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加速發展5G 翻轉產業結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5962/web/

◆  聯合報社論/迷霧般的改組,如何能「大破大立」?
◆  聯合報黑白集/內閣改組的「填充題」
◆  經濟日報社論/加速發展5G 翻轉產業結構








經濟日報社論/加速發展5G 翻轉產業結構


2019-01-15 02:1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民國108年(2019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11日於拉斯維加斯落幕,不意外的,5G成為此次活動中最受矚目的焦點。雖然許多通訊服務運營商對於5G的前景仍有疑慮,但生態系統內的供應鏈成員,不管是晶片、設備、小型基地台及伺服器等廠商,皆摩拳擦掌等待迎接市場的爆發。
在此同時,中國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在1月10日公布,今年大陸將在數個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5G網路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運行。下半年還將應用在5G手機、5G iPad等商業產品,以加速推進終端產業化進程和網路建設。而除了消費性市場領域,大陸還將加快5G技術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各個領域的應用。
事實上,不只中國大陸,美國、韓國及日本對於5G的推展都相當積極。美國在去年底已有幾個城市開始運行5G服務;韓國於去年6月釋照後,三大電信商SKT、KT和LG U+ 12月就開始部分地區5G信號的商用和傳播;日本則計畫趕在東京奧運前夕提供一般使用者的5G服務。這些廠商都是希望能夠儘早透過服務運轉,探索可能的商業模式以搶占商機。
相較各國的爭相加速發展,台灣在5G釋照上的進程相對落後。政府表示要等到全球技術標準相對明確以及終端設備成熟,才會推動頻譜釋出以及發放5G執照事宜,希望此舉能讓企業及民眾可以用更合理的價格享受到5G服務。
基本上,頻譜乃國家稀有資源,如何善用以創造人民最大福祉,當然是重要的考量。不過,產業發展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榮枯也是非常關鍵,如何及時掌握5G帶來的市場契機,尤其是其對產業典範轉移的影響,包括新的應用、新的服務及新的軟硬體商機,藉由應用服務的創新,翻轉原有台灣產業以硬體及代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也是政府應該積極考量的重點,應該有積極作為。
首先,我們建議政府儘速提出我國在5G產業發展及創新應用的願景、目標及發展藍圖,同時與產業利害關係者共同商議建立5G布建藍圖及網路部署時間表。以產業發展為例,除了終端設備外,在軟體及服務,甚至解決方案上,是否有更具企圖心的產業發展及全球市場拓展目標?而在創新應用上,哪些領域是國內產業的優勢項目?或者是在地社會問題需要解決的痛點?建議進一步釐清,以聚焦資源投入。
其次,在前述目標確認後,建議政府也應藉由研發投資抵減或者國產自主化鼓勵措施,協助產業投入虛擬化、軟體化的基站及網路解決方案,並鼓勵電信服務業者與軟硬體及系統整合業者合作,採用一定比例的國產化設備,開展新的應用創新服務,並以國際市場為拓展標的。而對於積極拓展國外市場的國家隊,給予全力支持及相對投資。
再者,建議成立相關的投資基金,對於在5G環境下進行相關產業創新應用與服務的新創事業,如遠距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及無人駕駛、智慧製造及物聯網等5G新興應用及場域實驗,提供融資、技術及法規上的協助,以測試各類新興應用。
最後,是頻譜的規劃與網路基礎建設。除了期許政府能夠加速釋照的進程之外,預定發放的28GHz及3.5GHz頻段,建議1GHz以下頻段也能納入考量範圍。而5G頻道因為牽涉國防部頻譜,建議能先整頓,一次性釋出乾淨頻譜,以發揮5G技術效益;而中低頻執照年限,因電信業者投資意願相對較低,擔心無法回收,也可考量從目前的15年放寬至20年或25年。至於高頻部分,由於目前應用技術及商業模式尚未完全確認,或可考量從目前15年縮短為五或十年。未來5G頻譜拍賣所得,也建議能規劃作為5G產業發展、業者部署網路之獎勵,以鼓勵電信服務廠商加速網路的布建。







