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防範內線交易要加把勁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俄烏對峙:觀棋比對弈還緊張的戲中戲
◆  聯合報黑白集/烏克蘭怎比得上台灣
◆  經濟日報社論/防範內線交易要加把勁







經濟日報社論/防範內線交易要加把勁


2022-02-16 02:18  經濟日報 /   社論
近年來股市的負面消息當屬內線交易最引人注意,從去年至今,幾乎每個月都有新聞報導上市櫃公司內線交易調查案件。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股市的負面消息當屬內線交易最引人注意,從去年至今,幾乎每個月都有新聞報導上市櫃公司內線交易調查案件,甚至一個月還有好幾件,例如1月有國產建材、聯亞生技,去年12月有英瑞、瑞軒、宣昶,去年10月的東洋製藥。通常調查案件的型態是公司大股東、董事、經理人(稱為內部人),在利多、利空消息未公開前買進或賣出股票,藉以賺取利益規避損失

但是,與內部人做相反買賣的不知情投資人,將少賺取利潤、甚或導致嚴重損失,因此對資本市場感到失望。這對投資人是很不公平的事,也是投資人痛恨的事,因此健全股市發展首要避免內線交易事件。為了資訊公平起見,目前法規要求在重大消息未公開前或公開後18小時內,內部人不能先買賣公司股票有其必要性。

內線交易要限制的範圍,除了公司內部人外,還包括因職務或控制關係獲悉消息的人,他們有可能是公司外部人。更進一步,為了防範內部人、因職務或控制關係的人,在獲悉未公開資訊時即辭去職務而進行內線交易,因此將這些喪失身分後未滿六個月者也納入限制範圍。甚且,為了完善內線交易的限制範圍,法規也納入消息受領人,這是指從上述所列內部人、因職務或控制關係者所獲悉消息之人。由於內部人等將未公開消息告知他人,若他們事先進行買賣股票,對不知情的投資人同樣造成傷害。

由以上法規及分析可知,內線交易限制範圍很廣,可能與許多人有關,例如若是你參加一個餐會,席上有一位上市公司內部人私下透露一個該公司尚未公開的好消息,隔天你就決定下單買進該公司股票。同樣地,有某家上市公司的簽證會計師,獲悉該公司獲利大幅下降,回家後告知配偶,配偶遂賣出該公司股票;或是公司併購財務顧問家人,在獲悉消息後立即買入目標公司股票。另外,有一位員警某晚收到次日早上要搜索一家上市公司的命令,隔天一早他就放空該公司股票。還有,某家創投公司投資一家上市公司並派他人擔任董事,因該上市公司有未公開好消息,這家創投遂加碼買入該上市公司股票。以上這些股票交易人,都有可能犯下內線交易罪。參加餐會者、會計師配偶、財務顧問的家人皆非公司內部人但他們是消息受領人;上述員警、創投業者則是因職務或控制關係獲悉消息之人,都是內線交易規範人員

一旦違反上述規定,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000 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金;同時,必須對於當日善意從事相反買賣者負起損害賠償責任。雖然刑事、民事責任都很重,但股市內線交易案件仍層出不窮,問題不在法規,而在執行面

首先,上市櫃公司在防範內線交易實有強化必要。一些公司經常於事件發生後僅以這是個人行為來回應。我們建議主管機關協助上市櫃公司針對可能涉及內線交易的不同事件,設立相對應防範內線交易的內控制度實際作法,並進行教育訓練,且在內部人違反時,該上市櫃公司要有一定罰鍰與行政處分,以及公司治理評鑑扣分規定

其次,內線交易的範圍廣泛,主管機關應該對投資人不斷宣傳,避免不知者誤觸法網。另外,我們建議司法院與主管機關共同檢討相關規定的可依循性,並制定相關內線交易態樣供法官參考。最後,我們提醒內線交易限制範圍之人,在獲知公司重大消息,只要不先買賣股票與不傳播訊息,就不會有踩內線交易紅線的可能。如此一來,即可公平對待所有投資人,並可避免陷入內線交易的訴訟。












聯合報黑白集/烏克蘭怎比得上台灣


2022-02-16 04:41  聯合報 /   黑白集
俄國基洛級柴電潛艦「頓河畔羅斯托夫號」十三日經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駛向烏克蘭南部的黑海,背景是土耳其伊斯坦堡。(法新社)



俄烏可能開戰,國際媒體直指這是台海衝突的「彩排」,還說台灣可藉此檢驗華府是否力阻強權入侵。我總統府特別提醒,慎防有心人以烏國危機影響民心。拜登說不派兵撤僑,以免啟動三次大戰,國人心有戚戚;蔡政府乾脆先打預防針,把疑美者視為「有心人」。

不怪外媒將台比烏,一個高唱抗中保台,另一個操弄抗俄保烏,偏偏中俄都以民族主義大旗恫嚇。但澤倫斯基演技太過,不只把加入北約、歐盟寫入憲法,連立法光復克里米亞都寫入劇本,給了俄國動武藉口。

