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經濟/大陸房市泡沫 危及深化改革路線

.聯合報社論..台獨:內向事件 內部解決
.聯合報黑白集.教育部不如信義房屋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房市泡沫 危及深化改革路線









經濟/大陸房市泡沫 危及深化改革路線


2016-10-17 04:09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圖為福州正在建設中的房地產樓盤。(中新社資料圖片)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國際會議上透露第3季大陸經濟好轉跡象超乎預期,但弔詭的是,近來大陸房市泡沫復燃現象愈演愈烈,知名大陸房地產商王健林更公開警告,中國房地產市場是「歷史上最大的泡沫」。很顯然房市泡沫是目前支撐大陸經濟未繼續下滑的主力,但這明顯悖離北京以「去槓桿」為核心的經濟改革方向,儘管大陸各省市近來紛紛祭出抑制房市過熱措施,但效果有限;如脫韁野馬的大陸房市如果重蹈去年陸股暴跌覆轍,勢將重創大陸經濟,並危及習李楬櫫的深化改革路線。
大陸房市出現「歷史上最大的泡沫」,並非危言聳聽,因為這一波房市泡沫是十數年來北京在房市飆漲、嚴厲打房、房市走緩、放寬信貸及嚴管措施、房市泡沫重燃的惡性循環所造就,北京打房無效的市場邏輯,正帶動最後一波的房市暴衝,接下來可能就是一場經濟的大災難。
早期大陸房價飆漲肇因於2000年後市場化發展,以及平均每年高達兩位數經濟成長所引發的強大購屋需求,但2005年後隨房市炒風蔓延,房價飆漲和經濟基本面悖離現象愈來愈嚴重。2008年金融海嘯後大陸房市雖短暫沉寂,但隨後因為4兆元人民幣振興經濟措施及同步實施的信貸放寬措施,催化房市新一波迅猛飆風,也迫使北京當局從2010年開始祭出一連串的房市調控政策。然而,因為房市牽涉到地方政府、國企、國有金融機構等根本利益,也是大陸經濟增長主要動能之一,隨著近年大陸經濟不斷下滑,北京為避免「硬著陸」風險,又大幅放寬信貸,並陸續放鬆甚至取消限購令等打房措施,從而為房市泡沫再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北京「供給側改革」新政下,去年第4季開始推出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去庫存」措施,出人意表的是,這項措施意外觸發今年大陸房市新一波飆漲,而且漲勢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快速蔓延,根據官方最新統計,大陸70個大中城市房價已連續十多個月上漲,8月更大漲1.5%;年漲幅更創下9.2%的近年新高,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年漲幅高達21.2%到37.8%,還有部分二線城市如鄭州、廈門漲幅更逾四成。
而大陸房價和經濟基本面脫節情況更令人瞠目結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新發布全球房價觀察報告,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房價收入比」,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大陸就占四個,分別是位居第一的深圳(38.36)及第五、六、十位的北京(33.32)、上海(30.91)、廣州(25.85)。
這樣離譜的房價帶來的經濟風險也愈來愈高,由於房市泡沫規模及金融槓桿遠超過股市,一旦崩潰勢必造成大陸經濟「硬著陸」、信貸違約及金融機構壞帳飆升等極大風險,而且許多家庭投入畢生積蓄及承擔高額房貸購置住屋,若房價重挫也勢必造成嚴重社會問題。更令人憂慮的是,房市泡沫更延滯、拖累市場改革,如北京力推去化過剩產能政策,但鋼鐵等建築有關行業受惠房市擴張出現異常榮景,造成今年「去產能」政策較預定目標大幅落後,出現很多「殭屍企業」殭而不死的怪現象。
鑑於問題嚴重性,北京已指示須抑制資產泡沫,各項緊縮房市信貸及嚴厲打房措施又紛紛出爐,大陸十一長假前後,有十多個一、二線城市政府部門先後發布房市調控措施,但過去經驗顯示,以限購、限貸為主的調控措施治標不治本,且效果有限,所以,北京終須面對大陸資金泛濫的根本問題,未來人民銀行為刺激短期經濟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再度轉向,但為避免房市重演去年股災崩盤的覆轍,貨幣政策調整將漸進而緩慢,這樣做是否能讓房市泡沫軟著陸?或者製造出更大的泡沫?看來北京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聯合/教育部不如信義房屋


