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政策應回歸本質 別想包贏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761/web/

◆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政策應回歸本質 別想包贏
◆  聯合報社論/美大法官倒退判決,映射台灣大法官傾斜
◆  聯合報黑白集/潘孟安不裝睡了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政策應回歸本質 別想包贏


2022-06-27 02:55  經濟日報/   社論
電價是否調漲,備受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繼央行貨幣政策後,攸關物價的電價調整接棒登場。在通膨緊張之際,此二政策不但極其敏感,也讓人得以檢視政府政策的思維。

利率與油、水、電都是經濟體系中重要的價格,卻也都掌控在政府手中。一般商品價格透過市場機制決定,除了可調節供需外,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引導資源有效配置。但政府可控制的價格,常由於「多元考量」,極易偏離合理水準,輕則導致資源錯置,重則可能影響國家的產業與經濟發展方向。

台灣長期電價水價偏低導致節電節水成效甚差,已是眾所周知。政府長期不願調升油水電等公共事業的價格,不但是民粹式的政治考量,更重要的是政府向來以「油水電維持亞鄰最低價」作為最高指導原則,並視為對產業的德政,可藉此降低成本、提高出口競爭力。這種作法從未因政黨輪替而改變,無論兩大黨經濟口號有多麼不同,努力維持低成本環境以追求出口、驅動經濟成長的基因,倒是相當一致。

政府努力維持亞鄰最低價,除了導致油水電這些稀少資源的過度耗用外,最嚴重的後果造成產業不適應負擔合理成本,長期對低成本的高度依賴,這雖帶來短期的競爭力,卻也是產業長期轉型升級困難的原因之一。這樣維護製造業的低成本環境,怎有誘因展開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面對電價調整,馬上有產業領袖揚言出走。對於不願或無法支付合理成本的企業,不正是應該透過合理價格引導其赴海外重新布局,而將有限資源留給有競爭力的企業?

此次電價調整,政府特別躊躇不前。前次電價審議會議而不決,已傷害了政府威信,這次行政院又謂「衡量各界意見再做決定」,明顯放棄宣示改變的決心,當然最後功勞也不會歸於政府。最值得討論的是,經濟部面對電價調整,還要作態表示「注意對民生物價的影響」。電價調漲當然難免衝擊物價,但這只更凸顯了經濟部為何失職地不在物價平穩時調整電價水價。

民生物價問題最該負責的是中央銀行,經濟部應該專心將合理成本反映到油水電等公用事業價格上。油水電價格不同於利率,不一定得由政府制定,許多國家是讓市場決定的。在台灣,政府有油水電價格的制定權,儘管某些短期平抑物價的特別作為無可厚非,但長期而言,政府必須戒慎恐懼,儘量讓價格反映合理成本,讓資源不致浪費、產業健全發展。長期刻意壓低油水電價格,實係濫權行為。此外,台灣正尋求加入強調公平競爭的CPTPP、台美BTA,政府「維持亞鄰最低價」正是不公平競爭的典型作為。經濟部宜戒之慎之。

至於應聚焦處理物價問題的央行,日前僅升息半碼,楊總裁表示「顧內需還要應付通膨,是艱難決定」。抑制通膨是央行天職,行有餘力才能「兼顧」內需,但在通膨嚴峻的此刻,顧內需就不該是央行的主要考量,應放手讓主責的經濟部去做。相對於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明確指出「通膨之傷更甚衰退」,升息義無反顧,楊總裁實在沒有必要那麼「艱難」。去年各國央行誤判通膨情勢,我們不怪罪央行,如今各國急速升息,當然是「過正才能矯往」的亡羊補牢之舉,台灣央行誤判在先,又何苦為了顧內需這個次要目標而甘做幾乎是全球最保守的央行。

別忘了利率正是另一個無法由市場機制決定的重要價格,央行應該致力將利率訂在經濟體系合理的資金成本水準。濫用利率制定權所導致的經濟惡果斑斑可考,央行也宜戒之慎之。

經濟政策沒有包贏,這是經濟學鐵律,經濟部、央行應該各司其職,不要越俎代庖。經濟政策回歸本質,才能打造健全的經濟體質。












聯合報黑白集/潘孟安不裝睡了


2022-06-27 02:48  聯合報/   黑白集
屏東縣長潘孟安(後排左四)昨在佳冬鄉辦石斑魚料理發表會,協助促銷石斑魚,他砲轟農委會迄未提供地方政府任何幫助。記者潘欣中/攝影



