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強制屋頂種電宜再三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840/web/

◆  聯合報社論/三大保證全跳票,蔡政府只剩如簧之舌
◆  聯合報黑白集/無需專業,聽話就行
◆  經濟日報社論/強制屋頂種電宜再三思





經濟日報社論/強制屋頂種電宜再三思


2022-06-29 03:29  經濟日報/   社論
強制屋頂種電宜再三思,圖為示意圖。 路透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目前再生能源占全國發電量的8.4%,遠落後於政府承諾在2025年時達到20%的目標。因此,6月21日能源局對2009年訂定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提出了修正草案, 新增規範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之建築物,應於該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另外,再生能源自用發電設備適用簡化申設規定對象,由原先「不及500瓩」的裝置容量,放寬為「不及2,000瓩」。

目前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的比重,太陽能光電占67.8%,遠高於風力發電的8.8%及生質能源的0.76%,因此,上述修正案中,預計以法規強制手段,擴增太陽光電的占比,但也衍生若干執行上的困難。

經濟部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容量為20GW,包括8GW的屋頂型以及12GW的地面型太陽光電。由於後者需要大片土地,因而政府勉強以「一案兩用」的漁電共生、風雨球場等方式因應。然而,目前太陽能光電的裝置容量為8.17GW。因此,對環境衝擊程度較小的屋頂型建置,便成為推動重點。

在無任何法規限制下,民眾可依自身偏好以及屋頂的客觀地理環境決定保留屋頂為空地、種菜或種電。一旦強制屋頂必須種電,則民眾的福利會隨使用權受限而下降。不過,若強制政策帶來的公共利益足以彌補民眾的福利減損,則亦值得推動。

碳排放減少是屋頂強制種電產生的公共利益,惟其價值不易估量。然而,屋頂強制種電會帶來下列三項成本:首先,屋頂不想種電者,須申請例外許可,因而可能出現大量行政成本。其次,相對於大規模的核能或燃煤、燃油發電方式,屋頂種電屬小規模的發電設施,因而儲能成本相對高昂。最後,屋頂種電最終必須報廢太陽能板,從而產生直接的處置費用,以及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一旦將此三項成本納入考量,則對社會整體而言,強制屋頂種電恐弊多於利。

目前政府以一度5元收購屋頂種電,是支撐此政策的基礎。然而,此種「點石成金」的政策,除在短期內不斷扭曲資源分配外,長期間卻可能自陷泥沼。更具體而言, 2021年時,我國平均每度電費為2.59元。民眾以每度5元賣電給台電,但以每度2.59元向台電買電,並從中賺取每度2.41元的差價,便是最重要的誘因;而這正是經濟學所謂的「尋租行為」。此種行為導致民眾將過多資源投入屋頂種電,但對國民所得增進毫無助益。然而,對民眾補貼卻造成台電虧損,導致台電在今年已虧損600億元。長期而言,台電必須不斷大幅調漲電價。當電價不斷往每度5元調漲時,則先前參與屋頂種電的民眾,未來卻可能無法回收投資成本。

屋頂強制種電的措施是參考德國柏林市議會最近通過,要求使用面積逾50平方公尺之新建建築物及既有建築物之翻修改建,自2023年起應設置覆蓋屋頂總面積30%以上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我國在非核及綠能政策上一直師法德國,但卻忽略兩國下列的不同處:首先,德國實施非核家園,但電力供應不足時,可以從法國輸入核電。其次,德國大量採用綠電,但也充分反映成本,導致其工業用電費率是我國四倍。

因此,政府未來制訂能源政策宜務實參考其他國家的走向。目前歐盟考慮將天然氣及核能做為邁向「淨零碳排」的過渡能源,而最近南韓新任的尹錫悅總統則推翻過去文在寅總統「去核電」的主張。

在目前政府難以大幅擴充再生能源容量的情況下,未來恐也必須考慮是否增列核能的選項。













聯合報黑白集/無需專業,聽話就行


2022-06-29 05:11  聯合報/   黑白集
國安會副祕書長陳文政(右一)目前仍負責國防部協調業務,左為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圖/中央社


台美「蒙特瑞會談」結束,率團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被傳將接任國防部長。總統府否認傳聞,痛批「打擊軍心」。諷刺的是,親綠媒體在會前誇讚顧立雄是蔡總統親手調教出來,赴美「如朕親臨」,取代原先主責的「軍中教父」副秘書長陳文政。為了捧顧立雄華麗登場,把國安會說得刀光劍影,就不在乎動搖軍心?

