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青年房貸補貼隱藏的矛盾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非核下的光電墳場島,總統參選人應表態
◆  聯合報黑白集/出口鼻青臉腫,誰之過?
◆  經濟日報社論/青年房貸補貼隱藏的矛盾






經濟日報社論/青年房貸補貼隱藏的矛盾


2023-07-10 01:24  經濟日報/ 社論
房貸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許正宏攝影


財政部近日擬對八大行庫承做的「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釋出利多,包括將貸款額度由8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寬限期從三年延長到五年、貸款期限從30年延長到40年,以及貸款利率除由行庫補貼半碼外,再由政府補貼1碼,因而一段式房貸利率下降到1.775%。此政策預計從今年8月1日實施,為期三年到民國一一五年(2026年)7月31日為止。近來國內房價呈下跌趨勢,受此利多政策激勵去買房的青年,未來恐會因房價下跌幅度超乎預期而得不償失。

這項政策除增加青年對住宅的需求外,也造成不同世代間與同代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首先,此政策會增加青年買房誘因,從而疊高房價。不過,這卻和政府下列兩個打房措施自相矛盾:7月1日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以及近日通過將非自用住宅房屋稅率最高上調至4.8%的「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

其次,此政策只補助年輕人,形同政府將由中、老年人所獲得的稅收移轉給年輕人。不過,由於補助金額和房價正相關,也因而愈有能力買高價房的高所得青年,獲得更多的補助。

對年輕人而言,宜思考未來房價走勢,再決定是否趁此政策利多來購房。欲購屋的青年,最多僅能申請房價八成房貸,因而此政府補貼1碼利率(0.25%)的政策,相當於每年最多補貼房貸申請人千分之二的房價。因此,欲購屋的青年,要權衡未來三年平均每年房價跌幅是否可能超過千分之二

從目前房價走勢來看,極可能出現此種跌幅。和去年的房價最高點相比較,今年6月初六都房價皆下跌,而跌幅分別為台北市5%、高雄市2.9%、台南市2.8%、桃園市1.1%、台中市0.2%以及新北市0.1%。另外,和去年第1季相比今年第1季六都房屋買賣移轉棟數皆下跌,而跌幅則介於16.6%至20.4%之間。出現這種價跌量縮的情形,顯示六都房價短期趨勢向下

近來台灣出口表現不佳,但央行仍面臨升息壓力,是未來房市不樂觀主因。首先,在新冠疫情逐漸緩解後,消費者大量減少對手機、平板及筆記型電腦的購買,導致從去年9月到今年5月為止,台灣的外銷訂單年增率出現連九黑。這也造成 GDP 年成長率的衰退幅度,由去年第4季的0.78%,擴大到今年第1季2.87%。出現此種經濟衰退趨勢不利於未來房價表現

其次,台灣近來以管制手段壓制通膨,造成央行未來時時面對升息壓力。全世界最近的房價下跌,是由美國聯準會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1月開始進入升息循環所帶動。迄今,全世界各大城市房價普遍皆已下跌一、二成。例如,南韓央行將基準利率由民國一一O年(2021年)6月的0.5%提高至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1月的3.5%導致房貸利率超過7%,從而使首爾今年房價去年平均下跌18.6%

台灣的房價並未如同南韓般下跌,是因央行將重貼現率去年年初1.125%,僅提高到今年3月1.875%。然而,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從民國一一O年(2021年)8月到今年5月,已連續22個月超過2%,這導致實質利率為負的情形,已由民國一一O年(2021年)2月一直延續至今年5月。又由於政府對民生物資如雞蛋、油、電的價格管制導致國內物價上漲壓力隱藏在政府債務或國營事業虧損。換言之,台灣的通膨問題遠比官方公布的數據嚴重。此人為壓抑因素,再加上明年碳費上路後,廠商勢必增加的生產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而短期內央行必須隨時準備升息。這對未來房價造成不利影響。

總之,政府補貼年輕人房貸利息政策立意良善。不過,年輕人宜考慮未來房價可能出現超乎預期下跌風險,因此,多多觀察房市變化,之後再進行買房決策,可能是較保險的作法。














聯合報黑白集/出口鼻青臉腫,誰之過?


