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提前防範ECFA可能變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缺電與電價死結:膏藥貼太多而漸漸潰爛
◆  聯合報黑白集/還好沒有時光機
◆  經濟日報社論/提前防範ECFA可能變化







經濟日報社論/提前防範 ECFA 可能變化


2022-06-24 00: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的石斑魚遭到大陸海關下令禁止進口,自6月13日起實施,成為ECFA早收清單的18個農漁產品中的首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 99 年(2010年)6月29日兩岸於重慶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迄今已滿12年;若非最近中國大陸禁止屬於ECFA項目的石斑魚進口,相信很多人已經忘了它的存在。

ECFA 既為架構協議,是採取逐步完成,與一次到位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不同;但為了立即實現貿易利益,當時我方提出先開放部分項目「早期收穫計劃」的構想。中國大陸提供台灣539項產品免關稅,其中18項為農產品,台灣則給予267項大陸產品免關稅,範圍遠超過中國以往其他 FTA 早期收穫的規模。另外ECFA早期收穫也涵蓋服務業,例如放寬兩岸金融機構互設分支機構的限制,也是屬於創舉。

ECFA 生效迄今12年,各方雖仍有不同解讀,但普遍認為可以帶來正面效果,此效果遠高於台灣其他 FTA 的總和,而農工開放的利益高於服務業。特別是蔡政府上台後,不再一味抹黑抹紅 ECFA,而以較客觀角度評析 ECFA,例如在兩年前 ECFA 滿十周年可能失效的傳聞下,政府仍希望 ECFA 可持續,甚至還呼籲對岸不要貿然終止,以免傷害台灣人民的利益。

ECFA 生效12年來台灣早收產品出口至大陸,已經累計減免88億美元的關稅,而大陸早收產品輸台則僅節省關稅8億美元。在2021年台灣早收產品對大陸出口252億美元,約是中國早收產品輸台的三倍,顯見台灣享有較多的貿易紅利。

早收產品的出口雖然各年度仍有起伏,但2021年台灣對大陸出口,較啟始降稅的2010年成長近五成;其中農產品成長更快,台灣對大陸農產品出口已經由逆差轉為順差,早收產品的貢獻居於關鍵。雖然整體而言,早收產品成長幅度仍不及以電子資訊為主的非早收類產品;但早收產品大多屬於高關稅的傳統產業,在台灣拓展 FTA 版圖不易突破下,自然應善加珍惜得來不易的關稅優勢。

最近對岸以台灣石斑魚包含有害健康成分為理由,而暫時禁止進口。雖然中國之前對不在 ECFA 早收清單的蓮霧、釋迦及鳳梨也有類似的措施,但是首度針對 ECFA 產品的大動作,不但挑起 ECFA 的敏感神經,也再次衝擊兩岸關係。

然而政府目前的因應有待加強,中國驟然禁止台灣進口當然可議,政府初期全力捍衛石斑魚品質,宣稱完全符合檢疫標準,指責中國政治操作;但之後又發現台灣檢驗單位有客觀公正性不足的問題,檢驗結果可能也不會被其他國家接受,出口同樣會受阻。

農業首長甚至批評ECFA才衍生石斑魚業者普遍借牌生產的亂象,並宣稱要求限期改善,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但是蔡政府已執政六年,為何毫無作為而放任問題發生?無非只是等待每次中國出招禁運之後再來指責中國,其實就是犧牲台灣農民利益,換取政治資本。

ECFA 雖然稱不上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但蔡政府上台以來,兩岸官方管道完全中斷,ECFA 是目前兩岸官方靠制度維繫少有的連結。ECFA 生效後,中國陸續完成了九個 FTA,已經減損早收產品的關稅優勢;但由於台灣對中國早收產品出口持續擴大,反而可以創造更多的貿易紅利。

由於兩岸及國際情勢不確定性高,會影響 ECFA 未來發展。繼石斑魚之後,未來不排除中國可能對更多 ECFA 早收產品設限,顯示大陸不再重視兩岸和平時期所建立最重要的基石;在兩岸高度政治操作下所產生的碰撞,會繼續侵蝕 ECFA 的效益。