2016-10-17 04:09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為了讓高中職學生畢業後不是只有升學的選擇,教育部與勞動部合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
每月由勞動部、教育部各存入5千元,最多3年共36萬,提供高中職畢業生就業、創業或就學使用。
未來畢業生若選擇在企業全職工作並完成三年計畫,就可將這筆36萬元的「存款」一次領回,希望藉此讓高中職畢業生有更多機會選擇未來的路要怎麼走。
記者杜建重/攝影

教育部接連推出新政策,都無關教育,而攸關撒錢。其一,是鼓勵高中職教官退出校園,每退一人補助七十萬元,讓校方改聘校安人員。其二,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工作,再升學」,進入職場就業者,每個月可獲一萬元補助,三年期滿可以領到卅六萬元。
教育部如此努力落實蔡總統政見,用心可感。但是,選擇「撒錢術」以求快速達陣,卻不顧教育本質,即不免顯得太過廉價。尤其,為了意識形態,要把教官全部趕出校園,卻罔顧民間保全人員維護不了校園安全的事實。也難怪,家長們憂心之餘,痛批政府:「這種轉型正義不要也罷!」
轉型正義淪為空洞口號,用金錢補助鼓勵學生暫緩上大學,也如出一轍。「空檔年」是西方社會高中畢業生流行的作法,像歐巴馬的長女瑪麗亞今年高中畢業,獲得哈佛大學入學許可,但她決定明年再入學,先利用空檔年旅行、實習、當志工,來探索人生和興趣。
但在台灣,教育部鼓勵學生自我探索,似乎就只想得出金錢補助一途,而且鼓勵學生提前就業。試想,十八歲青少年為了卅六萬元,要被綁在職場三年,這豈不是變相剝削青春?教育部應該做的,是廣邀企業打開實習大門,才更有助於年輕人探索社會。
且看信義房屋最近猛打的徵才廣告:新人前六個月每月保障五萬元底薪,滿卅天離職還送五萬離職金。算一算,教育部的就業補助計畫,有什麼競爭力?

聯合/台獨:內向事件 內部解決


2016-10-17 04:09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國慶談話提及兩岸關係,重申「四不」立場。記者楊萬雲/攝影

台獨的方案,若不能向國際及兩岸取得發展,即必須設法在台灣內部政治中加以化解。蔡政府不可使台獨成為「對外沒有出路/對內只有撕裂」的自我戕害之路。內向事件,必須內部解決。
台獨曾被認為是一個「外向事件」,亦即被視為是一個突破及解決國家外在困境的方案。具體而言,即切斷與中國的連結,使台灣在國際上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
但是,隨著兩岸格局及國際情勢的推移變化,台獨顯然已是無可能實現之事,其「外向性」也就急劇消減,反過來則愈來愈變成只是一個「內向事件」。亦即,台獨其實已然成為純粹台灣內部的政治爭議,甚至成為只是綠營內部路線及權力鬥爭的外溢題材而已。台獨之所以無解,只因綠營內部的鬥爭無解。
本報社論曾說,「外擊型的台獨」(即攻擊台灣外在敵對勢力的台獨)已經式微,「內殺型的台獨」(即撕裂台灣內部政治的台獨)仍然存在。這即是指出了台獨的外向性及內向性。
蔡總統在國慶演說中說「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此語與蘇貞昌曾說的「不會走回台獨的老路」應有交集;蔡總統並重申,「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些說法,皆可印證蔡總統也知:外向性外擊型的台獨已然消退。
與此對照,蔡總統在演說中仍未提「九二共識」四字,並說「我們不會在壓力下屈服」,這則是要向獨派交代,也顯示了內向性內殺型的台獨仍然綑綁了蔡政府。
蔡政府今日的矛盾,其實只是反映了「外向性外擊型台獨」已然消退,及「內向性內殺型台獨」依然存在的悖論。因而,蔡政府若不能發展外擊型的台獨,即必須化解內殺型的台獨。
蔡政府顯然已被獨派所挾持,這股內向性內殺型的台獨勢力,無論在國際上及台灣內部皆趨向萎縮,如今卻對台灣政局產生了巨幅超越比例的嚴重影響。因此,蔡政府若想處理台獨問題,即必須設法換置改組其社會支持的結構。亦即,必須設法從獨派的挾持中脫困,積極地柔化淺綠、爭取淺藍、擁抱廣大的中間選民,使其社會支持結構得以換置改組,並在此基礎上重新整理其兩岸論述及政策。
蔡總統就職演說及國慶談話的兩岸論述語意是:我其實什麼都接受了,我不會改變承諾,不會改變善意,我也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只是,我因獨派的羈絆而不能說出「九二共識」那四個字。北京的語境則是:妳既然認為什麼都可以接受,有承諾,有善意,不走回對抗的老路,則為什麼不能說出「九二共識」這四個字?北京知道,蔡不說這四個字,正顯示她未跳脫獨派的挾持。如此,是否說出九二共識四字,就成了是否「對抗」的指標。
任何人皆可看出,蔡總統所說「我們不會在壓力下屈服」與「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這兩句話的矛盾。蔡總統既說「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則有何理由不接受「和平發展」的九二共識?而她所謂的「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正是表明了她在獨派挾持下不得不「對抗」「九二共識」四字的困境。蔡政府這種自知外擊型台獨已無可能,卻又被內殺型台獨綑綁的困境,自然看在北京的眼中;所以北京也就將「說不說九二共識」視為蔡英文能不能擺脫獨派挾持的指標,因而更不肯放過這四個字。
蔡總統的就職演說及國慶談話,皆顯示外擊型的台獨已然消退,而內殺型的台獨依然存在。因此,處理台獨問題既不可能寄望於對外發展,唯一的解決路徑就是要換置改造蔡政府的社會支持結構,掙脫獨派挾持。
蔡政府若沒有這種「內向事件/內部解決」的認知,倘放任現今這種「不屈服/不對抗」的矛盾情勢繼續惡化下去,將使獨派更加張揚,中間選民更加失望,整個局面就更難收拾了。

