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經濟/川普竄出,我們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何以走上以黨領政的老路
.聯合報黑白集.摸不到的病床
.聯合報黑白集.川普竄出,我們準備好了嗎?





經濟/川普竄出,我們準備好了嗎?


2016-03-04 02: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被國際媒體譏諷為「瘋子」、「狂人」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川普,卻在初選中過關斬將,聲勢一路飆高,已成為最可能代表共和黨於11月角逐白宮大位的候選人。
川普的言論之所以被認為「瘋狂」,由以下的「嘉言錄」可見一斑:進入美國的墨西哥人是「強姦犯」;禁止所有穆斯林進入美國;恐怖分子的家人亦應處決;認同100年前美國軍人在菲律賓用沾過豬血的子彈處決穆斯林反抗軍。這些明顯具爭議性的言論,卻獲得共和黨選民認同,在初選取得領先。
川普經濟政策方面的政見,有三項支柱:貿易改革、減稅及移民改革。
1.貿易:主張「公平貿易」而非「自由貿易」。川普反對自由貿易協定,認為這是把就業機會送給外國。這是川普最有效的訴求,在重工業區共和黨及一些民主黨支持者都倒向川普。
他把矛頭指向中國大陸,指中國以人為壓低匯率,主張宣布中國操縱匯率,對中國輸美產品大幅提高關稅;指中國逃避勞工及環保標準,主張不再放鬆對中國的勞工及環保政策;並指中國竊取智慧財產,主張對中國違反智財權的案件課稅。他同時主張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指控中國違反貿易協定;並增強美國在東海及南海的軍事布署,向中國表示他是玩真的。
2.租稅:主要是降低企業稅與所得稅,並簡化稅制。川普主張將所得稅分四等級,最高邊際稅率從近40%降到25%。專家估計,所得最低20%的人平均一年可省稅128美元,即稅後所得僅提高1%;但所得最高1%者一年每人卻可省下27.5萬美元,即稅後所得增加達17.5%。因此所得稅表面上仍維持「累進式」,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累退式」的減稅政策。
他主張將企業稅最高稅率由25%降到15%,同時取消多種租稅扣抵,並強迫企業將目前未稅的海外現金列入營收。至於如何彌補減稅所造的財政缺口,川普主張減少政府浪費及濫用,並消除各種漏洞,而且減稅能帶動經濟成長,總稅收反能增加。
3.移民:主張趕走1,100萬非法移民。川普把工資停滯及高失業率歸咎於移民,使美國貧民生活困難,勞工階級無法賺到中產階級應有的薪資,而且威脅公共安全,將全部遣返。
但事實上嚴禁移民對美國經濟的打擊更大,因專家預估未來美國勞動力的成長將全靠移民;減少如此多勞工,十年將使美國GDP損失1.2兆美元。
然而儘管川普的言論聳人聽聞,所提財經政見也尚未成熟,但支持度卻持續上升,當然有不可輕忽的原因。川普的競選言論,許多政治人物碰都不敢碰,但卻是許多粉絲的最愛;不少美國人認為國家正陷入危機,尤其是國際事務;美國人認為必須做些事,而川普敢說出來,已使他對外贏得不認輸的形象。支持者認為凡是攻擊川普者,就代表安於現狀;因此批評愈凶,支持者的熱情就更強。
川普的崛起,其實是反映一部分美國民眾的「挫折」心理。因此要想排除「川普主義」,就必須研擬出因應經濟減緩的有效作法。諾貝爾經濟學家史蒂格里茲表示,許多美國民眾迄未感受到經濟復甦的好處,因此美國是個失敗的經濟,而像川普這樣民粹式的參選人因而能得到支持。
以美國的兩黨政治模式,無論是誰,只要能成為兩黨的候選人之一,就有機會成為下任總統;過去幾次大選中,都只是由少數幾個州的些微得票差距,而決定勝敗。目前川普在全國的支持度雖不如民主黨的希拉蕊,但他還有的是時間可以縮小差距;如果經濟陷入衰退,或希拉蕊因案遭到起訴,都能為川普加分。面對這位充滿爭議的人可能入主白宮,全世界已不能再以笑話視之;雖然擋不住他,但至少須更嚴肅地思考該如何因應此種可能性。

聯合/摸不到的病床


2016-03-04 02:3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大型醫院急診室「塞車」,病床排到大廳。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趙容萱/攝影