以目前兩岸的氛圍,ECFA 當然不可能深化擴大,但至少應掌握現有的貿易利基。政府因應措施如果還是一成不變,繼續停留在鼓勵國內消費,提供出口補貼,治標而不治本的格局;不但損害台灣產業的利益,更達不到分散出口的目標。














聯合報黑白集/還好沒有時光機


2022-06-24 00: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2016年完全執政以來,已出現許多程序不正義的爭議。(本報資料照片)



廿三年前,為紀念「新中國」成立五十年,大陸出版新書《歷史的先聲》,集結一九四一到四六年中共各報刊的社論、短評,副標題「半個世紀前的莊嚴承諾」。未料,書一出就被查禁,因為書中對國府專政的抨擊與對民主自由的期待,拿到半世紀後依然適用,甚至猶有過之。

共產主義曾是許多中國青年的理想,同樣的,當年台灣選擇投身黨外運動者,也有很高的理想性與叛逆性。例如,認為民主需要制衡,國家不能被執政黨當私產,議會政治更不該是投票部隊,仗著席次多就把一切輾壓到底。

當年的在野人士,若回顧自己的黨會看到什麼?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就一副「媳婦熬成婆」之姿;拿下國會多數就如推土機般輾過不同意見,以確保自己的絕對優勢;檢調、司法、監察、乃至其他獨立機關都甘淪為側翼,「黨政一體」比過去更徹底。不僅如此,相對於早年民進黨的百花齊放,如今淪為政治一言堂;在野時高唱國會自主,痛斥行政干預,如今卻甘於扮演過去極力抨擊的角色:只要個人利益或派系子弟出路得到保證,還有什麼值得認真?

還好人類仍未發明時光機,大家不用面對過去的自己。因此,《歷史的先聲》在大陸當然非禁不可,教科書在台灣非改不可,因為控制過去與控制現在,永遠是一體的兩面。












聯合報社論/缺電與電價死結:膏藥貼太多而漸漸潰爛


2022-06-24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最近兩大電力問題同時爆發。其一是電力不足,其二是電價過低不敷成本。記者曾學仁/攝影



台灣最近兩大電力問題同時爆發。其一是電力不足:夏至剛過,因天氣炙熱,廿二日出現了三九二七萬瓩的史上最高用電量;最低備轉容量已掉到六%邊緣,亮出橘色警戒。其二是電價過低不敷成本:近四年來我國電價「連八凍」,相對於一年多來全球能源價格大漲,台電與中油均因此虧損累累。經濟部下周一將決定是否調高電價,但由於適逢通膨飆高且年底選舉在即,蔡政府會有什麼積極作為,令人難以期待。

電價和缺電問題必須一起談,不能分開看,因為兩者已因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偏差糾結成一團。在一般民眾眼裡,電價當然越低越好,如果要漲,「漲別人、不要漲自己」就無所謂。但天下沒有這麼好康的事,台灣的煤、燃油、天然氣都是靠進口,當國際能源價格猛漲,電價如果一直按兵不動,電力供應必然出問題。近幾年,全台不斷發生光怪陸離的停電事件,顯示台電的管理調度破漏百出,輸配電設備也脆弱不堪,推給鳥獸的藉口已不敷使用。更糟的是,蔡政府一直在瞞天過海、粉飾太平;事實上,從今年初春頻頻發生夜間停電事故,即可想見這個夏季將極難熬。

如果要在「漲電價」和「不漲價」之間作選擇,民眾當然會選擇不漲價。但如果要在「漲電價」和「停電」之間作選擇,一般人恐將寧可選擇漲價。問題是,台灣面對的卻不是這樣「二選一」的問題,因為即使你選擇漲電價,也不表示你逃得過「停電」的命運。問題之所以如此糾結難解,癥結就在蔡政府六年來對發電政策、電力結構及電價的干預,都到了前所未見的地步;而唯唯諾諾的台電和經濟部,恐怕也沒有人說得清電力這本帳,只能不斷地利用大內宣來遮掩自己挖東牆、補西牆的窘境。

追根究柢,台灣的電力問題會落到這個地步,主要原因就是「膏藥」貼太多。所謂膏藥,是指政府的干預和粉飾,近四年電價「連八凍」就是為各種因素連貼八張膏藥。試想,在國際能源價格平穩時,油電價維穩猶有話說;但政府不僅連誠實反映成本都不肯,在國際能源大漲時,我們油電價還不動如山,就是用一張張膏藥遮掩患部及政府私心。