聯合筆記/習近平一路深化 台灣呢?

.無法放棄的中華民國國籍
.對立 能讓「這個國家」更偉大?
.聯合筆記/習近平一路深化 台灣呢?
.狄倫得諾貝爾獎 嬰兒潮世代的鄉愁
.老手玩TRF 政府該插手?
.校友修輔系 大學開新門
.迎新脫序…勇敢說「我不要」
.少了教官幫忙 誰還想兼任學務







聯合筆記/習近平一路深化 台灣呢?


2016-10-17 01:05聯合報  謝邦振

10月16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在印度果阿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南非總統祖馬、巴西總統特梅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
習近平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謀發展》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忙著經略外交,尤其「一路」深化。
習近平的外交大戰略,當然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實踐上,極其靈活。
他到柬埔寨訪問二十小時,一次簽署三十一份合作文件,到二○一七年達五十億美元雙邊貿易目標,還特別強調,一帶一路與柬四角戰略(增長、就業、平等、效率)高度契合。這期間,最有趣的是,習近平推出了「三保」外交。
習在柬國媒體發表「做肝膽相照的好鄰居、真朋友」,文中刻意提到,「坐落在磅湛市郊的三保公廟香火綿延,訴說著中柬兩國的不解之緣」。對十五世紀、三保公鄭和的熱愛,都成了柬華的共同情懷、外交元素。
柬國在南海問題上一直支持中國,雙方認為南海問題不是中國和東盟的問題,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磋商談判,和平解決。習更在此提醒,中國和東盟要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早日推動南海行為準則。
習更利用訪柬宣示,南海問題是直接相關國家間的問題,切割與東盟的集體牽扯。這些話,其實大部分講給南海仲裁始作俑者菲律賓與美國聽的,尤其說給明天就要赴陸訪問的菲國總統杜特蒂聽的。
到了孟加拉,拉攏的意味更濃,扛出了兩個一百年(建黨一百年、建國一百年)大陸小康社會、中國夢,與孟加拉二○二一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二○四一年成為已開發國家的願景對接,一口氣答應二百四十億美元貸款,幫助孟加拉夢的實現。
在柬孟,習近平都簽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一帶一路宣稱不是「機制」,不是「實體」,只是合作發展的理念與倡議,但進行下來,理念落實,倡議附和,不就可以發力了?
由柬至孟,除了經援,還有「肝膽兄弟」、「夢的對接」式外交,習近平這些動作,無非拉周邊國家孤立印度。中印之間一直存在邊界糾紛、核供應與反恐的戰略矛盾。同為人口大國,又屬金磚,合縱周邊小國,不得不然。
而劃開東盟與南海紛爭的關係後,就好直接與菲律賓爭斤論兩了。
習近平邀約杜特蒂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到大陸國是訪問,並將給予三十億美元資金援助。杜特蒂也想改善與第二大貿易伙伴關係,所以先損美國一下,再口頭宣告停止美菲聯合軍演,都是做給中共看的。反正美國政府換屆,等新總統選出,再回過頭來談菲美關係。
杜特蒂甩美抱中,預料在中國「四不」的南海政策下,南海仲裁—南沙無島、不享歷史權利,只是廢紙一張,杜特蒂大概也不至於唐突,就當一切沒有發生;而高規格的國是訪問,為了自身利益,恐怕還是要歸順一帶一路的倡議。
習近平一路打造一帶一路經濟長廊,尤其與中南半島、南海諸國戰略結盟,連下數城;而台灣新政府如何定位台灣在亞太新角色,新南向政策是什麼,到現在都還是空聞,走不走得出去,令人憂心。

