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留意Libor退場風險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7714/web/

.聯合報社論/想清楚,不要再來一個吳茂昆
.聯合報黑白集/吳音寧何勞小英護航?
.經濟日報社論/留意Libor退場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留意Libor退場風險


2018-06-08 00:2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當前全球金融市場飽受貿易戰等國際政治事件撩撥,行之有年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將逐步落幕,金融市場恐面臨缺乏可靠標竿(Benchmark)所衍生的諸多擾動之憂,便因位處於鎂光燈外而被輕忽。
或許有人認為,距離負責Libor監管的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計劃2021年底前逐步淘汰Libor,還有足夠的準備時間,應不必過於憂心。
單就時程上看來,金融市場因應Libor廢除的時間確實不至於太緊。況且,目前各國監管機構陸續推出意欲替代Libor的機制,如美國推出以美國公債附買回協議市場為基礎的隔夜有擔保融資利率(SOFR),且今年5月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即推出追蹤SOFR的期貨合約,抑或英國的英鎊隔夜銀行間平均利率(SONIA)、日本的東京隔夜平均利率(TONAR)、瑞士的瑞士平均隔夜利率(SARON)及歐元區的歐元隔夜拆款平均利率(EONIA)等,均是希望讓市場從貸款到衍生性金融商品定價都能轉換成新的指標利率
問題是,這些替代指標與Libor相比,仍有四項不足之處。首先,無論是SOFR、SONIA或TONAR、EONIA,都只能夠提供短天期的利率參考,不如Libor每日可提供五種不同幣別、七種不同期限短期拆借的平均利率,做為不同長短天期與貨幣的利率參考指標,適用性廣泛。因此,Libor落幕後,金融市場裡各種較長天期的利率,將缺乏具有公信力的定價參考
第二,有別於Libor提供不同國家間的跨境、跨幣別金融交易「一致性」的基礎,當前各國在尋求替代的指標利率上,各自為政,所提出的指標利率間亦有差異。一旦不同國家間採取不同的指標利率,金融體系會因相同資產在不同幣別間所依循的定價基準不同,產生比以往更高的摩擦成本,不利跨國交易。
第三,正因前述替代指標僅能提供短天期的利率參考,以致當Libor退場後,過往以Libor定價的長期遺留契約(legacy contract)將無所適從。當年,這些契約並未列有Libor結束後該如何因應的法律條款,若失去利率基準,必將造成混亂,並威脅市場穩定與徒增金融風險。不過,若Libor只是緩退場或未來利率市場轉變為多種指標利率並存,待2021年Libor退場時,已有92%的長期遺留契約將到期,可望降低相關風險。
第四,目前主要國家央行發展新的利率指標都是基於「交易基礎」的隔夜基準利率,屬於「回顧式」利率指標,即是基於既有交易中的實際利率得出。但Libor恰恰相反,它屬於一定期限的「前瞻式」基準利率,也就是反映Libor公布日後一定期限內的預期利率。所以,當前隔夜基準利率要在何種理論、方式與依據推論不同期限來編制類似Libor的「前瞻式」各天期基準利率、由何者產生與公布該等利率、能否在各種情況下均為市場認可等,仍是主要國家央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前述四項不足、使各國尚難找到較佳的指標利率替代機制下,強化既有的Libor,盡力改善其缺乏流動性、無實質交易基礎且易受市場參與者操控的缺點,亦成為選項之一。2014年接管Libor的美國洲際交易所集團(ICE),計劃強化Libor而不是放棄它。ICE發言人米勒(C. Miller)曾表示,他們得到的客戶回應是,希望看到改革後的Libor,能在2021年後與其它各國發展的替代性無風險指標利率並行。
要言之,就當前Libor替代機制的發展看來,若國際金融市場至2021年Libor廢除前,仍未找出可「通用」的指標利率,市場可能會出現各種基準利率的競爭。各金融機構或將針對不同的情況,逕自尋找有抵押或無抵押、本國幣或外國幣、熱門或冷門的交易期別等各種選擇。屆時,各國監管機構就必須扮演更積極主動的監理角色,除了要建立該國貨幣能適用的指標利率外,也要加重管理並查核該國金融商品定價。否則,單是計價紊亂所造成金融不穩定性,就會釀成難以收拾的金融風險。









聯合報黑白集/吳音寧何勞小英護航?


