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經濟/突破兩框架 打造南向雁行中隊

.聯合報社論..從預算看台灣「失竊的繁榮」
.聯合報黑白集.拆門檻,救形象
.經濟日報社論.突破兩框架 打造南向雁行中隊








經濟/突破兩框架 打造南向雁行中隊


2017-01-18 02:4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南向政策規劃受到政治現實的影響及自視過高的框限,一直無法有所突破。圖為立委日前發起的「新南向國會交流促進會」。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屠惠剛/攝影


在兩岸客觀的政治現實及台灣執政黨更迭的過程中,南向政策一直是政府和企業連踩了20多年未癒的痛腳。摒除歷任執政者難脫政治考量,導致資源配置無效率不說,南向政策皆根植於居高臨下的兩大錯誤發展策略,一味地向東協強迫推銷台灣「自認為有優勢」的產品、經商模式及文化,最後收割到的果實貧乏,自是必然。
第一個錯誤的發展策略,即是僵化地認為複製台灣經驗便可在東協吃得開。管理學的策略行銷理論將一國產業或企業對外擴展策略大分為二:一個是台灣最熟悉的「由內向外型」(inside-out),即是深耕內部既有資源與能力的優勢,並使其長期持續,以利產業或企業向外擴張;另一種是「從外向內型」(outside-in),先分析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後,再評估產業或企業本身的優劣勢,據以建構競爭策略。這兩種不同策略適用的情境有別,前者較適合相對穩定的經商環境,後者較適用於快速變化的市場。
因此,鑑於東協各國文化樣貌多元、政經發展進程不一,美國著名行銷學教授科特勒及其研究夥伴(P. Kotler、H. Kartajaya&H. D. Huan)於《思考新東協》(Think New ASEAN)一書便直言,由於東協商業環境不斷變化,企業或國家產業在該地經商應採行「從外向內型」策略為宜。
然而,台灣的南向政策論述不只反其道而行,偏重「由內向外型」策略,更逕自將東協市場視為自家內需市場的延伸,忽視當地市場的文化差異性及經商環境發展趨勢。我們總是強調從目前台灣主力發展的五大創新產業切入,如輔導當地建置ETC電子收費、輸出智慧醫療與智慧校園等物聯網系統,或意圖利用跨境電商搭配實體通路,拓銷台灣優質平價消費商品,或者是將台灣擁有龐大新住民視為經營當地市場的「利器」,而非鼓勵企業積極認識和了解東南亞文化與在地特色。
事實上,1967年東協成立以來,在跨國企業紛紛進駐後,當地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日益提高,即便如今台灣廠商在產品的技術、生產成本與品質尚能優於在地廠商,卻未必能力敵來自跨國企業的競爭,與中國廠商的挑戰,足見台灣南向政策由內向外的策略思維偏誤有多大。遑論如三星等重量級對手早已認知尊重當地市場及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熟稔地利用打造品牌效應及提供適合當地社會發展與民情的在地化產品(如冰箱RT38),攫取「揪感心」做法帶來的高市占率。
第二個錯誤的發展策略,則是狹隘地解讀和看待雁行(flying geese)理論,且忽視技術以外影響產業環境變化的因子。誠然,1935年日本經濟學者赤松要(K. Akamatsu)提出的雁行理論,指出產業發展通常由技術領先的國家當領頭雁,之後當生產要素成本發生變化時,便把技術或產業自領頭雁轉移到後排雁群國,並將產品生產轉移到更落後的國家。早年亞洲市場僅有由日本領頭的雁群,之後隨著中國、韓國、印度等經濟勢力崛起,並於現今的東協形成如日本、中國、韓國、南亞等各雁行中隊。
在有為者亦若是的前提上,台灣歷任執政者多希望利用自身產業與技術優勢,打造一個南向政策的台灣雁行中隊。問題是該中隊要成功飛行,領頭雁只懂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發揮影響力才行。可惜的是,受到政治現實的影響及自視過高的框限,台灣一直無法在技術以外的面向有所突破,南向的雁行中隊遲遲未成軍,只能靠個別企業以孤雁之姿在客場中單打獨鬥,面對來自東協當地、跨國企業的市場競爭,抑或其他FTA締約國夾殺,發展成果當然不夠亮麗。
要言之,若台灣南向政策規劃不擺脫前述兩大錯誤的發展策略思維,政府單位做再多、再厚的政策論述報告,也是徒勞無功,難見政策成效。

聯合/拆門檻,救形象


2017-01-18 02:4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圖為國民黨中央黨部大門。 聯合報資料照片


