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市場低估了Fed鷹派訊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國安團隊的表現令人擔憂
.聯合報黑白集/誰該被「有缺陷可退貨」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市場低估了Fed鷹派訊號






經濟日報社論/金融市場低估了Fed鷹派訊號


2018-03-23 00:4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Fed主席鮑威爾。 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21日決定提高利率1碼,此舉早已在金融市場意料之中,也未令其他國家央行感到意外。綜合觀察會議結果所透露的各項訊息顯示,Fed的政策立場雖然沒變,但偏向「鷹派」的訊號卻益發明顯。
會前市場最關注之處有三。第一,Fed對今年升息幅度的預測是否會由原先的3碼,提高到4碼?結果是仍維持3碼。第二,會後聲明及主席鮑威爾的談話是否更偏「鷹派」?結果兩者都沒有明顯變化。第三,是否會大幅調高經濟及通膨預測?結果只是溫和提高。其中尤其是第一點,更令市場如釋重負。
然而真正值得關注的,卻是潛藏其中的多項「鷹派」暗示。第一,Fed目前雖仍預測今年升息3碼,但對2019年的升息幅度預測卻從2碼提高到3碼(到年底時為2.75%-3.0%),2020年也預測將升2碼(到年底時為3.25%-3.50%),連長期利率的預測值也由2.8%提高到2.9%。這透露出整個升息周期的速度雖未明顯加快,但時間將拉長,最終的利率目標將更高。
第二,從利率預測點狀圖顯示,Fed內部贊成今年升息4碼的委員進一步增加,且「鷹鴿對決」的態勢益發尖銳;15位與會委員中有七位預測今年將至少升4碼,八位預測升3碼或以下,顯示整體Fed的政策傾向已經改變。從現在到9月,「3碼」還有兩次翻盤成「4碼」的機會
第三,從目前Fed的決策結構來看,這次決定升息的投票結果是8比0,表示擁有投票權的八位委員皆無異議,而去年12月升息的投票結果是7比2;這表示有兩位「鴿派」委員今年已無權投票,而新取得投票權的兩位委員則是「鷹派」。一來一回,相差四票,未來再對升息案進行表決時,「鷹派」已明顯居於上風。
第四,Fed將今年預估經濟成長率由2.5%上修到2.7%,2019年由2.1%上修到2.4%;預估2018年底核心通膨率仍為1.9%,2019年及2020年都從2.0%上修為2.1%,比去年12月預估的2%略高。上修幅度並不算大,原因之一是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預料偏弱。但是連一向偏「鴿派」的理事布蘭納德最近都預估,單單是1.5兆美元減稅措施就可能使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各提高0.5個百分點,而國會新通過的兩年增加支出3,000億美元案,又將使成長率再分別提高0.4個百分點。未來隨著兩大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效應逐漸顯現,Fed將再上修經濟成長預估,加速升息的機率也將有增無減。
至於主席鮑威爾,目前仍維持「漸近式審慎」的立場,原因之一是貨幣政策並非他所專長,因此上任之初最好先依循葉倫留下的「漸進式」升息路徑;加上通膨率一直低於目標,一些委員主張須看到更明確的證據再行動,因此不宜倉促改變對今年的升息幅度預測。但儘管如此,鮑威爾仍表示Fed過去曾犯下讓低利率維持太久的錯誤;顯示他就算不是很「鷹」,最少也是中間派。
另一項影響利率的重大變數,就是川普政府目前採取的保護主義措施,是否當真會引發全球大範圍的貿易戰。關稅一旦大幅提高,加上美元匯率疲軟,勢必將先拉升美國進口物價及整體通膨水準,也為Fed加速升息提供彈藥。當然貿易戰也將打擊美國的經濟成長,使升息的壓力減輕,但這項效應將會較晚出現,而且一旦經濟力道減弱,升息快慢也就淪為次要的問題了
由升息宣布後金融市場的淡定表現,令人擔心市場可能低估了貨幣政策緊縮的風險。市場只聚焦於這次會議將預測今年「升3碼,還是升4碼」,幾乎完全無視於中期利率展望只高不低的潛在壓力,一切只看眼前。市場現在愈輕忽,未來的累積風險便愈大;投資人等到6月Fed再度升息時才幡然醒悟,可能面對的動盪也將益發劇烈。







聯合報黑白集/誰該被「有缺陷可退貨」


2018-03-23 00:1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幼犬萌萌的臉,惹人憐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生小孩有遺傳性缺陷要不要殺掉?」這句話太火爆,具遺傳性缺陷者可能覺得心頭被戳了一刀。如果人同此心,應可理解,政府規範寵物買賣的「有缺陷可退換貨」條款,讓很多愛動物人士受不了。
農委會新訂「犬貓買賣定型化契約範本」,表面是保護消費者權益,若發現缺陷可要求退貨或賠償;但形同將活生生的動物區分出「瑕疵品」,恐怕只有等著被「銷毀」的命運。難怪愛動物人士氣炸了,有藝人在臉書上火爆提問是否有缺陷就該去死,更有人怒吼:腦殘官員有缺陷、不適任,選民可不可以要求退貨
農委會可能會覺得冤枉:「可退貨」是讓消費者權益更受保障,反而挨罵。但是,養寵物涉及生命,本來就不該當成「消費行為」政府該做的是嚴格管理寵物買賣,務必禁絕非法養殖,最終目標應該禁止買賣。否則,多年來「以認養代替買賣」的口號根本是喊假的!
官員只會說漂亮話,對保護動物沒有誠懇的認知,也就沒有誠實的承諾。「流浪動物零撲殺」政策在執行上缺乏配套,很多地方收容所早已不堪負荷,讓收容動物的處境更糟。如今農委會「可退貨」條款看似保護消費者權益,不等於政策上鼓勵寵物買賣行為嗎?
台灣前有李登輝官邸的黃金獵犬,之後有「馬小九」和「蔡想想」,這些都只是寵物的「樣板」。若真心論愛護動物,政府該做的事還太多沒做,難怪選民問能否「退貨」







