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新創掛牌 同股不同權值得參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史上最黑「教育布」 遮掩多少黑手
.聯合報黑白集/文化部要審查什麼?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新創掛牌 同股不同權值得參考







經濟日報社論/吸引新創掛牌 同股不同權值得參考


2018-05-13 00:0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為吸引創新企業掛牌,香港交易所已正式推出同股不同權制度,藉以保障創業團隊的控制權,小米手機有可能率先適用,成為今年全球新上市公司大型募資案的亮點;在這之前,新加坡交易所也已宣布未來會推動此一制度。其實,不同投票權制度起始於20世紀初,而且在美、加及法、英、德等歐洲國家都已實施。
對此,金管會顧立雄主委指出,同股不同權有三項損害公司治理的現象,首先,同股不同權的設計,讓內部股東具有隱匿性,特別是台灣股市都是以散戶為主而有疑慮;其次,從全球主要股市制度可以發現,同股不同權不是趨勢;第三、明晟MSCI不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納入指數
何謂同股不同權?是指公司在上市前發行兩種不同投票權的普通股,亦稱為雙重股權(dual class),通常創業團隊擁有一股多投票權的股份,例如:一股十權,而其他股東是一股一權。進一步假設創業團隊擁有20%股份,卻擁有71.4%投票權;其餘股東有80%股份,只擁有28.6%投票權。同股不同權最大的疑慮是創業團隊可掌握董事會,不用在意市場的監督與併購
今年香港交易所實施同股不同權制度,起因於錯失阿里巴巴的掛牌,再加上互聯網經濟與獨角獸事業的崛起。2013年阿里巴巴原本打算赴香港上市,但創辦人馬雲未能在「合夥人制度」與香港證監會及香港交易所達成一致性看法。合夥人制度是指在上市後合夥人能夠持續提名董事會成員,對公司擁有控制權,而股東僅能選擇接受或不接受,但當時香港證交所僅有「同股同權」的制度,無法接受此一合夥人制度。另一方面,美國本來就存在不同投票權的制度,可以接受此一類似的合夥人制度,因此阿里巴巴於2014年9月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在錯失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後,港交所在2015年8月提出同股不同權(雙層股權結構)制度進行諮詢,隔年6月港交所公布擬只有「新上市」公司才能申請不同投票權架構,且要求符合資格的申請公司須擁有高市值與創新產業特性,並規定符合資格的申請人須具備某些與其行業及公司創辦貢獻有關的特徵,但隨即香港證監會董事會一致決定不支持,並指若不同投票權架構變得普遍,香港的證券市場及聲譽將會受損。
為何此次香港證監會同意?除了因應國際資本市場競爭,吸引高市值的創新事業掛牌外(例如:市值不少於400億港元),還有香港交易所提出相關配套措施。首先,持有不同投票權的股權受益人只限董事,且當其身故、不再任董事、失去行為能力或股份轉讓他人,則不同投票權永遠失效,等同限縮不同股權使用範圍;其次,強化資訊揭露,在這些實施同股不同權公司的股票代號後加記W,且在上市文件、財報加註風險警語,並且要求公司持續聘任法遵顧問,確保相關措施合乎法規。
再者,在公司治理方面,列舉一些重大決策,例如:公司章程修正、任何類別股份權利變動、獨立董事任免、查帳會計師委任解任,所有股份還是必須按一股一權決定。另外,要求設立包括獨立董事的提名委員會,以及完全由獨董組成的公司治理委員會,確保公司遵守不同投票權保障措施,並將上述保障措施列入公司章程
我們並未論斷台灣是否適合「同股不同權」制度,只是國內媒體並未針對香港同股不同權制度有詳盡分析,而金管會表達也未切中要點,因此有必要予以釐清,特別是當愈來愈多具潛力的創新事業不在台灣上市,及相關配套是否足以降低同股不同權的缺點,認知清楚後,值得再重新考量。





聯合報黑白集/文化部要審查什麼?


2018-05-12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重慶南路書店販售許多大陸圖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剛整過台大,現在換文化部出版業文化部辦理「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甄選」,發現有多本大陸授權書籍未經文化部審查即在台發行,要求業者補提申請,否則將祭「行政處分」。
先問:文化部到底要審查什麼?是這些書中還有沒有殘留的簡體字,還是字裡行間是否有「為匪宣傳」的嫌疑?或者是某些角落裡隱藏著不乾淨的「紅色思想」,可能毒害我們的下一代?或者文化部只是在耍官威,顯示自己有莫大的「權威」來阻撓或指導出版業者,逼你要乖乖就範?
再問,就算文化部有足夠的人力審查書籍,它有本事分辨什麼圖書是「善」是「惡」,是「邪」是「正」,是「該」與「不該」嗎?而如果書籍內容真有審查的必要,為何只是針對大陸授權的書籍,而不是所有出版品?諷刺的是,這次觸發文化部審查動機的,竟是起於「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甄選;若是優良讀物,你禁什麼禁?
教育部卡管四個多月,因自知踰法,還稱這不是「行政處分」。但文化部說起「行政處分」可就理直氣壯了,警告業者如果不從,要將圖書「下架」。如此一來,台灣也就回到「反共抗俄」時代了。
文化部若有充裕的人力和資源,應用來協助出版業的自由與蓬勃,而不是一味耍官威。陸委會宣稱,此舉是「行之有年」,政府並未緊縮管制。此話差矣,事實是:出版業「行之有年」的自由,來到蔡政府就不行了。