這次國民黨熱熱鬧鬧,有五人表態要參選黨主席。但問題馬上來了:每人依規定要繳交近萬黨員連署,耗時費神又不知目的何在。已經精疲力竭的國民黨,還要把力氣浪費在這種事情上嗎?
郝龍斌率先提議取消主席選舉的連署門檻,吳敦義和詹啟賢也都跟進呼應;但他們都語帶保留,認為這次選舉「來不及」。除非這是個沒有迫切感的政黨,否則,拆掉一個爛門檻,還要等良辰吉日嗎?
根據國民黨主席選舉辦法,參選主席最大的障礙,還不是要繳三%「有效黨員」的連署,而是必須具備「中評委」或「中央委員」資歷。八十八萬黨員僅四分之一繳了費,誰知道誰是不是「有效」?而且,參選得交兩百萬元「作業費」,彷彿票是金子打的。
當初設置這些門檻,主要在防止「閒雜人等」攪和,以維持堂堂主席選舉的莊嚴。問題是,規定愈繁複,排他性就愈強,技術操作的空間就愈大,清新臉孔出頭的機會就愈小。試想,中評委及中央委員的門檻一擋,中生代及新生代幾皆被阻在門外,哪還有戲唱?也難怪,韓國瑜自嘲,他六十歲參選,竟然還是「最年輕」。
如果要展現新的民主氣象,國民黨必須先把這些自縛手腳的條條框框拆掉,除了讓深宅大院的腐氣消散,也讓黨內新生代看得到未來,更讓外界看到國民黨再生的決心。
脖子上正架著討黨產的鍘刀,國民黨若還有閒情慢慢數連署書,那真是再荒謬不過。

聯合/從預算看台灣「失竊的繁榮」


2017-01-18 02: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10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在立院進行最後的攻防。 中央社

中央政府總預算正在立院進行最後的攻防,年金改革也因有人絕食而跨入激烈抗爭階段。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其實彼此牽動,且互為因果。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經濟發展預算廿多年來節節衰退,占總預算的比重竟由兩成五跌到一成四,在六大項目中跌到第五。相對的,政府的社福支出則步步上升,從廿年前的一成五攀高到如今的兩成四,高居首位。亦即,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歲出比重,廿年來正好互相易位。這樣的發展,其實恰恰說明了我國年金危機的癥結所在:經濟成長的電池耗光,當然沒有能量再撐起昔日的年金承諾。
近年來,政府不斷高呼年金破產,其理由都在強調人口老化,領的人多、繳的人少,公教族群所得替代率過高,十八趴補貼吃掉太多預算云云,將責任全都歸咎軍公教退休人員。朝野政黨都避而不談的是,台灣的經濟為何停滯不前?當年樂觀看待的年金前景,為何今日無法兌現?政府廿多年來不斷揮霍、追加社福支出,為何到頭來仍無法免於淪為M型社會?
一般民眾或許以為,政府總預算猶如天文數字,不是升斗小民所能窺其究竟。但若不打開這本數字天書,你就無法明白台灣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往昔燦爛的經濟光采全都褪色到此地步。
回看一九九六年,這是全民健保開辦的次年,我國社福支出不過一千四百億元,占總預算的十五%。其後,因為政治人物的巧立名目及競相加碼,老農津貼、敬老津貼、生育津貼等各種「福利」傾巢而出,短短廿年間,社福支出增加了三千億元。以去年為例,社福支出高達四六七一億元,占總預算的廿三.九%,高居首位。其次是教科文預算四一五四億,占廿.八%;第三名是退休撫卹預算三四二四億,占十七.一%;第四名是國防預算三一○二億,占十五.五%。然後,第五名才是經濟發展預算二六七八億,跌到僅十三.四%,多麼卑微!
台灣在八○年代從全力發展經濟轉而注重環保及社會福利,當然是正確的調整:在經濟起飛的順風下,一方面兼顧環境的永續經營,一方面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才能打造一個更均衡而穩固的社會。問題是,「社會福利」的大帽子很快就遭到政治人物濫用,每遇選舉必定有人濫開支票,對手隨即跟進加碼。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錢坑法案充斥,國家財政遭竭澤而漁,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則被拋在腦後。
廿年的變化,是不知不覺的「溫水煮青蛙」,大家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台灣正向「均富」社會邁進。等到發現情勢失控,卻為時已晚,我們已來到「均貧」的懸崖邊緣。事實上,社福支出的增加如果是理性、節制地推進,就不必以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不必一窩蜂地搶發各種津貼,不必無理地詛咒或杯葛各種發展建設,經建預算就不致落到吊車尾甚至遭到漠視的地步。
這次年金改革,政府大剌剌地指責軍公教為既得利益者,必欲對他們動刀,還假惺惺地宣稱會對弱勢者手下留情。這種態度,完全缺乏自我反省,更絲毫未意識到朝野政黨在三次政黨輪替中如何聯手扼殺了台灣經濟,竊取了台灣的繁榮。事實上,今天台灣的平均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年輕世代陷於廿二K的窮忙境地,仔細尋思,都與政府漠視經濟發展、讓經發預算一路倒退至谷底有關。君不見,當今社會,「經濟」、「投資」、「開發」等名詞幾乎都已變成髒字眼,則經濟衰退,年金不支,是誰令致之?
台灣失竊的繁榮,正是夸夸其談的政府一手造成。民眾別以為主政者會反省,這幾天正在吵的區里長發放年終獎金、高中職畢業生先就業每月送一萬補助,都說明政府還在撒錢!

