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經濟/美國升息路徑圖 開啟金融新常態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的兩岸,柯文哲的巨蛋
.聯合報黑白集.政府的俄羅斯娃娃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升息路徑圖 開啟金融新常態






經濟/美國升息路徑圖 開啟金融新常態


2016-09-19 01: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幾周來,全球金融市場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升息的預期心理影響而起伏波動,本周三聯準會將發布議息會議決定,升息與否即可明朗。事實上,聯準會早已為升息劃定路徑圖,一個以去槓桿為核心的金融新常態,將取代熱錢充斥的非常態。面對新局勢,我們要有綁好安全帶的心理準備,才能適應逐漸開動的金融新常態列車。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聯準會啟動三輪量化寬鬆(QE)政策,帶動全球央行極度寬鬆貨幣政策浪潮,迄今年8月底止,全球央行降息667次,擁有25兆美元金融資產,較金融海嘯前增加了12兆美元,超過美國和日本GDP總和;全球負利率債券及國債規模分別達12.3兆美元及8兆美元,占全球債券及國債總規模的28%及54%。此等貨幣政策失控的情況,不僅造成全球熱錢亂竄,金融市場失序波動,而且各國藉寬鬆貨幣政策進行變相貨幣貶值,導致金融史上持續最久、最大規模的貨幣戰,讓全球陷入非常態的金融亂象。
解鈴還須繫鈴人,始作俑者的聯準會自2014年開始讓QE逐步退場,2015年12月啟動第一次升息,聯準會目標在終結非典型貨幣政策所造成的亂象,讓貨幣政策恢復常軌,進而引導全球央行重建金融秩序。原本聯準會預估今年會有三~四次的升息,但因為今年初以來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不斷,包括陸股暴跌及人民幣遽貶,日本實施負利率、英國脫歐等,迫使聯準會延緩升息腳步。
目前情勢已大幅改變,一般預料,聯準會年底前升息勢在必行,差別只是升息一次或兩次。根據聯準會主席葉倫8月底在「傑克森洞」年會的演說內容,美國經濟已逼近聯準會所訂的充分就業及物價穩定雙重目標,升息條件已日益俱備。隨後聯準會副主席費雪接受訪問時更暗示,最快9月聯準會就會升息,且今年可能升息兩次。雖然美國政府近來公布的總體數據包括零售銷售額、製造業產出及非農就業人數,皆不如預期,使9月升息增添變數,但年底前至少升息一次,幾乎已成定局。
聯準會勢必重啟升息路徑圖,主要基於幾個關鍵因素:第一,美國經濟好轉的總體情勢迄未改變,且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加大,尤其核心CPI年增率已逾2%,顯示通膨壓力增大;第二,全球經濟風險趨緩,尤其近來中國大陸經濟逐漸走穩,股市回升,人民幣貶值風險降低;第三,主要央行對持續極度寬鬆貨幣政策皆有所保留,如歐洲央行未依年初宣示增大歐版QE規模;日本銀行日前宣稱將對貨幣政策中期可持續性進行評估,中國人民銀行近來又開始注意房市泡沫問題;第四,從5月到9月七國集團(G7)及20國集團(G20)兩次峰會,各國對減少貨幣政策依賴,採取綜合性振興經濟對策,已有很高共識;第五,近月全球股市再次上演熱錢派對,金融風險問題再次浮現。所以,美國重啟升息幾乎已無懸念,事實上連最鴿派的聯準會官員也都認為升息宜早不宜遲。一旦升息循環啟動,金融去槓桿勢必成為新常態,熱錢四處流竄的金融非常態也將走到盡頭,吹起熄燈號。從好的一面來看,美國升息路徑圖,可以作為全球央行政策指引,避免貨幣政策失控造成的全球金融風險,逐步逆轉日益擴大、畸形的零利率及負利率現象,也讓各國匯率及利率政策重回正軌,減少訴諸貨幣戰的壓力。
另一方面,升息勢必終結全球股市熱錢派對,並將導致另一波資金移動,全球股匯市波動很難避免,尤其對新興市場國家將構成可觀衝擊。所以,不僅政府須及早綢繆因應對策,降低台灣金融及經濟的衝擊,而且投資人也要提高警覺,做好風險管理,才能肆應即將面對的全球金融新常態。

