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盛治仁/誠實面對過去,務實面對未來

.盛治仁/誠實面對過去,務實面對未來
.劉克襄/來到繡球花小鎮
.林中斌/川普反中、友中、再反中?
.嚴震生/前瞻計畫,肉桶政治?啖啖分贓
.方祖涵/球員母親的眼淚
.王文華/不拚「功能」,拚「感覺」
.王正方/立銅像、砍銅像,有意義嗎?







盛治仁/誠實面對過去,務實面對未來


2017-05-18 02:41 聯合報  盛治仁


回顧蔡英文政府執政周年,從選前口號「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來看,國民黨在野後已接近倒了,但從民進黨政府的施政滿意度來看,國家似乎沒有比較好。孰令致之?至少有下列原因。
首先,台灣未來發展方向不明。日前受邀跟某跨國公司亞太地區主管演講時,大家討論到台灣龍頭產業半導體以及科技業現在表現,來自於數十年前政策方向正確、廠商努力及大環境搭配,造就了現在經濟主力。但未來新經濟模式和型態,以及台灣下一波產業發展方向,例如去年提出的五加二產業,具體步驟和布局尚不明確,現又推出了八年八千八百億的前瞻計畫,其中軌道建設占了近一半,是不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基礎項目呢?
姑不論藍綠縣市分配的問題,這些攸關未來數十年發展的政策經過了全方位的評估,並清楚向外界說明了過程及其重要性嗎?用公共建設帶動經濟發展是一個常見作法,但項目選擇的合理性和充分說明的過程,則是高舉謙卑溝通價值的政府應該要落實的。而攸關國家生存的兩岸關係未來走向又是如何?要能夠建立人民對執政者的信心,關鍵就是給民眾清楚的方向、明確的執行步驟,並展現溝通的誠意與能力。
另外一個政黨結構性的問題,就是在野和執政時的立場有巨大落差。WHA用中華台北名義參與,究竟是否可以接受?立法院開會占領主席台,是不是合理的議事抗爭行為?境外台籍詐騙犯遣送對岸審判,應不應該抗爭?美國牛肉(或其他食品)開放的標準,有沒有適合的科學化指標,還是要堅持「零檢出」?這些舉例是說明在野時的主張,或許可以博得當時的民氣支持,但會成為執政包袱。現在的在野黨也在重蹈覆轍,例如一方面抨擊一例一休缺乏彈性,自己卻又提案更沒彈性的周休兩例。
這種在野時不說真話,為選票抨擊務實政策的循環,該適時停止了。在野黨不要再惡性循環,而執政黨也該為過去言行致歉,說明現實的困難,才能爭取社會的認同,否則台灣只能陷入長期互扯後腿的循環。
最後,則是社會秩序和價值觀的崩壞。一個社會的運作,必須建立在某些既定的遊戲規則之上,這些規則可以與時俱進,但是不能因人而異。二○一四年太陽花運動,有一群人因為反對某政策,史無前例地長期占據國會,並短暫攻進行政院,造成了政治對抗的高峰。這些對抗延續到二○一六年,成功地把國民黨政府輪替掉,而目前的判決結果也把這些行為以「公民不服從」的名義除罪化。
換了政府執政之後,現在有另外一群也認為自己有公民不服從權利的人,對即將通過的政策進行抗爭。就算是純粹為私利抗爭的團體,似乎也有華航人員和國道收費員較受政府支持,而其他團體則不受青睞的現象。為了短期利益毀棄社會運作的基礎,後果很難收拾,無法輕描淡寫地說我聽到了,就試圖平息異見抗爭有理的潘朵拉盒子打開後,社會對立將越形激烈
蔡英文政府的球賽才打了四分之一,還是有機會回到正軌,但是必須作大幅度的心態與作法的調整,誠實面對過去,謙卑面對人民,務實面對未來,則國家幸甚。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