這就是政府在用溫水煮青蛙,麻痺民眾的感受。在有餘裕時,蔡政府用光了「凍漲」額度;碰到壓力止不住了,它才驚覺撕不掉這些膏藥布了,因為裡面的傷口已經潰爛。可悲的是,俄烏開戰後油氣價格暴漲,經濟部三月檢討電價卻還游移觀望,一拖三個月至今,卻沒等到它想要的天鵝。物價正在蠢動,電價一漲勢必觸動通膨的機關,進而引發民怨;如此一來,蔡政府擔心對年底選舉產生衝擊,就正好會發生。

電力不足的問題也如出一轍。蔡英文總統不及早務實調整電力結構,卻一味堅持把仍可使用的核電廠關掉。而且,在預知綠能發電達不到預期目標後,蔡英文又誇口要拿風中飄搖的天然氣發電來填補;她難道不知道,天然氣正是目前國際漲勢最猛的能源嗎?說來驚悚,台灣電力不足的患部,膏藥貼得比電價傷口還多;尤其,缺電尖峰從午後移到日落之後,更說明潰爛之嚴重,就算挖東牆也補不了西牆。

在溫水中被煮久了的台灣人民,對千頭萬緒的電力問題已失去了反應的能力。倒是美國商會一再提出警告,將供電不穩列為台灣最急迫的問題,要求馬上處理;國內工商界也示警,稱若再發生大停電,將招致國際負評。但當問題積重難返,蔡政府手上還有妙方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打破無形的心牆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理想解封「壓低人流指數」 醫建議:口罩階段性開放
◆  缺電、漲價兩難 廢核自找的
◆  繫好安全帶 迎停滯性通膨
◆  金廈大橋爭議 聽聽金門人聲音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打破無形的心牆
◆  寄望國民法官 司法能改變?
◆  老飛機又摔了 加速多元軍購
◆  陳家欽提前退休/警政轉型 未見改革決心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打破無形的心牆


2022-06-24 03:07  聯合報/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教授)
1989年11月9日,兩德民眾在東柏林邊界宣布開放後,爬上布蘭登堡門旁的柏林圍牆熱烈慶祝。然而人們心中無形的牆可能比柏林圍牆更難推倒。路透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曾說過:「任何看起來像無法改變或像石頭的東西都可以改變。」她指的是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開放,這對梅克爾特別有意義,因她是東德人,處鐵幕之內,大學畢業後住在柏林圍牆附近。每天從工作場所回家路上都要朝柏林圍牆方向走去。圍牆背後是西柏林,代表自由。每天,當梅克爾非常靠近圍牆時,真的很想飛奔自由,但不得不在最後一刻轉身前往她的公寓。

冷戰時期,世界分為東西方,在東德沒有人權和自由,是獨裁統治,人們受到壓迫並受到國家監視,持不同政見者受到迫害。東德政府害怕人民逃往自由,這就是它建造柏林圍牆的原因。這是一堵由混凝土和鋼索製成的圍牆,任何試圖穿越它的人都會被捕或被槍殺。這堵圍牆將柏林一分為二,分裂了一個民族,也分裂了人心。

柏林圍牆限制東德人民的機會,它擋住人民自由的路。但有一件事情是這堵圍牆那麼多年都做不到的,它不能限制人民內心想法,不能禁錮人民的個性、想像力、夢想和慾望。實體的圍牆或禁令或強制都無法限制這一切。然後就是一九八九年,對自由的共同渴望在整個世界釋放了不可思議的力量,數十萬人敢於走上街頭,人們示威並推倒了圍牆。許多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柏林圍牆倒塌超過卅年,另一個無形的牆卻日益成型,保護主義和貿易衝突危及國際自由貿易,進而危及我們繁榮的基礎。戰爭和恐怖主義導致流離失所和人民被迫遷移,氣候變化對我們地球的生存構成威脅。但這些危機都是由人類造成的,因此我們要認知事實而且必須竭盡所能,真正應對人類面臨的這些挑戰。