聯合報社論/史上最黑「教育布」 遮掩多少黑手


2018-05-12 23:4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大昨天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表決通過決議,要求教育部盡速聘任管中閔。 記者鄭清元/攝影



台大昨天舉行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是否重啟校長遴選,經表決,以七十六對四十三票決議維持既有立場,要求教育部應依《大學法》等規定處理該校遴選結果盡速發聘。此一結果,說明台大拒絕接受教育部的行政威嚇,更無畏政治力量連番的介入。對於台大這種堅守學術自由與校園民主的精神,我們表示敬意;也要求教育部必須做收拾殘局的準備,不可把整個政府捲入風暴。
教育部四個多月來不眠不休的拔管「大業」,使盡所有的招數,卻仍無法讓台大就範;說穿了,原因就是它的手段太狠,而所持的理由卻絕不相稱。蔡政府上台後,不論是凌遲軍公教、婦聯會、救國團,或者奪取文化總會、國民黨黨產,無不手到擒來。如此推土機般得逞的威權氣燄,也許讓民進黨覺得整個國家都是自己所有,要取便取,要拿便拿,不必顧及觀瞻,也不必考慮人民的感受。它今天以同樣的鴨霸嘴臉對付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學,不惜把高等教育的尊嚴踩在腳下,把自己追求過的校園自主承諾推入泥淖;但這種粗暴手段,顯然過不了台大人這一關。
事實上,就在台大臨時校務會議前夕,正當行政院徐國勇無的放矢地指控管中閔如何「違法」兼職之際;與此同時,行政院跨部會會議如何協助教育部羅織管中閔罪名的秘密,卻被立委赤裸裸揭開。其間最大的奧妙,並非管中閔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犯行,而是政府這麼大一群人四個多月的圍剿,其實找不到管中閔具體的違失證據;而反過來,這些官員為了避免自己的醜態曝光,竟將所有相關公文及會議紀錄列為「密件」,要求所有相關人等不得洩漏。
試想,這些時日以來,教育部陸續調查過管中閔出任獨董、論文抄襲、赴陸兼職等疑案,炒作得沸沸揚揚;然而,教育部最後給台大的函覆和給社會大眾的新聞稿,卻指不出任何一件他不配出任校長的具體違失。至此,教育部的自我防衛之道,只好把所有檢討會議紀錄皆列為「密件」,以遮掩其臭不可聞,並保護幕後各部會「剿管」黑手的醜陋名譽。可以說,從教育部把台大遴選校長相關紀錄列為「密件」的那一刻起,即宣告史上最黑的一塊「教育布」已經誕生!
立委有職責監督政府,但教育部卻以密件行文立委,其目的當然是意圖以「洩密罪」來箝制媒體和輿論。據看過密件的立委透露,當初蔡政府組「跨部會小組」調查管中閔「赴陸兼職」是否違法,但發現所羅列的卅多項疑點每一項皆依規定申請核准;其後,在某部會主導下,竟髮夾彎地轉回最初的「獨董」箭靶。荒謬的是,跨部會會議竟無獨董主管機關的「金管會」代表與會,也沒有具備公司治理專業的專家參加。
更可議的是,會議中不少人認為,教育部若駁回台大遴選結果即屬「行政處分」,因此應該給予當事人說明的機會,至少約談管中閔。然而,教育部最後發給台大的公文卻含糊其詞不談准駁,教育部長吳茂昆更否認該公文是「行政處分」,也宣稱沒有「拔管」。試問,這四個月風風雨雨,到底在演什麼戲?教育部不給管中閔說明的機會,又剝奪他和台大的訴願救濟權,就連已查無違法的部分都不願還當事人清白。最後,更佐以「密件」的招數,更證實教育部的心虛和無理。
昨天的台大校務會議上,文學院代表江文瑜發言要求儘速重啟遴選,以免使台大空轉。江文瑜這個名字,人們其實並不陌生。民國87年(一九九八年)吳敦義競選高雄市長,因為一捲變造的錄音帶被質疑有緋聞;當時對手謝長廷陣營就是靠著語言學教授江文瑜之「鑑定」認為錄音帶沒有剪接或變造,而以數千票勝選
變造錄音帶曾偷走高雄市長,廿年後,史上最黑的「教育布」又將偷走台大校長。