2018-06-08 00:2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吳音寧爭議大(左),但柯文哲(右)鮮少替吳護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漫畫/季青


蔡英文民進黨中常會發聲挺吳音寧,說她會做事卻被誤解,要求農委會協助她面對政治攻防。此話發自總統兼黨主席,可以想見農委會如何誠惶誠恐!
當天農委會專案報告「新農業」,卻花了相當篇幅比較北農在吳音寧和前任總經理韓國瑜的績效,對吳堪稱照顧有加。以中央級的「關愛眼神」看待民營的北農人事,讓人不解,難道吳音寧是「中央特任官」不成?
吳音寧被稱為誤入政治叢林的小白兔;事實上,政治叢林她並不陌生,問題出在她的能力和資歷。先前春節和元宵節連續休市太長,導致農產品無法出貨而價格大跌,農民罵翻天;包括她年薪兩百五十萬元,與她僅曾任鄉公所秘書的資歷顯不對稱,也讓年輕世代罵翻天。這些,都不脫市井小民街譚巷議的範疇;要說有什麼「政治」陰謀,頂多是民進黨和柯文哲間的政治角力罷了。
民進黨為了吳音寧,傾全黨之力保她、挺她,凡外界批評一律歸為「抹黑」,不惜讓農委會表態「前言不對後語」,最後連蔡英文都以總統高度出面,扯出政治攻防之說。這不正是民進黨典型風格?例如確定「拔管行動」後,亦是傾全黨之力,不惜連續折損兩位部長,連司法調查都出手,同樣由小英發言「定調」。
民進黨滅管,不惜毀了教育部;挺吳音寧,令農委會兩面不是人。這是為保「民進黨價值」而在所不惜嗎?以政治攻防而論,是高明還是愚蠢?







聯合報社論/想清楚,不要再來一個吳茂昆


2018-06-08 00:2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拔管,也間接造成自己下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吳茂昆請辭教育部長已十天,行政院迄未公布繼任人選,顯是陷入長考。謹慎是正確的,原因是:為了拔管,賴內閣已經犧牲兩名教育部長;如今陷入困境的,其實不是管中閔或台灣大學,而是民進黨政府。蔡政府當然也可以選擇將拔管目標硬幹到底,但它所要付出的代價——包括統治正當性的流失和社會信任的瓦解,結果將得不償失。
不論由誰接任教育部長,皆必須具備解決拔管法理爭議的能力,同時又不能對全盤的教育決策太生疏;亦即,新任教長將受到政治能力及教育專業的雙重檢驗。當然,政壇之中總是不乏「勇夫」,想要坐上這個職位的勢必大有人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也不乏其人,因此再來一個吳茂昆也是不無可能的。問題是,蔡政府此刻用人要考慮的,不是誰更「有膽」、「更綠」,而是誰更「有能力」,能夠化困局為轉機,提出有說服力的解決方案。
管中閔從一月五日當選至今無法上任,已逾五個月。經過五個月、前後兩任部長「卡管」說法的死纏爛打,要解開其間的千頭萬緒,並提出有說服力的解決方案,難度已越來越高。但是,如果不從源頭解開蔡政府執意卡管的糾結,並從大局評估其間得失與禍福,蔡政府即很難找到正確的解決之道,更難讓社會大眾心服。這些懷疑與不滿,都將化為年底選舉的後座力
以吳茂昆為例,他拔管的意志堅決,他當官的企圖強烈,他的學術資歷也堪稱顯赫。然而,他對綠營的政治忠誠和他高超的物理專業,卻無法合理化他動手拔管的決定,除毀了自己,甚至讓民進黨政府掉進了「非法行政」的陷阱。最後,他不僅失卻自己的聲譽,也葬送了公理與公信,更讓蔡政府難以自拔。如今回看,當初潘文忠礙於法理不願擔任「拔管劊子手」而掛冠求去,至少顯示他還有知恥之心;而吳茂昆大膽射向管中閔的箭,最後竟不斷命中自己的胸膛,而且傷得更重。這也驗證,拔管決策實為「無的放矢」的政治羅織,卻導致兩岸學術交流緊縮,而大學的產學合作遭到汙名,這不是得不償失是什麼?
進一步說,表面上看,一般民眾皆將「拔管」事件視為教育部的作為,是潘文忠及吳茂昆的獨斷,而未歸諸於府院高層的政治意志。事實上,從潘文忠兩度求去及後來組織跨部會會議討論的過程看,這個事件必然摻雜了蔡英文和賴清德的意志或某種形式的指示,否則事態不可能惡化至此。換句話說,在選派下一任教育部長之前,府院高層必須就拔管事件的去從想好解套及危機控管的目標,而不是任意指派一名勇夫揮刀上陣;如此,這場連全國學生看了都厭煩的歹戲,才有下檔的可能。
拔管風暴其實不是單一事件,包括推派吳音寧出任北農總經理,包括在台北市決定自提姚文智對抗柯文哲,都顯示民進黨政府似無法理智判斷而作出一連串的錯誤決定,從而使自己陷入一波波風暴。吳音寧的任命是「德不配位」,當然引起年輕世代的反感;提名姚文智顯不足以抗柯,徒然引發呂秀蓮的脫黨和黨內各種要求切割的政治波瀾。拔管事件則更嚴重,顯示蔡政府為了清除異己可以如何不擇手段,把所有法治紅線、學術尊嚴、社會觀瞻、教育氣質統統丟在腦後,胡亂蹂躪一通,卻不知如何清理殘局。
台灣大學沒有校長,固令人憂慮;但相形之下,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個政府對於自己犯下的錯誤卻沒有能力收拾善後,更不知道事態要惡化到什麼地步才會清醒說穿了,拔管案是一個「因小失大」的政治操作,暴露了一個雞腸鳥肚政府的粗暴與器量狹小;這類的失誤若不斷在蔡政府的施政中上演,政治必然走向失控,那絕非民眾願意看到的景象。請想清楚,再任命新教長!