解決問題同理心很重要,如果我們總是能夠試著通過他人的眼光來看事情,這樣即使是對於困難的問題,我們也能找到好的答案。如果我們尊重他人歷史、傳統、宗教和身分,尊重他人價值觀,如果我們不按照我們的衝動行事,即使在壓力之下,而是花點時間停下來思考,那麼事情會有很多不同做法。重要的是,同理心要求我們對他人的態度要誠實,也許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我們對自己誠實。

人們心中無形的牆,無知和心胸狹窄的牆,存在於家庭成員之間,也存在於社會中的群體之間,存在於不同膚色、民族和宗教的人之間。同理心就是要打破這些牆,無形的牆不斷阻止我們去想像和建造我們想要的共同生活的世界。但就像郭靜的歌「心牆」所寫的:你的心有一道牆/但我發現一扇窗/偶爾透出一絲暖暖的微光/就算你有一道牆/我的愛會攀上窗臺盛放/打開窗你會看到悲傷融化/你會聞到幸福晴朗的芬芳。










理想解封「壓低人流指數」 醫建議:口罩階段性開放


2022-06-24 03:04  聯合報/   沈政男/醫師
政府防疫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民眾自我防疫心態也慢慢自我解封,但防疫指揮中心的入境檢疫政策仍限制、但書一堆。圖為民眾在街上脫下口罩放鬆飲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Omicron BA.2 疫情已過高原期,降到每日四、五萬例,目前Rt值約○點八六,也就是每兩周下降一半。以此推估,七月底或八月初,才能每天都跌破萬例。

目前決定疫情下降最重要因素,是人流指數,也就是零售與休閒場所、大眾運輸等處訪客人數。在五月廿八日降幅達去年三級警戒的四分之三,讓曲線折彎下來,然而從端午節前開始,至今已回升一成,使得本來六月底就會跌破萬例,必須延後數周。

以同一天發病者計算,目前致死率已達萬分之十六,因此每新增一萬例,至少會有十六人死亡。降低致死率的方法,包括長者催打疫苗、使用抗病毒藥物,但這些手段都已施展,六月致死率還是高過五月,顯然唯有靠降低染疫比例,才能降低死亡人數,而方法就是降低人流指數。

許多人期待七、八月能夠解封,如今「共存」之路已走三分之二,接下來應該討論,到底大家想要怎麼的解封?疫後的正常生活,該是何種樣貌?並就所有可能情況做出推估。

以目前民眾自主防疫程度,到了七、八月染疫比例,可能為廿%,死亡人數達七千多,然而若開始脫下口罩、開放入境觀光,甚至從法定傳染病五級降到四級,將使曲線再度上揚,造成更多傷亡,就看大家能否接受。

比如脫下口罩,Rt值可能上升五十%,因此需增加十二%人口染疫,才能再次達成群體免疫,而代價就是增加三、四千人死亡。每開放旅客入境一萬人,以國外目前陽性率,頂多帶進百餘例,影響不大。至於從法定傳染病五級降到四級,可能讓染疫黑數大量增加,引發「超額死亡」。

很多人都說 BA.4/5 一定會傳進台灣,重點是時間與疫情規模。如果人流指數維持現狀,以實驗室抗體免疫逃脫程度來看,Rt值頂多一點五,至少需要兩個月才會達新增數千之譜。南非 BA.4/5 疫情已經緩解,疫情規模只有 BA.1 的三分之一,台灣屬 BA.2,規模會更小。

最理想的解封,應是繼續壓低人流指數,讓曲線早日跌破萬例,然後開放旅客入境免隔離,但需定期快篩。口罩強制令可從戶外空曠處開始放寬,戶外人多之處與室內,到年底都不應解禁。降到萬例以下,新增通報負荷降低,就沒必要降低法定傳染病等級。

已感染 BA.2 者,不會再感染BA.2,因此現在就可自行解封,但兩個月後必須注意 BA.4/5 疫情。尚未感染者,仍須注意防疫,須知即使是輕症仍是相當不舒服,也會使得人流指數上升。

大家打了那麼多疫苗,Omicron 致死率仍達萬分之十六以上,遠高於流感的萬分之六,當然還不能視同流感。七、八月可朝逐步開放、視疫情調整方向穩健解封,但要百分百回到三年前生活,短期內仍難辦到;因為只要放掉防疫,新增與死亡就會再度上揚。