聯合報社論/國安團隊的表現令人擔憂


2018-03-23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安局長彭勝竹在立法院答詢,被問及大陸國安人事和情資一問三不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府院在春節後進行了一波人事改組,主要異動集中在國安團隊;俟前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本月底轉任海基會董事長,這波人事調整算是大體到位。接下來,僅剩「虛位以待」的總統府秘書長一職,等待訪美歸來後的高雄市長陳菊接手。但觀察最近行政院對大陸「惠台卅一項措施」的因應,包括國安局長彭勝竹在立法院答詢時一問三不知,乃至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忙著與自己的「陳教授」身分切割,新國安團隊的表現不免令人失望。
對大陸「惠台卅一項措施」的因應作為,可謂新國安團隊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但不論是閣揆賴清德在立法院的答詢,或行政院公布的「八大強台策略」因應,都顯示國安團隊拿不出明確有效的對策,只有空洞的宣示口號,對於低迷的兩岸和外交議題拿不出新的思維,遑論端出具體作為。
上月改組的新人,包括外長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都是蔡總統「自己人」,再加上新國安局政務副局長柯承亨等人,國安體系幾已全由綠營人士掌控。這樣的調整,一是因應年底選舉加強相關論述,二是回應黨內對內閣「老藍男」的批評。在這樣思維下的改組,幾可確認蔡政府未來的國安作為將向民進黨的傳統主張與獨派靠攏
至於點名陳菊出任總統府秘書長,主要是想借重陳菊在黨內的輩分與聲望,擔負黨政間的政治及政策溝通協調,並在未來兩次大選中擘劃選戰。之所以有此考量,一方面是總統府秘書長實際功能的轉變,另一方面則是緩和蔡總統獨斷作風引發的黨內反彈。
若深入分析,國安議題難解主要出在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僵化,蔡總統領導深受獨派牽制,未來不知如何收拾後果。在這種情況下,吳釗燮、陳明通等人固能「貫徹」蔡總統主張,但如果上層思維不變,外交上仍死守原地,這對外和對陸關係又有何突破的可能?主政者在內政策略上獨斷又不願負責,誰當其秘書長都是政治損耗,除了年齡和資歷到頂的陳菊誰願跳火坑?
二月的改組,也讓府、院之間的矛盾浮上檯面。相對於國安團隊大改組,內閣部會只作了微調。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甚至宣稱,賴揆原本根本沒有改組的想法。府院如此不同步,十分罕見。對照蔡總統與賴清德民意支持度越走向兩極分殊,賴揆的持盈保泰也就特別耐人尋味。
也因此,政府回應大陸惠台措施,便出現了有趣的現象。第一,總統府在回應決策上選擇了退居二線,讓行政院去擋砲火。其次,大雜燴式的因應措施,基本上不脫對抗及零和思維。第三,政府的「因應措施」多半只是舊政策新整理,缺乏新意。
最明顯的是,原本應由蔡總統主導的國安決策,賴院長多次越俎代庖,混淆兩岸政策底線。這樣的決策模式,不但無助於解決問題,未來更可能造成府院權責不明的問題,導致外界難以解讀總統府與行政院的立場,從而使蔡政府面臨領導危機。
無論總統是為強化兩岸外交的軟肋而重新整頓國安團隊,或者因黨政溝通協調欠佳而力邀陳菊接任總統府秘書長,都顯示她知道執政團隊的病因所在。然而,看出病因,卻未必保證能找到解藥。從國安團隊改組後的第一張成績單,已可證明此次改組並未強化國安決策功能。最令人意外的是,國安局長彭勝竹上任已一年半,被問及大陸國安方面的人事和情資竟一問三不知。從他驚人的失職,也就不難窺見蔡政府國安決策的品質了。
蔡政府就任將近兩年,許多人事和決策依然不能步上軌道,這些紛紛擾擾,問題應不全出在蔡總統身上。民進黨執政前謙卑,執政後傲慢;執政前講民主參與,執政後忙分贓鬥爭;過多的承諾,貧乏的實踐,才是民意崩盤的主因

【重磅快評】漏開5元發票查得緊 柯P500萬收據查不查?