去梯言/公親乎?事主乎?

.硬脫歐…英國產業革命3.0
.一中喊價 川普的大陰謀…
.台韓關係正要靠觀光交流…
.考招改革/請少一分競搶學生的算計
.去梯言/公親乎?事主乎?
.面對年改 政府應信守信賴保護原則
.高麗菜、香蕉…又搶種芭樂 等著價崩吧
.帶去戶外走走 孩子不迷「網」










去梯言/公親乎?事主乎?


2017-01-18 02:59 聯合報  公孫策

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在機上談到一例一休,說「政府公親變事主」,引起爭議。 中央社


蔡總統出訪專機上,媒體記者對總統說「我們真的要一例一休」,總統對記者說「不必跟我說,去跟你們老闆說啊……政府公親變事主。」
聽此言的第一感:推託之言
明朝時,江蘇鬧蝗災。泰興縣令起初自誇「本縣無蝗」,後來蝗蟲入境,縣令下了一道「捕蝗檄」:蝗蟲都是從鄰縣如皋飛來,請如皋縣嚴捕,勿令侵犯本縣。如皋縣令收到檄文,回函:蝗蟲並非本縣原產,但既然自本縣飛去,仍請貴縣緝捕押回。縣官如此一推二託,當然於事無補—政府認為「不是我的事」,只會苦了老百姓而已。
隨之而起的第二感:公親怎麼變成事主的
公親是排解爭端的人,而公親變事主最常見的原因是「公親不公」,至少有一方因為不平,反而與排解者起爭端。但「一例一休」卻是另一種情況:政府想要在勞資兩面討好,卻不能推出雙方都接受的方案,因此在兩端之間搖擺,方案改過來又改回去,現在勞資雙方都對政府不高興。
再深入思考,發現政府其實不是「公親」,而是「亂源」,因為本來沒事(至少沒有爭端),都因勞動部的方案倉促出檯在先,又處理無方在後,才演變為今天的局面。於是有了第三感:政府「想太多、管太多」才是當前一大問題
上周一場尾牙宴上,話題轉到經濟。一位朋友說,去年全年稅收較前年大幅成長,政府預算編列卻太保守,應大幅提高公共建設投資。但是另一位朋友持相反意見,「千萬不可,凡是政府執行的,品質都不行,稅收超收,不如退稅,提昇民間的動能。」
春秋時,齊桓公出遊,遇到一位飢寒老者。命人賜他食物,老者說:「願國君賜全國的飢者。」命人賜他衣服,老者說:「願國君賜全國的寒者。」齊桓公說:「寡人的倉廩和府庫哪有能力照顧全國的飢寒者呢?」老者說:「國君只要不剝奪農民耕種的時間,國人就有餘食了;國君只要不干擾農家養蠶的時間,國人就都有衣穿了。」
這個故事正可供蔡總統深思:政府只要不干擾人民生產/休假的時間就好了,實在不必硬性規定。如果照總統說的,勞工反正得「自己去跟老闆說」,那豈不是「原本沒事,偏要多事」,結果同時惹翻了生產者跟經營者,社會戾氣升高,生產效率下降,還說自己不是「事主」,執迷不悟嗎?