銷陸石斑魚被禁,農委會大話連連,說要輔導轉銷其他國家。蔡政府和民進黨裝作此事沒發生,唯獨屏東縣長潘孟安火大了,砲打農委會毫無作為,至今未提供任何協助。農委會則辯稱,潘孟安是「誤會了」。

有什麼誤會?對岸宣布石斑魚禁令已半個多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除了指控大陸打壓,啥事也沒做。直到業者驚爆,被驗出禁藥的養殖場根本沒有出貨,是其他漁民的魚貨「借牌頂替」,才揭穿農委會的謊言。對此,陳吉仲還振振有詞,聲稱「借牌」是長年陋習,要怪就要怪ECFA。既知陋習,為何不改?

像農委會這樣啥事都不幹的部會,事前不把關檢驗,事後不檢討出事原因,陳吉仲還在那裡推諉卸責說大話,怎不令人火大!整個政府都可以繼續裝睡,但全台石斑有半數產自屏東,潘孟安再不講話,還對得起縣民嗎?

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對岸及馬政府,這是蔡政府的拿手絕活;但要解決問題,卻是此路不通。在漁民檢舉後,漁業署才發現,兩度遭通報驗出禁藥又借牌的活魚搬運船都是同樣的兩家,才開罰十五萬元。如果農委會去年就認真追查,杜絕借牌惡習,這次會禍及全體業者嗎?

陳吉仲是作秀大師,就是少了一點誠實。問題更在,整個蔡政府陪著他裝睡,沒有人要面對真相。潘孟安這一砲,能打醒幾個人?












聯合報社論/美大法官倒退判決,映射台灣大法官傾斜


2022-06-27 02:52  聯合報/   社論
全美各地連續兩日爆發示威,抗議最高法院墮胎權裁定。圖為25日在最高法院前,示威者舉牌指大法官「手上沾滿鮮血」。(路透)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接連就「女性墮胎權」及民眾在公共場所「擁槍權」作出兩大歷史性判決,兩案都被保守派人士視為重大勝利,卻引發國際社會譁然,也招來歐巴馬及拜登兩總統的重話抨擊。墮胎權案判決出爐後,拜登形容該判決讓美國「倒退一百五十年」。出現這種結局,前總統川普任內新任命三位大法官,從而損害最高法院結構平衡,是最大癥結。

美國大法官共九人,川普接連任命三人,使保守派居於絕對優勢,因而在擁槍權判決以六比三領先,裁定紐約州限槍令違憲;在墮胎權則以五比四推翻憲法的保障,允許各州禁止墮胎。兩案完全暴露大法官意識形態如何影響判決,在人權議題上大開時代倒車。

同樣情況,其實也在台灣上演。我國十五位大法官,目前有十一位、超過三分之二是蔡總統任命,影響所及,近年大法官解釋與判決往往都是在迎合「當道所欲」。明年將有四位馬英九任命的大法官任期屆滿,蔡英文重新提名後,十五位大法官的同質性勢必更趨一致,讓人擔憂未來台灣的釋憲走向。

前不久大法官宣判萊豬案合憲後,行政院長蘇貞昌肯定政院辯護團隊成功說服大法官,更提醒後續還有農田水利法辯論,要以萊豬案當成功典範投入。其實不只萊豬案,在前瞻特別預算案、黨產條例、軍公教年改條例等重大爭議法案上,大法官幾乎全盤接受行政院意見,視反對意見如無物;套句黨產會說法,大法官簡直成為府院黨「附隨組織」。

蔡政府任內的大法官也被質疑限縮地方自治權。不光萊豬案,地方政府針對教師退休金年改、地方議會選舉議長與運作事項的規則制定等聲請釋憲案,大法官主流意見都認定是中央專管事項,憲法保障的地方自治權被大量剝奪,形同司法助長中央集權。

日前憲法法庭針對曾寫信向總統求救的台義爭女親權案,做出首件裁判憲法審查,遭法界強烈批評,指憲法法庭成為第四審、破壞法秩序穩定等;後續類似案件,大法官卻不受理,遭諷只因沒上書總統,大法官就不理。