.【重磅快評】漏開5元發票查得緊 柯P500萬收據查不查?
.【重磅快評】拔管驚奇!且看台大物理教授的法律神邏輯
.【重磅快評】一場美中衝突的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重磅快評】看綠官秀卸責大法 你笑得出來嗎?
.【重磅快評】仇恨的撲捕追獵 「卡管」元氣倍增
.【即時短評】卡管案像照妖鏡 國家機器破壞大學自主
.【即時短評】陳致中初選衝第一 「新勇哥」幫大忙
.【重磅快評】諷扁劇司法官道歉? 這齣平反劇該喊CUT了
.【重磅快評】刻意不恭賀習近平 川普不如金正恩?
.【即時短評】破舊立新之後 習近平面臨更多考驗
.【重磅快評】即使愛心亂竄 震災善款也不能隨興花用
.【即時短評】面對中國搶才 台灣何時主動出擊?
.【重磅快評】吃姑婆芋、芭蕉香蕉及木炭燃煤的共同點






【重磅快評】漏開5元發票查得緊 柯P500萬收據查不查?


2018-03-23 16:56 聯合報  主筆室
名嘴在電視節目拿出自製的500萬元收據道具配合演出。 圖/取自三立電視


嘉義市一家豆奶攤早餐店,因漏開5元發票遭國稅局嘉義市分局盯上,業者認為稅務人員存心找碴,一氣之下,店家斥資更新收銀機系統,並公告來個大放送,4間店同步優待客人,「蘿蔔糕+蛋」統統只要5元。
約莫同時,擔任台北市長柯文哲2014年競選總幹事的姚立明昨爆料,指柯競選花了1億3,000多萬元,和他離開總部時花不到6,000萬的數字相差甚遠,更甚者,他看帳冊發現許多不可思議、無法解釋的支出,收據寫了「文宣」,金額寫500萬元,收據就是那種雜貨店買來的「免用統一發票收據」,類似單據4、5張。
和早餐店業者相較, 柯P顯得霸氣不足,不願好好說明,被媒體追問此事時,他僅表示「等一下給發言人回答」,後來見事情無法交代,他又補了一句「哈,雜貨店,不是雜貨店啦,也是有憑有據」,不等媒體再問,又快腳上車離去。
這件事引起綠媒名嘴的注意,刻意拿出一張自製寫著「文宣」及金額500萬元的收據配合演出,痛批柯文哲這樣報帳,「還是個守法的人嗎?」,和上節目的綠營議員一同罵柯「不正當也不合法」;有趣的是,有眼尖的網友看到名嘴的收據上寫著一間便當店,刻意向國稅局檢舉,要求查明小吃店是否逃漏稅。
柯市長刻淡化收據爆料,未料名嘴拿來作文章,又有網友來插花,讓整件事變得有趣起來,但卻照出一場官場現形記,稅吏花費心思,引誘小店上鉤,抓到業者小把柄,也許還引以為樂,要不是有人爆料,這種尋常小事也許天天上演,也沒有人在意,但店家的不服氣,又有誰理你?
柯市長政治行情發燒,藍綠都拿他沒辦法,橫衝直撞強勢挺進連任之路,即使競選總幹事言之鑿鑿談500萬文宣收據,又有誰敢真的去查他到底有沒有核實申報?再看綠媒名嘴被網友抓包的收據,名嘴和綠營高層關係密切,又獨訪過總統,身價不凡,又有那個吏稅敢輕舉妄動
早餐店業者受了點氣,但事後表現霸氣大放送,只是,不知當初抓業者漏開5元發票的稅吏還會上門買5元的「蘿蔔糕+蛋」? 






【重磅快評】拔管驚奇!且看台大物理教授的法律神邏輯


2018-03-23 16:05 聯合報  主筆室
台大新校長遴選案爭議不斷,管中閔能否接任台大校長,受到關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準校長管中閔聘任案卡在教育部兩個多月後,管昨天在臉書公開聲明,指政府各部門不斷製造不實指控,教育部再配合推諉懈怠,請教育部三月底前決定是否核定人事案,卻有台大教授跳出來批管這段時間「神隱」、未及時出面釐清疑議須負全責。看到台大教授如此發言,著實讓人訝異於其法治常識的貧乏。
首先,自特定陣營人士質疑管中閔的資格以來迄今,管中閔果真「神隱」乎?豈不聞管均已經媒體大幅報導的「I AM FINE」、「莫須有」、「大學自主是不是台灣價值?」、「澹然冷靜」等表明心志臉書貼文?難道竟然是「貼心酸的」?
或如同台大物理系特聘教授林敏聰所言,「管中閔的聲明未具體舉證被指違法到大陸兼課等爭議,是真的莫須有的罪名」;以同樣的邏輯,當然也可質疑及批評管中閔並未具體舉證回應論文抄襲、違法兼職等爭議。卻試問,林教授難道竟未曾看過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及台大研究誠信辦公室所做出的兼職並無問題或論文抄襲一事不成立等決議?寧可相信當事人一面之詞,卻不信官方調查,還真是神邏輯呀。
更且,林敏聰稱:「只要管站出來,出示幾張文件,5分鐘內就可說清楚,其實很單純,管卻一直不明講。」不知林敏聰是真的單純天真,還是當管中閔是小白免,單以當前「在管爺身上猛找蝨子」的追殺到底氛圍,屆時反管陣營是誠心相信管所提示的證據?抑或立即拿起顯微鏡找碴?
更進一步言,這不正是官方該做的事?歸根結柢,卡管案鬧到如今之地步,正緣於部分入士頂著台大教授的名號,卻盡做些違反法治精神的事,欠缺法治常識也就罷,更可議的是明知而為。不禁想請教這些台大教授,政府要卡你、要辦你,請問該負舉證責任的可是當事的人民?不責成政府或官方調查,反批判當事人未及時訴諸媒體輿論討公道,台灣究竟還是不是法治社會?
其次,就算管中閔真的已觸法,在司法還未查出具體事證前並作出判決前,依無罪推定原則,不是該以清白之身看待管、讓管上任?這不也是諸多台大教授念茲在茲的聯合國國際公約所確認和保障的基本人權?如今反而把管當成已定罪的犯人看待,還要求管自己證明自己無罪,這又是那門子的法律邏輯?
更進一步言,單憑廈大的相關招生簡章或網站納入管中閔之名,如此薄弱、幾如黑函的證據,又如何能成為將來裁判有罪的事證?逕以管未舉證向廈大抗議、沒任何說明批即管應該負全責,說到底,這又與當前正夯的「我說你有罪可以不用拿證據,但你要自己拿證據證明自己是清白」網路名言有何差異?
如此的台大物理教授,如此的法治精神與邏輯,沒有得到「諾貝爾法律獎」,真可惜了…。