缺電、漲價兩難 廢核自找的


2022-06-24 02:48  聯合報/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
波波漫畫



炎炎夏日,每天正午氣溫都飆至卅三、卅四度,只有靠冷氣降溫。明知用電量增將有缺電危機,電費喊漲負擔加重,但暑氣逼人只好硬著頭皮感受吹冷氣的小確幸。

電價調漲考慮本單純,只要考慮發電成本,民眾希望得到便宜電價,兩者應可透過政府政治智慧與施政手腕討論協商。但現在是強調民主自由社會,政府既想兼顧經濟發展又要避免通膨,擔心電費調漲連帶使民生物價齊漲,不僅會招民怨更將嚇跑選票。要如何能不缺電又避免漲價,民眾荷包失血過重,對民進黨政府言,真是兩難抉擇。

這問題不免讓人聯想及吃不到炸雞滿地打滾男孩的肯德基廣告,不就是因為被慣壞而使性子?缺電與電費調漲問題是被民進黨政府廢核政策自縛手腳,也因民進黨政府太在乎選票,反遭支持者選票綁架。












繫好安全帶 迎停滯性通膨


2022-06-24 03:11  聯合報/   吳芳銘/自由撰稿者(嘉義縣太保)
美國聯準會和各國央行採取的抗通膨措施加劇停滯性通膨隱憂。歐新社



美國五月通膨率意外飆升八點六%,創四十年來新高紀錄,消費者對長期通膨預期,也寫下二○○八年來最高值。這如同預告聯準會升息速度將加快,次數、時間和壓力也會拉長或加大。

不幸地,壞事接連發生。五月實際平均時薪,較去年同期減三%,物價上漲連續十四個月超過薪資漲幅。影響所及,六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僅五十點二,創歷史新低外,更低於一九九一年和二○○一年經濟衰退期數值,僅次於七○年代大停滯通膨和二○○八年金融危機。

過去一甲子,民間消費成長,至今已占 GDP 高達七十%。民間消費和 GDP 年度變化高度相關。過往經驗指出,從未有民間消費水準下跌,但 GDP 上漲情形。當消費者信心指數跌破八十時,即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的衰退提出領先示警。

回看台灣。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揚至三點三九%,連續九個月高於二%的通膨警戒線,創下近十年最大漲幅和新高,同時連續三個月超過三%,遠超越去年通膨率一點九八%。消費者信心指數為六十七點八一,連續五個月降滑,下探二年來新低,接近新冠疫情初期的信心低谷,顯示民眾對未來消費沒信心。

物價水準是民生痛苦指數之一,在高通膨和低消費作用下,消費開始衰退,未來經濟走向停滯性通膨可能性升高。彭博社對全球經濟學家調查發現,未來一年出現經濟衰退機率為卅%,為兩年來最高值,比其在二月預期機率高出一倍。因此,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將大增。

首先,通膨對購買力最直接影響就是實際收入降,猶如變相「減薪」。其次,也將消耗儲蓄及增加負債來抑制未來消費。當前美國個人儲蓄絕對值依然處於高位,但經過通膨調整後的儲蓄水平,事實上已降至八年來最低。用消耗儲蓄支持消費,意味著未來支出減少或債務增加。面對四十年來高通膨趨勢,消費者開始用儲蓄消費時,聯準會終究要以快速升息來平抑物價,只是此對消費者並非好消息。

當通膨居高不下時間愈長,聯準會升息速度會愈快,經濟成長阻力會愈大。今年升息預期通膨大漲後達到預估最高值,市場預測六、七月和九月各加息兩碼。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個人財務狀況惡化達廿%,民眾將主因指向高通膨。而經通膨調整後的民眾與家庭收入下降,和升息速度加快,將為經濟前景帶來更大下行風險。如同歷史經驗,自一九八一年來,僅有一次調查數據比當前要高,而當時經濟已處於衰退狀態。

一九七○年代後,美國經歷過兩次石油危機和糧食危機導致停滯性通膨,四次經濟谷底也對應股市谷底,苦日子來臨隱患已埋伏筆。

世界銀行和 OECD 大幅下調經濟成長率,並警告全球經濟可能切換為停滯性通膨模式,全球經濟將放緩、放緩,再放緩,下行風險是可能出現全球衰退。

在新冠疫情、俄烏衝突、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和氣候變化持續威脅下,全球正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大考驗。處在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台灣也難逃波及。尤其美國前總統雷根說過「通貨膨脹像搶劫犯一樣猛烈,像強盜一樣可怕,像殺手一樣致命。」繫好安全帶,正視和超前部署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和挑戰吧。