蔡英文上任後,甘冒違憲爭議提名許宗力出任身兼首席大法官的司法院長,許宗力上任後不久,就把蔡英文競選時承諾的同婚案排入大法官會議議程,不意外地作出符合當局想要的釋憲結果。接下來還有死刑釋憲案,外界關切大法官是否會再助攻蔡政府達成廢死目標。

美國大法官在目前保守派穩居多數情況下,帶領美國社會走回傳統保守老路,自由派大法官只能透過意見書表達痛心疾首,提醒世人最後被破壞的是法院的權威。反觀台灣的大法官則是一味配合執政黨,淪為政治工具。

促轉會批評威權時期的大法官有侍從思維,多號解釋「配合國策」;檢視蔡政府任內大法官會議的解釋與憲法法庭的裁判,既無忤逆當道,且都符合執政黨想要的結果,如今大法官的侍從思維與政策配合度,更令人浩歎!

司法與行政、立法權理應分立制衡,大法官更有守護憲法、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責任;政治上的多數,也不能改變憲法對人民的基本承諾。但這幾年為挑戰執政者的釋憲聲請案,被大法官們築起一道又一道的高牆擋下,不但人民基本權利屢遭踐踏,更升高中央集權風險。大法官究竟是憲法守護者,還是執政黨護航者?

如果大法官只知迎合當道、配合執政者需求,讓政府變成一言堂,逾憲越權,肆無忌憚,與威權時期的侍從思維何異?這樣的大法官,根本是創造民主獨裁的幫凶。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領土爭議爭不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6761/web/

◆  大法官的憲法政治
◆  美國vs.中俄…海、陸聯盟競爭 劍拔弩張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領土爭議爭不完
◆  快!天花疫苗 迎戰猴痘
◆  如果沒非核 電價少漲很多
◆  快!買新冠二價疫苗 抵抗新變種株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領土爭議爭不完


2022-06-27 04:06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彼得大帝(1672-1725)。圖/林一平繪



二○二二年五月廿八日俄羅斯慶祝《璦琿條約》簽訂一六四周年。俄羅斯和中國簽下《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以及《北京條約》。在這三條約下清政府割讓三倍於烏克蘭面積的領土給俄羅斯。

沒過幾天,又傳出俄羅斯考慮不承認立陶宛獨立,聲稱一九九一年戈巴契夫承認立陶宛獨立的法案違法。立陶宛則揚言,如俄羅斯膽敢撤銷一九九一年承認立陶宛獨立,立陶宛就撤銷一六三四年簽訂的《波利亞諾夫卡條約》,俄羅斯必須把所有領土還給立陶宛大公國。

戰鬥民族文化讓俄羅斯一直向外掠奪領土。最近戰亂不斷,普亭如同乩童神靈附體一般,成為彼得大帝。他將今日入侵烏克蘭與彼得大帝的擴張主義戰爭相提並論,拿回當年的領土是理所當然。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個喜歡給自己封官的人,而彼得大帝也類似,喜歡身先士卒,站在第一線作戰,像個士官長。我在克里姆林宮看過彼得大帝的外袍、皮靴和手杖,皆出奇的巨大,可見他長手長腳。但是他的皇冠內徑卻又比一般皇冠小一號,十足的小頭銳面。據說他故意帶蓬鬆的假髮,讓頭部看起來大一點。身大頭小,就面相而言,男主妨婦,而彼得大帝則剋鄰居,搞得周邊鄰國個個倒楣。

普亭當政,俄羅斯的國運一直和油價同起伏,而油價的決定,往往不在普亭手上。一開始,普亭一直希望融入西方,卻總覺得被歧視,後來被經濟制裁,更是雪上加霜。此時普亭緬懷彼得大帝,自我療癒,也是意料之中。

俄羅斯聯邦的內政管理並不穩定。這是到處擴張,併吞不同體制鄰國的必然結果。沙俄時代的上層政令難以下達,最後學蒙古人,將地方的稅收外包給商人徵收。這種包稅制的弊端罄竹難書,逼得邊疆民族一直想造反。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包稅陋習的精神仍然存在於今日俄羅斯。