【重磅快評】小英不辭砲火保人 原來三貴最貴是音寧

.【重磅快評】小英不辭砲火保人 原來三貴最貴是音寧
.【重磅快評】先壓低預期?川普鋪哏製造川金會驚艷

.【即時短評】吳音寧 動盪是因為你連聲抱歉都不說
.【重磅快評】吳音寧PK韓國瑜 農委會拿「假新聞」助攻
.【重磅快評】吳音寧是大巨蛋翻版 換市長還比較快?
.【即時短評】「脫貧」帳戶 行不通的政見再騙一次?
.【重磅快評】小燈泡父錐心泣血 總統實質做了什麼?
.【重磅快評】謝長廷的臉拉得比香蕉長 誰來救果農?
.【重磅快評】供養吳音寧算什麼,此惡更甚千萬倍!






【重磅快評】小英不辭砲火保人 原來三貴最貴是音寧


2018-06-08 15:08 聯合報  主筆室
吳音寧(右)惹議,總統蔡英文(左)出面全力護盤。 聯合報系資料照


蔡英文不辭砲火,連自己的臉都晾出來賣,就是要力保吳音寧。我們終於發現了,功在黨國的吳三貴裡頭,最「貴」的就是吳音寧。
在吳三貴裡頭,姑不論連丟兩邦交還穩坐泰山的吳釗燮,眾人一定都有個疑問,吳茂昆可是立了大功,他一上來就真的就把管爺管中閔給拔了,或許只拔了一半,但另外這一半要怪台大,已不是吳茂昆的責任了,蔡英文卻還是讓他走人,還打破了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宗才怡的記錄;相反地,吳音寧什麼事兒都沒幹,還盡出一些紕漏,譬如買殘菜、吃魚翅宴、送洋酒,憑什麼蔡英文卻全力護盤?
有人說,吳茂昆只是客卿,吳音寧可是隸屬勢力盤根錯節的新潮流,蔡英文如今就是靠新潮流維繫權力,到底哪個重要一目瞭然?可是,明明白白地她在上頭就是會減分,難道新潮流這麼大的一個派系,沒有人的頭上有長腦嗎?很顯然,民進黨傾全黨之力護一小女子,絕不是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
最合理的解釋,其實已經有許多人都看出來了,保住吳音寧是為了向韓國瑜揮刀。台北地檢署上個月分案調查吳音寧的「送菜案」,日前吳音寧又被踢爆送洋酒給民進黨部,雖然吳和民進黨都否認「洋酒案」,但四天前,北檢決定一併釐清此案時,卻天外飛來一筆說,要同時調查前總座韓國瑜時期是否就已有這類業務推廣經費,以及用途有無涉及「背信」、「貪瀆」等不法情事。 
這真是史上最大膽的司法恫嚇,爆爭議的是A,卻大喇喇地說要查B,北檢難道以為台灣人的智商都是八十七分,看不出來它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看來吳音寧也不是蔡英文真要保的對象,蔡英文要保的是陳其邁,如果連高雄都被人翻了,蔡英文還能坐的安穩嗎?不妨想像一下,到了選前三十天、十五天,韓國瑜如果民調竟然還膽敢跟陳其邁在誤差範圍內,這時,北檢突然說依偵查進度,韓國瑜北農任內涉嚴重背信、甚至貪瀆,不必真的偵結起訴,只要放點風聲給某家報紙或雜誌登個頭版、封面,韓國瑜不就再見了嗎?
現在,吳音寧的北農寶座,是否就繫於她如何全力配合北檢偵辦?蔡英文說,吳音寧是一個「會做事」的人,這時也瞬間秒懂,此事非彼事,大概就是配合辦事的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選民的智商真的不是八十七分,他們也不是吃素長大的,用這種手法搞政治,小心變成迴力鏢,傷人一百,自損三千,反而加速自己的垮台。飲鴆不能止渴,蔡英文最好三思!