《不存在的房間》是奧斯卡得獎影片,描寫被幽禁在密室的母子如何歷險逃脫。「摸不到的病床」則是台灣最近的景象,許多病人急需住院,卻一床難求。
這波流感疫情發威,重症患者塞爆醫院,卻苦等不到病房;光是北部地區等待住院的就有四百人。對於醫院與病人叫苦,衛福部卻回稱「全台還有一千零一張病床」,叫大家「免驚」;後來才知,連這數字都錯了。當病人已經躺在急診室,政府卻只能亮亮數字當安慰劑,這解得了民瘼嗎?
各大醫院急診室爆滿的情況有如「壓力鍋」,患者病痛煎熬,照護的家屬更苦不堪言。如果衛福部官員看到這些景象,首先該做的,就是幫忙協調各醫院調度病床,讓某些病患轉至其他醫院就診,以免苦等。孰料,人們等到的卻是衛福部的冰冷回應;但在不透明的資訊下,政府不安排,誰知道病床在哪裡?
若是勇於任事的官員,會及早想到設置流感緊急醫護場所,讓流感患者得到快速診治和集中看護。如此作法,也可以避免病患帶著病毒在醫院四處奔波,助長疫情的擴散,但衛福部卻慢三拍。
這次流感雖不如當年的SARS,但嚴重程度不可小覷。諷刺的是,有過SARS的恐慌經驗,衛福部卻缺乏積極因應的警惕,反而一味責怪病人一窩蜂擠到大醫院就診;並揚言要比照SARS修法,強制病人接受轉診安排。
看得到數據上的病床,卻看不到煎熬中的病人,這就是無情官僚之眼。

聯合/蔡英文何以走上以黨領政的老路


2016-03-04 02:3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右),2日主持中執會,
會中接受提案,同意520就任總統後續任黨主席。 記者黃義書/攝影


一般人注意到蔡英文接受了「總統兼黨主席」的勸進,卻未必注意到民進黨同時刪除了黨章中規定副總統、行政院長、秘書長等職為「當然黨代表」及「當然中常委」的條文。兩相對照,原因其實很清楚:蔡英文現階段必須維持「以黨領政」的態勢,以測試她未來「以政領黨」的能耐。
當年兩度批馬英九「總統兼黨魁」不當,並曾承諾若選上總統而國會過半就不兼黨主席,蔡英文如今自食其言,當須承受前後不一的責難。但現實形勢是,她構想組建的政府團隊,將納入不少非民進黨籍人士;甚至,連副總統當選人陳建仁迄今亦仍是無黨籍。因此,在形式上,民進黨黨章中一些有關官職與黨權的規定,必須要修改或刪除,才不致囿限用人;在實質上,蔡英文則有必要兼任主席,讓黨政兩方的磨合順利進行。這個轉彎,也顯示她先前批馬,是「看人挑擔不吃力」。
蔡英文率領民進黨連續打贏兩場選戰,表面上看,她似乎已經馴服了這頭政治怪獸;但觀察選後至今的若干現象,黨內立委「暴衝」的狀況頻頻,「馴服」說顯然尚不成立。最明顯的例子,例如高志鵬提案要廢國父遺像,王定宇要將鄭南榕自焚日納為法定紀念日,陳其邁要嚴懲對二二八歷史發表不同論調的人,葉宜津提議發給十八歲以下兒少每月三千元津貼,不僅滋惹爭議,也顯得輕重不分。面對這種情況,在執政初期,蔡英文必須充分運用黨主席的權威,才能使「綠色執政」不偏離民眾的期待。這可能是蔡英文決定續兼黨主席的主因。
對於蔡英文的決定,藍營立委譏稱,蔡英文「正在犯和馬英九一樣的毛病」。這樣的看法,雖可理解,卻可能失之籠統。蔡英文有意延攬非黨籍政治人物,人數不在少數,這和馬英九的用人確有相同之處;但是,以此認定蔡英文眼中只有「行政權」、沒有「立法權」,則不免武斷。
馬總統確實重視行政權高過立法權,這是他拿捏失衡,也招致政績欠佳之苦果。但說馬英九眼中沒有立法權,其實未盡公平:其一,當時國會有王金平院長作梗,不時帶頭與府院唱反調;其二,藍軍黨團形同一盤散沙,許多人心存投機,毫無集體意識。蔡英文的情況則大不相同,蘇嘉全就任議長已辭去黨職,他和蔡英文的關係,顯不致如王金平那樣唱府方的反調。至於綠營立院黨團三長和地方首長,這次全都納入中常會的決策核心,這是蔡英文的招安手段,可藉集體機制來疏通國會和地方。就這點看,蔡英文獲得的黨政後盾應該比馬英九強,這也是兩黨內聚力截然不同所致。
蔡英文選擇跟隨前人腳步走上「以黨領政」的老路,說穿了,一則是台灣「剛性政黨」的慣性使然,二則是緊繃的政治現實仍然無法緩解所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提醒的是,總統大權一把抓的結果,對於以為「新政治」或「公民政治」即將到來的民眾或社運團體而言,恐怕是過度奢想。原因是,在統治強度不變的情況下,在施政安定第一的前提下,公民對政府的監督與參與都將是硬碰硬的行動;年輕世代以為上街吶喊就能帶來改變,但事實可能是一遇上體制運作,即不免遭到銷融。
為此,我們也要提醒蔡英文:為了施政順利,儘管總統兼黨魁的承諾可以一口吞掉;但是,超越黨派、化解社會對立的「新政治」誓言,無論如何不能輕易放棄,更不能讓新政府埋沒在陳年的老舊議題中,而無心處理國家的新挑戰。
對於蔡英文將以總統兼主席,民眾不妨姑且從寬看待,視之為民進黨真正轉型的必要之惡。如果實驗成功的話,人們也許可以看到一個更開放、更寬容、更進步的民進黨;果真如此,蔡英文未來也許就可以放心辭去黨主席,轉向以政領黨。

