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樂為良專欄】歷史會證明,這是香港很不光彩的一天

【樂為良專欄】歷史會證明,這是香港很不光彩的一天



2019-06-16 21:42 專欄作家  樂為良
香港政府決心修訂逃犯條例,爆發了據稱「上百萬人」的大遊行。圖/美聯社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決定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工作,但反對群眾仍不接受。圖/歐新社
反中情緒持續蔓延,香港不會有三坊七巷。歷史會證明,2019年6月12日將是香港非常不光彩的一天。圖/路透


引渡的本質是種外交約定,不涉及一般公民權益,只是讓罪犯回到犯案原地接受調查審判。因此在過去數百年現代民主政治的發展軌跡中,從未發生因修訂引渡條例而發生民眾示威,進而暴力抗爭。香港正在上演這種很獨特的一幕。
香港政府決心修訂逃犯條例,補足現行規定的不足。除了已訂約的20個國家,希望納入大陸、台灣和澳門。沒想到法案從草擬便遭遇重重阻力。修正案被反對者上綱至「香港自主的保衛戰」,被抹成把港人送到大陸審判的惡法,完全無視法案對香港市民設下的各層保護。
12日爆發了據稱「上百萬人」的大遊行,還造成一些暴力流血衝突。在各方媒體的誇大報導下,成了國際大新聞。一時各種排華、反中的指控成了正義之聲。獨派樂見這麼大陣仗的聲勢,外國勢力更是見縫插針、或早有預謀的說三道四,發出各種明的暗的威脅。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5日下午表示,《逃犯條例》修訂引發了暴動,為了保障香港最大的福祉,政府決定暫緩修訂工作。接下來她將聽聽不同意見,並以開放的態度聆聽社會意見。
主導這場示威的民陣表明不接受「暫緩」,堅持要港府「撤回」《逃犯條例》,否則持續抗爭,直到政府撤案。
看起來街上人多勢眾,迫使特首顧大局的暫時退讓。但這並不意味香港市民全面倒向反對陣營。因為支持修法的、明理的、有國家意識的沈默大眾更多。
港人稱諧星陳百祥為「阿叻」,他熱愛自己的國家,勇於批駁反中者。6月5日,他在一支短片質問那些受過高等教育、收入豐厚、衣著光鮮的議員、政客,為什麼要結合外國勢力傷害他的國家。他的語氣沈穩、表情無奈,感動許多網民,道出很多人的心理話。(註:叻就是棒、聰明、厲害之意)。
一支叫做「一個人老老實實 沒犯法 逃犯條例關我何事」的短片,講述該法的真正影響以及如何被有心人士扭曲。近9萬人次的瀏覽次數、數千人點讃。還有網民發表支持《逃犯條例》,稱香港不是逃犯天堂的文章。
「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4月16日在全港各區擺了50個攤位,呼籲支持並展開修訂《逃犯條例》的連署活動。根據其官方網站顯示,截至特首退讓之時,收到逾93萬6,692份連署支持。
《星島日報》6月8日報導:「香港理工學院校友會發表支持《逃犯條例》修訂的聲明,強調拒絕令香港成為逃犯天堂,亦警惕凡事政治化。」
近20個法律團體6日下午在政府總部向保安局遞交請願信,支持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特區政府保安局在咨詢期間,收到約4,500份意見,三分之二支持修改條例。
香港大學的民調顯示,過半的人不相信中國的司法制度;中文大學的民調顯示,反對修法的比例約為47%。
透過國際合作或國際組織預防或打擊犯罪行之有年,方法之一便是簽署引渡條約。好萊塢電影不是常有罪犯逃到無引渡條約國的劇情?那些國家不是在電影中被貶為壞人嗎?既然引渡是應該的、是對的,為什麼是非到了香港就變了調?
說得直白點,不論組織這場抗爭的人用什麼話術,說得如何冠冕堂皇;不論外國介入勢力以什麼方式給予實質或口頭聲援,兩方的目的都是仇中反中」,都是政治盤算或地緣政治考量,絕非擔憂「法治受到侵蝕和失去自治」。
確實多位示威者談到他們不相信中國的司法制度,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都是道聽塗說。事實上,不管大陸近幾年在司法改制下了多少力度,有多個大案經過重審改判無罪。人民陪審員制度也於民國104年(2015年)進行改革,由組織推薦改為隨機選拔專業人士擔任。但心存偏見的人不是不知、就是不信。
也因為逢中必反,使得反對者搬出「不信中國司法」的理由失去了公信力。因為對中國司法制度一無所知,對《逃犯條例》修訂的內容也視而不見,抗爭成了一群「法盲」被有心者操弄的工具。
逢中必反心態之所以形成,乃戀殖者或獨派長期造謠抹黑大陸的必然結果。在這樣的環境下,養成了一批不知忠孝節義、民族感情、國家認同的人。(註:在香港,戀殖者就是懷念英國殖民時期的人)
看看這些人的嘴臉。
民國105年(2016年)兩名新科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宣誓就職時拿出「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國)的標語,並更改誓詞內容還以「支那」稱中國。兩人最後丟了席位。
同年,鄭松泰議員在立法局開議的第一天,把其他議員桌上的國旗與特區旗倒掛被趕出議場。
上個月初,一位香港抗日老戰士在一場活動中聽到國歌肅然起立,竟然被香港議員郭家麒貶為做秀,還說:「相當的低級趣味。」氣得89高齡的羅志萍女戰士大罵,這種反對派既不尊重老戰士、也不尊重中國人。她說:「我們香港人多數擁護國家的。」
今年1月,港議員毛孟靜在公聽會上操著流利的英語質詢一外籍顧問,說她沒必要以普通話做簡報。中文名為方美昂的西九文化管理局表演藝術總監,操著生硬的廣東話回答:「我的廣東話沒學好,我一直都以普通話做簡報,我會努力去學廣東話。」
港獨學聯主席張倩盈在去年的一場公聽會上叫罵:「一聽到國歌我都想嘔。」被趕出會場。
前年,中文大學前會長周竪峰在張貼港獨海報時,遭到大陸留港學生的質問。他立即粗暴回嗆:「支那人滾回支那,」再加上港式三字經,罵人現場被傳上網,網民的反應可想而知。
還有一些港獨者會在街上對著大陸人大罵:「你怎麼不滾回大陸去?」
這些行徑在香港不時地發生,還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但這些人若在他們崇敬的歐美大國做出這樣的行為,大概當場就被扣上侮辱國旗或歧視罪。
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在這樣的環境肆無忌憚地行事,使得香港回歸祖國一樁美事被鬥臭鬥爛,並且愈發囂張無度。為了修訂引渡罪犯條例而製造大規模抗議也就不足為奇了。
製造仇恨對立是最廉價也是最高效的吸票機,世界各國的極端勢力都靠此生存發展香港的反中團體也是箇中高手
他們玩弄仇恨以至蒙蔽雙眼和理性。看不到自己國家的改進和變化,不知道中國現在是穩定國際局勢的最大支柱。中國同步在多個落後國家建橋開路、興學行醫、改進農業、建造電廠等。在國內則大力重建生態、精準扶貧、打擊貪腐、掃蕩黑惡。還有科技、軍事、航太、基礎建設上的突飛猛進。縱然仍有諸多有待改進之處,大陸早已不是舊印象的破敗專制了。
如果抱著舊印象的港人稍稍用點心,去看看國家的這些進展,不但不會有仇恨,還會感謝現在的政府帶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何至於為了一件莫名其妙的擔憂或不信任,誘發動亂。
愛國是種本能也是種情操,尤其是在大我和小我之間為難時,選擇大愛更加可貴。
著名的女物理學家吳健雄,在美國取得了最高的學術成就,替中國人爭得最高的肯定。她在事業的最高峰,在中國最破敗的民國62年'(1973年)回到祖國。她四處演說,傳授所知,急於促進國家的科學研究。
返回美國後,她捐出所有資產成立基金會,幫助發展父親吳仲裔生前創設的明德學校。殞於香港回歸的民國86年(1997年),她選擇葬在故居-江蘇省太倉縣瀏河鎮。美國給了她榮耀、財富、地位和成就。如果不是高貴的愛國情操驅使,入了美國籍的她何需如此。但這是她的選擇。
相較於告洋狀的香港政客、律師、學者,吳健雄選擇做一個中國人該做的事。
與香港一峽之隔的廣東有國父的翠亨村,福州有林覺民、林則徐的三坊七巷,皆為英烈千秋、驚天地泣鬼神事跡的發源地。如果反中情緒持續蔓延,香港不會有三坊七巷。同理,歷史會證明,民國108年(2019年)6月12日將是香港非常不光彩的一天。
因為,就像彭博在16日的頭條新聞(top news)跑出這樣一條標語(Hong Kong People Power Makes Trump' s Case on China's Home Turf),直譯是「香港人民權力替川普在中國的自家領域上找到理由」,意譯就是「反送中示威替川普出了口氣」,因為大陸不對美國讓步。