2023-07-10 01:24  聯合報/ 黑白集
財政部7日公布上半年出口,五大出口市場同步下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七月七日這天,基隆四接環評環保署黑箱審議打劫,地方民眾譏為「基隆的七七事變」。同一天,台灣進出口貿易也發生「七七慘劇」。財政部當天公布我國六月進出口金額雙雙創下十四年來最大跌幅出口年減廿三點四%進口年減廿九點九%。如此鼻青臉腫的成績,令人心都涼了。

蔡英文自吹「經濟廿年來最好」言猶在耳,轉眼出口連十黑,跌到天都黑半邊。台灣首季經濟負成長三%,已是全球最糟,預料第二季只會更糟。這樣慘烈景象,官員都不必出來道個歉嗎?

賴清德剛提出「和平繁榮四大支柱」,但細看,每根支柱都是空心,看不出如何能撐起台灣的和平繁榮。僅看六月出口貿易,我國對陸港、美、日、歐洲、東協等五大出口市場全部衰退;其中美、日市場年減廿五%,東協年減廿七點六%。賴清德所提的支柱之一,是要跟民主夥伴建立更緊密的關係,請問:成效在哪裡?

蔡政府一上任即力推「新南向」,宣示要分散大陸市場。但七年過去,卻只換得新南向衰退兩成七,蔡總統滿意這成績嗎?人民滿意政府的作為嗎?可悲的是,經濟搞這麼糟,卻沒有任何官員覺得需要負責;原因是,經濟政策不過是政府兩岸對抗棋局中的一顆卒子罷了。如果人民不火大,經濟就活該被犧牲嗎?












聯合報社論/非核下的光電墳場島,總統參選人應表態


2023-07-10 02:26  聯合報/ 社論
近來越來越多光電棚架直接搭在城市平地,在棚架下進行商業行為,卻不像一般建築須守眾多規範,亂象叢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執政七年,環保議題已被棄置不顧;而為填補能源不足的坑洞,又不斷犧牲環境生態及國土綜合規畫。尤其政府以發展綠能為名,不顧環境正義,胡亂鬆綁土地開發,不僅欠缺國土開發視野和規範,更將犧牲台灣土地生態與住民未來

全球高喊降低碳排放,綠能原是必要能源路徑之一。但蔡政府欠缺周詳規畫就喊出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非核家園,並在這緊箍咒下做出各種能源配比。躁進限期非核,迫使其他能源配比不得不膨脹,無視台灣短期內能否承載,這是政府發展光電最基本問題

也是在這緊箍咒下,須用大片土地交換光電發展被單純數字化,跳過掌控土地最高使用原則的國土計畫法,逕由只為高層能源目標服務能源局處理光電對土地倫理、環境生態影響層面都遭漠視。這是為何台南七股等地魚塭布滿光電板,漁民多次抗議「光電滅漁」都無法阻止;屏東田地遭光電切割而荒廢,農民高喊「光電侵農」都被冷處理。能源局甚至列明光電種到東部賣電費率加碼,致使花蓮鳳林山林大片樹木遭粗暴砍伐,不顧森林創造碳權價值其實比光電多好幾倍。

當連國土計畫法都隻字未提與土地綁在一起的光電等綠能發展基本原則,使得縣市做國土計畫等無法源依據,難怪光電案場能如怪獸般吞噬埤塘、魚塭、溼地、農田、山林,與發展綠能護生態動機反諷脫勾,這是政府發展光電問題之二

同樣的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緊箍咒,更使能源局只求迅速發展光電不見規範,所擬光電景觀及生態環境審定原則空洞抽象未設量化限制。學者指出,除農地因種電遭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一般光電案場與周遭僅退縮一點五米,光電板也蓋好蓋滿不受覆蓋率規範龐大量體、光害、噪音等衝擊周遭生態與聚落生活甚鉅。這是政府發展光電問題之三

