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經濟/請蔡總統看看全球勞動改革熱潮

.聯合報社論..政府的責任是解決問題,不是製造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缺電,就別再保證啦!
.經濟日報社論.請蔡總統看看全球勞動改革熱潮







經濟/請蔡總統看看全球勞動改革熱潮


2017-08-10 03:5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根據最新數字,台灣20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2.3%,遠高於日本的5.9%、美國的8.0%及南韓的9.4%。 聯合報資料照片



「為下一世代打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是受到青年高度支持的蔡總統,在就職時最重要的宣示之一,但統計數字顯示,台灣青年正面對全球最嚴峻的就業環境。根據最新數字,台灣20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2.3%,遠高於日本的5.9%、美國的8.0%及南韓的9.4%;台灣的此一青年失業率為整體失業率的3.3倍,也高於日本的1.9倍、美國的1.8倍及南韓的3.1倍。除了這兩個數字顯示的嚴峻性之外,在薪資與工時兩方面,台灣青年也面對落後其他國家的困境。
事實上,勞動者(特別是青年勞動者)的就業困境並非台灣獨有。面對此一普遍的困境,全球正掀起勞動市場改革的熱潮。以甫選出新總統的南韓為例,文在寅總統的兩項大改革,除了改革大財閥之外,就是勞動市場的革新,並為此成立了「就業政策管理中心」,由文在寅總統親任委員長。具體內容包含在公共領域創造81萬個就業機會、透過縮短工時及推廣彈性工作制在民間創造131萬個就業機會、在2020年前將法定最低時薪由目前的6,470韓元(約新台幣171元)提高55%至1萬韓元(約新台幣265元)且到五年後總統卸任時達1.1萬韓元(約新台幣290元)、每周最高工時由68降至52小時。對於青年就業,更通過11.2兆韓元(約新台幣322億元)的補充預算案以創造工作機會。
日本也在今年開始執行「勞動型態改革計畫」,去年6月成立「勞動型態改革實現會議」,由首相安倍晉三親任「議長」。改革內容包含改變長時間勞動及推動正式員工和契約員工的同工同酬,目標在於具體改善青年就業環境,在2020年時將非正規員工占整體就業人數的比例,由2016年的15.6%降至10% 以下、每年名目最低薪資至少提高3%、時薪達1,000日圓(約新台幣273元)。日本今年春季畢業生的就業率比去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達到97.6%,創下自1997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高值;期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比例增加0.7個百分點,達到74.7%,也創歷史新高。無怪乎因醜聞而民調支持度下滑的安倍仍能普遍受到青年支持。
美國也由新總統川普主導積極改善勞動市場。他在選前承諾了提高最低工資,現在可望在與國會協商勞動基準法修法後實現;在創造就業機會上,不但恩威並施以阻卻企業對外投資及生產外包,近來更積極防止簽證詐欺與濫用、限制移民數量以增加美國居民的就業機會;對於外籍勞工,須取得授權及支付相關費用,以減少外籍勞工被剝奪工作機會。
相對於各國多管齊下的多元政策,台灣雖也有勞動市場的改革,但一年多來幾乎僅見唯一的一例一休政策。一例一休政策固然有減少工時、提高勞動所得的目標,但爭議不斷,除了化解爭議,我們還需要更全面、多元、具系統性的全盤政策。此外,日、韓、美各國皆由領袖親自直接投入主導,顯示這些國家對於勞動改革與青年就業問題的重視。相對的,蔡總統對青年政策投入的力度及範圍顯然頗有不足。
以外籍勞工為例,日韓二國幾乎不依賴外勞,美國則深怕外勞影響影響本勞工作機會,而新政府雖宣示台灣不應再過度依賴外勞,但上任一年多以來,台灣外勞人數又增加5萬人,已近65萬人,增幅超過8%,遠高於經濟成長率,顯示台灣對外勞的依賴有增無減,而且這麼大數量的外勞實在早已超出當初「補充性」的原意,已對本勞產生嚴重的替代效果,也排擠了青年的工作機會,遑論還有超過10萬的逃逸外勞潛藏在各就業崗位。
台灣的工時之長名列世界前茅,青年苦勞低薪現象相對日韓等國有過之無不及。當全球掀起勞動改革大勢時,政府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謹守在一例一休的攻防上,因為台灣需要更迫切的勞動改革政策。

聯合/缺電,就別再保證啦!