聯合報黑白集/內閣改組的「填充題」


2019-01-15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由蘇貞昌(右)、陳其邁(左)領軍的新內閣,昨天上路,力拚有感施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下蘇上,內閣改組名單出爐,令人大吃一驚。吃驚的不是意外變動,而是「意外的沒什麼變動」。雖有少數「換將」,也充滿「懷舊」氣氛,連去年才因「卡管」不力下台的教育部潘文忠都回鍋,讓人跌破眼鏡。
如果把內閣改組比喻為答題,基本上應該是申論題:哪些職位該換,希望強化哪方面的施政表現,都有一番道理可談。改組也可以是是非題:哪些人表現不稱職,應該換別人上來,總有好壞之辨。當然也可以是選擇題:在眾多人選裡,選擇最適當的人,坐最適當的位子。
但這次的內閣改組,則活脫脫被當成「填充題」來答:除了填補原先留下的幾個部長空缺,被找來填補的,也不外乎「副手」、「選戰敗將」或「卸任的前官員」。換句話說,都是「賦閒者」。這些人去留之間,沒有成本和利害考量,純粹是找個蘿蔔填補先前留下的坑罷了。
內閣改組走到這步田地,也算前所未聞。落到這種窘境,其來有自:一是民進黨的人才庫本來就不豐盈,兩次執政都是耗損多於補充。二是組閣時間緊迫,要找到最佳組合確有難度。
在蔡總統不被看好連任的情況下,蘇內閣的壽命長則可能到明年五二○,短則可能只到大選結果揭曉;怎麼看,都只是「臨時打工」。憑此條件,要延攬到好人才不啻天方夜譚;因此只能靠回鍋、敗將來撐場面了。這個「填充內閣」的成效如何,應該很快就能見真章。








聯合報社論/迷霧般的改組,如何能「大破大立」?