在這樣的緊箍咒下,光電發展無程序正義可言:能源局滿足非核期限所需光電量,先算出所需土地,再由各部會想方設法進貢台南七股漁民養得好好的魚塭,硬被編為不利耕作區;彰化大城近九成土地屬優良農業環境區,也逾八成正做農用,照樣農委會列為「低地力農地」,劃入「綠能發展區優先示範區

去年政府將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光電設置目標從前年的廿GW上調為卅一GW,遽增逾半,光電亂象更加速蔓延。眼見現行法規下可用地就要不夠,各部會再度忙著修法大開後門,內政部預告鬆綁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就是要把更多農林保安地納入綠能發展區」;經濟部農委會即將公告或鬆綁種電相關規定

更可怕的是,隨著政府去年同時提高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光電目標,學者估計台灣還得再割出約八個台北市大小土地光電亂象將更加慘烈。最近有八十位學者連署呼籲行政院應責成內政部等從國土計畫高度提出明確光電開發區位劃設原則與總量管理,否則光電恐將下一代的生存環境;但學者的呼籲,內政部充耳不聞。

近日「經濟學人」周報指出,全球綠能發展中,窮人將受重創:政府預算拿去支持減碳,排擠了窮人最需要的醫藥及教育等預算。在台灣,光電遊戲造福了業者,也為綠營政商打造出黑金新故鄉土地生態與農漁權益卻遭獻祭民主與正義也遭陪葬。台灣未來恐怕將成銀閃閃不見生機光電島,甚至因未做電板回收規畫,變成光電墳場之島

這就是政府要留給下一代的嗎?各總統參選人都應該表態了!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大學的下一步?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兩岸路線 侯柯賴誰最可行
◆  侯友宜不可「九二共識自助餐」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大學的下一步?
◆  綠能區土管鬆綁 國土浩劫
◆  民進黨開外役監方便門 爽了殺警犯
◆  外役監爽缺 便宜了貪汙、詐欺犯
◆  民意支持度與選舉得票率的距離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大學的下一步?


2023-07-10 04:00  聯合報/ 侯勝宗(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六月中旬,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公布了一一二學年度申請入學管道統一分發結果,報名分發率五十一點一八%,是近九年新低缺額逾一點六萬個,創歷年新高。其中有十一所私立大學缺額比率更大於五十%,大學正面臨極大的轉型、合併與退場壓力。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曾經參加過一場「如何建構台灣新高教生態體系」研討會,當時主辦單位特別以「如何畫出大學的新發展曲線」模擬案例,來激發各校代表討論,找出大學的下一步。

該案例是說明一家招生表現不錯的老牌私立大學在校務發展策略共識營中的對話場景。校長拋出「學校面對即將到來的少子化,招生與經營將日漸困難,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何?如何保持過往不錯的發展?」不同教學單位院長與行政主管紛紛表達各自的立場與意見,其中有不少的針鋒相對。

最後大學董事長總結了全校主管的意見,反問所有一級主管:「什麼是大學的發展?對不同單位、層級、對象來說,會不會有不同的內涵?有哪些共識?我們未來是要變優(能力成長)、變強(競爭力提升)、還是變大(規模擴充)?我們的發展極限在哪裡?唯有大家對發展定義有共同語言校務發展計畫才會是活的,才不會跟其他學校一樣。」

當天的案例討論過程,與會各校代表提出許多不同意見,結論大概綜整如下:

一、大學教育使命是神聖的,不可用單純的市場與競爭機制來衡量。二、如何定義大學的「發展」?變大或變強?這是根本的核心價值主張。三、目前外在的不利環境(如少子化)將逼著各校往特色化、在地化、國際化、產學合作或其他方向發展,故大學追求「唯一」(不可取代的特色)比「第一」(如大學評比)更重要。四、私立大學的財源與組織架構與國立大學大不相同,教師與職員的心態有著根本性的差異,不同組織結構與誘因系統會產生不同效果。五、私立大學有董事會,可能比較有效驅動組織效率與效能,但誰是國立大學真正的領導者與負責人呢?六、結構追隨策略大學發展方向與策略,會決定大學的結構設計資源配置;全台大學大都以教育部的政策方向為指標決定發展策略,這是最嚴重的問題。七、不同利害關係人需求與利益不同,校長與董事長應想辦法讓「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產生關聯性。八、組織內部溝通很重要,要有「由上而下」的政策指引,更要傾聽由下而上」的群體聲音;此外,不同院系、行政單位的橫向溝通也至為關鍵。九、多數大學太過以教授為中心,其實職員與行政同仁才是組織執行日常業務第一線人員。十、以「學生為中心」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但是誰是未來的「學生」在職學生、產業人士、社區居民、國際學生,大學需要更多的未來想像

上述意見雖然中肯,但要執行卻不容易。過去廿年來,為了爭取國家經費,每間大學都變得十分相像。如今台灣的上百所大學,像是一群大象,不只數量龐大,並且個個老態龍鍾,要大象學會跳新舞,不是簡單的工程!












兩岸路線 侯柯賴誰最可行


2023-07-10 04:02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兩岸路線已成為總統大選的核心議題。近日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公開承認符合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以此凝聚泛藍政治勢力。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則提出「四大和平支柱」,建立台灣威懾力、提升經濟安全、與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同時重申遵循蔡英文總統「維持現狀」主張,藉此緩和美國之「疑賴論」。凡此皆引發社會公共輿論討論。

關於如何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對上台執政的任何政黨皆屬第一要務。選舉過程中,侯友宜、柯文哲選擇「和中保台」路線及「和中友美」戰略,但賴清德持守「抗中保台」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

大陸政府宣稱不會因台灣不同政黨輪替執政,而在「一中原則」、「九二共識」退讓。觀諸三位參選人的兩岸論述各有其特色及局限性。

侯已較完整建構兩岸路線政策體系,宣稱遵循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界定兩岸「兩區」定位。公開表態尊馬奉行其兩岸路線,並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也反對蔡英文汙名化的九二共識,回歸「和中友美均衡戰略,以整合泛藍政黨及選民支持凸顯藍營兩岸政策優勢及兩岸治理能力

侯之兩岸論述,不僅強調兩岸民族情感認同凝聚,也提出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共生關係」。倡議「兩岸一家人」,具有拉攏深藍選民、鞏固基本盤作用,呼應大陸政府「兩岸一家親」的訴求。倡議「杯水論」界定中華民國與台灣為「共生關係」,「中華民國是我的國家,台灣是我的厝」已融為「命運共同體」。又倡議「四個堅持穩定兩岸」、「以對話取代對抗」、「要和平不要戰爭」,呼應台灣社會主流民意且助於緩和兩岸緊張形勢。在對等、尊嚴、友善前提下,重啟兩岸交流,讓兩岸更加穩定。

柯稱「九二共識」已存在,表示「尊重」並非「接受」。提出世界上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瞭解及尊重大陸對「九二共識」之堅持,以憲法回應大陸「一中原則」。推動兩岸城市交流,認同「兩岸一家親」理念,並提出「五個互相」、「一五新觀點」;同時拋出「重啟貨貿、服貿談判」與「恢復兩會機制」等議題。儘管柯兩岸論述及路線極為開放,然卻提「勿因釣魚台主權,致漁民不能捕魚」,又否認曾反對兩岸服貿協議,凸顯兩岸論述及路線前後矛盾不一。

賴宣稱遵循蔡英文兩岸路線,主張維持現狀。倡議「務實台獨」、「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互不隸屬論」;標籤化「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啟動名為「和平保台」實為抗中路線;訴求亡國感進行危機動員,汙名化藍白兩岸論述,嚴厲批判抹紅兩岸交流者。近日發布「四大和平支柱」,卻因欠缺核心關鍵的「九二共識」支柱,與「和平保台」目標相悖論。

