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經濟/三個連結 補強前瞻關鍵環節

.聯合報社論..當執政者不再聆聽,改革便成了剝奪
.聯合報黑白集.權力快餐吃到飽
.經濟日報社論.三個連結 補強前瞻關鍵環節









經濟/三個連結 補強前瞻關鍵環節


2017-05-18 03:0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就任滿周年前夕,內閣處於推動前瞻計畫的逆風之中。中央到地方、綠營到藍營、朝野立委,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都有不同的詮釋、堅持與主張,以致於蔡政府上任後最重要的投資計畫,還沒上路就陷入了推動困難的泥沼。當前的困境既不利蔡總統推動各項拚經濟政策,也讓行政與立法部門圍繞此事爭論不休,讓台灣再度陷入空轉。
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各方意見分歧,但有一點卻是朝野的共識,即台灣欠缺投資;近年國內投資不振,民間資金豐沛欠缺投資標的。去年我國公開發行公司募資4,100餘億元,這個金額比2008年台灣遭逢金融海嘯時還低,更讓人擔心的是,這些企業募集的資金,其中僅不到300億元是用來擴充廠房設備,這是政府有這項統計以來的新低,顯示企業對國內投資的前景,持保守態度。
在這樣的低迷氣氛中,政府跳出來推動前瞻計畫,希望透過軌道建設等五大計畫,由公部門點火當領頭羊,帶動民間周邊產業跟進,這樣的思維在各國推動經濟發展時並不罕見,戰略方向也沒問題,卻引發在野立委杯葛,包括台北市長柯文哲等縣市長也有疑慮,他們並非認為台灣不需投資,而是投資的內容有問題。從行政院已揭露的資訊來看,我們認為前瞻計畫至少有三個欠缺。
第一個欠缺是,計畫少了與人民的連結。前瞻計畫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地方整體發展及區域平衡,帶動國內投資機會與經濟穩定成長。在促進地方發展上,前瞻計畫最能爭取民心,這一點從藍綠地方首長與民代,都積極爭取列入前瞻計畫就可看出,但國人為何還對計畫有疑慮?關鍵在資源錯置與世代焦慮。
政府當前的財政狀況並不寬裕,為推動前瞻計畫必須以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匡列經費,雖然閣揆強調預算編列合法,但這筆近9,000億元的高昂費用,投資前更需仔細評估可行性與效益。
以前瞻計畫中投資金額最高的軌道建設為例,包括彰化、基隆與新竹等地,都僅有單薄的一個捷運或輕軌系統,在未能形成捷運路網前,不僅很難發揮運輸效益,後續營運更可能出現鉅額虧損,成為下一代的負債。
第二個欠缺是少了與產業的連結。從蔡總統上任前提出的經濟政見,到上任後的實施方向,產業界一直擔憂政府的產業政策與現有的產業連結太少。蔡總統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企業家就提醒政府不能只看新產業,而忘了舊產業,因為即便五大創新產業全數獲得成功,包括半導體等現有產業若遭忽略而陷入衰退,一來一回間,台灣經濟可能因此不進反退。
前瞻計畫與國內現有的產業連結度低,軌道工業並非台灣既有產業的強項,各地興建捷運與輕軌或能增加相關廠商數年的商機,但軌道工業能否因此獲得具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在各地捷運興建完成後,相關產業能否累積足夠的力量對外拓展生意,讓產業持續發展,如同大陸近年發展高鐵後,已有足夠實力向外推銷軌道事業,這是政府推動前瞻計畫沒能說清楚的環節
前瞻計畫的第三個欠缺是少了連結未來。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涵蓋「前瞻」與「基礎」,但計畫內容卻未凸顯「前瞻」的未來性。近年國際間積極發展無人車、AI人工智慧等產業,這關係台灣汽車、機器人、物聯網等產業發展,但在前瞻計畫中,我們卻未見政府投注資源,藉前瞻計畫建立台灣產業跨入未來的橋樑。
少了這三連結,前瞻計畫很難實現點火台灣內需成長引擎的目標。前瞻計畫若失敗,不僅是蔡總統政治上的挫敗,更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挫敗。在蔡總統即將跨入第二年任期之際,我們呼籲政府調整前瞻計畫的實質內容與推動步調,喚回國人對此案的支持。補齊上述三缺,透過連結人民、連結產業與連結未來,幫台灣經濟找出路。

聯合/權力快餐吃到飽


2017-05-18 03: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二級機關副首長放寬政務職1人修法案,遭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右)與吳志揚(左)質疑酬庸要求重審。記者陳正興/攝影