維持俄羅斯政治體系不崩盤有兩大推手,彼得大帝與列寧。彼得大帝將俄羅斯拼湊領地的鬆散結構改造,對兩百多邊疆民族高壓統治。直到沙皇尼古拉二世垮台,邊疆地區人人都想獨立,逃出俄羅斯的掌握。這時列寧很天才的灌入共產主義思想,讓邊疆民族成立自治區,將他們招回蘇聯的架構。蘇聯的領土擴大一度相當成功,嚇壞了西方世界。這個架構將俄羅斯的利益輸送給邊疆自治區,讓俄羅斯抱怨連連。撐到一九九一年,俄羅斯不想被邊疆拖油瓶連累,終於廢止蘇聯。即使如此,今日俄羅斯聯邦仍有四十六個州、廿二個共和國、九個邊疆區以及其他零零碎碎的政治體制,又回到沙俄時代,搞得邊疆區人人又想獨立,由車臣鎮壓到烏俄戰爭,領土爭議,沒完沒了。











大法官的憲法政治


2022-06-27 04:22  聯合報/   楊智傑/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教授(新竹市)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的裁定後,支持和反對陣營兩樣情,同時關注下一步的發展。 歐新社



廿四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一九七三年Roe案和一九九二年Casey案承認的墮胎,引發全美和全世界高度關注。

此案判決的六比三票,正好就是美國最高法院目前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的組成比例。因此,廿三日的擁槍權判決,與廿四日的廢除墮胎權判決,兩爭議判決都明顯看到最高法院保守派的穩定多數。

美國憲法並沒有任何一個條文可以推論出「墮胎權」。Casey案當初基於判決先例拘束原則,尊重Roe案承認墮胎權的判決,另外指出墮胎權的憲法根據,來自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自由」條款。

此次撰寫多數意見的Alito大法官認為,不是任何自由都可算是第十四修正案保護的未列舉權利,必須該自由權利「在美國歷史和傳統上根深柢固,且其為美國有秩序自由體系的必要部分。」之所以有這個限制,是為避免讓大法官行使「赤裸裸的司法權」,任意根據自己的政策偏好,自由選定哪些是他們喜歡的自由。Alito大法官對美國的過去歷史和傳統、普通法、州法等進行大量分析後,認為墮胎權並沒有根深柢固於美國的歷史和傳統之中,也不是「有秩序自由」中的必要部分。

若未列舉權利必須根深柢固於美國歷史和傳統之中,則過去最高法院關於個人自主決定權的各種判決(同性戀、避孕、婚姻,甚至二○一五年判決同性結婚自由),可能都無法通過此等檢驗。但Alito大法官沒有挑戰這些其他的個人自主決定權,而強調墮胎與其他自主決定最大不同在於,涉及另一個「胎兒生命」或「未出生之人」,亦即墮胎會傷害潛在的生命。

美國法院非常強調判決先例拘束原則,最高法院怎可推翻這兩個重要的判決先例呢?不同意見認為,原則上法院應該遵守判決先例,除非法院可以指出該判決背後的原始基礎,在法律上和事實上有重大的改變。但多數意見認為,如果判決先例本身就有嚴重錯誤,就可以推翻,並不需要等待時間經過、發生法律上、事實上的重大改變。進而其花了許多篇幅,說明Roe案和Casey案判決存在五個面向的問題,而屬於可被推翻的判決先例。不論多數意見所提出推翻判決先例的判斷標準是否正確,其至少努力建立出一些標準,並努力論述為何符合這些標準,以說明法院並非可任意推翻判決先例。

回頭看台灣。台灣十五位大法官,目前僅剩四位由馬英九總統提名,其他十一位由蔡英文總統提名,故十一位大法官也形成穩定多數。台灣政黨間就一般人權議題沒有明顯立場對立,但就政治問題衍生的人權問題,還是有明顯的政黨對立。例如,黨產條例釋憲案,僅受理爭議較小的條文,最後做出合憲解釋。甚至,反滲透法此種侵害人權嚴重的法律,大法官置之不理,其實都反映了大法官的政治立場。