正逢美國強推不對稱戰力,對台軍售幾乎打掉重練;蔡英文讓顧立雄擔任軍購主談人,無論專業或時機都引人質疑。他是爭取我軍需求,抑或承旨辦事?

顧立雄被吹捧成談判巨星,但小國代表的任務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得罪衣食父母為要。難怪蔡英文寧用菜鳥,若依往例由軍事外交專業或院長級的幹才前往,只怕難如律師出身者那般善於隨風應變。

顧立雄高升軍機大臣,太座王美花則晉位經濟部長,很巧,也是以「不專業」取勝。更巧的是,顧負責美台軍事合作,軍購部署抗中,王美花則配合美國強化半導體產業鏈,任其壓榨台積電,還無條件保送萊豬與福食登台。即使產業叫苦、民生凋敝,也無損聖眷正隆。

美國是蔡政府靠山,顧家人掌理台美生命線,儼然另類第一家庭。夫婦倆御前行走辦事,當然要唯命是從,唯誰之命,不好說。話說回來,蔡總統聽人民的有多過聽美國的嗎?













聯合報社論/三大保證全跳票,蔡政府只剩如簧之舌


2022-06-29 05:15  聯合報/   社論
電價費率審議會臨時會決議自七月起調漲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八點四,台電估計約有卅八點二萬戶電費將調漲。記者胡經周/攝影


歷經四年八次凍漲後,經濟部周一宣布調漲電價,平均漲幅八・四%,工業用電則高達十五%,引起產業界譁然。正當新冠疫情仍在高原,通膨處於近十年高點,此際調漲電價勢必對民眾消費及企業經營產生負面影響。儘管這次調漲主要對準工業大戶,但運輸及民生物價擴散效應仍難避免;政府裝作一派輕鬆狀,卻難掩因應遲緩的窘迫,用企業當民怨的擋箭牌也絕非磊落手段。

全球正面臨通貨膨脹威脅,上月我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三・三九%,是十年來最高水準。今年國人實質薪資衰退,則是近六年首見,可見物價上漲對國人實質生活的壓力。與此同時,民眾正面對疫情嚴峻的挑戰,每日數萬人確診、上百人死亡,無薪假人數正攀升至高點。經濟部宣稱,電價調漲只會影響物價○・○四個百分點的漲幅,言下似乎認為微不足道。然而,對於在底層掙扎的民眾,卻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產業界而言,原本期待電價調幅在三到六趴之間,結果卻上漲了八到十五趴,這是個措手不及的變化,也大大推升了營運變數。最近全球許多產業傳出庫存過高,在消費不振下,不少跨國公司被迫提前裁員縮減支出以因應變局,全球股市也正處於低迷狀態;國內廠商勢必受到衝擊,外銷可能由盛轉衰。工業用電大戶一則要面對外銷砍單,一則又要面對生產成本上漲,這是雙重夾擊。

過去四年,在形勢相對寬鬆下,蔡政府連續八次凍漲電價,為何今天凍漲政策卻失靈了?背後原因有二:其一,蔡英文的能源轉型政策刪除了「核能」的選項,在相對便宜又乾淨的核電逐步退場後,蔡政府把絕大部分重心押在天然氣發電上。不幸的是,去年以來國際能源價格受減碳、俄烏戰爭的影響而大漲,天然氣漲幅更是驚人。國際大環境惡劣,我國電價成本只會步步隨之高升,自不可能再有便宜的電價。

其二,蔡政府近年屢屢因政治因素凍漲電價,諸如選舉年必須討好選民,執政失利時也要凍漲以消化民眾情緒。如此,一次又一次錯失了合理調整電價的時機,也平白耗掉了珍貴的電價平穩基金;如今,手上的籌碼已所剩無幾。今年又是選舉年,政府不能漲民生電價,只好把全部壓力轉嫁給工業大戶。這種一味照顧自己政治利益的決策,根本不把經濟和民生放在眼裡。何況,台電今年虧損可能達一、兩千億元,這麼大的電價黑洞,政府怎麼填?