2017-08-10 03:5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表示,目前沒有限電,啟動核一、核二沒有討論、也沒有考慮。 記者胡經周/攝影



這陣子,貶值最快的東西,莫過於政府的「保證」了。政府發言人徐國勇連續幾天保證「不會限電」,說到自己都心虛了。然後,換台電發言人林德福上陣,「保證今天不亮紅燈」,結果沒幾小時就跳票。
五月間,核三二號機出狀況,台電立刻跳出來安撫人心,保證「今夏不會亮紅燈」。這句大話,正是跳票的開始,許多電廠機組像雞瘟似地接連出事故。就像昨天,在連亮兩顆紅燈後,台電宣布有三個新機組加入運作,供電可望脫離「紅燈區」。誰料,一大早擔任救援任務的大潭電廠七號機因系統開關異常,導致併聯發電失敗。於是,「救火變成放火」,供電只能繼續亮紅燈。
政府張口閉口保證,支票卻拚命跳票;現在民眾聽到「保證」二字就感到厭煩,企業界則開始用腳投票。而今,政府還有什麼保證是值得相信的?
就以非核家園「不漲價」的保證為例,最近官員的口風,也已隱然透露出改變風向的訊息。包括民進黨立委都在政論節目大放厥詞,說台灣的電價太便宜,必須提高價格,或改裝智慧電表依「時間電價」收費。看來,又有一項「保證」要吹熄燈號了。
消滅廉價的核能改用其他電力,因燃料成本較高,必然抬高發電成本,這是很基本的邏輯。但蔡政府偏偏要提出不漲價的保證,這是專業不足,還是存心愚民?民進黨以前動輒指控台電「藏電」,現在,請翻箱倒櫃把這些隱形的電力找出來吧!

聯合/政府的責任是解決問題,不是製造問題


2017-08-10 03:5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要求下午1點至3點關冷氣節電,民眾洽公熱到汗流浹背,公務員也抱怨連連,火氣高漲,只能自備扇子消暑。 聯合報資料照片



