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將呈現長U型復甦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7961/web/

◆  聯合報社論/團結別光呼喊,蔡總統必須拿出行動
◆  聯合報黑白集/國安基金待什麼命?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將呈現長U型復甦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將呈現長U型復甦


2020-10-12 02: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至今,各國經濟受創嚴重,期間因有限度解封,為景氣帶來若干喘氣空間。惟近來歐美許多國家疫情又轉嚴峻,市場憂慮第二波疫情可能再度帶來衝擊,各界對未來經濟走向也眾說紛紜。

悲觀論者認為,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衰退幅度已超越民國97年(2008年)金融危機,堪稱大蕭條以來之最。由於此次經濟衝擊來自對感染的恐慌及避免病毒散播所採取之公衛措施,使消費、生產等經濟活動受阻,需求與供給面同時萎縮,故在有效抑制病毒傳播前,各國力推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只能暫時緩和傷害擴大。要真正擺脫此困境的唯一辦法只有借助疫苗的普遍施打達到群體免疫,方能使經濟活動步回正軌。

麻煩的是,即使美、英、中等國已加速疫苗的研發與試驗,惟其中多數預計需至民國110年(2021年)中方可完成並上市,意味著民國109年(2020年)底前仍難有效控制疫情。況且,一份美國調查顯示,有意願接種疫苗的民眾不到 40%,且有大於 20% 的人拒絕接種,這可能牽涉到對疫苗的信任和宗教信仰問題。要解決此一問題必須由政府給予施打疫苗者額外的補貼,以提高接種意願,但這無疑將再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考量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及各國政府遽增的債務壓力,預期全球經濟要恢復到疫前水準仍相當漫長。

另一方面,持樂觀看法者認為,在低基期效應助攻下,民國110年(2021年)全球經濟將重返擴張,且近月部分高頻經濟數據(如製造業 PMI 及非製造業 NMI 指數)表現亦甚亮眼,代表轉機浮現。鑑於主要國家有限度解封後,經濟已出現令人振奮的顯著反彈,加上各國紓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疫情的衝擊,全球經濟前景悲觀情緒已漸轉淡,此由9月國際主要機構陸續上調民國109年(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可見一斑。

前述兩種觀點較從總體經濟指標的角度切入,若再深入解析各部門數據則可發現,如今經濟的反彈並不全面,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走向不平均發展的型態已清晰可見。

更確切地說,整體經濟將呈現若干部門迅速復甦,另一部分卻無法扭轉衰退頹勢的兩極化樣貌,也就是經濟將呈贏家與輸家個別發展的 K 型復甦路徑,且贏家和輸家兩者間的差距也將持續擴大。

美國即是典型的案例,其中又以股市最為顯著。如 S&P 500 指數自今年2月19日至9月28日累計下跌-1.0%,其中資訊科技類上漲13.4%,金融、能源類則分別下跌22.4%及43.1%。實體經濟方面,零售銷售年增率自3月開始呈現負成長,4月更驟降至-19.9%,但非商店式零售卻逆勢上揚,4月起年增率更維持在20%以上;工業生產組成中,6月起電腦及電子產品、公用事業類生產年增率便回到正值,但至今紡織、主要金屬、礦業等衰退幅度仍大於10%,各類別差距更較疫情前擴大。此外,就業市場亦呈兩極化趨勢,8月休閒及餐旅業失業率達21.3%,遠高於資訊業的8.6%、製造業的6.7%與金融業的4.2%

這種現象不止發生在美國,其他如中國、日本及歐洲國家也出現類此不平均發展的 K 型走勢。若各國贏家組的整體影響力超過輸家組,全球經濟可望出現景氣回揚較快的短 U 型復甦,若兩者不相上下,則會呈現復原速度緩慢的長 U 型復甦。然而,若各國輸家組蓋過贏家組,則全球經濟將呈現過緩的 L 型走勢。

綜合研判下,宅經濟與遠端商機的興起,使科技產業快速擴張,有利相關產業及供應鏈上國家經濟。但考慮疫情未完全退散,第二波疫情更蠢蠢欲動,疫苗開發非短時間內可完成,全球經濟前景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預期各國贏家組與輸家組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力旗鼓相當,全球經濟的復甦樣態將沿著長U型路徑前行。











聯合報黑白集/國安基金待什麼命?


2020-10-12 02:03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安基金將開會討論是否繼續「盤邊待命」。 中央社


政府今天將開會決定國安基金是否退場。令人不解的是,股市目前站在一萬二千八百多點的歷史高檔;這樣的股市,國安基金到底要待誰的命?護什麼盤?