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經過幾年來的硬幹、跳票和粉飾,已徹底破產。蔡英文曾對能源轉型提出三大保證:一穩定供電,二降低碳排,三絕不漲電價。前面兩項,歷經這幾年的數不清的大停電和小跳電,乃至民眾「用肺發電」的慘況,早已破滅。至於「不漲電價」這最後一塊遮羞布,如今也已被看光光,再無可遮。電價的噩夢不是漲一次就結束,明年問題依然在;就算凍漲,也只是換個方式從民眾的口袋掏錢。人們還未享受到能源轉型的甜美,就要幫蔡政府付出龐大的代價,這還不包括各種無預警停電的驚恐在內。

能源政策如此劣跡斑斑,蔡政府竟還能鼓動如簧之舌,稱這次電價調幅低於馬政府時代的油電雙漲。事實上,當年正是陳水扁惡搞油電凍漲,把回歸市場的責任丟給馬政府;民進黨收割了這個民怨紅利,卻還複製陳水扁的凍漲惡伎,同時沾沾自喜。三大保證破滅後,蔡政府還自稱合理,這除了厚顏無恥,還有什麼詞句足以形容?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銀享智融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840/web/

◆  永續能源轉型 應全盤重整
◆  嚴防落地生根 猴痘疫苗準備又慢半拍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銀享智融
◆  開發能源 小水電可當新選項
◆  打破迷思 屋頂種電沒那麼難
◆  回歸25年 香港下一步矛盾中
◆  美初選危險遊戲vs.台提名獨攬怪象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銀享智融


2022-06-29 05:19  聯合報/   侯勝宗/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去年下半年開始委託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辦理獨居老人關懷服務,也透過電話問安加強訪視。圖/士林靈糧堂社福協會提供



上周前往台東進行數天田野調查,途中去成功鎮拜訪一家長年陪伴的機構—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了解他們在偏鄉的照顧服務。士林靈糧堂去年開始承接成功鎮的全新多元照顧服中心。離太平洋海邊沙灘只有數尺之遙的這棟純白色三層樓服務中心,應該是全台灣最美的公私部門合作照顧據點。它提供的多元照顧服務,包含社區整合型服務(A單位)、巷弄長照站、居家照顧服務、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失智者社區關懷據點、失智團體家屋、小規模多機能住宿服務等。

兩年前逢甲大學和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共同成立了「銀享智融研究中心」,推動大學師生、社區組織、照顧機構及服務使用者間的跨界合作,創新照顧服務。

「銀享智融」係依照銀髮長照、健康樂活、智能科技、社區共融等四大領域來進行服務創新與社區設計,希冀未來社區照顧據點都能實現三大「價值主張」:

一、建構「在地」、「多層級」、「連續性」服務模式:打造社區照顧據點成為以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為中心的創新服務空間。空間上強調所有照顧服務必須融入地區與民眾在地生活情境;個案屬性上強調以多元的服務樣態來滿足不同個案(長者、失智者、失能者…)的差異性與特殊需求;服務屬性上強調全服務鏈,從健康、亞健康、衰弱、失智/失能、重病/末期,甚至到臨終的連續性服務。

二、實踐「社區共融」與「世代共融」:每個社區照顧據點能成就社區與世代的雙融典範,強調由下而上的社區參與、由外而內的開放式創新與跨界聯結。

三、打造兼具「智能」與「共享」的社區資源協力平台:除了強調有溫度的服務外,更應善用人工智慧與富智能化的智慧輔具或交通輸送服務,延伸照顧據點不只是該社區的長照基地,更是在地社會福利機構的協力與服務樞紐,支援不同利害關係人,成為社區的資源共享平台與服務支持。

銀享智融強調「社區共融」與「包容式科技創新」。社區共融係希望將不同被服務族群與異質性個體得以和諧相處與生活。實務上來說是在社區中創造一些機構與場域,讓不同背景與差異的人有機會彼此接觸與互動,從而相互學習同理與彼此尊重。所以社區共融強調多元與包容,尊重彼此的差異,促進和諧。

而包容式科技創新則是藉由發展新興科技來提供服務對象加入社會活動與工作機會。例如針對失智者、健康長者或離開職場的家屬照顧者,可藉由網路或平台進行「職務再設計」,提供更富彈性的工作,透過教育與訓練來協助他們重返社會,減少政府或家庭的照顧成本與社會外部成本,穩定社會發展。