聯合/政府的俄羅斯娃娃


2016-09-19 01:2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我們的政府運作跟俄羅斯娃娃的設計很像,正式編制永遠不夠用,所以還要一層層套疊,但其實每層娃娃的造型都差不多。 報系資料照片


俄羅斯娃娃是一種玩具,每一層空心的木製娃娃底下,都藏著另一個更小的娃娃。我們的政府運作跟俄羅斯娃娃的設計很像,正式編制永遠不夠用,所以還要一層層套疊,但其實每層娃娃的造型都差不多。光是總統府和行政院,就設了六十八個任務編組,多到你都搞不清他們在幹什麼。
五二○之後,總統府新設了新南向辦公室、年金改革委員會、司法改革等六個任務編組,行政院則增設了黨產會、長照推動小組、體育發展委員會等七個任務編組;再加上原有的委員,多達六十八個,年燒兩億經費。臨時違建往往有「長期化」傾向,需要時設置了,不需要時卻忘了拿掉,然後就一直藏在夾心。
任務編組林立,說好聽,是展現了主政者的雄心大志,因為有太多的使命急於推動,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可以施展。說難聽,則是折射了既有政府機構的無能無力,或者是上級對下級的不信任;所以,主政者非要指派親信職司其責,非要放在自己身邊隨時盯著。
想也知道,疊床架屋的結果只會使事權愈發紊亂。以「體發會」為例,設在行政院底下,表面上是提升決策層級;但指派張景森負責,總覺得專業不對。而奧運期間遇到重大爭議,照樣要回到教育部體育署去解決,這不是雙頭馬車是什麼?新南向辦公室也一樣,任務成敗其實都取決於外交部的執行;所以黃志芳忙了數月,走了也就走了。
政府玩俄羅斯娃娃,沒有驚奇。

聯合/蔡英文的兩岸,柯文哲的巨蛋


2016-09-19 01:2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中)和行政院長林全(右)出席2016大陸臺商端午節座談聯誼活動。記者邱德祥/攝影

本報五月廿五日社論《蔡英文給柯文哲的當頭棒喝》,引用蔡總統就職演說談話提醒柯文哲要以「解決問題」為務,尤其大巨蛋必須儘速解決,不能以為政治魅力可以無限揮霍。但柯文哲無動於衷,繼續硬拗,最近其縣市長排名已跌到全台倒數第二。今天,我們則要藉柯文哲失敗的例子反諫蔡英文:錯誤的政策要趁早修正,勿以為人民的耐性沒有底線。
如果說柯文哲是因為大巨蛋的懸宕被人民看破手腳,那麼,蔡英文最大的罩門恐怕就在兩岸關係。根據本報今天發表的兩岸關係年度調查,不少民眾認為一年來兩岸官方互動低迷,外交、軍事上則轉趨競爭,人們更擔心九二共識爭議將導致兩岸關係生變。蔡政府上任才四個月,但民眾變得憂心,正是因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引發的一連串反應所致。
新政府上任後的兩岸關係變化,可分成幾個層次觀察。第一,在官方互動上,海陸兩會的熱線中斷,甚至連間接的溝通管道都已阻塞。第二,在民間交流上,陸客團及自由行觀光大幅減少,學術和文化交流也趨淡,陸生驟減甚至影響到若干大學開班。第三,在經貿層面:上半年我對大陸出口負成長十二.七%,進口負成長六.五%,雙雙衰退;《服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仍卡關立院,貨貿談判則陷停擺。第四,軍事外交層面:我飛彈誤射事件引起緊張,幸對岸無過激反應;但外交上,國際民航組織大會能否成行、宋楚瑜是否能出席APEC祕魯年會、梵蒂岡邦誼是否生變,皆是觀察重點。
對於這些惡化趨勢,蔡政府似乎認為仍在可控制範圍,並無作出調整之意。日前海基會董事長的任命,總統指派深綠的田弘茂出任,擺明脫棄白手套角色,並非一個友善的姿態。其後,田弘茂在通知對岸的函電中,刻意跳過「九二共識」,並在與台商中秋聯誼時用「那四個字」為代名詞,以迴避提及九二共識。這些,與其說是田弘茂個人行為,不如說是受命而為,都在討好獨派而激怒對岸。
蔡英文若無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可能使她陷入如柯文哲處理大巨蛋的政治泥沼。原因是:在兩人上任初期,挾著剛當選的高人氣,打大巨蛋或拒絕九二共識,表面看來都具有改革、打弊的正當性,因此不難贏得民意支持。但隨著時間推移,當政策轉向的效應顯現,人們若無法看到新政策帶來的好處,反而要承受其害,民眾的態度就會改變,收回原先的支持。最後,如果人們發現所謂的「改革」,只是為滿足執政者個人的政治目的,卻無法提供民眾福祉,民意即可能一夕翻盤。
以目前的情況看,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的結果,壓力僅集中在專收陸客團的觀光業者,以及若干兩岸農漁契作業者身上,一般民眾的感受或許還不十分強烈;因此,蔡政府暫時還有硬撐的空間和時間。然而,當時日一久,一旦觀光、經濟的衝擊擴散,而其他施政不見成效,台灣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又動遭掣肘,民眾必然回頭質疑蔡英文的領導能力,批評她無法把國家帶到更好的方向。到那個時候,蔡總統再要轉彎,恐怕就為時晚矣。
更別忘了,以柯文哲之擅長民粹表演,其支持度慘跌到今天的三成許,至少歷經廿個月的起伏轉折。然而,蔡英文的民調來到死亡交叉,卻僅僅花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即呈現跳崖式下墜。這顯示,民眾的耐性愈來愈小,對政治人物的期待愈來愈低,蔡英文不可不謹慎以對。
蔡總統當然可以懷抱自己的理想,拒絕在中共的壓力下接受九二共識。然而,她要帶領台灣在一個不可迴避的強權身邊保持發展於不墜,恐怕需要更多智慧,而不是叫人民打起勇氣、勒緊腰帶即可成事。至少,她口口聲聲要「維持現狀」的承諾,眼看著就要跳票了。