硬脫歐…英國產業革命3.0


2017-01-18 03:19 聯合報  羅至美/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台北市)

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將對英國經濟帶來劇烈的變動風險。 路透


猜測了大半年,英國首相梅伊的脫歐策略終於正式揭曉,答案是:硬脫歐。「硬脫歐」對英國、對歐盟、對其他投資者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對英國經濟而言,硬脫歐將直接衝擊英國現有的經濟成長模式而帶來劇烈的變動風險。自一九八○年代柴契爾政府以自由化、去管制化大幅進行經濟變革以來,英國經濟已經成為一個依賴國際金融業務、依賴外資的「金融英國」、「出租者英國」,而這兩個產業部門的維繫與英國作為歐盟會員國的資格密切相關。
歐盟境內超過八成、或近八成的避險基金與外匯交易是在倫敦金融中心進行的。另一個經濟引擎就是外資。歐盟地區的外資有半數比例是將總部設在英國此一單一會員國內的。外資的存在對英國製造業的意義重大,在歷經一九八○年代劇烈的去工業化之後,英國已無本土製造業,外資的進入填補了英國製造業中空的缺口,為英國製造業提供了五分之一的工作、四分之一的價值創造、三分之一的資本投資
硬脫歐意味著英國斷開歐洲單一市場,這兩個經濟產值與就業創造的雙引擎即可能失速。對英國經濟而言,硬脫歐很確定的會是短空,短期內英國經濟應會先進入一段動盪的黑暗期。長遠來看,卻未必不是一個經濟再次轉型的契機。
脫歐公投結果很清楚地呈現英國經濟階級的分裂投票,沒落的前工業地區全都支持脫歐,倫敦成為唯一支持留歐的「天龍國」,這反映的是英國經濟長期結構失衡的結果。梅伊上任以來數次強調,英國必須重新重視勞工階級、縮短金融與製造業失衡的差距、重振英國製造業。如果梅伊政府確能如其所言,藉由脫歐矯正結構性失衡,帶領「英國製造」重生,則硬脫歐對英國經濟就不失為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契機。
硬脫歐對英國最大的風險是來自於政治。蘇格蘭首席部長Sturgeon已多次明言,若採取硬脫歐,蘇格蘭將進行二次獨立公投。同時,維繫北愛爾蘭和平的「Good Friday」協議未來如何繼續維持,亦存風險。
對歐盟而言,倫敦金融中心的脫歐將使得龐大歐元金融業務進入移轉與重整的混亂與調整期。目前已有巴黎、米蘭、巴塞隆納、盧森堡、都柏林等歐洲首都和大城積極搶攻英國脫歐後的國際金融業務,短期的調整混亂難以避免,但不至於大到不能應付。
另一個因英國脫歐而立即牽動的產業重整則是生化製藥產業。倫敦藉由歐盟「歐洲醫療總署」設在倫敦之優勢,長期以來在生化製藥產業享有競爭優勢,瑞典與芬蘭已積極布局搶攻英國脫歐後歐盟生化製藥中心的王冠。
對其他在英國投資的外資而言,硬脫歐將使其商品失去進入歐洲單一市場的免費門票,面臨關稅、邊境與法規檢查等成本增加問題。外資期盼的「軟脫歐」落空,使其不得不面對市場競爭優勢消失與調整營運布局的現實。

一中喊價 川普的大陰謀…


2017-01-18 02:57 聯合報  葉萬安/前經建會副主委(台北市)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 圖/美聯社


川普對中美貿易鉅額逆差不滿,不斷對中國開砲,日前又說要等到看見北京在人民幣和貿易做法取得進展,才會堅守「一中政策」。
川普作法表面上是要製造業回美,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美國經濟成長,完全是大商人作法。但實質上背底下,對中國是一大陰謀。
日本戰後在美國扶持下經濟很快復甦,一九六八年已躍居全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一九八○年代初期美國學者提出「日本第一」口號,日本也在美國大肆搜購房地產,甚至連紐約地標洛克菲洛大樓都被日本買去,引起美國人民的反感。
於是美國一九八五年在紐約邀請各工業國家舉辦後來有名的「廣場會議」,要求各國合作,促使日圓與馬克升值,貶抑美元,以糾正各國間的貿易失衡;最後達成共識共同干預外匯市場。會後日本與西德央行大量拋售美元,壓低美元匯價,相對的日圓與馬克大幅升值。
尤其日圓升值又急又猛,嚴重傷害日本經濟。因而日本經濟自一九九二年開始即一蹶不振,至二○○一年十年間平均每年成長率,自百分之四.一,遽降為百分之○.九,被稱為「失落十年」二○○二至二○一一年每年經濟成長率更降為百分之○.六,幾呈停滯
雖然安倍推出經濟三箭,最近五年每年成長率回升到百分之一.二,仍屬偏低,但專家認為只是曇花一現,未來十年仍會降至百分之○.八。日本失落何只十年,恐要超過三十年,以後也難再起。日本經濟落到如此地步,原因固多,但日圓過度升值,確為罪魁禍首。
但要注意的是當年「廣場會議」共識,除要求日圓、馬克大幅升值外,同時強力要求美國縮減「國內需求」,降低貿易逆差。因美國是全球經濟大國,生產最多,還不夠自己花用,每年要靠大量入超來填補。尤其美國的民間消費,每年增加率超過經濟成長率,這樣過度消費的國家,致使其儲蓄率偏低,無法支持投資,要靠向國外借債來支撐,使其成為全球最大債務國。還不自行檢討,而要對貿易對手國施壓,這種仗勢欺人的霸道行為,又將故技重施,怎能讓人心服。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其勢不可擋,專家預測十年後的二○二五年前後,中國GDP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相對的美國將淪為「老二」,美國及川普怎能容下這口氣。因此,川普任用雷根時代參加「廣場會議」對日談判高手萊特海澤回鍋出任貿易代表,要對中國大加撻伐,故技重施。
不過,中國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日本,更不是省油的燈,除已回應「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不可談判。至於美方對人民幣施壓,中國也不會隨之起舞,川普的陰謀不會得逞。期望川普上任後,恢復美國總統正常做法,與中國建立兩個大國關係,鬥而不破,許多方面要相互合作,和平相處,不僅雙贏,而且維持世界和平,為人類造福。

