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林蒼生:清富,順自然的企業家\星期透視/王如玄:母親節,除了康乃馨 還是康乃馨?

.大屋頂下/紀念五四 百年後的不同選擇
.星期透視/王如玄:母親節,除了康乃馨 還是康乃馨?
.名家縱論/林蒼生:清富,順自然的企業家
.是非觀混淆 怎麼教孩子?
.虛擬洋大人 竟能唬官欺民
.笑淚交織 母親節心情不止一種
.向深綠低頭 不如拿出政績
.總統大位 牽動柯綠藍三角習題
.漫畫/看你往哪跑…
.畫中有話/忠誠之旗 還飄揚嗎?







名家縱論/林蒼生:清富,順自然的企業家


2018-05-12 23:18 聯合報  林蒼生(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林蒼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智慧是意識大海裡的魚,心不夠清,就看不到魚,看不到智慧。一個企業家如能保有清靜的心,才能感應到內在智慧的光影,那光影是靈感的來源,靈光一閃,這是意識大海或宇宙來的恩典。
個人意識只是宇宙意識裡的一小部分,我們人類大家都使用著宇宙同一個意識而不自知。古德所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有其正確的道理。這鬼神並非平常所認知的鬼神,而是神妙不可測的宇宙意識中所呈現鬼神般的未知現象。
專注的思考是進入宇宙意識的管道,祈禱也是。而思考與祈禱都是人往內在世界探索的方法。對一個企業家來說,要創新,要有創意,要解決問題,養成安靜下來,靜靜祈禱然後思考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日常功課。
最好祈禱與思考能配合進行,把思考往正的方向引導,如此共振而來的因緣,比較可能有正面的增強,尤其是要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士氣高昂,很歡喜地做決定,這樣共振而來的因緣,自然會是高能量的好因緣。在低潮的時候,在生氣或挫折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決定,這時最好去休息一下,遊山玩水更好,情境改變後才做進一步決定。我看很多人都在盛怒時候,做了離婚決定,這是很錯誤,很可惜的事。
同樣道理,在經營管理時常會有個誤區出現,很多人喜歡挑毛病找缺點,以為把公司的缺點改正過來,公司就會變得更好,這是很值得商榷的討論。我個人比較主張更積極一點,應該把精力放在優點的延伸,而非缺點的糾正。優點的延伸才是正面能量的擴大。聽說,老虎伍茲的教練要求他把精力放在將球打得更直更遠的精準度上,而不讓他花時間去練習如何從沙坑把球救出。這真是聰明的教練
個人的心靈意識既然與宇宙意識是相通的,如何擴大自己的心量,來逐漸與天同高,與宇宙意識同樣大,變成很可理解的一個修行方向了。金剛經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意旨也在此。由自己自私自利的小我,擴大到與眾人同心的大我,這是我們人類生生世世,再三要學習的長遠道路。
一個企業家,必須擁有全公司及全消費者同等的心量。公司大心量小,一定會被淘汰;公司小心量大,一定會逐漸成長變大。其實,一個公司大不大並不重要,好不好才是重點所在。好公司一定很有情感。我們必須把公司當做自己的家庭,家庭沒有大小,家庭有的是互相照顧,互相關懷的情感,有情感才是家庭,沒有情感的公司就會開始走下坡。報表的管理,雖然精準,但沒有情感。如何塑造有情感的企業文化才是企業好不好的標準。
企業文化是公司的右腦,報表數據是公司的左腦。左腦與右腦必須平衡發展,人才會健康完美,公司才會永續發展。IQ高,EQ也高。一個公司有平衡的業績與企業文化,才是要努力的目標。
人類因左腦的邏輯太強,造成今日世界性的汙染及人心的敗壞。公司的報表管理使公司業績掛帥,唯利是圖,這是今天資本主義過度發展的結果。身為一個清富企業家,能不能從個人的公司開始,把風氣轉變過來,順著大自然的道理來經營公司,相信這才是世界問題的解藥。
由自己做起吧!清富的清,不僅是世界問題的解藥,而且還是我們自己的生命能好好提升的保證呢!
朋友,你靈光一閃,好靈感來了嗎?
(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星期透視/王如玄:母親節,除了康乃馨 還是康乃馨?