金廈大橋爭議 聽聽金門人聲音


2022-06-24 03:09  聯合報/   鄭紹成/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台北市)
金門縣長楊鎮浯在還原與柯文哲市長對談的內容,當時他指著金門的地圖跟柯市長說明在金門整個周邊的地緣關係,其中包含了金廈大橋。記者蔡家蓁/攝影



柯文哲上周開赴金門倡議金廈大橋,「驚嚇」陸委會和台灣藍綠政治人物,爭議四起。

陸委會發言最直白,猶如國台辦斥責台獨:「無知主張、荒謬比擬,推動兩岸事務應以國家安全為最高考量。」首先,在護衛台灣安全方面,過去金門是中華民國最前線,象徵國民黨與軍民來自大陸也必反攻的領袖意志和歷史臍帶。物換星移,當時駐紮十萬大軍現寥寥數千,戰地緊張不再,從前役男抽籤最怕「金馬獎」,現成外島觀光景點。

一九九四年,時任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就提金馬撤軍論,金門和馬祖「國家安全」地位和重要性,隨著兩岸政經局勢變化,淪為歷史口號。以現今國際情勢,金馬一旦開戰,戰略上台灣本島救是不救?救,要如何出兵?不救,那政治局面又如何處理?金馬在國安上已成台灣「雞肋」,甚或頭痛「軟肋」。

其次,政經不分離,政壇議論金廈大橋,絕大部分金門民眾反倒缺乏「異見」,主因在據統計,金門民眾在廈門置產者超過兩萬人,金廈生活圈比與台灣經貿關係密切許多。從經濟因素考量,金廈兩門對開大橋若成,大橋陸路通行便利和利益,絕對比小三通更顯著,金門可獲得就業、通商、觀光利益大增,民眾豈有反對道理。

政壇議論柯的金廈大橋,「驚嚇」原因仍是政爭考量;金門民眾卻對金廈大橋如大旱望雲霓,癥結在於務實鎖定金門當地經濟利益而已。

第三,國父孫中山曾說:「交通為實業之母,鐵路又為交通之母」,交通是地方建設最基礎要素和發展動力。大小金門間以船隻交通來往,每到選舉年,兩島間建立大橋就成候選人政見,但均未見落實,民眾戲謔為:隱形大橋每逢選舉就浮現。

「金門大橋」經多年籌建,直至今年終有望完工。惟對比金廈大橋,民眾或更在乎與對岸的交通便利。

金門和台灣間只有海空交通,未來發展有限;而金門水已「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金廈大橋若能與廈門陸橋相通,會再次實踐國父實業建設名言。

最後,金門與台灣情感連結,或不若與大陸宗族和經濟利益濃厚。再究近因,古寧頭與八二三炮戰,乃至戰地政務軍管卅年,金門民眾犧牲生命、居住自由和房屋、財產,金門民眾沒有對不起台灣!











寄望國民法官 司法能改變?


2022-06-24 03:01  聯合報/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教授(新北市)
「國民法官法」兩年前公布後,司法院編列上千萬元預算宣傳,各級法院也模擬法庭,民眾卻仍一知半解。圖/司法院提供



淡水又發生酒駕撞死人慘劇,從明年元旦開始,此等案件將由三位法官與六位國民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審理,能否使司法判決注入人民意志,尤其是以不確定故意殺人罪論處,卻是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依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第二項,故意酒駕致死罪的法定刑為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又依同條第三項,若曾因酒駕而遭有罪判決或緩起訴確定者,於十年內又酒駕致人於死者,則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而因酒駕致死,就死亡部分,雖有預見可能性,但如此結果卻非其所願,故於司法實務上,就認定是有認識的過失犯,而非不確定故意的殺人犯。

只是若一再酒駕,又酒駕撞死人,且酒測值又高,甚至還想逃逸,似凸顯其對人命的漠視與漠然,因此造成死亡結果,難道不能以不確定故意殺人罪究責嗎?若答案為肯定,就可在無庸修法情況下,讓國民法官合議庭多增加死刑的選項。