樂為良

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曾任《聯合報》駐華府特派記者、大陸新聞中心特派員、商業週刊出版社副總編輯,長期關注國際情勢,對國際社會發展有精闢理解,曾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擔任講座。譯著超過30本,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數位神經系統》、《六標準差》等暢銷書。



經濟日報社論/輔導弱勢產業 拚經濟有感成長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掌聲固悅耳,但吸納噓聲才能更強大
◆  聯合報黑白集/電火球忘了高度
◆  經濟日報社論/輔導弱勢產業 拚經濟有感成長







經濟日報社論/輔導弱勢產業 拚經濟有感成長


2019-06-16 00: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總統大選在即,蔡英文總統剛剛贏得黨內初選、獲得民進黨提名。各陣營參選人頻頻深入民間,營造親近庶民形象;顯然參選人都深知,贏得大選須獲庶民普遍支持方能如願。然而,政府在經濟施政上獲得民眾認可的比例一直很低,顯示庶民多數不滿意經濟狀況,這會讓蔡總統的連任之路相當辛苦,因為經濟正是民國105年(2016年)國民黨失去政權的主因
蔡總統去年6月曾說,現在是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的時候。雖然隨著美中貿易科技戰升高,台灣貿易和生產逐漸受到衝擊,但若看表面數據,台灣經濟成長率、股市表現都差強人意,但蔡總統的說法還是受到外界揶揄。之所以如此,和台灣經濟成長集中在少數高科技產業,特別是電子業和其相關產業所致本報社論早已分析過這種現象,但政府並未採取對策來消除成長緩慢或停滯產業的痛苦。由於這些在發展中停滯不前的產業所僱員工,占全台受僱員工的比例過半,因此多數庶民當然對經濟不滿意。
過去,產業之間發展縱有差異,但差距不會過大,企業尚可逐步調整;但近來電子通訊產業發展神速,拉大和其他產業間之差距,吸引資金、人才快速往電子相關產業移動,造成了惡性循環因此,政府輔導措施如果沒有跟進調整,產業間的差異只會更大,造成類似所得分配不均的產業分配不均狀態。可是20年來,政府都沒有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放任這種狀況惡化,才讓「無感成長」成為一種常態,意即經濟數據即使不錯,但多數企業和員工無感。
在此狀況下,政府產業輔導政策和措施就該相應調整,將過去著重於電子相關產業的輔導資源,挪移部分於其他停滯或成長緩慢的產業,讓這些產業即使企業家數和雇員減少,但平均生產力卻不會下降,也就是較傳統的產業可以用類似或較接近電子相關產業的發展速度升級。其實,電子資通訊產業的研發投資極大,政府投入的輔導資源相對還是有限,遠不如放置於較傳統產業所獲得的效果,因此,挪移部分資源到較傳統產業可有兩種效益一是成本效益較高,二是產業分配較平衡。可惜,政府過去20年來除了增添一個商業發展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投注極為有限的資源以外,對弱勢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的研發或輔導投資,可說是因循故舊、變化有限。
傳統產業在先進經濟體基本上是在相對萎縮,但若有足夠努力,還是可以突破困難,持續提高生產力的。以台灣的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玻璃、建材、陶瓷、水泥、石材等為例,民國95到105年(2006到2016年)的十年間,企業家數穩定,但還是能讓生產毛額大幅成長42%,人均勞動報酬提高16%;雖顯著低於電子零組件業的生產成長率53%,人均勞動報酬成長率52%,但仍可維持兩種指標(生產毛額、人均勞動報酬)接近全體產業的48%和17%。然而,紡織、成衣、塑膠、金屬製品、基本金屬、汽車、食品等製造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食、飲料、個人及家庭用品維修、美髮美容、不動產等服務業的「人均勞動報酬都顯著低於全體平均,其中食品業十年只成長2%,美髮美容1%、個人及家庭用品維修更是負2%,成了十年間產業變化下的犧牲者
上述七種製造業、八種服務業的總雇用員工達到388.6萬人製造業102.4萬,服務業286.2萬),接近全體產業雇用人數半數;這些產業亟需政府協助輔導,請問政府迄今為這些產業做了什麼?
蔡政府明年準備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就應該為這些弱勢產業提供更多的輔導,設立相關的產業研發機構協助產業升級、提供更多的資源,才可能讓這些產業迎頭趕上。否則,再漂亮的經濟數據,多數產業和雇員可能還是無感。