澤倫斯基求援美國,只獲得口惠,便轉而怪拜登製造開戰恐慌,搞殘經濟。這老兄順勢邀拜登到危城一聚,黑色幽默透著「被放生」的悲憤。相比之下,蔡英文多霸氣,自費應援美國當抗中刺蝟兩岸兩國喊給國人聽,更遣外長對美承諾台海動武不會依賴美國,無意台美建交。同是引燃主權問題,在因應內政上,澤倫斯基就欠缺小英的身手。

利用大國博弈鞏固政權,烏克蘭哪比得上台灣?澤倫斯基賣命抗俄,欲加入歐盟北約不成,還擔心被美政變。蔡英文則信美不疑,再怎麼被斷交孤立,只要美中不和解民選獨裁也能當民主典範

烏克蘭不比台灣,但誰知道現實一定會照劇本演?若哪天習近平想學普亭,屆時,可有國家願替台灣奔走和平?











聯合報社論/俄烏對峙:觀棋比對弈還緊張的戲中戲


2022-02-16 04:46  聯合報 /   社論
季青漫畫



美國預告,俄羅斯將於十六日向烏克蘭發動攻擊,並呼籲僑民離開及疏散使館人員。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此頗有怨言,認為美國不斷發言「加碼」升高烏國危機等級,卻又率先撤僑,在在加深了烏克蘭經濟困境恐慌情緒蔓延。反觀俄國,總統普亭則好整以暇地坐在莫斯科,等西方國家攜帶籌碼前來談判

俄羅斯是否真的會在今天發動攻擊,馬上就會揭曉。然而,當年美國總統小布希以強人海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出兵伊拉克生擒海珊後,並未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後來,該情報來源坦承自己說謊,目的只是希望美國出兵除掉海珊。美國身為霸權盟主,享有喊「狼來了」的自由。

俄烏當下情勢凶險,一旦惡化成戰爭,衝突蔓延,可能升高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為此,歐洲國家不斷試圖居間調停,希望幫俄、烏兩國找到共同可行的解決方案。但也正因為國際社會不斷介入,烏克蘭本身的角色反而受到嚴重壓縮,看不到它的發言權。烏克蘭並不是個小國,它的人口為台灣的兩倍,面積為台灣的十七倍;但夾在美國、俄羅斯的角力和歐盟的穿梭之間,它的主體性卻變得很曖昧、很不明確。

烏克蘭的角色模糊,不難理解。現任總統澤倫斯基是喜劇演員出身,三年前剛當選總統,他缺乏足夠的政治歷練,遑論面對高等級國際外交折衝。更棘手的是,烏克蘭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地團結反俄,多年來一直在「親俄」與「親歐」路線間不斷拉扯。澤倫斯基現在更擔心的是,內部的在野勢力會趁機扯他後腿,一旦俄軍從四面八方圍攻烏克蘭,無數人民流離失所,他的處境將更艱難。因此,美國多次預告俄軍可能攻擊動向,澤倫斯基都以「未獲入侵情資回應,他顯然很擔心美國熱心過度反幫倒忙。

這次,歐美陣營都站在烏克蘭這一方,烏國獲得的武器物資和外圍增援也不算少。但是,烏克蘭自己是否真的已準備好要結結實實和俄國打一仗,則完全看不出來。更真切地說,烏克蘭是被夾在凶狠的俄國老大哥熱心過度的美歐之間被形勢推著走,卻不知道自己「戰」與「和」的終極目標為何。最新外電報導,德國總理蕭茲將以「烏國十年不加入北約」為條件,說服普亭收兵;烏克蘭吞得下去嗎,不嚥下去又能如何?

事實上,美國和歐盟對這場危機的立場也不全然一致。對歐洲而言,這場危機使得「北約」的重要性再度獲得正視,這是正向的。然而,歐陸各國不願見東歐重燃戰火,那將使歐盟維持和平努力付諸流水。此外,德國須倚賴俄國的「北溪二號管線供氣,也難以同意美國關閉該管線以抵制俄國的要求。也因此,德法等國才會積極介入調停,企圖阻止戰火爆發。

相形之下,美國本土距離烏俄極為遙遠,不太可能派兵進入烏克蘭,態度又是另一回事。但華府卻不斷預告每一步危機,似比烏國更想開戰,十分矛盾。美國聲稱「會維護北約的每一寸土地」,聽似電影台詞都是免費的保證;而究其實,也不包括保護烏克蘭在內。人們也還沒忘記,美國才從阿富汗倉皇撤軍的一幕。

現在的烏克蘭就像處在「颱風眼」,感受不到強風的威力;但看在其他國家眼裡,卻無不為它提心吊膽。問題是,這個政治分歧的國家,在面對莫大的外在戰爭風險時,自己到底能不能作出理性且合乎國家人民利益的選擇,或者只能聽憑投機政客在那裡賭一把試運氣?