【重磅快評】一場美中衝突的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2018-03-23 15:24 聯合報  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22日簽署貿易備忘錄,將對中國大陸銷往美國的貨品,課徵高達6000億美元的關稅。美聯社



兩周前,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鋼鋁關稅,其實劍指中國,北京心裡有數,23日午夜川普宣佈對中國大陸進口的六百億商品徵收額外關稅,中國大陸隨即宣佈報復措施,要對128種美國產品,總值約三十億的商品與農產品,加徵關稅,全球憂心雙方貿易報復與反報復,會逐步升級,各地股市應聲巨量下跌。
美國對中國大陸施壓,目的是甚麼?對美中之間高達3,750億美元的年度貿易逆差,川普要求北京縮減1,000億。
但中方認為川普是得寸進尺,畢竟在一年以前,同樣戲碼已經演過一次,當時北京自認作出努力,習近平到海湖莊園,與川普定下四個對話架構,希望雙邊關係至少穩定四年,想不到一年就翻盤。
美方宣布停止雙邊經濟對話,川普的團隊表示,中方的承諾都沒有做到,他們已經厭倦了一直與中國協商,他們真要的是,開放中國國內市場,包括修改投資規則,讓美資企業能夠在大陸有平等待遇。
但問題是,這碰觸到中國政府的禁忌,十九大之後,黨對社會的控制是絕對的,尤其警惕西方資本主義「發揮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的作用,最終動搖中國的一黨專政」,中共不能讓步。
當然貿易戰並不符合雙方的長遠利益,中美兩國也有人積極努力希望避免,但這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首度公開較勁,雙方都有不能輸的壓力,很難短期間就停戰收場。
大陸更懷疑美國真正目的,不僅僅在經貿,這幾個月來,美國陸續公布的幾項國家安全政策文件,包括《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戰略報告》以及《核態勢評估》,都將中國大陸列為主要安全威脅與對手
現在這不僅是執政的共和黨政策,還包括在野的民主黨,兩黨一致認為,美國過去三十年的對華戰略基本失效,亟須改弦更張重新調整,而且未來五至十年是中美戰略競爭的關鍵期,如不把握時間,中國將勢不可擋。
更重要的是,在人事上,現在溫和派紛紛去職,反對與中國貿易衝突的柯恩,辭去白宮首席經濟顧問,貿易鷹派,包括商務部長羅斯、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賴海哲,還有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對川普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
對抗不僅是經貿,還涉及到政治與安全,主張與中國打交道的溫和派國務卿提勒森,被鷹派CIA局長龐培歐所取代,現在川普更任命波頓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撤換麥馬斯特。
波頓的任命,對北京來說,更是最後一根稻草,他曾經建議將沖繩美軍移駐台灣,這肯定會讓大陸疑懼美國跨越了最後的紅線,打台灣牌。
美中衝突的風暴正在擴大發威,台灣正處在其中,我們要小心閃躲,不要強出頭。

聯合筆記/中共新局 「十四龍治水」

.中美貿易戰 恐成持久戰
.陸對台31項措施…我政府認清了嗎
.聯合筆記/中共新局 「十四龍治水」
.台灣最高學府…沒有校長
.美台教指點學術倫理 當真「受教了」
.疫苗政策 怎可朝三暮四
.願景回響/接受吧!小確幸是時代必然
.願景回響/賺那點錢…誰想結婚
.願景回響/青貧世代…認真過活





聯合筆記/中共新局 「十四龍治水」


2018-03-22 23:47 聯合報  李春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習近平以100%贊成率,連任大陸國家主席及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難得一臨的戊戌之年,中國果然大變。在人大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小方案」後,會議閉幕次日,中共中央就公布「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大方案」。這「大方案」學問深邃,但化繁為簡,可在雲山霧水之間,看出個「十四龍治水」的新圖景。
中國歷史,如果從早年的大禹算起,一直看到後來的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上是部治水史。說來也怪,自一九九八年的江朱時代,發生那場威脅極大的長江洪災之後,過去二十年中國大陸變得有小災無大洪。反而地震多起來,不信看看前些年的地震紀錄,以及今年震到了「首都圈」。
大自然有地震,人世間還是治水。中國官場,一說就是幾套馬車,那意思是說機構重疊,有黨有政,還有政治的山頭。最典型的是胡溫年代,人稱「九龍治水」,那是九大政治局常委,各擁一攤,自成體系,最後是百病叢生。
經過洗了五年政治澡,中國的權力翻盤,由分權重回到集權,而集權的最高形式,就是剛剛來的機構改革,特別是最新鮮熱辣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內容龐大,但新鮮中的新鮮,是出現了「新八龍」。這「新八龍」,就是新設的八大國家和中央的委員會,包括「國家監察委員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審計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
「新八龍」之外,還有三大「老龍」,那是仍存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央政法委員會。這樣一來,新老相加,中共的中央級委員會有十一個。如果再擴大一點,加上大幅擴權後的中共中央老三部,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且不計還有一些新老的「領導小組」,那就是大擴權後的新老「十四龍」了。
新老「十四龍」是在最高核心領導之下,構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要再細說一下,這一體系叫「黨國一家」的體系,加上「優化」後的人大和政協,以及弱權政府,就奔永保「江山萬年紅」的治水構想而去了。