聯合報黑白集/電火球忘了高度


2019-06-16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蘇貞昌臉書張貼剪接影片,開頭就指「韓市長,不要講中華民國地區」。 圖/截自蘇貞昌粉絲專頁

韓國瑜首次以市長身分出席行政院會,和閣揆蘇貞昌形成兩顆光頭輝映的場面。但兩個禿子同室並未照亮政壇幽暗,更因「電火球」蘇揆在臉書貼出院會剪輯影片,搞得很沒格調。
行政院院會是閉門會議,原都由發言人轉述會議內容,後來才發布院長裁示等部分訊息,以避免爭議過程或言行被放大作文章,徒增紛擾至於不同黨派直轄市長或爭議閣員與會,會中發言一向由媒體自行採訪挖掘,政院向來都謹慎回應,蘇揆卻帶頭打壞規矩
蘇揆貼出的行政院剪輯影片,有如新聞稿,它並非完全直播,而是經過篩選的「官方視角」。韓國瑜全程參與院會並發言,但蘇揆卻貼出自己「修理」韓國瑜口誤的威風,包括出現韓疑似閉目養神畫面,也是選擇性黑他。蘇揆辯稱,這不是針對韓國瑜而發,事實上他已自失高度,等於自曝缺乏宰相器識
韓國瑜直覺「被修理」,隨即貼文「院長衝衝衝、防疫補助空空空」回擊。其憤慨可以理解,但如此作法,也落得跟電火球一般見識了。院會畢竟是蘇貞昌的主場,韓卻主動向外界預告「政壇兩大禿頭要見面」,要向中央討預算救高雄;明知山有虎,又豈能不防暗箭?
郭台銘最近拍了一支廣告,遍數朝野候選人的優點,讓人耳目一新。對比之下,蘇貞昌自降格局「黑韓」,便顯得毫無閣揆氣度。高掛的「電火球」,原可照亮暗室,但失掉高度的電火球卻只讓人刺眼!









聯合報社論/掌聲固悅耳,但吸納噓聲才能更強大


2019-06-15 23:5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高雄市韓國瑜(前中)在雲林造勢,帶領台下支持者喊口號,拒絕一國兩制。 記者黃仲裕/攝影

蔡英文將代表民進黨出征大選,國民黨方面,韓國瑜郭台銘則仍相持不下,兩人支持度也陷於膠著。對此情勢,藍營支持者深感憂慮,認為韓郭相爭如無法保持君子風度,雙方互傷的結果,必將是漁翁得利,把大位拱手讓給蔡英文或柯文哲。在最後一個月的初選決戰期,兩營都必須節制己方人馬,勿採取破壞性的攻擊行動;同時也不妨借民進黨「一加一大於二」的思維一用,及早思考藍軍最後的整合方案。
韓國瑜昨天在雲林的造勢,延續前面兩場的熱絡和張力,聲勢相當可觀,顯示他基層支持者主動聚集的能量,遠超過黨中央的動員。韓國瑜接地氣的指數,在黨內五名候選人中,絕對是居冠無疑。儘管造勢如此成功,但韓國瑜的選情卻無不隱憂:他近期的民調支持度呈現停滯乃至些微下滑的趨勢,韓粉的「內聚力」雖強,卻缺乏「外擴」的張力。
韓國瑜支持度的疲弱現象,主因有幾:第一,朝野候選人都把他當成首要假想敵來打,各種抹黑中傷齊發,民進黨更濫用公權力從中央及地方兩路圍剿,使他腹背受敵。第二,韓國瑜自己準備未周,迄今仍未組建重量級的智囊團,以致在反送中、自經區等議題上因應遲緩,讓外界對其治國瞻矚產生懷疑。第三,韓粉的高度忠誠及支持媒體的過度單一,不僅排擠外界的善意批評,甚至導致立場各異的藍營媒體或名嘴彼此怒目相向;這些都不利於其支持版圖的擴張,但韓國瑜似乎仍無自覺。
在郭營方面,郭台銘憑著他經營鴻海數十年的經驗,在美中貿易戰及台灣經濟發展的評論上,往往能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藉由他過去交往的人脈以及首富的資源,郭台銘迅速延攬了多方才智之士,提供他選舉戰略及幕僚參謀作業。因此,郭台銘陸續藉著一些受訪談話、即興演出乃至形象文宣,逐漸清洗了他過去被認為太過霸道、不近人情的印象。
問題在,郭台銘的聲勢在前期一陣看漲之後,雖獲得不少肯定,但後來也隨即陷入了停頓。主要原因包括:第一,郭台銘投入選舉相當倉促,儘管他宣布退休,但一般民眾對他如何兼顧其企業與治國仍有不少疑慮。第二,鴻海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布局既廣且深,雇用近百萬人,外界擔心,郭台銘面對大陸難有足夠的自主意志。尤其受最近香港「反送中」及兩岸關係緊縮的影響,蔡英文以辣台妹之姿強力抗中,「紅頂商人」郭台銘不免不斷遭到抹紅。第三,郭台銘的經營歷練不難說服菁英階層,但他的首富形象,卻讓一般民眾敬而遠之。市井小民對於韓國瑜造勢場的庶民氛圍感到更為親切,其間隔閡,就是在財富
韓國瑜和郭台銘若能誠懇面對自己的優缺點,就應該了解兩人必須保留彼此未來合作的空間,才是藍軍明年打贏選戰的不二法門。兩人的合作交集在:韓國瑜的地氣已數度驗證,台灣無人能及;郭台銘的國際經驗經營視野,則是台灣拚經濟不可或缺的資源。兩人最後不論由誰初選勝出,另一人都應該無條件地加入其團隊,讓彼此能量相加相成,變得更壯大。這正是民進黨提出的「一加一大於二」的神奇公式,可惜因賴清德峻拒而破局;但是,蔡英文可能尋求其他更有潛力的搭檔。對國民黨而言,黨內五名候選人都必須抱持這樣的認知和節制,絕不能等到領先群撕破臉,再來後悔不團結。
對政治人物而言,掌聲固然悅耳,但能夠吸納噓聲所蘊含的警醒與惕勵,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蔡英文就是對噓聲掩耳,所以才會離心離德從這個角度看,韓國瑜應立刻告訴韓粉,別再要求黨中央停止初選逕自徵召,那顯得很沒有運動家精神郭台銘則不應和黃國昌上凱道去反紅色媒體,那會顯得自己很沒氣度

【重磅快評】打壓牌效果不彰 韓國瑜知道原因嗎?