【即時短評】拔管風暴 台大守住台灣價值 蔡政府呢

.【即時短評】拔管風暴 台大守住台灣價值 蔡政府呢

.【即時短評】吳茂昆,請不要用公文打自己巴掌!
.【重磅快評】偽民政府比真民政府 真的比較假?
.【重磅快評】世界看得見 台灣卻漸漸消失的台灣之光
.【重磅快評】馬哈迪道歉秀掀起海嘯 台灣有人春心大動?
.【重磅快評】向大陸看齊?審查陸書毀了台灣最大的驕傲
.【重磅快評】馬哈迪急彎甩尾 老狐狸三退巫統改寫歷史
.【即時短評】平腹小蜂難擋 荔枝椿象攻占全台
.【重磅快評】台灣價值卡儲值已滿 柯文哲台北市長穩了?
.【重磅快評】陳金德充公救國團 連顧立雄也自歎弗如
.【即時短評】沒有同理心的教育部長 不顧台大死活?
.【重磅快評】四點證明川普退出核協議已犯下歷史性錯誤
.【重磅快評】八仙案重判彩虹路跑始祖呂忠吉有用嗎?
.【重磅快評】感謝顧立雄的「先上車後補票」幫管爺解套
.【重磅快評】中日解凍下的台日困境
.【重磅快評】國家語言發展法披平等外衣卻獨尊閩南語?







【即時短評】拔管風暴 台大守住台灣價值 蔡政府呢


2018-05-13 10:56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台大昨天針對校長遴選案舉行臨時校務會議,做出教育部應盡速聘任的決議。記者鄭清元/攝影



呂秀蓮和張善政,曾經分別擔任不同政黨執政時期的副總統、與行政院長,兩人今天在共同主題下各自發表聲明,支持母校台大昨天校務會議決議,具有拋開藍綠之爭,堅持民主法治的指標意義。
此次聲明不同以往在共同聲明稿簽名,而是共同目標:「不是挺管,是挺法治」之下,各自表述,聲明形式所欲彰顯的意義勝於內容,因為這正是台灣當前最缺乏的,社會信任機制、民主法治精神及理性思考能力。
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延燒近五個月,已淪為政治勢力惡質操作,藍綠撕裂台灣社會,二分化「反管」或「挺管」,激化對立。
但事實上,這次台大校長遴選爭議,不是管中閔個人的問題,也不是藍綠的問題,而是「是非」的問題。政府沒有依法行政,教育部漠視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行政院發言人毫無法律根據公開放話。
民進黨政府的種種行為,已經將台灣多年努力爭取的社會正義、大學自治價值破壞殆盡。
幸好,台大昨天守住了,守住風骨,守住台灣價值。昨天臨時校務會議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教育部應依大學法等規定,處理校長遴選結果,盡速發聘」,結果令人振奮。
因為一旦台大這一關破了,台灣高教將永無寧日,其他大學恐將難逃政府那雙魔手。
然而,教育部昨晚發的新聞稿,顯然無視台大校務會議決議,嚴重「跳針」,僅一再重申,要求台大重啟遴選,難道是已經無招因應?
面對台大人的齊心一致、面對這場「拔管之亂」,民進黨何不及時醒悟,免得到最後不可收拾,走向「自爆」一途。

名家縱論/林蒼生:清富,順自然的企業家\星期透視/王如玄:母親節,除了康乃馨 還是康乃馨?

.大屋頂下/紀念五四 百年後的不同選擇
.星期透視/王如玄:母親節,除了康乃馨 還是康乃馨?
.名家縱論/林蒼生:清富,順自然的企業家
.是非觀混淆 怎麼教孩子?
.虛擬洋大人 竟能唬官欺民
.笑淚交織 母親節心情不止一種
.向深綠低頭 不如拿出政績
.總統大位 牽動柯綠藍三角習題
.漫畫/看你往哪跑…
.畫中有話/忠誠之旗 還飄揚嗎?