柯、侯皆回應大陸倡議「兩岸一家親」理念,尤其是侯承認九二共識」,其兩岸路線最具可行性。無論是柯或侯當選,皆可重啟兩岸協商對話、恢復交流,跳脫戰爭武統威脅與外交壓制。然若賴當選,兩岸關係恐將惡化,難以維持和平穩定關係架構。










侯友宜不可「九二共識自助餐」


2023-07-10 04:02  聯合報/ 陳長文/海基會首任秘書長、台灣人、中國人、良制一國信仰者(台北市)


千呼萬喚始出來,侯友宜公開表態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也表示要延續核能、要裁撤 NCC、要恢復特偵組等等…;在代表國民黨參選新北市長五年後,侯友宜總算聲援國民黨的路線,筆者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者,是侯友宜的表態還了馬英九總統「兩岸同屬中華民國」一個公道,這會凝聚藍軍士氣,相信對侯友宜民調必有幫助;憂者,是侯友宜的改變沒有對「九二共識」必要的鋪陳,讓外界認為是因為民調落後,在金溥聰的建議下而不得不然,而因此會產生兩個疑惑:一、什麼是侯友宜的中心思想,二、侯友宜跟金溥聰,誰才是總統候選人?

侯友宜在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代表國民黨當選新北市長,但許多議題與國民黨若即若離,藍軍固然憤懣,久了也覺得,牛不喝水強按頭,若這是侯友宜內心的價值,也只能尊重,或許這就是侯友宜獨特之處

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韓國瑜提倡要重啟核四,當時侯友宜說這是「假議題」,核災防範及處理善後都非常困難,大家要面對無力應變核災無處貯存核廢料事實等等;現在侯友宜要改變立場不是不行,而是應該給外界一個說法,否則就只是為了民調為了選舉,會傷害到侯友宜的誠信與人設

同樣的,現在侯友宜表態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那就不能忽略九二共識文本中的「共謀國家統一」。對岸主張九二共識,也主張一國兩制,但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並沒有所謂「一國兩制九二共識」一說。

而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九二共識就是「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共謀國家統一」,這是迴避不了文本事實。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馬英九總統主張「不統、不獨、不武」,那是指他任期內不談判統一,但既然承認九二共識,就不可能拒絕「共謀統一」。

用年輕人的話講,侯友宜千萬不可「九二共識自助餐」,只想挑好回答的、有選票的來接受,這反而會失去年輕族群的信任;民進黨更不可能讓對手稱心如意,不去挑起「共謀統一」的話題。因此,要在「共謀統一」的框架下獲取台灣社會的信任,國民黨只有回歸蔣經國總統留下來的珍貴資產-「一國良制」。

只要統一的前提是兩岸人民各自同意,對台灣就不會是壞事,而對岸要爭取台灣人民的「自願」統一,就必須先在制度上做出改革(就好比我們也當然要不斷的改革),這也就是筆者倡議「良制一國」的真義。

先總統經國先生就「統一」的目標,最早提出「一國良制」的主張,期許兩岸各自實現民主、自由均富的成就,其謀慮之深遠,值得今天的我們省思。附帶一提的是,筆者也希望蔣萬安市長,能夠克紹箕裘承繼其祖父小蔣總統對兩岸和平統一的期盼。











綠能區土管鬆綁 國土浩劫


2023-07-10 04:00  聯合報/ 王瑞興/內政部地政司前主管科長(南投市)


蔡政府末期,當初競選政見一一跳票,發展綠能遠不如預期,竟大幅鬆綁「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企圖搶在一一四年五月一日全面實施國土計畫前,假綠能之名,與財團共謀行破壞國土保育之實。

維護生態環境。匡正過去破壞生態環境經濟掛帥政策確立生態保育及生活品質優先原則。」這段話出自民進黨黨綱基本綱領,如今何等諷刺!而民進黨政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透過修法破壞國土保育,也非首次。

扁政府時期,余政憲擔任內政部長,為讓六龜寶來溫泉違建合法化,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特案適用,但處理多年仍難解決。馬政府上任,發現嚴重破壞國土保育,更違反社會公平正義,而予以廢止。