中美貿易戰 恐成持久戰
郭永興 ∕ 臺中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 / 聯合報
美國針對中國的「三○一條款」調查,根據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對中國進口的六百億商品總額的一成多,徵收懲罰性關稅。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台商會不會被颱風尾掃到,值得我們關注。

依照過去的歷史,美國的最終目的並非是以三○一條款進行貿易報復,而是以三○一條款的可能報復,來逼迫貿易國退讓。

且依照川普的貿易談判風格,一如日前宣布要對所有國家進口鋼鐵與鋁,分別增加廿五%與十%的額外關稅。之後在各國反彈下,川普先宣布加拿大與墨西哥除外,之後加稅國家名單也延到四月公布,讓可能被加稅各國有機會與美進行協商。

我們看來,三○一條款的使用與川普風格類似,都是先以關稅制裁等方式施壓,來增取貿易談判空間,獲取美國貿易利益。因此對中國「三○一條款」調查結果,可能也是先擺出狠樣子來爭取談判優勢。

然而調查結果,儘管是沒有進行最終的貿易報復,但也值得台灣政府與廠商重視。

首先,往往三○一條款調查與施壓結果,會使貿易國以自我限制出口等方式,來達到美國談判目的。因此中國作為台商製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既使最後中國沒有被美國報復,中國也可能採取出口自我限制等方式滿足美國要求。這會打亂台商生產布局。

再者,川普競選總統口號是要減少美國貿易赤字,創造國內就業。然而川普上任一年多來,去年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總額擴大了十二.一%,達到五千六百六十億美元,這是二○○八年以來的最大差距。

而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赤字對象國,總額從前年的三千四百七十億美元上升到去年的三千七百五十二億美元。

川普如果不解決繼續增加的貿易赤字,臉上無光。加上今年底有國會改選,川普如果不拿出實際數字成果,國會選舉敗選,可能會直接連結到兩年後總統連任失敗。

最後,美國對中啟動「三○一條款」,是調查中國是否有強制美國廠商技術轉讓、或盜取美國廠商知識產權和創新科技等。在目前中國國力增強,挑戰美國霸權氣氛下,美國國民對於此議題很敏感。儘管川普民調支持度不高,但對中國三○一條款調查的民意支持卻很高。舉例來說,CNN一向修理川普不遺餘力,但是報導三○一條款調查時,卻是支持川普對中國的強硬態度,說美國大部分的貿易專家都認為中國有偷美國科技。

今年是川普任職的第二年,如果川普連任成功,他還會在位六年。也就是說,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短則兩年、長則可能維持六年。在大陸台商,必須趕快找到避險方式(例如轉移部分生產線到美國或其他國家),免得遭受池魚之殃。


 
陸對台31項措施…我政府認清了嗎
張忠本 ∕ 金融機構退休主管 (台北市/聯合報
中國大陸宣布對台卅一項措施,行政院於十六日發布「強台八大政策」因應。惟政府如無法認清兩岸經貿勢力消長之現實,客觀理性進行社會改革,所有施政都是緣木求魚,阻擋不了大陸對台磁吸效應。

卅一項措施中,有十二項即當年服貿協定內容,如今北京不計較台灣相對措施,讓利惠台,顯示沒有服貿協定對大陸沒有影響。

但是台灣沒有「服貿協定」就沒有「貨貿協定」,也就無法完成兩岸ECFA。因此台灣無法融入東亞經貿協定,南向將徒勞無功。當然更無法參與中國主導之RCEP經濟圈。

當年蔡英文當選後向張忠謀請益,張董事長說「兩岸、電力及環保」是企業投資的三大顧慮。前閣揆卻認為「兩岸不是問題,兩岸關係不好,企業也不會少投資」。蔡政府就任以來,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現狀下,兩岸關係倒退,儘管世界景氣復甦,台灣民間企業投資率卻持續下滑,尤其僑外資更是明顯衰退。

「電力」在堅持非核家園政策下,核一廠一號機及核二廠二號機提前除役,結果備用電源不足。對缺電的應變措施是增加火力發電,兩年來台灣排碳量增加十三.五%,不僅違反「巴黎氣候協定」自主減排碳量之承諾,又因霾害造成民怨。台中興達電廠都被迫降載,電力供應更捉襟見肘,企業又如何安心投資?目前又同意核二廠二號機恢復運轉,又引發反核人士反彈。