參訪後步出服務中心,迎面吹來了太平洋暖暖的風。兩年了,看到銀享智融的理念有機會在台東成功鎮「成功」,希望這海風可以將銀享智融照顧服務吹到有需要的城鄉社區之中。










永續能源轉型 應全盤重整


2022-06-29 05:19  聯合報/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工程學系教授(基隆市)
301竹科跳電,303全國停電,五天二度電力拉警報,科技業作為台灣護國產業鏈,拚經濟外,還得擔心重演停電噩夢,已讓企業產生用電焦慮。圖為南科台積電封測二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夏至剛過,台灣用電創歷史紀錄,供電進入橘色警戒。在此同時,電價上漲拍板,且明年很可能再度調漲。放眼台灣面對的真實狀況:耗能、耗水、汙染排放持續攀升;台電與中油持續嚴重虧損,陷入「業績愈好賠愈多」的財務泥淖。

照說當初蔡政府剛上任,便是攤開全盤「能源轉型」計畫與社會充分溝通,逐步調漲油、電價格的最恰當時機。而如今「轉型」了六年,大家恐怕都忍不住要問:究竟要讓台灣轉去哪裡?

總括台灣轉入如今困境的原因,在於政府一直沒能建立一套能彈性因應各種挑戰的能源體系。首先是所規畫的「能源轉型」,既無以兼顧經濟、環境、社會永續作為指導的前瞻性,其執行也始終處於挖東牆補西牆、趕業績,終於導致章法盡失。

其次是政治與選舉掛帥。蔡政府能源轉型的核心策略,在於一面去核,一面以再生能源補足缺口。只不過,進展過程廢核有成,同時卻又拒絕和再生能源發展領先全球的對岸交流,形同放棄了讓台灣享用低成本與成熟技術的有利機會。

此外,始終未能以「能源效率最大化」為前提,以致用電需求持續攀升,投入趨於沉重,成效無法顯現,更是讓再生能源發展一直處於低檔,並且缺乏社會支持的重要關鍵。

「永續發展」和「淨零」這類美詞,已成政治人物掛在嘴邊的流行空話。但儘管如今深陷困境,終究還是有可樂觀以對的地方。例如二○○六年和二○一八年,因民間阻擋停建的深澳發電廠擴建。試想若非當年兩次被擋,如今這座超大燃煤電廠會是個什麼樣的財務和減排包袱。

如今台灣不僅亟需懸崖勒馬,從能源泥淖中脫困,還需務實轉向永續趨勢,此首賴攤開能源轉型全圖,重新盤點、整理,整隊出發。

美國已訂期限,要在二○三五和二○五○之前,分別達成零碳電力和零碳經濟。其二○二一年建造的所有發電廠,皆已幾乎是零碳排,未來新建燃氣電廠也只會占十六%。根據「淨零美國」報告估計,要達此目標,將需建二五○座大型核電廠,或在除役的火力電廠上建置數千個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在此情境下,其需有五十%電力源自核電和搭配碳捕集的燃氣發電。

如今態勢明顯,台灣勢必也要在二○三○與二○五○之前,分別讓電網和經濟脫碳。而若僅採如今仰賴的太陽和風力發電,必不可能達成。

過去被視為包袱的核電,如今具有提供大量綠電的潛能。現成且擁有優越、可靠運轉紀錄的三座核電廠,加上幾乎完工的核四廠,都應視為幫台灣朝永續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善加運用。












嚴防落地生根 猴痘疫苗準備又慢半拍


2022-06-29 05:19  聯合報/   邱淑媞/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猴痘肆虐全球,WHO召開緊急委員會議。圖為加拿大一名男子接種猴痘疫苗。(路透)



五月初猴痘出現於傳統流行地區以外多個國家,且有社區傳播,引起國際關注。到底猴痘疫情值不值得擔憂?有哪些誤解與陷阱?應該做哪些準備?