此次於六月十六日預告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經濟部公告為「綠能發展區」的農牧、林業、養殖及國土保安用地,得容許設置再生能源設施,且不受六六○平方公尺限制。上開四種使用地總面積,依據內政部一一一年統計高達二四七萬三千餘公頃,占非都市土地總面積八成以上。換言之,只要農委會同意經濟部劃定綠能發展區」,可以遍布全台任何角落。尤其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將「農業政治學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別寄望該會合理管控上開土地。

回顧八十八年故總統李登輝獨斷開放農地自由買賣當時農委會主委彭作奎基於專業良知,不敢苟同而辭職。事後證明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圖利財團開發建築使用,及便利如立法院前院長蘇嘉全們興建豪華農舍,而炒高農地地價卻讓真農民無法取得農地。因此,一○七年公告施行的「全國國土計畫」指出農地早已呈現嚴重破碎情形,而且平均每年流失三千五百公頃以上,絕大多數為優良的農地。

此次鬆綁「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形同土地使用管制毫不設防,連廣大的林業及國土保安用地都可予取予求,其危害將千百倍於「蘇嘉全們」的豪華農舍。唯一能阻止的是,明年一月十三日總統大選投票,用選票下架民進黨!











民進黨開外役監方便門 爽了殺警犯


2023-07-10 04:00  聯合報/ 呂蓬仁/退休獄警(彰縣員林)


明德外役監逃犯殺警慘案還未及「對年」,就傳出九年前犯下夜店殺警案易寶宏移外役監安度刑期餘年。法務部是蓄意挑戰民眾觀感尺度,存心激起民怨?或認民進黨執政,我行我素汝奈吾何?關乎政權輪替的總統大選,及攸關重大政策法案的立委即將改選的時刻,執政者猶敢胡搞,再給執政機會,囂張跋扈嘴臉還得了。

法務部發聲明稿,指易姓受刑人早在台南殺警發生前,就獲准調武陵外役監執行;而外役監條例修正遴選要件排除殺警故意犯,去年九月行政院函送立法院審議就躺平睡覺,所以未完成立法。法務部之意是法規如此,他們萬般無奈。但形式規定非必得如此,那麼多罪名的受刑人供遴選,大可透過行政程序訂優先順序,篩選受刑人。殺人罪,尤其是殺警,罪大惡極,外役監服刑豈非應寧缺勿濫?

是哪個政黨修外役條例導致遴選浮濫,讓殺人重大犯罪可進外役監「享清福」?又是哪個政黨技術阻礙「校正回歸」原狀?人民健忘,受害家屬的傷痛卻刻骨銘心!

蔡英文跟民進黨出來講分明,想選總統的賴清德更該「踹共」。網紅館長陳之漢七月十六日將上凱道遊行,訴求司法正義、居住正義,國民黨與民眾黨總統參選人都將捧場,館長大哉問「這幾年大家過得好嗎」?「再四年你受得了嗎」?強調給自己一個改變台灣機會。

民進黨開外役監方便門,魔鬼凱撒也上天堂,星二代誤入歧途好似不少,這不是重點,不管滔天大禍,執政黨總等新聞冷卻,民怨風頭過了故態復萌,糟糕透頂也!











外役監爽缺 便宜了貪汙詐欺犯


2023-07-10 04:00  聯合報/ 季節/新黨輿情中心主任(台北市)


男子易寶宏民國一○三年(二○一四年)捲入殺警案,被判九年有期徒刑,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入監服刑,去年申請移到外役監服刑,近日被爆料揭露後,引發基層員警和社會上許多人士的抗議和質疑。

相對一般服刑者,在外役監的受刑人受到的管理相對寬鬆,免戴手銬腳鐐,且作業成績優良者,得許於例假日或紀念日返家探視。而且到外役監服刑的受刑人,每個月都可以縮短刑期,因此被許多犯案服刑者視為「爽缺」。然而這種「爽缺」的遴選結果,卻是有待商榷的。