2018-05-12 23:22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十九年前台中市廣三SOGO槍擊案中、無辜遭流彈波及成為植物人的莊嘉慧父母,今年是最沉重的母親節,因為他們必須忍痛將愛女送進安養機構,為自己的老年生活重新打算。 記者林敬家/攝影


每年的母親節,洋溢著歡樂溫馨,孩子們大力擁抱媽媽,大聲說出對媽媽的愛。但在社會的一隅,有些孩子卻無法用言語和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在母親的背後,是另一個說不出口的愛。
母親節前夕,一則令人心碎報導,十九年前發生在台中的廣三槍擊案,無辜遭流彈波及的孕婦莊女士成為植物人,父母親心疼愛女,這些年來獨力照顧她。青絲成了白髮,父母親年邁無力,只能不捨地送安養機構。
艱難又沉痛的決定,映照著母愛的偉大和無奈。其實,在台灣底層存在著如此深刻的相似圖像,就在母親節前一周,我參與了照顧者喘息服務關懷。一位母親上台說了這段話:我要感謝我自己,因為我是一個好媽媽。當下聽了感觸良多,這位母親想必內心百感交集,她的人生大半歲月付出心力照顧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不一定有能力可以說一聲感謝,而她只能自己感謝自己,讓自己有力量繼續往前走。
這兩個很洋蔥的故事,提醒了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一是家庭照顧者的無力處境,而無力包含經濟、親友支援及社會資源網絡貧乏;二是照顧者的身心喘息;三是安養機構的管理如何讓人放心;四是當照顧者失去生活重心,如何協助社會重建;五是母親角色定位及社會壓力。
電影《順雲》敘述為照顧老母親而提早辭去工作,將時間留給了母親,然而當年華老去,自己老了誰來照顧?試想,如果角色易位,照顧者角色換成母親亦然。一個殘酷的數據,說明一個真實,台灣照顧者多為女性,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一○五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女性不就業原因,以照顧家人占百分之四十四.二居多;女性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為承擔家人照顧責任,要再返回職場,在提升女性勞動及經濟能力政策工具始終欲振乏力情況下,難上加難。
家庭倫理的親情牽絆,是多數人選擇親自照顧的原因之一。每年二百卅一萬的工作人口受家庭照顧責任影響,約十八萬人因照顧減少工時或轉換工作,十三萬多人因照顧離職。很現實的是,一旦離職,經濟頓失所依,龐大的醫療及生活費用,收入來源常讓照顧者喘不過氣來;幸運點的,有民間團體轉介資源申請急難救助,仍是杯水車薪,多數人只能自己承擔,而更多在社會安全網邊緣的家庭,既不知何謂長照,也不是社會救助的對象,當家產散盡、身心俱疲,有時換來的是卻是人倫悲劇。
照顧是一條漫長路,突如其來的不測風雨,一夕間打亂人生步調。政府長照2.0上路後,民間團體提出相當多的建議,包含長照不夠普及化、資源不好用、家庭照顧者的喘息、一對多的社區照顧模式、長照機構的良莠不齊及管理機制、零照顧離職等,總讓人看不見長照資源地圖全貌。雖然政府以補助方式仰賴民間團體做第一線服務,但畢竟民間團體服務對象及方式有其局限,有需要的人常不知資源在哪。
當照顧者將大部分人生奉獻給家庭,一旦受照顧者離開後,失去生活重心,協助照顧者的生活、工作及社會重建,政府也必須注入更多資源,例如多元職業訓練、培養第二專長、社會適應及社會關懷網絡,避免成為照顧貧窮循環。
母愛是偉大的,但也需要被疼惜,更不是對母愛的無情剝削。傳統觀念總是賦予母親的照顧者角色,時至今日雖有一點點改變,但是仍然有不少需要政府和民間一起努力改進的空間。
母親節不是只有一朵康乃馨、一場表揚,就能讓媽媽們安心快樂,建議政府應該在每年母親節公布「友善母親及家庭」政策及指標,這才是真正的母親節禮物。
最後,呼籲人身安全是最基本人權,社會治安的改善,讓孩子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則是母親永遠不變的心願。






