關切,除美國依據國內法,已對自馬來西亞、泰國等進口貨品予以查扣或退運外,近來國際勞工組織等亦對菲律賓馬可仕政府處理勞動人權議題越南移工遭受現代化奴役制等,多次表達關切。

中國與東南亞是我國廠商海外投資布局重鎮,尤其集中於紡織成衣、製鞋、電子、車輛等產業。我國廠商在這些國家投資設廠與雇用勞工,除應確實遵循國際勞動公約與規範外,在進口與採購原料、中間材、零配件時亦須謹慎查核,確保生產程序所涉供應鏈均無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產品,以免衝擊出口市場與商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