惟基於不告不理原則,若檢察官未將起訴罪名,從故意酒駕致死罪變更為不確定故意殺人罪,國民法官合議庭可否擅自變更法條,既會有法律適用爭議,更可能侵害被告的防禦權行使。即便認為有權變更,但依國民法官法第六十九條第一項,有關法令解釋權限專屬三位法官,六位國民法官,恐僅有請求釋疑之權。故如果法官堅持殺人的不確定故意,不能僅以有酒駕前例及酒測值過高,而應綜合其他事證為認定,致仍維持酒駕致死罪名,六位國民法官就等同上了一堂,不確定故意與有認識過失區別的刑法課。

就算三位法官同意變更罪名為不確定故意殺人罪,則在人數占優勢的國民法官,是否真能改變現行司法不判死的氛圍呢?由於依國民法官法第八十三條第二項但書,若要判死刑,乃採取高門檻的三分之二決,且需要有至少一位法官意見在內。故如六位國民法官都判死,但三位法官都判無期徒刑,就不能判處死刑,而是以無期徒刑、更可能是以有期徒刑為終,實與現狀無異。

總之,無論是修法將酒駕致死罪增加死刑選項,抑或對此類案件以不確定故意殺人罪起訴,在國民法官法規定,於法令解釋及罪刑評議,皆是以三位法官為主導,六位國民法官加入,能否改變司法現狀,就值得玩味。尤其從某些地方法院這兩年以酒駕致死為國民法官模擬審判之案件,其量刑與現行司法判決結果並無太大差異來看,國民法官到底會注入多少民意,待時間檢驗。











老飛機又摔了 加速多元軍購


2022-06-24 02:57  聯合報/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海軍S-70C反潛直升機22日下午在高雄左營進行訓練任務墜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飛機又摔了,「今日公祭,明日忘記」似乎成國軍形影不離的咒語。

S-70C反潛直升機已逾三十年,前些時日立法院通過海軍採購MH-60R反潛直升機竟遭美方剔退。日前反潛直升機在左營海軍神鷹基地飛行時,疑似機件故障,重落地後起火燃燒。

飛機不符現代戰場需求,不是研改就是更新,美方以不符「不對稱作戰」需求剔退,我方聲稱天價拒購,既然阻礙重重,那就尋求其他市場,為何一定要美國呢?眼看飛機裝備老舊、性能衰退,飛行員平白犧牲,不能坐以待斃。

海軍飛行事故率不算高單位,其維修棚廠很克難,為防海邊的濕氣、鹽分入侵機體,危害航儀、通電、光學裝備,購買幾台除濕機擺在飛機附近;飛機保養修護,螺帽要上多少扭力,均有實際數據可查,檢驗士官長複驗,不是寫「合格」二字,而是填載他所實測數據,這是筆者以前配合國防部飛安督訪時所見實情。

退休了,聽到海軍直升機經過我家上空有種親切感,但願政府重視老飛機,不要到處摔。











陳家欽提前退休/警政轉型 未見改革決心


2022-06-24 02:54  聯合報/   官政哲/警政署前副署長(宜蘭市)
陳家欽申請退休,部長與署長的戰火或可暫告平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警政署長陳家欽申請提前退休,引起諸多揣測。蔡政府放任警察淪為人事爭鬥,既無推動警政治安改革決心,更無前瞻政策願景,顯示對警政治安治理宣告失敗無方!問題更涉及警政制度結構性缺失及文化病根,如不徹底改革,追求警政永續發展與民眾信賴支持,皆是空言!

歐盟安全合作組織出版之「民主警政指導原則」建議,對警察的民主監督是維持社會穩定與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政治與行政責任必須分立。執政政府應負責政策制定與監督審查,警察首長應負責行使職權與管理監督警務活動的運作。應將治安決策權與資源管理權責分權化,並分層負責;授權予下級機構執行尤為重要。

在人事決策權方面更特別指出,政府首長有權任命最高層級警察首長,但其他層級任命升遷均為警察內部事務,外界不應干預;警務人員選拔晉升必須公正透明,並根據其知識經驗與能力,態度與良好品格;但不能根據其與特定人物或(政治)團體的特殊關係而定。

依據民主政治分工原則,執政政府應負責治安政策計畫,與法律制度及預算核編之政治責任,但對警察勤業務運作與人事指派及警力佈署與案件偵辦及嫌犯逮捕等勤業務處理運作,則應賦予警察主官獨立決策權責。

民進黨政府十分強調民主正義轉型!期待未來新任警政署長與院部長官及各政治人物,能以民主公義的信念為基礎,體認民主警政的基本原理與核心價值,策定改革願景,讓台灣警政也有民主轉型的機會!