【重磅快評】先壓低預期?川普鋪哏製造川金會驚艷


2018-06-08 11:24 聯合報  主筆室
川普表示有意邀請金正恩訪美。圖/歐新社


川普在赴新加坡金正恩舉行高峰會前,還要出席在加拿大舉行的G7高峰會,時間扣下來,讓他今天凌晨與日本首相安倍會面後的記者會,成了川金會晤前,美方最後一次的表態。
對於那些擔心高峰會辦不成的人,川普很明確的說,他期待與金正恩的會面,如果會談良好,美國也願意在未來與北韓關係邁向正常化,「雙方有望在朝美首腦會談上簽署關於終止韓國戰爭的協議」,他甚至還想邀請金正恩訪美。
川普有名的是跳躍式思考發言,這裡需要暫停一下。
美國做為韓戰聯合國部隊的參與國,現在還是處於與北韓的戰爭狀態,只是在民國42年(1953年)簽訂了停火協定而已,至今都還有三萬美軍駐紮南韓,如今雙方,再加上中國大陸,必須先簽署停戰協定﹝或稱和平協定﹞,才能夠開始關係正常化,這時邀請金正恩訪美,才順理成當。
川普之前就曾說過在新加坡僅是「彼此認識的加強版」﹝getting-to-know-you meeting, plus﹞,他期待還有多次會晤,昨天彭博先報導說川普有意邀請金正恩下次到海湖莊園打高爾夫,但川普回答記者詢問時說,「也許先造訪白宮」。
然而川普畢竟是混過演藝界的,知道要製造懸疑效果,他不忘加一句,如果會談進展不順利,他也準備好從會中起身離開,「如果我又重新開始用最大施壓,你們就知道了,那是(談判)進展不順。」
國務卿龐培歐簡報中表示,朝鮮半島實現「完全、可驗證且不可逆」的非核化,是美國能接受的唯一結果,這也是衡量新加坡高峰會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不過看起來,談判是很順利的,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金成與朝鮮外務省副相崔善姬在板門店舉行的工作會談,前四輪時間一般為四、五個小時左右,但6月4日最後的第五輪工作會談只舉行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就結束了。談判的速度逐漸加快、時間逐漸縮短,這完全可視為積極信號
川普為什麼要這樣說?其一是,不預先透露結局,讓大家屏息以待,其二是,為了甚至是先壓低外界的預期,好讓對結果驚艷。這就是川普的手法與風格

酷經濟/蘋果聰明在「軟硬通吃」

.台灣的藍綠兩頭牛
.農產過剩 30年解決不了!
.傅達仁人生終程/你譏花錢尋死 我卻見其大愛
.傅達仁人生終程/病人自主權利法 只是善終第一步
.美軍參加台灣軍演 項莊舞劍
.惠台迫中…川普的「台灣價值」
.遭拆一半後

…礁溪天主堂 亡羊補牢不能等
.為王大閎大師 留下虹廬
.酷經濟/蘋果聰明在「軟硬通吃」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蘋果聰明在「軟硬通吃」