台韓關係正要靠觀光交流…


2017-01-18 03:07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涉嫌性侵韓籍女觀光客的詹姓計程車司機被送往看守所,他九十度彎腰,低頭不語。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李承穎/攝影


韓國媒體近月來每天忙著報導朴槿惠總統彈劾案與閨密崔順實壟斷國政案之際,真沒想到現在卻熱中報導台灣計程車運將涉嫌性侵來台觀光之韓國女大學生新聞,不僅警告春節期間擬來台觀光之韓客注意,並且大肆批評韓國外交部和駐台北韓國代表部未盡職責,頓時演變為台韓政府間的問題。
台韓今年邁入斷交廿五周年。其間,在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有卸任總統金泳三應邀來台數次,成為阿扁的至上貴賓,並親自拜託金泳三協助台灣成為WHA的觀察員等。說實話,阿扁不懂韓國政治,因為在韓國,卸任總統的影響力,有時還不如一位現任國會議員。
韓國處處受中共牽制。國人都知曉朴槿惠與台灣的一段特殊緣分。朴剛上台在青瓦台網站介紹學經歷時,先寫了中華民國」中國文化大學名譽文學博士,沒多久就改為自由中國」,目前則寫著「台灣。這些轉變在在告訴我們,在現實國際政治環境中,台灣發揮空間有限。
還好,韓國清楚知道台韓間橫亙問題。從三年前開始,由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主辦韓台人文交流大會」邀請台韓學術、企業界人士參與,論文內容涵蓋兩國經濟、政治及文化等領域。韓方希望透過這種交流一方面治療斷交的「傷痕」,另一方面建立台韓新關係。
據悉蔡英文總統也有意加強台韓雙邊關係。在經濟方面,今年內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在觀光交流方面,兩國相互承認「國際駕駛執照」,俾方便兩國觀光客租車旅遊

考招改革/請少一分競搶學生的算計


2017-01-18 03:03 聯合報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目前招聯會主導的大學兩階段考招草案,當中仍充滿著對高中端的傲慢與不尊重。一旦上路,將對一○七國教改革造成災難性的傷害。 報系資料照片