民進黨已完全執政,主政者想推動任何政策,立院黨團立刻護航過關,無往而不利。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應該沒什麼不滿足了吧?但說來奇怪,執政黨仍覺得手上的權力還不夠多。
最近民進黨推動《中央機關組織基準法》修法,由段宜康領銜,擴增了二級機關首長的政治任命員額,又把一些原屬常務職的三級機關首長改為政治任命。這麼一來,總統可以安插的政務官一口氣就增加了五十多個。這項修法,簡直像開放權力大餐吃到飽,讓執政者一次吃個夠。
濫開二、三級機關政務官的任命大門,帶來四個嚴重的問題:一是破壞文官制度,二是總統變相擴權,三是增加分贓風險,四是加重財政負擔。在野黨批評此舉是「搶錢、搶權、搶官」,但民進黨洋洋得意,毫無愧色。
政府原本的文官制度,旨在確保高級文官的專業和中立,使他們免於受到政黨的操控或政治色彩的影響,所以必須有常務官的設計。但是,民進黨趁著外界把目光集中於前瞻建設計畫的攻防,在司法委員會發動突襲,短短一小時就把文官制度的中立精神一舉送進了垃圾場。
蔡英文上台後,早就將政府職位洗過一輪,連部會機要職位都安插綠營年輕世代卡位,公營事業也指派親信人士入主。誰料,現在竟連三級機關都要染指。如此的完全執政,民眾有看到綠色奇蹟嗎?
試問,野心如此宏大,為什麼連總統府秘書長出缺七個月還補不齊

聯合/當執政者不再聆聽,改革便成了剝奪


2017-05-18 03: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就職即將屆滿周年,但五二○迎面而來的,卻是連串挫跌的民調,和街頭不曾停止的抗爭。民眾對施政的不滿,不是一夕就跳到了五、六成;但去年八月民調進入死亡交叉後,蔡政府始終不曾調整施政腳步,卻以為權力和意志可以征服一切。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把政府團隊帶向蠻幹,走到今天民怨四起的境地。
比較精確地說,民眾並不是不相信蔡政府改革的「理想性」;也因此,民意對蔡英文的「信任度」,始終高出其「滿意度」幾個百分點。但是,比較殘酷地說,當「理想性」經過現實一次次的蒸發和溶解,最後剩下來的,卻似乎僅殘存「能力不足」和「同理心不足」的真相。目前,民眾的憤怒還在等待下一次的大爆發。
不可否認,蔡英文具有一些令人尊重的素質;例如,她對她所謂的改革懷有強烈的意志和自信,不像某些政治人物那樣畏首畏尾,也不像某些政客那樣充滿僚氣和私心。然而,她也在決策上表現出一些令人擔憂的缺陷;例如,無法聽取不同意見,缺乏轉圜能力,更缺乏同理心,以致決策悖離社會現實而不自知。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例一休的推動。蔡英文聲稱要爭取勞工的休假權,卻將傳統製造業的思維僵固地套用在服務業勞工身上,且不由分說將加班費提高為三倍。殊不知,在低薪年代,勞工欠缺的不是休假,而是收入;但新政策卻剝奪勞工原本擁有的加班所得,而蔡政府迄今絲毫無意認錯修改。再如兩岸關係的停滯,蔡總統追求台灣的自主和尊嚴是正確的目標,但基本立場不明確,且手法缺乏謹慎評估,只是暴虎馮河;南向連八字都還沒一撇,兩岸就在外交、觀光、經貿陣線大打出手,造成台灣國際活動受困、民間生計窘迫。如此不智不仁,如何稱為明智決策?
蔡政府大力推動改革,最後卻因「能力不足」及「同理心缺乏」,而民心流失。追根究柢,其主要癥結有三:第一,是整個政府團隊成員才智不足或結構不良,因而無法提供蔡總統多元、有效、專業的建議。第二,蔡英文黨政軍一把抓的統領模式流於威權,雖可收上令易於下達之效,卻往往不符民主程序,也扼殺了傾聽多元民意的機會。第三,蔡政府決策圈的「同溫層」太窄,一批長期圍繞的核心幕僚雖可相濡以沫,卻只有在野的革命理想,缺乏執政現實的應對、傾聽和妥協;也因此,多項決策都流露著「貴族革命」的天真幻想。
上述三個因素,一年來不斷地交互影響,使得政府決策的透明度、多元性、專業度和說服力持續下滑。儘管輿論一再提醒政府必須謹慎行事,卻始終未得到蔡總統的積極回應,同樣的模式一再上演,以改革之名行打擊民主、打擊民生之實,這是最令人遺憾的事。尤其可憂的是,一年來,總統的國安團隊對國家外在形勢一再誤判,卻缺乏改弦易轍的能力,不知將伊於胡底。至於內閣行政團隊中,若干部會首長明顯才智和能力不足,根本看不到施政績效,卻因主政者為了保持政府或自己顏面,而不願調整其職務。試想,政府民調已經滿篇紅字,還要硬拗,究竟又能挽救誰的顏面?
當決策者不再聆聽人民的聲音,只耽溺於文青式的語言,其看似華麗卻不顧現實的決策,即變成了剝奪;這是所有改革者都很容易誤蹈的陷阱。諷刺的是,當年蔡英文競選時曾承諾,她的政府將是「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如今卻宛如風中的承諾。而她去年當選時要求民進黨要「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提醒,今天卻連自我提醒都無力。被民意拋棄的總統,應該感到焦慮;但她更該想想:那些被政府決策推入困境的人,究竟生活在什麼樣的痛苦中。