七月中國安基金開過同樣的會,當時台股已在「萬二」的高檔,每日交易量近兩千億元,股市勢頭強勁。當時國安基金會商的結果,決定打死不退,要繼續護盤這種該退不退的作法讓人意外,也顯示政府干預成性」,視自由市場如無物

國安基金是在三月間疫情蔓延全球引發股市重挫後,決定進場護盤,當時確有穩定人心的作用但是台灣的疫情在五月後已趨平緩,廠商的生產運作也較其他國家更早恢復正常在這種情況下,國安基金官方代表一面倒地反對退場,無非是想將基金當成政治干預的工具

試想,七月間國安基金決定不退場,藉口就是疫情可能再起,市場不確定因素太高。如今,疫情的藉口還可以一用再用,美國大選、中共挑釁等「不確定因素」也仍未消除,國安基金不就可以繼續在「場邊」待命到地老天荒了。

蔡政府把特定用途基金拿來常態運用,不僅國安基金如此。電價兩年多來五連凍」,導致台電要向電價平穩基金提取數百億虧損;包括農委會把「農損基金」的錢拿去登美豬廣告,都是便宜又霸道的作法。








聯合報社論/團結別光呼喊,蔡總統必須拿出行動


2020-10-12 02:0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總統蔡英文發表國慶演說。 中央社


蔡總統的國慶演說以團結台灣,自信前行為主題,她列舉二例,說明朝野政黨的距離正在拉近:一是立法院提出促進台美關係案獲無異議通過,二是六都市長共同發聲抗議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她呼籲各政黨,為了國家生存發展自由民主價值,大家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蔡總統也提到,只要北京當局有心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這句話,正是國民黨日前在立院提出政府應請求美國協助抵抗中共決議文之內容,要求蔡政府盡速重新開啟對話,緩解兩岸衝突」。蔡總統顯然也認同國民黨的決議文,才會在國慶演說中引用。

呼喊團結容易,但要付諸行動乃至落實凝聚力,卻有相當大的難度。且看當天蔡總統話聲才落,民進黨人士立即對前總統馬英九展開人身攻擊,且用字遣詞均極粗暴。由此可知,民進黨內部對於「朝野團結」之事並無任何共識;至少,外界看不出蔡英文有敦促執政黨營造「和解」氛圍之意。如果連壓制黨內的敵意都做不到,蔡總統卻大肆向在野政黨乃至北京呼喊團結和對話,這樣的呼籲會有多少誠意,則令人難以相信

蔡總統過去四年一味聯美反中,處處營造兩岸對峙形勢;對內,則制訂了多項針對性法案,用以箝制國民黨。這些對外挑釁、對內鬥爭的行動,蔡總統若不從內部加以節制,光憑一席國慶演說,所謂的「台灣團結」與「兩岸對話」就會從天上掉下來嗎?國民黨提出的兩項決議案,目的其實是凸顯蔡政府「說一套,做一套」的表裡不一,提醒執政者要檢視自己的作為。民進黨眼見圖窮匕現,只好假裝借力使力,轉而呼籲朝野「團結」。但如果執政黨自己不拿出任何行動,光憑蔡英文極力吶喊,現況能有任何改變嗎?

蔡總統還說,因為國際區域情勢鉅變,要把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策略上要「保持彈性、靈活應變」。話說得好聽,但回顧過去四年在美中兩強對峙的國際變局下,蔡政府始終採取「聯美抗中」路線,既看不出「彈性」,也沒有「靈活」可言。在美國的宰制下,台灣任川普政府予取予求,率爾同意開放萊劑美豬,又同意美國單方改變台灣的產業供應鏈。如此一來,不僅使台灣淪為棋局「卒子」,甘被別人決定命運,這哪裡有國家自主可言?

蔡政府每丟一次邦交國,就會呼籲國人團結每遇中共打壓,「團結的用語就會浮現,但蔡總統卻未曾提出過有效的作為。她多次提到要社會和解,要民主包容,卻只有口號,施政上則反其道而行。不論是民進黨在立法院的野蠻表決,閣揆蘇貞昌的威權領導,促轉會、黨產會對國民黨的追殺,檢調動輒用《社維法》法辦民眾網路貼文等,皆證明政府的「團結」吶喊只是嘴上功夫。蔡總統如果無法拿出具體行動來化解歧異,只會用一黨一派的是非來要求別人「跟我走」,這不是「團結」而是「專制」,當然也無法做到「民主保台」。

團結需要善意來鋪陳,更需要行動來構築共識;就如真正的民主,需要程序的醞釀和磨合的耐心。這兩項,都是蔡英文無可推卸的責任。要推促內部和解,必須放下民進黨「我說了算」的霸道作風;要期待兩岸展開對話,則必須設法找回足以替代九二共識的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團結不能光靠呼喊,民眾正等著蔡英文行動。

【重磅快評】食安把關是呼攏 萊豬源頭管理零進度

◆  【重磅快評】食安把關是呼攏 萊豬源頭管理零進度
◆  【重磅快評】台北首都圈輪軌路網 豈能划拳密室協商?