◆  【重磅快評】打壓牌效果不彰 韓國瑜知道原因嗎?

◆  【即時短評】韓國瑜被黑?政院何不直播院會
◆  【重磅快評】秋行軍蟲嚇到農委會了
◆  【即時短評】蔡英文用行動展現「勝利是最大價值」
◆  【即時短評】定位為暴動 北京將堅持香港修例
◆  【重磅快評】蔡英文比賴清德好打?最好打的是蓋頭鰻!
◆  【即時短評】連任障礙賽 蔡英文只是過第一關
◆  【重磅快評】民進黨總統初選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  【即時短評】員林將有第二座滯洪公園 其他鄉鎮市呢?
◆  【重磅快評】審查評選公開專業 台灣文化提升的大關鍵
◆  【重磅快評】情殺案的蝴蝶效應:兩岸三地「逃犯」困境
◆  【重磅快評】柯文哲不想收的讚美vs.賴清德否認的金孫
◆  【重磅快評】硬逼要會習近平 川普急了
◆  【即時短評】推動廚餘分類 應獎勵社區將生廚餘變黃金
◆  【重磅快評】媽祖派白海豚來救大潭藻礁?
◆  【重磅快評】等待賴神潰敗的柯文哲 是真聰明或假迷糊?
◆  【即時短評】公股銀行高層走馬燈 是哪門子用人唯才
◆  【重磅快評】郭台銘打韓國瑜痛處 想想朱立倫的提醒
◆  【重磅快評】黑韓王小姐、黑郭美國人的「反白」效果
◆  【重磅快評】蔡總統「關心國防」的狐狸尾巴?









【重磅快評】打壓牌效果不彰 韓國瑜知道原因嗎?


2019-06-16 11:29 聯合報  主筆室
韓國瑜(左)的總統選舉支持度持續下滑。 記者黃仲裕/攝影

高雄市長韓國瑜口誤,把「中華民國」說成了「中華民國地區」,上周的行政院院會,行政院長蘇貞昌為此嗆韓國瑜,「就稱中華民國,不要加地區」,韓國瑜不滿,說對話遭到剪輯,是刻意「黑韓」;接著,韓國瑜又抱怨,市府兩次向中央申請登革熱防治補助,卻都遭到刁難,是「卡韓」、「因人設事」。高雄市政府和行政院的大戰,儼然已經悄悄開打。
把這兩起事件拆開來看:蘇貞昌和行政院團隊把矛頭對準韓國瑜,還作成影片,當然十分不妥,甚至可以說是頗為惡質的手段。試問,無論韓國瑜口誤與否,民選市長的發言既無涉政策問題,哪裡輪得到蘇貞昌來說三道四?至於政策上是否真的有「卡韓」,拿出以前的政策對照,應該也可一目了然,雙方噴再多的口水都對事實釐清沒有幫助。作為上級機關,蘇貞昌很難避免政治考量的批評。
不過,無論是「黑韓」或者「打壓」,對於拯救韓國瑜下滑的總統選舉支持度,似乎都沒有起甚麼作用。即便從韓國瑜最強項的網路聲量看,他和蔡英文的距離也迅速縮小中。其間關鍵,其實不在民進黨作了什麼,而在韓國瑜自己的決定。
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韓國瑜現在的身分,已不僅是單純的「國民黨高雄市長」,而是「準總統參選人」。在此情況下,民眾長久以來,就認為總統參選人本來就應該接受較高的程度的檢驗,無論道德或者能力皆然。其次,既然層級已經拉高到總統大選,韓國瑜可以訴求民進黨為了「卡韓」搞小動作,民進黨甚或一般民眾當然也可以解讀韓國瑜的動作,是為了總統大位。兩相抵銷,韓國瑜完全討不到便宜
如此情勢,也可用來解讀韓國瑜的市政表現。韓國瑜可以臉不紅氣不喘的說,自己沒有擔誤市政,甚至可說自己「一天當三天用」,但問題是:擺在新聞版面上的,就是韓國瑜確實在拚總統大選,任何一個市政建設,都會被放大檢視。甚至民眾質疑「不選總統,你一天當一天用就可以」,「又不是我們要你去選總統的」,也言之成理。於是這些抱怨、吐苦水,都成了空包彈,甚至成了反效果。
如果韓國瑜不曾宣布,甚至拒絕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所有的黑韓、打壓和中央對高雄的雙重標準,都會成為政黨惡鬥下的產物,受責難的,只會有民進黨和蔡政府。身處的位置不同,也註定韓國瑜不太可能再用打壓、迫害來爭取支持

名家縱論/蘇起:美中 台灣該選邊嗎?\星期透視/兩黨初選與選情真相

◆  大國南海角力 我創地緣價值契機
◆  美中貿易戰 川普損人不利己
◆  搭媒合平台 讓二手玩具新生
◆  「公審」管中閔 拔管再伸黑手
◆  圍剿韓國瑜 反激民意怒火
◆  漫畫/送你一顆炸彈…
◆  畫中有話/一個自由 兩種尺度
◆  在孫子畢業典禮上祈禱
◆  星期透視/兩黨初選與選情真相
◆  老了快不快樂 關鍵在時間
◆  名家縱論/蘇起:美中 台灣該選邊嗎?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蘇起:美中 台灣該選邊嗎?