【重磅快評】豬哥亮圓滿詮釋「秀場人生」…


2017-05-15 15:06 聯合報  主筆室

豬哥亮人生謝幕。 聯合報系資料照

豬哥亮人生謝幕。 圖/本報資料照


無論庸俗、通俗,豬哥亮完滿詮釋「秀場人生」…
豬哥亮的歌廳秀 豬哥亮的歌廳秀
七彩燈光變化多 Hi-Fi音響頭一家
綜藝笑劇 打項(樣樣)會 豬哥亮的主持 娛樂咱大家
訪問歌星 乎人笑嘿嘿 全省找沒第二個
豬哥亮的歌廳秀 親像好酒沉甕底
朋友看完 一個報一個 一家報一家
豬哥亮的歌廳秀 節目精彩沒問題
曾經,台灣在那個還是VHS、Beta錄影帶大戰,以及錄影帶出租店林立街頭的年代,「豬哥亮的歌廳秀」可說席捲整個台灣大街小巷,主題曲幾乎男女老少都會哼上兩句;尤其,南來北往的野雞車、員工自強活動及阿公阿婆進香的遊覽車上,必備的帶子就是「豬哥亮歌廳秀」,既撫慰異鄉遊子的孤寂,更帶給闔家無限歡樂。
豬哥亮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部充滿歡笑血淚、悲歡離合的「人生秀」。出生於高雄市左營的他,或因地緣關係,很快就揚名整個南台灣,與張菲、邢峰齊名,並稱「南豬、北張、中邢峰」。然則,無比豐厚的秀場主持報酬,卻無法填補其人性缺憾,1993年豬哥亮疑因沉迷當時全台皆瘋的大家樂而積欠大筆賭債,演藝生涯陷入低潮,終至沈潛、號稱「出國深造」。
八年前豬哥亮的復出,從結果論,無疑是台灣演藝史空前的展現,也成就他人生的第二個顛峰,不僅主持節目獲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還自2011年起每年都在春節期間推出票房破億賀歲片,如《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稻埕》、《大囍臨門》、《大尾鱸鰻2》等,當年的豬迷們,怎可能料想得到豬哥亮竟能克服錄影帶市場的萎縮低迷,還成功跨足電影並發光發紫。
甚至,豬哥亮還是家諭戶曉的廣告明星,諸如感冒膠囊、與開喜婆婆搭檔的茶飲廣告、跟周潤發齊名的提神飲料廣告等,讓豬氏國語「粗(吃)這個也癢,粗(吃)那個也癢」迄今流傳…。
私底下,豬哥亮的家庭生活也如同秀場般充滿驚奇及戲劇性,尤其他跟二女兒謝金燕,父女倆間的愛恨情仇,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所幸及至他人生最末,兩人終寫下溫情大和解結局,也稍稍彌補了一些遺憾。
斯人已逝,豬哥亮的人生秀也已落幕。持平來說,豬哥亮秀場生涯之精彩台灣少有人能比擬,其馬桶蓋髮型或可模仿,但搭配他臉型及腔調、臨場反應造成的喜感笑果,除呈現出鮮明的豬氏風格,更已成為「台灣特產」。唯其展現內容終究偏向庸俗與通俗,一代巨星或許溢美,但稱之一代諧星、秀場天王,卻絕對是當之無愧矣。

【重磅快評】阿扁北上高調療癒 小英司改之路怎麼走?

【重磅快評】貴為總統 川普的愚蠢不斷超過想像上限
【即時短評】吳釗燮只碰外交 嚴德發只碰國防?
【重磅快評】阿扁北上高調療癒 小英司改之路怎麼走?
【重磅快評】親愛的新南向 你把台灣變隱形了
【名人快語】程建人/兩岸內政搞不好 外交難矣!
【重磅快評】西風早吹 韓國已變 台灣焉能不變?
【重磅快評】阿兵哥老吃香蕉 政府何不「前瞻」一下?
【重磅快評】要聽障生接電話 「茶湯會」好事只做一半
【重磅快評】談談蔡政府的「年輕人危機產生器」
【即時短評】藍綠惡鬥沒有極限 國會專業別鬧了
【重磅快評】連國會都成攬客場景!觀光客遊台驚喜連連
【重磅快評】豬哥亮圓滿詮釋「秀場人生」…








【重磅快評】阿扁北上高調療癒 小英司改之路怎麼走?