另一方面,大法官也曾推翻判決先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推翻三分之一立法委員連署和監察院聲請憲法解釋的標準。當時不受理決議說明推翻判決先例的理由,類似美國判決先例原則的操作,進行「區辨與推翻」的論證,值得肯定。但可惜,其並沒有特殊正當理由可推翻過去的判決先例,所做區辨論證也有許多漏洞。不管各界如何看待美國最高法院新出爐的判決,就法院對判決先例遵循與推翻的認真論證,仍值得我國參考。












美國vs.中俄…海、陸聯盟競爭 劍拔弩張


2022-06-27 04:22  聯合報/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五月亞洲行,將「印太經濟架構」推到亞太地區舞台上。美聯社



俄烏戰爭的爆發促成美國與其盟國對中俄產生新的疑忌,正朝構建連結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洋聯盟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俄烏戰爭也讓中俄更緊密地合作,朝連結歐亞大陸組建陸上聯盟的方向推進。

美國總統拜登五月的亞洲行有三大任務,一是建立美、日、韓的半導體聯盟。二是建立排除中俄等獨裁國家的產業鏈聯盟。三是倡議成立「印太經濟架構」。

面對美國的企圖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金磚五國視訊峰會上表示,希望擴大金磚成員,和更多國家強化合作與夥伴關係。此外,中國還在「區域合作經濟夥伴協議」、上海合作組織與博鰲會議等國際組織扮演主導的角色。金磚五國與「區域合作經濟夥伴」都是日趨成熟的經濟組合,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大戰略,正將歐亞大陸連結在一起。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五月廿六日發表中國政策演說,將中國定位為「唯一有意也有能力挑戰全球秩序的國家」,並將美中關係定位為「高度競爭關係」。此外,國務院官網五月五日在台灣事實清單中移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與「美國不支持台獨」兩段文字,但是「美國不支持台獨」這段文字又在五月廿八日恢復。這幾件事讓北京高度不滿,中國外交部並發表四萬多字的長文,抨擊美國「以台制華」與掏空「一中政策」絕不可能得逞。

同時,中國官員、學者與專家最近都對外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並由國防部長魏鳳和六月十二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宣稱「中國享有對台灣海峽的主權與管理權」。隨後,環球時報等官媒並揚言,未來中國在台灣海峽可能採取報備制。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六月十三日在盧森堡告訴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中國反對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並要求拜登政府落實「四不一無意」的承諾。

不過,對於中方的要求,美國顯然不可能正面回應。首先,針對台灣海峽的問題,美國日前已派遣偵察機穿越台海回應中方的要求。美國軍艦今年已五度巡弋台灣海峽,預料未來還會繼續。

其次,對於中方反對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的要求,拜登政府顯然也不可能接受,因為一則美國已昭告全世界會和中國進行高度競爭,二則也是基於選舉的考量。

第三,拜登政府更不可能不與盟國加強關係與中國競爭。拜登不僅邀請日、韓、澳、紐領導人前往馬德里參加北約峰會,也敦促日本與英、德,甚至與法國強化雙邊安全合作。

如果說「四邊安全對話」是一個不夠緊密的戰略組合,則去年成立的「澳英美聯盟」則是地表最強的軍事聯盟。

更何況,「四不一無意」的前提是中國不支持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但既然習近平與普亭透過視訊峰會更緊密地強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拜登政府先前的承諾自然作罷。

若是中方以美國是否對其要求做出正面回應作為舉行第三次視訊峰會的條件,則峰會自然可能破局。但若考慮到美國為首海洋聯盟與中俄率領的陸上聯盟間的競爭快速攀升,再不好好處理就可能衝破臨界點,則第三次峰會應該是有必要的。












快!天花疫苗 迎戰猴痘


2022-06-27 04:06  聯合報/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台中市)
丹麥疫苗製造商「Bavarian Nordic A/S」目前正投入生產更多天花疫苗,該疫苗通常儲存起來以防發生生物戰,同時各國政府也正尋求能預防目前在全球多國爆發感染的猴痘的疫苗。路透



猴痘之所以會引起世衛組織的關注,還在 WHA 時特別開個專場討論,就是因為猴痘變了,由非洲的動物傳人型態,演變成人傳人的型態。這項重大的改變,代表整個流行型態必須重新評估,各國的防治策略也必須且戰且走,滾動式管理。