名家縱論/林蒼生:清富,順自然的企業家


2018-05-12 23:18 聯合報  林蒼生(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林蒼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智慧是意識大海裡的魚,心不夠清,就看不到魚,看不到智慧。一個企業家如能保有清靜的心,才能感應到內在智慧的光影,那光影是靈感的來源,靈光一閃,這是意識大海或宇宙來的恩典。
個人意識只是宇宙意識裡的一小部分,我們人類大家都使用著宇宙同一個意識而不自知。古德所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有其正確的道理。這鬼神並非平常所認知的鬼神,而是神妙不可測的宇宙意識中所呈現鬼神般的未知現象。
專注的思考是進入宇宙意識的管道,祈禱也是。而思考與祈禱都是人往內在世界探索的方法。對一個企業家來說,要創新,要有創意,要解決問題,養成安靜下來,靜靜祈禱然後思考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日常功課。
最好祈禱與思考能配合進行,把思考往正的方向引導,如此共振而來的因緣,比較可能有正面的增強,尤其是要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士氣高昂,很歡喜地做決定,這樣共振而來的因緣,自然會是高能量的好因緣。在低潮的時候,在生氣或挫折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決定,這時最好去休息一下,遊山玩水更好,情境改變後才做進一步決定。我看很多人都在盛怒時候,做了離婚決定,這是很錯誤,很可惜的事。
同樣道理,在經營管理時常會有個誤區出現,很多人喜歡挑毛病找缺點,以為把公司的缺點改正過來,公司就會變得更好,這是很值得商榷的討論。我個人比較主張更積極一點,應該把精力放在優點的延伸,而非缺點的糾正。優點的延伸才是正面能量的擴大。聽說,老虎伍茲的教練要求他把精力放在將球打得更直更遠的精準度上,而不讓他花時間去練習如何從沙坑把球救出。這真是聰明的教練
個人的心靈意識既然與宇宙意識是相通的,如何擴大自己的心量,來逐漸與天同高,與宇宙意識同樣大,變成很可理解的一個修行方向了。金剛經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意旨也在此。由自己自私自利的小我,擴大到與眾人同心的大我,這是我們人類生生世世,再三要學習的長遠道路。
一個企業家,必須擁有全公司及全消費者同等的心量。公司大心量小,一定會被淘汰;公司小心量大,一定會逐漸成長變大。其實,一個公司大不大並不重要,好不好才是重點所在。好公司一定很有情感。我們必須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家庭,家庭沒有大小,家庭有的是互相照顧,互相關懷的情感,有情感才是家庭,沒有情感的公司就會開始走下坡。報表的管理,雖然精準,但沒有情感。如何塑造有情感的企業文化才是企業好不好的標準。
企業文化是公司的右腦,報表數據是公司的左腦。左腦與右腦必須平衡發展,人才會健康完美,公司才會永續發展。IQ高,EQ也高。一個公司有平衡的業績與企業文化,才是要努力的目標。
人類因左腦的邏輯太強,造成今日世界性的汙染及人心的敗壞。公司的報表管理使公司業績掛帥,唯利是圖,這是今天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結果。身為一個清富企業家,能不能從個人的公司開始,把風氣轉變過來,順著大自然的道理來經營公司,相信這才是世界問題的解藥。
由自己做起吧!清富的清,不僅是世界問題的解藥,而且還是我們自己的生命能好好提升的保證呢!
朋友,你靈光一閃,好靈感來了嗎?
(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星期透視/王如玄:母親節,除了康乃馨 還是康乃馨?


2018-05-12 23:22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十九年前台中市廣三SOGO槍擊案中、無辜遭流彈波及成為植物人的莊嘉慧父母,今年是最沉重的母親節,因為他們必須忍痛將愛女送進安養機構,為自己的老年生活重新打算。 記者林敬家/攝影


每年的母親節,洋溢著歡樂溫馨,孩子們大力擁抱媽媽,大聲說出對媽媽的愛。但在社會的一隅,有些孩子卻無法用言語和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在母親的背後,是另一個說不出口的愛。
母親節前夕,一則令人心碎報導,十九年前發生在台中的廣三槍擊案,無辜遭流彈波及的孕婦莊女士成為植物人,父母親心疼愛女,這些年來獨力照顧她。青絲成了白髮,父母親年邁無力,只能不捨地送安養機構。
艱難又沉痛的決定,映照著母愛的偉大和無奈。其實,在台灣底層存在著如此深刻的相似圖像,就在母親節前一周,我參與了照顧者喘息服務關懷。一位母親上台說了這段話:我要感謝我自己,因為我是一個好媽媽。當下聽了感觸良多,這位母親想必內心百感交集,她的人生大半歲月付出心力照顧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不一定有能力可以說一聲感謝,而她只能自己感謝自己,讓自己有力量繼續往前走。
這兩個很洋蔥的故事,提醒了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一是家庭照顧者的無力處境,而無力包含經濟、親友支援及社會資源網絡貧乏;二是照顧者的身心喘息;三是安養機構的管理如何讓人放心;四是當照顧者失去生活重心,如何協助社會重建;五是母親角色定位及社會壓力。
電影《順雲》敘述為照顧老母親而提早辭去工作,將時間留給了母親,然而當年華老去,自己老了誰來照顧?試想,如果角色易位,照顧者角色換成母親亦然。一個殘酷的數據,說明一個真實,台灣照顧者多為女性,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一○五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女性不就業原因,以照顧家人占百分之四十四.二居多;女性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為承擔家人照顧責任,要再返回職場,在提升女性勞動及經濟能力政策工具始終欲振乏力情況下,難上加難。
家庭倫理的親情牽絆,是多數人選擇親自照顧的原因之一。每年二百卅一萬的工作人口受家庭照顧責任影響,約十八萬人因照顧減少工時或轉換工作,十三萬多人因照顧離職。很現實的是,一旦離職,經濟頓失所依,龐大的醫療及生活費用,收入來源常讓照顧者喘不過氣來;幸運點的,有民間團體轉介資源申請急難救助,仍是杯水車薪,多數人只能自己承擔,而更多在社會安全網邊緣的家庭,既不知何謂長照,也不是社會救助的對象,當家產散盡、身心俱疲,有時換來的是卻是人倫悲劇。
照顧是一條漫長路,突如其來的不測風雨,一夕間打亂人生步調。政府長照2.0上路後,民間團體提出相當多的建議,包含長照不夠普及化、資源不好用、家庭照顧者的喘息、一對多的社區照顧模式、長照機構的良莠不齊及管理機制、零照顧離職等,總讓人看不見長照資源地圖全貌。雖然政府以補助方式仰賴民間團體做第一線服務,但畢竟民間團體服務對象及方式有其局限,有需要的人常不知資源在哪。
當照顧者將大部分人生奉獻給家庭,一旦受照顧者離開後,失去生活重心,協助照顧者的生活、工作及社會重建,政府也必須注入更多資源,例如多元職業訓練、培養第二專長、社會適應及社會關懷網絡,避免成為照顧貧窮循環。
母愛是偉大的,但也需要被疼惜,更不是對母愛的無情剝削。傳統觀念總是賦予母親的照顧者角色,時至今日雖有一點點改變,但是仍然有不少需要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改進的空間。
母親節不是只有一朵康乃馨、一場表揚,就能讓媽媽們安心快樂,建議政府應該在每年母親節公布「友善母親及家庭」政策及指標,這才是真正的母親節禮物。
最後,呼籲人身安全是最基本人權,社會治安的改善,讓孩子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則是母親永遠不變的心願。