缺電危機亮出紅燈,面對漫長的酷熱炎夏,公務人員被迫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點關冷氣揮汗從公,並殃及洽公民眾。從這點看,政府的因應完全不及格。更可議的是,蔡政府為了維護政策顏面,不顧用電短缺的窘境已迫在眉睫,一味把危機推給「天災」,甚至推給台電辦事不力的「人禍」。這種態度,不只是傲慢,根本是不負責任。
「非核家園」當然是值得支持的目標,但執政者不能只是天馬行空地喊喊口號,而必須尋找適當的替代能源,並規劃合理且可以執行的進度,以實現這個理想。遺憾的是,蔡政府急躁地定出二○二五年達陣的時程,卻完全不顧實際執行是否配合得上,立刻風風火火地廢核,新的核電廠不准上路,舊的核電機組則提前除役。問題是,當初誇下海口的新能源,卻無一接應得上來。這邊大砍核能,那邊綠能加不上去,提前出現缺電危機,完全是可以預料的事。
簡言之,這波限電危機,徹底暴露了蔡政府的「眼高手低」:愛唱高調,卻缺乏相應的行政能力,以致目標落空,連帶遺禍百姓。這種情況,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只須看蔡政府一路的能源作為,各部會包括立法院在內,一味專心致志於減核、滅核的「大業」,逢核必反,卻置電力供需平衡的基本責任於度外。今天的缺電危機主要在決策不當,蔡政府該負的責任,又豈是經濟部長下台這麼簡單的事?
酷暑難當,政府卻要大家關掉冷氣,改著短褲上班,當然令民眾怒火難息。同樣讓人扼腕的是,政府為了維持「非核家園」的假象不墜,卻要發動更多的火力機組燒碳、燒油、燃氣來增加電力的供應。如此一來,不僅讓已熱得紅通通的台灣島愈發如烤爐,更加重了空氣的汙染和碳排放量。亦即,核能外洩的危機只是假設的狀況,但燃煤汙染及溫室效應的負作用卻已真實降臨。如若可以選擇,這會是民眾想要的方案嗎?
蔡英文去年在就職演說中說,人民對政府的期待只有四個字:「解決問題」。但從今天台灣電力如此窘迫的景況看,卻讓人覺得政府根本是在「製造問題」,而不是在解決問題。蔡政府為了她的「非核」口號,不僅要廢掉更乾淨、更便宜、更自主的核能,要啟動容易汙染環境的火力電廠,要犧牲台灣的用電安全,要用更高價格把電力從工業用戶手中買回,要打腫臉充胖子承諾不漲電價,要讓廢棄的核四拖垮台電的財務,同時也把國家的能源命脈交付給更容易受到阻斷的油氣進口通路。凡此種種,都在增加供電和環境的變數,這不是在製造問題是什麼?
再看一年來被蔡政府當成能源救星的「綠能」,又取得什麼進展?根據蔡總統的規劃,二○二五年再生能源占發電比重將達到廿%,但過去一年,這個數字只達四.八%,較前一年僅成長零點八個百分點,距離廿%的目標簡直迢遙千里。深一層看,這些「再生能源」中有過半來自水力發電,四分之一是廢棄物發電,而政府力推的風力、太陽能和生質能發電僅占廿三%。以此進度,誰能相信二○二五非核家園的美夢可能成真?而人民又要經歷多少缺電、限電、跳電的驚恐?
綜合而論,蔡政府執行其「非核家園」政策的作法和進度,已日漸淪為短期的救急措施,並引發了「更汙染」、「更昂貴」、「更缺電」三大惡果。事實上,不必等到二○二五,以小英政府目前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施政效能看,非核家園的承諾不僅必然跳票,因缺電導致企業出走的危機也將接二連三,而民眾在生活中將遭遇更多的汙染和不便,至於漲價,將無可遁逃。
我們無意唱衰,但蔡總統若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作出修正,這些代價終要由人民承擔。蔡政府真的要當製造問題的政府嗎?

【即時短評】個人魅力及獨台疑慮 吳敦義的最大考驗

.【即時短評】個人魅力及獨台疑慮 吳敦義的最大考驗
.【重磅快評】木栓閉氣九天沒白費 修行悟出七大道理
.【重磅快評】賴神壁畫掛好看 海棠怒淹不奇怪
.【重磅快評】當關公踢到鐵板 文化新南向其實有四大難
.【重磅快評】世大運攪動中華台北 請先想好發洩的代價
.【重磅快評】川普怒火預告明年三月的二次韓戰?
.【重磅快評】只盯蒸氣火車及燒香? 環保署該辦點正事了
.【即時短評】私校進加護病房 教部「救援」緩慢如牛
.【重磅快評】快好了或快完了?關冷氣大家苦笑談清史
.【重磅快評】用路人習慣不改 無人車聰明不起來