◆  【重磅快評】該給的錢裝聾作啞 遲早惹怒打火弟兄
◆  【即時短評】民進黨還有多少反萊豬「死小孩」
◆  【重磅快評】印太戰略加持 小英的新南向依舊無力?
◆  【重磅快評】何志偉被罵死小孩 陳其邁敢不從蔡意志?
◆  【即時短評】潘斯的對手不是賀錦麗 是豬隊友川普  
◆  【即時短評】行政官員謙卑點 別把一言堂學得這麼徹底 
◆  【重磅快評】監委補槍陳吉仲 蔡英文百億利多讓人驚  
◆  【重磅快評】當台灣豬肉的黃金標章注入綠色價值  
◆  【重磅快評】國民黨提復交案 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  【重磅快評】陳時中敷衍蔣萬安 衛福部在菜單中藏魔鬼  
◆  【重磅快評】總統買冬瓜茶送官兵 卻對教補費視若無睹  
◆  【重磅快評】「1450」危害 遠甚於掛羊頭賣狗肉  
◆  【即時短評】徐巧芯開啟了洩漏最大國防機密之門  
◆  【即時短評】農委會還有多少帳?審計長一併查清楚吧!  
◆  【重磅快評】獨裁或除異己?菅義偉學術委員的任命風暴  
◆  【即時短評】陳同佳「贖罪」之旅? 司法只能當啞巴








【重磅快評】食安把關是呼攏 萊豬源頭管理零進度


2020-10-12 18:45  聯合報 /   主筆室
萊豬即將扣關,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政府說要幫民眾食安把關卻沒有實質對策「只是呼攏大家」。圖/取自udntv


萊豬即將開放,民進黨政府真能為民眾食安把關嗎?財政部長蘇建榮今天出席立法院財委會備詢,立委賴士葆質疑進口美牛區分不同部位都有列單獨的稅號,但萊豬進口卻沒有,如何源頭管理財政部長蘇建榮關務署說了半天,就是把行政程序講了一遍,其實就是零進度,如果政府的源頭管理就是這般態度,如何讓人民相信食安把關是玩真的? 

蘇建榮答覆賴士葆指出,海關執行邊境管理,會依據食藥署及經濟部的規定執行;關務署長補充說,豬肉及其產品進口除應填具進口報單向海關報關,也須依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有關動物檢疫規定辦理,並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輸入食品查驗,但目前沒有針對萊豬單列稅號;賴士葆不禁直斥政府針對萊豬源頭管理是廢話一句、呼攏百姓,財政部應該有所作為。

其實萊豬、萊豬內臟要不要列單獨的稅號,並不是今天才提出來討論,九月初就有貿易商反映,指萊豬爭議持續延燒,除了肉品外,外界最關心豬內臟,根據關務署資料,前年台灣進口一點九萬多公噸生鮮冷凍冷藏豬雜碎,另有七千多公噸列為「其他」項目的豬雜碎,由於沒有獨立稅號的品項,就以統稱冷藏冷凍豬雜碎進口,或列其他」,換句話說,未來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恐怕難以追蹤

當時關務署也有回應,指主管機關若有管理需求,可仿效細分進口牛類貨品方式,設立專屬分類號列,向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申請增設專屬貨品分類號列,海關可配合執行

好了,經過了一個月, 蘇建榮今天在立院備詢打起太極拳, 說要單列稅號沒問題,財政部是依據經濟部及衛福部的規定配合執行,說穿了,就是財政部沒有任何進度自從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宣布開放豬,承諾做好源頭管理之後,政府在萊豬進口源頭管理進度是零

讓我們稍微回顧8月28日蔡英文總統是怎麼說的,她說政府經嚴謹風險評估後,決定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值及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政府很清楚人民重視食安問題,因此,她保證政府會對美牛、美豬肉進口做好安全把關,除了會強化進口肉品的檢疫及查驗,也會落實食品標示規定,提供消費者充足的資訊可以選擇。

結果,蔡總統都宣布開放萊豬一個半月了,先別談衛福部長陳時中不敢承諾上架進口肉品是否標示含瘦肉精,一個月前業者即提出進口內臟獨立稅號的問題,相關部會根本沒有動靜,以致立委今天質詢時,財政部長根本無法具體回答,如果沒有獨立稅號,進口萊豬就以「冷藏冷凍豬雜碎」進口,或列為「其他」蒙混入關,別說加工品了,連生鮮肉品都無法標示,這真的是要為民眾的食安把關嗎?         













【重磅快評】台北首都圈輪軌路網 豈能划拳密室協商?


2020-10-12 11:19  聯合報 /   主筆室
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交通部將基隆捷運定位為首都圈的捷運路網重要路線,13日將召開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溝通平台。圖/取自UDNTV


前瞻 2.0 計畫大砍輪軌計畫剩下不到一半的一千九百億餘元,讓原本立論漂浮、說理薄弱,讓包括基隆輕軌台鐵捷運化台北捷運汐民線高鐵東延等原本即脆弱的首都圈輪軌路網一下全亂了,各地方首長努力發聲,希望維持計畫、多爭取經費累積以後的政治資本主管長官交通部長林佳龍擔心再吵下去會成為政治新亂源,趕快邀集地方首長明天闢室協商。只是,首都圈這麼重要的輪軌建設可以密室協商嗎?