台灣的第一例病例是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這是在 WHA 之後台灣就研議的暫時收治辦法。但是這並不表示猴痘是呼吸道傳染病,只能代表對一個狀況還不明的疾病的過渡部署,無可厚非。由猴痘在各國幾乎都以小規模、男男親密接觸者的爆發來看,猴痘應該是一個比院內感染更低的接觸傳染病,在情況較為明朗後可以下修到類似多重耐藥細菌的方式隔離,不須再動用負壓隔離。

猴痘的潛伏期最長可達廿一天,檢疫極難以任何方式阻絕境外,所以防線必須退到醫院檢疫。醫療院所必須開始培訓診治人才,只要猴痘病例一旦出現在醫院,都能在第一時間精準收治。當然在新冠時期就醫障礙必須排除,否則猴痘因為延誤收治而產生醫院院內感染就是丟臉的世界首例,要小心。

在機場與港口的入境旅客,必須利用航行及機場通關時間給予台灣的就醫資訊,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向醫師明確告知病史及旅遊史。這些作為都是常規檢疫,不受疫情指揮中心管轄,因為猴痘已被列為第二類法傳,不得成立指揮中心,當然也不能用紓困條例的經費,必須回歸常規防疫。

猴痘是天花疫苗有效的疾病,但天花是個近似流感的飛沫傳染病,目前的猴痘看起來是個接觸傳染病,而且是偏向密切接觸的傳染病,所以和天花的交集應該只在疫苗。猴痘的整個疾病族譜中還是偏向牛痘,而非人痘天花,國人不必過度緊張。

天花的傳染力類似流感,但竟然能在一九七九年就在全世界滅絕,原因在於天花是個純粹人類的疾病,沒有動物儲藏窩,而且天花疫苗非常有效,即使在人類皮膚出痘了再打疫苗也能有效,這代表天花疫苗幾乎可以稱為是個治療疫苗,而不僅是預防疫苗。這二項特點是世衛組織當時評估天花能在世界滅絕的主要論點。

天花滅絕的論點是否能適用於猴痘?雖不中亦不遠了。猴痘是不是只在人,目前仍有疑問,因為畢竟來自於猴。但是既然已由猴身上變異成人傳人,猴身上是否還留有火種,依目前世界的流行都來自於同一來源來看,非洲的猴源,可能還需要時間觀察。

因為猴痘症狀外顯,目視診斷容易,醫護及接觸者很容易提防。疫苗在出現症狀後依然有效,這個疾病絕對不會再像愛滋一樣依附著性行為中隱形傳播,政府與民眾對此疾病一有警覺,能很快獲得控制。先決條件是戰備天花疫苗趕快拿出來用,放久會爛掉。











如果沒非核 電價少漲很多


2022-06-27 04:06  聯合報/   李敏/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新竹市)
經濟部今天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民眾對於電價是否上漲感到不安。記者許正宏/攝影



本次電價費率審議會今天召開。國際化石燃料價格因烏俄戰爭大幅飆升,根據數據,燃煤發電成本的漲幅最大,今年四月是去年四月的三點三三倍(漲幅二三三%);因為台電的天然氣是中油供應,政府不准中油調整天然氣價格,所以燃氣發電的漲幅僅為六十三%。由國際局勢看來,五月漲幅也必定驚人。光看這些數字,就知道這次電價費率審議,電價非調整不可,問題是調多少!

報導說台電今年已累計虧損五百億元,不知中油因天然氣進口虧損多少。有報導提到台電內部有人表示,漲幅為廿八%才能維持台電不虧損;又有報導提到經濟部已決定漲幅為五%。在目前通貨膨脹的壓力下,要決定面面俱到的調幅,還真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未嘗不是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的咎由自取!

我們來看看民進黨深惡痛絕的核能發電成本在此次能源價格飆升時的改變,一一一年四月的月均成本是每度一點四二元,去年四月的月均成本是每度一點四六 元,不升反降耶!如果沒有推動非核家園,讓營運中的三座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讓核四廠完工商轉,最樂觀計算,核能電裝置容量將為七八四點四萬瓩,四月的核能發電量可為五十六點五億度,較目前實際的十九點六億度,增加卅六點九億度。若以此發電量替代燃煤發電,僅四月就有機會節省發電成本一百億。我們明明有非常好的發電設施,可以協助台灣因應國際能源價格飆升的衝擊,但因民進黨執迷不悟,政策的制定永遠是政治算計超越國家福祉,再讓全民共同承擔後果。