2019-01-14 23:5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卸任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左起)與蔡英文總統、接任閣揆的蘇貞昌三人合影留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蘇貞昌內閣昨天正式走馬上任。以台灣的人情政治慣例,人們似乎應對新局給予道賀與期許;但看到蘇揆周末草草完成的內閣布局,外界卻很難說出宏圖大展、前途明亮之類的祝福。除了所謂的「敗選者聯盟」外,蘇內閣的人事絕大多數繼承了賴內閣的原班人馬,甚至連因「卡管案」求去的教育部長潘文忠都重新請回鍋。這樣一支缺乏新意的團隊,能拿出什麼不同政績,令人存疑。
賴清德堅辭閣揆時說,只有他離開,蔡總統才能「大破大立」。現在他如願離開,但接任的蘇貞昌採用的卻仍是他的原班老兵馬,九成以上閣員不變。如果民眾選後期待的是「大破大立」,蘇內閣卻選擇「賴規蘇隨」的現成路數,只求點到為止。連「破」都不想破,請問,這有什麼「大立」的希望?
民進黨或許會辯稱,蘇貞昌只有兩天可以組閣,這麼短的時間讓他很難從容布局人事,因此只能遵循穩定及經驗法則多用舊人。乍聽似乎言之成理,問題是,什麼因素導致蘇貞昌僅剩區區兩天的時間布局?賴清德十二月初即堅決表明辭意,蘇貞昌組閣的消息也在十二月下旬即有風聲,但蔡總統卻讓政府形勢拖在那裡,不進不退。諷刺的是,辭意已決的賴揆拖了五十天,接手的蘇揆卻只有兩天可以布局;這樣輕重緩急不分的更迭手法,不是在浪費國家的時間和能量嗎?
蘇內閣讓人感到新意不足,除了「敗選聯盟」之譏及多數閣員原封不動之外,最讓人訝異的,是把因管案下台的潘文忠又找回來重掌教育部。事實上,蘇揆前兩天已宣布教育部長將由科技部長陳良基轉任;而今為了安插自己的舊屬,他又把已經昭告天下的任命倒轉回去。如此毫無理路的安排,真是令人瞠目結舌。蔡英文請蘇貞昌組閣,外界批評是總統「囊中已空」,沒有人才可用;而蘇貞昌又讓潘文忠重出江湖,更顯示蘇揆亦是「囊中空空」,毫無變革更張的想法。
尤其讓人納悶的是,蔡政府卡管一年落幕,至今猶未交代原由,使是非真相宛如迷霧。而潘文忠在下台二七五天後東山再起,莫非是他因不願受賴揆指使卡管故憤而求去,今天則由蘇揆還他一個公道?如果是這麼悲壯高貴的情懷,蘇揆何以不公開褒揚,卻把謎團留給社會大眾?亦或者,蔡政府對葉俊榮放行管案仍有不滿,還要讓始作俑者的潘文忠繼續未竟之業?三任教長耗掉一年的卡管事件,如今再回到潘文忠的原點;如此沒完沒了的循環,正見證蔡政府的效率不彰,以及對國家虛弱的不以為意。
蔡總統上任兩年多,迄今已陸續任命了三名行政院長。首任閣揆林全擁有蔡英文的高度信任,卻因政治性格及手段較弱,而難獲綠營人士支持。第二任閣揆賴清德雖是民進黨內力挺的明日之星,卻因政治視野較窄及修養厚度不足,時有剛愎的演出。如今,蘇貞昌重作馮婦,其長處是擁有閣揆的實戰經驗及執行力強的稱譽,雖無法像林全那樣取得蔡英文全心全意的信任,至少不致像賴清德那樣執拗難以溝通。但蘇揆也有他的問題,他過度老派的政治意識,未必足以應對今天的現實;這點,從他參選新北市長時的演出即可見一斑。
無論如何,蘇貞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蔡總統不時撈過界對行政決策指指點點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行政尊嚴及內閣自主性,繼而培養出兩人從相互容忍到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蘇貞昌這次組閣,做得最多的布局其實只是「留人」,沒有提出什麼新面孔;他昨天卻還得意洋洋地宣稱「閣員都是我決定的」,未免暴露了自己底氣猶虛。在這種但求「不破」的心態下,要談「大立」,將純屬奢想。蔡英文若仍一意孤行,未來一年台灣政局要想止跌為升,恐怕希望不大。

【重磅快評】連張麗善都被罵了 分局長柯榮輝就忍忍吧

◆  【重磅快評】連張麗善都被罵了 分局長柯榮輝就忍忍吧
◆  【即時短評】不只消費管中閔 綠營何苦一直惹塵埃
◆  【即時短評】衝衝衝 蘇貞昌急行車別衝過頭
◆  【即時短評】臨別感言展高度 賴清德過去一年都在睡?

◆  【重磅快評】鄉民的「私刑正義」能讓家暴爸立馬認錯?
◆  【即時短評】元首層級卸任演說 賴清德展現2020的後勁
◆  【即時短評】黑箱不專業新故宮… 故宮5大問題很糾結
◆  【重磅快評】別再演內心小劇場 鄭麗君避不了的三大硬仗
◆  【即時短評】「有事我負責」的主委 為農業帶來春天?
◆  【即時短評】「有事我負責」的主委 為農業帶來春天?
◆  【重磅快評】邁蘇蔡回鍋體制 口譯哥任命更加苦澀
◆  【重磅快評】官府的「新故宮計畫」跟你無關?