任何國家首都圈運輸樞紐規劃,一定上承國土計畫,循區域計畫體系逐級銜接,之後由交通部運輸研究幕僚做專業規劃,才交行政系統落實、執行。台灣如今因前瞻 2.0 砍預算,相關首長重新喊價局面,首都圈輪軌計畫大家「划拳」,密室協商,簡直是奇觀。

首都圈輪軌計畫非常複雜,未來發展需要、幅原縱向與橫向聯繫,另要考慮必須解決什麼問題?現況是交通部沒有定見,基隆捷運如何納入首都圈路網?與台鐵八堵、南港段高度重疊要怎麼處理?各地喊價的「我要」路軌高度競合,主管機關竟然沒有全盤想法。

再者,地方需求為何?有足夠的客源嗎?明天的密室協商確定基隆在首都圈輪軌規劃的角色是關鍵,有人質疑基隆才三十多萬人,規劃捷運、輕軌高密度路網,能供應起碼客源嗎類似的質疑在高鐵南延屏東時曾出現,屏東人覺得不需要,因為沒人坐,只有地方政客喊得大聲

國家資源該怎麼用?優先序如何?中央要有定見;地方則得想清楚能擔負財政支出嗎?不管是大前瞻或是小前瞻,中央補助經費外,地方必須配合自償、非自償款,都是好幾百億的支出,地方有這個財源嗎?即便只是暫時勻撥,調度得過來嗎?常態地方政務全都停擺嗎?

密室協商聲音大的要到錢,動工到完工首長早就卸任,留下沒有效益的輪軌,甚至於各路網無法銜接,只剩粗細不等、長短不一的鐵軌,供納稅人憑弔嗎?

聯合講座/拓增軍備,亦應落實國土安全整備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7961/web/

◆  學習歷程 做自己不要怕
◆  蘭嶼珠光鳳蝶瀕危 民間急政府冷
◆  伸不到對岸的橄欖枝
◆  扮豪豬、吃萊豬 蔡政府話術遮醜
◆  國民黨改革 比改名重要
◆  兩方案不讓基隆淪為「落濕地」
◆  聯合講座/拓增軍備,亦應落實國土安全整備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講座/拓增軍備,亦應落實國土安全整備


2020-10-12 02:06  聯合報 /   郭瓊瑩(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近來受美中台間之複雜情勢影響,我國不斷增加向美方採購國防武器,各項軍事整備之拓增已成新政策。保家衛國不只是領導人的天職,也是人人應有之認知與義務。多數老百姓非軍事專家,雖了解軍備投資之重要性,但並未全然了解其合理性與必然性。

先拋開「國防安全」,若自另類視角探究何謂「國家安全」?「國土安全」?則自更長遠的國家治理角度視之,似乎仍與國土資源之保全息息相關。

對上揭議題各國因其幅員、地緣政治與資源之差異各有重點。美國自九一一後於民國92年(二○○三年)設立了「國土安全部」司其境內之邊境管制、情報統籌、緊急應變以及防恐活動,比較傾向國防安全之格局。

日本在阪神大地震後,亦於民國90年(二○○一年)設立「國土交通省」,整轄了國土計畫、都市發展、河川港灣、國土測量、交通、觀光、氣象、災害及海域治安等重要國家建設,算是一個大部。

德國統一後,除了關注經濟發展外,更關注其「國民福祉」與「人權」,且係很科學地自消費者保護、土地健全生產之角度,將原有之糧農林業部整合了衛福、經濟、科技部於民國90年(二○○一年)重組為「消費者保護與糧農部」,尤特別注重基因科技之管理。

英國和德國類近,但特別重視鄉村發展,同樣於民國90年(二○○一年)將農漁糧部整合了環境保護、農漁生產與鄉村規畫,設立了「環境、食品與鄉村事業部」。

綜觀各國國土相關事務發展演進,得以一窺其國防與國土安全係內外兼備,且裡應外合的。換言之,沒有一個國家不「自私」考量自己內部之保全能量的,也因此除國防競賽外,各國均積極地投入生產力盤點及對消費者福祉之保全。

日本有「國土測繪局」配合「國勢調查」之空間資訊化,並設有「國土技術政策綜合研究所」作為國土經營之決策支撐。歐盟各國之國土空間規畫部門,亦重視國土資源系統之整合與即時精準度,此即高爾所倡議「數位地球」之政策實踐。

為此在前瞻綿密之事務官治理網絡下,政黨更迭並未能影響其國土安全。反觀我國之組織再造在精省後已談了廿二年,惟最關鍵的環境資源部、內政部、農業部卻依然原地踏步

當各國已應國際情勢以「自保」、「自衛」之立場快速大幅完成組織改造,除了國防外,糧食安全、國民健康、國土生態安全…似不能只有「自保自衛」之口號,亟賴有系統進行國土生態紅線之整備。不知,我國的國土安全格局保全何時可務實落地?