大屋頂下/紀念五四 百年後的不同選擇


2018-05-12 23:26 聯合報  黃年
台大師生及校友發起新五四運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剛過了五四運動九十九周年,明年一百年。
儒學是中華文化的主流。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及文化大革命「批孔揚秦」,皆不能消滅儒學。北京今日滿世界設置的「孔子學院」即是證明。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降,約二千年,儒家固然受到歷朝政權的支持,但其實也受到政治力量的束縛與扭曲使得二千年中儒學失去自由演進與發展的機會
儒家是中國政治的受益人,同時也是受難者。
五四所反對的孔家店,正是那個被政治力量所扭曲而變形的儒學。因此,五四在百年前打倒儒家,其實當時仍有另一選擇,就是可以為儒家所受的政治操作而伸冤,並主張解放儒家。
但是,五四選擇了打倒,未選擇伸冤解放。這是五四的自由,卻也是五四的盲點
在漢武帝之後的二千年,儒學是不自由的。到了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後的今天,儒學在兩岸似乎出現了比較自由的環境,但儒學能否在這個環境中得到進化與發展,仍是未知數。
台灣有了相對充足的政治自由與學術自由,這看似儒學伸冤解放的機遇。但是,在政治上「去中國化」的風潮中,若要台灣回頭承繼或發展中華文化,此種想像可能落空。至於中國大陸,百年前五四的自由造就了共產主義與中國共產黨,而今天的中共卻在剝奪了高端自由的同時,又回頭設置孔子學院,但儒學的解放卻難期待
儒學的最精華處,是在「放大人格」。即使是一名寒窗下的寒士,鑿壁偷光,他仍能自期自命「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此情此境雖是清苦,但心態卻是浪漫、壯烈、神聖。
再來一段「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人皆可以為堯舜,希聖希賢。「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這就是放大人格,這也正是儒學的精華,也是儒學的魅力。
其實,儒學「重心性」,也「重實踐」。它為讀書人畫了一幅從自我修行到問世實踐的路徑圖:格致(知識)誠正(道德)修齊(行為)治平(淑世)。這是人格的錘鍊,也是人格境界的放大與提升。這些都是百世四海不惑皆準的金句。
儒學的爭議,出自探究儒者與政權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性質。探究這個政學關係,也正是探究儒家究竟是政治轎夫或制衡者的區隔,這可從孔丘、孟軻二人的分野談起
孔子的政治思想,以「仁」為主體,「禮運大同篇」為歸趨,可以說是「民本思想」。他在政治倫理上,主張「君君/臣臣」,且也譴責「君不君/臣不臣」。惟孔子似僅強調人君的道德責任,沒有主張對惡君的懲罰手段。
孟子的思想則有跳躍的發展。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人也。」「桀紂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者。」
孟子的這個體系,不啻是主張「革命權」比英人洛克的「革命籲天權」及法人盧梭的「民約論」早約二千年。孟子的論述,不能稱為「德先生」或「民主」,但無疑是超越了「民本」,而進入了「民權」
孔子若曾被污名化為「官儒」(此非孔子本意,而是政治操作所致),孟子則可稱作「民儒」。朱元璋「刪孟」,刊發「孟子節本」,正是儒家絕非「政權工具」的證明。
孟子距孔子約二百年儒家以孔孟並稱,可見孟子思想的發展,被視為孔子思想在精神及邏輯上的承先啟後。如果後繼的儒家不是受到政權的保護並同時受到政權的束縛,而使孔孟體系能自然而自由的發展演進,那麼後來的儒家也許就不會是五四要打倒的孔家店了。
紀念五四,是紀念五四的自由精神。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可謂是革命黨人及新軍的「外科手術」,而五四運動則是辛亥革命精神的草根化及平民化。包括「外抗強權/內除國賊」,及「打倒孔家店」,這些自由都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在君權時代,沒有喊「打倒孔家店」的自由。不過,儒家畢竟有禁得起考驗的素質,經過五四,經過文化大革命,儒家的氣比五四長,也比文革長。
其實,五四雖喊打倒孔家店,但五四人物的人格底蘊仍是儒者情懷。明儒顧亭林的名句,正是五四當年的標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五四之後,儒學的回潮有幾波。例如,上世紀五○年代有「港台新儒家」,但當年台灣仍在戒嚴統治,因此難謂是在真正自由而自然的情境中發展。另如九○年代大陸出現的「大陸新儒家」,可惜卻是欲以儒學為中共政權建立正當性,以致有「儒家馬克思主義」等論述,只差未說「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新儒家」,這恐怕已非「新儒」,而是「偽儒」了。
五四最後由馬列主義收割,後來甚至演成批孔揚秦。如今,「孔子學院」既已回來了,就不能又開一爿「孔家店」。也許,至少應使政治歸政治,儒學歸儒學,不必再為「儒家馬克思主義」亂點鴛鴦譜。北京紀念五四,不能只因紀念五四導致了中共建政,而應思考,五四曾經反對受到政治扭曲的「孔家店」,今後勿再將儒家政治化
只要不再開一爿「孔家店」,只要不再批孔揚秦,儒家自有其豐沛的進化能力,正如孔子之後有孟子。儒者不必否定自己,該否定的是政治的束縛
西方文藝復興,希臘羅馬的文化精萃於相隔二千年後,在佛羅倫斯獲得了創造性的再生。
其實,台灣既具中國五千餘年來首見的民主政治及學術自由,也正是可解放儒家、進化儒家的「佛羅倫斯」。倘能如此,可使台灣在兩岸間擔當重要角色。但在民主自由的天地中,台灣相關學界如果竟以「去中國化」的「政治正確」來自我限縮,那就辜負了「自由儒者」的歷史機遇與責任。
一百年前,五四選擇打倒孔家店。但兩岸今日有了不同的選擇,即是同為曾是政治受難者的儒家伸冤,還儒學以自由,為解放儒學、發展儒學而努力,如孟子發展了孔子
儒學的真義在放大人格。解放儒學,就是解放個人,解放正義,解放社會。
謹以此文,紀念在台灣各大學校園內正在進行的新五四運動。