聯合筆記/國軍救災 勿酸刻待之

.捐款救災 我的錢被怎麼花?
.聯合筆記/國軍救災 勿酸刻待之
.期許新發言人:滿足民眾知的權利
.兩岸關係調查/棍子策略 其實你們不懂我們的心
.兩岸關係調查/不滿僵局 急統急升防獨心理增強
.謝謝鋒哥,永遠的第四棒
.當我們懷疑棒球時 幸好有你







聯合筆記/國軍救災 勿酸刻待之


2016-09-19 01:32 聯合報  謝邦振

透過臉書、媒體表達意見心聲,人人可做,但也看得出素質高下。
七月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第一時間,張惠妹遠在蒙古發文,為台東鄉親加油打氣,並捐款兩百萬救災,慨然相助者隨之絡繹而至。阿妹臉書PO文,起的是正向的作用。
莫蘭蒂肆虐南台,女星舒淇在臉書轉發農民謝銘鍵以KUSO方式、反映嚴重農災影片,並質問政府:「就讓農民辛苦打拚付之一炬嗎?你們在幹嘛?」站在一邊指東道西,於事無補。
政府會不管災情嗎?若各級政府救災做不好、不積極,再來罵,才有道理,否則只是說風涼話,貶人顯己實貶己。
這次雙颱襲台,苦的是救災的國軍,但臉書、媒體即時、網路社群上,冷嘲熱諷、惡意批評,也讓人感嘆:國軍投入救災,不能喚起一些人同情關懷之心,反而成了訕笑話柄。
國軍是一群不會抱怨,也不會替自己說話的同胞,雖也是每個家庭的人子與人父,但在某些批評者眼皮底下,卻愛怎麼損就怎麼損。
國軍協助清理路倒大樹,鋸幹搬枝葉上垃圾車,本就是救災、復原無法劃清的工作,媒體似乎推己及兵,硬要把阿兵哥與垃圾車畫上等號,無聊到問國防部長馮世寬,會不會替他們感到委屈、損害國軍士氣?好像不這樣問就沒有收視、點擊與閱報率。
更甚者,非要拿高雄市府與國軍作對,痛批公務人員樂得撤了災防中心,阿兵哥繼續救災,就算市長陳菊出來澄清,公務人員沒有收隊,仍有五千人與國軍並肩作戰,但有媒體就是充耳不聞,誹詆公務人員在所不惜。
秋節莫蘭蒂重創南台,陸軍官校也受害,校長張捷將軍留守,為讓學生收假後正常上課,身著工作服率隊整理校園,連同清理老師宿舍。一位老師把照片PO上網,竟也引起酸言酸語,說他愛做秀,將軍自甘當清潔工。
這個自媒體、多媒體、全媒體、社群、串流無所不在的台灣,看人看事,酸忌刻薄多過善意同理,凡事旁觀,缺乏參與,搶即時,分享事件內容,多半帶著傷人的偽善憐憫,其實自私冷血。
「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孟子.離婁》意思是說:一個人說話隨便,不當正經事看,這種人也沒什麼責任感可言,又能奈他何。兩個颱風,國軍救災達成任務,有目共睹,流言損及軍方的,國防部長倒是坦然一句:「枝枝節節,不必計較。」
枝節可不計較,但提醒馮部長,救災視同作戰,最先到最後撤,官兵服從命令完成任務,本周的莒光日電視教學,是否可以向全軍展示,救災弟兄的辛勞?
馬勒卡走了,而從中秋前夕就定位救災的官兵,是否也該放榮譽假或慰勞假?