過去廿年,國教做了許多變革,許多有熱忱的中小學老師也動起來,但以分數為主的風氣仍難以動搖,補習人數不減反增。為何變革都沒能成功?其實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改革方向,而在於大學長期不負責任的對國高中教育的漠視,過度依賴學測或指考的分數來標定學生的好壞,對於國高中教什麼、怎麼教?高中生有無探索興趣?有無自主學習能力?大學端全無掌握,也少有反映在選才過程中。即使高中老師有適性揚才的理念,但因對升大學沒有直接幫助,到頭來高中教學還是以分數為主。
大學端對高中教育的傷害,還不止於此!另一個更嚴重、也是高中老師們最憂心的問題是「高中三年的完整學習被破壞」。破壞的元凶,就是大學目前的推甄、指考兩階段招生方式,原因如下:
孩子們在高三上結束後的寒假考學測以申請大學推甄學測只考高一、高二的範圍,所以高三上的教學內容無心好好學許多高中甚至為了讓準備指考的孩子不受干擾,會讓已推甄上大學的孩子高三下都不用到校上課因此高中三年畢業,台灣許多孩子其實只學了高一、高二的內容
兩階段考招方式也造成推甄上大學與指考上大學的這兩群人,在高三的學習程度有嚴重差異。過去十年不斷聽到教大一的大學老師們,對於大一新生程度之差感到焦慮。原因不是學生差,也不是高中教得不好,而是兩階段的大學考招方式,嚴重戕害高中教育的完整學習
身為大學教師的一分子,我們應該要反思。這樣的兩階段招生方式,其實是我們大學端對高中教育的極端不尊重。憑什麼為了大學端競搶學生,就可以戕害高中的完整學習、把高中三年教育弄得如此扭曲?
對於一○七年即將上路的國教改革與大學考招革新,許多仍對教育充滿期待的老師、家長們,莫不希望台灣教育能從此脫離分數至上主義。在教育部所公布的規劃中,大家看到了「適性揚才」理想真正可能實現的曙光。從一○七年開始,高中生會有許多選修學分去探索自己有興趣的方向。每個人的選修課學習成果,會記錄在教育部的學習歷程檔中,申請大學不用再另外準備備審資料。大學可以直接透過學習歷程檔看到每位高中生在分數以外的成果。不管家裡有錢沒錢的孩子,只要選修課好好的用心探索、好好做專題,都可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檔。不像過去只有家境好,才能自費參加校外活動弄出好看的備審資料、在申請大學時得利。
然而教育部一○七國教改革的成敗,關鍵還是在於大學考招方式如何改。目前招聯會所主導的考招方案,仍是為了大學的招生考量,高三下學期讓學生申請大學(第一階段)。對申請結果不滿意的學生,六、七月再考加深加廣的考科後填志願分發(第二階段)。令人憂心的是,目前招聯會主導的大學兩階段考招草案,當中仍充滿著對高中端的傲慢與不尊重。一旦上路,將對一○七國教改革造成三大災難性的傷害
(明日續)

考招改革/請多一分適性揚才的堅持


2017-01-19 01:25 聯合報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葉丙成評大學考招方案,呼籲各方少一分競搶學生的算計、多一分適性揚才的堅持。圖/報系資料照

續昨日上篇)令人憂心的是,目前招聯會所主導的大學兩階段考招草案,當中仍充滿著對高中端的傲慢與不尊重。一旦上路,將對一○七國教改革造成三大災難性的傷害:
傷害一:一○七國教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選修課,而大部分的選修課都開在高三下。大學卻在高三下學期中硬要高中生申請大學,學生忙著參加各大學的推甄、複試、口試,誰能好好的修選修課?只修半學期的高三下選修課,又如何能在學習歷程中好好呈現?到頭來一○七改革最重要的高三下選修課全被毀了,申請大學又變成只有學測成績高的高中名校學生得利,到頭來理想何在?
傷害二:在高三下學期中硬要高中生去申請大學,為了要讓學生有時間決定是否準備二階段的考試,申請大學的審查結果必須很快出爐。審查時間壓縮得很短。這麼短的時間要進行複試、口試,大學端根本無法深入去看學生的學習歷程檔。到頭來審查又變成以學測成績與平時成績為主,造成學生高中三年依舊陷入分分計較的噩夢,無法充分參與社團、探索興趣方向。
傷害三:一○七的學測以國英數三科為主(可能會另增補一科)。在高三下學期中申請大學,學生在高三下根本無心好好學其他加深加廣科目(物理、化學、社會等)。這批學生的程度會比現在更差,因為他們除了國英數以外的科目都沒有好好學。
硬要學生在高三下學期中申請大學,會對高中教學造成以上三大嚴重傷害教育部一○七適性揚才的改革理想,也將因此無法成功實現。大學端為何不好好的尊重高中教育,讓高中老師好好教?為何不好好的讓高中生三年完整的修完選修課?為何不讓學生完整的學習念大學所需要的加深加廣的基礎科目後,高三下結束時再讓他們申請大學或分發?
大學端的諸位校長、教務長先進們,您可能不知道高中端的老師們、主任們、校長們,已經為了一○七國教改革的理想做了多少年的努力。每個週末,許許多多的高中老師用自己的假日南北奔波培訓,辛勤組織教師社群。高中端夥伴已經為台灣的孩子做了這麼多,現在真的很需要大學端幫忙讓台灣教育脫胎換骨的臨門一腳!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每一位都應捫心自問:「What is the best for our students?」什麼才是對孩子而言最好的考招制度?一○七國教改革真的對台灣教育很重要。一旦成功,台灣將有機會大規模培育出未來新世界所需要的人才,讓整個社會受惠。一旦失敗,未來二十年的台灣孩子,將繼續留在分數至上的無間地獄受苦。能不慎乎?
士大夫,當以蒼生為念。當我們每個人把「What is the best for our students?」放在心中;少一分競搶學生的算計,多一分適性揚才的堅持;什麼制度對台灣對孩子最好、對台灣的教育最好,相信答案會很清楚地浮現。懇請大學端尊重高中端的教學,尊重一○七的選修課;請不要再以兩階段考招戕害高中的完整學習、傷害適性揚才的教育理想。期待「適性揚才」的教育理想,能因大學端、高中端、教育部、與社會各界的攜手努力,而在台灣真正實現!