【專家之眼】偷偷告訴你:俄國100%不會打烏克蘭

◆  【專家之眼】偷偷告訴你:俄國100%不會打烏克蘭

◆  【專家之眼】從白色恐怖經驗看超英趕美的台式民主
◆  【專家之眼】福島水產輻射超標14倍 你敢吃嗎?
◆  【專家之眼】減稅救物價? 恐火上加油
◆  【專家之眼】身處危境:台灣看俄烏危機






【專家之眼】偷偷告訴你:俄國100%不會打烏克蘭


2022-02-16 08:35  聯合報/ 劉明德/四川大學前副研究員
俄烏緊張情勢不斷升高,圖為烏克蘭東部青少年替官兵挖壕溝因應俄國的可能入侵。法新社



戰鼓聲聲急,俄烏緊張情勢不斷升高。英國首相強生表示烏克蘭危機已進入「最危險瞬間」(the most dangerous moment)、美國總統拜登也警告,局勢可能「迅速失控」,並呼籲還留在烏克蘭美國公民馬上離開,受此警告影響,英國、拉脫維亞、挪威、日本、荷蘭、韓國等國,包括台灣都呼籲國民趕快離開烏克蘭。

甚至,開戰日期都有人說了。美國情報機關透露,俄羅斯最早將於2月16日打烏克蘭。為了緩解緊張局勢,2月12日,美俄總統還通了62分鐘的緊急電話。所有的一切消息都指向烏俄戰爭就要爆發,但,這會發生嗎?

如果真的要打仗,俄羅斯準備了多少兵力?早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4月19日,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就指出,俄羅斯布署了15萬大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11月13日指控有近10萬名俄羅斯士兵駐紮在邊境、英國衛報日前則報導有超過13萬名俄羅斯士兵集結在烏克蘭邊境。俄羅斯真準備了這麼多的兵力嗎?我的估計是遠遠少於10萬

又根據美國太空技術公司馬薩爾(Maxar Technologies)的衛星照片,每個位於白俄羅斯、克里米亞及俄羅斯西部的俄軍部署地點幾乎都有部隊帳篷和避難所,這意味著「這些單位現在已部署軍隊」。然而,上述消息和衛星照片顯示的是真實的內容嗎?誰能保證呢!

當事人自己怎麼說?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2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亭再度聲明,俄國在其領土上進行軍事部署是自家事,否認有任何侵略意圖。讀者可能相信拜登的話而不相信普亭的話,在這件事情上,我相信普亭的話。

按照俄羅斯自己的說法,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陳兵是為了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加入北約了嗎?還沒。且加入北約是烏克蘭可以單方面決定的嗎?當然不是。

既然烏克蘭還沒加入北約、甚至八字都沒有一撇(按照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的說法:北約「至今未曾採取任何一個行動」,以完成加入的手續),怎麼俄羅斯就要打仗了呢?普亭還說「烏克蘭是我的美女」,確實這是普亭的真心話,但是,是美女就有能力據為己有嗎?據為己有的代價,普亭難道沒有算過嗎?

在22年前,普亭剛上任的時候或許確實想把烏克蘭據為己有,如今70歲的他,早已失去當年的雄心壯志了。何況,烏俄之間固然有衝突,但還不致於是深仇大恨到一定要透過戰爭來解決。換言之,考慮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對俄羅斯而言,既沒有那麼大的利益也沒有那麼大的仇恨去發動一場戰爭。

除了普亭心理上不再雄心萬丈,也不一定具備打下烏克蘭的實力之外,他不想也不會挑起戰爭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考慮,一個很大的顧忌,那就是日前我們看到的中俄聯合聲明

北京冬奧開幕期間所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按照專家們的解讀,例如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他說「中俄聯合聲明歷史性意涵有三層面:一是中俄雙邊全面合作關係;二是中俄聯合對抗美國的新三角關係;三則是美國霸權體系對抗主權國家體系。」對此說法,我則不敢苟同,我更傾向於中俄聯合聲明是各取所需、各懷鬼胎、抱團取暖和弄狗相咬,哪有所謂的歷史性意涵,不過是些權宜性交易罷了。

說到「中俄雙邊全面合作」,稍懂中俄關係史的人就知道,中俄怎麼可能真心合作?何況一山難容二虎。說到「中俄聯合對抗美國」,與其說「中俄聯合對抗美國」,不如說中俄在私底下,正透過各自的「熱線」和聯絡管道來改善對美關係來得更為貼切。

至於所謂「美國霸權體系對抗主權國家體系」,這樣的劃分方式是把世界分成非主權國家與主權國家,固然美國是霸權國家,然而,霸權國家就不是主權國家,有如此的說法嗎?