此波疫情迄今雖僅一人死亡,但英國曾有受感染兒童住進加護病房。兒童、孕婦、免疫低下者,為重症高風險群。除了皮膚病灶帶來之疼痛、脫水、蛋白質流失與次發性感染,亦可能傷及視力,或引發肺炎、呼吸衰竭、肝炎、腦炎等。一旦病例增加,家人、醫護人員及社會大眾受波及之風險亦會升高。

防治上最大挑戰有四:

一是此波皮膚病灶呈不典型表現,例如僅少數,甚至單一水痘,有些侷限於生殖器或會陰、肛門周邊,未進一步擴散至其他部位,有些則沒有皮膚病灶,僅有肛門疼痛、出血;病灶可能出現在全身性症狀(例如發燒、倦怠等)之前,且常在病程不同階段陸續出現,而非同步出現。因此,不僅當事人容易忽視,也易造成漏診或誤診,而旁人因看不出來,難以防範。不典型表現造成不典型就醫,相關各科需加強注意。

二是感染族群之特殊性,造成疾病標籤化與汙名化,不僅病人更諱疾忌醫,就醫時亦可能不透露關鍵訊息,確診後的疫調也困難重重。政府與大眾易視其為少數人之疾病,不予重視、未做好應變準備,將使問題坐大。

三是其傳播特性,因潛伏期長、非廣泛性傳播,無法像新冠啟動邊境管制、阻絕於境外,但具人畜共通特性,有可能以動物為傳染窩,在入侵社區後,藉此成為揮之不去的地區性疾病,長期存在。

四是一旦疫情擴散,將對醫療與社會造成二度傷害,例如醫療人員、按摩業、三溫暖、旅宿業清潔人員、居家清潔人員等,恐又將面臨職業安全新威脅,社區洗衣業也可能受衝擊。

在防治上,有賴公衛與醫療雙管齊下。建立通報體系是防治之基礎,但光有病例定義、下令通報是不夠的,必須發動民眾與各科醫師加強警覺、送驗,才能及早確診、隔離,侷限傳播,並透過詳細疫調,擴大阻斷,嚴防病毒在社區落地生根。

預防上很關鍵的措施是環狀疫苗接種,這是指對病例周遭的人盡速接種疫苗,以阻斷其向外擴散。WHO建議對於接觸者,提供暴露後的疫苗接種,其黃金時間是首次接觸後四天內,最晚勿超過十四天且須尚無症狀,透過及時的疫苗接種,預防發病與擴散。

至於高風險族群,例如提供照護的第一線醫護、檢驗人員、實驗室操作人員,甚至男同性戀者,則可採取暴露前的疫苗接種。

理論上天花疫苗皆可用於預防猴痘,但應採安全性較高的第二、三代疫苗。在治療上,由於相關抗病毒藥物之數量與使用數據有限,WHO建議目前僅對重症或重症高風險者用之。

誠如許多民眾從新冠洗禮體認到的心得:瘟疫常常很狡猾;瘟疫會造成醫療與社會多重衝擊;對付瘟疫,最輕鬆的方式是防微杜漸;要早點把防疫三寶(檢驗、疫苗、藥物)準備好。這些也正是猴痘防疫的基本心法。

猴痘雖不若新冠病毒之快速廣泛傳播、尚無需全面接種疫苗,然需嚴防其落地生根、後患綿延,而其關鍵武器,就是疫苗。在國際疫情超過一個月、病毒已然進入國門之際,政府竟還在洽談「拚年底前有疫苗」,顯然半年內恐都談不上暴露後或暴露前的預防。一而再、再而三的錯失應變整備時機,讓國人與醫護在沒有子彈下打仗,到底何時才能學乖?











開發能源 小水電可當新選項


2022-06-29 05:19  聯合報/   王振寰/政治大學國發所榮譽教授(新北市)
近日全台用電迭創新高,供電已從「吃緊」的黃燈轉到「警戒」的橘燈,引發缺電的憂慮。記者黃仲裕/攝影



最近因為電價和缺電問題,新能源的來源成為攻防焦點,除了核能、太陽能與風能之外,應該還有水能的選項。

傳統上,一般都以建大水庫來發電和儲水,但因建大水庫容易引起環保爭議,例如美濃水庫,因此政府幾乎已不再考慮大水庫作為能源開發的選項。但水利還是一個值得考量的選項,例如小水電,它已經成為聯合國協助開發中國家用來解決能源短缺和扶貧的重要項目。