狄倫得諾貝爾獎 嬰兒潮世代的鄉愁


2016-10-17 01:05聯合報  朱立安/教(嘉義市)

2016年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由美國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獲得殊榮。 圖為巴布狄倫2012年獲得歐巴馬總統頒贈自由獎章。(美聯社)

巴布狄倫曾對左翼反戰思維有重大影響,然而我向學生提到他擊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贏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學生一臉迷惑,提醒了我,當狄倫最知名的反戰歌曲大行其道,我自己都未出生。
一個學生形容得妙:「爺爺奶奶喜歡的流行歌手」!但畢竟這次狄倫得的是文學獎,並非音樂獎項;我曾在幾年前聽過狄倫現場演出,坦白說,咬字令人不太容易聽懂歌詞,幸而一些歌詞出版,只不過要從那些出版的歌詞去否定村上春樹之文學成就,筆者不敢下定論。
狄倫晚年得的是文學獎,恐怕不能單純以文學成就去判斷,而是世代、意識形態的綜合結果,且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剛上任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有相當之類比與反差。歐巴馬如今即將卸任,很少人覺得世界比六、七年前更和平,連歐巴馬自己都承認,美國推翻利比亞格達費政權是重大失誤,而曾以反戰知名的狄倫對美國近年幾次出兵國際都相對沉默。
若本次諾貝爾獎得獎的其實乃「狄倫時代的美國」—某種嬰兒潮世代鄉愁,如今川普在美國的聲勢毋寧是反諷;若世代為一個重要因素,筆者在美國饒舌歌曲討論版中看到的評論頗引深思,畢竟,饒舌歌詞—尤其幫派饒舌亦堪稱美國重要民歌傳統、也是用來聽的文字類型、也對社會議題表達看法、也是徹底的「草根之聲」,對於流行文化影響更不在話下,然而這些討論似只把諾貝爾獎當成「超偶」等級的選秀節目。
狄倫此次得獎,透露文學界對於傳統與習俗之看法也許在轉變,大部頭作品所需的結構掌握似乎被愛情、喜、悲、譏諷…等要素之鋪陳取代,這新方向未在諾貝爾獎公布後獲得重視與討論,反而顯出這個獎急於拓展領域和影響力的無奈。另方面,諾貝爾獎前主席曾表示反對作家受政府補助;並非藝術家都不該拿公家資金,而是他擔憂公資源箝制創造力與藝術家的誠懇,巴布狄倫恰是個獲得商業成功,而不必靠政府補助的典範。
只不過,狄倫被視為當年美國激進左翼象徵,如今社會與半世紀前大相逕庭;年輕人曾對每件事都有答案,現在科技發達、世界更緊密,反而對每件事都在迷離中質疑。
一個複雜議題從鏡子外看進去、或從鏡裡看出去,大概比《愛麗絲鏡中漫遊》更讓人眼花撩亂;五十年前,巴布狄倫受訪被問到覺得自己是詩人還是音樂家?他回答,我只是個「唱歌跳舞的人(a song and dance man)」。五十年後的今天,筆者並無一百八十度不同看法

老手玩TRF 政府該插手?