兩方案不讓基隆淪為「落濕地」


2020-10-12 02:08  聯合報 /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擾攘多年的基隆輕軌,據悉,或將升級為中運量捷運,並與捷運民生汐止線整合,但是由於八堵基隆間路廊有限,輕軌或捷運直達基隆,就必須犧牲台鐵進基隆,「眾多」基隆民眾關心的「能否一趟車到台北」的問題,迄今尚無共識。探討這個議題,必須先釐清下面的問題。

一、基隆是全台通勤率最高的城市,卅七萬人口中,半數需通勤通學到新北、台北。但據基隆市府的統計,搭乘台鐵的通勤族不過萬人左右。萬人「台鐵常旅客」中,多少人的目的地是南港,多少人到松山,又多少人是直達台北車站的?沒有精確數字。

二、基隆人口最多的行政區是安樂區,安樂區的通勤族不會彎到基隆火車站去搭乘台鐵,而是依賴往返金山、萬里、大武崙到南港、台北東區與北車的客運。基隆其他行政區,如含八斗子在內的中正區、以及人口較少的暖暖,也多賴客運通勤通學。

三、基隆通勤族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當推自小客。車流量大,每天都塞車。駕駛自小客經一高的通勤族,絕大多數的目的地都是台北信義計畫區、內湖園區、大直和西區的北車。換言之,這一大批開車通勤族都不是台鐵能夠滿足的,換作是輕軌或捷運,依然無法滿足。

綜合上述,搭乘台鐵、且有一車到台北的基隆民眾,並非眾多,而是少數。其中,須一車到台北車站的,又應該是少數中的少數。所謂「眾多」基隆民眾關心的「能否一趟車到台北」的難題,是一個政治問題,並非真正的難題。

這個政治性難題的關鍵,其實就在於八堵到基隆間的路廊不足以容納台鐵與捷運。可有解決方案?有的,眼下有兩個解決方案。

其一,仿照淡水線,將台鐵改為捷運。基隆端起始點為基隆火車站,台北端終點為南港展覽館。此案優點包括可解決汐科站、民生汐止線共構用地問題,吸引原先搭乘客運及公車前往台北的客流量,減少高速公路七堵、汐止到台北段的車流量。由於本方案可從基隆一車直達南港,對於少數希望一車直達松山和北車的基隆民眾而言,捷運班次較台鐵密集,候車時間減少,持悠遊卡在南港轉乘板南線,票價不比台鐵貴,久而久之,習慣也就成自然了!

其二,保留台鐵不動,輕軌升級為捷運,台北端仍以南港展覽館為終點,基隆端則只到八堵,另規畫由八堵新闢捷運路線,經安樂區長庚醫院轉入中山區抵達基隆火車站。本案可以滿足少數想要一車抵達台北的基隆民眾,又可滿足更多基隆民眾通勤的需要。

上述兩案有利有弊,計利長期,最佳的方案還是兩案合一。一方面將台鐵改建為捷運,一方面延伸基隆捷運行經安樂、中山兩區,除能帶動基隆發展,改變基隆市區風貌,還可進一步解決基隆民眾通勤難的問題。整合北北基大眾運輸系統時,主政者必須衡諸於心的是,捷運,不是一條單行道,雙向通行的捷運,會帶動雙向來回的流量和商機。

卅多年來,基隆人口幾無成長,繁華落盡,而與後開發的新北其他行政區,優勢翻轉,成了一個道地的「落濕地」(Lost city)。捷運有無,實為關鍵。忍叫基隆繼續扮演大台北邊緣的落濕地?









國民黨改革 比改名重要


2020-10-12 02:08  聯合報 /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報載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為洲於國慶日當天臉書拋出,「中國國民黨」黨名應討論是否去「中國」,引發討論;中央黨部旋即回應,目前國民黨焦點在為民生把關(食安議題),為民權奮鬥(公投等個人權利保障),讓人民看見國民黨之努力;但也為林緩頰,政黨的開放精神,類似名稱議題已討論多次,已有共識與定論,改革才是重心而非改名。

的確,在國民黨此刻氣若游絲階段,各種改革意見聲浪如排山倒海不斷,但切忌諱病急亂投醫現象。國民黨之黨產已被全面清理,去年總統大選選舉又失利,新任主席又未見力挽狂瀾讓民眾耳目一新,民調支持滑落已重創元氣,黨氣渙散,所剩殘餘價值者幾?