中俄聯合聲明中,俄羅斯承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俄羅斯這樣的聲明其實是給中共搔癢,不動聲色的鼓勵中共出兵台灣,因為一旦中共真的出兵台灣,俄羅斯就可以隔山觀虎鬭。

中俄聯合聲明中,雙方反對北約繼續擴張,也是基於同樣的邏輯,中國是在給俄羅斯壯膽,更簽署了金融、天然氣的合作協議,這些動作是不著痕跡地鼓勵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因為一旦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整個西方世界一定捲入,到時候,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情形一定出現。

精明如普亭,會掉入這樣的陷阱嗎?鐵定不會。因此,俄羅斯100%不會打烏克蘭,只會保持一種緊張狀態,而這麼做當然是有玄機的。欲知玄機,請待下回分解。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一山還有一山高


◆  習對台新策 朝野新挑戰
◆  50年前事例 輕啟戰火要慎思
◆  捍衛中華民國 不是「暗獨」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一山還有一山高
◆  台鐵公司化第一步 送出條例?
◆  晚到校更晚睡 別再寵溺孩子
◆  疫外驚喜 花燈節玩味無窮
◆  上課長功課多 學生睡眠怎夠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一山還有一山高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玉山主峰成銀白世界。圖/取自鄭明典臉書、玉山氣象站李正紀攝影



台灣最高峰是玉山主峰海拔三,九五二公尺台灣第二高峰是雪山主峰海拔三,八八六公尺。請問台灣第三高峰是哪座山?

趁寒假空檔與家人同遊雪霸國家公園,從新竹五峰進入山區後,沿途雲霧縹緲伸手不見五指,直到雪霸農場附近豁然開朗。在觀霧休憩區遠眺雲海峰峰相連的「聖稜線」,南端兩座白雪皚皚孿生山頭,一座是雪山主峰,另一座就是台灣第三高峰北稜角海拔三,八八二公尺

近年國人掀起一片登山熱潮,無論是五嶽十峻,或是三尖一奇空山處處可見人。然山勢詭譎多變,山難事件頻傳,籲請大家行前務必充分準備,行進間格外留意安全。

一山還有一山高,地球上海拔超過八千公尺的高峰有十四座,依序為聖母峰(八,八四九)、K2(八,六一一)、干城章嘉峰(八,五八六)…

自民國 39 年(一九五○年)起,人們在十餘年間陸續完成了十四座高峰登頂。然而,高山的挑戰一直都在,迄今仍有一群極限登山愛好者試圖寫下新紀錄。例如去年底從聖母峰西坡無氧單攻的寇布希,所處之地方圓數里再無他人,本月初被紐約時報稱為「聖母峰上最寂寥的登山客」。關注者可在網站上即時追蹤,一同優游於聖母峰的立體圖像中,看看寇布希能否在二月底前突破人類西坡冬攀最高七千五百公尺紀錄。又如難度極高的 K2,去年才由尼泊爾團隊首度冬攀登頂,至此總算完成了所有八千公尺以上高峰的冬攀登頂。撰稿當下,台灣女傑曾格爾正在 K2 基地營奮鬥,試圖成為世上首位冬攀登頂 K2 的女性。

猶記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五月,庫爾發了號稱史上第一則來自聖母峰的推文,彼時我即刻回覆推文,冰寒的峰頂吾雖不能至,然推文可達。後來發現在民國 99 年(二○一○年)十月,拉森就曾在峰頂推文「Everest summit!」,並於同年四月在北極推文「Standing on top of the world」。雖然庫爾終究不是在聖母峰推文的第一人,但他倒是首位在峰頂打 3G 電話的先驅。

各地燈會陸續登場,且來試試幾道元宵燈謎。「一山還有一山高」,猜一字,不作「出」字猜;「峰峰相連到天邊」,猜台灣地名;「山在虛無縹緲間」,猜一字,另可猜台灣地名。第一道謎底為「岳」,第二道為「萬巒」,第三道為「四」和「霧峰」。朦朧的「四」,亦為「欲罷不能」的謎底。再談下去,可就欲罷不能了。

無論在高峰,或在低谷,願大家都能勇敢堅毅地走在當下的人生道路上。












習對台新策 朝野新挑戰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蔡志弘/海基會前顧問、前國大代表(台北市)
圖/新華社



去年十一月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對台提出「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下稱「總體方略」),堪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對台新綱領,具體內容將於今年秋天召開的中共二十大揭曉。面對台海情勢可能出現新變局和風險,朝野宜謹慎因應和預先準備。

中共對台政策或正處於調整期,關鍵時間點是中共二十大,習近平預料在二十大後繼續掌權,而關鍵詞就是「總體方略」,近期中共部分重要涉台官員表態已印證此趨向。

央視旗下新媒體「看台海一月八日刊出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專訪。孫提到兩個重點,一是不要把「和統」與「武統」割裂、對立起來,二是表明在中共二十大時,對台工作將會做出新的決策和部署。訪談的隔天(一月九日),新華社全文轉載

接著,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一月十二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大陸將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黨中央對台工作決策部署」,以迎接中共二十大召開,呼應了孫亞夫的說法。