2017-05-18 15:03 聯合報  主筆室

陳水扁去年北上參加凱達格蘭學校餐會,精神顯得不錯。本報資料照片/記者劉學聖攝影


蔡英文執政周年,民調低迷,五二○蟄伏官邸,取消媒體茶敍,也不發表談話;陳水扁則「相信台灣,歡喜承擔」,五一九就遠道北上,參加席開近200桌的凱達格蘭募款餐會,還有十分鐘的致詞。
五二○的蔡英文,只低調選擇和弱勢孩童在一起,近乎閉門思改革;陳水扁則高調選擇以公開挑戰蔡政府司法底線的方式,直接提醒蔡英文,搞清楚誰是老大!
去年餐會是在六月初舉辦,今年刻意選在五二○前夜。去年陳水扁向台中監獄申請後,依不上台、不公開講話、不接受採訪的規定,只在不公開的小房間進行握手會;今年不但不申請,而且還要上台公開講話。
這個政治餐會,恐怕終究是阿扁「相信台灣」,強迫小英「歡喜承擔」。
陳水扁把具有濃厚政治性質的公開活動,稱為「社區職能治療行程」。中監認定,餐會非一般社區職能治療活動,那是超級「白目」的說法了;扁家A來的海角七億,都能說成是台獨建國基金,政治餐會為什麼不能是社區職能治療?
其實,陳水扁的政治療癒之路,藥方只有二項:擁躉群呼、小英臣服;外加上一項物理治療恣意踩踏台灣司法
蔡英文的聲望,滿意度滑落到三成,不滿意度攀升到五成;連泛綠民眾中都有三成對蔡政府不滿。但一年來,從人事到政策,甚至民調操作,往往都是綠營率先開砲;項莊舞劍,小英點滴在心頭。
呂秀蓮曾在談到特赦問題時,提醒蔡英文,別委屈自己人,否則很多選民會不高興。如今,蔡英文面對三成聲望的保衛戰,在阿扁前要不要低頭?
但蔡英文也強調要為改革負完全責任,連司法改革都親自擔綱掛帥。現在,踐踏司法已經變成職能治療要項,阿扁健走政治療癒之路,小英顛簸的司法改革之路還走得下去嗎?

聯合筆記/德政猛於虎!

.少點政治鬥爭,多點民生關懷
.未來三年 期待有魅力的蔡總統
.聯合筆記/德政猛於虎!
.詹啟賢投書/忘不了黨員渴望改變又無奈的神情…
.原民正義 博物館難以言說的歷史?
.幾度花落時 一帶一路喚台灣?
.壓抑年代 豬哥亮帶來歡樂
.豬哥亮vs.一帶一路…









聯合筆記/德政猛於虎!


2017-05-18 00:08 聯合報  林河名

民進黨舉行中常會,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出席主持,面對媒體詢問民調下滑的問題,蔡英文總統微笑未回應。記者高彬原/攝影


蔡英文總統就任將滿一周年,對照就職演說的意氣風發,近來許多民調都顯示蔡總統的聲望下滑。改革工程千頭萬緒,矢言「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的蔡總統,可知問題出在哪裡?
「如果各種議案沒有充分的時間溝通、說服、辯論、協商,那麼多數票決是否真正能夠增進整體社會利益,其實不無疑問。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於是公共決策的形成,最好是透過討論與協商來進行,以使得少數能服從多數之外,多數也能尊重少數,將議案修正改善,如此大家各讓一步,彼此妥協下找出最大的共識,才能夠減少倉促多數決可能為少數人所帶來的社會傷害。」
上面這段話,是行政院長林全在二○○二年擔任扁政府主計長期間與當時中研院副院長朱敬一合著經濟學的視野》一書,有關「協商成本與代議政治」的論述。這恐怕也是當時仍為國會少數的民進黨,飽受「朝小野大」之苦,油然而發的深刻感受。
「換言之,最理想的公共政策,應該是以充分的協商溝通為前提。充分的溝通討論,其實是動用表決的前提。」十多年過去,民進黨已完全執政,從書中結論來看行政院近期強推「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以及立法院審議草案的過程,到底是有人「昨是今非」?還是要感慨「不能盡信書」?
然而,蔡政府溝通失效的政策,豈只「前瞻」?
依聯合報最新民調,各有五成以上民眾不滿蔡政府的兩岸關係及經濟發展表現,但也有五成八支持推動年金改革;可見人民雖對執政不滿,卻也期待改革,這無疑是蔡政府的一大利基。
打從蔡英文競選期間,就強調民進黨政府將是「有史以來最會溝通的政府」。但這一年來,溝通成效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曾任多位美國總統文膽的大衛.葛根,在《美國總統的七門課》舉出「就任百日定江山等七大領導能力其中包括說服力強」。從一例一休、日本核食、年金改革,到前瞻計畫,諸多重大政策推動不順,除了在野黨阻擋,關鍵更在蔡總統拿不出有力論述,說服社會大眾。
台北市一家牛肉麵店日前貼出「承政府德政」的歇業公告,不滿之情,溢乎紙上。但這已非個案,民進黨籍彰化縣長魏明谷昨天也直言勞工及企業主對「一例一休」都有不滿聲音,希望輔導期延長,甚至無限期延長,足見民間哀鴻遍野。
昔有「苛政猛於虎」。蔡總統上台後,推動轉型正義、各種改革,乃至前瞻計畫,都可算「德政」,但遇到時機不對、規劃不周、溝通不良,美意會成憾事,德政也可能猛於虎!