【重磅快評】連張麗善都被罵了 分局長柯榮輝就忍忍吧


2019-01-15 16:22 聯合報  主筆室
行政院長蘇貞昌(前排左二)昨天就任後第一個公開行程是到桃園機場巡視非洲豬瘟防疫措施,痛責防檢局新竹分局長柯榮輝(右一)「做這麼久了,還不了解問題」 記者陳嘉寧/攝影

行政院長蘇貞昌上任三把火,首日行程衝衝衝,交接後下午即到桃園機場視察非洲豬瘟防疫,他一發現旅客手提行李抽檢率只有百分之卅,當場就痛責防檢局新竹分局長柯榮輝「做這麼久了,還不了解問題」,用十足的火氣打響蘇內閣第一砲。
蘇揆的情緒調整速度很快,他接著到桃園新屋畜牧場視察養豬廚餘作業流程,對桃園市府防疫作為簡直滿意的不得了,讚許簡報資料完整豐富,桃園市長鄭文燦當場提議「請蘇院長吃滷肉飯」,還讓嚴肅的防疫簡報還出現笑聲,本來蘇貞昌要進入養豬場參觀蒸煮設備,但因對桃園表現太滿意,後來以防疫安全為由,只站在遠遠的地方看一看就算交差了。
同一位行政院長,同樣看豬瘟防疫作業,在桃園機場及新屋養豬場竟是兩幅臉孔,先前嚴厲的長官瞬間秒變為和善慈祥的老人,對比實在太強烈了,民眾怎麼也忘不了那位臉孔滿是戒慎恐懼的分局長。
如果民眾記憶不差的話,上月十九日桃園機場同一個場景,當時蔡總統到防疫第一線,她也是聽取防檢局新竹分局長柯榮輝針對非洲豬瘟宣導、裁罰統計及檢疫偵測犬隊現況簡報,隨後並透過模擬旅客檢疫查緝及緝獲禁止輸入檢疫物之後續處理作業,實地瞭解旅客入境桃園國際機場的檢疫情形。
怪了, 同一位分局長的報告,同樣的內容,蔡總統並未疾言厲色,也未指責分局長不熟悉業務,一月十九日過後迄今二十多天,國內非洲豬瘟的疫情並未進一步升高,在同樣的人力、防疫能量之下,至少是穩住了局面,不知蘇院長的火氣何來?他飆罵官員當然有更上緊防疫發條的效果,但如果沒有增加防疫資源人力、優化作業流程的指示,這一頓脾氣發得有沒有道理,民眾自有評價。       
剛下台的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也曾對非洲豬瘟防疫發過飆,他曾在中央點名還沒有成立應變中心及訂定演習日期的縣市,這倒還好,但是他責怪率先禁用廚餘養豬的雲林縣就罵得沒什麼道理,中央動作慢反倒責罵地方「不要想到什麼做什麼,而影響整體防疫工作」,讓雲林受了委屈,不過,後來證明雲林的方向是對的,連中央也不得不調整趨同。
雲林和桃園都是養豬大縣,張麗善和鄭文燦在防疫作為都很盡心,張麗善積極快速反應反而惹得賴揆不開心而討罵,鄭文燦因躋身民進黨中生代領頭羊而獲得蘇揆慈眉善目,平平是百里侯,待遇真的差這麼大嗎?不過,連張縣長都被罵了,防檢局新竹分局長挨批也只能認了!   








【即時短評】不只消費管中閔 綠營何苦一直惹塵埃


2019-01-15 15:16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台大校長管中閔。 報系資料照