大屋頂下/紀念五四 百年後的不同選擇


2018-05-12 23:26 聯合報  黃年
台大師生及校友發起新五四運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剛過了五四運動九十九周年,明年一百年。
儒學是中華文化的主流。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及文化大革命「批孔揚秦」,皆不能消滅儒學。北京今日滿世界設置的「孔子學院」即是證明。
漢武帝獨尊儒術以降,約二千年,儒家固然受到歷朝政權的支持,但其實也受到政治力量的束縛與扭曲使得二千年中儒學失去自由演進與發展的機會
儒家是中國政治的受益人,同時也是受難者。
五四所反對的孔家店,正是那個被政治力量所扭曲而變形的儒學。因此,五四在百年前打倒儒家,其實當時仍有另一選擇,就是可以為儒家所受的政治操作而伸冤,並主張解放儒家。
但是,五四選擇了打倒,未選擇伸冤解放。這是五四的自由,卻也是五四的盲點
在漢武帝之後的二千年,儒學是不自由的。到了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後的今天,儒學在兩岸似乎出現了比較自由的環境,但儒學能否在這個環境中得到進化與發展,仍是未知數。
台灣有了相對充足的政治自由與學術自由,這看似儒學伸冤解放的機遇。但是,在政治上「去中國化」的風潮中,若要台灣回頭承繼或發展中華文化,此種想像可能落空。至於中國大陸,百年前五四的自由造就了共產主義與中國共產黨,而今天的中共卻在剝奪了高端自由的同時,又回頭設置孔子學院,但儒學的解放卻難期待
儒學的最精華處,是在「放大人格」。即使是一名寒窗下的寒士,鑿壁偷光,他仍能自期自命「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此情此境雖是清苦,但心態卻是浪漫、壯烈、神聖。
再來一段「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人皆可以為堯舜,希聖希賢。「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這就是放大人格,這也正是儒學的精華,也是儒學的魅力。
其實,儒學「重心性」,也「重實踐」。它為讀書人畫了一幅從自我修行到問世實踐的路徑圖:格致(知識)誠正(道德)修齊(行為)治平(淑世)。這是人格的錘鍊,也是人格境界的放大與提升。這些都是百世四海不惑皆準的金句。
儒學的爭議,出自探究儒者與政權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性質。探究這個政學關係,也正是探究儒家究竟是政治轎夫或制衡者的區隔,這可從孔丘、孟軻二人的分野談起
孔子的政治思想,以「仁」為主體,「禮運大同篇」為歸趨,可以說是「民本思想」。他在政治倫理上,主張「君君/臣臣」,且也譴責「君不君/臣不臣」。惟孔子似僅強調人君的道德責任,沒有主張對惡君的懲罰手段。
孟子的思想則有跳躍的發展。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人也。」「桀紂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者。」
孟子的這個體系,不啻是主張「革命權」比英人洛克的「革命籲天權」及法人盧梭的「民約論」早約二千年。孟子的論述,不能稱為「德先生」或「民主」,但無疑是超越了「民本」,而進入了「民權」
孔子若曾被污名化為「官儒」(此非孔子本意,而是政治操作所致),孟子則可稱作「民儒」。朱元璋「刪孟」,刊發「孟子節本」,正是儒家絕非「政權工具」的證明。
孟子距孔子約二百年儒家以孔孟並稱,可見孟子思想的發展,被視為孔子思想在精神及邏輯上的承先啟後。如果後繼的儒家不是受到政權的保護並同時受到政權的束縛,而使孔孟體系能自然而自由的發展演進,那麼後來的儒家也許就不會是五四要打倒的孔家店了。
紀念五四,是紀念五四的自由精神。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可謂是革命黨人及新軍的「外科手術」,而五四運動則是辛亥革命精神的草根化及平民化。包括「外抗強權/內除國賊」,及「打倒孔家店」,這些自由都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在君權時代,沒有喊「打倒孔家店」的自由。不過,儒家畢竟有禁得起考驗的素質,經過五四,經過文化大革命,儒家的氣比五四長,也比文革長。
其實,五四雖喊打倒孔家店,但五四人物的人格底蘊仍是儒者情懷。明儒顧亭林的名句,正是五四當年的標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五四之後,儒學的回潮有幾波。例如,上世紀五○年代有「港台新儒家」,但當年台灣仍在戒嚴統治,因此難謂是在真正自由而自然的情境中發展。另如九○年代大陸出現的「大陸新儒家」,可惜卻是欲以儒學為中共政權建立正當性,以致有「儒家馬克思主義」等論述,只差未說「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新儒家」,這恐怕已非「新儒」,而是「偽儒」了。
五四最後由馬列主義收割,後來甚至演成批孔揚秦。如今,「孔子學院」既已回來了,就不能又開一爿「孔家店」。也許,至少應使政治歸政治,儒學歸儒學,不必再為「儒家馬克思主義」亂點鴛鴦譜。北京紀念五四,不能只因紀念五四導致了中共建政,而應思考,五四曾經反對受到政治扭曲的「孔家店」,今後勿再將儒家政治化
只要不再開一爿「孔家店」,只要不再批孔揚秦,儒家自有其豐沛的進化能力,正如孔子之後有孟子。儒者不必否定自己,該否定的是政治的束縛
西方文藝復興,希臘羅馬的文化精萃於相隔二千年後,在佛羅倫斯獲得了創造性的再生。
其實,台灣既具中國五千餘年來首見的民主政治及學術自由,也正是可解放儒家、進化儒家的「佛羅倫斯」。倘能如此,可使台灣在兩岸間擔當重要角色。但在民主自由的天地中,台灣相關學界如果竟以「去中國化」的「政治正確」來自我限縮,那就辜負了「自由儒者」的歷史機遇與責任。
一百年前,五四選擇打倒孔家店。但兩岸今日有了不同的選擇,即是同為曾是政治受難者的儒家伸冤,還儒學以自由,為解放儒學、發展儒學而努力,如孟子發展了孔子
儒學的真義在放大人格。解放儒學,就是解放個人,解放正義,解放社會。
謹以此文,紀念在台灣各大學校園內正在進行的新五四運動。