因為不僅涉及殺警案者入選,以法務部矯正署八德外役監獄為例,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五月底在監受刑人人數為二七八人,其中罪名以貪汙治罪條例者六十七人,占廿四點一%最多;其次為詐欺罪者六十四人,占廿三%;兩者合計為占四十七點一%。

明德外役監部分,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四月底在監受刑人人數為三九九人,其中罪名以詐欺罪者一二九人,占卅二點三%最多;貪汙治罪條例者卅三人,占八點三%,兩者合計為占四十點六%。

自強外役監部分,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四月底止在監受刑人為三五一人,其中以詐欺罪一三五人占卅八點五%最多;其次為貪汙治罪條例廿九人占八點三%,兩者合計為占四十六點八%。

然而在一般監獄受刑人當中,詐欺罪只占了一成,貪汙治罪條例更只占了一%左右;在外役監,兩者卻可以占到如此高的比率,也難怪台灣會成為詐騙天堂!更難怪會有許多人質疑有錢有勢者(貪汙犯)縱使犯罪被關了,也有機會享受更好的待遇。

政府有必要進一步改革外役監遴選條件限制實際遴選過程,否則如果連象徵最後公平正義司法領域都出現這麼多讓人質疑的現象,那如何讓人民對國家有信心?又如何嚇阻遏制犯罪呢?













民意支持度選舉得票率的距離


2023-07-10 04:00  聯合報/ 鄭宗記/政大統計學系教授(台北市)


每到選舉,特定的機構或候選人會在關鍵時刻發布民調結果,但有些純為選戰策略性考量,目的不在提供客觀的選情觀察或預測透過刻意包裝之「科學、客觀的統計數據」,試圖帶風向的民調,影響民眾判斷;企圖操弄選舉、影響投票行為。這種極具目的性、操控式的民調以假亂真,破壞民調信任度,甚至擾亂選舉結果。

當選舉民調滿天飛,其可信度波及對統計科學正確理解。正如一八四八年英國保守黨政治家班傑明.迪斯雷利在糖稅法案辯論時曾說:「我總是非常懷疑統計數據,因為我非常茫然困惑地聽他們說話。我不會放棄自己的信念,也不能讓個人閱歷屈服於那些來源不明統計結果。」這是英式嘲諷的反語敘述,迪斯雷利想表達的是,這個社會需要更多、更好的統計分析,以便釐清、探究問題的真相,提升對議題相關知識的深刻瞭解。

選舉民調之有趣在於開票結束時即能見真章,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指某機構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曾做出她在高雄市長選舉支持度僅十九點四%,甚至最低為十三點四%,她最終獲得四十點一六%選票,說明該機構的民調偏誤超過廿%。以統計觀點說明,柯志恩支持度母體比率是四十點一六%,此值是謂母體參數,在開票完成前是未知的。樣本比例值母體比例值的差,即所謂估計偏誤。當固定樣本數,理論上可一直重複隨機抽樣,所得之樣本比例估計值及其偏誤皆具隨機性。統計抽樣分配在於充分瞭解樣本估計值母體參數間之隨機誤差分配性質,藉以衡量誤差發生可能性,以此建構推論母體特性區間估計與假設檢定理論基礎

選舉調查與投票結果有兩點差異:一為母體清冊,二為未表態者。民調界對調查清冊與母體一致性的討論已多所著墨,惜仍缺乏有效的解決之道。民調支持度與選舉得票率的差距,在於調查中的未表態者與選舉中未投票者計算差異。得票率的計算是「得票數÷總票數×100%」,總票數是指「有效票數」;亦即「未投票」者與「無效票」者皆未納入總票數之計算。

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高雄市長選舉,選舉人數是二,二八,二六三二(此為母體),投票數一,三三七,八一九,有效票一,三一八,七三三(此為計算得票支持率之母體),無效票九,○八六;投票率為五十八點六一%。柯志恩獲得五二九,六○七票,將其除以一,三一八,七三三,得票率是四十點一六%。一般調查結果皆是列出未表態者的比例,此未排除在支持度的計算(若是529,607/2,282,623=23.20%)。