新內閣昨天上任,閣揆蘇貞昌將此內閣定位成「會做事、接地氣」,還說「讓人民感覺好才是王道」,但蘇貞昌上任前的促轉會因「去蔣」遭總統蔡英文打臉,口譯哥的任用方式也引發爭議,現在非政院管轄的蔡系監委也火上加油,在管中閔還沒坐穩台大校長位子又冒出彈劾案,想要接地氣的民進黨,為何一再惹塵埃?
促轉會在九合一大選前惹出「東廠」爭議,不但讓正、副主委下台,更成為民進黨敗選的原因之一。沒想到自己「身分」都遭到質疑的代理主委楊翠,卻在選後提出新台幣改版「去蔣」想法,再次挑動族群,逼得蔡英文直接打臉這類事不是總統或促轉會說了算,楊翠只好急忙強調尚無任何具體國幣改版的評估結果,顯然之前沒聽到蔡英文「沒有站在第一線領導,導致了社會更分裂」的檢討。
豬隊友還不只楊翠。外交部長吳釗燮重用自己的親信「口譯哥」趙怡翔,讓外交實務工作歷練不長的趙怡翔,擔任我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吳釗燮強調,趙怡翔能力、資歷非常勝任還說超過21萬的薪水完全依照規定領,更透露原本還考慮要趙怡翔出任駐美副代表。回想過去民進黨從上到下傾力吹捧吳音寧,選後又把吳音寧當敗選箭靶,吳釗燮看來有點健忘。
在教育部前部長葉俊榮做出同意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的決定後,讓獨派對蔡英文十分不諒解,一度上演逼宮戲碼,所幸習近平隔海神救援,好不容易讓蔡的聲勢止跌反彈,也還給台大校園清靜。但沒想到監察院卻接力發功,又拿管中閔做文章,綠委也加碼演出,感覺就是見不得新閣揆想要把焦點移到施政拚成績,隔著忠孝東路繼續放火。
再次回到行政院的蘇貞昌,強調自己會把握第二次經驗,要把人民的不滿在野的期待盡力做好,但如果綠營在行政、監察、立法三院的隊友們,仍然沒有體認民眾心中真正的期待,繼續玩恣意濫權的遊戲,恐怕是沒聽到蘇貞昌「讓人民感覺好才是王道」的殷殷期盼








【即時短評】衝衝衝 蘇貞昌急行車別衝過頭


019-01-15 12:44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即時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右)指直播時代,「耐性大概十秒而已」,施政說明要直白、秒懂;副院長陳其邁(左)也說,善用網路工具更重要。 報系資料照 聯合報 記者林伯東/攝影


去年蘇貞昌違背與神明的誓約,替民進黨接下新北市這一棒,卯足全力參選一場幾乎從開始就注定失敗的選舉。從前的台北縣長再度出馬,當年的縣民變市民,沒忘了縣長,只是記得也翻轉不了選情,然而蘇扎扎實實打出一場受人肯定的選戰,輸也輸的漂亮,中間成功運用更活潑、年輕的方式呈現政策,傳統拜票行程更塞的滿滿滿,讓其他縣市的綠營候選人望塵莫及。71歲的蘇貞昌是當真「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就算最後失敗,大輸近30萬票,蘇貞昌也沒有放棄,更努力拜票,顯示一代政治人的風範-當戰不畏戰、敗也敗得有風度,為他贏得接下來的政治能量,得以在民進黨敗選的危機時刻接任行政院長,不怕外界說閒話。
如今交接結束,蘇貞昌除了延續在選戰中打下基礎的網路經驗,第一天就無縫接軌,殺到最前線,親至桃園機場,視察防堵非洲豬瘟檢疫作為,要表現出親力親為的形象,深知讓民眾有感,見面三分情,怎麼說先讓大家見得到人,甚至在臨時院會中說得明白:「我會多去走,哪些需要我去走,需要我去走比較好的,我一定劍及履及,親自站到第一線。」
行政院第一天就確立,副院長陳其邁、秘書長李孟諺主內,蘇院長主外的基調,但挑戰接下來才要開始。畢竟行政院不比選戰,選舉可以拜託,可以鞠躬,可以搏感情,反正選民投不投票,看重誠意,心誠可能就靈,但過來人的蘇貞昌不會不知,閣揆是消耗品,每句話都可能失足,每一天都是檢驗。選舉是占據過半人的心就好,院長若只求過半支持,那是壓根不及格。
現在蘇貞昌要繼續在院外衝衝衝,要當政院形象大使,必須要與陳其邁建立十足的默契,更要對他有十足信心,沒有嫌隙,否則接下來政策一有爭議,所有矛頭都將指向蘇,要是危機處理不當,蘇貞昌當下又因外務過多而把政策說不清楚,蘇在選舉中所累積的政治能量極可能毀於一旦。
與陳其邁的磨合是關鍵,而與新的團隊合作也要磨合期,尤其行政院體系之龐大,非選舉團隊可比擬,太多時候指令下達,半天見不到成效,其中對內的溝通協調,與轉圜,都是以執行力著稱的蘇貞昌必須有所警惕的。最後,蘇貞昌對下要有耐心,對上還有蔡英文總統必須回報,兩人是否能相互包容,忘記過去,不至於演變為兩個太陽,亦是蘇要學習解決的課題。
呼應蘇貞昌的口號「衝、衝、衝」,由蘇所掌的行政院是一列急行列車,可以是排除萬難,衝破一切阻礙,也可能撞入牆堵,成災難式的煙火秀,全看列車長蘇貞昌未來如何運籌帷幄。