畫中有話/忠誠之旗 還飄揚嗎?


2018-05-12 23:29 聯合報  文/杜建重
攝影/杜建重


歷經四百多天抗爭,軍人年改修正草案完成初審,送出委員會,將交立法院院會進行二、三讀。在得知法案送出委員會的當下,八百壯士抗爭群眾,有人悲憤落淚,有人則選擇默默離去。
軍改條例的修正,究竟是穩定戰力,還是動搖軍心?一如退將吶喊的口號「全世界沒有廉價的國防」,這些恐怕都難以一語道盡。
夕陽下,國旗隨風飄揚,在時空環境變遷下,面對國旗的軍警能否依然保有忠誠?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





是非觀混淆 怎麼教孩子?


2018-05-13 00:38 聯合報  許絹屏/教師(宜縣羅東)
教育部長吳茂昆曾說,「我最驕傲的是一生自認為沒做錯任何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看不到未來的大環境,讓大人焦慮、小孩迷惘…常有人問我:「現在的學生愈來愈難教吧?」我常不知如何回答,每個年代的學生都有不同的問題;只是,現在的孩子比起從前,心智年齡的確降低許多。
這時代的孩子很幸福也很辛苦,他們出生在一個知識爆炸、科技進步年代,可也生長在一個似是而非價值觀混淆的年代。學校教的和社會看到的相互拉扯:學校教他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態度;社會看到的是讀書無用的論點和笑貧不笑娼的現象…
難怪愈來愈多小孩選擇埋進網路世界,用不真實的身分活著;愈來愈多小孩選擇無知拒絕長大,因擔心長大後無力面對快速變遷社會。
以前的人認真讀書,或許可以掌握人生,現在的人運用網路,就有可能一夕暴紅,對於凡事講求即時性的現代小孩而言,何必花時間讀書算數學?對老師而言,面對一群無求知欲的孩子,我想,這才是最困難的吧!
我們有一個不知要把我們帶到哪兒去的政府,有一個五年換了四個部長的教育部,就算老師們有三頭六臂通天本領,也很難說服自己、說服孩子「明天會更好」!