少點政治鬥爭,多點民生關懷


2017-05-18 00:08 聯合報  陳陸輝/政大選研中心研究員暨政治系合聘教授

聯合報民調蔡英文總統聲望變化及近三任總統就職周年聲望。圖/聯合報提供


經過將近一年的執政,蔡英文總統就職周年前夕的第一次「民意段考」成績出爐。依據聯合報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於蔡總統就職周年的總體施政滿意度僅有卅%,遠不及陳總統當初就職周年的四十五%,更遠不及馬總統的五十二%;而對蔡總統的不滿意度達五成,更高於對陳總統不滿意的四十六%及對馬總統不滿意的卅三%,也凸顯民眾對蔡政府高度期望後的落寞。
回顧蔡總統去年五二○就任之時,民進黨首次掌握國會的絕對優勢。換言之,她在民意給予民進黨政府強大的支持下,擁有遠比陳總統更多一展所長、踐履諾言的機運與權力;可惜,一年之後,民眾對蔡政府的表現遠比對當年的陳總統失望。
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推動經濟繁榮、維持兩岸和平與促進社會安定應該是執政的「指定項目」,不過,民調卻顯示:有接近六成的民眾對於蔡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的表現不滿意,在處理兩岸關係上,也有超過五成的民眾搖頭。上述兩個重要的「指定項目」,僅各有兩成五與兩成三的民眾表示滿意。「民以食為天」,聯合報民調也請民眾評估蔡總統上任一年以來的經濟現況或是勞工生活的變化,雖各約有四成五的民眾認為「差不多」,但覺得「變好」的均不及一成,卻有接近或超過四成認為「變差」。這些「指定項目」的基本工作未能滿足民眾期望,是讓民眾對蔡總統的施政績效不滿的重要原因。
在「自選項目」上,民眾對與蔡總統推動年金改革給予近六成的肯定,而不支持比例僅四分之一。但也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在這方面高達近六成的滿意度,並未轉換成對蔡總統的滿意度,其中哪些環節出錯,政府需深思。
此外,在推動轉型正義上,滿意的民眾僅三分之一,表示不滿意的有四成四,是否民眾對蔡政府過去在執行此一項目的做法抱持較為保留的態度?也值得分析。未來如何持續推動,並贏得全體民眾支持,也是一大考驗。
從聯合報的民調隱約可看出,民眾期望當家作主的少點政治鬥爭,多點民生關懷。更希望政府致力務實的提振經濟,節制務虛的政治空談。經過一年執政,民眾看到的是台灣因執政者無正確方向而無法改善生活,兩岸關係受限支持選民牽制而持續「放空」。去年初,民眾原希望台灣因民進黨完全執政而帶來嶄新契機,一年過後,民進黨政府卻陷入績效不彰、治理無方的困境。
這次民調結果,是對蔡總統過去一年表現的一大警訊,我們希望蔡總統真能謙卑聆聽、廣泛溝通,才不辜負選民殷切的期望。

未來三年 期待有魅力的蔡總統


2017-05-18 00:13 聯合報  陳明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台北市)

漫畫 季青


蔡英文去年以超過六八九萬票當選總統,上任改革殷切,推出許多新猷,且多次上國際媒體封面,好不風光!但好景不長,聯合報昨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國人不滿意達到五成以上。
英文字「歷史」,本係記載男人的故事(His-story)。蔡總統上任就是要顛覆這個信念,重寫歷史成為她的故事(Her-story);但就職周年,一般評價她為一個大權在握「有權力」的總統,而非受人尊敬的「有魅力」的總統。
沒有人懷疑她的企圖心和使命感,她提倡「分配正義」,為了打破十六年薪水停滯的魔咒,推出「一例一休」;她要司法改革並許國人「非核家園」,故自任司改召集人,而不再使用核電廠;為推動經濟新動能,提出「五大創新」計畫;為平衡對中國經貿的失衡,推出「新南向政策」;最近且大手筆規劃八年八千八百億的前瞻建設。這些作為,無非表示她要改變既有體制,創造不一樣的歷史。
然而,為何做得賣力,卻被嫌說對台灣無益?許多衝撞體制的改革,如年金和同婚等,反而激起社會各界的對立。
的確,有權力不一定能成事,使用不當,反而礙事,甚至被譏三輸,淪為兩面不是人的窘境。
造成這樣有權力而無魅力的局面,真的需要檢討改進,否則未來可能輸得更多,如果變得全民皆輸,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西諺說:走入迷宮,要回歸原點。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操作它絕不能單方思考,有如銅板是兩面的,你要改革,要改變現狀,若眼底下只看到前人和別人的錯,而不站此時、此地及人性的角度來思考,是不周延的。
現今是多元的網路社會,過去的恩恩怨怨是累積的,一刀切的作為反而會傷害自己。有如台灣已經進入服務業社會,若以製造業為主的單一思維,來規範勞資雙方的權益,只有治絲益棼,激起各方反彈。
古人說:謀定而後動。現在許多的改革和建設計畫,都未做專業的可行性分析,自己也未有定見,就找一些社會名流參與論事,此與環評一樣,讓一些人在討論做決定,一定一團亂。
國家施政,經緯萬端,當家者要拿捏清楚優先順序。管理學常說一個人直接指揮的人不能太多,七個人最好。總統現有職務已經夠忙了,卻要設立許多新機構,新增新職務和頭銜。古人格言「備多力分」,樣樣都管,就是樣樣難管。歷史上以「新」命名的王莽王朝,就是最好的實例。
展望蔡總統未來三年任期,我們祈盼您能快速調整,您是領導國家大團隊的政治家,而非管理國家庶務的行政長官,領導是給國家方向和定位的,請勿迷失在庶政細節中
我們祈盼您做個有魅力的總統,讓百姓給您掌聲和肯定,而不要做個權大勢強的總統,只得到眾人的噓聲和嘆聲!這樣才能創造讓大家以您為榮的歷史。