【即時短評】臨別感言展高度 賴清德過去一年都在睡?


2019-01-15 11:56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 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在告別演說中展現擔任國家元首的高度,提出「憲政改革」、「政黨以國家利益至上」、「團結面對中國」三點建議。只不過在一年三個月的行政院長任期內,享有政治高度的賴清德對他看的國家三困境完全沒有施力,卸任時才看似語重心長為民國109年(2020)大選做自我介紹,是打嘴砲,還是暗指責任是那個想站到第一線的人?
賴清德認為,國會議員應考慮兼任內閣首長,才能減少立法與行政落差,讓民意接軌、接地氣,提高行政效率。不過在賴清德擔任閣揆的任內,其實曾同時有5位閣員是由立委轉任,其中環保署長李應元被點名要為敗選負責而下台,看來問題恐怕不是立委部長接不接地氣,而是閣揆強壓在部長身上的政治決策。
此外,如果要讓國會議員兼任內閣首長的先決條件就是要修憲,但依照目前的修憲門檻,3/4立委出席並有3/4出席立委同意,最後還要全國1/2選民的公投同意,難度極高。因此過去就算有部分藍委也提出類似的概念,但依照目前立委的政黨比例,如果不由民進黨發動,根本不可能,賴清德過去一年可做過嘗試?
賴清德也主張台灣政黨應建立「國家利益為優先」的政黨文化,不該執政時想推的政策,變成在野就反對。不過賴清德的敗選檢討似乎做的不夠徹底,除了在野愛操作民粹議題,包含配套不足強修公投法造成的公投亂象,沒有可行能源政策就推動的非核家園,套句陳水扁的話,「現在我當上總統,算我好運,不然怎麼樣?」賴內閣有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不把綠委當橡皮圖章嗎?
賴清德也要台灣要團結「共同面對中國」,台灣各政黨不應再對「九二共識」存幻想,兩岸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賴清德話說得容易,但賴清德過去一句「務實台獨工作者」,換來的只是解放軍在福建軍演。加上民進黨政府樂於當川普的棋子,激化台海情勢,就是不見賴清德在位時的民進黨政府,除了獲得民進黨選舉利益之外給台灣帶來的好處。
賴清德拉高角度的臨別感演說內容,留下「未完待續」的伏筆,也替自己在2020總統大選中留下無窮想像。不過曾說自己離去才能讓蔡英文大破大立的賴清德,先是把自己喻為改革的大石頭,現在又自曝站在舞台上時的一事無成,要如何讓人相信,就算讓賴清德在2020站上高峰,能展現後勁。

聯合筆記/網路世界駭客無所不在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5962/web/

◆  家庭悲劇、基層怨言 長照2.0別再滾動了
◆  不插鼻胃管 「無管人生」的哀與愁
◆  聯合筆記/網路世界駭客無所不在
◆  衝邁網紅化 施政別「撿到槍」
◆  公審施暴 防治家暴的迷思
◆  司法若公正 私刑無由生
◆  綠電躉售機制/日「以核砍綠」 台該如何「以核養綠」?
◆  漫畫/新內閣,聽誰的?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網路世界駭客無所不在