薛承泰/驚悚的五月人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薛承泰/驚悚的五月人口
◆  楊志良/兩岸根本一中,政治體制則非
◆  盛治仁/死了21名師生 美槍枝管制仍無解
◆  方祖涵/學習對行人友善的都市
◆  朱宗慶/凝聚在一起,我們擁有更大的能量!






薛承泰/驚悚的五月人口


2022-06-24 02:52  聯合報/   薛承泰(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五月統計,只生9442個嬰兒,創單月歷史新低。本報資料照片



歐美國家通膨指數五月創新高,股市大跌經濟疲弱,台灣當然受波及;不僅如此,當國外疫情消退之際,我國卻仍困於疫情,尤其看到最新人口統計,更令人憂心!

不出所料,五月登記死亡數高達一七,四○九位,不僅比去年同期多二千三百位,更比前年同期多了超過四千位。而「淨移出」從四月超過五萬人的歷史新高,也降到一○,八七○人,的確說明離境逾兩年而被移出戶籍現象

前年(民國 109 年(二○二○))五月新冠肺炎雖入侵我國,但該月並無致死案件,也無其它系統性死亡事件,可做為比較基礎。扣除人口老化因素後,今年五月「新冠疫情所帶來的超額死亡」將近四千人,約為指揮中心公布確診致死數(一千三百)的三倍,其中「不明的超額死亡數」應有二千五百位!

去年五月防疫有破口後,各地方火葬場明顯較過往忙碌,反映的正是超額死亡,去年整年應有七千人左右。如果以美國二○二○年「疫情相關死亡數」占該年總死亡數十一%看,我國去年超額死亡占總死亡數(十八萬四千)只有四%。今年五月疫情較慘烈,六月即使緩和些,每日確診死亡仍是百人以上,而超額死亡數估計會是二點五倍!

專家們喜拿千分之一致死率,作為政府防疫工作良窳判準。然而,這裡有兩個弔詭:首先,感染數與官方認定確診數一定會有差距,此現象存在各國,且因不同疫情階段而有變化。其次是死亡歸因,若只統計醫療體系判定的確診後死亡,那麼許多疫情相關死亡即會被排除,例如,無症狀感染者死亡及確診康復後不明死亡,都可能是死亡黑數來源。

政府採用統計數字彰顯防疫政績,無可厚非;可是,一個真正負責,會為百姓著想的政府,應不會忽略任何和疫情相關的死亡!尤其少子化下,幼兒生命極為珍貴,更需保護。最怕的是,因忽略導致防疫破口不斷,最後仍逃不掉統計數字的反噬!

至於淨移出人口,終於在五月大幅下降,反映自民國 109 年(二○二○年)四月後出入境的急凍現象;換言之,兩年前已沒什麼人出境,兩年後自然就不會「被移出」戶籍。不過,內政部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五月淨移出在「缺少離境逾兩年因素」下,仍超過一萬人,數量之高,是新冠疫情前從未發生過事情!照理說,沒有離境逾兩年效應,今後幾個月,淨移出應轉為疫情前常態,也就是多數月份應是「淨移入」(移入多過移出),若今後每月仍有萬人上下淨移出,也是「國安危機」!

最後,筆者要指出五月統計更令人驚悚的地方,就是只生九,四四二個嬰兒,創單月歷史新低,而前五個月死亡總數高達八一,一四四人,則是歷史新高!

今年是虎年,果然在二月就出現低於萬人出生量,三、四月沒有明顯減少,很可能是筆者之前預測的「小嬰兒潮」,乃因「去年五月疫情初期突然多出了假期或在家工作」帶來的短暫效應。筆者預測,今年剩下的七個月,至少會有兩個月出生量不足萬人,全年出生量會在十五萬人以下!另方面,如果疫情死亡數沒有降下來,今年「生不如死」將衝破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