酷經濟/振興消費是當務之急

.電價「不大漲」 用蔡式幽默搞混人民
.綠亂咬式問政 如何點亮台灣
.甜言騙選民 選後全現形
.抽砂回填、地盤改良 土壤液化也能挺過大震
.紐約法官到了台灣 淪恐龍法官?
.學生天真微笑 站導護心暖暖
.酷經濟/振興消費是當務之急
.世界日報攜手泰僑 賑災愛無限





酷經濟/振興消費是當務之急

2016-03-04 02:34 聯合報 林建甫

二月中,主計總處公布去年經濟數據和今年的經濟展望。在出口連十二黑的衝擊下,去年經濟只有成長○.八五%,創下了金融海嘯以來的新低。今年一月分出口再度衰退十三%,經濟低迷的氛圍蔓延至今年,最新修正經濟成長率只剩一.四七%。
台灣經濟不振表現在消費,尤其明顯。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去年僅剩下五二.二二%,今年預測還會多降半個多百分點,回到九○年代初期。一九九一年該數據為五二點一九%,二○○一年達到高峰五六.六七%,○九年仍有五五.三六%。先進國家大概都能上六成,表示消費是經濟的大宗,人民有錢消費。但過去五年下滑了超過三個百分點。這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其他出口、投資等項目成長強勁,另一個是內需比其他項目更疲弱,就過去五年的「悶經濟」環境來看,很明顯的是後者。
的確,從台灣依靠出口的經濟結構來看,全球經濟不好,出口產業衰退,也拖累台灣經濟。甚至有科技公司放無薪假,或薪水打折,無力消費。
同時,這幾年台灣超額儲蓄也直線上升,今年預計將達二.八兆元創廿八年來新高。這是因為景氣走緩,國內缺乏投資機會,民間投資就同步下滑,造成超額儲蓄升高。近年來民間過多的資金都拿來炒房或炒股,高房價讓年輕人壓縮消費,買房的人卻無餘力消費;還沒買的人,為了將來買個窩,不敢消費。
有錢的人總該消費,但出國消費,把錢花在國外,就無法增加國內消費。在沒有內需的支持之下,一旦國際經濟情勢緊張,人民就會更加有感,更不願意消費,進入負向循環。此外,公共投資動能亦未能成為經濟火車頭,幾次重大的公共政策最後都無疾而終,負面因素交錯,民間消費自然也就好不起來。
未來政府要優先解決內需不振的問題。鼓勵富人多消費,多在台灣消費。引導超額儲蓄到具有實效的公共建設上,或獎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藉此有效運用超額儲蓄。錢活起來,消費才會增加。產業政策上,過去台灣資源集中於出口的科技產業,未來應思考如何提振內需產業,減少國際經濟因素的巨大衝擊,人民才敢消費。

綠亂咬式問政 如何點亮台灣


2016-03-04 02:33 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立院會期開鑼,全民期待「從野入朝」的民進黨立委,如何表現謙卑?
如何配合蔡英文點亮台灣?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正興/攝影