如何理解和預判這個被視為習近平對台新綱領的「總體方略」?由於「總體方略」出自於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第三份歷史決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而該決議又是習近平領導中共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中共建政一百周年)的重要起點,因此「總體方略」必將成為中共二十大後,對台政策的指導戰略。

從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一月習近平提出開展「民主協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到去年底第三份歷史決議出現「總體方略」,顯示中共未來可能更加側重其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導性和主動性,此一轉折,值得朝野高度關注。

儘管「和統」仍是目前中共高舉的對台方針,但北京當局從未承諾放棄對台動武,亦即保留「武統」的選項和準備,未來對台「官民區隔策略將更細緻和全面,除了持續推動民間和經貿交流,恐加強對台軍事壓力,並可能延伸到文化、社會、教育、青年和基層等各領域。

鑒於兩岸僵局持續,美國因素也讓台海情勢更複雜,加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共涉台官員和學者不斷談論「統一後」各種設想,令外界有理由相信,「總體方略」很可能有進一步的對台新策,是以在陸方「操之在我」政策上,更將大力度推進「反獨促統」。可以說,台海風險正在逐漸累積和靠近,台灣必須正視並積極思索對策。

分裂的台灣無法產生永遠安定的環境,兩岸關係的難題也是台灣終須面對的生存問題之一。基於中共對台「總體方略」將於二十大出爐,台灣各政黨宜預作準備,無論是召開兩岸政策大辯論,抑或強化兩岸民間和經貿交流,都有利於凝聚朝野共識,共同面對台海新挑戰,避免誤會或誤判,為台海和平做出實質貢獻。












50年前事例 輕啟戰火要慎思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吳恆宇/國防大學退休副教授(宜蘭市)
一架中共運十二民用機日前突穿東引防空網接近防空。學者表示,中共曾運用該型機突穿日本釣魚台防空網。圖/取自百度百科



本月五日一架中共輕型飛機,飛越我東引的上空。日前在東沙上空,也有對岸飛機飛過。這種現象,引起某民意代表的憤怒,主張以後再有發生,軍方應立刻擊落。這則新聞喚醒了我五十年前的影像。

那是民國六十一年春天,我當時是一個年輕軍官,部隊駐守小金門。這天星期三,是外島官兵的休假日。睡過午覺後,我徒步走到小金門的一個高地,去看一個軍校學弟。我從自己的營區,走到學弟的碉堡,大約走了五十分鐘。

我走到學弟的碉堡附近,聽到上空有「嗡嗡嗡」的聲音。一架我軍的輕航空機從大金門方向,已飛到小金門的這個高地上空。這架輕航空機飛得很慢,飛過我的上空,飛到大擔島附近了。

由於太遠,我看不清楚了,就進到學弟的碉堡。我跟學弟聊不到一個小時,學弟碉堡的軍用電話響了。學弟接過電話後告訴我:「學長,休假停止了,立刻進入戰備。」我趕快跑回營區。

我跟營長到營觀測所,從大望遠鏡裡看到,對岸廈門海水浴場人已淨空。看到共軍大砲的砲管,都伸出了砲陣地。而廈門的淺灘中,有一架輕航機,機上我方飛行員,還坐在位子上,一動也不動。

我記得很清楚,這時大約是下午五點,我方輕航機約在一個多小時前被共軍擊落。這時整個金門官兵,都在做備戰準備。那個時代外島官兵晚餐吃得早,吃過晚餐就要宵禁了,當天晚餐當然是顧不上了。

在下午六點後,天慢慢暗了。從望遠鏡裡面看到,廈門海灘上出現幾個穿紅短褲的蛙兵,他們把我方的飛行員抱出飛機,放在沙灘上(沒蓋白布),意思在告訴我們,飛行員已經死了。第二天清早,再看廈門海灘,我方輕航機已經不見了。雙方緊張情勢,經過一夜的沉澱也緩解了。

從後來的訊息裡得知,我方這架輕航機,是飛到廈門上空偵察照相,被共軍高射機槍擊落。由於我方不願讓飛行員被俘,也不希望機上的裝備外洩,所以一度想用幾發砲彈,摧毀這架輕航空機。

由這個在五十年前我親眼目睹的往事告訴我們,要擊落輕型慢速飛機,是很容易的,重點是擊落後,雙方如何解決接下來的問題。當鷹派相當容易。但戰爭哲學裡的仁與忍,是軍事指揮官必要修養
















捍衛中華民國 不是「暗獨」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胡文琦/中國國民黨前發言人(新北市)
大陸官媒今天點名批評,國民黨內暗獨勢力,比民進黨明獨的破壞力更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上午回應,區域和平是大家共同責任,希望各方的說法都能夠相互節制。記者周志豪/攝影



媒體報導,中共官媒《人民政協報》刊文批判中國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與陳以信是「暗獨」人士;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回應表示,國民黨「從頭到尾」的立場都是「捍衛中華民國」。