2019-01-15 00:27 聯合報  蕭白雪
台灣高鐵去年底報案,指手機購票系統遭駭客入侵,台北市調處舉行記者會,說明駭客竄改資料過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一名駭客輕而易舉以行動凸顯高鐵購票系統APP的漏洞。德國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總理梅克爾等近千位名人隱私也遭駭客曝光,在社交媒體上快速流傳,讓德國內政部長忍不住說出:在網路上不存在絕對的安全
被控駭入高鐵的台灣年輕駭客,強調只是要凸顯系統的漏洞,加上沒有獲利,檢方訊後讓他交保。
德國執法單位後來抓到上網竊取梅克爾等名人資料、並公布在網路上的年輕人,年紀只有廿歲,沒有受過專業的資訊訓練或驚人學歷,靠著自學就讓德國政壇大地震
德國年輕駭客被捕後,同樣詳細說明如何利用資安漏洞,竊取政府官員等名人的隱私資訊,從電話號碼、銀行帳戶、手機上照片、社交媒體上私密對話等,幾乎都可輕易取得、並立即上傳到社群、快速傳播,經過重重訊問後,同樣也獲檢察官釋放。
根據德國媒體的報導,當初梅克爾等政界名人隱私資料在網路上曝光後,德國曾向美國情報單位尋求協助,並希望美國政府能對社交媒體推特施壓,關閉載有相關連結的帳號。駭客入侵竊取資料,加上社群傳播的雙重效果,影響之鉅,更甚以往。
德國近年來屢屢發生駭客鎖定政黨、政治人物作為攻擊目標事件,基民黨、社民黨的相關智庫都曾經受害;此次名人資料被公布事件延燒約一個月後,終於逮捕涉嫌的年輕駭客,相關單位頻遭檢討為何警覺性低,德國內政部也在研擬相關修法,盼能提高網路安全,甚至要求人人要有網路安全危機意識。
英國一名卅歲的駭客,不僅曾駭入、攻擊多家國際大型企業,更曾讓非洲賴比瑞亞的全國網路癱瘓,雖然遭到法院判刑,但沒有人敢保證,短短刑期結束後,這名駭客未來不會再有驚人作為。
網路時代裡,駭客無所不在,越來越多政府跟大企業成為攻擊目標,有些國家更積極培養駭客、專門攻擊敵對勢力或競爭對手,駭客與資安之戰,早已成為各國都不得不重視的國安問題。






司法若公正 私刑無由生


2019-01-15 00:19 聯合報  蔡光庭/澳洲聯邦政府公務員(澳洲雪梨)
自稱因為酒後情緒失控,只因肉圓忘了加辣椒,便暴怒對妻兒動粗的施暴男,出面公開道歉。 記者林昭彰/攝影

近日肉圓男私刑事件成為新聞焦點,或多或少也反映出一般民眾對於國內司法上長期的「證據採認恐龍」與「量刑尺度休閒化」的反彈及不滿。
當做壞事的人不必受法律公平懲處,而無辜民眾的權利卻不受法律合理保障時,請問司法、法律存在的意義與功能又是什麼呢?現在還活著的加害者的人權,已遠遠比被他們殺害的受害者權利要高出太多了。所以,現今的司法是在間接鼓勵犯罪?還是在暗示民眾自行動用私刑解決目前法律所給不出的正義?
人民願意把司法的判決權交出來讓國家執行,就是植基於人民對於國家的信任,相信國家對於人民之間的紛爭會做出公平且合情合理的判決。
法官能擁有如此的生殺大權,並非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受全民託付才產生的。因此,當國家司法做出的判決嚴重違背大多數人民的基本認知與道德判斷,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的由少數既得利益者與上層階級所把持與操弄時,人民應當有權要求立即修正不當法條,或者就請國家把司法裁量權還給人民
法治若能落實,人權自有保障;司法若能公正,私刑無由而生

林中斌/川普逆勢頓增 剋星華倫入場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林中斌/川普逆勢頓增 剋星華倫入場
◆  嚴震生/See you later translator

◆  王健壯/辣台妹在路上撿到一把槍
◆  盛治仁/在工作中找到熱情
◆  沈呂巡/美國慢半拍,口譯哥作啥?
◆  馬凱/何不試一下完美的消費券?
◆  趙春山/當那道紙門被戳穿的時候
◆  薛承泰/管爺策馬入椰林或叢林?