小水電可利用既有河川和高低地勢來發電,技術容易,也不需要太大資金。台灣原住民大多居住在山區,而且電價調整受害最大的也會是低收入的原住民,這些原住民社區地方應該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可以利用。政府不妨考慮開發小水電,一來既可解決一些缺電危機,其次又可進行扶貧的社會福利作用。原住民社區不妨與水電開發業者合作開發社區內河流,既可發電,供應社區電力自用,如有剩餘也可賣給台電增加住民收入。

當然小水電也有環境問題,那就是各自開發的結果將造成河水斷流,成為另一種環境危機。中國大陸放任地方政府胡亂開發小水電,固然相當程度上幫助解決農村貧窮問題,但也造成河流截斷水流的環境問題。開發小水電有利也有弊,但若能充分統籌規畫,仍然是開發新能源的選項。












打破迷思 屋頂種電沒那麼難


2022-06-29 05:19  聯合報/   方復權/國際貿易(台中市)
(本報系資料庫)



拜讀廿八日民意論壇「屋頂強設太陽能板 想得太簡單」一文,筆者有不同看法。

首先,市容景觀應是該文最大的考量。然而一九八一年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改建時,華裔美籍設計師貝聿銘將入口設計為玻璃和金屬建造的金字塔,卻遭巴黎市民反對。民眾普遍認為設計過於前衛,如今羅浮宮主入口金字塔的造型已成為巴黎的地標,更是全球設計的典範。因此,屋頂上的太陽能板外觀設計,甚至於顏色,正是國內建築師、設計師與光電業者大展身手的好時機。應鼓勵搭配綠色植物,讓台灣的天空再度發光發熱。

其次是廢棄或除役後的太陽能板處理問題。以矽基太陽能板成分來看,占比最大的是玻璃,其次是鋁,兩者約占八十%以上,而玻璃與鋁都是目前資源回收系統可回收之產品。其他的材料由今往後廿年(太陽能板平均壽命)估計,產官學絕對可以研發出解決之道。

至於逃生避難、曬衣空間、綠化空間及休閒活動等影響,恐怕是一項迷思。目前全台灣許多住宅頂樓為了防水、隔熱,違規建構鐵皮屋,包好包滿。反觀太陽能板,不僅可以設計成隔熱、防水,稍微高架化還是能夠曬衣服,具有逃生避難的空間。

蔡政府鐵了心打造非核家園,而燃氣燒煤除了產生空汙,成本勢必逐年增加。因此,光電系統絕對是必要的能源之一。

筆者老家在屏東,移居台中卅年,當南部鄉親用太陽能熱水器裡的熱水洗碗筷,任何油汙碰上那股小確幸,瞬間都會化為溫暖。政府與民眾絕對要擴大利用太陽能,達到一石多鳥之功效。











回歸25年 香港下一步矛盾中


2022-06-29 05:17  聯合報/   陳國祥/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香港回歸25週年慶典舉行在即,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目前香港全城加強保安戒備;圖為慶典舉辦場地會展一帶,警方放置了大量水馬(灌水障礙物),以防衝擊。中央社



新冠疫情爆發自今,香港一直處於近乎全閉關狀態,港人一再爭議如何及何時能與大陸通關?何時能與國際通關?究竟應該優先與大陸還是國際通關?香港是否恢復與外地通關事關重大,通關通向何方同樣攸關大局。如同香港主權回歸二十五年來,究竟應優先於去殖民化而與大陸融合,抑或保持與國際緊密接軌進而在政治制度上也成為民主陣容的一員,也是爭議不休,左右拉扯不斷。

香港究竟應是中國化的香港還是世界化的香港?當年西方國家撬開中國的大門,香港率先與世界通關,國際化最早也最徹底;經過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香港已然世界性多於中國性。四十年前,為了處理主權回歸後制度與價值觀南轅北轍的難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方案,期望井水與河水並存而不互犯。相安無事七年後,大陸欲在香港注入一點中國元素,從國安法到國民教育課綱,都立即引起香港部分市民與政黨強烈抵制,他們要香港保持高度國際化的純淨狀態,而避免被內地化,不要受制於中央政府,甚至企盼跟上世界主流,起而要求高度自治與完整民主,堅持一步到位,不容打折扣。中共對於港人的籲求不接受也不壓制,摸摸鼻子容忍坐視,使得世界的香港保持不變。