蔡政府囿於意識形態的政策,沒有企業投資,又如何增加年輕人就業機會及加薪?即使天然獨也禁不起惠台政策的誘惑。

年金改革似有必要,但有無考慮大學教授及中高階公務員薪給,相對於近鄰國家偏低,已退休者只能無奈抱怨政府失信於民,但是青年在職者若有其他機會必然會作新的考量,何況少子化,大學招生不足,博碩士生就業機會更減少,大陸惠台措施的吸引力甚難阻絕。





台灣最高學府…沒有校長
劉容生 ∕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新北市/聯合報
三月是杜鵑花盛開的季節,椰林大道每年這個時候總是充滿了熙熙攘攘人群,其中許多是校友重遊故地,在杜鵑花爭豔、春意盎然的大道上,敬仰傅鐘的莊肅、尊嚴和獨立!今年的校園雖然杜鵑花依舊,學子們仍然匆忙地穿梭在校園內,台大到處卻充溢著一份迷茫!

這是一所沒有校長的大學、一個失落的校園、一個迷失了方向的教育系統、一個曾經是台灣最高學府,但現在卻讓千萬年輕學子迷惑、失望、甚至憤怒的校園!

為什麼開學一個多月,我們的教育部還未能完成校長聘任工作?

為什麼在廿一位遴選委員,代表校務會議、政府、學校教職員、學生及社會賢達的遴選委員會,在八位傑出的候選人中,經過幾乎整年多次的審查、討論、選舉,依法完成遴選程序推選出來的人選,無法依法順利完成聘任程序?

為什麼在許多質疑如學術倫理、獨董兼職、利益迥避、一一為相關單位澄清後,又不斷地產生似是而非的指控?而隨著每一個指控教育部又煞有其事地行文學校要求澄清?

為什麼社會大聲疾呼爭才、攬才、惜才,卻讓一位學術地位崇高的中央研究院士、台大教授,屢屢以莫須有的罪名飽受羞辱?

為什麼我們強調大學自主,政黨、政治、政府都不能、不應干涉學校的治理,以維護大學的學術自由、學務自治、學事自理的崇高地位,教育部反而干涉校務發展?

為什麼四位台大前校長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呼籲政府「依法行政、大學自主…,台大從來未受過這樣的糟蹋」!人民奮鬥多年,辛苦建立的民主制度,讓我們引為自傲的民主、自由、法治的台灣,我們天天告訴學生要守法自重,大人又如何對得起學生?


 



美台教指點學術倫理 當真「受教了」


2018-03-23 00:00 聯合報  劉敬宜/台大退休教授
教育部常務次政林騰蛟表示,針對台大校長遴選事件,教育部向來都是依法行政。記者林河名/攝影


台大即將於廿四日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及正式校務會議,兩會議都將討論有關台大校長遴選之爭議。巧的是,這兩天校務會議代表都收到了「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簡稱美台教)輾轉寄發的中、英文兩份資料。中文三頁主要嚴厲批判台大學術倫理委員會的「不講邏輯、虛與尾蛇、顛倒是非、指鹿為馬、只為一人的權位服務」,因此他們成立了學術倫理審查小組「代替台大」執行審查,產出了英文審查報告。
忝為台大退休教授之一,有幸看見此三份文稿(陳管手稿、張生論文與陳管研討會論文)且仔細比對過,可嚴肅認真的告訴「美台教」你錯了!陳管的論文全然來自自己一年前手稿的後續發展,而不是張生的論文!所有被懷疑抄襲的圖、表、文,均在一年前手稿內儼然早已存在,為何「美台教」不曾好奇陳管論文與手稿間關係?本人實在不明白緊咬著張生論文與管陳論文雷同處窮追猛打,而不願比對原本已經寫成的手稿,司馬昭之心啊!
另一令人不解的,是該會在報告中也評論陳管發表之論文未曾引用自己的手稿,似為不該。本人任教台大卅多年,發表論文數量也不算少,從來不知發表論文時,還應該引用自己不曾發表的手稿;事後遍問同事與國外學術界友人,沒有一位認同「美台教」論點,實在好奇「美台教」教授們是否都是這樣發表論文的?







疫苗政策 怎可朝三暮四


2018-03-23 00:28 聯合報  張裕昇/藥師(高雄市)
公費流感疫苗即將採購,政策卻轉彎。衛福部邀請專家召開會議討論,決議今年秋冬仍維持公費3價流感疫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外界質疑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病毒株預測失準,衛福部長陳時中一月時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由三價改為四價,經費將由七億元增加到十五億元不料疾管署聯席會議又推翻決定,今年公費疫苗仍維持三價疫苗。
記得去年十二月初,疾管署宣布將A型肝炎疫苗列為幼兒常規接種疫苗,今年初開始接種。僅僅一個星期,A型肝炎疫苗施打政策有變,立委要疾管署回去重新研議並暫緩實施。結果十二月底又宣布滿一歲的幼兒從今年一月起開始施打。
接連反覆無常的疫苗接種政策,讓我想起朝三暮四的故事。國家疫苗預防接種政策如此變來變去,你不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民眾能否信任專家會議的結論?朝三暮四的疫苗接種政策,出於專業考量,還是另有意圖?衛服部是專業部會,決策不可違背專業,畢竟這與國民健康息息相關,希望主事者能謹記專業行事。