2016-10-17 01:05聯合報  李同龢/大學教師(花蓮壽豐)

聯合報報導美國及歐洲商會銀行聯席委員會要求金管會解釋對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的監理原則,該委員會認為能投資TRF商品(一支一百萬美元)者,幾乎都是「專業」客戶,非一般投資大眾,「不適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認為政治力已過度干擾金融監理。
投資者投資在一個最低投資金額為一百萬美金的金融商品,在美國是被認為是老練的投資者投資的商品,因此美國證管會對此類商品的管制是較少的。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避險基金(又稱對沖基金),美國政府對投資此類基金的要求為投資者淨資產至少為一百萬美金。一九九八年發生長期資本管理(LTCM)避險基金投資失利,差點倒閉造成金融危機,美國國會要求政府加強管制此類基金,可是當時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反對,他認為避險基金的投資者都是老練的投資者,他們知道自己在投資什麼,也瞭解風險,不需要增加監理。後來美國證管會還是要求避險基金要跟證管會註冊,避險基金業者一狀告到法院,法院裁決證管會違法。
後來發生更大的避險基金醜聞案,二○○九年的麥道夫龐氏騙局,因此二○一○年美國國會通過的陶德—法蘭克法案就要求大型避險基金必須跟美國證管會註冊及揭露投資組合相關資訊內容,可是並未要求假如避險基金投資失利的話,需賠償客戶。
TRF是屬於衍生性金融商品結合選擇權的一種遠期契約,它的風險比傳統的遠期契約大,一般老練的投資者都瞭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TRF跟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一樣,主要功能是用於避險,而不是用來投資賺錢。利用遠期契約來賭市場走向而失利的最典型例子:一九九三年底德國金屬集團的一個子公司靠賣出大量原油遠期契約賺錢,後來市場反轉而導致巨大損失。
從過去衍生性金融商品產生損失的案例而言,幾乎衍生性金融商品都被妖魔化,從美國加州橘郡破產到雷曼兄弟倒閉,原本用來避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被用來投機,不出事才怪。
台灣TRF的例子的確違反一般國際金融市場慣例,因客戶遭受損失而禁止銷售金融商品的例子在國際金融市場非常罕見,例如二○○八年美國的CDS(信用違約交換)造成金融海嘯延燒全球,事後美國政府也沒有禁止CDS交易,只是要求交易要透明化。
近幾年台灣意識到嚴格管理金融市場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因此慢慢朝向開放的路走,可是台灣金融監理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權,再加上政治力介入,改革是進一步退兩步,我們金融的競爭力也就一步一步流失,也怪不得外商會對台灣的金融監理提出嚴重質疑。

收養路迢迢 多少寄養家庭的痛


2016-10-17 02:56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鄭惠仁/專題報導

「小寶」(右)得知要被出養至美國,曾哭著要葉媽媽(左)「別放手」。 
記者蔡容喬/翻攝

「小寶」被帶走後,葉媽媽暴瘦十多公斤,只能看著照片,回憶一家人出遊的快樂時光。 記者蔡容喬/攝影


「媽媽別放手…」五歲寄養兒「小寶(化名)」,今年四月被社工帶離生活四年的寄養家庭;即將被出養到美國的他,哭著揮別寄養媽媽。時隔半年,寄養的葉媽媽想起這幕仍心如刀割。
為爭取收養小寶,葉媽媽與主張把小寶出養國外的屏東縣府打官司對抗;台南地院近日撤銷出養國外許可,但屏東縣府提出抗告;她,能不能收養小寶?仍是未知數。
「為什麼從寄養到收養這條路走得這麼難?」葉媽媽想不通,整天以淚洗面、暴瘦十多公斤;她質疑,為何用來保障兒少權益、杜絕販嬰的法令,卻處處刁難想收養的寄養家庭?
她表示,和小寶被迫分離至今音訊全無,多次向相關單位詢問孩子近況都遭拒,後來從社工報告得知,小寶到第二個寄養家庭後,曾在外出散步時向路人求救:「我被壞人帶走,要被賣掉…」孩子的想法,讓她心碎。
葉媽媽說,小寶出生兩個月就到她家,生病跑醫院是家常便飯,收驚收到快三歲;她多次向社工表明想收養小寶,縣府和家扶中心卻刻意忽略,「外國父母再優秀,有像我們跟小寶那麼親嗎?」
她表示,依規定寄養家庭須先透過家扶向縣府提出收養申請,由家扶告知出養程序、表達收養意願期限,之後進行適任性評估;若收養人置之不理,評估也認為不適任,才能啟動國內外出養流程,但社工從未提供任何書面文件給她填寫。
今年三月,社工告知她小寶已被法院裁准由美國一對夫婦收養,拿出一張知悉同意書給她簽署,「真的如晴天霹靂」;同意書上有一欄為空白,事後卻被「增添」她無意願收養的資訊,訪談內容還指她和先生「收養態度反覆」。