三年前爆發的「反修例」抗爭,在「反送中」的包裝下,很快演變為眾多港人堅決與世界政治通關而抗拒與大陸制度通關的運動。由於部分訴求變調,且暴力頻仍,授予中共「止暴制亂」的理據與口實,隨後祭出港版國安法與「愛國者治港」選舉制度,一舉剪斷香港通向世界民主大潮以及與國際勢力接合的渠道。香港自此雖然維持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經濟上仍然是世界的香港,但政治上進一步成為中國全面管治下的香港。

香港在政治上閘門自此被撬開,北京管治權暢通無阻,這不僅表現在港府的權力配置、選舉辦法、司法懲治與限縮公民權上,也表現在其防疫政策上。中共堅持清零政策,「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香港為了盡快恢復與大陸通關,不得不比照辦理,雖然因社會民情與政治體制有別而打了折扣,但中央堅持香港不能棄守清零政策,港府乖乖照辦,以致香港與國際之間的通關嚴重阻滯。香港經濟的國際連結程度堪為世界之最,嚴守國境已使香港經濟深陷困境,一個高度國際化的都市,不與世界通關當然無法逆轉衰退。

大陸仍堅決動態清零,對外防範甚嚴。香港疫情起起落落,不被認為有條件與大陸通關,如果國門大開,外人帶疫輸入加劇,則與大陸通關將更沒有指望。所以,在疫情的防控上,香港只能做中國的香港,不能做世界的香港,即使今年以來世界多數國家放鬆國際管理,甚至全然開放,香港也只挪動一小步,唯恐跌跤後更跨不進大陸大門。

香港是彈丸之地,與外地通關一定要暢行無阻,但通關通向何方,卻是香港的頭等大問題。當下的香港,政治與防疫通關的方向是中國大陸,經濟的通關方向則是國際甚於大陸,即使與大陸的經貿及金融關係也是建立在其高度國際化的基礎上。如果政經的通關方向長期不一致,香港處在分歧的矛盾中,焉能既常保繁榮又長治久穩?















美初選危險遊戲vs.台提名獨攬怪象


2022-06-29 05:17  聯合報/   衣冠城/自由撰稿人(台北市)
各州期中選舉陸續登場,圖為維州選民參加共和黨造勢活動。(美聯社)



近期美國共和黨舉辦期中選舉初選,大批極右派、支持川普且受到川普加持的參選人,紛紛出線,將代表共和黨參加十一月舉行的期中選舉。由於美國政黨組織鬆散,有些地區的初選沒有黨籍限制。民主黨的競選策士於是鼓勵選民,支持極右派,甚至為極右派共和黨人買廣告,讓極右派代表共和黨,這樣民主黨的年底選戰會比較好打。

例如賓州共和黨州長初選期間,一則針對共和黨州長參選人馬斯垂安諾的政治廣告,宣傳他反墮胎,稱他是川普最堅定的支持者。廣告幕後金主就是他的對手,民主黨州長候選人夏皮羅。而馬斯垂安諾也真的出線代表共和黨競選州長。

這種競選伎倆並不新鮮,十年前就被民主黨拿來玩過。密蘇里州民主黨籍前參議員麥卡斯基爾(Claire McCaskill)在二○一二年共和黨初選時,花費數百萬美元來支持茶黨參選人阿金(Todd Akin),比阿金自己在初選上花的錢還多。民主黨宣傳他的右翼特色,吸引共和黨初選選民。但這些特點卻正是獨立選民所厭惡的,於是阿金輸掉大選。

這種策略也不是沒有問題,在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中,川普原本是共和黨參選人中最弱的也最極端的一個。最後他不但出線,還當選,而且改變了美國民主的面貌。民主黨沒有記取川普的教訓,今年還要重施故技。這種策略在溫和理性的中間選民占大多數的情況下,也許行得通,也不會有太多副作用。可是放在現今的美國政治環境,社會極度對立分裂,政黨惡鬥不已,民主黨一不小心反而將更多的川普送入國會。

目前拜登民調低迷,期中選舉共和黨奪回其中一院的多數,機率很大,拜登就會成為跛鴨總統。拜登在總統競選中的承諾與政見,都將讓位給國會山莊的殘酷現實。

不僅如此,共和黨極右翼所主導的國會,還將主導美國政治的議題設定。共和黨利用國會的調查權與監督權,在委員會中展開對拜登政府的調查,目前已知可能有關於拜登兒子杭特的醜聞、邊境移民管制、阿富汗撤軍等等,將會令白宮官員人人自危,疲於奔命,嚴重牽制拜登的施政能力。社會中許多亟待解決的矛盾,諸如墮胎權、擁槍權、種族、貧窮等等議題,不但不能解決,反而可能更加惡化。