【即時短評】個人魅力及獨台疑慮 吳敦義的最大考驗


2017-08-10 12:35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即時報導

前副總統吳敦義接受本報專訪,談兩岸、在野等議題。 記者許正宏/攝影



10天後,國民黨將開啟「吳主席時代」,歷經去年完全在野挫敗後,國民黨這一年來卻無奮起之勢,黨內無不冀望吳敦義上任後,能以豐沛從政經歷與人脈,帶黨止跌回升。但吳能否發揮威望,將是成敗關鍵因素。
吳敦義從政至今,除1998年高雄市長連任失利,在政壇可謂一帆風順;此刻國民黨內,吳從政經歷已無人能出其右。這其中,除有黨國要角刻意提攜,吳的聰明,組織經營手腕靈活,以及多年累積下來的豐沛人脈,也是原因。
然而,吳敦義一直以來也有著魅力不足、在黨內人緣不好等問題,讓吳空有才能,卻無法展翅高飛。這也成為吳未來就任黨主席後,能否帶黨止跌的最大「門檻」。
兩岸關係也是吳敦義的重大考驗。對應前主席洪秀柱傾統路線,吳當選後,企圖將黨兩岸路線拉回中道路線,卻反讓黨內深藍勢力質疑企圖「獨台」。
吳如何讓黨內相信他的領導,發揮威望將是關鍵,這個考驗也反映在黨產上。國民黨曾大戶人家淪為落難貴族,連下個月黨工薪水都已捉襟見肘。吳上任後,如何能以其充沛人脈與錢脈引入資源,讓黨脫離老是在柴米油鹽打轉困境,則是吳能否發揮威望的務實指標。
以帶領國民黨2020重返執政為目標的吳敦義,2018地方選舉將是資格考。從參選主席開始,吳敦義一直津津樂道2008年任黨秘書長時,在當年總統大選與立委改選「完勝」,達完全執政目標。但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有聲望如日中天的馬英九加持,是超級順風牌,如今黨已遭遇大逆風,考驗現在才開始。

【重磅快評】木栓閉氣九天沒白費 修行悟出七大道理


2017-08-10 12:04 聯合報  主筆室

中午不開冷氣的節電措施今天解禁,過去幾天來公務員揮汗吹電扇終於悟出一些大道理。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杜建重攝影



木栓閉氣」九天,民眾終於知道原來蔡英文怕冷不怕熱,還知道陳亭妃去菜市場拜票有在大太陽底下穿長袖加背心的習慣。
在網路留言和LINE群組長輩圖中,都可以發現,揮汗如雨的公務員,人在公門正好修行,已經悟出不少大道理:
一、將帥無能,累死台電,熱死公務員。非核沒步驟,缺電沒對策。備電無門,節電即興,供電走鋼索,每天都看天吃飯。台電搶修,疲於奔命,冒險犯難,沒得到蔡政府一句感謝話;公務員和洽公民眾只能用淋漓的汗水澆灑上升的火氣。
二、公務員果真耐操好用。政策推不動,公務員就是前朝餘孽;陸客不來,公務員要獻國旅卡救觀光;財政不佳,公務員年金當然先砍;蔡英文的愛心發不出電,公務員的汗水還可榨個20萬瓩的電來應急。
三、林全和李世光都面臨保位大作戰,豈容台電繼續「藏電」;只是,從發電、找電、買電、節電到限電,台電好像也沒有別的法寶了。
四、需量競價,全民買單。救急加碼,未來勢將反映到電費計價公式中。燃煤燃氣,火力全開,空汙放一邊。木栓一閉氣,立馬打破反核無碳的夢幻,更戳破非核、不漲電價的神話。
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諸候也會燃烽火。最初,朱立倫談節電還拒當「中二」,黃重諺幹話說完了繼續罵他「國三」。但是,中央號令既出,苗栗恕難從命,台北全不理會,南投決定抗命,台中因地制宜,這是什麼政策?
六、蔡英文早就打臉川普說,是她當選總統,郭台銘才去美國砸九千億的;「木栓閉氣」為蔡英文作了完整的背書。國家電力發展政策眼高手低,缺乏務實可行的長遠規畫,嚇跑更多企業,蔡英文就可以對川普更大聲了。
七、民主可能退步,文明可能倒退。大陸民眾久不聞「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但蔡政府上台後,台灣百姓不僅在政治上全新體認「民主奮鬥三十年,一朝回到解嚴前」,在民生經濟上也能「憶苦思甜」,重新體驗多年以前缺電限電的落後景象。
「木栓閉氣」結束,公務員大徹大悟。綠能無法一哄而上,反核減碳也尚難兼顧,非核家園更沒有捷徑;至於,如何用愛發電,還要想想。今天開始中午可以吹冷氣了,但是,看棒球加油的長袖配備,職棒聯盟和各級棒協都準備好了嗎?