盛治仁/不當權力運用的歷史汙點

.盛治仁/不當權力運用的歷史汙點
.陳立恆/一個裴瑞斯告訴我的秘密
.舒國治/Bob Dylan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劉克襄/小熊隊二壘手
.王正方/現代董狐在日本?
.葉銀華/經濟露出曙光了?
.馬凱/脫中之台,可比脫歐之英?









盛治仁/不當權力運用的歷史汙點


2016-10-17 01:02聯合報  盛治仁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首場聽證會,主委顧立雄與發言人施錦芳會後接受媒體採訪,眾人的影子倒映在背板上,追討黨產最後到底會演變為追求公平正義或是政黨打壓,發展令人關注。
記者陳正興∕攝影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開始對國民黨黨產調查和聽證會,由於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的內容以及由行政院下的委員會來進行,目前的認定方向對國民黨很不利,讓國民黨在財務上面臨斷炊的危機,連黨工都領不到薪水,進而到黨產會前抗議。看到這個場景,討厭國民黨的人應該很高興,覺得國民黨有權力的時候濫用權力,國庫通黨庫,現在被清算,是公平正義得到伸張。
這讓我想起兩件事。第一是去年的一部電影「好萊塢的黑名單」,劇情描述知名編劇達頓川波的生平。川波的電影劇本創作,包括「羅馬假期」、「萬夫莫敵」和「出埃及記」等經典作品,但是因為他參加過美國共產黨,在美蘇對抗的麥卡席主義盛行前後,因為拒絕配合國會調查而在一九五○年入獄。而出獄後又受到好萊塢的杯葛,只好用別人名義或是假名創作才能有工作機會,到了一九六○年以後才慢慢地打破了黑名單的封鎖。他用別人名義寫作的羅馬假期,在過世之後,才在一九九三年把奧斯卡獎頒給他。
第二件事則是第二場美國總統辯論中,川普語帶威脅地跟希拉蕊.柯林頓說,如果他當選,將會請檢察總長指派特別檢察官來調查她,送她去坐牢。這句話引發了許多後續討論。就算川普已經當上美國總統,也不能針對一個個案先下了結論,再指派特別檢察官去調查。這個完全錯亂的行政指揮司法調查發言,受到來自美國兩黨人士的批評,其中有廿三位在五任共和黨總統執政時的聯邦檢察官發表共同聲明,對於這種違反民主原則的做法表達不認同,也聲明在選舉中不支持川普。
這兩件事都牽涉到如何運用權力的問題。當時的美國國會以及好萊塢右派保守人士,在反共浪潮下打壓立場不同人士,固然得到了短暫的勝利,卻為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光榮的一頁,讓類似川波的故事到了二○一五年還以電影的形式為他平反。川普還沒有得到實際的權力就顯出了對權力的濫用傾向,即使同一黨派的政治人物和專業人士都無法繼續支持他。
反觀台灣,如果國民黨在戒嚴時期擁有最大權力時能夠節制使用,不發生白色恐怖事件或是國庫通黨庫的問題,今天也不會面對如此窘境。我在二○○六年時,受邀擔任國民黨成立的黨產處理監督委員會中六名無黨籍委員之一,記得當時共識是應該將黨工退休金交付信託後,其餘黨產歸零,重新開始。可惜的是,國民黨沒有選擇這樣作。國民黨的黨產需不需要檢討,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但是現在的執政黨在進行「轉型正義」的同時,真的要慎重提醒自己是不是用正義的程序和方式在進行,還是在複製過去壓迫者的作法。在行政體系下成立的委員會,未經司法程序裁判而能自為認定,是不是追討不當黨產的正當手段?問題的答案在現在和若干年後,是不是經得起法理的考驗而能維持不變?現在掌握的行政權和國會多數,未來有沒有可能會是在另外一個政黨的手中?
任何的權力行使,都需要高度的自制,思考其周延性、適法性、以及合理性。歷史有太多前例,不當的權力運用,留下來的會是汙點而非正義。這個重要的「憲政時刻」,值得所有人深思。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