願景回響 ∕ 接受吧!小確幸是時代必然
陳東海 ∕ 旅日學者(日本大阪) / 聯合報
從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日前的民調看來,相較於五年前筆者將「小確幸」這個外來漢語引進台灣之時,今天對於「小確幸」的全面襲來,已相當程度地從抗拒過渡到理解。

村上春樹的「小確幸」第一次與世人見面,是在月刊《SINRA》一九九五年二月號的隨筆,後來收入一九九六年五月新潮社出版的《發現漩渦貓的方法》一書。讀者們只要翻開該書的第一一八頁就可一口氣看見三次。由於是村上的新造語,他還特地用括號附上了解釋。村上說:「為了在生活中發現個人式的『小確幸』(小,但是,確實的幸福),多多少少需要一點自制。例如,就像忍耐著作完激烈運動,一口氣喝完冰涼的啤酒後,一個人閉著眼睛發出『嗯,沒錯,就是這個』的低喃,可以說就是『小確幸』的醍醐味。」

一九九五年的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榮光已逝,剩下戰後經濟一邊倒所留下來的社會性負債。同一年,阪神大地震與震驚世界的歐姆真理教地鐵沙林事件又接踵而來,結果長期寄生於市場主義的社會黨村山內閣完全無力對應。理應是社會問題專家的社會黨執政也無從緩和日本的社會問題,是社會黨及日本戰後左派就此凋零的歷史性原因。

與日本相距廿年,「小確幸」在台灣全面湧現,無論如何,具有時代性意義。先不管程度上的差別,和日本社會一樣,戰後台灣也同時穿越由立憲主義、民主主義及經濟開發主義所構成的現代化隧道。只是由於隧道前與隧道後的景象實在太像,同時由於立憲主義與民主主義一旦取得,就如空氣、陽光一般,容易被民主主義所標榜的平等所淹沒,失去內在價值,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甚至被認為是經濟發展的阻礙。受到立憲主義所保障的「國民」,也忘記了立憲主義與民主主義才是確保經濟利益的基石。

在普遍價值的大目標盡皆達成的日本與台灣,無可避免地陷入無盡的虛無。這是一種「無 有」(現代化)的滿足感,再到「有 無」(現代之後)的虛脫感的無限連鎖。所以,在高度一致的現代價值無限分化的現代之後,接受(而非贊同)「小確幸」是時代必然的歸結,沒有必要訝異,只需理解。

也就是說,在大目標與大理想幻滅,但是新秩序與新典範無從建立的「後現代」,村上春樹的「小確幸」確實是無上的解藥。否則,我們要如何面對穿越現代隧道之後的混沌與無所不在的「未完成的完成」呢?


 
願景回響 ∕ 青貧世代…認真過活
楊元輝 ∕ 公(彰化市) / 聯合報
聯合報「世代共好」講座中,我贊同厭世姬說的:年輕人要找出自己定義的成功。

我是一九五○年代晚期「嬰兒潮」,長大後和現在的青世代一般,大概都成了「溫室裡那棵自以為美的花朵」。混個大學文憑當兵退伍後,第一份工作就只能作「三溫暖」的服務生,撐不到一天就棄械投降,回家便誆父母說要考研究所,一年後自是白忙一場,只好乖乖步入職場。

在那人浮於事年代,眼高手低的我換了好幾個工作,還不知天高地厚的娶妻生子,直到老婆懷了老二,才驚覺「時不我予」。從此下定決心埋首苦讀,要拚上研究所好求教職,所幸一年後同時考取三間,並在兩年內拿到學位成了專校講師。

可嘆十五年後,受私校林立及少子化影響,我被列在「待退名單」中,四十多歲已無退路,於是戴起老花眼鏡準備跟年輕人放手一搏,苦讀兩年,終於在被資遣前夕「跳船成功」。雖然比起教職待遇偏低又需看人臉色,卻已備感欣慰,原因就像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在教會月入兩萬三,一個即將上線、成為前者月薪十倍的機師,但我皆引以為傲,只因處於「青貧世代」,他(她)們和老爸一樣,都能勇敢面對並認真過活。

筆者近耳順之年,談不上「功成名就」,但「徹底完成一件事」的經驗倒是不少。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格局和視野,可是「態度決定一切」,不是嗎?


 
願景回響 ∕ 賺那點錢…誰想結婚
巫秉瑋 ∕ 醫療業(嘉義市) / 聯合報
看到「世代共好」 議題後,感觸很深,我認為造成世代對立的最大因素,就是台灣的薪資停滯!

我是六年級,工作已經好久沒有調薪了,但可怕的是,物價與小孩學費一直漲!我覺得正是這個原因,造成許多「厭世代」不肯踏入結婚禮堂。他們看到五、六、七年級世代的人為了教養小孩與照顧父母,縮衣節食,自然就會視婚姻為畏途,將薪資花在自己的身上,也就是大家說的小確幸。

我覺得政府要將經濟做好,台灣才有錢途,世代也能共好。因為如果企業加薪,五、六、七年級世代的人,就不用縮衣節食來教養小孩與照顧父母,老一代也不用怕政府沒錢而縮減他們退休金,當然厭世代對未來也比較有希望。



朱宗慶/團體動力學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朱宗慶/團體動力學
.李清志/後車站的魅力
.陳立恆/我們的過去未過.他們的未來已來
.方祖涵/禁令帶來的美國韓流
.王正方/誰最不贊成統一