這次電價的調整勢必激起藍綠無良政客間的嘴砲。網路在傳十年前蔡、蘇兩人對國民黨執政時期調整電價的批評,這是現世報!但國民黨的政客除了說風涼話批評外,有提出自己的政策嗎?有人點出非核家園政策的錯誤,但國民黨有說出該如何解決嗎?一○七年以核養綠公投,一一○年核四商轉公投,國民黨高層可說是「袖手旁觀」,讓兩個公投案自生自滅。去年公投前,筆者曾透過不同管道求見朱立倫主席,但始終找不到通關密碼,朱某人真的是以國家未來為重,還是以政治算計優先?

事實上國民黨政治人物也必須為台灣目前能源政策的窘境負部分的責任。核能電廠用過核燃料乾式儲存設施的興建,一路受到周錫瑋、朱立倫與侯友宜的杯葛,壓縮了核一、二廠運轉的空間。馬英九前總統應該是最了解國內能源狀況與核能發電的領導人,但他執政最大敗筆就是在地方諸侯的選舉壓力下,封存核四廠。請問這些地方諸侯又是哪些人呢?政治不能只是耍嘴皮,開記者會罵人時,端出牛肉來?

近日報紙報導:南韓新任總統尹錫悅發表「核電復活宣言」,他痛批文在寅前政府的去核電政策是做蠢事。二○二四年咱們也要選總統,如果能夠改朝換代,新的執政者會有這個肩膀,說出同樣的話,然後著手運轉中的電廠延役與核四商轉嗎?我不這麼樂觀!

在經歷了今年的電價高漲與夏季的分區限電或斷電後,讓我們請有志地方諸侯的政客們表態,是否支持核能。在台灣的民主體制或實務下,人民的聲音只有在選舉前才會被聽到,我們的票投給支持核電的人。










快!買新冠二價疫苗 抵抗新變種株


2022-06-27 04:06  聯合報/   王宏育/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高雄市)
高雄市衛生局今天在高雄展覽館為65歲以上民眾接種第1至4劑,一大早就有不少長輩去打疫苗。記者徐如宜/攝影



新冠疫情席捲世界二年多,第一波染疫國家倉皇應對,災情慘重。台灣嚴守邊境,阻絕於境外,疫情可控,瑕不掩瑜。但亦不能大意,戰國策「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台灣還有許多檢討和未來努力的空間。

自古有云「人命關天」,陳時中指揮官一直要努力維持死亡率萬分之十的防線。香港因為醫療崩潰,死亡率萬分之七十。韓國萬分之九,新加坡萬分之五,台灣疫情未歇,卻因為七十五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率不佳(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有十九%連一劑都沒有施打,只有三分之二打滿三劑)。近期死亡率偏高,以每日確診不到五萬人,死亡數一五○人計算,每日死亡率逾萬分之卅。

如果畫錯重點,再不集中力量把未施打疫苗,或沒有施打完整三劑疫苗的老人家找出來,胡蘿蔔與棍子並行,努力提高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率,日後 BA.4、BA.5 變異株病毒來襲,我們的死亡率還是會居高不下。當然死亡率只能作為參考,對於「黑數」比較多的地區,分母變小,死亡率相對的就會假性偏高。新加坡對於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定義相對嚴格,分子變小,死亡率也會相對偏低。

至於現在需不需要施打第一代疫苗的第四劑呢?考量世界各國 Omicron BA.2 流行下降二至三個月後,BA.4、BA.5 疫情都會接著一波流行,對免疫力不佳的老人是一大考驗。健康的人如果已經施打完整三劑疫苗,第四劑功效不大。但是對於機構的衰弱老人,或是高風險免疫力不佳的長者,若施打第三劑疫苗已經超過五個月,抗體濃度不高,對將來 BA.4、BA.5 變異株病毒保護力不足,若是能夠施打第四劑,可以多三個月的保護力,在二價疫苗沒有著落之前,筆者是建議施打。

莫德納公司已經發展出「新冠原始株+Omicron 株」二價疫苗,保護力是第一代疫苗的五點四倍,乃目前第一選擇,預訂八月在美國上市,台灣如果盡最大的努力,或許十月可以取得此疫苗。注射二價疫苗是 CP 值最高,尤其沒有打滿三劑疫苗的老人,將大幅避免重症住院,這也是降低未來台灣死亡率最有效的方式。