面對年改 政府應信守信賴保護原則


2017-01-18 03:16 聯合報  黃耀輝/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台北市)

圖/季青

結束全國四場座談後,年金改革國是會議將在本周末展開。身兼年改會召集人的副總統表示,希望以理性溝通取代街頭抗爭,以具體主張取代謾罵指責,以包容尊重取代喧鬧衝突。
他講的極為正確,卻忘了最該檢討其實是的政府本身。以下點出問題所在,也提些建議:
一、「職業不均」是個假議題,政府卻大做文章:
勞工及軍公教,因為勞雇關係、工作性質、薪資結構和退休條件互有差異,且各有特殊歷史背景,當然各職業年金的保費和給付的高低也不一樣。「職業不均」根本就是政治炒作的假議題!
真相是,勞保的投保薪資較低,勞退部分大多沒有自提,勞工自繳部分為費率九%X自付率廿%=一.八%;但公保自繳為八.八三%X卅五%=三.○九%,退撫部分自繳為十二%X卅五%=四.二%,合計七.二九%,公務員自繳比率就比勞工多了五.五%;加上投保薪資較高,公務人員月繳最高是勞工的七倍,但領取的平均給付僅是勞工的二倍。也有保險學者以年輕的勞工和公務員比較,發現在相同的自繳率之下,未來勞工的給付可能多過於公務員。可見得,根本就沒有職業不均問題。
然而負責規畫的官員竟說公教人員「繳少少,領飽飽」,年金改革如果失敗收場也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二、「財務不足」才是所有年金制度的最大問題:
陳副總統用手繪圖說明公教退撫基金入不敷出,卻讓民眾誤以為只有公教年金才有破產問題,建議也畫兩張勞保的年金圖給大家看看,讓民眾知道勞保基金在十年內會破產,比退撫基金還嚴重。也可讓民眾瞭解年金破產,是因為各職業年金多採隨收隨付制,且為「確定給付」,隨著出生率及所得成長率下降而難以收拾所致。而「世代不公」的問題,在勞保也不能倖免。
三、年改會的鬥爭模式只有製造對立,沒有解決問題:
按比例組成年改會是最大的錯誤!多數委員代表團體「顧碗內,看碗外」,不願正視自己年金破產問題,反而將箭頭對準軍公教,等於是用「政治的多數決」來決定相對少數的「財產權」。這種近乎鬥爭的模式,持續在四場座談會上演,國是會議如果還是各說各話,只是擴大對立,還不如取消算了。
此外,勞工年金很少討論,我們很擔心改革方案倉促出爐,如果和勞工、業界的期望相差太遠時,極可能重演一例一休的驚濤駭浪。
唯今之計,就是解散年改會,交由各職業團體和雇主共同協商自己的年金改革方案。勞工年金由勞工代表和雇主共商(政府居間協調),軍公教年金就由軍公教代表和雇主(政府)共商,透過內部理性的溝通討論,以「多繳、少領、晚退」等「多元微調」手段,前提是讓自己的年金無破產之虞,確保每人領得到又足以養老,順勢解決世代不公問題。也要提醒政府,改革軍公教年金要善盡自己的「雇主」責任,更要信守誠信和信賴保護原則。

高麗菜、香蕉…又搶種芭樂 等著價崩吧


2017-01-18 03:12 聯合報  蔡國顯/芭樂農、導演(高雄市)