【重磅快評】賴神壁畫掛好看 海棠怒淹不奇怪


2017-08-10 11:08 聯合報  主筆室

海棠颱風期間,台南淹水災情慘重。本報資料照片/記者綦守鈺攝影


海棠颱風怒淹台南,賴神的傲慢被打下凡間,其實哪裡會淹水,早有淹水潛勢圖警告,遺憾的是,賴神如其他的縣市首長,潛勢圖牆上掛掛,並未落實防災作為。
海棠颱風後,台南災情慘重,民眾奇怪為什麼自家淹這麼兇?於是上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查個究竟,一查很驚訝,發現自家區里竟然在淹水潛勢區
這其實不奇怪,從台南地形、歷史更迭,何處低窪不難查知,但不解的是為什麼畫進淹水潛勢區後政府沒有相應作為?沒有任何改善措施,水來了就放手讓它淹?
台灣地區的防災潛勢圖是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大力推動,其實他在之前工程會主委任內即著力甚多,但未料及因法規不夠完備,各部會未能齊一心力,加上地方反彈「把我家畫進淹水潛勢區,房價暴跌,你賠我?」因而防災潛勢圖的頒行受到很大阻力,即便李鴻源之後轉任內政部長,也未能順利克服這一困難。
這個局面,讓防災潛勢圖變得如同壁畫,即便製作完成,送到縣市區里,也只有牆上裝飾的功能。縣市政府若依據災害防救法令,對淹水潛勢區施予相當的限制利用處分,光議員這關就過不了,結果是政務遭杯葛,寸步難行。
這樣的政治生態,地方防災加強幾乎無從著力。台南市100至104年花了216億元改善防洪、排水設施,從海棠颱風大淹水看來,似乎之前畫入淹水潛勢區的區里無一倖免,這意謂鉅額經費並未砸在淹水整治問題區里上,淹水風險高的地段照淹無誤。
或許淹水潛勢圖本就發育不良,本該是國土上位的防災潛勢圖,因為其他部會眼紅不樂見內政部攬其功,在資料提供上給內政部穿小鞋,以致在防災預警打了折扣,這也難怪防災潛勢圖地方不重視,只能牆上掛掛。

【重磅快評】當關公踢到鐵板 文化新南向其實有四大難


2017-08-10 07:52 聯合報  主筆室

由於遭到印尼穆斯林團體抗議,他們認為關公對印尼建國沒有貢獻,不應在印尼立像。抗議群眾用白布遮蔽關公像,要求政府拆除。圖擷自雅加達椰子網



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端出新南向政策,各部會莫不奮力跟上,文化部今年也編列相關預算逾1.6億,並在馬來西亞、泰國新設駐點。然而除了藝術界憂心此舉恐「熱臉貼冷屁股」,近日印尼穆斯林「蓋關公像白布」、菲律賓籍學者在台遭警上銬等事件,都凸顯文化新南向的重重難關。
眾所皆知,中國在東南亞等國早就施力甚久,在「一帶一路」拍板後,更投入龐大資源從各層面細密落實。台灣的「新南向」,不論策略或資源都難以相比,再加上早已失去早年「亞洲四小龍」地位,也難怪藝術界常感在中國因素等作用下,在東南亞不易登上國家場館,也少見當地政府官員與媒體注意。如何突破此等外交障礙,此為新南向一難。
蔡英文政府上任後,處處外交受阻,不斷撤回各項金援,如今轉向東南亞的交流預算,其實也是種文化外援。藝術界皆知,東南亞國家大多經濟尚待發展,政府或民間都不易拿出對等預算相應,但因東南亞文化確有珍貴處,倒也不能只考量有否對等回饋。
然而,如此就得更重視預算是否花在刀口、是否確實達到交流;倘若只流於各界心知肚明的「宣慰僑胞」,相關業務恐怕移轉僑委會較妥當。如何運用資源擊中目標群眾,此為新南向二難。
印尼穆斯林不滿華人社團打造高大關公像,指出關公與印尼毫無關連,誓言移除,並認為這透露出華人控制印尼政府的跡象,凸顯出東南亞文化議題下的政治複雜性。
不少東南亞國家因長年遭殖民,加上與華人的政經權力消長關係,對政治與文化主權極為敏感,顯然連中國「一帶一路」的龐大資源也不買帳,甚至更觸動敏感神經。同為華人的台灣,如何克服當地種族文化纏繞政治糾結的隔閡與障礙,此為新南向三難。
最甚的,菲律賓籍學者在台遭警誤認是脫逃外勞、粗暴上銬一事,凸顯台灣人還深埋膚色深的老外都是「外勞」的刻板印象,根本不知東南亞文化早在國際抬頭,還沒準備好和東南亞文化平等交流。如果此地尚無法尊重來台的東南亞人民,我國人民與文化在當地又怎能受尊重與信任?如何有效改變本地對東南亞人民與文化的認知,此為新南向四難。
東南亞正在蓬勃,新政府若只將新南向視為早該補足的國際觀、世界文化地圖,力搏進度,那還合情合理。倘若新南向只是在無法西進後不得不喊出的政令口號,甚至一廂情願的戰略,在不辨局勢的重重險阻下,新政府恐怕最後只會失落。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2017-08-10 02:51 聯合報  馬凱(經濟評論者)