◆  謝哲青/失去的信任,要怎麼找回來?
◆  梁啟源/離岸風電躉購價格可以這麼訂
◆  方祖涵/球場開創的城市新局
◆  黃介正/人民善意為兩岸關係之本
◆  范疇/美中文明對撞下的台灣角色
◆  劉維公/年度設計公司得獎者:谷歌








林中斌/川普逆勢頓增 剋星華倫入場


2019-01-15 00:09 聯合報  林中斌(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民主黨參議員華倫。 (美聯社資料照)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將屆兩年。雖爭議不斷,但無損其賴以當選及可能連任的民調支持度。自上月十六日至一月三日九次民調平均為四十二趴,與一六年十一月當選時數字同(Realclearpolitics)。
然而近來不利他狀況密集爆發,為他原先看好的前景遮上烏雲。例如:
●重臣離職:川普打破歷任總統紀錄,就任兩年內,撤換或流失六十五趴政府最重要的六十五位A團隊官員。最矚目的是備受尊重的國防部長馬提斯求去,至一月六日止,已帶動三位國防部高官辭職。原副總統幕僚長Nick Ayers,是川普上月下旬宣布的新總統幕僚長,以接任被川普撤換的凱利上將。Ayers次日便公開回絕。
●眾院失守:原為川普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其主導權於十一月期中選舉為在野民主黨所奪。後者不同意川普撥款建美墨邊境圍牆,川普關閉聯邦政府以要脅。至一月十二日,已停擺廿二天,打破歷史紀錄眾院有權發動彈劾總統,民主黨力尋把柄,不會放過。雖難達陣,但今後兩年將不斷纏擾川普。
●通俄門進逼:川普一六年大選是否非法的獲得俄羅斯協助打擊對手希拉蕊.柯林頓?負責調查的美國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前FBI局長穆勒至今已獲得八位有關人士認罪,包括川普國安會顧問Michael Flynn,他的競選經理Paul Manafort,以及他的律師Michael Cohen。Manafort下月將判刑,Cohen將赴國會作證。一旦至今仍保持緘默的穆勒發言,對川普威脅不可小覷。
●基金會關門:川普基金會」為川普設立由其子女經營。上月中,紐約法官起訴它諸多違法運作事件。它已關門,但是案子未了,是未爆彈。
經濟隱憂:上月,美國股市遭遇民國20年(一九三一年)來最大的十二月跌幅。美國歷史上第二長的經濟復甦在去年十月開始有減緩的跡象。十一月三日Economist雜誌稱川普減稅刺激經濟的效用已開始消退。十一月中,通用公司宣布關閉五個汽車廠。去年美國宣布破產農場共八十四家,高於金融海嘯之後高峰。一年多後若經濟明顯下滑,不利川普連任。
近幾月,滾滾而來的諸多逆勢雖尚未減損川普的支持度,但它們一旦發酵,情況難料。何況,上月底,清潔工的女兒,曾任哈佛大學教授的麻州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宣布代表民主黨投入大選
相對於億萬富豪、靠父親錢財起家的川普,窮苦出身,單親媽媽,致力於打擊社會不公、保護弱勢族群的華倫,更能吸引川普的基本盤支持者。他們是金融危機之後,國家拯救大企業卻置失業又付不出房貸者於不顧的受害者,也是卅年來美國貧富不均超過其他西方國家的犧牲者。
華倫辯才無礙、魅力四射、形象清新,正是惡言不斷、多方樹敵、弊案纏身川普的剋星。
民國105年(一六年)大選,華倫只為制度不公而大聲疾呼,從未參選大位。之後,被認為已出局。但敗選的民主黨黯淡無光,只反川普,而無建言。華倫不同,一向政綱明確,八年前曾落實成立消費者財務保護局
放眼民國109年(二○年)大選,川普聲勢或已臻頂。而華倫正蓄勢攀登美國首位女總統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