詹啟賢投書/忘不了黨員渴望改變又無奈的神情…


2017-05-18 00:13 聯合報  詹啟賢/中國國民黨前首席副主席(台北市)

詹啟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參選黨主席以來,為了注入改革的源頭活水,重新贏回政權,我走訪各地和黨員互動,在誠懇對話與坦誠交流中,覺得肩頭的擔子更沉重了。
其實國民黨有充滿朝氣活力的年輕黨員,也有在各行各業默默奉獻的先進同志,更有學養及人品都勝過民進黨政治人物的從政黨員,這些都是最寶貴的資產。
然而,在二○一四年地方選舉、二○一六年總統及立委選舉雙雙慘敗後,國民黨並無深刻反省,未能體認「黨的領導人左右黨的命運」的事實,痛下針砭,反而貌合神離,各有居心,使得基層黨員沒有榮耀,從政同志備受屈辱。
民進黨執政至今,人民普遍失望,經濟疲弱不振,不僅社會撕裂和對立,兩岸及國際情勢也異常險峻,台灣面臨艱困變局,國民黨有責任來承擔。因此黨主席必須具有跨越藍綠板塊藩籬,得到中間選民信賴的特質。更重要的是,他要能整合瀕於分裂的國民黨,才能團結迎戰掌握執政資源的民進黨。
此外,國民黨還需要打破窠臼的新領導者,不能沉溺於派系綁樁、利益交換的舊思維,不該只想在黨中央占一席之地,無心進取的偏安心態。對於贏回政權更必須有使命感,否則二○一六年因黨主席不參選造成黨內混亂而潰敗的戲碼必將重演。
這些日子以來,黨員們那種渴望改變,卻又無奈的神情,常在我腦海中浮現。面對二○一八年底九合一選舉,到二○二○年初總統大選,只有短短十二個月,國民黨必須未雨綢繆,黨主席和總統候選人結合為一才是致勝策略。臨時抱佛腳,只會進退失據;更不能一廂情願,期待他人。
我們期待即將選出的黨主席,一上任就積極整合與全力改革,才能讓民眾感受到國民黨真的不一樣了。唯有如此,才能一鼓作氣,先拚二○一八、再戰二○二○。因此黨主席選舉,不該是師心自用者的走馬燈遊戲,而是一種抉擇。誰有氣勢和能量整合黨內各方勢力,並取得中間選民認同,就是黨員的最佳抉擇!

原民正義 博物館難以言說的歷史?


2017-05-18 00:08 聯合報  童元昭、巫淑蘭、黃維晨/台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原住民在凱道夜宿超過80天,訴求傳統領域應不分公、私有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主題為「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今天也是蔡英文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後的第二九一天,原民在凱道抗議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的第八十五天。轉型正義在哪裏?殖民治理是否依舊呢?雙方理解的差異的是這二○六天呢,或是六千五百年與四百年這兩種史觀的距離?
四月八日台大原民中心和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辦了一場殖民/解殖博物館的工作坊
博物館常被視為殖民治理的體現機制之一,但涉及一種更為細膩的殖民治理手段,比如將人群作為研究客體,透過分類及展示,遮蔽在演化論下,建立高下尊卑的種族論述,從而也定義了誰是誰,誰是原住民、誰又不是原住民,體現的堪稱學術殖民
如同工作坊討論到日本NHK影片爭議。NHK二○○九年播出系列反省日本殖民思維的紀錄片,其中一集描述日本殖民政府一九一○年帶一群排灣族人去倫敦英日博覽會展演其生活方式,並以「人間動物園」這個殖民地研究/文化研究中對此展示方式的描述詞當作影片標題,但到了台灣,這個詞卻像脫離時空脈絡,被理解成(當代)日本人認為「原住民是動物」,而有跨海訟訴。
無可諱言,一九一○年英日博覽會的台灣相關展示,的確是殖民治理的展示的切片,是日本為脫亞入歐安排的一個環節,日本的殖民展示與西方列強沒太大差別。誠然由原住民自己談解殖深具意義,但壓迫者不也應主動反省,還是連道德責任的遮羞布都懶得遮?
呼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原住民族相關展示,除應避免學者以普世價值的美感占用原住民族文化的詮釋權外,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論述,是否在「我們還存在」的展示路線外,也嘗試告訴主流社會其他事實呢?屠殺與同化這兩種路徑,皆是難以言說的事實」,而這卻是必須被說出的事實。唯有說出,才能讓事件可被理解,也才有可能被療癒
期許博物館在族群文化復振中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主動釋放權力,主動將機制變為友善、公開、透明,更應主動做出回應,讓原住民族人得以與自己社群祖先之物連結,而無重重阻礙。總統已經道歉,但應該說道歉的是否不只一位呢?族人也許想問,我取得我部落的照片,為什麼要付費呢解殖是一個歷史的必然,但也需要一個應許的社會氛圍