2018-06-08 00:29 聯合報  林建甫
蘋果發表會隱藏版更新,iOS 12將可讓AirPods成為助聽器。歐新社資料照



六月四日蘋果公司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揭幕。今年不像過去幾年的重點是新產品的推出,讓等待新機的果粉失望。但今年的亮點卻是「軟體大進擊」(All about software)。
首先是搭配蘋果手機使用的iOS 12,除了大幅提升執行速度,也讓使用者可以更快開啟手機各項功能。例如,「ARKit 2」是第二代擴增實境(AR)專屬的開發套件,結合強大的圖像與動畫功能,新的格式讓使用者可以在更多的軟體中體驗AR,大幅度擴大AR應用的生態,也讓消費者對於手機與AR的結合增加更多的期待。
iOS 12的「FaceTime團體視訊」提供可達卅二位同時使用的通話群組。未來視訊會議、聊天只要用個人的iPhone就可以了。另外,「Siri捷徑」也是被許多專家評價最高的更新,它不僅讓Siri能與第三方App綁定,更重要的是「化被動為主動」,透過新推出的設計,能主動提出相關提示及建議,例如會議要遲到前,Siri會叫喚使用者;經過每天上班買咖啡的星巴克,會出現提醒;若結合星巴克App提供的點餐,只要Siri通知提醒,開車的使用者就能完成點餐。沉寂許久的Siri一出場就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其次蘋果手錶的watchOS 5則是新增了Talk(對講機)的對話及健康與運動管理的功能;蘋果電視的tvOS 12能支援杜比全景聲三維環繞音效技術,成為打造家庭劇院的首選。而蘋果筆電MacBook則是迎來了全新的版號「macOS Mojave」。
過去蘋果股價從來沒有在WWDC第一天收高,甚至平均跌幅度達一點二%,但四日蘋果盤中高點漲幅達一點七%,收盤漲了零點八%,股價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市值已快來到一兆美元,很明顯專家對於這次發表給予正面的評價。
其實蘋果的獨門武器就是「軟硬整合」。目前非蘋果手機的安卓(Android)平台全球App的下載量占了七成,但收到的錢只占卅四%。反觀蘋果iOS的App下載數雖只占三成,金額卻占了六十六%。換句話說,蘋果App Store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願意付錢埋單,軟實力遙遙領先。
不可諱言,iPhone X的銷售有些不如預期,但不能否認這次WWDC所釋出的新功能讓蘋果還是坐穩市場的龍頭地位。我國一向只賺硬體的錢,但硬體毛利微薄,該該好好學習蘋果的「軟硬通吃」。







為王大閎大師 留下虹廬


2018-06-08 00:32 聯合報  郭書容/大學教授(台北市)
傳奇建築家王大閎(左)日前辭世。圖為2007年舉辦的王大閎建築展,王大閎親自前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王大閎設計的濟南路「虹廬」,藉黑白高牆與鏤空鐵門延續他小時的蘇州經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建築大師王大閎日前過世,追思會將於九日舉行,想必會有很多各界重量級人物與會。去年五月蘇州舉辦了貝聿銘百歲回顧展,這兩位均是近代華人在建築界享譽無垠之大師,兩人同齡,雖各自有不同教育、執業歷程,但均出生書香名門,其養成自有一種融入血液中之特質與尊貴。
筆者與王先生公子守正都是美國賓州大學藝術學院校友,雖所學不同,但從其待人處世確可一窺王先生對氣質、品味、教養之重視。剛回國時,緣於編輯「造園季刊」,數次拜訪王先生,經常至天母舊居與他訪談聊天,他不多言卻有宏闊的世界觀。看過他年輕照片開跑車、滑雪,風度翩翩又喜愛西方文學藝術;但天母舊居依然有圓窗白牆、芭蕉倒影及下沉式浴室…,那空間場域令人靜心沉澱,即便是晚輩如筆者前去訪談,他依然盛情準備精緻蘇杭式下午茶,也搭配西式咖啡與英式茗茶,充分感受他對晚輩之關照。
筆者娘家在濟南路隔兩條巷子,學生時代經常走過「虹廬」,只覺神秘素雅,很有吸引力,有一種甚想探究一番之強烈欲望,可惜無緣(當時仍未認識這位大師)。回國後,此已改成美容院,今日又成餐廳了…。虹廬靜處於都市塵囂中,與其它公共建築作品全然不同,小巧、精緻,有中西混血現代建築空間特質,又有一種永遠不褪流行之永恆感。
記得台北市文資會在討論王先生的許多公共建築時,曾作會議決議,應就其作品作一普查盤點並應有文資調查,不知其進度如何?今日,大師已遠離塵世,是否有個契機讓建築界文化界能更積極看待王先生之作品?筆者擔心,位處如此精華地段的虹廬,遲早會有都市更新的威脅。
就個人觀點,政府應有能力兼顧現有住戶私人產權,亦應有大格局與責任,一一檢視近代或當代台灣傑出建築師作品雖然吳思瑤立委力推台灣「建築博物館」,但包括王大閎、盧毓駿、修澤蘭、高而潘,甚而黃聲遠等建築作品,無論其型式、理念為何,似乎現地保存更有意義。
王大閎建國自宅雖已易地重建,畢竟仍與原地有距離。積極呼籲建築師公會、建築營造界、開發業者乃至各相關文化界、企業界,是否能團結創新機制,當政府做不到的事,由民間自主動員帶動,保存相關近代、當代重要建築作品,並尋求迎向有教育、文化與企業共生之新契機。不知這是否得以作為向大師致敬的一份心意,而非狂想?