2019-06-15 23:14 聯合報  蘇起(台北論壇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
美中貿易戰似無終戰跡象,包括沃爾瑪(Walmart)等六百多家企業13日發出聯名信函,促請美國總統川普解決與中國貿易爭端,表示關稅戰傷及美國企業與消費者。 (路透資料照片)

這陣子貿易戰、華為、蔡賴、韓郭新聞不斷,很容易讓人忘了,台灣正站在歷史新起點,而我們的選擇將決定台灣未來命運。
「新起點」指的是,多年操縱台灣命運的美中關係,已正式告別過去四十多年的「交往」期,進入新的「競爭」期。但雙方都還沒訂出清晰策略,也才剛開始摸索彼此的相處模式。
這個混沌格局很像十九世紀末情況。靠著足以力克兩個大國海軍的大英帝國,稱霸世界近百年之久。德、法、俄、美、日相繼強大後,倫敦漸感捉襟見肘。其中美國在內戰後崛起,積極想把英國及西班牙趕出臥榻之側的加勒比海。英國幾經掙扎,權衡來自歐陸(尤其德國)的威脅及沉重的財務壓力,最後決定與美國妥協,把加勒比海留給美國。美國就在一八九八年藉美西戰爭驅逐西班牙,並與英國全球和平共存
今天美國在金融海嘯後財務一直吃緊,中東戰事始終懸而難決,而中國大陸、俄國、伊朗、北韓又在不同地區構成挑戰。美國檢視霸權支柱的軍力對比後凜然心驚。它的國防預算自民國100年(二○一一年)起遽減。美國智庫透露,這幾年三軍現役目標員額都退縮到二戰結束時水準。海軍因為預算緊縮而維修訓練不足,每年只有不到四成軍艦能夠出海;值勤艦隻任務繁重,以致撞艦或擱淺屢有所聞。空軍飛行員則缺員高達半數,即使回聘退役人員仍嫌不足。而主導規劃的國防部遲至去年一月,才把主要任務從反恐明確轉成抗中與抗俄。待形成有效戰力,又不知需多少年。
美國目前正在這個尷尬的轉型期,一面黨派激烈政爭,一面思考針對緊追在後的中國大陸,究竟採取當年和平共存的英美模式,還是訴諸武力的美西模式
至於中共,「韜光養晦」四十年,練就一身肌肉,自然會想在國際舞台取得與實力相當的地位及影響力。這是歷史定律。美國當年把英西趕出加勒比海,台灣在九○年代全民支持李前總統突破訪美限制,不都基於同一心態?
南海為例,北京既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豈能容忍能源與海運的脖子繼續掐在美國手裡為了反制美國對全球海上咽喉如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控制,而南海既然是全球三分之一貿易量的海上要道,中共就決定在南海填礁造島,作為備而不用籌碼。不管國際仲裁法庭如何裁決,不管美軍如何強調「自由航行權」,不管東南亞鄰國如何不滿,依然堅定地做。
對中共言,台灣重要性更大於南海因為它是中華民族復興最不可缺的一塊拼圖戰略上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間點,寬廣的南北海域最適合船艦進出。感情上它還是全民一致的焦點,可以牽動政權穩定性。所以台海作戰一直是中共過去廿幾年建軍備戰的唯一劇本
這就是大國競爭的戰略邏輯。在可見的未來,美國已不能把北京繼續壓制在第一島鏈內;中共也不可能把美國勢力驅逐出東亞外,所以美中可能吵吵談談很長一段時期。擔任東協輪值主席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日在香格里拉對話上,就明確表達在這段期間不選邊立場:「包括日韓菲泰澳星的所有美國亞洲盟友…都希望與美中同時交往…不可能清楚劃分敵友」。
本來可以像這些鄰國一樣不選邊,並因此擁有更大活動空間的台灣,卻被高唱「維持現狀」的蔡總統獨斷選了邊。這極可能逼迫美中縮短摸索新模式時程,更給台灣增添莫大凶險。
最近為了贏得黨內初選,她不惜甘冒大不韙推遲初選日期,以便有足夠時間運作「國安顧問會晤」與「涉美機構改名」,藉美國因素拉抬聲勢。
未來半年為追求連任,她必然會設法推出更多更大夾雜「美國牌」與「台灣牌」的動作。屆時如中共也被迫做出對抗選擇,那麼美國立將面臨考驗。如華府也選擇對抗,美西模式就將重演,而台灣非死即傷。如美國退縮,「台獨」就成全了「統一」。
民進黨已選了邊。藍營候選人呢?更重要的,台灣選民想清楚了嗎?










星期透視/兩黨初選與選情真相


2019-06-15 23:19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教授
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結果,總統蔡英文勝出,前總統陳水扁昨晚在臉書表示,對民調結果「阿扁打死也不相信」,從未看過五家民調結果是從一個模子印出來,質疑「這絕對是抽樣題庫提供者中央黨部的母體出了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初選結果公布,正如各方預期,蔡英文順利出線,不但贏賴清德,還大勝韓和柯。前總統陳水扁表示,「阿扁打死也不相信」。但賴清德卻表明尊重結果、願賭服輸。對於藍營而言,這是大好的消息,為什麼呢?
首先,這證明了蔡英文是勝在「主導初選規則」,也就是贏在用心機巧和先占優勢,而不是真正的民心向背,連綠營前領導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這無疑是贏了面子,卻扭曲了選情真相,因為它完全漠視龐大的民意反撲,和無遠弗屆的道德譴責,同時也低估選民智慧。換言之,這只是短暫喜悅,很快就會轉為憂心忡忡,甚至會被無垠的危機感和沉重的空虛感所制伏。
其次,賴清德明知競選規則不公平,卻立刻優雅大度地接受事實,可說雖敗猶榮。這將為他累積更大的支持能量,也提供日後更大的政治資本。對藍軍候選人而言,這無寧是政治風範的展現。也就是說,所有參與初選者都必須有樣學樣、承認競賽結果,而且還要見好就收,絕不可脫黨、賴皮,硬拗到底。
至於民進黨公布的初選民調數字,參考一下即可,不必當真。民調如流水,此一時彼一時,到選前還會發生很多變化。但是,政治人格的堅定與道德信念的整全,卻是最後成敗的關鍵所在。這也就印證民間通俗的說法,政治人物貴在命格和信念」,這才是最後見真章的基本條件
政治領袖可以欺騙選民於一時,也可能蒙昧大眾於盲信,但卻不可能長期、持續的騙下去,因為選民不會這麼傻這正是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國民黨敗退的主因,也是民國109年(二○二○年)民進黨即將面對的沉痛考驗如果不信邪的話,問問立委參選人就知道選情冷暖了
至於韓國瑜、郭台銘究竟誰將勝出?我不預測,也不是真的那麼在乎。因為國內經濟、兩岸情勢和國際關係,才是最後決定因素質言之,決定藍營人選因素,主要是而不在」;也就是過去幾年民進黨執政失敗,卻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迄今仍不承認敗選,結果不斷積累各種民怨和民憤。這正是中國歷代昏君和失敗政權難逃的考驗氣數將盡,不容寬宥
但是,如果國民黨內鬥內行,到選前最後階段,還不能成功整合人選,且仍有大量支持者堅持己見,那麼對於第三勢力而言,就是空前有利契機,甚至可能因之勝選。只是,在艱難的國際情勢和不斷激化的兩岸對峙中,看似無包袱的第三勢力,卻可能為台澎金馬,帶來更為孱弱的領導者,遑論凝聚共識,一致對外。
這正是二次大戰之後,法國第四共和面臨的慘痛教訓。虛弱的領導階層,不斷更迭的內閣人選,到了最後,歹戲拖棚,只有透過修憲一切重來,結果是建立起第五共和,換上了「帝王般的強勢總統」,才解決長期政治無能的困境。
換言之,對失敗政權的總清算,對無能治國的大反彈,以及對強而有力領袖的期待,才是民國109年(二○二○)大選的方向和真相。