事實上,相較於「凍結台獨黨綱」的民進黨,林為洲與陳以信距離獨派還很遠。

坦白說,《人民政協報》揣測上意的拍馬作為,還真是台諺的「生雞蛋無、拉雞屎有」,盡幫些倒忙。作為自由民主法治的中華民國立委,林、陳兩人的政治邏輯肩膀擔當,當然應是也該就是完全的「中華民國派」,而在追求「兩岸統一前」的憲法與憲法增修條文,乃至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未變更前」,支持捍衛中華民國不僅是義務,更是該有的光榮與責任,即便暫且定義為「華獨」,又何錯之有呢?中共官媒類似的「戰狼做法」,就連堅持「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筆者,也完全無法苟同。

講白了,國民黨會「反統」的唯一前提就是,如果中共決定真要徹底消滅中華民國的話,那捍衛中華民國就不會只是「暗獨」而已。中共確應好好整頓一下該報。













台鐵公司化第一步 送出條例?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交通部長王國材今赴高雄,就公司化議題與台鐵員工溝通。圖/交通部提供



台鐵再度成為媒體焦點!十日行政院長接見太魯閣事故家屬,過年前後交通部記者會都把台鐵公司化當作首要工作。但是院長會面後家屬好像並不滿意;台鐵工會表達不歡迎王部長到訪,甚至還在籌畫下星期陳抗。為什麼家屬和員工對政府高規格作為都不領情?

因為,政府在做自以為應做的事,卻沒有顯現真正改革決心,也沒有持續傾聽家屬和員工的「心聲」,一切回到行政既有分工,依例辦事。於是,安全改善部分,沒有看到客觀的監督機制;營運提升效率,回歸台鐵自我診斷;財務改造部分,也依然遵照兩大事故發生前財主部門的分攤主張。結果,朝野共同盼望的公司化第一步,當然也就依循其他機關(如郵局、港務局和中正航空站)轉型公司的模式,以提送台鐵公司化條例」為首要工作,再展開與工會溝通。

政府首長忘了兩年間兩大事故嗎?不該有更勇敢的作為告慰六十七條人命嗎?主管機關難道沒有看清楚台鐵和其他轉型機構產業環境不同?後者都是獨占性營運個別公司效率幾乎決定了該產業的興衰。而台鐵只是運輸系統的一環,面臨多方競爭台鐵原有市場正在快速流失,未來的公司要立足成長,必須在政策面予以定位和輔導。

掌握獨占業務的行政機關藉修法轉型為公司,基本上是鬆綁,效率和獲利目標不難達成。法制調整內容單純,員工對未來期望也會正面,整個「公司化」過程當然順利。

相對的,台鐵業務的餅在縮小,營運者要提供安全優質服務,一定要政府協助,而且必須是修訂法條前的上位共識。「協助」中最關鍵的整體財務負擔員工長期照顧,就是法條之上的政策承諾。這些才是台鐵有異於其他公司化案例的核心!不努力這一塊,只送出無關痛癢的一般性公司組織條文,難怪會讓人不信任,懷疑有沒有真想改革台鐵。

要爭取信任,必須對前述關鍵大計有明確立場。首先,請政府概括承擔台鐵資產和債務。當然大格局財務計畫必須有運輸部門分析為基礎,才能說服財主首長。因此,第一件功課,是交通部要定位台鐵的運輸角色。包括運務範圍西部都會區捷運,東部主攻旅遊)、維修架構車種隨運務簡化,調度維修整合)、組織變革東部另成公司,支線 BOT 或併入高鐵,都會區服務整合為單一公司)等的政策和時程。

其次,請政府承諾台鐵調整票價。台鐵有廿七年不調整票價,借債發薪下怎麼可能有餘力獎勵績效和創新,所有改革都難有動力,包含這兩年未見落實安全訓練。有人擔心調票價引發物價上揚,又說沒做好安全,不准漲票價。這些一般原則對受卅年壓制票價十五年前政院承諾又遺忘的台鐵員工來說,未免太高遠、太欺負人了!公司化過程中難在照顧員工福祉,台鐵情況只會更難。政府首長要是用同理心理解台鐵人近乎絕望的無奈承諾實現民國 96 年(二○○七年)票價案裁示重啟溝通窗口,反而會是台鐵公司化獨有契機

台鐵問題複雜,公司化改革沒有「援引」其他局站的捷徑,採取這種態度反而難以說服其他部會用特案籌謀。交通部要先做好運輸政策面功課!台鐵問題嚴重,涉及每天數十萬人安危,延誤改革,就是全民罪人!盼望行政院責求交通部重研台鐵票價,喚回勞資互信,這才是台鐵邁向公司化最堅實的基礎!