遭拆一半後…礁溪天主堂 亡羊補牢不能等


2018-06-08 00:35 聯合報  孔子言/大學教授(台北市)
有五十五年歷史的宜蘭縣「礁溪天主堂」,去年底縣府列為暫定古蹟,今年四月底期限到期、縣府未展延,竟一夕間被拆,只剩正面的一面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礁溪天主堂的老神父羅文思(來台五十四年),去年十月才以八五高齡返回荷蘭安養,他一生為台灣奉獻自己,主持彌撒還有與教友溝通聊天都是用台語,他常自稱台灣人並鼓勵大家多講台語。沒想到他才走不久,老教堂在一夕之間被拆得面目全非。
礁溪天主堂建於民國52年(一九六三年),是罕見的扇形結構建築,彷如天主展開雙翼擁抱子民,旁邊的文聲復健院(設有全國首座溫泉水療池,曾照顧超過千名小兒麻痺兒童)也是羅神父一手創建的他為了小兒麻痺的孩子們四處奔走,讓孩子可以在地復健,這份用心讓地方受惠與感動之外,這種「台灣價值」才是天主教對台灣最偉大的貢獻,可惜老教堂、宿舍和文聲復健院如今遭無情破壞。
去年十一月宜蘭文資審議委員會決議指定為歷史建築,沒想到卻被代理縣長陳金德以「資料錯誤」否決,直到今年四月底的暫定古蹟身分結束前,文化局又沒有補正資料或重開文資審議委員會,結果發生老教堂被連夜拆到面目全非。
儘管縣府緊急公告老教堂為古蹟,但是在廢墟之上還能再復原舊觀嗎?有心人士無非就是想要造成拆除既定事實,一方面讓縣府罰錢,另一方面就可申請重建新樓與新堂。
若真是如此,老教堂的意義與價值與她在礁溪鬧市中那份淨土與世外桃源的深義完全淪喪,真是對不起羅神父與曾在堂區默默奉獻的神父、修女與教友。
再說,老教堂和文聲復健院還有一旁的慈惠幼稚園(由仁愛修女會主辦,幸未遭毒手),對地方來說不僅是古蹟,更是「慈與惠」的象徵,有心人士一心只想建新堂新樓,無視這個建築群一磚一瓦的意義與價值,破壞了多少教友與民眾的信心與價值觀,如此機巧讓人痛心啊!
最後,該如何善後?善後是否只能就地重建?還是以修復古蹟的方式來保存?趕緊給大家一個交代啊!