總統大位 牽動柯綠藍三角習題


2018-05-13 00:38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教授
柯文哲表示,「台灣社會已被不到6%的人綁架。」 記者陳煜彬/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為「兩岸一家親」說法公開致歉,試圖挽回綠營選民對他的支持,進而促使民進黨放棄提名,讓他順利連任。但弄巧成拙,深綠人士認為他缺乏中心思想,首鼠兩端,只想矇混過關。而藍營選民方面,更強烈指責他投機取巧,不具備堅定的領袖人格,只想在藍、綠、紅三方間遊走,混一天算一天。
對政治人物而言,選舉策略本來就是一時的,隨時都可以調整,但如何掌握大局、制敵機先,卻是勝敗關鍵。柯文哲的如意算盤既是短線操作,只求勝選,當然不擇手段。但問題在於,他誤以為藍綠死忠的支持者只占選民中的百分之六,這就太過輕忽政治版圖的基本盤面了。他既未能深刻掌握藍綠對峙的歷史背景和國際因素,同時也過度看重所謂的中性選民。事實上,他回頭向深綠陣營靠攏,也正是心虛的反映。
三年多前,柯文哲勝選主因是敵對陣營太弱,以及國民黨中央執政權威潰散,讓他一個政治素人立馬揚鞭、輕騎過關!但他的個性不夠沉穩,執政實力也嚴重不足,對待部屬又缺乏領導和統御能力,除了自恃聰明、反應特快、經常引發爭議外,迄今仍無傲人的具體政績。而他當年提出的五大弊案,也無一真正解決,這才是尋求連任面臨困境所在。
但民進黨方面,真正在意的卻不在台北市長,而是兩年之後總統選舉。蔡英文深恐一旦柯未能連任台北市長,轉而競選總統,則以當前民進黨低迷的民意支持度和執政敗相,若有任何第三勢力企圖分一杯羹,則蔡連任之路,必將坎坷,這正是不能明言的心頭之患,也是柯迄今仍然保有威懾能力的「刺客價值」。
如果當年(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第四次修憲時,朝野決議是採取「絕對多數」總統選制,蔡英文只要名列選舉得票最高的前兩位,並在第二輪投票中進一步與藍營候選人對決,就可忽視排名第三者的要脅。但當時李登輝和陳水扁卻深恐得不到過半選民支持,堅持修憲必須採取「相對多數」選制,而陳水扁也真的在二千年的大選中超過連戰和宋楚瑜的選票,以三成九的相對多數獲得勝選。現在看來,當年對陳水扁有利的選舉機制,現在對蔡英文而言卻是不利的。真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機關算盡,卻解不了當前困局!
這正是今年選戰最重要的三角習題。如果民進黨真的提名自己的候選人,瓜分柯的選票,不管是占兩成或三成,國民黨的丁守中都可勝出。但如果決定不提名,柯仍然將面臨一場硬戰。
其主因是,台北市和新北市是一個同心圓之內的兩個城,市民生活在同一個大都會區之內,近在咫尺,休戚與共,必將形成「同城效應」;進而影響到二至三成的選票(尤其是每天在兩市之間通勤的市民)。如果侯友宜能夠戰勝蘇貞昌,丁守中自然也將得到無形的掖助。如果柯還是堅持他的「第三條路線」或「白色力量」,就將陷入自我孤立的局面。此時,不管是「台北的變天」或「期中選舉的震撼」,恐怕都將成為民進黨下一階段執政的真正挑戰。
由此看來,真正的決策者還是蔡英文。如果她把總統選舉看得特重,就不會提名台北市長;如果決定要懲罰柯文哲,那就會順應綠色底層民意,發動起決戰的號角!






笑淚交織 母親節心情不止一種


2018-05-13 00:38 聯合報  李淑娟/影評人(台北市)
桃園八德榮民之家在母親節前夕,舉行「溫馨八德,五月寵愛」。 記者許政榆/攝影


母親節來臨,真實人生和電影情節,都有各式各樣的母親,交織人間滋味。
不是每一個母親都能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英國電影「我是女生」,足球少年在青春期意識到自己性別認同為女性,混亂挫折中,一度企圖剪掉生殖器,始終支持、陪伴的母親,展現了凡人無法想像的毅力。在丈夫眼中,簡直是幫助孩子選擇最艱難人生的荒謬行為;但平凡又特別的媽媽,明白人須忠於靈魂而非軀殼,即使身在保守小鎮,連外婆都反彈到寫信斷絕關係,母親卻從不放棄協助孩子活出自我。
「波伽利:聲命之歌」為跨界男高音波伽利自傳性電影,劇情中,發現兒子再也再看不到光明,宛如己身失明般抱子嚎哭的母親,捨不得和孩子分離,用報紙掩面啜泣的父親,令人難以忘懷。天生英才也有找不到正確發聲法,轉讀法律的徬徨時,母親和整個家族都沒有遠離他。
每天在台北盆地跑來跑去的我,在常去的麵店得到了如家庭般的招呼:清明時節和老闆娘一起分享蒸熟的草仔粿、付完帳被喚回品嘗罕見的突尼西亞椰棗。家庭不僅是戶籍血緣的區隔,這社會只要有愛,處處可能尋得歇息的家庭。
感謝世間不論人生起落、甚至重大殘病,依然照護孩子的母親;也感謝那些不分親疏,擁有母親關愛心腸的人們。
這個世界並不止是單一價值,也不止一種母親節心情。

【我是女生】HD高畫質中文電影預告



2018 05/25【波伽利:聲命之歌】
電影正式預告 │ 跨界男高音「波伽利」的成名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