晚到校更晚睡 別再寵溺孩子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簡石庚/保全業(高雄市)
高雄市新上國小經過親師意見調查,11月起試辦延後上學時間至早上8點。記者徐如宜/攝影



教育部昨天宣布,預計一一一學年今年九月)起,規定各高中第一節前不得要求學生強行到校,也就是禁止考試等活動鼓勵學生自由學習。不過有不少學生家長持反對意見,個人淺見也認為不宜貿然實施。

學生早上七點半上學到校已經行之有年,在早期時代都會嚴格實施管制學生上學時間,對於遲到學生給予懲罰,然後舉行全校集合朝會,其間做體操、唱國歌、升旗典禮、服裝儀容檢查及師長精神講話或校規宣導。如此做法在當時都能獲得家長與學生的認同,因為「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有這樣的活動正可以消除學生的睡意並提振學生精神,達到一天學習最佳狀態。

不過時代變遷了,時空環境也不同了。現在學生早到校,上課時打瞌睡真的與早起床到校有關聯嗎?其實不然!早睡早起身體好。如果早睡,即使早起也必然睡眠足夠,精神自然好,可以應付一整天的生活作息而不會感覺疲憊。試問:現在的孩子明知隔天要早起,但他們會早睡嗎?目前電玩、手機遊戲盛行,還有很多聲光科技娛樂誘惑著孩子,要讓孩子們早睡恐非易事,甚至要他們不熬夜也很困難吧!

退一步說,即便改為第一節課才到校,延長的時間,學生們真的在睡覺嗎?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現代的孩子命已經很好了,生活上過得也滿舒服的,若對孩子著想,請大人們不要再想方設法寵溺他們了。上課時間應該維持現狀才對!













疫外驚喜 花燈節玩味無窮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林少英/音樂創作人(台北市)
今天是元宵節,位於衛武營展區的中央主燈也將在今晚點燈,管制區為圍滿賞燈民眾。記者林巧璉/攝影



昨天是元宵節。每年的花燈,北、中、南各地我都會走走看一遍,今年台北的花燈節交通便利,捷運公車都可以到,令人感到玩味無窮。

花燈節讓科技巧妙自然不知不覺的融入生活,不像以往各縣市輪辦時,主辦單位會刻意、甚至用盡模仿國外的科技燈光效果手法,做很突兀的結合,和在地的風俗文化格格不入,讓人覺得只是花大錢搞炫耀風,大家一窩蜂湊熱鬧,元宵花燈未必能帶來振奮觀光的效益,傳統與科技少了自然的融合。

台北本來就是都會人文城市,在科技聲光融入元宵燈會有它先天的優勢。今年花燈節,先不提一直廣告的宇宙飛船主燈秀;來看看延伸芝山、士林、劍潭三大主要花燈區外的另一個特別地點,即有著古老人文藝術氣息赤峰老街一帶,簡潔明瞭的燈飾設計搭配著現代乳白色的布篷攤位,販售年輕人喜愛的物品、文青老書店、美食餐廳、精緻的甜點咖啡屋、居酒屋,還有等候一碗拉麵和傳統的蚵仔麵線排得超長的人龍。

奇怪的是,只是從雙連站民生西路出口直走到中山站,距離很近,但卻可以完整的感受到既都會又人文台北花燈節;可見這一帶的美食、獨立書店、咖啡店、居酒屋、美髮店家,用心維持一種自然風設計理念,才會吸引很多人想去。

我想起美國東岸波士頓紐伯里街,這是波士頓後灣街區的一條街道,每逢周末就吸引很多遊客、在地人來逛,店家和攤位賣的東西很吸引人。這裡街頭音樂家還是名校音樂系學生在演奏,風格從古典到爵士音樂,特別不同於紐約和舊金山碼頭街頭藝人。因為附近一帶就是著名的 Berklee Jazz 音樂學院New England 現代古典音樂學院Boston Symphony hall。所以逛紐伯里街時,會感覺到是從視覺聽覺,到品嘗的美食,都是自然而然吻合

台灣雖小但反而可以有效規畫整合行銷,只是需要大家平心靜氣共同討論如何達成共識。台灣有很多人才和有眼光又熱愛藝文的工作者可以落實整合行銷。但是如果年年都花大錢辦有如辦桌的花燈節,放完煙火就煙消雲散,到底是不是真的老百姓要的?能留下什麼深刻印象,恐怕大家心知肚明

從一個點、一條街、一個小區域,把在地的歷史結合美食、音樂、時尚…,台灣其實早就朝向這條路上走了,只是少了整合及地方的共識。疫情已兩年了,全世界都知道只有與疫情共處,而不是在家不出門,經濟觀光如果不自救誰來救呢?