.薛承泰/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了!
.盛治仁/不一樣的米其林光環
.葉銀華/企業為何要盡社會責任?
.黃介正/今年兩岸關係的外部變因
.林中斌/北京對台 軟手為實 硬手為虛
.嚴震生/從非洲實例看習近平任期制爭議
.趙春山/習近平決定走自己的路

.王健壯/總統對仇恨言論不能置若罔聞
.周行一/台灣,妳為什麼這麼焦慮?
.馬凱/膜拜通縮的萬凍之國
.施振榮/從王道談醫療品質
.洪蘭/以色列能,我們怎麼不能?
.盛治仁/把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方祖涵/喬治王子的大學夢

.劉維公/誰在秀下限?
.范疇/國民黨黨產處置的公義
.王文華/如果讓你決定衛生紙的價錢
.黃介正/應對意外奇襲 多算不殆







朱宗慶/團體動力學


2018-03-22 23:43 聯合報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表演藝術著重視聽臨場感。圖/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一直以來我所從事的工作,與人的互動高度相關,也就會留心有關學理知識與實務經驗的相互參照,從而獲得啟發與助益。舉例來說,「團體動力學」是一門研究、分析團體現象與發展動態的學問,而對應到演奏、教學以及管理與行政工作上的各種實踐經驗,可藉由閱歷增長與不停反思,來整理自己對團隊運作和經營管理的看法。
相對於其他藝文領域,表演藝術所需的群體動力,似乎更為外顯。一是展演工作需要台前幕後大量的團體行動,二是表演藝術所著重的視聽臨場感,亦是演出者與觀眾集體性的互動所致。所以我常說,從幕起那一剎那的「氣場」開始,該場演出的整體感受大致如何便已具端倪。
記得早期的我,在舞台上特別容易受現場氛圍影響。如果開頭的感覺不對,自我的士氣便會受到影響,現場氣氛持續呈現發散的樣態,也就難以再凝聚專注。隨著演出經驗累積,我體認到演出者有必要敏於體察現場的氣氛,但也要有能力不讓這份敏感左右了演出呈現,要有辦法不受現場環境的不利條件或氛圍所影響。
因此,心態的調整是重要的。當現場感覺對的時候,表演自然較容易得心應手;但若反之,則演出者首先要給自己打氣,此刻更應集中注意力,聚焦於作品的詮釋上。當能量得以在舞台上匯集,觀眾隨之會受到感染、共同投入,將聆賞體驗帶往理想的方向去。
同樣的,課堂與工作團隊的經營,亦需要關注團體的動態發展現象,找出凝聚的動力來源;教師的授課引導和修課同學的態度意願,皆是構成課堂氛圍的關鍵。當以教師授課為主時,簡報檔的進度規畫與運用,必須能引導學生進入主題情境,以形成討論的基礎。不過,課堂上如果能有幾位同學主動提問或分享,帶動其他人的同感共鳴,或從不同面向提出意見,則將更容易引發全體投入討論,一起去深入理解、探究特定主題。
以這學期我所開的一門課為例,從開學的第一堂課,我便感受到十分熱烈的課堂氣氛,原本打算一節課講完的簡報內容,每每引發許多討論而欲罷不能;就討論課而言,這種激發想法、觀點「你來我往」的互動過程,即是最重要的學習目的。類似的經驗法則,也適用於行政管理工作。在一個需要密切合作、同時異動頻繁的團隊裡,若是能有幾個主動積極的夥伴,勇於承擔改變所帶來的挑戰,並樂於在內外部的變動壓力中,找尋發展的契機,則就有可能帶動整個團隊的發展運作,活絡工作的氛圍,不斷向前邁進。
我始終相信,態度的翻轉會是改變的關鍵。既然不停的改變,是唯一不變的道理,那麼運用對團體動態的體察,也就有助於我們在一個又一個的當口轉換視角,無論在順風處還是逆境裡,都能找到契機的可行性。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2月
.嚴震生/受益者不是受害者的轉型正義
.趙春山/面對習近平的強人政治
.薛承泰/杜鵑泣血,椰林落葉… 看台灣高教問題

.王健壯/行政院怎可讓教育部為所欲為?
.李清志/京都咖啡館
.朱宗慶/當創作展演遇上古厝節慶
.陳立恆/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台灣價值?
.蘇蘅/2018假新聞的邪靈仍在滋長

.黃介正/又逢戊戌 再思維新
.方祖涵/賽車女郎的工作權
.王正方/台灣不能只在重複、輪迴
.王文華/機器人還不能幫你擦眼淚

.王健壯/大法官應該選擇釋憲時刻
.葉銀華/博通再次收購高通的啟示
.周行一/666是空頭之兆嗎?
.林中斌/美若仍軍事優先 恐步蘇聯後塵
.葉丙成/以教育科技弭平教育落差
.洪蘭/生死關頭 你會搶救什麼

.嚴震生/農曆年攻勢50年後,美航母重返越南
.盛治仁/為政者的「對的順序」
.方祖涵/分享機密的運動手環
.薛承泰/管他七爺八爺!



元月
.劉維公/從「新零售」看「新高教」
.劉憶如/美國稅改政策評估
.黃介正/「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王健壯/不必謙卑,因為你沒那麼偉大
.葉銀華/大學生你出國進修了?
.范疇/平論管中閔的台大校長風波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