惠台迫中…川普的「台灣價值」


2018-06-08 00:39 聯合報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川普(左起)、文在寅、金正恩三人可能在下周共同宣布韓戰結束。路透資料照



川金會將於六月十二日於新加坡登場,川普一反不久前宣布對中國中興通訊取消制裁的友善態度,神龍再度擺尾打臉習近平那就是美國聯邦參議院公布參院版的「國防授權法案」(NDAA),其中內容包括美軍應適時參加台灣軍演。此外,美國國防部長應考慮派遣美軍醫療船赴台,作為「太平洋夥伴關係」任務的一部分。NDAA發展中的路徑,與當時倏地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如出一轍。
對中國來說比較頭痛的是,川普的友台政策,雖然時親時遠,難以捉摸,但事實上友台動作逐漸「法制化」,在過去的選擇限制現在及未來的選擇之下,一個「路徑依循」的圖像逐漸浮現,美對台自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美台斷交與《台灣關係法》生效以來,從未出現過在法制上進一步保障台灣安全的情勢。
然而,從川普與蔡英文總統通話至今,局勢發展詭譎,筆者多次提醒蔡政府應避免跟著「有去有回的神龍擺尾」起舞,原因在於川普打中都有一個折返點;如果台灣在折返點之前,過分對美輸誠並且激怒中共,只怕在折返點之後,美國安撫中共之際,台灣受到中國報復,讓台灣無法捱到下一次美國打臉中國的時刻。
但是「台灣只要被動接受恩惠就會得利」,並對川普修理中國哀矜勿喜,最後就是靜待川普將惠台政策一一法制化,就算川普將台灣當成籌碼對付中國,隨著台灣安全在美國國內進一步法制化,會讓台灣這張牌的重量加大。假設川普能夠當八年總統,也許台灣就有機會達到一個台美法治與情感對保的新高點,美國需要台灣來踩中共痛腳,台灣則被動接受美國恩惠與軍事上的援助。
川普的確達成過去民主黨總統,包括柯林頓與歐巴馬達不到的成就,甚至也超越了過去共和黨總統如雷根、布希只依貿易思維所獲得的有限利益。從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至今,可以說沒有一位美國總統憑藉著潛在軍事衝突,從中國那裡獲取經貿利益,今年三月川普宣布對中制裁之後,四月儘管習近平再嘴硬,還是得乖乖宣布降低汽車進口稅與放寬中國對外資金融業的管制
中國也許不願承認正在走北韓的後路,唯一差別就是中國是大一號的北韓。敲定新加坡川金會,金正恩似乎知道尋求中國奧援不再是唯一選項,金正恩知道與美直接對話,並且聯合南韓同樣也能向北韓百姓秀外交肌肉,順利維持政權。
金正恩變得靈活,關鍵在於放棄他自認的護身符「核武」,習近平的不靈活在於無法放棄自認的護身符「武統台灣」。華府的中國事務專家一向知道,中國領導人愛面子,但依川普個性,儘管美國人不在乎面子,卻也不可能讓習完全得意。一中政策是裡子,習已經把裡子拿去,如果共機持續繞台、中共繼續逼迫各國航空取Taiwan, China這種名字,剛好就讓川普大練拳法。
習必須了解,美國人是不講面子的,這跟華人虛晃一招獲得裡子很不同。台灣當然沒有籌碼錯估中國,但中國錯估美國,就有可能大傷元氣,一味宣稱台灣是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倒不如告訴美國習近平放棄稱帝、承認六四過錯與走向民主化還能讓川普心軟,否則一味迫台只會激起川普更強的獸性,下一步大概就是美國航母穿越台海。






美軍參加台灣軍演 項莊舞劍


2018-06-08 00:42 聯合報  張勳慶/文字工作者(新北市)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委會公布參院版的「國防授權法案」指出,美軍應參加適當的台灣軍演,如年度漢光演習。圖為我機步特遣隊暨機動大隊掃蕩敵軍演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參議院軍委會公布日前通過的參院版國防授權法,引發兩岸關注。因該法案中以參院意見建議,美軍適當參加台灣軍演,也派美軍醫療船抵台
過去亞洲周刊曾報導,美軍考察小組的專家本以為台灣是亞洲以色列級,卻發現是巴拿馬。加上台灣所有軍購仍得看美國政府臉色,連國艦國造都得美國軍火商去技術移轉,參院此時會打出這張牌,說穿了是項莊舞劍,讓美國政府有張可以對抗中國大陸的牌可打。
記得美方亦曾指我執行全募兵政策有礙戰力,加上美方早就有參與衡山指揮所兵推,這說明美國不是不知我軍實力,反而是參院這些美國政客,邊秀友台戲碼,邊打台灣牌去和中國大陸角力,坐收漁利,又可達到操控台灣政情和政治山頭力量。假若山姆叔叔這套,亞細亞孤兒都沒看穿,那只會永遠成為棋子任人擺布。