幾度花落時 一帶一路喚台灣?


2017-05-18 03:23 聯合報  楊均承/退休人士(台南市)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文藝晚會」,其中的一個大型國樂表演節目中的曲目,竟然出現了宜蘭民謠「丟丟銅仔」,並且是貫穿其間的主調。圖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會前各國領袖合影。 中新社



日前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文藝晚會,演奏了「丟丟銅仔」和「幾度花落時」,讓人很意外!因為台灣並沒有參與一帶一路。
這種大型文藝晚會演奏任何曲目和表演項目,都應該視為有深度意涵和宣傳的目的。不能只聽到「丟丟銅仔」,而要注意與「丟丟銅仔」一起混奏的另一首曲子「幾度花落時」。
這是當年流行於上海的歌曲,後來由台視慎芝改編的歌詞,被鄧麗君、青山、鳳飛飛錄唱過,文夏還改編成台語歌「可愛的新娘」。這和「丟丟銅仔」一樣,都可以視為「台灣的歌」。節錄幾句「幾度花落時」的歌詞:「…癡癡在等待,莫非你將我忘懷?…那年花落時,相約在今日,可是不見你到來…可知我相思苦?…」
樂曲可以怡情,也能傳意。在文藝晚會表演的前段,銀幕上波濤的海洋,一艘巨輪駛入,音樂奏起了「幾度花落時」和「丟丟銅仔」,這是我們熟悉的「家鄉的歌曲」。在我認為,是刻意傳達了善意和同胞情,也是拋出來一根繩梯,就看五二○時蔡英文願不願意抓住?
聽得到看得清,也要有清楚的判斷,和正確的抉擇。「耳聰目明」是政治智慧。執意不顧人民福祉,拗於意識形態只能使台灣繼續沉淪!人民絕對不願意蔡英文執政周年是台灣的「鎖國元年」。
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日行千里。美、日給了口惠,但是不見實利,執政者不能只要人民節衣縮食的比窮,為什麼不抓一個附之驥尾的機會,也是給台灣人另一次向上提升的機會?

壓抑年代 豬哥亮帶來歡樂


2017-05-18 03:23 聯合報  蔡國顯/導演(高雄市)

豬哥亮人生謝幕。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國七十多年,是錄影帶崛起的年代。筆者服務於中影製片廠(中影文化城),當時三台獨占,三立公司長期租下中影廠A棚來錄豬哥亮的歌廳秀節目。A棚離筆者辦公室近在咫尺,有一次看到豬哥亮坐著一部寶藍色凱迪拉克車來,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司機竟然還戴白手套,很特別。
有一天空檔,張帝的特助拉筆者到A棚去特別介紹和豬哥亮、賀一航認識,當時正是這批明星旭日東升時。
那個壓抑的年代,豬哥亮扮演歡樂給大家的角色,幾乎每一部遊覽車上和錄影帶出租店,都有豬哥亮歌廳秀錄影帶且大受歡迎。
豬哥亮藝界人生精彩,他出身基層,做過師公,看盡生離死別人生百態,日進斗金卻染上賭癮害一生,讓謝金燕等家人艱難過日子。
出國深造」後復出,余天夫婦,高凌風夫婦都給他送暖,楊登魁給他債務打折,演出才抵扣,公開力挺宣示,要債權人和黑道有所節制,凸顯演藝圈有情有義的溫暖。
春節檔電影票房一枝獨秀,但他因愛家人,拚命工作而疏忽健康,尤其迷信誤醫。這種方式愛家人卻讓家人得到更多悲痛,尤其延誤就醫最令人嘆惜,要引以為鑑。他情史豐富,最後家人放下怨懟原諒他。阿亮啊,替您可惜,一路好走。

豬哥亮vs.一帶一路…


2017-05-18 03:23 聯合報  林佑謙/前市議員助理(台南市)