畫中有話/一個自由 兩種尺度


2019-06-15 23:27 聯合報  文/ 王騰毅林澔一
圖/王騰毅、林澔一
圖/王騰毅、林澔一



逃犯條例」引發百萬港人上街抗議,「風雨中緊抱自由」的標語豎立在港警嚴陣以待的立法會前,反映著港人渴望的民主與期待。
來到處處選戰造勢場合的台灣,一位家長帶著小朋友,早早卡位邊吃邊等,輕鬆自在的模樣彷彿看大戲,絲毫嗅不出爭取自由民主所必須跨越的坎坷與鴻溝。
隨著兩黨總統參選人逐漸明朗,選戰的氣氛也慢慢提升,選民激情吶喊各擁其主,但也大肆批判對手毫不手軟。台人在政治理念上,言論空間的寬廣,超乎港人想像,台港兩地雖是同一血脈,卻有截然不同的尺度,無怪乎港人要走上街頭嘶吼,還我生存的自由
想要批判總統、領導的過錯嗎?來到台灣,你會發現,原來台港兩地竟是如此的不同。








大國南海角力 我創地緣價值契機


2019-06-16 01:38 聯合報  張延廷/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
在南海進行聯合訓練的美核動力航艦雷根號(左)與日本出雲級護衛艦(右)。 圖/取自日本防衛省海上幕僚監部新聞稿

美國雷根號航母正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護衛艦在南海實施聯合戰術訓練,凸顯美、日在南海合作進一步顯示,美國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構想,意在牽制中共軍事活動與擴張
南海周邊海域,每年有超過十萬艘船隻通行,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美國主張任何國家都不應對南海地區進行獨霸控制因此,經常在南海進行自由航行及軍事活動,挑戰中共過度的海洋聲索
相對的,中共仍持續提升在南海地區反介入、區域拒止、境外軍事投射能力,已威脅區域和平,其在南海島礁積極實施軍事化建設,包括部署長程防空飛彈、反艦飛彈、擴建彈藥屯儲設施,已造成南海周邊國家的不安。美國積極和東南亞國家協調要採取聯合一致的集體行動,強化落實各國在南海區域的國際行為準則,以進一步限制中共的擴張。
中共近年在南海、東海、台海地區,不斷積極擴張軍事及遠海長航活動,已對印太地區構成相當威脅又在南沙島礁部署水下預警監視系統,使中共在南海人工島礁闢建機場及所部署的各式武器裝備,已大大超越基本防衛所需,其在南海過度軍事化的行為,甚至又不時在敏感時機於南海實施軍事活動,展示中共能迅速大規模調度兵力聚集南海水域的能力,具有警示的意味
我國在南海地區擁有東沙島及太平島,在南海地區絕對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可以把握合作大於分歧,機遇大於挑戰的原則,積極厚植經濟及國防實力,將重要的地緣價值極大化,以戰略耐性等候跨越歷史的關鍵時刻,並把握國際及區域情勢巧妙的變化,創造更大的國家利益








美中貿易戰 川普損人不利己


2019-06-16 01:30 聯合報  張忠本/金融機構退休主管(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 (路透)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但卻是美國先發動的,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一月宣布太陽能板和洗衣機祭反傾銷稅、七月啟動加徵五百億美元進口商品關稅百分之廿五;中國立刻反制。今年五月,美更下令管制美國公司提供商品及服務給華為。經濟戰擴大到科技戰貿易戰立刻衝擊全球經濟,對美國也是不利的
美國貿易逆差,緣於家庭、企業及政府儲蓄不足,總體支出大於收入,非靠關稅及貿易限制可創出競爭優勢。況且,紐約準備銀行分析民國107年(一八年)加徵之關稅,完全轉嫁給美國消費大眾。通用汽車因鋼價上漲而關廠;中國減少採購美國大豆,改向中南美進口,導致一些農場倒閉。
劉憶如教授也分析,限制美商銷售給華為,但華為三成商品來自美國,向中國採購也占高通採購的六十七%、英特爾的廿六%、蘋果的廿%,出口禁令也將傷害美國科技廠商。亞當.史密斯說:「沒有那個國家因為貿易赤字變窮,反而因自由貿易變富有。」民國11年(一九三○年)美國築起關稅壁壘,各國陸續跟進,造成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應為殷鑑。
美國批評中國保護國內產業,輔導產業政策不當。其實早年美國開國元勳漢密爾頓即主張保護主義」,實施高關稅政策保護所謂的幼稚工業」。在一八三○年前後,美國紡織業關稅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美國因此經濟快速成長,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競爭力全球最高。
其實,分析民國106年(一七年)兩國商品貿易數字,雖是美國逆差三,七五六億美元,但是服務業往來,則是中國逆差七四○億美元,且美商在中國投資順差三千六百億美元。中美經濟往來表面數字,美國並未吃虧。
更何況,自民國49年(一九六○年)代起,美國工資日漸升高,產業逐漸外移到亞洲,日本及亞洲四小龍先後承接;民國69年(一九八○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再取而代之產業逐漸呈水平分工,供應鏈全球化。例如一台iPhone,兩百多項軟硬體,分由美國、日本、台灣、韓國及中國供應。
今天,iPhone生產要全部移回美國,絕無可能。美國的人力資源不足,人工成本偏高,五十年來逐漸形成的供應鏈如何能一夕改變?
即使提高關稅可減少中國商品進口,但仍需轉向其他國家進口,最後美國整體貿易逆差,仍然不會減少。提高關稅及貿易管制,既不能平衡貿易逆差,也無法提升美商競爭力,為何如此強硬,令人匪夷所思。