馬凱/猛醒吧!台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馬凱/猛醒吧!台灣
.嚴震生/美國紅州反對同性戀領養子女
.周行一/欣賞別人的快樂
.林中斌/北京專權 窒息創新 前景看衰?
.盛治仁/害怕做決定 就是最糟的決定

.王健壯/這樣的兩岸 這樣的政府
.洪蘭/捐WHO百萬美元 不如加強自殺防治
.方祖涵/關不住的網路大






馬凱/猛醒吧!台灣


2018-06-08 00:26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連勝文赴北京參加「首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常有人憂心忡忡地問,台灣還剩下多少時間?每聽到這個問題,心頭就會受到猛烈撞擊;因為卅年來竭盡所能,就在維護這片極為珍愛、也從中獲得無限滋養的美麗土地。
將近七十年,我們昂然挺過對岸無情砲火、厲聲恫嚇,愈挫愈勇。但何以在每人所得達到歷年最高水準,健保制度全球稱羨,就讀大學的比率遠勝先進德國,全球幸福國家評比號稱亞洲第一此刻,愈來愈多國人憂形於色,擔心這一代台灣人會保不住台灣?
不容諱言,揭開亮麗表相,台灣處境危若累卵。眼前最緊迫的,就是兩岸形勢從逐步緩和突然急轉直下;除了航母、戰機肆無忌憚地繞島環繞,還悍然拔走我們寥寥無幾的邦交國,令主政者怒形於色、口不擇言。更加上川普刻意將台灣做為籌碼挑逗對岸,如同火上加油。川普又挑起美中貿易大戰,一意阻攔「中國製造二○二五」,使其高科技產業面臨斷糧危機,而台灣相關產業的發展卻正足以補其不足,勢將加深其謀我之心。兩岸風雲進入本世紀來最險惡的時刻。
撇開外在因素,台灣內部更是危機重重。首先,半世紀來,我們賴出口為命脈,近卅年更以對岸為主要出口市場。但自胡溫悍然關閉世界工廠後,其中上游原材料市場胃納逐漸萎縮;而台灣又因與其他地區與國家的自貿協議受對岸掣肘,被阻於各大市場之外,無法公平競爭,乃四顧茫茫,命脈不知何以為繼,經濟成長率陷於保二、保三,正是徵兆。
另一種危機也絲毫不可輕忽,教改卅年後果已完全顯現:人才摧毀殆盡。半世紀前台灣賴以經濟起飛的扁擔,就是完全切合需求的技職教育。但在教改大肆增設大學,並將技職學校升格為大學衝擊下,技職體系實質上幾完全摧毀,業界尋覓中低階技術人才幾已無門。而極度擴充的大學院校,在學生評鑑壓力及惟SCI、SSCI是問的誘因機制下,教授無心教學、更不敢給學生壓力;如魚得水的大學生,復在電玩、手遊及哈啦八卦中徹夜不眠,為摧殘人才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中興以人才為本,國無人才則亡,這都是一些老掉牙的古訓,我們以卅年時間,毀盡數十年人才,國家前途將靠誰?
少子化危機,醞釀時間甚久,但直到賴院長上台,從未受到正視。台灣以破紀錄速度直降為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三。短期惡果如經濟成長低迷、相關產業凋萎、勞動力短缺、倒金字塔結構日趨嚴重等,都已在眼前,不極力扭轉,日本之覆轍勢難避免。
最後,也最可怖的,是護台防線崩潰。半世紀來,身為國際社會孤兒、飽受打壓的台灣,可以安然自存,所憑恃的不是船堅炮利,更非老大哥的粗壯臂膀;而是人人深知我們在有形的經濟、科技、教育與無形的文化、道德、教養、人倫上,遠非對岸可及,我們拒絕與其同流。這才是台灣穩固的最後防線。但近一、二年赫然發現,薪資被趕上乃至超越、大學被趕上更大幅領先、許多科技已不能望其項背,當最近政府極力去中國化而對岸回頭擁抱中華文化與傳統道德時,最後防線已瀕臨崩潰。
若不能回頭是岸、極力彌補、奮發圖強,所剩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台灣人,趕快警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