一位受日本教育的本省耋老,與我談到當前情勢翻轉的國會中,國民黨、民進黨的表現,說了一句日本幕府時代的俏皮話:「家犬穿戰袍,還是只會伸狗腿;野犬穿禮袍,還是喜歡張狗嘴。」我會心一笑。
日本幕府時代,天皇是虛位,朝廷官員稱「公家」皆為世襲,注意禮儀文風,被戲稱「家犬」。將軍掌實權,幕府官員稱「武家」,不全然世襲,注重武藝戰功,被戲稱「野犬」。德川時代,偶爾兩處官員互調,調動的官員到完全不同的環境,難改舊習,所以有上述俏皮話。
因為狗用嘴戰鬥,狗腿不像馬腿可以把人踢死踢傷,狗腿踢人是不痛不癢;但家犬飯來張口,狗嘴戰鬥力早退化,反而被主人訓練,用狗腿拍手、握手取悅主人,而野犬必須搶食戰鬥,狗嘴猛咬是功夫,所以才有那句形容「公家」「武家」互調窘態畢露的俏皮話。
國民黨立委僅剩卅五席,但比○七年民進黨廿七席要多,卻看不到戰力,就算面對六十八席民進黨難以發揮;但只有五席的時代力量,戰力卻超過國民黨,國民黨立委對民進黨、時代力量荒腔走板的論調,只有不痛不癢的反擊。
反觀民進黨,是占六成席次的最大黨,蔡英文尚未接任,卻已儼然登基了。她下令「謙卑、謙卑、謙卑」。套句大陸流行話,話說三次,表示特別重要。
立院會期開鑼,全民期待「從野入朝」的民進黨立委,如何表現謙卑?如何配合蔡英文點亮台灣?結果看的不是讓人亮眼,而是讓人傻眼。
有立委想要表現對蔡死忠,揣摩上意提「違憲」的交接條例,有要拿掉國父遺像,有要對「扭曲」「粉飾」二二八事件者處五年徒刑,有人提抄家式的清算國民黨黨產條例,有人提對十八歲以下國民,月付三千元津貼,有人提公投門檻降低到百人提案,即可成案…
蔡英文一再宣示「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就有民進黨立委認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溯及既往,重新檢視馬英九任內的兩岸協議,總結民進黨立委的表現,對台灣的國際觀瞻、兩岸和平、族群和諧、社會安定,人民福祉有何好處?是否像穿了禮袍的野犬,張嘴亂咬,咬的中華民國奄奄一息、國會議堂體無完膚。
蔡英文不可能不知這些亂象,是不願管,還是決定管而兼任黨主席。日本歷史學家評論日本戰國時代群雄起伏更迭時說:「螃蟹會挖符合自己蟹殼大小的洞,一國之主更應有符合自己格局的器量。」
蔡英文是兩千三百萬人的總統格局,應有包容兩千三百萬人權益福祉的器量,對這些撕裂族群,破壞和諧,違反憲法,破壞協議公信的想法、說法,應以黨主席之威,加以約束、管束。
台灣在國際、兩岸、內政上問題太多,野狗亂咬式的問政,絕不會點亮台灣,反會把台灣微弱的火苗撲熄。

紐約法官到了台灣 淪恐龍法官?

2016-03-04 02:34 聯合報 林孟皇/台灣高院法官(台北市)

最近美國司法部門與蘋果公司之間槓上了,爭議點是該公司應否協助犯罪調查,配合將犯罪嫌疑人的手機解碼一事。對此,紐約聯邦地院法官裁定「免解鎖」,理由是這違反美國價值。
如果這位法官身在台灣,作出如此的決定,勢必被批評為「恐龍法官」。因為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才發表一份民調,有高達八成四左右的民眾不相信法官處理案件具公平公正性;儘管民眾認為治安已有改善,但仍有高達八成三的民眾反對廢除死刑。
這意味絕大多數民眾,仍認為法官的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而不是人權保障。如果檢警機關基於查緝毒品、恐攻槍手為由,請求法官命令電信公司配合手機解碼,法官如以維護隱私駁回時,勢必淪為民眾眼中保護「壞人」的「恐龍法官」。
享有一個免於恐懼、治安良好的生活環境,不是人民應享有的基本人權?那為何紐約法官卻以違反美國價值為由,裁定蘋果公司「免解鎖」?
這次總統大選後,台灣再次政黨輪替,眾人都說是公民世代的勝利。筆者想請問公民社會的讀者:當你/妳自詡是新的公民世代,能理性思辨、自主判斷時,是否還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正義觀?當你/妳面對國家濫用權力,是否還容許立委們制定「高道德標準」的法律,讓國家動輒透過暴力/強制的手段,來規範我們的生活?
很多人或許沒有想過,當你/妳主張嚴刑峻罰、認同基於治安維護,即把犯罪嫌疑人都抓起來時,或許有了較為「安心」的環境,卻也將失去更多的自由,動輒得咎,因為嚴刑峻罰意味生活將受到更多的限制。
公共政策有利必有弊,如何取捨,有賴多數民意的抉擇,這也是美國國會將就此舉行聽證會,討論數位加密與如何在國民安全與隱私權求取平衡的主要原因。
然而,當台灣多數民眾仍反對廢除死刑的同時,為何歐盟等國際社會一再呼籲廢除死刑?這是否意味「法的刑罰化」與義務本位等專制威權的意識形態,仍是多數人民信服的價值觀,或對於法律、司法功能的想像?這或許是在看這份民調結果時,更值得深思的課題。