台灣號稱施行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即是政黨政治之落實。台灣現階段政黨林立,截至民國一○六年四月十一日為止應申報政黨計有二八七個,計有五十四個政黨申報。數量極為龐雜,但能真正落發揮影響力者幾希?政黨如果無法在選舉中獲得支持取得政權,很快就塵封於歷史典藏中。

為此,國民黨不要陷於名稱之爭。中國國民黨是一部近代史的縮影,不管您喜歡或討厭,歷史事實永遠存在,最起碼也讓台灣民眾曾在安定中走向生存與繁榮,也讓過去半世紀以來政局穩定,西線無戰事。回想,民進黨尚未執政前曾高喊要更改「國旗、國歌、國號」等主張,現階段已乏人再主張了。

中國國民黨當今之計,仍應保持既有歷史核心價值,持續堅定對兩岸關係之穩定政策,如此讓原有支持者不致失望。再者,集思廣益能提出大快人心之計畫,搞噱頭賣點子吸引廣招年輕人等,而絕非陷於名稱上之更改煞費心思。我們珍惜在台灣民主生活,享受自由何其幸福,更希望永保台灣世代平安、康樂、繁榮。










扮豪豬、吃萊豬 蔡政府話術遮醜


2020-10-12 02:15  聯合報 /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市)
漫畫/波波


在今年的國慶演說中,蔡英文宣稱:「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這話聽起來非常冠冕堂皇,民眾黨團副總召表示希望看到具體的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不要流於「選邊押寶或流於文青式的口號」。

所謂「選邊押寶」指的是:長久以來,蔡政府一向都是以抱緊美國大腿,參加「美國隊」為榮。美國人看到有「盤仔」自願上鈎,接二連三地以「天價」賣了許多有待「升級」的「堪用軍品」或甚至是「廢品」給台灣;蔡政府竟然二話不說,照單全收。老美看到有機可乘,當然得寸進尺,不料蔡政府三巨頭竟然在總統府一字排開,宣布開放美牛、美豬進口!

當美國宣布將派國務次卿克拉奇來台參加李登輝的追思禮拜時,蔡政府更是上上下下樂不可支,宣稱「台美関係處於四十年來的最佳狀態」!美國大概是擔心蔡政府「亢奮」過度,克拉奇低調訪台,扺台後只參加總統官邸的私人宴會,而且在李登輝追思禮拜結束後,立刻走人

第二天,外交部長吳釗燮立刻對美國媒體表示:「台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一旦台海發生衝突,「也不依靠美國干預」!

明眼人不難看出:蔡政府這段「一反常態」的宣示,是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之下,不得不說的。如果借用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的比喻,可以更清楚地說,美國人希望用一系列的高價軍售把台灣裝扮成一隻「豪豬」,甚至要台灣人民及下一代吃下「萊豬」,叫「獅子」知難而退,不敢產生吞吃「豪豬」之心。可是萬一「獅子」不甩這一套,美國的態度十分堅定:「千萬別想拖我下水!」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顯然是看穿了蔡英文的罩門,所以大膽提出「台美建交」及「敦促美軍協防台灣」兩項「避戰」方案,並且獲得民進黨一致的支持。蔡英文有如「啞巴吃黃連」,心中必然大罵:「這些死囝仔!到底想衝啥毀?」

「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不誠無物」,「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在蔡英文「文青式」的演說中,最缺乏的就是一個「誠」字。儒家講究「修辭立其誠」,蔡英文的「文膽」替她「修辭」,卻是把人民當作「阿木林」。這種「文青式的口號」能夠「化解」什麼東西呢?











伸不到對岸的橄欖枝


2020-10-12 02:15  聯合報 /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系榮譽教授(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在雙十國慶發表演說,提到了幾個重點,有些雖只是應景之言,但也值得玩味;有些則反映國內與國際的最新狀況,更值得探討。

首先,蔡英文在演說結尾脫稿演出,竟然祝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自從蔡執政以來,當她意氣風發時,如訪問巴拿馬期間就會強調「台灣」,而「中華民國」擺在括弧裡。但若諸事不順、選舉失利,或是選舉之前就會高喊「中華民國」,這時「中華民國」就成為她的催票工具。

今年中共高強度大規模演習頻仍、軍機連日擾台,兩岸衝突有一觸即發之勢,蔡英文自然覺得有必要高喊「中華民國」以號召全民對抗強敵。

其次,蔡英文建議,兩岸「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並說「台灣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她還指出,「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無疑,她是向對岸伸出和平橄欖枝,但這卻是一根在可見未來伸不到對岸的橄欖枝。執政以來,她一直批評對岸要她接受九二共識才有兩岸對話,是預設立場,但只有兩岸都接受九二共識或其他雙方可接受的新共識,自然會有「對等尊嚴」,甚至出現「習蔡會」之類的「和平紅利」。