畫中有話/忠誠之旗 還飄揚嗎?


2018-05-12 23:29 聯合報  文/杜建重
攝影/杜建重


歷經四百多天抗爭,軍人年改修正草案完成初審,送出委員會,將交立法院院會進行二、三讀。在得知法案送出委員會的當下,八百壯士抗爭群眾,有人悲憤落淚,有人則選擇默默離去。
軍改條例的修正,究竟是穩定戰力,還是動搖軍心?一如退將吶喊的口號「全世界沒有廉價的國防」,這些恐怕都難以一語道盡。
夕陽下,國旗隨風飄揚,在時空環境變遷下,面對國旗的軍警能否依然保有忠誠?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是非觀混淆 怎麼教孩子?


2018-05-13 00:38 聯合報  許絹屏/教師(宜縣羅東)
教育部長吳茂昆曾說,「我最驕傲的是一生自認為沒做錯任何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看不到未來的大環境,讓大人焦慮、小孩迷惘…常有人問我:「現在的學生愈來愈難教吧?」我常不知如何回答,每個年代的學生都有不同的問題;只是,現在的孩子比起從前,心智年齡的確降低許多。
這時代的孩子很幸福也很辛苦,他們出生在一個知識爆炸、科技進步年代,可也生長在一個似是而非價值觀混淆的年代。學校教的和社會看到的相互拉扯:學校教他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態度;社會看到的是讀書無用的論點和笑貧不笑娼的現象…
難怪愈來愈多小孩選擇埋進網路世界,用不真實的身分活著;愈來愈多小孩選擇無知拒絕長大,因擔心長大後無力面對快速變遷社會。
以前的人認真讀書,或許可以掌握人生,現在的人運用網路,就有可能一夕暴紅,對於凡事講求即時性的現代小孩而言,何必花時間讀書算數學?對老師而言,面對一群無求知欲的孩子,我想,這才是最困難的吧!
我們有一個不知要把我們帶到哪兒去的政府,有一個五年換了四個部長的教育部,就算老師們有三頭六臂通天本領,也很難說服自己、說服孩子「明天會更好」!