存在進階統計插補方法可推估未表態者態度,但隨著社會氛圍轉變、支持者對各政黨處於水漲船高或時運不濟之際,其表態與否也會受影響。未表態的受訪者不等同於未投票者,表態者也不一定會去投票缺乏令人信服的有效分析,選舉民調之參考性,受未考量及不可控的影響因素甚多。即使是符合抽樣調查得到的民意支持度,與選舉得票率之距離,可能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投票率的理解實為正確調查候選人支持度的關鍵因素,其挑戰是投票結束的當下才知那些是有效票的投票者,這才是選舉調查所需的母體清冊,無怪乎選舉民調為何常常不準!



趙春山/請侯友宜體會 「我是不是我的我」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請侯友宜體會 「我是不是我的我」






趙春山/請侯友宜體會 「我是不是我的我」


2023-07-10 04:02  聯合報/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歐尼爾(Tip O'Neill)說過一句名言:「所有政治都是地方的」。雖然我學的是政治,但不是國內政治,因此沒有資格談選舉,也沒有興趣談它;但明年台灣的總統大選,讓我不想談,卻不得不談。因為,我確認選舉結果,不僅影響國民黨的存亡,而且會延伸到兩岸的和戰。

國民黨提出「三階段論」,從徵召參選人、黨內整合,到「非綠」聯合,但看來第一個階段就出了問題。陣前換將是兵家大忌,國民黨切勿有如此親痛仇快想法和舉動,應盡快鞏固「內部堡壘」。

首先,我曾建議侯友宜「改頭換面」;即須認真體會前總統李登輝生前常引用,日本近代哲學家西田幾多郎所說:「我是不是我的我」。即在我之外,還有一個更高的自我實現目標。侯目前兼有市長和總統參選人的雙重身分,如果不學會「變臉」的功夫,必然會陷入角色衝突困境

毛澤東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能那樣溫良恭儉讓」;但選舉不是革命,侯要團結內部,就必須放下身段廣結善緣;要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光靠「小刀」是不夠的。

其次,「理念結合同志」,論述當然很重要。但論述要看得見「牛肉」,不是空口說白話。而且要像列寧所說,運用「宣傳」和「鼓動」,把複雜文字簡單化,才能深入人心。舉例而言,處理九二共識爭議,不必在名詞上作文章,只要列舉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八年的大陸政策成果,拿來和七年後兩岸關係的現狀相比較就好了。

第三,我認為三個階段非獨立存在,彼此之間相互影響連帶關係。換言之,不能讓第二階段黨內整合,危害到第三階段的「非綠聯合,把「內部矛盾」變成「敵我矛盾」。因此,我不認為國民黨有人想用黨紀處分黨內同志和「非綠」人士接觸的做法是明智之舉,國民黨應爭取所有可以爭取的對象,甚至包括綠營人士在內。千萬不能把目前的「資產」,變成往後的「負債」。

最後,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台灣明年大選面臨的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中美是影響台灣政治發展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日前在華府與媒體進行圓桌談話時表示,美方支持台灣舉行自由公正選舉,既不會選邊站,也反對境外勢力干預;而我最近訪陸得到的印象,對岸涉台事務官員也持同樣的立場。

氣球事件」後,中美高層頻頻展開對話,目的是維持「鬥而不破」的常態。「台灣問題」必是雙方對話的重點,但因各持己見,結果就像季辛吉所說:「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儘管如此,為了避免台灣成為「破口」,造成擦槍走火的危險,中美會對台灣問題進行危機控管

進入後疫情時代,安全與經濟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課題,目前中美對話討論的「去風險不脫鉤」(de-riskingnot decoupling),就和這兩個重大課題有關。台灣受到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影響,不能忽視外部形勢變化

如果選前形成綠和「非綠」兩組對決的局面,我希望各自針對安全和經濟議題,提出讓民眾能夠做出選擇明確主張。否則,選舉的意義只能淪為「茶壺裡的風暴」,一場權力再分配遊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