李清志/銅像世代的覺醒

.李清志/銅像世代的覺醒
.高朗/卡麥隆走在政治鋼索上
.葉銀華/東風無力百花殘?
.劉維公/葫蘆猴是城市治理問題的縮影
.王文華/兒子,我也想開咖啡廳啊!
.王健壯/一個時間祇有一位總統
.馬家輝/香港「二二八」的台灣影子



李清志/銅像世代的覺醒

2016-03-04 02:34 聯合報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從小我就生活在遍布偉人銅像與畫像的圖騰世界裡,小學時每天到學校一進校門,就看見嚴肅的國父望著我,搭公車經過圓環,就看見不知名黨國大老銅像站在高高的平台上;周末到公園玩,也可以看見蔣公銅像雄偉的身影。
上了國中,學校規定每天進校門必須向蔣公銅像敬禮,否則會被糾察隊登記名字,調皮搗蛋學生,也會被訓導主任叫去蔣公銅像前罰站,望著蔣公銅像悔過。
教室裡、禮堂裡,所有的公共空間都在前後懸掛國父與蔣公的照片(曾經我在上英文課時發呆,望著國父畫像,覺得我剃三分頭的時候,跟他長得好像),不過當年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因為我們是屬於「銅像世代」的人,偉人的銅像、領袖與國父的照片,都是「銅像世代」習以為常的事物。
「銅像世代」是一群被催眠的人們,從小就被灌輸領袖多麼偉大,在領袖崇拜的儀式中被催眠,唱著歌說領袖是民族救星,是世界的燈塔!以至於蔣公去世時,我幼小內心多麼驚恐難過,覺得有如是世界末日一般;那些銅像、巨幅照片等物件,其實只是催眠的道具,它們被精巧地布置在道路端點、公園正中央、教室禮堂的中軸線,甚至是中央山脈的最高處,目的就是要時刻提醒你,誰才是老大哥?誰才是偉人與領袖?好像催眠大師放了某一首音樂,我們就陷入被催眠的狀態,服從他所設定的指令,乖乖地去遵守他的命令!
解嚴前台灣銅像的密度曾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概只輸給北韓,以至於大家都患了「銅像麻木症候群」,意即每天看見銅像,其實內心卻視而不見,根本不在乎銅像是誰?跟我有什麼關係?之前仁愛路圓環銅像未拆除前,許多市民根本不知道這座銅像是誰?都以為應該是蔣公或是國父(其實是于右任)。解嚴後,大批被拆除的蔣公銅像無處可去,最後被集中在桃園大溪的「蔣公園」裡,在那個山谷裡,好幾百個蔣公銅像加上國父銅像,被集中安置在一起,十分「超現實」!是我最喜歡推薦陸客去參觀的地方。
解嚴後,雖然不再豎立新的政治偉人銅像,但是仍有許多銅像殘留,我們也依舊繼續著某種領袖崇拜的儀式,我們繼續對著國父遺像鞠躬,喃喃自語著那些我們也不是很理解很相信的遺囑,因為是「銅像世代」,我們仍舊沉睡在某種催眠的狀態裡。
有時候,我很羨慕新世代的年輕人們,他們在解嚴之後出生,聯考不用考三民主義,考建築師也不用考國父思想,銅像對於他們並不具催眠的功效,以至於他們敢對銅像做出許多搞笑、Kuso的事情。像建國中學學生每年都把校門口的蔣公銅像變裝,變成小王子、太空人等有趣造型,以前師大的學生也曾把校門口的蔣公銅像(現已拆除),改造成黑人運動員,幫他穿上垮褲、裝上義肢手臂拿火把等。
身為「銅像世代」的我們,或許是應該要覺醒了!
拿掉那些催眠我們的道具與裝備(雖然基於某種懷舊的理由,我們還是習慣看到領袖照片以及偉人銅像),讓自己從過去被催眠的魔咒中清醒!重新去觀看這個世界與社會,才不會讓自己成為過時迂腐而不自知的悲劇人物。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