罕見十幾天冷風下雨的新年,許多攤位店家飯店生意都被雨打垮了。新的一年,大家都可以出來走走逛逛,吃吃喝喝,沾沾各縣市花燈喜氣洋洋後,真正迎接新的一年,共同努力奮鬥,不要埋怨疫情,要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心存善念感恩至少我們還能正常生活,就有轉機化險為夷的時候。














上課長功課多 學生睡眠怎夠


2022-02-16 04:25  聯合報 /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教育部預計今年九月起全國高中實施「延後上學」,第一節課八時十分前到校即可,草案擬讓學生一周有四天自主運用早自習。記者鄭超文/攝影



各國學生上課時間比較:德國、墨西哥上課時間為早上八點至下午二點,平均上課六小時;日本、加拿大上課時間為早上九點至下午三點,也上課六小時。美國、英國與澳洲,平均上課六小時半;俄羅斯從早上八點半上課、下午三點半放學,上課七小時;法國是歐洲的特例,早上八點上到下午四點,上課八小時。

台灣呢?七點半就要到校早自習,許多學生參與第八節課,放學時間為下午五點,平均上課九小時半,居全球之冠。上課時間長,回家功課也不少,睡眠時間不夠是可想而知。前年,兒福聯盟公布調查,台灣國中、高中職生平均每天睡眠六點九小時

民國 109 年(二○二○年),有公民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國、高中生到校時間從七點半改為九點半。延後上課能讓學生睡飽、與成人上班時間錯開…引發熱烈討論,很快超過一萬人連署提案。當時教育部表示將蒐集各方意見進行研議。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整整一年沒有消息。

近日北市成功高中宣布取消強制早自習、廢除朝會,從二月十一日開學日)開始實施,消息傳出,成了熱門新聞。成功高中繼上學期廢除遲到記警告規定後,近日在校務會議中(老師、家長、學生等代表參與討論),高票通過取消強制早自習及廢除朝會規定。

教育部的回應慢吞吞,直到十五日才宣布,預計一一一學年(今年九月)起在全國各高中落實新制,規定各高中第一節前不得要求學生強行到校,也就是禁止考試等活動,教育部總算從善如流了。


周行一/超韓趕日還要雨露均霑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超韓趕日還要雨露均霑
◆  李清志/偽出國的能力
◆  李清志/超現實銅像公園
◆  楊志良/福食:絕子絕孫的最後一根稻草









周行一/超韓趕日還要雨露均霑


2022-02-16 04:52  聯合報 /   周行一(作者為政大商學院財務管理系名譽教授)
主計總處表示,上修去年第4季及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主要是因為國內產能持續,挹注出口動能所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 109 年(二○二○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是三點一%,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高達六點三%,在全球新冠疫情中,這是非常亮眼的成績,媒體開始預期台灣的國民所得可以很快趕上南韓,甚至超越日本。

南韓民國 109 年(二○二○年)的國民所得三一,四八九美元,儘管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經濟成長了四%,國民所得卻掉到二七,四九○美元,大部分是受了韓幣貶值八%拖累。台灣民國 109 年(二○二○年)的國民所得是二八,三○六美元,雖然也受了一些台幣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升值二點九%的推波助瀾,但是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結實地上升到三二,七八七美元。以美元數字觀之,台灣的國民所得已超越韓國,這是重要的突破,因為自從民國 92 年(二○○三年),我們的國民所得已落後韓國近廿年了。

但是除了經濟成長率超韓趕日,經濟果實還要雨露均霑才好。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的經濟成長主要拜出口旺盛之賜,成長近三成,尤其資訊電子業出口更是亮麗,顯示台灣最具競爭力的是半導體、資訊及電子相關產業,而他們也是吸引人才最多產業,經濟成長果實基本上由這些人才及股東享受,其他人無法分享。不僅如此,其他產業勞工的薪資長期偏低,反映的是生產力低結果,但是半導體、資訊及電子相關產業員工的薪資卻有不錯的成長,主要是他們的生產力較高,這是自由經濟現實生產力高的人待遇比較高,也就是對產品附加價值貢獻高的人薪資比較高

政府每年為了幫助基層勞工,都調高基本工資,對生產力高的勞工沒有好處,但可以幫助生產力低者,可是這些勞工卻在附加價值低的企業或產業中工作,如果基本工資升得太高,這些企業的產品價格競爭力就會受到影響。這是提升基本工資的兩難,一方面要照顧低薪勞工,另一方面會損害勞工雇主競爭力

比較好的方法是提升勞工生產力。可是如果無法招募到高生產力勞工,企業的解決方案就會是以科技取代勞工,例如將工廠自動化減少生產力低生產元素勞工),增加附加價值高元素例如機器人),而所增加的利益大部分歸給資本家與科技的發明者及管理者,這是經濟成長後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原因。如果勞工的素質提高了,即不會被機器取代,而且具有增加企業價值的創新或管理能力,分享的經濟果實也會較高。

提升人力素質的一個方法是引進高級人力,這方面我們乏善可陳,短期間不太可能大有改善;另一方面是提升本國人力素質,這是台灣經濟能長期成長主要推力,但是已經遇到了瓶頸。例如過去十年博士生人數減少卅五%,而且一般的觀感是博士生的素質不如從前,加上少子化問題嚴重,我們已經進到負人口成長率狀態,因此必須把提升人力素質當成國家首要工作,才可能在經濟表現上持續超韓趕日,並且讓全民分享經濟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