二○二○總統大選尚有兩年多,但各方人馬已蠢蠢欲動,開始早為之計。不過倘不能洞察民之所欲,有能力提出一套具體可行的興利除弊之策,不唯難以勝選,即使僥倖當選,亦非萬民之福。環目四顧,具備上述條件者如鳳毛麟角,不止為躍躍欲試、圖謀大位而勢將徒勞者惜,更為國家與百姓憂。之所以如此,原因當在於眾多有志之士並不真正了解台灣當前面對的嚴肅問題及其癥結,遑論提出解方。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努力借箸代籌、集思廣益,庶幾有能人可邁出第一步。
當前問題真可謂千絲萬縷、錯綜複雜;但追源溯本,不外來自三大害。一大害橫亙眼前,阻礙前進的腳步;另二大害則正暗中啃噬台灣的生命力,不奮力根除,更有亡國滅種之虞。
迫在眉睫的第一大害,就是經濟失去動能。當各國紛紛脫離泥淖走向坦途,台灣經濟兀自衰餒無力,導致百業低迷、薪資停滯、年輕人看不到前途,形成一個盤桓向下的惡性漩渦;不僅百姓生計受損,更傷及台灣在國際競爭場的實力,尤其兩岸角力節節敗退,要爭取獨立自主乃至昂然抗衡的空間更加困難。
暗中侵蝕台灣生命力的兩大害,其一是領先全球的少子化速度。日本的前車之鑑血淚斑斑,陷入三個「失落廿年」,安倍竭盡所能亦無法翻轉。台灣以更急的腳步追逐其後,得以逃脫悲慘的厄運?
其二則是每下愈況的教育體制。卅年來教改摧毀職業教育、劣化高等教育,禍及年輕一代全體,使國家難有可用之才。不僅產業將因人才斷層而後繼無力,整個國家亦將人才中空而向下沉淪。前一害毀量,後一害毀質,國家前途要靠誰來承擔?
謀大位者若不能深切認知此三大害,必將誤國誤己,自應以此評斷各方有志之士。目前浮出檯面者中,有兩位的表現已受到注意。一是桃園市長鄭文燦,掌握全國最大國際機場又臨近台北港二優勢、建立「單一窗口、全程服務」,要求設廠行政流程不超過一個月;復給予各項地方稅減免優惠及補貼等,以積極提升經濟競爭力。同時又推出 「新福利政策」鼓勵生育,使出生率一年內增逾三成。
另一位是廣受矚目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努力逃脫庸人自擾的「五大弊案」反商陷阱、成功為兩岸破冰之際,也積極提高種種補助,鼓勵第二胎,以對治少子化問題。顯然英雄所見略同,對三大害中前兩者都有所著墨;只是猶不周全、力度亦大為不足耳。
不過除此三大害,首須先去另一害,那就是卅年來,上自國家領導者下至地方諸侯,幾全無治國之能。其原因在於選民惑於競選者的個人魅力及宣傳伎倆,對其治國能力既無興趣也缺專業認真評斷,結果損己誤國。若競逐大位者能力除諸害,選民也有足夠的理性與智慧做出正確的選擇,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庶幾可趨吉遠禍。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名家觀點/東北亞緊張情勢的解決之道