總統大位 牽動柯綠藍三角習題


2018-05-13 00:38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教授
柯文哲表示,「台灣社會已被不到6%的人綁架。」 記者陳煜彬/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為「兩岸一家親」說法公開致歉,試圖挽回綠營選民對他的支持,進而促使民進黨放棄提名,讓他順利連任。但弄巧成拙,深綠人士認為他缺乏中心思想,首鼠兩端,只想矇混過關。而藍營選民方面,更強烈指責他投機取巧,不具備堅定的領袖人格,只想在藍、綠、紅三方間遊走,混一天算一天。
對政治人物而言,選舉策略本來就是一時的,隨時都可以調整,但如何掌握大局、制敵機先,卻是勝敗關鍵。柯文哲的如意算盤既是短線操作,只求勝選,當然不擇手段。但問題在於,他誤以為藍綠死忠的支持者只占選民中的百分之六,這就太過輕忽政治版圖的基本盤面了。他既未能深刻掌握藍綠對峙的歷史背景和國際因素,同時也過度看重所謂的中性選民。事實上,他回頭向深綠陣營靠攏,也正是心虛的反映。
三年多前,柯文哲勝選主因是敵對陣營太弱,以及國民黨中央執政權威潰散,讓他一個政治素人立馬揚鞭、輕騎過關!但他的個性不夠沉穩,執政實力也嚴重不足,對待部屬又缺乏領導和統御能力,除了自恃聰明、反應特快、經常引發爭議外,迄今仍無傲人的具體政績。而他當年提出的五大弊案,也無一真正解決,這才是尋求連任面臨困境所在。
但民進黨方面,真正在意的卻不在台北市長,而是兩年之後總統選舉。蔡英文深恐一旦柯未能連任台北市長,轉而競選總統,則以當前民進黨低迷的民意支持度和執政敗相,若有任何第三勢力企圖分一杯羹,則蔡連任之路,必將坎坷,這正是不能明言的心頭之患,也是柯迄今仍然保有威懾能力的「刺客價值」。
如果當年(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第四次修憲時,朝野決議是採取「絕對多數」總統選制,蔡英文只要名列選舉得票最高的前兩位,並在第二輪投票中進一步與藍營候選人對決,就可忽視排名第三者的要脅。但當時李登輝和陳水扁卻深恐得不到過半選民支持,堅持修憲必須採取「相對多數」選制,而陳水扁也真的在二千年的大選中超過連戰和宋楚瑜的選票,以三成九的相對多數獲得勝選。現在看來,當年對陳水扁有利的選舉機制,現在對蔡英文而言卻是不利的。真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機關算盡,卻解不了當前困局!
這正是今年選戰最重要的三角習題。如果民進黨真的提名自己的候選人,瓜分柯的選票,不管是占兩成或三成,國民黨的丁守中都可勝出。但如果決定不提名,柯仍然將面臨一場硬戰。
其主因是,台北市和新北市是一個同心圓之內的兩個城,市民生活在同一個大都會區之內,近在咫尺,休戚與共,必將形成「同城效應」;進而影響到二至三成的選票(尤其是每天在兩市之間通勤的市民)。如果侯友宜能夠戰勝蘇貞昌,丁守中自然也將得到無形的掖助。如果柯還是堅持他的「第三條路線」或「白色力量」,就將陷入自我孤立的局面。此時,不管是「台北的變天」或「期中選舉的震撼」,恐怕都將成為民進黨下一階段執政的真正挑戰。
由此看來,真正的決策者還是蔡英文。如果她把總統選舉看得特重,就不會提名台北市長;如果決定要懲罰柯文哲,那就會順應綠色底層民意,發動起決戰的號角!






笑淚交織 母親節心情不止一種


2018-05-13 00:38 聯合報  李淑娟/影評人(台北市)
桃園八德榮民之家在母親節前夕,舉行「溫馨八德,五月寵愛」。 記者許政榆/攝影


母親節來臨,真實人生和電影情節,都有各式各樣的母親,交織人間滋味。
不是每一個母親都能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英國電影「我是女生」,足球少年在青春期意識到自己性別認同為女性,混亂挫折中,一度企圖剪掉生殖器,始終支持、陪伴的母親,展現了凡人無法想像的毅力。在丈夫眼中,簡直是幫助孩子選擇最艱難人生的荒謬行為;但平凡又特別的媽媽,明白人須忠於靈魂而非軀殼,即使身在保守小鎮,連外婆都反彈到寫信斷絕關係,母親卻從不放棄協助孩子活出自我。
「波伽利:聲命之歌」為跨界男高音波伽利自傳性電影,劇情中,發現兒子再也再看不到光明,宛如己身失明般抱子嚎哭的母親,捨不得和孩子分離,用報紙掩面啜泣的父親,令人難以忘懷。天生英才也有找不到正確發聲法,轉讀法律的徬徨時,母親和整個家族都沒有遠離他。
每天在台北盆地跑來跑去的我,在常去的麵店得到了如家庭般的招呼:清明時節和老闆娘一起分享蒸熟的草仔粿、付完帳被喚回品嘗罕見的突尼西亞椰棗。家庭不僅是戶籍血緣的區隔,這社會只要有愛,處處可能尋得歇息的家庭。
感謝世間不論人生起落、甚至重大殘病,依然照護孩子的母親;也感謝那些不分親疏,擁有母親關愛心腸的人們。
這個世界並不止是單一價值,也不止一種母親節心情。

【我是女生】HD高畫質中文電影預告



2018 05/25【波伽利:聲命之歌】
電影正式預告 │ 跨界男高音「波伽利」的成名傳奇!