第三,蔡英文將日益嚴峻的區域情勢與兩岸關係掛鉤,導引出兩岸都需要推動和解與和平對話,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不過兩岸關係目前只是兩條平行線,並無交集,就算她手下文青的文筆再好,也不可能在可見的未來扭乾轉坤。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表示,「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似乎意有所指。顯然,在美國連續透過明示、暗示手段告訴台灣,台美的雙邊貿易協議不可能那麼順利,「台美建交」與「台海有事美軍馳援」更是假議題之後,她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最讓蔡英文稱心如意的事莫過於國民黨的「拔刀相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六日臨時提出「台美恢復邦交」、「請求美國協助抵抗中共」兩項決議案並順利通過。

國民黨本意也許是藉提案提醒人民看清楚蔡政府外交與國防政策的荒謬與不切實際,實際上卻幫了蔡英文大忙,不但為民進黨解套,而且還讓蔡英文在國慶演說向大陸表明「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時,強調「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此顯示,國民黨的兩項提案已成為她向北京叫板的籌碼。

兩岸在現階段當然沒有對話與談判的空間,但若國民黨繼續在敏感議題上向民進黨靠攏,恐怕那就是國民黨在兩岸關係邊緣化的開始。











蘭嶼珠光鳳蝶瀕危 民間急政府冷


2020-10-12 02:10  聯合報 /   蕭福松/大學教師(台東市)


聯合報報導蘭嶼珠光鳳蝶瀕臨滅絕專題,引起大家對珠光鳳蝶保育的重視。換個說法,假使聯合報未做此深入報導,一旦珠光鳳蝶消失了,相信很多人也沒啥感覺,因與現實生活無關。但對地球來說,任何生物的滅絕,都是一個警訊,提醒人們再不重視生態保育,也許地球最後就只剩下人和機器人。

廿年前,一位從蘭嶼調回本島的國小校長,在校園角落自費興建一網室,裡頭種滿港口馬兜鈴,每次我去訪視時,他就帶我參觀,詳細介紹他復育蘭嶼珠光鳳蝶的經過。

有一回去,他送我四顆珠光鳳蝶的蛹,篤定地說:「兩天後,您一定可以看到牠們美麗的身影。」我半信半疑,帶回家放在書桌上。第三天早上,在小孩驚呼聲中,發現客廳有四隻色彩很豔麗漂亮的大蝴蝶在飛舞,小孩興奮得又叫又跳,我趕緊拿相機拍攝,欣賞好一陣子之後,打開門窗讓牠們飛出去。

我很佩服那位校長復育蝴蝶的專業技能。他告訴我,他在蘭嶼服務期間,就已發現珠光鳳蝶瀕臨絕種,而他對昆蟲素有研究,覺得復育並不難。因此,在調回本島後,自行種植港口馬兜鈴,藉以復育珠光鳳蝶,事實證明他復育成功。

接下來,他試著聯絡農政單位,希望獲得合作復育的機會,但得到的答覆是私人不准復育,那是違法的。他一氣之下,把網室拆了、馬兜鈴毀了、珠光鳳蝶全放飛了,所有研究心血,隨著他退休,只能埋藏在記憶裡。

我對那位校長的挫折感到十分遺憾,但也不免疑問,政府重視保育又不准私人復育,這是哪門子邏輯?難道怕民間能人高手,搶了學術研究單位的風采、飯碗?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積極推動觀光,離島如蘭嶼,更是「偽出國」的熱門首選。民宿一間間蓋,出租機車供不應求,又為了方便遊客遊覽賞景,停車場、觀景台、遊憩步道不斷闢建,在商機願景迷霧中,原始林地不斷的被剷除破壞。忽略了任何一棵樹、一株草,都孕育著無窮的生物生命,可惜都毀於人類的貪婪和無知。

發展觀光不必然就得犧牲生態,如能兼顧保育,不僅能豐富觀光資源,也能為保育地球盡一分心力,而這一切實應由有權力做決策的政府來擔綱規畫執行,才不致政府搶開發、民間搶賺錢,不重視生態保育又各行其是的結果,就像蘭嶼珠光鳳蝶一樣,面臨滅絕的噩運。










學習歷程 做自己不要怕


2020-10-12 02:07  聯合報 /   周漢強/高中教師(台中市)
108課綱起每個高中生都要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很多人擔心,學習歷程檔案要做得好,高一就要確認未來想申請大學校系的方向,集中火力在重點科目。除了要把學習成果做好做滿,最好外加大量多元表現幫襯,才能獲得教授青睞。但是每一所大學校系公告採計的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大多只要二到三件,而且項目集中在探究與實作課程和自主學習成果。顯然大家事先的擔心和未來實際的狀況有不少落差,才造成很多人的焦慮和恐慌。

小校的多元課程不夠多元,大校的多元課程搶不到?這樣的擔心應該是來自於學習歷程檔案採計修課紀錄,很多人會擔心申請醫學系就要修過醫學課、申請電機系就要修過電機課,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學校再大也開不出所有學生需要的課。