名家觀點/東北亞緊張情勢的解決之道


2017-08-10 02:06 政治大學  劉德海(本文由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口述)

美國和北韓相互叫囂,使得東北亞局勢再度升高。從理性來看,兩方應是喊價拉高姿態,美國無法掌握北韓核設施確定地點,亦無確切證據證明北韓飛彈能否打到美國。兩造相互叫陣,也可能意味著,距兩方上談判桌的時刻也愈來愈近。
華盛頓郵報報導北韓已製造可以安裝在飛彈上的微型化核彈頭,美國總統川普氣急敗壞地說,如果北韓再度恫嚇美國,「就會遭遇世界前所未見的烈焰風暴」;而北韓也回敬,正研究以「火星-12」中程彈道飛彈覆蓋射擊,壓制關島一帶主要軍事基地。北韓和美國的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理性來看,應不致演變為開戰的局面因為最大問題是,美國恐怕無法確切掌握北韓核設施的地點尤其是北韓早在民國39年(1950年)代就往地下發展,若是北韓發展的核武是放在飛彈上,非常微小,更可以到處移動。
相較之下,中國情報網還比較有可能掌握到北韓核設施地點,而美國只能靠電子高科技收集情報,無法確切掌握北韓核設施地點,一旦貿然開戰,打不到核設施,反而還使南韓和日本陷入戰火。
比較可能的發展是雙方拉高態勢,目的是為喊價,就像兩個人要打架前一樣,相互叫囂還撂狠話,但沒有真正動拳頭
相較川普揚言不惜一戰,美國國防部長曾強調,美國沒有要打北韓美國國務卿提勒森也說,美國無意將北韓視為敵人,而美國也不是北韓的敵人,只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停止飛彈試射且條件適當情況下,與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有關的各方就能展開對話。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長王毅和北韓外長李勇浩日前已在東南亞國協區域論壇進行會談。中國在北韓和美國之間扮演和事佬的角色,王毅與李勇浩會談內容不得而知,但值得後續觀察。
此外,南韓外長康京和與李勇浩也在東南亞國協區域論壇的晚宴上短暫交談,根據媒體報導,李勇浩直指南韓總統文在寅的南北韓軍事會談建議「欠缺誠意」,意指南韓應先停止空飄宣傳物、詆毀北韓領導人,其次是南韓應提供北韓必要的經濟援助。換言之,北韓和美國在外交戰場上一直透過管道在交涉。
先前美國發動對北韓經濟制裁,說起來並不特別嚴格,例如要求其他國家如俄羅斯,不能再「增加」僱用北韓勞工;或者中國大陸不能在今年再自北韓進口煤,中國也僅少進口10億美元等,用意只是在塑造中俄都支持美國的形象,中俄也做人情給美國
美國要面子,北韓也是死要面子,難免也要互相叫囂一下,現在氛圍要上談判桌恐還需要一點時間。
最好的情況是,美國不要軍演,北韓也不要試射飛彈,為避免衝突,最好就是兩方坐上談判桌。北韓最終目的也就是與美國談判,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亦即關係正常化,一旦能如此,朝鮮半島的權力就平衡了,日本也會跟進,其他國家也會跟進。
而戰爭絕對是下下策,因為沒有一方是肯定百分之百可以打贏另一方。而且發動核武戰爭,其傷害更甚於第二次大戰中廣島和長崎的核子彈爆炸,輻射塵隨著氣流南下到日本,也會飄到台灣,台灣也會受到傷害,最終美國美西也會受到影響。

劉德海

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為國際關係、比較外交政策、東北亞國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