王正方/台灣見不到「深圳速度」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王正方/台灣見不到「深圳速度」
.嚴震生/只看見刺、卻看不見梁木的台灣
.葉銀華/公司如何還財於股民?
.洪蘭/當學生不會唱國歌…
.馬凱/血腥屠夫如何變成一代天驕?
.周行一/給台大機會成為偉大的大學

.王建壯/「拔管」這件事讓人感到恐怖
.劉維公/吳茂昆下台
.陳立恆/台灣,需要一場「新」五四運動
.盛治仁/懂得分析數據 更要善用數據
.薛承泰/顏色專業,真管用,整管用

.方祖涵/假釋犯難敲響的自由鐘







王正方/台灣見不到「深圳速度」


2018-05-13 00:38 聯合報  王正方(電影導演)
深圳摩天大樓林立,四處還在蓋著。 新華社


多年前自香港乘火車到深圳,必須下車走過一道木橋,橋頭有五星紅旗,旗下站著荷槍實彈的解放軍。到羅湖關驗明證件,再走往車站,路旁有小販擺地攤,以粵語叫賣青菜、魚蝦;四周一片荒野。
最近在深圳停留數日,有緣參觀越眾歷史影像館的攝影展:四十年深圳特區發展歷史。在眾多影片中,我找到了當年走過的那座通往羅湖的木橋,恍如隔世。
深圳在四十年前成為經濟特區,一路走來發展迅速;如今在這塊近兩千平方公里的地區,有兩千四百萬人定居。原來的深圳鎮僅三平方公里大,特區不斷擴展,卅年來刨山丘填海,開闢出一百平方公里的新土來,再繼續填海,深圳與香港就要連起來了。
新土上的摩天大樓林立,四處還在蓋著。此地的建築速度聞名遐邇,有一座近百層的高樓,曾創下每天就建好一層樓的紀錄,人稱「深圳速度」
重要的民營公司總部都在這一帶,如:華為、BYD、騰訊等。遙望騰訊大樓,據說騰訊總部的空間設計先進現代化,寬敞、舒適、處處綠化、播放古典音樂;員工可以隨處工作、休息,只是沒機會進去親眼目睹一番。
二○一七年的深圳GDP總量為二兆二千四百卅八.三九億元人民幣,同年香港地區的生產總值是二兆六千六百廿六.三七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二兆一千五百廿九.五五億元。這是首次深圳的全年GDP總額,超過了香港去年深圳市的經濟總量,僅次於上海市和北京市
深圳的經濟發展在大陸最為自由,著重製造業與創新,深圳被認為是創新之都,現在已經有百家以上的國際上市公司。上海的平均薪水仍比深圳高,但多數人為大企業打工;在深圳有更多的創業個體戶。大陸網路上流傳一段話:「去北京是為了出人頭地,在上海是為了安身立命,闖深圳是為了追求夢想!」深圳象徵著大陸的未來?
深圳的人均GDP,在二○○六年為八千美元,二○一二年,升到一.九五萬美元,當時台灣是二.一三萬美元;但是台灣自二○一四年起,人均GDP就卡在二.二六萬美元不動,去年深圳已飆到二.五二萬美元,是十年前的三倍,也連續四年超過了台灣。
數十年來深圳的快速成長,堪稱是近代罕見的經濟奇蹟。歷史證明,只有廣大群眾付出代價,才能創造出財富來。千萬民眾為了多掙點錢,忘我的賣命工作,才有今日的深圳
攝影展有一組照片;一名洗大樓窗戶的工人,懸在半空中,充滿自信的笑著,看來最多廿歲出頭;旁邊有一張特寫,因為操勞過度,他的手腳已嚴重磨損,看的令人心驚膽戰。
九年前在台北近郊購置公寓,經紀人說捷運再多蓋三個站,就離這公寓只有幾百公尺遠。六年過去,捷運只增添了一個站,暗自慶幸,這項工程還在進行,不敢奢望其他。又說「三環三線」會經過這裡,兩年多了,看見附近建起七八根粗圓水泥柱子來,工人三天上工兩天休息,是典型的、合法令的「磨洋工」?
相較之下台灣似乎見不到深圳的那份迫切感政治必須正確、民粹當道、大量時間精力花費在「對立、虛耗、空轉」上。多少年都是這麼過的,有那個迫切的必要嗎?「深圳速度」不屬於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