趙春山/兩岸論述 蔡政府應更明確

.趙春山/兩岸論述 蔡政府應更明確
.方祖涵/傷人又傷己的歧視玩笑
.盛治仁/教育不變革 等著被淘汰
.黃介正/九一一也改變台灣命運
.舒國治/沖繩遊記
.林中斌/南海仲裁將成「歷史腳註」
.劉克襄/遇見100%的小店







趙春山/兩岸論述 蔡政府應更明確


2016-09-19 01:33 聯合報  趙春山


今年「五二○」後,中共以民共之間缺乏「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為由,片面關閉了兩岸的協商大門和對話管道,留下的只是雙方不斷的隔空喊話,從而使兩岸關係出現了一股「急轉直下」的逆流。與聯合報在去年選前所做的民調相比,今年選後首次做出的這項民調結果顯示,台灣受訪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顯然相當「有感」。
首先,就兩岸政府之間的關係而言,認為「非常敵對」的比率,已從去年的六%,上升到今年的十三%,平均分數則從五.六分增加到六.五分,已趨近於「緊張或競爭」的狀態。其中,涉及到「軍事」、「外交」和「經貿關係」三個領域,兩岸關係都從「緩和」朝「緊張或競爭」的趨勢上升。而「外交競爭」升高的比例最大,從六.七分增加到七.二分,顯示民眾擔心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會因此受到兩岸關係惡化的不利影響。儘管如此,民眾認為兩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還是很小,還是處在一種「冷對抗」或「冷和平」的狀態。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兩岸關係的緊張?「台灣獨立」當然是首要的因素,但其危險性已經大為降低;相較之下,「九二共識或主權爭議」、「民進黨執政」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卻成為受訪民眾擔心的箇中不利因素。
其次,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政府」和「大陸民眾」還是存有相當惡感,但從比率上來看,今年受訪者對於上述兩者的印象顯然有所改善。由於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提升,受訪民眾認為未來大陸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比率上升,但對此並不感到憂慮。因此,願意到大陸工作、創業,甚至讓小孩到大陸念書的意願,在比率上也比去年受訪者增加。
再次,這次調查結果顯示,「維持現狀」仍是台灣民眾的最大共識;主張獨立的受訪者比率,也仍舊超過主張統一者;但值得注意的是,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受訪者比率,卻從去年的五十五%降為今年的四十七%,說明台灣民眾已意識到現狀是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的;換言之,現狀是一個動態而非靜態的概念。
最後,蔡英文總統至今執政雖才超過百日,但這次民眾卻對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做了相當負面的評價,結果顯示「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率(四十八%)遠遠超過「非常滿意」加上「還算滿意」的比率(卅一%)。這項調查結果,值得蔡政府做為制定大陸政策和處裡兩岸關係問題的參考。
為了維持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從「五二○」的演講開始,蔡總統在大陸政策的論述方面,其實已做了若干程度的調整。為了使善意化成具體的行動,我們認為蔡政府必須在一些「可操之在我」的部分,採取更多的主動。例如,先建立綠營以及執政民進黨內部的共識,避免出現一些雜音,形成政府推動大陸政策的阻力;同時,透過各種管道,讓民眾充分了解,政府大陸政策新論述背後所隱含的重要意涵。
至於如何改善與對岸關係的問題,蔡政府宜先就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以及兩岸關係的性質問題,做出更為直接和明確的論述;根據這個論述,兩岸或許可以就此恢復溝通管道,討論如何建立民共新關係的政治基礎問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