美國政治學者常說,初選是看心情投票,投票才是用腦袋。所以往往極端人士容易出線。可見美國政黨初選也是有很大弊病,不只是會被對手利用,更嚴重的還很有可能把民主制度都玩爛了。民主不只是選舉,更不是比爛。國際組織評價美國民主在倒退,不是沒有原因。台灣年底的地方選舉,兩大黨卻都出現提名大權獨攬的怪象,過猶不及,都不是民主作風,台灣的政黨民主還有長路要走。



朱宗慶/歸國四十載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朱宗慶/歸國四十載
◆  沈呂巡/也談經國先生對我外交的貢獻
◆  陳立恆/當世界充滿了問號







朱宗慶/歸國四十載


2022-06-29 04:54  聯合報/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事長朱宗慶卸任,交接典禮上感性致詞。記者林俊良/攝影



一九八二年的六月底,我從維也納回國,以「青年打擊樂家」的身分,展開演奏、教學、研究、推廣等工作。馬不停蹄,一晃眼,四十年就過去了!我想,在藝文界累積四十年的經驗,確實稱得上是資深,然而,資深的意義,並不是要宣告結束,也不僅止於追憶往昔,而是得以深刻反思:人生只有一次,當珍惜志業、貢獻己力,與大家一起繼續向前邁進。

對我來說,檢視這四十個年頭,與過往歷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時,關切的重心有所不同—回國四十週年之際,我已卸下公職;回國四十週年之際,我仍站在民間的第一線!

首先,我從未離開過打擊樂的崗位。記得一九八二年,我剛回國便與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擊樂協奏曲,緊接著又在一九八三、八四年,二度舉辦個人獨奏會。當時的演奏曲目對樂壇來說猶如「震撼彈」,但四十年後,那些曲子在時下學音樂的孩子眼中,已不過是初階曲目。這個不起眼的例子代表著,台灣的打擊樂透過不斷向下扎根,長足進步。優秀人才輩出,好作品不斷開啟新境界,使打擊樂在台灣從舞台邊緣走向中央,成為世界打擊樂重鎮。這一路的發展,令我感到欣慰、很有成就感。

其次,四十年來,因為有半數以上的時間同時擔任公職,我有機會參與、推動事務。同時,我也見證了台灣藝文界發展的諸多里程碑,像是在藝術教育面,有北藝大、台藝大、南藝大三所藝術校院的成立或改制;在藝文事權面,從教育部到文建會、文化部的設立,以及國藝會的成立;在劇場營運面,有行政法人體制的建構,乃至北中南國家級劇場的到位,還有各地藝文中心和民營劇場的興起;在表演團隊面,各階段表演團扶植策略和補助機制的推展,使各縣市立案的演藝團隊,從九○年代的三百多個,發展至二○二○年已有逾六千五百個…。

每次對照過去與現在,總讓我感到,很多如今視為理所當然的結果,事實上是當時費力推動的變革,而無論是軟硬體建設的資源投入,還是制度與觀念的建構和轉變,都非一蹴可幾。上一階段的拓墾,成為下一階段的立基;一棒接一棒不斷地耕耘,造就了時代變動的風貌。

身在其中,我覺察到表演藝術生態系的變與不變,也因為始終身在民間,我至今仍親身感受著藝文生態系所面臨的危機和契機。然而,四十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把握機會,確實能開創新局。反之,我也看過不少大好機會,因為無感、無視、沒有加以把握,錯失了進一步發展的時機。

近三年的疫情,使體質本為脆弱的表演團隊備感艱辛,卻也激發出蓬勃的創意;這股意志所蓄積的動能如何激活,攸關下一階段的發展。歷經歲月磨練後,我仍相信,困難加倍的時候,更需要大刀闊斧、勇於投資,爭取社會全民的支持!因而,懷抱熱情與愛全力以赴,保持追求專業的企圖心,用玩真的態度在務實中捍衛理想,是珍惜人生的不二法門,也是我歸國四十載的此刻,見山又是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