目前美台關係良好,或許有政府爭取空間。其次美國需要台積電的晶片,也可以晶片和二代疫苗互相優先,蔚為佳話。第三當然可以循著「郭台銘先生、台積電、慈濟」購買 BNT 模式,盡早購得二價疫苗,讓台灣年底 BA.4、BA.5 的防疫立於不敗之地。



陳立恆/當世界充滿了問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立恆/當世界充滿了問號







陳立恆/當世界充滿了問號


2022-06-27 05:34  聯合報/   陳立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西班牙和丹麥今天重申他們反對歐洲聯盟將天然氣和核能視為綠色投資,歐盟成員國之間對此議題意見分歧。圖/路透社



六月初,有兩則新聞讓我十分驚訝,一是德意志銀行旗下一家以綠色投資聞名的資產管理公司 DWS,其首席執行官 Asoka Woehrmann 因為 ESG 基金「洗綠」事件宣布辭職,公司股票在當天下跌超過五%;僅僅數天之後,又傳出日本川崎重工承認其子公司生產的大樓中央空調機存在多項質檢造假行為,而且造假行為持續將近四十年。此消息一經曝光,又喚起群眾對於之前三菱電機三菱汽車等重量級日系品牌造假事件的集體記憶,再次引發世界輿論的譁然,毫無意外地,川崎重工股價一度重挫超過十%。君不見股票市場總是千金散盡還復來,可是轟然坍塌的商業信譽究竟要用多少歲月心血才能再重起高樓?

無論是德國品質還是日本製造,在我長達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裡,這兩個以工業生產名揚四海的國家出品一向等同於值得信賴的金字招牌,數十年來我都是以德國嚴謹規範日本謹小慎微來鞭策自己的產品與服務,而今看來,無論 German Quality 還是 Made In Japan 也被貼上一個不足為信的問號。

誠然,這是一個充滿問號的時代,回顧以往,人類文明習慣通過三大載體凝聚共識推進發展宗教信仰、政治理念與商業利益,這三者看似截然不同卻有一點相同,就是「信任」:我相信這位天神可以賜予我靈魂的昇華;我相信這個政府可以帶給我更好的未來;我相信這筆買賣可以達成我期待的追求。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在各大宗教的超然形象正受到世俗各界的挑戰與質疑的背景之下,從全球防疫節能減碳俄烏戰爭,我們不難發現再沒有什麼政府組織可以得到其所屬群體的完全信任,從美國、歐洲到亞洲,沒有一個國家不是正在經歷著社會分裂信任危機的陣痛,如今連那些曾經視商業誠信高於一切的百年商號們也開始露出經不起檢驗欺騙嘴臉,那你我還有什麼可以相信?這其實是一個人類文明危險訊號,因為一個充滿問號的世界,更容易滋生盲目偏激與混亂

我來自一個基督教家庭,「」(Faith, Hope, Love這三個代表神性超德的字眼一直貫穿著我的人生教育,我始終相信它們是人類世界得以運轉至今的底層邏輯。當然,對於教義我也有自己的體悟,即使布道經文總是強調「」是最偉大的力量,可是我覺得「」才是這個底層邏輯的本質。此「信」非關信仰,更多的是信任,也是真善美裡的「」。畢竟人間不是天堂,處處隱藏著從地獄而來,對於人性的牽引與召喚,所以有光就有暗;有善就有惡;有神就有魔,可是如果我們懂得真實面對、相信正念、相信自己,進一步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方能調動起希望與愛的巨大能量,抵抗所有的暗、惡與魔。

今年正好是法藍瓷廿周年,從製造到品牌,從工藝到科技,我們一直在尋求下一個十年的目標與遠方。我發現這是一個重新審視企業 ESG 與定義品牌價值的契機,作為中小企業的我們不能改革宗教、不能改變政治,更影響不了那些巨頭大廠們的進退,但我們可以選擇讓自有的企業與品牌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存在,沒有造假、沒有欺騙,身處在這一個充滿問號的世界,用有限的能力,做一個傳遞著信望愛的驚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