藝人豬哥亮過世,台灣媒體全天轟炸,對中國一帶一路高峰會卻輕輕帶過,引起民眾在社群媒體上論戰。
從實務層面看,媒體的反應有其理由。以英國為例,實體報紙訂閱量最大的是以八卦著稱的太陽報,而號稱專業監督並在國際有良好名聲的衛報則敬陪末座。從商業角度看,媒體並沒有錯。不過這樣的回答和思維,不僅有失去第四權的監督角色之虞,更是將責任轉移給民眾,卻忘了新聞媒體存在的價值。
只是,在這個多元媒體來源的時代,民眾可透過不同的管道發聲或獲取訊息,傳統新聞媒體影響力嚴重下滑,透過自身影響力來形塑特定世界觀已不可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華爾街日報指責全世界最賺錢的直播主Pewdiepie為反猶太分子,不僅Pewdiepie的閱聽者不埋單,而其他youtuber亦群起指責華爾街日報斷章取義、自我淪陷。
台灣媒體以收視率來回答他們報導內容的取向,實際上只有一半事實,另一半則可歸咎為媒體的思考取向。如果媒體無法提供新聞上的差異性,那麼在這資訊隨手可得的時代,民眾為何一定要觀看特定媒體的報導?無法掌握閱聽群眾,媒體更加走偏鋒、閱聽者就越小眾,逐漸形成惡性循環,如看不清此一事實,新聞媒體的消失將可預見。

盛治仁/誠實面對過去,務實面對未來

.盛治仁/誠實面對過去,務實面對未來
.劉克襄/來到繡球花小鎮
.林中斌/川普反中、友中、再反中?
.嚴震生/前瞻計畫,肉桶政治?啖啖分贓
.方祖涵/球員母親的眼淚
.王文華/不拚「功能」,拚「感覺」
.王正方/立銅像、砍銅像,有意義嗎?







盛治仁/誠實面對過去,務實面對未來


2017-05-18 02:41 聯合報  盛治仁


回顧蔡英文政府執政周年,從選前口號「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來看,國民黨在野後已接近倒了,但從民進黨政府的施政滿意度來看,國家似乎沒有比較好。孰令致之?至少有下列原因。
首先,台灣未來發展方向不明。日前受邀跟某跨國公司亞太地區主管演講時,大家討論到台灣龍頭產業半導體以及科技業現在表現,來自於數十年前政策方向正確、廠商努力及大環境搭配,造就了現在經濟主力。但未來新經濟模式和型態,以及台灣下一波產業發展方向,例如去年提出的五加二產業,具體步驟和布局尚不明確,現又推出了八年八千八百億的前瞻計畫,其中軌道建設占了近一半,是不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基礎項目呢?
姑不論藍綠縣市分配的問題,這些攸關未來數十年發展的政策經過了全方位的評估,並清楚向外界說明了過程及其重要性嗎?用公共建設帶動經濟發展是一個常見作法,但項目選擇的合理性和充分說明的過程,則是高舉謙卑溝通價值的政府應該要落實的。而攸關國家生存的兩岸關係未來走向又是如何?要能夠建立人民對執政者的信心,關鍵就是給民眾清楚的方向、明確的執行步驟,並展現溝通的誠意與能力。
另外一個政黨結構性的問題,就是在野和執政時的立場有巨大落差。WHA用中華台北名義參與,究竟是否可以接受?立法院開會占領主席台,是不是合理的議事抗爭行為?境外台籍詐騙犯遣送對岸審判,應不應該抗爭?美國牛肉(或其他食品)開放的標準,有沒有適合的科學化指標,還是要堅持「零檢出」?這些舉例是說明在野時的主張,或許可以博得當時的民氣支持,但會成為執政包袱。現在的在野黨也在重蹈覆轍,例如一方面抨擊一例一休缺乏彈性,自己卻又提案更沒彈性的周休兩例。
這種在野時不說真話,為選票抨擊務實政策的循環,該適時停止了。在野黨不要再惡性循環,而執政黨也該為過去言行致歉,說明現實的困難,才能爭取社會的認同,否則台灣只能陷入長期互扯後腿的循環。
最後,則是社會秩序和價值觀的崩壞。一個社會的運作,必須建立在某些既定的遊戲規則之上,這些規則可以與時俱進,但是不能因人而異。二○一四年太陽花運動,有一群人因為反對某政策,史無前例地長期占據國會,並短暫攻進行政院,造成了政治對抗的高峰。這些對抗延續到二○一六年,成功地把國民黨政府輪替掉,而目前的判決結果也把這些行為以「公民不服從」的名義除罪化。
換了政府執政之後,現在有另外一群也認為自己有公民不服從權利的人,對即將通過的政策進行抗爭。就算是純粹為私利抗爭的團體,似乎也有華航人員和國道收費員較受政府支持,而其他團體則不受青睞的現象。為了短期利益毀棄社會運作的基礎,後果很難收拾,無法輕描淡寫地說我聽到了,就試圖平息異見抗爭有理的潘朵拉盒子打開後,社會對立將越形激烈
蔡英文政府的球賽才打了四分之一,還是有機會回到正軌,但是必須作大幅度的心態與作法的調整,誠實面對過去,謙卑面對人民,務實面對未來,則國家幸甚。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