芭樂歉收,最近價格飆到每公斤240元新高。 記者謝梅芬/攝影


拜讀高麗菜爆量每顆一百元跌到廿元,「過剩預警沒在聽,賭一把心態搞到量多價跌」,以及現在每公斤飆破百元的香蕉四月後恐價崩等報導,想到最近芭樂大漲,感觸比別人深且多。
今年芭樂受尼伯特、莫蘭蒂、梅姬三大颱風的虐肆,中南部和花東地區農作物災損嚴重,其中芭樂受損為最,從中秋節前夕就一路狂飆,在中秋節就已經因缺貨價格創新的紀錄,秋冬因缺貨價格一枝獨秀,一直在刷新紀錄,奇貨可居。
因沒得採而望價格興嘆者比比皆是,現在天氣漸冷,芭樂在不斷改良精進下,品質口感和甜度甚佳,尤其有利糖尿病友,更勝過任何高級進口水果又價廉,已被列為健康食品禮物,許多人把它用來送禮,所以在年關前還會缺貨。
現在花開出來了,芭樂價創史上最高,大家急著搶種,到農曆二三月又有很多芭樂盛產,價格一定很慘,建議芭樂農要捨得疏花蔬果,把產期延後到下一兩季,錯開農曆二三月這個生產高峰期。否則等到這個高峰期過了,在農曆四五月後,大家又少有芭樂可以採,價格又一路狂飆,重蹈覆轍的現象不斷重演。
依過去經驗,許多講不聽也勸不來,許多芭樂農已搶種下去。各位客倌現在忍耐一下,過年後芭樂農會回饋您們。

盛治仁/走出社群泡泡,不要分裂的國家

.盛治仁/走出社群泡泡,不要分裂的國家
.王文華/大人們,請做些「傻事」
.李清志/欣賞老屋的品味
.王健壯/兩岸關係已到了風險控管時刻
.劉克襄/老人常出沒,請注意
.舒國治/香港的建築
.馬凱/全球化潮流 當迎不當反







盛治仁/走出社群泡泡,不要分裂的國家


2017-01-18 02:55 聯合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聆聽了歐巴馬總統的告別演說,有許多感慨。一位當了八年的總統,任期即將結束前還創民調高點,但同時又將面對政黨輪替,彷彿過去的努力被選民否定,心情一定是百感交集。
他在告別演說念茲在茲的是美國民主政治當前的問題,其中很大比例的篇幅聚焦在如何面對一個分裂的國家。美國民主的問題,也可能是其他國家的問題,包括台灣在內。本文摘錄部分內容,加上作者自己看法,供讀者參考。
歐巴馬總統開宗明義就指出民主並不意味著看法的一致,一定會有不斷的爭吵與妥協,但民主仍然需要有基本的團結意識。去除基本事實、不願意承認新資訊,也不願意承認政敵提出好論點,於是政治人物各說各話,讓共識和妥協成為不可能。這不就是政治總是如此令人沮喪的原因嗎?
我們對自己政黨內的道德缺陷寬容原諒,但嚴厲抨擊其他政黨的類似事件。這種選擇性認定事實,不只是不誠實,而是自我毀滅,因為,就如我母親經常告誡我的,真相總是會找上門算帳的
這兩段話把政黨政治黨同伐異的雙重標準,描述地非常精準。不幸的是,同樣的描述放在台灣,是絕對適用的。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強調多元價值,並沒有不對,但是我們忘記了團結還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不應該讓多元完全排擠了團結。我們不會允許自己的家庭、社區或是公司每天衝突對抗,意見紛歧,因為知道會喪失和諧、方向和競爭力。但是卻不知為何允許我們的國家空轉內耗,不只是政黨間要消滅對方,勞方和資方對立,軍公教和勞工農民階級衝突,居少數時激烈抗爭,居多數時蠻橫硬幹,社會喪失了互相尊重和理解的意願與能力。歐巴馬接著提出他的建議。
我們都應該假設每一個同胞愛國家的程度跟我們自己一樣,他們跟我們一樣重視工作和家庭。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為我們不管在社區或大學校園,教會或是社群網路,都被跟我們長相類似,政治傾向相同,且不會互相挑戰的人包圍著。結果,我們變得只接受我們意見相同的資訊,而不是依照既存事實和證據形成意見科學和理性是重要的
每個人都該離開社群網站「泡泡」,去接納、了解其他不同意見的人。如果已不想在網路和陌生人吵架,請在現實生活中找真人理論吧。
最後,他還引述一本關於種族歧視小說梅崗城故事主角芬奇的話,「唯有當你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你才能夠真正的了解這個人只有當你爬進這個人的皮膚裡面到處遊走,才算真正了解他。」
在現在社群網路當道的傳播世界裡,我們已經習於活在同溫層裡。試著檢視一下臉書朋友裡,有多少比例的意見是跟自己一致的?有沒有意願花一點時間瞭解不同立場人士的論點?用理性而非謾罵的方式去回應討論?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政治,因為「當我們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民主就會受到威脅。我們必須關注他人,傾聽他人。」卸任前的總統,語重心長。歐巴馬對改善美國民主政治的解方,也正是台灣所需要的。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