所以各大學校系公告採計的重點科目,都是教育部公告課程中已經有的科目,包括語文、數學、自然、社會、科技、健體、綜合等課程。所以各校原有的各項課程就已經夠用,而多元選修課程的性質是以試探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並不是大學先修班的概念,不用搶破頭去擠熱門課程。

學習成果要多、要精采?各大學校系目前公告採計的學習成果,數量大概都在二到三件之間,採計項目以探究與實作課程為主,而這門課也是新課綱課程變革的重點方向。

所以老師和同學只要把心思多放一點在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學習上,高中三年最重要的學習成果就已經完成大半。其他課程的學習成果只是在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重點是從「不會」到「學會」之間的轉變,而不是寫出什麼精采絕倫的大論文。

多元表現要多、要精采?多元表現採計的是學校課程以外的學習,每校同樣採計二到三件左右,而且重點集中在「自主學習」。多元表現和學習成果看重的重點一樣,想要看到學生學習及轉變的過程,而不是最後完成的精采作品。這些作品評分的重點和方向,各大學教授都已經緊鑼密鼓在互相討論並且制定尺規,未來應不會發生評分標準混亂不一的狀況。

其實,各大學採計學習歷程檔案的項目可在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網站查詢得到,很多學生被老師和家長要求製作大量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而覺得疲累,有可能是源自於家長和老師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一知半解所導致。希望教育主管單位能更多宣傳和解釋,化解大家心中的焦慮,才能讓好的政策真正發揮原有的功效,提升我們下一代的學習與發展。


趙春山/國慶演說談兩岸:有決心踏出穩健一步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國慶演說談兩岸:有決心踏出穩健一步

◆  楊志良/人類能否超脫?
◆  馬凱/凝神諦聽巨變逼近的腳步
◆  洪蘭/年輕時不流的汗 年老時變淚流出
◆  盛治仁/祝美國民主早日康復
◆  周行一/川普的病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  方祖涵/職業棒球與大法官

◆  王健壯/當大法官變成轉型正義對象
◆  陳亮恭/優雅轉身間的憂愁
◆  王文華/要想到多細,才能賺26億美元?
◆  陳立恆/瘋狂的算計.真實的苦難






趙春山/國慶演說談兩岸:有決心踏出穩健一步


2020-10-12 02:13  聯合報 /   趙春山


今年是台灣內外形勢變化最大的一年。內部形勢是民進黨從「九合一」選舉的挫敗谷底翻身,順利贏得「二合一」選舉;外部形勢則如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演說中所稱:「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台灣如何不受外在因素影響,踏出穩健的一步?這是蔡總統這次國慶演說兩岸政策的重點。

總統的演說受到兩岸及國際社會的關注。因為在美國總統選前,台海可能出現「十月驚奇」,成為中美軍事衝突的戰場。為了避免台灣在這個敏感時刻變成一隻「黑天鵝」,蔡英文刻意在演說中小心翼翼鋪陳她的大陸政策,希望各方的感受是「零意外」。

蔡英文在演說中向對岸釋出最重要的訊息是,把主導兩岸關係的中美關係,轉移到兩岸自己的手中。記得蔡英文在宴請來訪的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時,曾表示「台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這句話引發外界諸多聯想,有「台美建交」、「美軍駐台」、「法理台獨」等各種不同的揣測;隨後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受訪時,澄清台灣不會尋求與美國全面建交」,兩岸發生衝突時,台灣也不會依靠美國干預」,這才掃除各方疑慮,但也引發一些批評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中美對抗加劇,國際「反中」氣氛高漲的時刻,蔡總統不但沒有火上加油,反而引述對岸領導人所作「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的宣示,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我認為,這不僅是蔡對中共政策的期待,也是一種善意的解讀。

蔡總統強調她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責任必須由兩岸共同承擔。蔡認為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我認為這是她釋出「談判代替對抗」的訊息,也是她上任後一直採取的立場;只是,針對台海形勢的兵凶戰危,兩岸重啟對話更具急迫性。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最近針對日趨激烈的中美競爭,曾舉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建議雙方應設立交戰規則」(Rules of engagement),避免大國因忽視戰爭風險,沒有管控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危機而最後爆發戰爭

兩岸目前的所處的危機狀態,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需要雙方坐下來談,包括談那些引起爭議的問題。對岸領導人習近平是從民族利益看待兩岸問題,不會希望兩岸兵戎相見汪洋願意在海峽論壇和王金平院長見面,也是希望傾聽來自台灣基層人民的聲音。但兩岸對話的障礙,還是卡在「九二共識」這四個字。我認為這是「因小失大」,影響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實在很不值得。

九二共識只是一個文字表述,重要的是它的核心意涵和發揮的功能。核心意涵是求「一中」之同,存「各表」之異,這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且符合雙方法律規定;功能則是雙方可以擱置爭議,展開交流兩岸如要重啟對話,文字表述可以推陳出新,核心內涵則須於法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