搭媒合平台 讓二手玩具新生


2019-06-16 01:28 聯合報  魏世昌/工程師(宜蘭市)
台灣每年回收超過100噸玩具,其中90%皆為塑料製,使用壽命平均6個月,而80%玩具最後進入垃圾掩埋場。 圖/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提供

根據統計,近三年來台灣每年回收逾一百噸玩具,使用的平均壽命只有六個月。少子化年代,父母生得少,更願意花錢買玩具給孩子;孩子玩膩後,玩具要不堆放在家中捨不得丟;要不因回收業者不回收、直接拒收,被當垃圾燒掉,成了環保災難
現在網路這麼方便,政府應搭App媒合平台,鼓勵玩具流通交換,或可彼此保存,讓玩膩的玩具找到新主人,給予二手玩具新生命,同時也減少環境負荷
此外,孩子對玩具都有「喜新厭舊」心理,新不一定代表是全新的,而是那些沒有見過的、沒有玩過的,這是導致二手玩具氾濫的主因,也是玩具不耐玩,特別是現代不少玩具玩法單向,且只需要自己一個人,小朋友很快便會厭倦尋求下一件玩具。
家長不妨發揮創意,透過手作拼裝,一起為孩子做玩具,把不同的舊玩具搖身一變組合成新玩具!例如,把模型車加入磁石,變成一個機器人,就像「變形金鋼」的造型一般;一些「煮飯仔」玩具只剩下一些組件,用紙皮重造一個完整的廚房出來。因為新穎性常常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玩具亦變得更耐玩!









「公審」管中閔 拔管再伸黑手


2019-06-16 01:16 聯合報  高明上/資深媒體工作者
管中閔(站者)幫媒體撰寫社論遭監察院彈劾後,公懲會以本件屬「社會矚目重大案件」,定7月2日首次開庭,並開放旁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政府干擾管中閔就任台大校長的拔管戲碼,似乎將上演新的篇章這回大家要觀察的是,新加入拔管舞台的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究竟演的是那套劇本,史無前例的,要公開審理管中閔被彈劾的案件
從公務員懲戒法規定看,合議庭審理案件,以不公開為原則,公開審理為例外許可。也就是說,公懲會合議庭認為只要覺得有公開之必要,或者應被付懲戒人聲請公開,就可決定公開審理彈劾案
應該可以說,自公懲會成立以來,中華民國還沒有被彈劾的公務員,被公懲會公開審理。所以,絕大多數的公務員,還以為公懲會審理彈劾案,都採書面審理,大家在法律書類上攻防。
社會上當然不曉得公懲會這回決定公開審理管中閔的案子,真正的意圖是什麼。大家只能從公懲會公開拋出的「社會矚目重大案件」理由,窺知一二。
說起來,管中閔被遴選出來當台大校長,本來就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除了管中閔突然自已拒絕被遴選搞失蹤,或者管中閔在遴選過程中,出了什麼大緋聞,否則,我們社會誰會矚目管中閔當台大校長。
管中閔任台大校長的事,之所以弄到成了社會矚目重大案件」,不是管中閔搞的,也不是管中閔操作的,而是民進黨政府那隻不很乾淨的干預之手,用莫須有的一些東西,以各種打壓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把一件簡單的校長任命案,攪成了社會矚目的重大政治事件
由於「拔管」歷經並折損了民進黨政府的三個教育部長,當中,搞出卡管的潘文忠、拔管的吳茂昆,因為干預的手法過於粗暴,受到國內輿論的強烈指責,不得不去職。
最有趣的是,就連決定不拔管,下令聘任管中閔為台大校長的葉俊榮,也丟官而且是由民進黨政府要他去官這充分顯示,讓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是違背了民進黨的意圖
丟了三個教育部長,又賠上了民進黨的顏面,民進黨政府當然不甘心於是,由監察院搞彈劾,讓公懲會決定懲處,成了民進黨非走不可的一條道路他們打的算盤是,當然是要從彈劾案上討回顏面
不過,民進黨可以不顧自己那張破敗已久的臉皮,也可以不顧那張被陳師孟踐踏到一文不值的監察院招牌,但總得給自己民主進步黨的這個民主兩字,一點基本的尊重,不要再賠進了主掌全國公務員懲處大權的公懲會尊嚴。
管中閔幫一家周刊寫稿,談一些理念及國內各領域問題,即便領了稿費,是不是就等同開公司,或者在私人公司兼職賺錢,違反公務員不得兼營商業的規定,社會上意見分歧。
即使寫稿賺稿費,被認定違法兼職,說實在的,有沒有政治力介入,讓它嚴重到必須要撤職、休職等等形同拔管的程度,這才是真正的社會矚目









圍剿韓國瑜 反激民意怒火


2019-06-16 01:10 聯合報  賽夏客/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
韓國瑜(右)13日列席行政院會,事後行政院影片出現疑似韓國瑜打瞌睡影片,讓韓大呼:「我被黑了。」 記者陳柏亨/翻攝

民進黨總統初選底定,藍軍的韓國瑜市長最近卻吃盡苦頭,怎麼說都不對,怎麼做都被綠營圍剿藍營初選都還沒通過,批評者已經磨刀霍霍採超高規格伺候他
然而,韓市長是人,不是神,能不能選上總統?是一回事!當權者有需要傾全國之力打壓他、醜化他、殲滅他?
登革熱疫情孔急,他北上求助行政院討救兵,卻被說他打瞌睡不認真聽講,拍他精神不濟畫面來酸他,我真的看不下去;是主講者說話太沒重點,還是他被國人操得太超過?院長的同理心何在?況且,問題焦點是給不給經費,但主事者似乎不關心
又剛從龍舟競賽下船,一張臉青筍筍的,尚未喘氣息好,馬上被追問對「反送中」看法,此乃大哉問。「等我弄清楚再回答」,有錯嗎?馬上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說他進中聯辦被摸頭,不敢說重話,將來定會被中國降伏……,人們想像力也未免太豐富了,亦證明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若執政黨稍有一點政治智慧,應該不是這樣野蠻對待地方不同黨首長,也絕不會處處為難他,反而提供他足夠的行政資源,這樣,他還有甚麼理由來搶總統大位呢?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可為殷鑑








在孫子畢業典禮上祈禱


2019-06-15 23:27 聯合報  彭懷真/東海大學圖書館館長(台中市)
又到了畢業季,許多中小學畢業典禮競相展示學習成果,如舉行雙語畢業典禮,學生從主持、致謝詞、表演與頒獎,全部以中英文進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大雨滂沱中,參加孫子小學畢業典禮。親愛的主,祢從未應許天色常藍,這位十二歲孩子的人生路,必然也是在眾多不可測之中。但是懇求祢,幫助他行路有光、生活有力、在各種環境中都喜樂。
我最期盼他得到的,不只是畢業證書,能夠持續追求智慧。求祢提醒他三C不是生活重心,三I才是。期望他擁有智慧(intelligence),樂於與人互動(interaction),不斷透過更多介面(interface)擴大視野。效法教導他的老師和長輩,終身愛讀書、愛寫作、愛與人討論。
求祢使他少看手機,多看真實的人,多看看愛他為他付出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使他在網路世代乃至AI充斥時代,靜下心,多看看自己,看看自己內心,多與自己相處。當外界愈來愈動態又複雜時,幫助他始終單純,懂得「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在詭譎世局裡,使他始終保持樂觀,用冷靜的腦去觀察、用溫暖的心去付出、用挺直的腰去實踐、用踏實的腳去行動。讓他在各種地方,都是助力而非阻力,是祝福絕非詛咒。
我為他過去十二年每一天點點滴滴成長而感謝,那個生下來僅五十公分娃兒,如今超過一百五十;從茫然望著爹娘到明亮眼神,真是可貴。
我為自己禱告,讓我生活愈來愈長壽的安定年代,得以參加孫子的小學畢業典禮。如果可以,我最渴望能參加他的博士畢業典禮,祖孫都穿博士服,都證明自己看重知識,為了累積人類社會的知識持續奮鬥。畢竟,教育事業這麼美好,能夠使小朋友不僅長高長壯,更能長知識長智慧
謝謝主,祢總是透過孩子讓我們學習,學習成為更好的人,如此能因此持續與他一起成長。為此,我要謝謝他,他也是我生命的老師。











老了快不快樂 關鍵在時間


2019-06-15 23:16 聯合報  桑品載/作家(桃園市)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老人家暴案件增多,「恐懼老年」成不可忽視社會問題。專家指出,長輩很容易原諒子女,進而隱忍,導致老人家暴案件黑數也最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今年八十二歲;曾在榮民之家住兩年,現在在林口長庚養生村,我兒子與媳婦在台北經營長照機構,不時去那裡看看,也聽他們談工作。我對老人問題也提供一些看法。
老人生活最大困擾是時間」。年輕時時間不夠用,要工作、要賺錢、要培育兒女,屬於自己的時間稱為「偷閒」,一心想退休後擺脫「時間」羈絆,玩個痛快。
終於退休了,時間依舊每天廿四小時一分一秒不少,卻發覺現在玩不動了,不想玩了,其中體力是緣故,對物事看法的改變也是緣故。曾想環遊世界,當其老矣,出去一趟累得像脫層皮。喝酒僅宜小酌,打牌不能通宵。豪氣已在時間裡消失。
但「時間」還在,可喜嗎?它都是你的;可憂嗎?你不知如何處理它。過去嚮往睡到自然醒」,現在自然醒的時間是半夜三點,你在屋裡窸窸窣窣走動,耳邊傳來兒孫不耐的抗議:「爸、爺爺,睡覺啦!」那個在深夜失去的時間,忽然又會在白天出現了,或許那時家人正興高采烈談一件有趣的事,你卻在沙發上打瞌睡。
日前聯合報報導老人家暴專題,指受虐大多為家暴,原因很多,相聚的格格不入是主因,這也和時間有關因為老人太閒,又愛賣老,總以自己的老經驗批評晚輩言行,他丟不掉兒女該受他管教的老人生,那是他的尊嚴,不受管教是挑戰他的尊嚴,衝突於是發生兩代價值觀一再衝突,住在同個屋簷下怎會快樂
另報導說,老人受虐逾半在六十五歲至七十一歲剛退休時,這和「時間」也有關係,因為那時老人精力還好,口齒還清晰,也耳聰目明,抬槓是打發時間的好機會。衝突時推拉間也未必會輸,不過無論輸贏,關係惡化了,大家心裡都受傷,很難痊癒。
老人時間是精靈,也是惡魔:前者,覺得有兒孫繞膝,人生是完整的,特別是孫輩們稚音稚語纏著喊爺爺奶奶,說的話他們還聽,使老去的尊嚴還在。有許多孩子是阿公阿嬤帶的,老少各有其樂,其故在此。
孔子說:「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得,有兩個意義,一是放不下;二是求進取,兩方面因「時間」在作怪。你肯放下,不必還想著發達,和時間相依為命,才會覺得時間不是折磨你的敵人,而是體貼你的愛人。明白生命來時無多,去時有限,無欲則剛,不要的最大。在風景中奔跑與緩步前進,各有美麗。
在一家長照機構八樓,有位八十幾歲老太太常坐在輪椅上呆呆望著大玻璃窗外,那裡有幾戶高檔次人家,機構主人告訴我,其中一戶是她家。我和她閒談,知道她是老師退休;她忿忿地說,因為兒孫相處不睦,她告訴兒孫當如何;他們不聽,愛和她辯,所以她寧可花錢住老人機構。但又捨不下那房子、房子裡的人,便只好在對街眺望。
不要總怪兒女不孝,他們對時間的安排有他們的需要,他們不受教是因為你說的真的很落伍,且對他們生活無益想想自己在他們這個年紀時,不也常嫌爸媽嘮叨嗎
儘管時間面貌變了,老人總還有可以做的和想做的事,有多少體力做多少生活本就不需太多,把範圍縮小,小到如獨坐冥想,仍可自得其樂
這個世界我們曾經走過,現在和將來都不是我們的了世事無常便是」,看戲會比演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